第65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些年不知道怎麽的, 氣候越來越怪。冬天南方也能見到大雪已經毫不奇怪了,另外其他季節也有自己的奇異。譬如說夏季熱的早熱的厲害, 總要旱個一兩回, 這也成了常態。
這種事放在北方當然會引起極大的重視,但放在南方,特別是水網密布的地界, 那就激不起一個小水花了。因為南邊有許多河流滋潤,連綿不絕的水流供給河岸兩側。即使天氣再幹再熱, 只要沒到一滴雨都不下的地步,就不至於有什麽災。
去年就有一場小旱災, 也是莊稼正需要水的時候天上萬裏無雲不下一滴雨。放在北方那一定是赤地千裏, 但是在揚州這個地界, 河裏的水井裏的水總不會空的。只不過田間地頭麻煩一些, 水位比田地還低了, 進水也不能夠, 只能靠人力擔水,或者畜力拉水。
這種法子對付旱地還行, 對付水田就有點不夠了。所以才說去年有個小旱災——凡是地勢高的水田都糟蹋了。至於其他的田地,也比往年收成有不如。但是總的來說, 至少吃飯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說發生旱災渴死人這種事,對於揚州的男子漢和婦女那就是天方夜譚了——他們生在水窩子裏,全天下旱死了,他們這裏也是最後死的。
趙鶯鶯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前些日子感覺天氣熱的不同尋常心中不安, 那時候只覺得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於是幾次想到這件事都輕輕放過,直到端午節後一日聽到方婆子一句話。
“天氣太熱了,聽說北邊也是這樣熱的。我們這邊只不過是熱而已,但是魯地已經旱起來了——我幾個老姐妹正打點行囊,雇上幾個鏢師,打算去一趟魯地,這時候那裏的丫頭小子便宜。”
方婆子那時候是坐穩婆的,同是三姑六婆之一自然認得交好許多的牙婆。而牙婆只在本地小打小鬧是賺不了什麽錢的,若是想賺個大差價,要麽就是和大戶人家的管事走通了人脈,這樣日常做幾戶人家就夠了!
那些大戶人家買丫頭都很大方了,外頭十來兩一個的,稍微收拾齊整一些,教兩下規矩給送去,立刻身價倍增。要是買收房的妾室那就是大買賣中的大買賣,幾百兩銀子都打不住。
至於說有了幾百兩為什麽不幹脆買個瘦馬,那也是不同人家口味不同。有的人家講究一些,就算是妾室也只要良家出身。這樣一來,瘦馬當然就不能進門了。
但是這種和大戶人家連結的好事不是人人都有的,有的時候還不只是自身手段的問題,更多的時候是有沒有那個際遇。所以更加踏實的做法是勤懇做事,平常多去鄉間收孩子,等到災荒年間就往受災的地方跑。
那些地方的孩子,有的時候半鬥米就可以換走一個。這個時候買下這個孩子對於這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甚至是一種‘運氣’,因為這意味著家裏少一個人吃飯,而且多了半鬥米的糧食。而這個孩子跟著人伢子走,人家買他走當然不會讓他餓死,這就是保住一條命了。
聽上去是在給人伢子說好話,其實不是的,只不過就事論事,特定環境之下的真實情況就是這樣。
真到了那種境況,還真是買走一個就活一個。只不過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被買走的——人伢子自然都是優先買走小孩子的。然後是黃花閨女,再然後是有些姿色的婦女,最後則是有一把力氣的青壯年。至於老人家,肯定是沒人要的,不要錢也一樣。
而這些從災區買來的人口帶到揚州,或者別的平安地界,那身價就立刻不同了。以揚州為例,正常的年景,一個什麽都不會的七八歲小丫頭是七八兩銀子一個——這都能買多少米了。
至於那些手上有手藝的,或是會燒飯,或是精通女紅,那價錢更是沒有一個定例,全看手藝好壞的程度。真正價高的,上百兩也打不住。還有長的漂亮的,這也不必說了。
方婆子的這一句話提醒了趙鶯鶯,她總算記起來她忘記什麽了——那是上輩子的事了,當時她年紀小,才剛剛到宛平縣劉家一年不到。就是八歲這一年的夏天,隔壁人家新買了一個小丫頭。
這個小丫頭倒不是像趙鶯鶯買來是給沒孩子的人家‘招孩子’,人家那是給家裏伺候使用。
她當時在廚房裏燒火,聽到隔壁人家的婦女相當得意地與劉家的女人說起自己生意經:“你們別看買一個小丫頭要十來兩,齊整一些的就要十幾兩。實際上這是一門只賺不虧的買賣!”
“花十兩銀子買來,從此之後家裏就有人使喚了。這一使喚就是十年左右,中間只要管吃管住管穿就可以了,除了吃飯用點心,不要把人整的面黃肌瘦,其他的就隨意了。你們說說這能花多少錢——這一切等到小丫頭十八歲的時候,無論是賣給老漢做小老婆,還是賣到窯子裏去,至少都是幾十兩起價了。”
趙鶯鶯當時年紀小,不曉得什麽叫窯子,但是小老婆她總歸是知道的,那可不是什麽好話!
本來這件事她是不應該有這麽多記憶的,但是因為一個意外她知道了那個小丫頭是揚州人,她的同鄉,這就記到了如今。
她也只和那個小丫頭有過那麽一次說話的機會,只是聽說她是揚州來的便問道:“你是揚州來的?那怎麽到了宛平,難道你是拐子拐來的?”
趙鶯鶯自己是拐子拐來的,就以為小丫頭也是拐子拐來的。但是小丫頭搖了搖頭,面色平靜地告訴她:“不是,是揚州今年大雨下了兩個月,揚州城裏沒事,但是周圍鄉下全完了,收成完了,房子也完了......我家快餓死了,沒辦法只好把家裏女孩子都賣了。我們是在揚州被賣的,一起的還有我大姐二姐,只不過不知道他們被賣到哪裏去了。”
因為是關於家鄉的消息,所以即使時間久遠她也一直記得。這輩子把上輩子的事情放下了,倒是一時想不起來,但是有方婆子一句話做引子,趙鶯鶯立刻回憶起來。
揚州大雨,周圍全完了,賣兒賣女!
趙鶯鶯想到這件事立刻就能從椅子上跳下來,只不過這時候家裏人都在,她突然有什麽反應很是奇怪,所以強忍了下來。等到回了屋子,她就在房間裏走來走去,具體想這件事。
首先,揚州估計沒事,這至少讓她放心一大半——雖然這麽說不對,但事實就是如此,趙鶯鶯更多時候只能想到自己一家人,然後就是熟識的街坊鄰裏親朋好友。而這些人都生活在揚州,不管怎麽說,至少性命無憂。
實際上想也知道,揚州這種地方輕易也不會出事。
首先這裏就不是常常出事的地方,不像齊魯、晉中、冀中、甘陜這些地方,不是旱災就是決堤,好容易收成好一年,其實也沒有多少存糧——因為這些地方地力大多很薄,再加上地主催逼的緊,底層農民其實是沒有好日子的。
其次,就算百年一遇的,揚州出事了,朝廷也不會放著不管。這裏可不是那些籍籍無名之地!這裏是全國最繁華富庶的地方之一,上百萬的人口,八大鹽商,占全國稅賦的比例......無論哪一樣拿出來都是不可小覷的。這裏不是不會出事,應該說是朝廷不會讓這裏出事。
更何況揚州富庶,這樣讀書人就多。讀書人多,朝廷裏做官的人就多,那些官老爺們能坐視家鄉出事不管嗎?還不是趕緊督促賑災辦事!
揚州既然不會有事,至少不會有性命攸關的事情,那麽會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趙鶯鶯腦子裏面一條一條地過,想到什麽就拿筆記下來。
第一,最明顯的,物價一定會上漲。其中最明顯的顯然是糧食,一旦發生災荒,第一件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糧價上漲。不管朝廷怎麽嚴厲懲處都沒有用——趙鶯鶯記得,自己曾在長春宮見過皇帝發脾氣,就為了災區糧商哄擡糧價,根本不管朝廷的明文。
當時這件事砍了許多腦袋,包括一個知府官,幾個縣令官,以及一大批糧商。甚至一些沾邊的糧商也因此受到了罰銀的處理,至於具體罰銀多少,全看沾手的糧食有多少斤。
但是沒有用的,只要利潤足夠,這些糧商和官員還是會鋌而走險。趙鶯鶯沒讀過什麽書,但是揣摩人心還是會的。
趙鶯鶯心裏打定主意,到時候一定要提前想個由頭讓家裏人買一些糧食,這只是給自家吃而不是囤積居奇。
不是趙鶯鶯不知道這個能賺錢,只不過她心裏過不了那一關。發這種人命財,她是做不到的——雖然那種時候她不做自然有人去做,她避開這個根本沒有意義,但是圖個心安!
第二,那時候揚州城的治安恐怕不會太好。到時候或者住回到趙家小院,或者將外婆一家接到自家來住。家裏可只有趙吉一個成年男丁,其他的都是老弱婦孺,實在是太危險了。所以還是人多住在一起安全,真有個什麽事還有人搭把手。
第三......趙鶯鶯想了很多,寫了滿滿的一大篇。等到吹幹了墨,就把這張紙疊的小小的塞進荷包裏貼身帶著。這是怕家裏人發現,到時候沒法解釋,也是為了提醒自己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趙鶯鶯把這件事記下了,但是說卻沒那麽容易。想想看吧,自家一個八歲的女兒突然和你說之後幾個月家周圍要一直下雨,勸說你做出種種措施。這種事情,你該怎麽想,你該怎麽做。
更多的人恐怕只當這是一個笑話,有一些人就算因為氣候異常而放在心裏,也不見得會有什麽行動。
所以趙鶯鶯並不打算輕易說出這件事,這件事還有時間,她想要仔細謀劃,至少不能讓自己說了等於白說。
打定主意之後趙鶯鶯就顯得心事重重起來,畢竟心裏掛著事情。在窗子底下打結子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的,趙蓉蓉多看了她好幾眼。好在趙鶯鶯打結子已經熟的和吃飯喝水一樣容易,就算心思飛到天邊去了也沒有影響她做活兒。
趙蓉蓉本想問趙鶯鶯是不是有什麽事兒,後來又覺得小孩子能有什麽事兒。再者說了,真有什麽事她自然會說,於是便放下了。
過了端午之後真是極熱的,上午還好一點,下午熱的讓人發暈。趙鶯鶯和趙蓉蓉就去睡午覺,不只是她們倆,趙家全家都睡午覺去了。這麽熱做什麽事都做不出來,要是熱出個好歹反倒是麻煩。
等到日頭偏西的時候一家人才起身,好在夏日裏白天長,晚飯遲一些吃,做活的時間也就一樣長了。
趙鶯鶯手上打結子,看趙蓉蓉繡花,覺得咋舌。這也就是用的棉布棉線做一些粗活計了,如果是她上輩子,這麽熱絕對是不能做活的。因為手上會出汗,上等的料子和絲線哪裏經得起汗漬。
實際上,要不是她汗輕,哪怕是最熱的時候也不大出汗,手汗更是別提,她現在就連結子都不會打。這些結子大都是絲繩,也同樣怕汗漬浸染。
正在做活的時候,有人自外面進東廂房。趙鶯鶯和趙蓉蓉做活都是一起到趙蓉蓉東廂房這邊的,這樣兩個人一邊做活還能一起聊天,算是消解一些無聊。
來的人不偏不倚就只往東廂房,這顯然是找趙蓉蓉或者趙鶯鶯的,而且還得是和她們兩個格外熟悉才行。
果然,來者一撩開門簾子趙蓉蓉就站了起來,又驚又喜:“瑞娘,你怎麽這時候來了?”
來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姓麥,叫瑞娘。她生的普通,只不過皮膚極好極白。所謂一白遮三醜,何況她本來生的也不醜,所以看上去三分顏色也成了七分,在太平巷子的姐兒裏頭也算是出挑的了。
麥瑞娘和趙蓉蓉是閨中密友一樣的好姐妹,所以趙鶯鶯也知道她一點兒。她家住在太平巷子左側偏後的位置,老爹做著賣油郎,老娘給人做老媽子,還有一個二十一歲的大哥,如今正在跟著他們姑父在碼頭上做事。
麥瑞娘在端午之前就到鄉下去了,她外家就是揚州鄉下的。幾年沒有回家探親訪友了,她娘借著端午節幹脆帶著麥瑞娘回去住了好些日子——趙鶯鶯聽到的小道消息是她娘有借這個機會給她哥在鄉下相看一個媳婦的打算。
不是她娘不想討個揚州本城的媳婦,只要不是那些窮的底掉的人家,本地的總比外地的好,因為有跟腳!要是家裏有個什麽事兒,親家還能指望。換成了周圍鄉村的,那就差一截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會被周圍的鄰裏瞧不起。
可是沒辦法,娶一個揚州本城裏的女孩子實在是太貴了。要是去鄉下說,那些人家只要是聽說嫁到揚州城,往往不問聘禮多少,酒宴如何,立刻就千肯萬肯了。相比起兒子做老光棍,麥瑞娘她娘寧肯兒子暫時被人嘲笑——有什麽好笑的!反正她也是鄉下來的。
趙鶯鶯推測麥瑞娘她娘的想法,也覺得讚同。大概是揚州這時候繁華非常,養出了揚州人的傲氣,這種傲氣有時候還好,有時候真的很沒道理......
麥瑞娘是才從鄉下回來的,來了就和趙蓉蓉抱怨:“你都不知道鄉下是什麽樣子的,我外公家還好一些,有些窮困的人家那房子......”
趙蓉蓉聽著麥瑞娘抱怨,趙鶯鶯註意到趙蓉蓉偶爾會皺眉頭。這往往是麥瑞娘抱怨的很沒道理的地方——這個老娘是揚州左近鄉村地方出來的女孩子看不上鄉下。有的理由還說的過去,有的理由就很可笑了。
不過趙蓉蓉並沒有說什麽,這也是趙蓉蓉人緣好的原因之一,她從不輕易駁別人的話,不管她讚不讚同。趙鶯鶯覺得從這一點來看,自家大姐就十分聰明了。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讓別人忘掉自己的想法接受你的想法,如果不是事關原則,這種事情還是保持緘默的好。
聽起來實在是太冷漠了,但在過日子的時候卻是實實在在的道理。想想看吧,你會想要一個總是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好的朋友嗎?
麥瑞娘大約有十來日沒有見過趙蓉蓉了,她一進屋就發現趙蓉蓉穿上了新的夏裳,這是一件湖綠色斜襟圓領窄袖衫,一條碧綠色湘水裙,用的是薄羅料子,看上去清爽舒服又好看。
這樣的料子麥瑞娘在布莊裏見過,不算價貴也不算便宜。只不過做成這麽一套也要十幾尺布料了,那就是兩錢銀子。這可是他們家好幾天的嚼用了,她之前想要,她娘一直沒有松口。
她上下看了看趙蓉蓉,又見趙鶯鶯也穿著一色一樣的。因此大為羨慕:“你們娘真好,蓉姐兒你之前還有好幾件夏裳呢,你娘又給你做新的。我現在就兩件夏裳,換幹洗濕,這樣我娘也不肯給我做新的。”
麥瑞娘能和趙蓉蓉成為閨中密友不是沒有理由的,她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不可否認,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爽朗沒心機的姑娘。對於趙蓉蓉羨慕她的衣裳就說出來,最多就是抱怨自己娘親不肯花錢也給自己做。
趙鶯鶯心說:誰家娘親不對兒女好?那除非不是親娘。只不過能給的都給了,不能給的實在沒辦法不是。所以麥瑞娘始終沒弄明白,不是她娘親小氣,是她娘估量著自家收入量入為出精打細算過日子。若是她家有錢了,她想穿什麽就能有什麽,她娘哪裏會說她!
就像趙鶯鶯家一樣,在自家境況好起來之前,還不是有一段時間家裏的孩子輕易不置新衣,這都是一樣的。
不過這樣的話趙鶯鶯並不會說出來,說出來麥瑞娘也不會因為你給她解惑了而高興。更多的她只怕以為你是在嘲諷她家窮了,既然是如此,那又何必說呢。這不是油滑,這只不過是腦子清楚而已。
趙鶯鶯看趙蓉蓉和麥瑞娘說話高興,便溜下了椅子:“姐,瑞娘姐,我給你們倒茶拿瓜子,休息一會兒說會兒話!”
麥瑞娘高高興興應下了,對於貧寒人家來說,瓜子就是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零食了。不過在家的時候,麥家的瓜子都是待客用的,顯然不會讓她想什麽吃就什麽吃。
似乎是想起來了什麽,麥瑞娘對趙鶯鶯道:“鶯姐兒,我帶了兩個鄉下的香瓜來,進門的時候給王嬸嬸了,你一道把它們切來吧!”
趙鶯鶯利落地應了一聲,不過一會兒就端了一個大托盤來。上頭有一個被切成了六瓣的香瓜,三杯茶,一袋瓜子。趙蓉蓉已經提前收拾過桌子了,這時候端端正正把托盤放好,小姐妹就說起閑話來。
趙鶯鶯本來只打算當個閑話聽,順便休息休息的。但是聽到麥瑞娘說鄉下今年比往年更難的時候改變了主意。
“這是我大舅說的,說去年小旱就傷了一些人的家底了。若是今年收成好還能恢覆一些元氣,要是今年再出事,就算家底厚實的也挨不住!不曉得今年鄉下將來會怎麽樣,不過原本指望的好收成肯定是沒有了。”
“鄉下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形?”趙鶯鶯插入兩個‘姐姐’之間的對話,雖然顯得有些奇怪,但是她也顧不得那許多了!她隱隱約約想到了之前猶豫的事情該怎麽開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種事放在北方當然會引起極大的重視,但放在南方,特別是水網密布的地界, 那就激不起一個小水花了。因為南邊有許多河流滋潤,連綿不絕的水流供給河岸兩側。即使天氣再幹再熱, 只要沒到一滴雨都不下的地步,就不至於有什麽災。
去年就有一場小旱災, 也是莊稼正需要水的時候天上萬裏無雲不下一滴雨。放在北方那一定是赤地千裏, 但是在揚州這個地界, 河裏的水井裏的水總不會空的。只不過田間地頭麻煩一些, 水位比田地還低了, 進水也不能夠, 只能靠人力擔水,或者畜力拉水。
這種法子對付旱地還行, 對付水田就有點不夠了。所以才說去年有個小旱災——凡是地勢高的水田都糟蹋了。至於其他的田地,也比往年收成有不如。但是總的來說, 至少吃飯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說發生旱災渴死人這種事,對於揚州的男子漢和婦女那就是天方夜譚了——他們生在水窩子裏,全天下旱死了,他們這裏也是最後死的。
趙鶯鶯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前些日子感覺天氣熱的不同尋常心中不安, 那時候只覺得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於是幾次想到這件事都輕輕放過,直到端午節後一日聽到方婆子一句話。
“天氣太熱了,聽說北邊也是這樣熱的。我們這邊只不過是熱而已,但是魯地已經旱起來了——我幾個老姐妹正打點行囊,雇上幾個鏢師,打算去一趟魯地,這時候那裏的丫頭小子便宜。”
方婆子那時候是坐穩婆的,同是三姑六婆之一自然認得交好許多的牙婆。而牙婆只在本地小打小鬧是賺不了什麽錢的,若是想賺個大差價,要麽就是和大戶人家的管事走通了人脈,這樣日常做幾戶人家就夠了!
那些大戶人家買丫頭都很大方了,外頭十來兩一個的,稍微收拾齊整一些,教兩下規矩給送去,立刻身價倍增。要是買收房的妾室那就是大買賣中的大買賣,幾百兩銀子都打不住。
至於說有了幾百兩為什麽不幹脆買個瘦馬,那也是不同人家口味不同。有的人家講究一些,就算是妾室也只要良家出身。這樣一來,瘦馬當然就不能進門了。
但是這種和大戶人家連結的好事不是人人都有的,有的時候還不只是自身手段的問題,更多的時候是有沒有那個際遇。所以更加踏實的做法是勤懇做事,平常多去鄉間收孩子,等到災荒年間就往受災的地方跑。
那些地方的孩子,有的時候半鬥米就可以換走一個。這個時候買下這個孩子對於這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甚至是一種‘運氣’,因為這意味著家裏少一個人吃飯,而且多了半鬥米的糧食。而這個孩子跟著人伢子走,人家買他走當然不會讓他餓死,這就是保住一條命了。
聽上去是在給人伢子說好話,其實不是的,只不過就事論事,特定環境之下的真實情況就是這樣。
真到了那種境況,還真是買走一個就活一個。只不過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被買走的——人伢子自然都是優先買走小孩子的。然後是黃花閨女,再然後是有些姿色的婦女,最後則是有一把力氣的青壯年。至於老人家,肯定是沒人要的,不要錢也一樣。
而這些從災區買來的人口帶到揚州,或者別的平安地界,那身價就立刻不同了。以揚州為例,正常的年景,一個什麽都不會的七八歲小丫頭是七八兩銀子一個——這都能買多少米了。
至於那些手上有手藝的,或是會燒飯,或是精通女紅,那價錢更是沒有一個定例,全看手藝好壞的程度。真正價高的,上百兩也打不住。還有長的漂亮的,這也不必說了。
方婆子的這一句話提醒了趙鶯鶯,她總算記起來她忘記什麽了——那是上輩子的事了,當時她年紀小,才剛剛到宛平縣劉家一年不到。就是八歲這一年的夏天,隔壁人家新買了一個小丫頭。
這個小丫頭倒不是像趙鶯鶯買來是給沒孩子的人家‘招孩子’,人家那是給家裏伺候使用。
她當時在廚房裏燒火,聽到隔壁人家的婦女相當得意地與劉家的女人說起自己生意經:“你們別看買一個小丫頭要十來兩,齊整一些的就要十幾兩。實際上這是一門只賺不虧的買賣!”
“花十兩銀子買來,從此之後家裏就有人使喚了。這一使喚就是十年左右,中間只要管吃管住管穿就可以了,除了吃飯用點心,不要把人整的面黃肌瘦,其他的就隨意了。你們說說這能花多少錢——這一切等到小丫頭十八歲的時候,無論是賣給老漢做小老婆,還是賣到窯子裏去,至少都是幾十兩起價了。”
趙鶯鶯當時年紀小,不曉得什麽叫窯子,但是小老婆她總歸是知道的,那可不是什麽好話!
本來這件事她是不應該有這麽多記憶的,但是因為一個意外她知道了那個小丫頭是揚州人,她的同鄉,這就記到了如今。
她也只和那個小丫頭有過那麽一次說話的機會,只是聽說她是揚州來的便問道:“你是揚州來的?那怎麽到了宛平,難道你是拐子拐來的?”
趙鶯鶯自己是拐子拐來的,就以為小丫頭也是拐子拐來的。但是小丫頭搖了搖頭,面色平靜地告訴她:“不是,是揚州今年大雨下了兩個月,揚州城裏沒事,但是周圍鄉下全完了,收成完了,房子也完了......我家快餓死了,沒辦法只好把家裏女孩子都賣了。我們是在揚州被賣的,一起的還有我大姐二姐,只不過不知道他們被賣到哪裏去了。”
因為是關於家鄉的消息,所以即使時間久遠她也一直記得。這輩子把上輩子的事情放下了,倒是一時想不起來,但是有方婆子一句話做引子,趙鶯鶯立刻回憶起來。
揚州大雨,周圍全完了,賣兒賣女!
趙鶯鶯想到這件事立刻就能從椅子上跳下來,只不過這時候家裏人都在,她突然有什麽反應很是奇怪,所以強忍了下來。等到回了屋子,她就在房間裏走來走去,具體想這件事。
首先,揚州估計沒事,這至少讓她放心一大半——雖然這麽說不對,但事實就是如此,趙鶯鶯更多時候只能想到自己一家人,然後就是熟識的街坊鄰裏親朋好友。而這些人都生活在揚州,不管怎麽說,至少性命無憂。
實際上想也知道,揚州這種地方輕易也不會出事。
首先這裏就不是常常出事的地方,不像齊魯、晉中、冀中、甘陜這些地方,不是旱災就是決堤,好容易收成好一年,其實也沒有多少存糧——因為這些地方地力大多很薄,再加上地主催逼的緊,底層農民其實是沒有好日子的。
其次,就算百年一遇的,揚州出事了,朝廷也不會放著不管。這裏可不是那些籍籍無名之地!這裏是全國最繁華富庶的地方之一,上百萬的人口,八大鹽商,占全國稅賦的比例......無論哪一樣拿出來都是不可小覷的。這裏不是不會出事,應該說是朝廷不會讓這裏出事。
更何況揚州富庶,這樣讀書人就多。讀書人多,朝廷裏做官的人就多,那些官老爺們能坐視家鄉出事不管嗎?還不是趕緊督促賑災辦事!
揚州既然不會有事,至少不會有性命攸關的事情,那麽會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趙鶯鶯腦子裏面一條一條地過,想到什麽就拿筆記下來。
第一,最明顯的,物價一定會上漲。其中最明顯的顯然是糧食,一旦發生災荒,第一件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糧價上漲。不管朝廷怎麽嚴厲懲處都沒有用——趙鶯鶯記得,自己曾在長春宮見過皇帝發脾氣,就為了災區糧商哄擡糧價,根本不管朝廷的明文。
當時這件事砍了許多腦袋,包括一個知府官,幾個縣令官,以及一大批糧商。甚至一些沾邊的糧商也因此受到了罰銀的處理,至於具體罰銀多少,全看沾手的糧食有多少斤。
但是沒有用的,只要利潤足夠,這些糧商和官員還是會鋌而走險。趙鶯鶯沒讀過什麽書,但是揣摩人心還是會的。
趙鶯鶯心裏打定主意,到時候一定要提前想個由頭讓家裏人買一些糧食,這只是給自家吃而不是囤積居奇。
不是趙鶯鶯不知道這個能賺錢,只不過她心裏過不了那一關。發這種人命財,她是做不到的——雖然那種時候她不做自然有人去做,她避開這個根本沒有意義,但是圖個心安!
第二,那時候揚州城的治安恐怕不會太好。到時候或者住回到趙家小院,或者將外婆一家接到自家來住。家裏可只有趙吉一個成年男丁,其他的都是老弱婦孺,實在是太危險了。所以還是人多住在一起安全,真有個什麽事還有人搭把手。
第三......趙鶯鶯想了很多,寫了滿滿的一大篇。等到吹幹了墨,就把這張紙疊的小小的塞進荷包裏貼身帶著。這是怕家裏人發現,到時候沒法解釋,也是為了提醒自己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趙鶯鶯把這件事記下了,但是說卻沒那麽容易。想想看吧,自家一個八歲的女兒突然和你說之後幾個月家周圍要一直下雨,勸說你做出種種措施。這種事情,你該怎麽想,你該怎麽做。
更多的人恐怕只當這是一個笑話,有一些人就算因為氣候異常而放在心裏,也不見得會有什麽行動。
所以趙鶯鶯並不打算輕易說出這件事,這件事還有時間,她想要仔細謀劃,至少不能讓自己說了等於白說。
打定主意之後趙鶯鶯就顯得心事重重起來,畢竟心裏掛著事情。在窗子底下打結子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的,趙蓉蓉多看了她好幾眼。好在趙鶯鶯打結子已經熟的和吃飯喝水一樣容易,就算心思飛到天邊去了也沒有影響她做活兒。
趙蓉蓉本想問趙鶯鶯是不是有什麽事兒,後來又覺得小孩子能有什麽事兒。再者說了,真有什麽事她自然會說,於是便放下了。
過了端午之後真是極熱的,上午還好一點,下午熱的讓人發暈。趙鶯鶯和趙蓉蓉就去睡午覺,不只是她們倆,趙家全家都睡午覺去了。這麽熱做什麽事都做不出來,要是熱出個好歹反倒是麻煩。
等到日頭偏西的時候一家人才起身,好在夏日裏白天長,晚飯遲一些吃,做活的時間也就一樣長了。
趙鶯鶯手上打結子,看趙蓉蓉繡花,覺得咋舌。這也就是用的棉布棉線做一些粗活計了,如果是她上輩子,這麽熱絕對是不能做活的。因為手上會出汗,上等的料子和絲線哪裏經得起汗漬。
實際上,要不是她汗輕,哪怕是最熱的時候也不大出汗,手汗更是別提,她現在就連結子都不會打。這些結子大都是絲繩,也同樣怕汗漬浸染。
正在做活的時候,有人自外面進東廂房。趙鶯鶯和趙蓉蓉做活都是一起到趙蓉蓉東廂房這邊的,這樣兩個人一邊做活還能一起聊天,算是消解一些無聊。
來的人不偏不倚就只往東廂房,這顯然是找趙蓉蓉或者趙鶯鶯的,而且還得是和她們兩個格外熟悉才行。
果然,來者一撩開門簾子趙蓉蓉就站了起來,又驚又喜:“瑞娘,你怎麽這時候來了?”
來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姓麥,叫瑞娘。她生的普通,只不過皮膚極好極白。所謂一白遮三醜,何況她本來生的也不醜,所以看上去三分顏色也成了七分,在太平巷子的姐兒裏頭也算是出挑的了。
麥瑞娘和趙蓉蓉是閨中密友一樣的好姐妹,所以趙鶯鶯也知道她一點兒。她家住在太平巷子左側偏後的位置,老爹做著賣油郎,老娘給人做老媽子,還有一個二十一歲的大哥,如今正在跟著他們姑父在碼頭上做事。
麥瑞娘在端午之前就到鄉下去了,她外家就是揚州鄉下的。幾年沒有回家探親訪友了,她娘借著端午節幹脆帶著麥瑞娘回去住了好些日子——趙鶯鶯聽到的小道消息是她娘有借這個機會給她哥在鄉下相看一個媳婦的打算。
不是她娘不想討個揚州本城的媳婦,只要不是那些窮的底掉的人家,本地的總比外地的好,因為有跟腳!要是家裏有個什麽事兒,親家還能指望。換成了周圍鄉村的,那就差一截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會被周圍的鄰裏瞧不起。
可是沒辦法,娶一個揚州本城裏的女孩子實在是太貴了。要是去鄉下說,那些人家只要是聽說嫁到揚州城,往往不問聘禮多少,酒宴如何,立刻就千肯萬肯了。相比起兒子做老光棍,麥瑞娘她娘寧肯兒子暫時被人嘲笑——有什麽好笑的!反正她也是鄉下來的。
趙鶯鶯推測麥瑞娘她娘的想法,也覺得讚同。大概是揚州這時候繁華非常,養出了揚州人的傲氣,這種傲氣有時候還好,有時候真的很沒道理......
麥瑞娘是才從鄉下回來的,來了就和趙蓉蓉抱怨:“你都不知道鄉下是什麽樣子的,我外公家還好一些,有些窮困的人家那房子......”
趙蓉蓉聽著麥瑞娘抱怨,趙鶯鶯註意到趙蓉蓉偶爾會皺眉頭。這往往是麥瑞娘抱怨的很沒道理的地方——這個老娘是揚州左近鄉村地方出來的女孩子看不上鄉下。有的理由還說的過去,有的理由就很可笑了。
不過趙蓉蓉並沒有說什麽,這也是趙蓉蓉人緣好的原因之一,她從不輕易駁別人的話,不管她讚不讚同。趙鶯鶯覺得從這一點來看,自家大姐就十分聰明了。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讓別人忘掉自己的想法接受你的想法,如果不是事關原則,這種事情還是保持緘默的好。
聽起來實在是太冷漠了,但在過日子的時候卻是實實在在的道理。想想看吧,你會想要一個總是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好的朋友嗎?
麥瑞娘大約有十來日沒有見過趙蓉蓉了,她一進屋就發現趙蓉蓉穿上了新的夏裳,這是一件湖綠色斜襟圓領窄袖衫,一條碧綠色湘水裙,用的是薄羅料子,看上去清爽舒服又好看。
這樣的料子麥瑞娘在布莊裏見過,不算價貴也不算便宜。只不過做成這麽一套也要十幾尺布料了,那就是兩錢銀子。這可是他們家好幾天的嚼用了,她之前想要,她娘一直沒有松口。
她上下看了看趙蓉蓉,又見趙鶯鶯也穿著一色一樣的。因此大為羨慕:“你們娘真好,蓉姐兒你之前還有好幾件夏裳呢,你娘又給你做新的。我現在就兩件夏裳,換幹洗濕,這樣我娘也不肯給我做新的。”
麥瑞娘能和趙蓉蓉成為閨中密友不是沒有理由的,她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不可否認,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爽朗沒心機的姑娘。對於趙蓉蓉羨慕她的衣裳就說出來,最多就是抱怨自己娘親不肯花錢也給自己做。
趙鶯鶯心說:誰家娘親不對兒女好?那除非不是親娘。只不過能給的都給了,不能給的實在沒辦法不是。所以麥瑞娘始終沒弄明白,不是她娘親小氣,是她娘估量著自家收入量入為出精打細算過日子。若是她家有錢了,她想穿什麽就能有什麽,她娘哪裏會說她!
就像趙鶯鶯家一樣,在自家境況好起來之前,還不是有一段時間家裏的孩子輕易不置新衣,這都是一樣的。
不過這樣的話趙鶯鶯並不會說出來,說出來麥瑞娘也不會因為你給她解惑了而高興。更多的她只怕以為你是在嘲諷她家窮了,既然是如此,那又何必說呢。這不是油滑,這只不過是腦子清楚而已。
趙鶯鶯看趙蓉蓉和麥瑞娘說話高興,便溜下了椅子:“姐,瑞娘姐,我給你們倒茶拿瓜子,休息一會兒說會兒話!”
麥瑞娘高高興興應下了,對於貧寒人家來說,瓜子就是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零食了。不過在家的時候,麥家的瓜子都是待客用的,顯然不會讓她想什麽吃就什麽吃。
似乎是想起來了什麽,麥瑞娘對趙鶯鶯道:“鶯姐兒,我帶了兩個鄉下的香瓜來,進門的時候給王嬸嬸了,你一道把它們切來吧!”
趙鶯鶯利落地應了一聲,不過一會兒就端了一個大托盤來。上頭有一個被切成了六瓣的香瓜,三杯茶,一袋瓜子。趙蓉蓉已經提前收拾過桌子了,這時候端端正正把托盤放好,小姐妹就說起閑話來。
趙鶯鶯本來只打算當個閑話聽,順便休息休息的。但是聽到麥瑞娘說鄉下今年比往年更難的時候改變了主意。
“這是我大舅說的,說去年小旱就傷了一些人的家底了。若是今年收成好還能恢覆一些元氣,要是今年再出事,就算家底厚實的也挨不住!不曉得今年鄉下將來會怎麽樣,不過原本指望的好收成肯定是沒有了。”
“鄉下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形?”趙鶯鶯插入兩個‘姐姐’之間的對話,雖然顯得有些奇怪,但是她也顧不得那許多了!她隱隱約約想到了之前猶豫的事情該怎麽開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