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上)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四回(上)
【癡子弟爭風鬧花院】
二人回到家,蔣錦自歸房去了。允中聽說父親和管家在花廳說話,便走了來。一進門,就見蔣銘、陳安和他兒子陳全都在,正與蔣毅談論鄉下田莊的事。允中就與陳全在下首坐了。
原來蔣家在潤州泉盛鄉有些祖田,交付佃戶耕種。佃戶大多是姓陳的,和陳安,還有蔣毅的親隨陳升,他們都是同族。前不久陳安父子下鄉收租,今日祖宅那邊的家人陳文、陳亮兩個押車進城來送錢糧。
只聽陳安說道:“按說今年年成不錯,有些戶沒繳上來,或是繳不足,都是攤上了事故,或是家裏有人生病的,我都訪查過了,多是實的,也有幾戶不實。老爺看,怎麽處才好。”
蔣毅道:“還是依往年成例,確是家中有事的,你看著,酌情減免罷了。事不明的,權且做賬掛欠,明年再催,按例收息便了。”
蔣銘插口道:“去年就是年成不好,減免的多,有幾家連前年欠的還沒繳,一例都免了。今年年景好還賴著不繳,就是指望拖個一年兩載,趕上災年,這賬就爛了!要總這麽寬,越慣越刁,別人有樣學樣兒,不都混賴起來?依我說,陳叔得好好查一查,想法子整治幾個才行,至少加息,他就不敢了。”
陳安道:“二少爺說的也是,老爺的意思呢?”
蔣毅沈吟道:“你們說的這些,我也料到了。我也不是一味要縱容,只因這些莊戶,都是上一輩就結交下的,本來都是厚道人家,如今子孫不肖,咱們還要顧及前人臉面和情分。眼下只要還說得過去,姑寬容罷了。”
又對陳安道:“你跟他們說,這賬記著,既有事,繳不上也可恕,可要再趕上災年,想要接濟,我這裏可就沒有了。”
陳安應道:“老爺既這麽說,我知道怎麽處了。”
又道:“前年大少爺做主,賣給潤州方家的田,莊戶們如今叫苦連天,聽說方家的下來收租,請衙門皂吏跟著的,莊戶須擺香案迎接,欠租的還要拉去打板子,那些慣常賴租的都不敢了,有幾家攤上天災人禍,想減免,哪有那等好事!前幾天有兩個找著我,求我問老爺,看能不能把地再收回來,我說,這還不是你們自找的?原來在這邊,想盡了法兒抗欠不繳、偷奸耍滑的,如今遇到硬茬了,又怎樣?敬酒不吃,偏要吃罰酒!”
蔣毅微微笑了笑,輕籲了口氣,說:“那塊田本來就是後買的,不像別的,是祖產。守著這些也夠了,還收那做什麽?我早看出來了,銀錢進項不能指望這,還是得做些買賣經濟才是。”
陳安道:“老爺說的是,那會兒老爺找經紀行,讓大少爺學做買賣,我還有些不明白,現在看,要沒有這一項,這麽大個家,不知怎麽撐住呢。”
又說了一會。陳安問:“那,陳雙說的那些事,老爺意思怎麽辦?”
蔣毅略猶疑了一下,問他:“你看呢?”
陳安陪笑道:“論起來,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可行事也忒不像樣,我就不說了。但憑老爺做主,我沒二話。”
蔣毅又看蔣銘。蔣銘道:“要我說,管他要飯呢!當初是他鬧著要走,獨門立戶去,一個錢沒要他的,又給他一塊好田,那塊地也值得二百銀子,就租出去,也夠他全家餓不死了。如今他小子敗家,地也糟蹋沒了,又想回來,天下哪有那等好事!”
蔣毅蹙眉頭沈吟片刻,道:“這個陳雙,當年他爹陳山是你祖父的伴當,鞍前馬後,與主子一起共過甘苦的。如今雖是沒了,舊情卻不能不念,總不能看著他淪落沒收場。”
向陳安道:“這樣吧,你下去安排,再租他一塊田,夠他生活也罷。把話說清楚了,或是他自己耕種,或是轉租給別人,我都不管,也不要他繳租。他那兒子不成人,想來鋪子做事,萬萬不行!又不能寫,又不能算,來做什麽?也忒不成個器!你讓他好好經管經管。至要莫過於教子,趁著年紀還輕,教訓他做人的道理才是正經。”
蔣銘接口說道:“可有一樣,現下有他在,這麽著還行,要是他沒了,就把地收回來罷。他那兒子,就他慣著也罷了,旁人誰養著他?咱家又不管收廢物的!”
蔣毅笑了笑,沒言語。向著允中,問他從哪兒來,今日做什麽了。陳安見狀,便帶著陳全告辭出去了。
允中說了去奉先寺的事,怎地遇到了悟因大師,怎地與他談論佛法,只把那些吐露心聲的話略去不講。笑說道:“其實我也沒怎麽聽明白,就是覺著心裏敞亮了,有種茅塞頓開之感,也不知道為什麽。”
蔣毅看他眉開眼笑,臉上比平時多了舒緩隨和之氣,也自歡喜。說:“悟因師父,那年我和虞先生去奉先寺進香,遇見了,相談過的。他是有修行的法師,佛理通透,你們多向他請教請教,也是正理。”
少停又道:“只是這佛家法理,跟咱們儒門學問不是一途。佛家講的是出世間法,談的是苦,是空,學的深了,也會移人性情,只叫人往空門上去,把這世間的情理都看淡了。若是就此荒廢了人情人事,就偏了正道了。”
蔣銘道:“我好像記得,咱家在汴京時,大哥有個同窗,就是因為去寺裏談佛法,談著談著,不知怎地,好好的人就出了家,做和尚去了!”
蔣毅點頭:“是有這麽一個人,天分很高,遇事頗有見解,小小年紀,詩文都做的不凡,那會兒都以為將來必成大器的……所以說,你們不管學佛學道,都要謹遵儒學正統,中庸之道把持得定才是。經史子集學通了,多思想治世修身的道理,莫往偏門左道上去了。”
允中笑應道:“爹說的是,我都記住了。只是,我今日跟悟因師父談過一場,不但沒覺著空,反倒覺得,這人世間的人和事,比從前更真更切,更好了似的。”
蔣毅笑道:“哦?那你說說看,怎麽個更好法兒?”允中想了想:“這…我也說不清楚,就是覺得,覺得心裏歡喜。”蔣銘笑道:“這個我們都看得出來,你現在就好像吃了蜜糖,歡喜兩個字都在臉上寫著哩。”說的都笑了。
又提到遇見武繼明的事。蔣銘奇道:“他陪他令堂聽經去了?那可是要有耐心煩兒,這不像是武繼明做的事了。”
蔣毅在旁聽著,忽問道:“前時在人家做客,我怎麽聽說,那武繼明如今不學好,專一流連花酒,往那本司三院裏去,風流博浪,揮金如土。可是真的麽?”
蔣銘笑道:“也沒有傳說那麽樣兒,他就是愛玩些,好個熱鬧罷了。”
蔣毅“嗯”了一聲,道:“他們武家也是詩書門第,武通判治家有法,想也不至如此不堪,可見傳言可畏。只是,年輕人太愛玩了,荒廢時日,總是不好。你們也該時常勸著些,才是朋友之道。還有,你倆要仔細,不能跟著他一塊胡鬧!”
兄弟倆齊聲應喏了。蔣銘陪笑道:“我們也勸過他的。只是這勸人的話,只好‘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要說一起玩,就是有時見個面,吃頓飯。胡鬧的事,我們倆怎麽敢呢!”蔣毅點頭,又教導些勸學的話,不提。
光陰荏苒,不覺就到了年末。這一日,蔣毅和蔣銘、蔣鈺三人在書房坐的,蔣鈺說起後日回泉盛老宅,往祖塋上祭,另外去虞先生住處,給他帶些年貨和日用物品。
蔣毅道:“年前就你去吧,銘兒他倆就不去了。你見了先生說,過了春節我帶他倆一起下去,到時去看他。”
蔣銘想起來:“那我得遣人,快去告訴繼明一聲,前時他也說要去看先生呢!我和三弟不去,想必他也不去了,說不定要捎帶禮物,就讓人跟著大哥一道去罷。”
蔣鈺笑道:“你說武繼明麽?他哪還顧得上這些!他最近在家閉關呢!打量過了年,也未必能放出來。不信你就去找找,管保見不著人。”
蔣銘驚訝道:“他出什麽事了?前時還好好的,怎麽忽然出不來了?”蔣鈺道:“我也是那天同大尹府劉管家吃茶,聽他說的。”當下告訴一番原委。
原來武繼明自戀上王蕓兒,每月雪花銀子包著她,不叫她接別人。這些天一門心思討好老娘,常常待在家裏,就把蕓兒放空了。王蕓兒自然樂得閑著,那鴇兒媽怎肯的?事有湊巧,恰有江寧府僉事的兒子,原在外縣老家讀書的,近日過來了。一腳踏入金陵繁華之地,高興的不了,四處尋歡作樂,也撞到王家院兒裏來。
那天正趕上王春兒不在家,別處供唱去了。鴇子就叫蕓兒陪他吃茶唱曲兒,這浪子就把蕓兒看上了,拿出二十兩銀子,連著歇了三天。鴇子看到錢,眼睛裏放光,哪有放過的道理,樂得兩頭進賬,就把武繼明擱在腦後去了。
話說武繼明身旁,也有幾個幫閑抹嘴兒的,平日蹭吃蹭喝慣了。因繼明最近學好,他們就沒進項了。其中就有人去奉承那僉事官的兒子,給鴇子牽線搭橋。得了好處,又不分與別個,那沒得著好處的,自然氣不過:“憑什麽你油水獨吞,不分我,我就要壞你的事!”
如此這般,這天當街遇見武繼明,死拖活拽,一力攛掇他到院兒裏作耍。鴇兒媽媽措手不及,只得扯謊說蕓兒不在屋,給親戚賀壽去了,到晚才能回家。
武繼明因多日不見王蕓兒,也想念她,就在廳上坐住,等她回來。婆子端茶應酬,只盼著快走。那幫閑的怎麽肯了,趁繼明的小廝去後頭登東,引他在廂房前走過。聽見裏面有人謔浪嬉笑,小廝好奇,扒窗縫兒張眼一瞧,見裏面正是王蕓兒,陪著一個男人正在吃酒調情。
轉頭告訴了武繼明。繼明由不得怒從心起,罵將起來,把桌子也掀了,凳子也摔了,盤兒盞兒都砸個稀碎,又要回家喊人,要平了王家的院兒。幫閑見此,怕事鬧大了吃掛落,忙又盡力拉勸……蕓兒只躲在房裏不敢出來。
誰知那僉事官的兒子在家時,沒有爹娘拘管,也是個太歲,驕橫慣了的,不曉得武繼明來歷,以為老子在府尹身邊做事就是最大。聽見外面鬧亂,大喇喇跑出來嚷罵,高叫:“不看小爺是誰,我爹便是某某某……”武繼明一聽氣樂了:“可知好嘞!爺打的就是你!”沖上去一腳踹了個仰八叉,如此小廝對小廝,主子對主子,骨碌到一塊堆兒裏。
武繼明也學過幾下拳腳,雖上不得戰場,打個架卻有餘,把個僉事公子一頓拳打腳踢,領著小廝一抹煙跑了,外袍都落在屋裏,不及回拿。
繼明追趕不及,回頭同著小廝,把鴇子家門窗打個破爛。鴇兒一邊賠不是,一邊還要捏謊分辨,繼明怎肯聽她,憤然走了,發誓從此再不來找王蕓兒。
卻說僉事兒子回去,也要報覆,找人搜尋武繼明,才知是通判家的衙內,他老子比自己老子官大好幾級,只得忍氣吞聲。到底心不甘,眉頭一縱,計上心來,把這事散布了開去,只說武繼明流連妓院,為表子爭風打架,倚仗他爹做官,恃強淩弱,打傷了人。
一來二去,傳到了武通判耳朵裏。通判大怒,拿來小廝審問詳細,打了個臭死。又將兒子叫來跟前責罵。夫人馬氏出來解勸:“什麽大事?也值得你這般!兒子剛轉過性來,恁懂事的,都是那群殺才,看你做官眼氣,歪派胡說,糟踐咱們家的聲名。”
武通判咬牙恨道:“人怎不說別人,偏說他?你不知,他在外頭還有個名號,叫做什麽‘忒煞情多’,真羞殺人也!這不肖子,我錦繡堆裏養著他,不作臉也罷了,反倒給我裝幌子!今日官廳上,叫倪大尹幾句話說的我,面皮擱也沒處擱!”
又道:“你婦人家不曉事,我現下當著這個官,多少人盯著要尋紕漏,監察的下來,不提防誰加句閑話,評考只要添上‘教子無方,家務荒疏’幾個字,我這個官,做還是不做?!”
說的夫人臉色也變了。此時官身為重,顧不得素昔憐愛之情,命家人拿大板子,著力打了幾下,武繼明打娘胎出來未曾吃過這苦楚,認錯求饒,嗚嗚地哭。馬夫人攔著,心肝肉兒地叫,直要跟通判拼命。闔家大小都來下跪討情。通判叫將兒子關鎖在屋裏,不許他出門。
蔣銘聽說這事,知道武繼明去不了了。仍叫李勁去告訴消息,果然沒見著,回說有事下鄉去了。
私下與允中說起,允中道:“這麽一鬧,繼明哥對那個院兒裏的倒是死心了,也是壞事變成了好事。”
感謝在小紅書推薦本文的朋友,您的認可是我莫大的榮幸,真心感謝!遇見真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癡子弟爭風鬧花院】
二人回到家,蔣錦自歸房去了。允中聽說父親和管家在花廳說話,便走了來。一進門,就見蔣銘、陳安和他兒子陳全都在,正與蔣毅談論鄉下田莊的事。允中就與陳全在下首坐了。
原來蔣家在潤州泉盛鄉有些祖田,交付佃戶耕種。佃戶大多是姓陳的,和陳安,還有蔣毅的親隨陳升,他們都是同族。前不久陳安父子下鄉收租,今日祖宅那邊的家人陳文、陳亮兩個押車進城來送錢糧。
只聽陳安說道:“按說今年年成不錯,有些戶沒繳上來,或是繳不足,都是攤上了事故,或是家裏有人生病的,我都訪查過了,多是實的,也有幾戶不實。老爺看,怎麽處才好。”
蔣毅道:“還是依往年成例,確是家中有事的,你看著,酌情減免罷了。事不明的,權且做賬掛欠,明年再催,按例收息便了。”
蔣銘插口道:“去年就是年成不好,減免的多,有幾家連前年欠的還沒繳,一例都免了。今年年景好還賴著不繳,就是指望拖個一年兩載,趕上災年,這賬就爛了!要總這麽寬,越慣越刁,別人有樣學樣兒,不都混賴起來?依我說,陳叔得好好查一查,想法子整治幾個才行,至少加息,他就不敢了。”
陳安道:“二少爺說的也是,老爺的意思呢?”
蔣毅沈吟道:“你們說的這些,我也料到了。我也不是一味要縱容,只因這些莊戶,都是上一輩就結交下的,本來都是厚道人家,如今子孫不肖,咱們還要顧及前人臉面和情分。眼下只要還說得過去,姑寬容罷了。”
又對陳安道:“你跟他們說,這賬記著,既有事,繳不上也可恕,可要再趕上災年,想要接濟,我這裏可就沒有了。”
陳安應道:“老爺既這麽說,我知道怎麽處了。”
又道:“前年大少爺做主,賣給潤州方家的田,莊戶們如今叫苦連天,聽說方家的下來收租,請衙門皂吏跟著的,莊戶須擺香案迎接,欠租的還要拉去打板子,那些慣常賴租的都不敢了,有幾家攤上天災人禍,想減免,哪有那等好事!前幾天有兩個找著我,求我問老爺,看能不能把地再收回來,我說,這還不是你們自找的?原來在這邊,想盡了法兒抗欠不繳、偷奸耍滑的,如今遇到硬茬了,又怎樣?敬酒不吃,偏要吃罰酒!”
蔣毅微微笑了笑,輕籲了口氣,說:“那塊田本來就是後買的,不像別的,是祖產。守著這些也夠了,還收那做什麽?我早看出來了,銀錢進項不能指望這,還是得做些買賣經濟才是。”
陳安道:“老爺說的是,那會兒老爺找經紀行,讓大少爺學做買賣,我還有些不明白,現在看,要沒有這一項,這麽大個家,不知怎麽撐住呢。”
又說了一會。陳安問:“那,陳雙說的那些事,老爺意思怎麽辦?”
蔣毅略猶疑了一下,問他:“你看呢?”
陳安陪笑道:“論起來,他是我沒出五服的兄弟,可行事也忒不像樣,我就不說了。但憑老爺做主,我沒二話。”
蔣毅又看蔣銘。蔣銘道:“要我說,管他要飯呢!當初是他鬧著要走,獨門立戶去,一個錢沒要他的,又給他一塊好田,那塊地也值得二百銀子,就租出去,也夠他全家餓不死了。如今他小子敗家,地也糟蹋沒了,又想回來,天下哪有那等好事!”
蔣毅蹙眉頭沈吟片刻,道:“這個陳雙,當年他爹陳山是你祖父的伴當,鞍前馬後,與主子一起共過甘苦的。如今雖是沒了,舊情卻不能不念,總不能看著他淪落沒收場。”
向陳安道:“這樣吧,你下去安排,再租他一塊田,夠他生活也罷。把話說清楚了,或是他自己耕種,或是轉租給別人,我都不管,也不要他繳租。他那兒子不成人,想來鋪子做事,萬萬不行!又不能寫,又不能算,來做什麽?也忒不成個器!你讓他好好經管經管。至要莫過於教子,趁著年紀還輕,教訓他做人的道理才是正經。”
蔣銘接口說道:“可有一樣,現下有他在,這麽著還行,要是他沒了,就把地收回來罷。他那兒子,就他慣著也罷了,旁人誰養著他?咱家又不管收廢物的!”
蔣毅笑了笑,沒言語。向著允中,問他從哪兒來,今日做什麽了。陳安見狀,便帶著陳全告辭出去了。
允中說了去奉先寺的事,怎地遇到了悟因大師,怎地與他談論佛法,只把那些吐露心聲的話略去不講。笑說道:“其實我也沒怎麽聽明白,就是覺著心裏敞亮了,有種茅塞頓開之感,也不知道為什麽。”
蔣毅看他眉開眼笑,臉上比平時多了舒緩隨和之氣,也自歡喜。說:“悟因師父,那年我和虞先生去奉先寺進香,遇見了,相談過的。他是有修行的法師,佛理通透,你們多向他請教請教,也是正理。”
少停又道:“只是這佛家法理,跟咱們儒門學問不是一途。佛家講的是出世間法,談的是苦,是空,學的深了,也會移人性情,只叫人往空門上去,把這世間的情理都看淡了。若是就此荒廢了人情人事,就偏了正道了。”
蔣銘道:“我好像記得,咱家在汴京時,大哥有個同窗,就是因為去寺裏談佛法,談著談著,不知怎地,好好的人就出了家,做和尚去了!”
蔣毅點頭:“是有這麽一個人,天分很高,遇事頗有見解,小小年紀,詩文都做的不凡,那會兒都以為將來必成大器的……所以說,你們不管學佛學道,都要謹遵儒學正統,中庸之道把持得定才是。經史子集學通了,多思想治世修身的道理,莫往偏門左道上去了。”
允中笑應道:“爹說的是,我都記住了。只是,我今日跟悟因師父談過一場,不但沒覺著空,反倒覺得,這人世間的人和事,比從前更真更切,更好了似的。”
蔣毅笑道:“哦?那你說說看,怎麽個更好法兒?”允中想了想:“這…我也說不清楚,就是覺得,覺得心裏歡喜。”蔣銘笑道:“這個我們都看得出來,你現在就好像吃了蜜糖,歡喜兩個字都在臉上寫著哩。”說的都笑了。
又提到遇見武繼明的事。蔣銘奇道:“他陪他令堂聽經去了?那可是要有耐心煩兒,這不像是武繼明做的事了。”
蔣毅在旁聽著,忽問道:“前時在人家做客,我怎麽聽說,那武繼明如今不學好,專一流連花酒,往那本司三院裏去,風流博浪,揮金如土。可是真的麽?”
蔣銘笑道:“也沒有傳說那麽樣兒,他就是愛玩些,好個熱鬧罷了。”
蔣毅“嗯”了一聲,道:“他們武家也是詩書門第,武通判治家有法,想也不至如此不堪,可見傳言可畏。只是,年輕人太愛玩了,荒廢時日,總是不好。你們也該時常勸著些,才是朋友之道。還有,你倆要仔細,不能跟著他一塊胡鬧!”
兄弟倆齊聲應喏了。蔣銘陪笑道:“我們也勸過他的。只是這勸人的話,只好‘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要說一起玩,就是有時見個面,吃頓飯。胡鬧的事,我們倆怎麽敢呢!”蔣毅點頭,又教導些勸學的話,不提。
光陰荏苒,不覺就到了年末。這一日,蔣毅和蔣銘、蔣鈺三人在書房坐的,蔣鈺說起後日回泉盛老宅,往祖塋上祭,另外去虞先生住處,給他帶些年貨和日用物品。
蔣毅道:“年前就你去吧,銘兒他倆就不去了。你見了先生說,過了春節我帶他倆一起下去,到時去看他。”
蔣銘想起來:“那我得遣人,快去告訴繼明一聲,前時他也說要去看先生呢!我和三弟不去,想必他也不去了,說不定要捎帶禮物,就讓人跟著大哥一道去罷。”
蔣鈺笑道:“你說武繼明麽?他哪還顧得上這些!他最近在家閉關呢!打量過了年,也未必能放出來。不信你就去找找,管保見不著人。”
蔣銘驚訝道:“他出什麽事了?前時還好好的,怎麽忽然出不來了?”蔣鈺道:“我也是那天同大尹府劉管家吃茶,聽他說的。”當下告訴一番原委。
原來武繼明自戀上王蕓兒,每月雪花銀子包著她,不叫她接別人。這些天一門心思討好老娘,常常待在家裏,就把蕓兒放空了。王蕓兒自然樂得閑著,那鴇兒媽怎肯的?事有湊巧,恰有江寧府僉事的兒子,原在外縣老家讀書的,近日過來了。一腳踏入金陵繁華之地,高興的不了,四處尋歡作樂,也撞到王家院兒裏來。
那天正趕上王春兒不在家,別處供唱去了。鴇子就叫蕓兒陪他吃茶唱曲兒,這浪子就把蕓兒看上了,拿出二十兩銀子,連著歇了三天。鴇子看到錢,眼睛裏放光,哪有放過的道理,樂得兩頭進賬,就把武繼明擱在腦後去了。
話說武繼明身旁,也有幾個幫閑抹嘴兒的,平日蹭吃蹭喝慣了。因繼明最近學好,他們就沒進項了。其中就有人去奉承那僉事官的兒子,給鴇子牽線搭橋。得了好處,又不分與別個,那沒得著好處的,自然氣不過:“憑什麽你油水獨吞,不分我,我就要壞你的事!”
如此這般,這天當街遇見武繼明,死拖活拽,一力攛掇他到院兒裏作耍。鴇兒媽媽措手不及,只得扯謊說蕓兒不在屋,給親戚賀壽去了,到晚才能回家。
武繼明因多日不見王蕓兒,也想念她,就在廳上坐住,等她回來。婆子端茶應酬,只盼著快走。那幫閑的怎麽肯了,趁繼明的小廝去後頭登東,引他在廂房前走過。聽見裏面有人謔浪嬉笑,小廝好奇,扒窗縫兒張眼一瞧,見裏面正是王蕓兒,陪著一個男人正在吃酒調情。
轉頭告訴了武繼明。繼明由不得怒從心起,罵將起來,把桌子也掀了,凳子也摔了,盤兒盞兒都砸個稀碎,又要回家喊人,要平了王家的院兒。幫閑見此,怕事鬧大了吃掛落,忙又盡力拉勸……蕓兒只躲在房裏不敢出來。
誰知那僉事官的兒子在家時,沒有爹娘拘管,也是個太歲,驕橫慣了的,不曉得武繼明來歷,以為老子在府尹身邊做事就是最大。聽見外面鬧亂,大喇喇跑出來嚷罵,高叫:“不看小爺是誰,我爹便是某某某……”武繼明一聽氣樂了:“可知好嘞!爺打的就是你!”沖上去一腳踹了個仰八叉,如此小廝對小廝,主子對主子,骨碌到一塊堆兒裏。
武繼明也學過幾下拳腳,雖上不得戰場,打個架卻有餘,把個僉事公子一頓拳打腳踢,領著小廝一抹煙跑了,外袍都落在屋裏,不及回拿。
繼明追趕不及,回頭同著小廝,把鴇子家門窗打個破爛。鴇兒一邊賠不是,一邊還要捏謊分辨,繼明怎肯聽她,憤然走了,發誓從此再不來找王蕓兒。
卻說僉事兒子回去,也要報覆,找人搜尋武繼明,才知是通判家的衙內,他老子比自己老子官大好幾級,只得忍氣吞聲。到底心不甘,眉頭一縱,計上心來,把這事散布了開去,只說武繼明流連妓院,為表子爭風打架,倚仗他爹做官,恃強淩弱,打傷了人。
一來二去,傳到了武通判耳朵裏。通判大怒,拿來小廝審問詳細,打了個臭死。又將兒子叫來跟前責罵。夫人馬氏出來解勸:“什麽大事?也值得你這般!兒子剛轉過性來,恁懂事的,都是那群殺才,看你做官眼氣,歪派胡說,糟踐咱們家的聲名。”
武通判咬牙恨道:“人怎不說別人,偏說他?你不知,他在外頭還有個名號,叫做什麽‘忒煞情多’,真羞殺人也!這不肖子,我錦繡堆裏養著他,不作臉也罷了,反倒給我裝幌子!今日官廳上,叫倪大尹幾句話說的我,面皮擱也沒處擱!”
又道:“你婦人家不曉事,我現下當著這個官,多少人盯著要尋紕漏,監察的下來,不提防誰加句閑話,評考只要添上‘教子無方,家務荒疏’幾個字,我這個官,做還是不做?!”
說的夫人臉色也變了。此時官身為重,顧不得素昔憐愛之情,命家人拿大板子,著力打了幾下,武繼明打娘胎出來未曾吃過這苦楚,認錯求饒,嗚嗚地哭。馬夫人攔著,心肝肉兒地叫,直要跟通判拼命。闔家大小都來下跪討情。通判叫將兒子關鎖在屋裏,不許他出門。
蔣銘聽說這事,知道武繼明去不了了。仍叫李勁去告訴消息,果然沒見著,回說有事下鄉去了。
私下與允中說起,允中道:“這麽一鬧,繼明哥對那個院兒裏的倒是死心了,也是壞事變成了好事。”
感謝在小紅書推薦本文的朋友,您的認可是我莫大的榮幸,真心感謝!遇見真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