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4章

關燈
第64章

史大娘的確是個爽利人, 但她也有愛打小報告、捧高踩低的毛病, 王浮念著她養家不易, 從不曾疾言厲色地訓斥, 卻不代表王浮能忍她在後院耀武揚威。

王浮是現代社會長大的,深受平等思想影響, 根本不會把他們看做下人, 只當是雇傭關系,

可隨著王家家業越來越大,將來肯定少不了像《紅樓夢》裏那樣養起一房房的下人,她曾在紀錄片中看到過, 古代有的富貴人家,就連擇豆芽都有專門的人去做,

而第一個替他們擇了豆芽的,

世世代代都只能替他們家擇豆芽。大地主們用各種手段奪去農民的土地,把他們變成自己的佃農,不光要收取高比例的租子,還要他們免費為自己服務,導致底層百姓苦不堪言。王浮當時就想過,如果穿越小說裏的主角,

都是穿越到底層人家,而不是統治階級,他們還能顧得上情情愛愛、無病呻吟嗎

史大娘自然不敢駁斥她, 在王家做了這麽長時間,她當然知道王浮在王家的地位。幾個孩子看了看史大娘晦暗的臉色,

都露出了笑影兒,但他們還是認認真真做著自己手頭的事,等著菜上好了回去吃好吃的。

王浮幫著三娘把幾道點心做好,放到烤爐裏烤制,這個烤爐就在廚房院子的一角,是過年之後新搭的,上面還有遮雨的棚子,雖然看起來簡陋,卻是絲毫不輸後世的烤箱。

忙完廚房的事,三姐妹就去前面花廳吃飯,花廳有兩間,外間招待男客,較小的裏間就招待女客。

王浮到的時候,趙氏她們已經開始吃了,祖母坐在上首,趙氏和李氏坐在她的兩邊,李氏看起來有一點點拘謹,大約是因為懷了孕,要關照著肚子。

李氏看見走進來的三姐妹,眼前一亮,都是花骨朵一般的女孩兒,尤其最小的那個,只穿了一件半新的杏黃緞面撒花小襖,下著蜜合色團花芍藥紋錦長裙,頭上只用紅繩紮了兩個小髻,眉目如畫,唇邊有淺淺的梨渦,縱使未笑,似乎也能感受到她眼裏的笑意,讓人覺得春風拂面,格外舒適。

趙氏招手讓她們過來“怎麽來的這麽晚”

二娘答“後廚繁忙,耽擱了。”

三人依次坐下,李氏便笑著和祖母說“老夫人也不介紹介紹這幾位仙女兒,難不成是怕我非要替您家姑娘保媒”

祖母也笑了“文夫人見笑了,老身不識禮數,忘了讓她們見禮。這三個是我家的孫女兒,二娘、三娘和十娘。”一一指了給李氏看,三姐妹也站起來同李氏見禮。

李氏感慨道“若我也能生一個這樣乖巧可愛的女兒,那該多好啊!老夫人,我一見著這幾位妹妹,便十分喜歡,好似曾在哪裏見過一般,也是冥冥中的緣分啊!”

眾人都笑了,李氏說話討喜,人也大方爽朗,王家人也都很喜歡她。祖母給她夾了不少適合孕婦吃的菜,趙氏也跟她說了不少王家姐妹的趣事,一時間席上歡聲笑語,賓主盡歡。外間的男客席也是言笑晏晏,十分熱鬧,這場宴會一直到戌時末才散。

蘇軾三人回了家,待洗漱上床後,李氏忍不住對文同說“今日一見,才知道官人所言不虛。”

文同笑道“什麽所言不虛”

“和仲說王家有和樂樓的三分股,我就以為王家是一般的章,讚不絕口,還說王家應當是個有底蘊的人家。今日所見,王家人人禮數周到,飲食精良不輸京中大家,雖無驕奢取樂之物,卻處處都透著一股精氣神,我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卻也覺得,王家可堪深交。”

李氏說不出的“所以然”,其實就是覺得王家有一股自信向上

的精神,王方敦厚平和,趙氏精明卻不世故,兩位老人慈祥仁愛,小一輩的都是知書識禮的好孩子,就連家裏的下人,也是不卑不亢,有種別樣的風骨。

文同嘆了一口氣“王大官人也是鄉貢進士出身,家中底蘊自然不會差,要我說,從商只是謀生的手段,就連我們儒生,不過也只是靠著一枝筆謀求功名,與他們並無不同。今日我見了紀夫子,一番長談,懂得了許多道理,還拜了紀夫子為師,日後我們與王家還會有更多來往,娘子既喜歡王家,不如常來常往。”

李氏點點頭,又對文同說“我看見和仲口中時常提起的十娘,果然是個通透貌美的小娘子,怪道和仲念念不忘。”

“這你可就不錯了,王家十娘與和仲相交,靠得可不僅僅是容貌。今日我們與紀師談話,她就在一旁整理書架,我看她的動作,覺得她應該把那一屋子書都讀過了,紀師提出許多驚世駭俗的理論,也不見她面有疑惑之色,恐怕我與和仲在學識上還不如她。”

李氏只當文同是謙虛,在她心裏,丈夫才是最學識淵博的,王浮才七八歲,怎麽可能與他相提並論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悄悄話,這才沈沈睡去。

蘇軾卻在房中踱步,睡不著覺。

蘇軾雖然從未表現過,但他一向對自己的智慧十分自信,於算學一道,他也略有涉獵,但相比紀遠,恐怕只是螢火之輝。今天的談話對他的精神是一種很大的沖擊,他的世界觀正在重塑。

蘇軾奔向自己的書桌,鋪紙研墨,在紙上寫下了《與紀師問答》,詳細記述了今日和紀遠的談話,因為靈感迸發,所以這篇文章寫得十分順暢,不過三更,蘇軾就完成了這篇近三千字的文章。

很多人看了紀遠的《論割圓術求圓周率的可行性》一文,都有像文同蘇軾一般的疑問,或有愚鈍者,可能一個字都看不懂,紀遠今日詳細解答,舉了很多例子來解釋,讓蘇軾豁然開朗,蘇軾覺得,應該讓更多人看懂紀遠的學問,他作為紀遠的弟子,自然得替紀遠撰文解釋。

蘇軾一直修改文章到天明,天一亮就帶著手稿去王家請教紀遠,紀遠幫他修正了幾處,請來王浮鑒賞。蘇軾本來以為王浮也在紀遠門下學習算學,卻沒想到,紀遠對王浮十分尊敬,完全不像老師對待弟子一般。

王浮看了蘇軾的文章,心中感嘆“蘇軾就是蘇軾,就連晦澀難懂的數學,他也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出來,果然是天生的文人。”

王浮對紀遠和蘇軾說“蘇哥哥這篇文章對紀夫子理論的初步闡釋十分到位,問答體則更容易讓人接受。蘇哥哥,你願意我把這篇文章刊登在下一期《和樂小報》上嗎”

蘇軾當然同意,紀遠笑著打趣“那豈不是以後我每給和仲講一次課,他就能賺一筆稿費”

蘇軾知道《和樂小報》登文章不僅不要作者的錢,還會給很豐厚的稿費,他不缺那個錢,想著王浮做這個《和樂小報》,大約也虧損了不少,趕緊擺手“我怎麽能要十娘的錢呢十娘不嫌棄我文筆不好,我就知足了。”

雖然說著“知足”,卻還是悄悄瞟了王浮一眼,似乎在期待著什麽。

王浮接收到他的視線,對他的小心思十分了然,立刻誇讚蘇軾的文章行雲流水,沈博絕麗,未來可期,但她隨即話鋒一轉“不過蘇哥哥願意免費,我還是很感激的……”開玩笑,這位文學大家的大腿不是誰都能抱的,如果能免費抱上,那也是能載入史冊的人物了!

紀遠笑而不語,知道她肯定會付錢,因為據他所知,就連王方給《和樂小報》供稿都是要收錢的,王浮管理趙家書籍鋪,一向公私分明,一本賬冊記得清清楚楚,每一分每一厘都有來歷去向,在賬目上十分規範,王

浮稱之為“借貸記賬法”。

因為常常在書鋪學堂上課,紀遠也對王浮教授的新式記賬法有所了解,也從中略微了解到了趙家書籍鋪的收支情況,從去年開版印刷以來,趙家書籍鋪就一直在虧損狀態,王家人卻並不在乎,仍舊投入大量的金錢。這是紀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實上,從上個月起,趙家書籍鋪就開始盈利了。

王浮拿來授課的賬本都是去年的,年底盤清了賬確認無誤的,趙家書籍鋪之前虧損是因為連續買了兩家書鋪,又有印小報和改雕版為活字的支出,自從活字印刷的用字雕得差不多了,工人們也熟練地掌握了活字印刷的技巧,趙家書籍鋪就開始大量印制書籍了,如今趙家書籍鋪賣的書要比市場上其他書鋪同等質量的書籍便宜一成左右,預計從本月底開始,趙家書籍鋪將會以價格優勢逐漸壟斷益州府三成的書籍市場。

這些紀遠和蘇軾都不知道,王浮也只是笑笑不解釋,去賬房支了錢付給蘇軾,蘇軾拿著手裏的兩貫錢,心頭洶湧澎湃,這是他人生中賺到的第一筆錢。

稍後為你更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