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語兒番外:閃光燈的味道(上)
關燈
小
中
大
黎語兒番外:閃光燈的味道(上)
黎語兒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所有人都這麽說。
香檳、氣球、鮮花,像藤蔓一樣攀在房間裏紮根。人來人往的臥室,黎語兒如某種精致的商品般被參觀著,搖搖床是普通小孩的夢鄉,卻是黎語兒的櫥窗。
“這大眼睛真漂亮。”
所有人都這麽說。
黎語兒第一次學走路,走的是模特步,她走起來身體扭來扭去,極度不平衡,媽媽伸出手扶住她,她感受到皮膚接觸間的溫度,溫暖潮濕。
後來的每一次,黎語兒被媽媽扶住,只覺麻木冰涼。毛茸茸的小禮服手套隔在二人的手部之間。黎語兒從那一刻起,失去了只有媽媽能帶來的溫度。
爸爸給黎語兒拍照,陸續上傳到當時剛剛成形不久的社交網絡平臺上,借著大量的人脈資源,不出所望,在漫長的鋪墊後,六歲的黎語兒迎來了她人生的第一個舞臺,童裝模特。
黎語兒在狹小悶熱的試衣間裏頻繁地換著衣服,再被帶到攝影房內,劣質的背景墻和數不清的閃光燈圍繞著她,她來回走著,擺出既定的姿勢,露出標準的笑容,漸漸學會如何在閃光燈亮起的一瞬間不閉眼睛,如何做出大人會滿意的動作,因為只有這樣,拍攝才能盡快結束,自己才能盡快離開那間讓人窒息的房子。
多待一秒,就要被閃光燈融化。
“真有天賦啊,是幹這行的料。”明明是誇讚自己的話,攝影師卻抹著汗,對爸爸和媽媽說。
媽媽很高興,彎下腰把黎語兒抱起來:“喜不喜歡拍照?這麽多漂亮衣服!”
“喜歡。”黎語兒知道這是在場所有人都想聽到的答案,“但我想吃草莓餅幹。”
黎語兒學會的不只是拍照動作,還有在付出後索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的技能。
能吃到好吃的,好像也不賴。
十歲之前,黎語兒雖然很辛苦,但也多多少少有一點樂在其中。可以在放學後邀請班裏的同學吃冰櫃裏最貴的雪糕,所有小朋友都因此和自己做朋友,他們去自己家裏做客,媽媽拿出剛剛烤的草莓餅幹熱情地招呼他們。
她們說:“黎語兒你真幸福啊!”
然後抹掉嘴角的餅幹碎渣。
直到自己開始發育,不再不論怎麽吃都不會發胖,媽媽在試衣間給黎語兒穿衣服時,發現一直合身的尺碼不再合身,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禍得福,黎語兒的身體迅速發育,身高也不再適合做童裝模特,媽媽只好放棄與童裝店繼續合作,帶著黎語兒離開。
走出童裝店總部大門的那一瞬間,黎語兒覺得自己自由了,她再次問媽媽要草莓餅幹吃,媽媽卻蹲下來,認真地對她說:“語兒,想不想學跳舞?”
“想。”黎語兒習慣性地說出這個媽媽想要的答案,“但我想吃草莓餅幹。”
可是這一次,這一招不再奏效,媽媽沒有帶黎語兒去甜點店,而是回童裝店,買了全套的民族舞衣服、鞋子和首飾。
黎語兒一段人生在童裝店開始,另一段也由童裝店開始。
有始有終。
在學習民族舞的這段時間裏,爸爸幾乎沒來舞房看望過自己,唯一來過的一次,是黎語兒練習下腰時發了點小脾氣,他趕來對黎語兒說自己在外出差應酬,掙錢多麽多麽辛苦。掙錢是為了給你學舞,你可千萬要爭氣。
不爭饅頭爭口氣。
但現在的黎語兒連饅頭都吃不上,她被制定了嚴格的控制碳水飲食計劃,軟尺在腰間一遍遍地量著,日覆一日的統一飲食,讓她都快忘了真正的食物該是什麽味道。
而且家裏並不缺錢,黎語兒不知道爸爸還在外面忙些什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麽小就要在外面工作、學習。
兩年的時間,黎語兒終於上了爸爸媽媽夢想中的舞臺——地方電視總臺。
“早知道早些開始學跳舞了,語兒多有天賦。”
黎語兒第一次表演,是在總臺的一個晚會上做伴舞,和許多同齡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只有黎語兒安靜地等待閃光燈時隔多年再次照在自己身上。黑暗的舞臺上,她閉上眼,回想自己第一次在昏暗攝影房裏站著的樣子:身後是劣質的背景墻,一卷一卷地更換著背景,閃光燈齊刷刷地轉過來,自己條件反射伸手捂住眼睛。
“把手放下,快。”那時候媽媽的聲音穿越幾年的時光,在耳邊縈繞。
黎語兒睜開眼,盯著黑暗的觀眾席看。
漂亮的臉蛋,會說話的眼睛,出眾的身形,不同於旁的小朋友敷衍式、程序化的舞姿,黎語兒很快便被電視臺副導演看到,副導演將一根棒棒糖遞給她,黎語兒老練地擺擺手。
“跳舞真有天賦呢。”副導演依舊對著一旁的父母誇讚道。
後來黎語兒順理成章地成為電視臺的常客,從一開始的伴舞,逐漸變成主舞,甚至後來擁有了自己的單獨舞臺。
黎語兒上初一了。
“我知道她,經常上電視,少兒臺的那個。”
初一剛開學,黎語兒便得到機會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她操著得心應手的播音腔,念完兩頁紙的廣播稿。
電視臺那裏也是有意將黎語兒往主持人方向培養的,畢竟不可能場場都能跳舞,而且他們缺一個少兒節目的小主持人,和主持姐姐一起。
黎語兒聰明、乖巧,願意學,也有天賦。
“語兒當個主持人也不錯誒,這個沒啥年齡或者別的什麽限制,以後路好走些,關鍵是,她有天賦啊。”
黎語兒到底有多少“天賦”,她自己都不知道。
或許這取決於媽媽讓自己做什麽,自己一定會達成,並且看起來毫不費力。
學校裏願意和黎語兒做朋友的人很多,但也有一部分人對她嗤之以鼻。
“不就是主持嗎?在得意什麽啊?還不來上學,顯著她了。”
“人家是紅人,怎麽看得起我們?跟我們玩?裝的吧?”
……
請假的次數多了,自然有些學生在私底下議論,但黎語兒不在乎,她依舊在電視臺的演播廳裏舉著話筒主持,快樂的笑容從未消退過。
黎語兒從來沒有想到,不同於之前的“任務”,自己居然會真的愛上主持。
無論在學校裏或學校外遭受多少冷眼和奉承,黎語兒都會在舞臺上得到解脫,好似只有那一刻,她回到了真正的家。攝影棚內的閃光燈氛圍如母親溫暖的子宮,安全舒適。
黎語兒說不清自己為何這麽喜歡主持,直到有一天,她在舞臺上突發低血糖沒拿住話筒,話筒猛地掉到地上,發出刺耳的悶響,現場所有人都捂住了耳朵,只有黎語兒沒有。
她眼前一片漆黑,強撐著意識,慢慢地恢覆過來。
沒有一絲波瀾的十多年人生中,這聲悶響是唯一的起伏。
黎語兒看向黑暗的觀眾席,默默地撿起話筒,對周圍人鞠躬道歉。節目很快忘記這個小插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沒人知道,黎語兒撿起話筒後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握住它。
原來緊緊握住一件東西是讓我感受到存在的方式。她想。
很多年過去,黎語兒仍然覺得自己一直站在那個小插曲裏。觀眾淡漠地鼓掌,主持人無聊地互相調侃,黎語兒耳邊只有話筒掉落的噪音和電流聲,從腳趾流經發梢。
“誒,你拍過的那個戲,當時我和我媽一直在追呢!”從沒見過徐稔這樣熱情的人,對方想和自己拉手,卻又不知怎麽才能自然。
黎語兒握住她的手腕:“嗯,練舞期間被一個導演看中過,演了女主的小時候,瞎演的啦,那時候什麽都不懂。”
“胡說,你明明演得很好啊,很有天賦!”
又是這個詞,不過很意外,自己並沒有厭煩徐稔這麽說,反而有點興奮,或許是因為對方的語氣很真摯吧。
黎語兒又挽著徐稔的手臂更緊了些,像是當年握住那只話筒一樣。
再次感受到存在的意義。
初中,黎語兒拍了人生的最後一部影視作品,她作為演員拿了些贈票,邀請當時班級裏還算玩得比較好的同學去看。
但是直到影片最後一秒,自己僅僅出現了一個鏡頭。
電影院裏悶熱閉塞,黎語兒坐在軟椅子上,汗水從肩膀流到腰間。
盡管自己知道這是制片方常見的安排,由於時長、分鏡等等原因,被剪掉也說明不了太大的問題。但同學們不知道行業操作,他們尷尬卻又裝作沒事的樣子像一根針紮在黎語兒被汗水浸濕的腰間。
本來就是最後一次拍戲,用不了多久,黎語兒就會忘記這件事,同學們也會忘記,但她卻在電影散場時,看見了林曉箏。
林曉箏的美和自己的美是截然不同的。
自己的美,是從一出生就被雕刻成形,漸漸打磨出來的,在某種形式框架裏不越界地生長著。
而林曉箏的美,是自然的,野蠻生長。
林曉箏不同於黎語兒的親和力,她在任何時候都非常冷靜,和班裏的男同學起了爭執,她會不留顏面地言語攻擊,把對方說得無地自容。
她也足夠明媚活潑,以她為中心的臺風眼,誰看了都願意做朋友。
黎語兒知道,自己的朋友和林曉箏的朋友是不同方式得來的。
那一刻,本該隨著電影散場同時煙消雲散的窘迫感再次在黎語兒心中升起,她低著頭,走在同學們身後,後背再次火燒似的難耐。
林曉箏走在自己身後。
她會怎麽想我?
黎語兒對外界的評價全不在乎,卻偏偏在乎和自己沒說過幾句話的林曉箏。
不是嫉妒,不是厭惡,只是羨慕。
可悲的羨慕。
成倍的自卑。
羨慕她一放學,爸爸媽媽就來接。
初中時期,很多同學買了自行車上下學,雖然學校不讓騎,但大家會偷偷地騎,把自行車停在距離學校一段距離的初高中補課班門口,像大孩子似的。
黎語兒的自行車是當時最流行的車型和牌子,放學後的補課班門口,大家圍在她的車周圍,這裏摸摸,那裏碰碰,好奇極了。
可黎語兒根本不願意騎,她每天晚上都問爸爸明天放學能不能來接自己,爸爸總有不同的理由搪塞,最後讓媽媽開車來接。
同學們嘰嘰喳喳間,黎語兒看見林曉箏從補課機構的那棟樓走出來,她的爸爸幫她背著書包,媽媽蹲下來,為她整理衣領。
林曉箏是補課班的常客,在初中,還不需要那麽頻繁補課時,她從初一就開始補了。
但她不抗拒,但她很快樂。
每當看到這個場景,黎語兒會在心裏問林曉箏,怎麽,你也是有天賦的嗎?
你會在補課後,跟媽媽要一盒草莓餅幹嗎?
黎語兒也和曾經一起在電視臺工作過的同齡人聯系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沒什麽名氣了,卻無所謂。
“很正常的啦,看我們節目的那一代小朋友也長大了,很少看少兒臺了。”他們這樣說。
“不會覺得……落差嗎?”
“一開始有點兒吧,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總不能一輩子在演播廳裏蹦蹦跳跳吧?我們又不是專業主持人。”
他們關掉話筒,仍然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黎語兒不能,她不願再過被隨意打發的人生,被所謂的天賦堵住去路。
初中畢業,黎語兒因為拍廣告,錯失畢業學生代表致辭選拔,最後選出來上臺的人,是林曉箏。
林曉箏的普通話很流利,語氣溫柔,雖然沒有黎語兒那麽有技巧,但也字正腔圓。
黎語兒坐在觀眾席裏,沈默地看向臺上輕盈的女生,她讀完稿子後趁所有人沒註意,吐了吐舌頭。
那是一種黎語兒絕不被允許的松弛。
禮堂的燈光很亮,不像電視臺演播廳裏臺上亮臺下黑,黎語兒坐在亮堂堂的位置上,看著同樣亮堂堂的林曉箏。
那一剎那,她無所遁形。
曾經的自己,看不見觀眾,只需要用力握緊手中的話筒,就能獲得鋪天蓋地的掌聲,誰知觀眾席看臺上是如此光亮,只有坐在這裏,才能明白。
畢業典禮結束後的自由拍照環節,黎語兒終於鼓起勇氣,和林曉箏問了聲好,對方正在調節相機,匆匆扭頭看了一眼黎語兒,也回了聲“哈嘍”。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黎語兒緩緩開口。
“嗯?”
“你那次在電影院……”
“林曉箏,就等你了!你能不能快點!”前方的草坪上有很多同學站在一起合照,他們擺出各種怪異的姿勢和扮醜的表情,招呼著林曉箏趕快過去。
“你等一下,我等會兒回來,很快。”林曉箏滿臉抱歉,向黎語兒解釋後,快步跑向草坪。
“三!”
很羨慕你。
“二!”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交換一次人生,哪怕一天,哪怕一個傍晚,只要體驗一次爸爸媽媽來接我放學回家就好,而不是去攝影棚,去演播廳,去劇組。
“一!”
衷心地祝福你。初中三年,雖然我們沒有任何交集,但我仍然想要衷心祝福你永遠自由,我自私地將我的希冀放在你身上,因為我覺得你會做得很好。
“茄子!”
再見。
黎語兒微笑著轉身離開,恢覆往日天真無邪的模樣,鉆進另一堆人群裏和大家一起拍照。
林曉箏也忘了那個問到一半的問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黎語兒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所有人都這麽說。
香檳、氣球、鮮花,像藤蔓一樣攀在房間裏紮根。人來人往的臥室,黎語兒如某種精致的商品般被參觀著,搖搖床是普通小孩的夢鄉,卻是黎語兒的櫥窗。
“這大眼睛真漂亮。”
所有人都這麽說。
黎語兒第一次學走路,走的是模特步,她走起來身體扭來扭去,極度不平衡,媽媽伸出手扶住她,她感受到皮膚接觸間的溫度,溫暖潮濕。
後來的每一次,黎語兒被媽媽扶住,只覺麻木冰涼。毛茸茸的小禮服手套隔在二人的手部之間。黎語兒從那一刻起,失去了只有媽媽能帶來的溫度。
爸爸給黎語兒拍照,陸續上傳到當時剛剛成形不久的社交網絡平臺上,借著大量的人脈資源,不出所望,在漫長的鋪墊後,六歲的黎語兒迎來了她人生的第一個舞臺,童裝模特。
黎語兒在狹小悶熱的試衣間裏頻繁地換著衣服,再被帶到攝影房內,劣質的背景墻和數不清的閃光燈圍繞著她,她來回走著,擺出既定的姿勢,露出標準的笑容,漸漸學會如何在閃光燈亮起的一瞬間不閉眼睛,如何做出大人會滿意的動作,因為只有這樣,拍攝才能盡快結束,自己才能盡快離開那間讓人窒息的房子。
多待一秒,就要被閃光燈融化。
“真有天賦啊,是幹這行的料。”明明是誇讚自己的話,攝影師卻抹著汗,對爸爸和媽媽說。
媽媽很高興,彎下腰把黎語兒抱起來:“喜不喜歡拍照?這麽多漂亮衣服!”
“喜歡。”黎語兒知道這是在場所有人都想聽到的答案,“但我想吃草莓餅幹。”
黎語兒學會的不只是拍照動作,還有在付出後索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的技能。
能吃到好吃的,好像也不賴。
十歲之前,黎語兒雖然很辛苦,但也多多少少有一點樂在其中。可以在放學後邀請班裏的同學吃冰櫃裏最貴的雪糕,所有小朋友都因此和自己做朋友,他們去自己家裏做客,媽媽拿出剛剛烤的草莓餅幹熱情地招呼他們。
她們說:“黎語兒你真幸福啊!”
然後抹掉嘴角的餅幹碎渣。
直到自己開始發育,不再不論怎麽吃都不會發胖,媽媽在試衣間給黎語兒穿衣服時,發現一直合身的尺碼不再合身,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禍得福,黎語兒的身體迅速發育,身高也不再適合做童裝模特,媽媽只好放棄與童裝店繼續合作,帶著黎語兒離開。
走出童裝店總部大門的那一瞬間,黎語兒覺得自己自由了,她再次問媽媽要草莓餅幹吃,媽媽卻蹲下來,認真地對她說:“語兒,想不想學跳舞?”
“想。”黎語兒習慣性地說出這個媽媽想要的答案,“但我想吃草莓餅幹。”
可是這一次,這一招不再奏效,媽媽沒有帶黎語兒去甜點店,而是回童裝店,買了全套的民族舞衣服、鞋子和首飾。
黎語兒一段人生在童裝店開始,另一段也由童裝店開始。
有始有終。
在學習民族舞的這段時間裏,爸爸幾乎沒來舞房看望過自己,唯一來過的一次,是黎語兒練習下腰時發了點小脾氣,他趕來對黎語兒說自己在外出差應酬,掙錢多麽多麽辛苦。掙錢是為了給你學舞,你可千萬要爭氣。
不爭饅頭爭口氣。
但現在的黎語兒連饅頭都吃不上,她被制定了嚴格的控制碳水飲食計劃,軟尺在腰間一遍遍地量著,日覆一日的統一飲食,讓她都快忘了真正的食物該是什麽味道。
而且家裏並不缺錢,黎語兒不知道爸爸還在外面忙些什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麽小就要在外面工作、學習。
兩年的時間,黎語兒終於上了爸爸媽媽夢想中的舞臺——地方電視總臺。
“早知道早些開始學跳舞了,語兒多有天賦。”
黎語兒第一次表演,是在總臺的一個晚會上做伴舞,和許多同齡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只有黎語兒安靜地等待閃光燈時隔多年再次照在自己身上。黑暗的舞臺上,她閉上眼,回想自己第一次在昏暗攝影房裏站著的樣子:身後是劣質的背景墻,一卷一卷地更換著背景,閃光燈齊刷刷地轉過來,自己條件反射伸手捂住眼睛。
“把手放下,快。”那時候媽媽的聲音穿越幾年的時光,在耳邊縈繞。
黎語兒睜開眼,盯著黑暗的觀眾席看。
漂亮的臉蛋,會說話的眼睛,出眾的身形,不同於旁的小朋友敷衍式、程序化的舞姿,黎語兒很快便被電視臺副導演看到,副導演將一根棒棒糖遞給她,黎語兒老練地擺擺手。
“跳舞真有天賦呢。”副導演依舊對著一旁的父母誇讚道。
後來黎語兒順理成章地成為電視臺的常客,從一開始的伴舞,逐漸變成主舞,甚至後來擁有了自己的單獨舞臺。
黎語兒上初一了。
“我知道她,經常上電視,少兒臺的那個。”
初一剛開學,黎語兒便得到機會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她操著得心應手的播音腔,念完兩頁紙的廣播稿。
電視臺那裏也是有意將黎語兒往主持人方向培養的,畢竟不可能場場都能跳舞,而且他們缺一個少兒節目的小主持人,和主持姐姐一起。
黎語兒聰明、乖巧,願意學,也有天賦。
“語兒當個主持人也不錯誒,這個沒啥年齡或者別的什麽限制,以後路好走些,關鍵是,她有天賦啊。”
黎語兒到底有多少“天賦”,她自己都不知道。
或許這取決於媽媽讓自己做什麽,自己一定會達成,並且看起來毫不費力。
學校裏願意和黎語兒做朋友的人很多,但也有一部分人對她嗤之以鼻。
“不就是主持嗎?在得意什麽啊?還不來上學,顯著她了。”
“人家是紅人,怎麽看得起我們?跟我們玩?裝的吧?”
……
請假的次數多了,自然有些學生在私底下議論,但黎語兒不在乎,她依舊在電視臺的演播廳裏舉著話筒主持,快樂的笑容從未消退過。
黎語兒從來沒有想到,不同於之前的“任務”,自己居然會真的愛上主持。
無論在學校裏或學校外遭受多少冷眼和奉承,黎語兒都會在舞臺上得到解脫,好似只有那一刻,她回到了真正的家。攝影棚內的閃光燈氛圍如母親溫暖的子宮,安全舒適。
黎語兒說不清自己為何這麽喜歡主持,直到有一天,她在舞臺上突發低血糖沒拿住話筒,話筒猛地掉到地上,發出刺耳的悶響,現場所有人都捂住了耳朵,只有黎語兒沒有。
她眼前一片漆黑,強撐著意識,慢慢地恢覆過來。
沒有一絲波瀾的十多年人生中,這聲悶響是唯一的起伏。
黎語兒看向黑暗的觀眾席,默默地撿起話筒,對周圍人鞠躬道歉。節目很快忘記這個小插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沒人知道,黎語兒撿起話筒後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握住它。
原來緊緊握住一件東西是讓我感受到存在的方式。她想。
很多年過去,黎語兒仍然覺得自己一直站在那個小插曲裏。觀眾淡漠地鼓掌,主持人無聊地互相調侃,黎語兒耳邊只有話筒掉落的噪音和電流聲,從腳趾流經發梢。
“誒,你拍過的那個戲,當時我和我媽一直在追呢!”從沒見過徐稔這樣熱情的人,對方想和自己拉手,卻又不知怎麽才能自然。
黎語兒握住她的手腕:“嗯,練舞期間被一個導演看中過,演了女主的小時候,瞎演的啦,那時候什麽都不懂。”
“胡說,你明明演得很好啊,很有天賦!”
又是這個詞,不過很意外,自己並沒有厭煩徐稔這麽說,反而有點興奮,或許是因為對方的語氣很真摯吧。
黎語兒又挽著徐稔的手臂更緊了些,像是當年握住那只話筒一樣。
再次感受到存在的意義。
初中,黎語兒拍了人生的最後一部影視作品,她作為演員拿了些贈票,邀請當時班級裏還算玩得比較好的同學去看。
但是直到影片最後一秒,自己僅僅出現了一個鏡頭。
電影院裏悶熱閉塞,黎語兒坐在軟椅子上,汗水從肩膀流到腰間。
盡管自己知道這是制片方常見的安排,由於時長、分鏡等等原因,被剪掉也說明不了太大的問題。但同學們不知道行業操作,他們尷尬卻又裝作沒事的樣子像一根針紮在黎語兒被汗水浸濕的腰間。
本來就是最後一次拍戲,用不了多久,黎語兒就會忘記這件事,同學們也會忘記,但她卻在電影散場時,看見了林曉箏。
林曉箏的美和自己的美是截然不同的。
自己的美,是從一出生就被雕刻成形,漸漸打磨出來的,在某種形式框架裏不越界地生長著。
而林曉箏的美,是自然的,野蠻生長。
林曉箏不同於黎語兒的親和力,她在任何時候都非常冷靜,和班裏的男同學起了爭執,她會不留顏面地言語攻擊,把對方說得無地自容。
她也足夠明媚活潑,以她為中心的臺風眼,誰看了都願意做朋友。
黎語兒知道,自己的朋友和林曉箏的朋友是不同方式得來的。
那一刻,本該隨著電影散場同時煙消雲散的窘迫感再次在黎語兒心中升起,她低著頭,走在同學們身後,後背再次火燒似的難耐。
林曉箏走在自己身後。
她會怎麽想我?
黎語兒對外界的評價全不在乎,卻偏偏在乎和自己沒說過幾句話的林曉箏。
不是嫉妒,不是厭惡,只是羨慕。
可悲的羨慕。
成倍的自卑。
羨慕她一放學,爸爸媽媽就來接。
初中時期,很多同學買了自行車上下學,雖然學校不讓騎,但大家會偷偷地騎,把自行車停在距離學校一段距離的初高中補課班門口,像大孩子似的。
黎語兒的自行車是當時最流行的車型和牌子,放學後的補課班門口,大家圍在她的車周圍,這裏摸摸,那裏碰碰,好奇極了。
可黎語兒根本不願意騎,她每天晚上都問爸爸明天放學能不能來接自己,爸爸總有不同的理由搪塞,最後讓媽媽開車來接。
同學們嘰嘰喳喳間,黎語兒看見林曉箏從補課機構的那棟樓走出來,她的爸爸幫她背著書包,媽媽蹲下來,為她整理衣領。
林曉箏是補課班的常客,在初中,還不需要那麽頻繁補課時,她從初一就開始補了。
但她不抗拒,但她很快樂。
每當看到這個場景,黎語兒會在心裏問林曉箏,怎麽,你也是有天賦的嗎?
你會在補課後,跟媽媽要一盒草莓餅幹嗎?
黎語兒也和曾經一起在電視臺工作過的同齡人聯系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沒什麽名氣了,卻無所謂。
“很正常的啦,看我們節目的那一代小朋友也長大了,很少看少兒臺了。”他們這樣說。
“不會覺得……落差嗎?”
“一開始有點兒吧,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總不能一輩子在演播廳裏蹦蹦跳跳吧?我們又不是專業主持人。”
他們關掉話筒,仍然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黎語兒不能,她不願再過被隨意打發的人生,被所謂的天賦堵住去路。
初中畢業,黎語兒因為拍廣告,錯失畢業學生代表致辭選拔,最後選出來上臺的人,是林曉箏。
林曉箏的普通話很流利,語氣溫柔,雖然沒有黎語兒那麽有技巧,但也字正腔圓。
黎語兒坐在觀眾席裏,沈默地看向臺上輕盈的女生,她讀完稿子後趁所有人沒註意,吐了吐舌頭。
那是一種黎語兒絕不被允許的松弛。
禮堂的燈光很亮,不像電視臺演播廳裏臺上亮臺下黑,黎語兒坐在亮堂堂的位置上,看著同樣亮堂堂的林曉箏。
那一剎那,她無所遁形。
曾經的自己,看不見觀眾,只需要用力握緊手中的話筒,就能獲得鋪天蓋地的掌聲,誰知觀眾席看臺上是如此光亮,只有坐在這裏,才能明白。
畢業典禮結束後的自由拍照環節,黎語兒終於鼓起勇氣,和林曉箏問了聲好,對方正在調節相機,匆匆扭頭看了一眼黎語兒,也回了聲“哈嘍”。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黎語兒緩緩開口。
“嗯?”
“你那次在電影院……”
“林曉箏,就等你了!你能不能快點!”前方的草坪上有很多同學站在一起合照,他們擺出各種怪異的姿勢和扮醜的表情,招呼著林曉箏趕快過去。
“你等一下,我等會兒回來,很快。”林曉箏滿臉抱歉,向黎語兒解釋後,快步跑向草坪。
“三!”
很羨慕你。
“二!”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交換一次人生,哪怕一天,哪怕一個傍晚,只要體驗一次爸爸媽媽來接我放學回家就好,而不是去攝影棚,去演播廳,去劇組。
“一!”
衷心地祝福你。初中三年,雖然我們沒有任何交集,但我仍然想要衷心祝福你永遠自由,我自私地將我的希冀放在你身上,因為我覺得你會做得很好。
“茄子!”
再見。
黎語兒微笑著轉身離開,恢覆往日天真無邪的模樣,鉆進另一堆人群裏和大家一起拍照。
林曉箏也忘了那個問到一半的問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