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0章
雲秋他們離京, 是承和十七年三月初五,輾轉歸京,卻已經到了六月季夏。
十九日, 京中正是暑熱三伏,官道旁蟬鳴不竭。
雲秋身上就穿了件湖絲所制的夏涼衫, 而且還在他的央求下改做成對襟無袖,但他還是熱得慌。
尤雪不許他用冰,李從舟更這一路都像保護個瓷娃娃一樣護著他:
路一步不許多走,飯菜恨不得稱著吃, 坐馬車也是要墊上各種各樣的厚褥子和軟墊。
船上更是去個甲板吹風都要點燃一炷香計時, 多一刻都不成, 好吃的酸甜果子也就給他數著個數。
要不是尤雪阻止, 嚴謹認真的小和尚, 甚至還想專門造一冊來記錄他的生活起居。
雲秋是一邊嫌他煩, 一邊又覺得這樣的李從舟有趣, 或許——這就是王妃罰跪寧王時的心情?
不過提到王爺王妃,雲秋舔舔嘴唇, 又有點慫了,他往後挪了挪, 人幾乎貼到車廂上——
“要不我……我還是回錢莊上去住吧?”
說著,他小心翼翼看了那邊替他打扇子的李從舟一眼,手指微微碰了碰, 眼睛眨巴眨巴, 滿臉乞求。
但李從舟只是看他一眼,連打扇子的動作都沒停頓一下, “你知道母親的脾氣。”
雲秋:“……”
他確實是知道,而且還知道王府裏就沒有王妃辦不成的事, 只要她想,寧王肯定是聽她的,而且還會想方設法替她辦到。
西南發生的這些事,李從舟一件都沒有瞞寧王和王妃,包括雲秋有孕這事。
寧王和王妃反應很大,尤其是王妃,當天就寫了一封加急信來罵他,十頁的信紙上,有三頁都是在數落他,說他不會疼人、說他欺負了雲秋。
其他七頁都是警告他一定要照顧好雲秋,然後要求他們回京後就直接搬回到王府來住。
王妃的理由很充分:襄平侯被押解歸京,後面還有指不定多少事,雲秋一個人在外面萬一又遇到危險。
寧王很讚同,李從舟也認為應當如此。
但雲秋多少有點……有點不好意思。
當初他離開王府走得多利落呢,現在回去的話……哪、哪有好人家的新人是直接住到對方家的。
難、難道最後迎親就是給他從寧心堂擡到滄海堂嗎?這不要成滿京城裏的笑話了?
雲秋心裏的包袱提起來、放下去,放下去、提起來,最後就是想逃跑,遠遠躲到莊上去。
李從舟覺得他根本就是杞人憂天。
寧王和王妃對雲秋的偏愛從沒有斷過,甚至在知道他並非親生子、父母還雙亡後,還想對他更好些。
哪怕知道是雲秋先偷跑,王爺和王妃的信箋還都是怪他沒有照顧好人,王爺還說定然是他說錯話、惹了雲秋生氣。
李從舟看著那些家書當真是哭笑不得,最後只能趁雲秋睡著的時候,偷偷扒拉開他的寢衣,在他肩膀上咬一口。
所以現在沒得商量,“你總不能一輩子躲著不見他們吧?回去有母親照顧你,我們大家都放心。”
雲秋吸吸鼻子,沒法子,只能扯了兩下衣服上的繡花小球出氣。
他當然知道不能躲一輩子,但是一想到李從舟說的前世王妃身故後還帶著他一起入葬……
雲秋生怕自己見到王妃就哭鼻子,然後害得他們都傷心,最後一家人鬧得不愉快。
他這正想著,李從舟突然伸手揉了他腦袋一把,“你前世荒唐成那樣,他們都沒放棄你,那又何況今生呢?”
雲秋看向他,而李從舟笑著點了點他的眉心,“爹娘跟孩子哪有隔夜仇,你放心做自己就是了。”
“……喔。”雲秋悶悶的,但雙頰卻紅了,低下頭眼睛一點一點亮起來:
是呀,前世他都鬧成第一紈絝了,在真假世子案破後,爹娘也沒有要放棄他,那今生他就更不用怕。
這般想通了,半晌後馬車從南城門入京、徑直到達寧王府,王府早早開了正門,管事等仆從掃階相迎。
銀甲衛第一次凈街、屏退了周圍百姓,讓雲秋他們的馬車順順利利駛進了王府內苑裏。
李從舟先下車,王妃、白嬤嬤以及她身邊的侍婢們都早早站著等,而王爺身邊的青松也墊腳翹首以盼。
今日是十九,不朝,常參。
寧王原本是告了假,預備代替妻子前往報國寺祈福的,但出了西南那件事後,他今日就不得不入宮了。
青松是打小就跟在寧王身邊的書童、小廝,在王府的地位很高,有他也就基本上算王爺親臨了。
李從舟下車後,轉身伸出手給雲秋扶下來,雲秋捏著他的手還有些緊張,有點不敢擡頭看四周。
結果就聽見環佩叮當、腳步聲倉促,王妃直接上前來給李從舟擠開,將雲秋整個攬入懷裏。
雲秋一下懵了,人也有點無措。
也不知道現在是該跪下行大禮還是說點什麽,他才開口說了個:“王……”
王妃就又松開他,一手搭著他肩膀、一手虛虛扶住他腰,眼含熱淚地上下打量他:
“讓阿娘看看——”
她看著雲秋,態度和從前幾乎沒有一點兒分別,甚至更疼惜,只是看了他兩眼聲音就哽咽起來:
“瘦了、曬黑了,我家秋秋吃苦了。”
雲秋下意識摸摸臉,正想著他怎麽不覺得,下一瞬王妃就牽起了他的手,“走,阿娘帶你去看看寧心堂。”
他根本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王妃牽著領走了,而白嬤嬤等人也笑盈盈走到馬車旁幫著收拾。
李從舟給那架月琴抱下來,然後雙手放到重新趕制出來的琴盒中。
青竹捧過來的新盒子用上了黑檀木,裏面墊襯的是波斯橫紋錦,據說是王妃親自找得名家親自督工。
青竹合上了琴盒,將整個盒子遞給點心,然後從身後取出寧心堂的鑰匙和庫房鑰匙遞給他。
“算是——物歸原主?”青竹笑盈盈地偏偏頭,“點心,歡迎回來。”
點心接了那兩串鑰匙,看著青竹還有在那邊幫忙卻偷偷紅著眼睛往這邊看的遠津,終於忍不住動容。
而這邊,王妃已經馬不停蹄地帶著雲秋逛了一圈寧心堂,院子一切如舊,甚至還多了些鮮亮的花。
後院的草場上是寧王當年送他的兩匹馬,假山旁還有小時候雲秋努力練習射箭用過的草靶。
正堂房間中,那張花梨格的羅漢床換了新的金絲帳,顏色卻還和從前一樣,是那種亮閃閃的金黃。
帳外的雀首銅燈一塵不染,看得出來是有人在精心打理,銅鏡、木施、盥洗架,擺放的位置都沒變,但其中有幾樣雲秋看得出來——是重新打了新的。
百寶架上擺滿了沖他笑的泥人小娃娃,鬼工球、玲瓏寶塔擦得鋥亮,滿室都是熟悉的奇楠沈香。
唯一不同的,是他原本書案的側墻前,多出來一個新制的書架,架上擺著許多貨殖、齊物志,都是清河坊書局老板的珍藏。
“那是你父王挑的,”王妃牽著雲秋手,一刻也不送地帶著他轉,“要是還想買什麽,就給阿娘講。”
雲秋抿抿嘴,看著眼前的一切,最終紅著臉撲到王妃懷裏,聲音很小很輕地喚了聲:“阿娘。”
王妃抿抿嘴,眼淚一下就忍不住湧上眼眶。
她緊緊摟著懷裏這個她從小寵到大、護到大的小寶貝,眼睛很酸很酸,喉嚨也哽得厲害。
“……回家了,”王妃吸吸鼻子,聲音哽咽,“秋秋回家了,往後我們一家人都好好的。”
雲秋點點頭,最後沒忍住,撲在王妃懷裏放聲大哭,前世今生的委屈害怕和擔憂,都在這一刻爆發。
王妃也跟著抹了抹淚,但更多時候都是摟著她的小寶貝,輕聲細語地安慰著,就像小時候一樣:
剛學會走路的小秋秋,跌跌撞撞掛著滿臉鼻涕泡,撲入她懷裏,奶聲奶氣告狀說——父王欺負他;
七八歲的小秋秋,蹬蹬拿著從花園裏摘得牡丹花,後面跟著四五個淚流滿面的老花匠,一邊說要送她花,一邊躲到她身後、沖對方吐舌頭。
後來……
後來秋秋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黏著她,但在王妃眼裏,那個一身鵝黃、會給好吃的留給她的小寶貝永遠都沒有變化。
“好了好了,”王妃拿自己的帕子給雲秋擦臉,“寶貝別哭了,待會兒他們爺倆進來要說我欺負你了。”
雲秋唔了一聲,終於破涕為笑。
他慢慢從王妃身上爬起來,自己掏出手帕擦擦臉,然後低下頭,小聲道:
“寧心堂一切都好,我……沒什麽想要的啦。”
王妃無奈地看他一眼,總覺得這孩子出去一趟回來不像以前,跟她和王爺都生分了些。
不過往後還有很長的歲月,王妃相信總有一天她的小秋秋會回來的——
“那有什麽缺的就跟白嬤嬤或者管事講,還有對,午飯阿娘親自給你做!”
王妃又站起來,風風火火就要往觀月堂的小廚房跑,正巧和走進來的李從舟他們撞個正著。
“母親。”李從舟恭謹行禮,結果抱拳還未躬身下去,就被王妃給他的手擡了起來,“不用不用,你好好陪著秋秋,在家不要拘這些虛禮。”
說完,她提起裙子跨門檻,想了想又探個腦袋進來,沖雲秋眨眨眼:
“聽舟舟說你最近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那阿娘給你做青梅粉羹,還有你喜歡的絲雞棋子。”
雲秋啊呀一聲,小和尚怎麽什麽都說啊!
不過還沒等他阻攔,王妃就已經蹬蹬跑下了寧心堂的三級臺階,倒是李從舟追出去,囑咐了一句:
“母親,你別做太多,他不能撐著。”
王妃聞言欣賞地看兒子一眼:不錯,懂得疼媳婦兒了。於是她點點頭,“好,知道啦。”
直等王妃走遠,雲秋才小聲埋怨,問李從舟怎麽什麽都和王妃講,“阿娘知道這些,會不會嫌我煩啊?”
李從舟瞧著他,搖搖頭反問道:“你覺著呢?”
雲秋想了想,輕輕搖搖頭。
忍了一路外加今日這一天,李從舟看著雲秋那樣終於忍不住過去敲了他腦袋——
“嗚哇?!”雲秋吃痛,“幹嘛呀!”
“敲醒你個小笨蛋,”李從舟給人拉回到羅漢床上坐好,“我們是家人,明白麽?”
他這一路重覆這個重覆好幾次了,雲秋還是瞻前顧後、小腦瓜裏不知道在想什麽。
看來不成,李從舟考慮晚些時候還是要讓尤雪來一趟,小雲秋這才有身孕兩個月,這就開始孕中多思了?
而雲秋坐在他熟悉的羅漢床上,摸摸柔軟的被褥想了想,忽然嘻地一笑,伸出雙手就圈李從舟脖子:
“那既然是家人——”
李從舟挑眉看著他。
“我能不能用冰啊?”雲秋露了露自己的頸項,上面有一層亮晶晶的汗,“好熱、熱死啦……”
李從舟看著他實在可憐,心裏一軟,本來都想點頭答允了,結果外院裏忽然傳來咚咚腳步聲。
來人三兩步就躥上了寧心堂臺階,雖然風塵仆仆、滿頭大汗,可他已經從藥箱裏掏出脈枕:
“能不能用冰等我看過再說!”
雲秋一看來人,興奮地險些從羅漢床上跳起來:
“小陶——?!你怎麽來啦?!”
跟在小陶後面進來的人是烏影,大事已了,烏影今日就主動領了幫李從舟去碼頭接人的任務。
原來尤雪在歸京路上就給雲秋的脈案謄抄了多份,遣人寄送回京城善濟堂。
陸商看了脈案心中著急,當下就邀了仲先生、王針醫過來商議,還給在江南的陶青去了一封信。
結果還未等到陶青的回信,小陶就主動請命要到京城來,他的理由很充分——尤雪是未出閣的女子,真要到生產那天,很多事還是由他來處理比較妥當。
雲秋看著小陶高興,小陶切脈後也終於是長舒一口氣,忍不住丟開脈枕抱了雲秋一下:
“差點以為你要沒命了!”
雲秋嘿嘿傻樂,引得小陶嫌棄地翻了好幾個白眼。
他的脈息好,胎相也安穩,這一路上尤雪照顧得很盡心,李從舟也一絲不茍地監督著雲秋吃飯、喝藥。
“現在還會反胃惡心麽?”小陶問。
“偶爾?”雲秋想了想,“不過沒前一個月那麽難受了,在船上吐過幾次,但好像是浪大了暈船——”
小陶點點頭,轉頭看李從舟,“冰可以用,但不許吃生冷的東西,湃著的寒瓜尤其不許吃!”
李從舟點頭,謹遵醫囑。
反而是雲秋啊了一聲,滿臉失望,“那……不湃可以嗎?就普通的寒瓜……”
小陶本想板著臉說不可以,可垂眸看雲秋太可憐,噎了噎後,咬牙道:“……只許吃這麽小塊!”
他伸出一只巴掌。
雲秋的臉一下皺成了包子,簡直生無可戀。
“櫻桃酥醪呢?”李從舟問。
“不是冰鎮過的就可以,”小陶搖搖頭,“其實孕期沒什麽特別需要忌口的,只是你體質特殊,每樣用一點點、不貪嘴就是了。”
雲秋唉了一聲,犯愁地看著自己的小腹。
這樣的苦日子還要過八個月啊……
他現在愈發覺著娘親當年不容易了:挺著大肚子被千裏追殺,還要冒雨爬祭龍山。
雲秋搖搖頭,攥緊拳頭暗自嘀咕:“……我果然還是應該多攮他兩下。”
小陶不知道他這是在說什麽,只轉頭去寫方子,然後細細與點心交待服藥上沖克等註意的事項。
這邊李從舟卻聽懂了雲秋話中的意思,他拍拍雲秋肩膀安慰道:“人已經羈押進大理寺獄了。”
雲秋聽著,卻並沒有很高興,朝廷三衙審案子,最嚴重也不過是推到菜市口斬首。
方錦弦只有一條命,但他作孽害死的人,又何止千百,這賬頭怎麽算都是無辜的百姓虧了。
“不想他了,”李從舟給雲秋的神志拉回來,“晚些父王回來,我們再商量商量去報國寺的事。”
原來這一路上,白帝城肖夫人送的那本琴譜很派用場,雲秋在船上無聊,倒正好學了好幾首新曲。
或許是血脈相承的緣故,雲秋騎射讀書不成,可對貨殖、琴樂等頗有一番天賦。
在江南跟著樂姬學過一回,就能簡單撥弦彈出一首曲子,如今自己對著琴譜學一學,竟也似模似樣的。
只是月娘留下來的這把琴到底是二十年前的舊物,即便請能工巧匠用心修覆,也是不能覆原如初。
再彈再用,只怕琴就要毀了。
所以雲秋想著回京後自己重新買一把,而且還要去報國寺後山再見見月娘。
一是要告訴月娘他回來了,而且也捉到了當年殘殺父親的惡人;二是想彈他新學的曲子給月娘聽,然後重新給她立碑。
行程倉促,原本雲秋這回西南之行要去的峨眉山也沒去成,爹娘的長生牌自然也就沒供奉到。
對此,雲秋多少遺憾,但後來就想著不如回京後就重修報國寺後山的墳冢,將墓改成爹娘合葬。
將李書生的手帕和月娘的月琴都隨進去,也算是了卻爹娘心願,以後他和李從舟,還有小寶寶都可以去山上看望他們。
他想做什麽,李從舟都讚同。
只是如今還要問過寧王和王妃,看看他們的意思,畢竟寧王府對外一體,這也算是樁家裏的大事。
在等晚飯和寧王回來的這段時間裏,李從舟帶著雲秋到王府各處逛了逛,包括他的滄海堂以及客舍水榭。
小陶被安排住下來後根本閑不住,坐著沒多一會兒就出門跑到善濟堂上,雲秋擔心他的安危,最後是托了烏影陪他。
也不知這兩人到底是怎麽回事,烏影只是去碼頭接了小陶,結果小陶看見他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
一邊罵烏影煩人,一邊加快腳步逃一樣跑出王府,看得雲秋直撓頭,“小陶這是……怎麽了?”
李從舟搖搖頭,他承認,烏影有時候確實挺煩的。
兩人繼續有說有笑地逛著,與此同時,宮中宣政殿內,各方人馬卻已經炸開了鍋——
“陛下,此事荒唐!不可輕縱!”舒大學士上前一步,手持笏板拜下,“寧王朋黨朝堂、甚至勾結江湖勢力,如今沒有證據就敢抓捕襄平侯,往後只怕——”
他這麽說完後,禦史臺內已有幾名禦史跟著跪了下去,直言見過大理寺獄裏的方錦弦:
“陛下,其狀淒慘、面目全非,渾身青紫交加,一看就是被人動用過私刑,您若是輕輕放過,只怕難以服眾!”
同知將軍段巖聽到這兒都忍不住了,哼笑一聲站出來,“我倒瞧著某些人才是朋黨朝堂呢,大有一呼百應、只手遮天的架勢。”
幾個禦史指著他,要他拿出證據。
偏段巖哼哼兩聲一聳肩,“哎唷,本將是個粗人,不過隨口議論一句,又沒說大人您,您這怎麽上趕著此地無銀呢?”
禦史被他噎住,漲紅了臉連忙跪下告罪,說自己並沒有這個意思,是氣急了才反駁。
寧王懶得和他們吵,這事兒說白了是家事,外人哪裏知道其中的細則,舒黨、文黨這會兒站出來的人越多,反而越能證明他們朋擅朝黨。
蘇馳站在一旁,等舒大學士說完了,才站出來逐一反駁,“怎會沒有證據?我看諸位大人是久居廟堂之高,忘了探查民間疾苦了。”
“我們這次回來,可帶足了人證物證。再者說,我朝欽差至於地方,又如天子親臨,自然有先斬後奏之權,怎麽?各位大人是懷疑我麽?”
蘇馳的辯才超群,幾個禦史都在他手上吃過虧,就連舒大學士都舔了舔嘴唇,憋半天,只說出一句:
“襄平侯,到底是皇室宗親。”
“皇室宗親就能豁免嗎?”蘇馳一聽這話可來了勁兒,“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難道就因為他是皇室宗親,非要等他拉大旗謀逆,幾位才覺著有證據麽?”
舒大學士說不過他,但卻轉而再拜,“陛下,無論如何,寧王一黨的影響不容忽視,臣請您千萬慎重。”
朝臣們眾說紛紜,坐在金座上的皇帝也是愁眉不展、苦不堪言,太子在江南,無人幫忙分擔,所以這些日子他頭疼得厲害,實在不想斷這樣的官司。
這時候,寧王忽然出列,對著皇帝躬身一拜:
“陛下,眼看太陽就要落山,臣還要趕著回去陪老婆孩子吃飯,這就想請辭告退了——”
皇帝一楞,微微擡首看向堂下的寧王。
半晌後,他笑著揮揮手,“也罷,今日便到這裏吧,諸位卿家的意思朕知道了,都先回家吃飯吧。”
舒大學士等人明顯不甘心,還想再奏,可皇帝已經讓三陽太監來扶他退朝。
倒是寧王根本不做停留,腳步快得連段巖都沒追上,幾乎稱得上是一溜小跑到的錦廊。
出麗正門後就急不可耐上馬,直奔王府方向。
留下未能得逞的舒大學士一群人,憤憤看著寧王離開的方向,只覺這位王爺心機甚重:
既能擺脫他們的圍攻,還能做出一副看中家庭、無心朝政的姿態,降低皇帝的戒備心。
舒大學士搖搖頭,深覺這位王爺難對付。
他轉身問身邊的文臣,“太子呢?江南情況如何,殿下還是不願回來麽?”
那文臣無奈地搖搖頭,聚在一起的眾人臉上表情都很難看。
相對於他們,段巖和蘇馳兩個對視一眼,都是搖搖頭、唇角掛笑,而後只字不提政事,直說要去喝酒。
——舒黨以己度人,以為寧王要助四皇子奪位所以隱忍蟄伏、裝瘋賣傻,卻不知人家當真是唯妻子、兒子馬首是瞻,回去晚了,還要被罰跪呢。
有王妃和李從舟一下午陪著,雲秋也漸漸緩過勁來,寧王回來後,他就大大方方先行了禮。
然後,在寧王微微皺眉時,又俏皮地眨眨眼,像從前一樣、喚了聲阿爹。
給寧王這下弄得是心情七上八下,但也拿這小家夥沒轍,只能看他無奈搖頭。
王妃準備的菜式很豐盛,雖是派人去邀請了小陶和烏影,但管事來回話,說他們下午出去就還沒回來。
“出去了?”
“嗯,說是到外面善濟堂,晚飯可能就在……”管事老爺子笑著看了雲秋一眼,“宴驚鴻用了。”
王妃瞬間就笑了,王爺也忍不住看雲秋一眼。
雲秋一下紅了臉,經不住王爺王妃這樣盯著看,便起身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酒,“那、我們先吃吧……”
王妃和王爺對視一眼,都忍俊不禁。
而雲秋倒完了酒,就蹬蹬跑回自己座位上,拉過點心和李從舟藏住自己——
小和尚大笨蛋,怎、怎麽什麽都往外講!
好羞恥,還有、有點丟臉。
寧王看孩子給嚇成這樣,忍不住起身給雲秋添了一筷子雞絲棋,“秋秋很棒,鋪子很好。”
王妃也點點頭,眼睛亮亮的,“聽說你的布莊快開業了,到時候阿娘可要找你做衣裳。”
雲秋攥住身前兩人的手緊了緊,臉更紅了,他小心探出個腦袋,眨巴眨巴眼觀瞧了寧王夫婦一會兒:
寧王臉上神色如常,但嘴角卻掛有鼓勵的笑意;王妃滿面溫柔,看向他的眼睛好像天上的星星。
“你們不嫌……”他開口,有點支支吾吾的,“經商是末業麽?”
京城高門裏可沒幾家做生意的,就算有,也不知主家本宗在經營,大多都是放給旁支和手下人去經營。
就像寧王府有外莊,但王妃只管著收支,並不參與莊上的經營,最後也只是看賬,不管貨物進出的。
高門望族多半還是要科舉拼功名的,實在不成恩蔭也是要躋身朝堂。
雖說真假世子案之前,雲秋就沒表現出是塊讀書的料,寧王和王妃對他的期待也就是平安承爵。
但……做個紈絝和經商,到底差距還是蠻大的。
他這話問出來,李從舟先瞪了他一眼,而寧王更是皺皺眉,搖頭道:
“末什麽業?秋秋你從哪兒聽來這些。”
王妃瞪了丈夫一眼,“又不是審犯人,哪來這麽多問題。秋秋沒事,阿娘支持你,前兩天我看聚寶街上又空出來一間鋪子,要不要阿娘盤下來給你做聘禮?”
寧王點點頭,十分認可,“就是,京城要是都是我家秋秋的鋪子,那以後……”
他哼哼笑了兩聲,“一滴好酒都不賣給舒家。”
雲秋:“……?”
王妃嫌寧王沒出息,想這麽半天竟然就想出個酒,她擰寧王耳朵一下,“應該是什麽都不賣給他們家。”
寧王哎唷喊了聲痛,連忙說是是是。
而雲秋看著和記憶中一樣在鬧的阿爹阿娘,小心吸了吸鼻子,最終也笑了起來,然後舉起他的杯盞:
“嗯,那秋秋一定努力!將來什麽都不賣他們!”
雖然他杯盞裏裝的是蜂蜜雪梨爽,但碰杯的勁兒一點不差另外三個喝酒的人,點心和立在後面的青松幾個對視一笑:這才是一家人的模樣。
之後,寧王一家商量過後,又請了圓空大師看過歷日,最近的六月廿二就是個好日子。
“到時候大師會親自給親家他們主持法事誦經,然後舟兒你再帶著秋秋上來,怎麽樣?”
雲秋想了想,法事不是要孝子在靈前守著麽?
看他滿面困惑,李從舟便湊過去與他咬耳朵,“師父念經最是嚴謹,少一句都不成,你能跪住兩個時辰呢?”
雲秋呀了一聲,正好王妃和寧王笑,解釋說,他們平白撿了這麽好一個兒子,想去給親家盡最後一份心。
雲秋這才明白過來,是寧王夫妻心疼他,心疼他有身孕、心疼他不讓他跪。
“我……”他開了開口,卻看見寧王夫妻神色一致地盯著他,雲秋想了想,忽然笑起來改口道:
“謝謝阿爹、阿娘!”
那夫妻倆這才滿意了,分頭去準備上山要用的東西,王妃布置馬車、寧王調遣銀甲衛,就像承和八年那時候一樣。
不過這一回,雲秋就不用早起、靠在車壁上小雞啄米了,寧王和王妃先上山,他可以睡飽後再跟著李從舟去。
圓空大師看見寧王夫妻還是這般寵溺這孩子,搖搖頭嘆了一氣,但想到身後墳冢裏的孤苦婦人,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道了佛號開始齋拜。
雲秋這些天就被李從舟盯著休息,看賬本都不能超過晚上戌時,於是白天他也睡不久,很快就起來了。
兩人背著琴、帶上那塊李書生的絹帕,並肩到祭龍山中走了走,還遇上帶著一眾弟子外出挑水的僧明義。
“明義師兄。”雲秋乖乖喊他。
明義笑起來,遠遠沖他們揮了揮手。
直到眾僧走遠,李從舟才告訴雲秋,“師兄明年要到凈慈寺掛單,往後可能有許多年見不到了。”
掛單是僧人行腳他寺的一種說法,也算是雲游的一解,出去的僧人有的就留在了當地,有的還會回本寺。
“怎麽這麽突然?”
李從舟又遠遠看了眼明義的背影,他這位師兄還是老樣子,瀟灑紅塵、心無掛礙。
“也不是很突然,師兄其實早就想去了,只是擔心師父一人在寺中無人照應,如今師父不是又從圓澄師叔那兒繼了個小弟子?”
這事雲秋聽說了,新過來的小弟子十二歲,叫明信,是圓澄大師在西北游方時、從饑荒裏救出的孤兒。
“再等一年明信對師父起居的事情都上手了,明義師兄也就能放心外出了。”李從舟說。
雲秋想了想,忽然笑著上下打量李從舟一圈,最後故作沈痛地嘖了一聲:
“唉,怪我。”
李從舟挑眉,“……怪你什麽?”
“怪我給大師最出色的小弟子拐走了,”雲秋俏皮地沖他擠眼,“然後又還不了他一個更優秀的。”
李從舟搖搖頭笑,真是拿他沒辦法。
今日他們上山,兩人都戴著圓空大師送給他們那一套的珠串,雲秋的百八子掛在衣襟外,李從舟的腕上掛著手串。
寺裏僧人對他們都是恭恭敬敬,遠遠就靠邊行禮,笑著口稱佛號,有的不經世事的僧人,還叫他們世子和明濟師兄。
寺中的時光很安靜,門口的松柏、梧桐一如往昔,大雄寶殿上的佛陀依舊是法相莊嚴。
天王殿後的九曲橋和從前一樣要穿過假山石洞,而在橋對岸的寧王府別院,門上還有去年王妃寫的對聯。
雲秋光顧著看,沒註意面前,結果恰好和一個抱著經書匆匆忙忙跑過來的小沙彌撞成一團。
其實李從舟護得快,也沒真挨著雲秋的邊兒。
但背在他後背上的琴盒就被那莽撞的小和尚一下撞到,然後裝在裏面的月琴一下砸落到地上。
咣當一聲,弄出很大的動靜。
附近許多僧人都被驚動,就連暗中護衛的銀甲暗衛都降落下來好幾人。
那月琴是經年的老物件,哪裏經得住這樣重的一摔,掉在地上就散了架,膠合的音箱碎成好幾片。
小沙彌被嚇壞了,緊緊抱著手中經卷臉都煞白,他兩股戰戰,看看琴又看看也變了臉的雲秋、李從舟,撲通一下就跪到了地上——
他嚇得已經連話都不會說了,只知道咚咚磕頭。
小沙彌懷中抱著的,是後山禪院裏拿出來的古經卷,李從舟一眼就認出來了。
雲秋看著地上摔壞的月琴,嘴唇微微抖了抖,也跟著跪坐下來,他呆了呆,似乎還沒接受這個變故。
圍觀的眾僧裏有知情人,早早去通知了寺監。
可寺監過來看見月琴變成那樣,上前也一時張不開嘴——從前明濟有多看重這把琴,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李從舟忍了又忍,最後蹲下來,先給雲秋攬到懷裏,然後閉上眼深吸了好幾口氣,讓那小沙彌先起來。
小沙彌不敢,李從舟便喚了寺監,要他給人扶起來。寺監這才找到機會開口,借故訓了那沙彌兩句,說他冒失。
雲秋趴在李從舟懷裏,這會兒也緩過勁來,他回頭看了一眼那可憐巴巴的小光頭,最後甕聲甕氣道:
“……九曲橋,有水,走慢一點,別摔著。落水了,可不好……”
小沙彌看著他,半晌後白著小臉嗚哇一聲哭出來,抽抽搭搭地解釋,說他是著急給師父送經書,沒註意,都怪他。
七八歲的小孩懂得不多,但報國寺的僧人們給他們教得很好,他一邊哭一邊承諾:
“漂、漂亮哥哥,我、我攢錢,我努力化緣,我會給你買最好、最好的膠水,我幫你粘起來、幫你修修好……”
他一邊哭一邊說,說到最後一句,鼻孔裏還冒出一個大大的鼻涕泡。
這下,終於給雲秋看得有些想笑。
他雙手合十,在心裏小心地向娘親告罪,也替那小沙彌道歉,這一切都是意外,對方也不是有心。
只是琴摔碎成這樣,今日安冢,會不會對娘親不敬?
小沙彌說的用膠水粘聽上去很沒譜,是小孩子的直線思維,但倒不失為一應急之法。
於是雲秋又打起精神,蹲下身準備給月琴的殘骸撿起來,結果才抱起琴柱和琴頭,雲秋突然在音箱下看見了一個油紙包。
……這是什麽?
他好奇地撿起來,發現這個油紙包不算厚,外面防水的一層蠟已經有些脫落,看得出來很有些年頭。
仔細翻看月琴音箱那幾塊殘片,發現這個油紙包竟然是藏在琴背和音箱中間。
音箱雖然碎了,可是原本的木板能看出來有個正好是油紙包大小的凹槽!
而李從舟之前找工匠修覆月琴,只是重新上漆、安裝了琴柱調弦,並沒打開月琴進行修覆,所以也就無人發現這暗格夾層的秘密。
雲秋抱著油紙包跳起來,李從舟看著這個也皺緊了眉,前世今生兩輩子,他可從不知道月娘的遺物裏還有這個!
寺監在旁邊,也看出來事情不對勁,他連忙驅散了旁邊圍觀的眾人,只留下那個闖禍的小沙彌在身邊,然後兩人遠遠退到月洞門處,將空間都留給那兩位。
雲秋的手顫了顫,和李從舟對視一眼後,小心翼翼拆掉上面纏繞的棉線後,打開了那個油紙包。
油紙包裏,是一沓年份久遠的信箋,信箋外皮上,寫的全是:“楊營騎大人臺企”和“方先生親攬”。
李從舟駭然楞住,雲秋的信也砰砰直跳,慌忙給那些信箋分了一半給李從舟。
即便字跡潦草,雲秋也看懂了其中內容:
這是多年前方錦弦和楊參的部分來往書信,聊的,正是三個苗寨的“叛亂”以及京中那場三年的大疫。
“……”雲秋的手顫了顫,猛然擡頭看李從舟。
李從舟也難得渾身顫抖、看著他紅了眼睛。
——方錦弦一直說他們沒有證據。
這便是能夠定他死罪的、最直接的證據:京城三年大疫,昭敬皇後和八皇子的死……
皇帝深愛昭敬皇後,這回知道真相,李從舟倒要看看,方錦弦這小人還如何死裏求活?!
雲秋給那些信箋都交給李從舟,他吸了吸鼻子,又要哭又要笑——他的爹娘,原來就是因為這些身故的。
李從舟給那些信箋收收好,怕雲秋情緒過於激動傷身,俯身在他頭頂吻了吻:
“這是爹娘在天上幫我們呢。”
雲秋看看這九曲橋,點點頭——他重生之後,在這裏錯給了小和尚桂花糕,如今,又是在這裏——
被冒失的小沙彌撞到,這才發現了月琴裏的秘密。
或許冥冥之中真有天註定,像是月娘他輾轉來了報國寺,像是他和李從舟倒錯兩輩子的人生。
像是如今,他們終於有了可以扳倒惡人的證據。
雲秋吸吸鼻子,擡袖子一抹臉,吩咐點心好生給月娘的遺物收起來,到時候找巧匠修覆。
然後,他拽住李從舟袖子,“走,我們去找阿爹,我想到一個法子,能讓那方錦弦沒法兒再狡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雲秋他們離京, 是承和十七年三月初五,輾轉歸京,卻已經到了六月季夏。
十九日, 京中正是暑熱三伏,官道旁蟬鳴不竭。
雲秋身上就穿了件湖絲所制的夏涼衫, 而且還在他的央求下改做成對襟無袖,但他還是熱得慌。
尤雪不許他用冰,李從舟更這一路都像保護個瓷娃娃一樣護著他:
路一步不許多走,飯菜恨不得稱著吃, 坐馬車也是要墊上各種各樣的厚褥子和軟墊。
船上更是去個甲板吹風都要點燃一炷香計時, 多一刻都不成, 好吃的酸甜果子也就給他數著個數。
要不是尤雪阻止, 嚴謹認真的小和尚, 甚至還想專門造一冊來記錄他的生活起居。
雲秋是一邊嫌他煩, 一邊又覺得這樣的李從舟有趣, 或許——這就是王妃罰跪寧王時的心情?
不過提到王爺王妃,雲秋舔舔嘴唇, 又有點慫了,他往後挪了挪, 人幾乎貼到車廂上——
“要不我……我還是回錢莊上去住吧?”
說著,他小心翼翼看了那邊替他打扇子的李從舟一眼,手指微微碰了碰, 眼睛眨巴眨巴, 滿臉乞求。
但李從舟只是看他一眼,連打扇子的動作都沒停頓一下, “你知道母親的脾氣。”
雲秋:“……”
他確實是知道,而且還知道王府裏就沒有王妃辦不成的事, 只要她想,寧王肯定是聽她的,而且還會想方設法替她辦到。
西南發生的這些事,李從舟一件都沒有瞞寧王和王妃,包括雲秋有孕這事。
寧王和王妃反應很大,尤其是王妃,當天就寫了一封加急信來罵他,十頁的信紙上,有三頁都是在數落他,說他不會疼人、說他欺負了雲秋。
其他七頁都是警告他一定要照顧好雲秋,然後要求他們回京後就直接搬回到王府來住。
王妃的理由很充分:襄平侯被押解歸京,後面還有指不定多少事,雲秋一個人在外面萬一又遇到危險。
寧王很讚同,李從舟也認為應當如此。
但雲秋多少有點……有點不好意思。
當初他離開王府走得多利落呢,現在回去的話……哪、哪有好人家的新人是直接住到對方家的。
難、難道最後迎親就是給他從寧心堂擡到滄海堂嗎?這不要成滿京城裏的笑話了?
雲秋心裏的包袱提起來、放下去,放下去、提起來,最後就是想逃跑,遠遠躲到莊上去。
李從舟覺得他根本就是杞人憂天。
寧王和王妃對雲秋的偏愛從沒有斷過,甚至在知道他並非親生子、父母還雙亡後,還想對他更好些。
哪怕知道是雲秋先偷跑,王爺和王妃的信箋還都是怪他沒有照顧好人,王爺還說定然是他說錯話、惹了雲秋生氣。
李從舟看著那些家書當真是哭笑不得,最後只能趁雲秋睡著的時候,偷偷扒拉開他的寢衣,在他肩膀上咬一口。
所以現在沒得商量,“你總不能一輩子躲著不見他們吧?回去有母親照顧你,我們大家都放心。”
雲秋吸吸鼻子,沒法子,只能扯了兩下衣服上的繡花小球出氣。
他當然知道不能躲一輩子,但是一想到李從舟說的前世王妃身故後還帶著他一起入葬……
雲秋生怕自己見到王妃就哭鼻子,然後害得他們都傷心,最後一家人鬧得不愉快。
他這正想著,李從舟突然伸手揉了他腦袋一把,“你前世荒唐成那樣,他們都沒放棄你,那又何況今生呢?”
雲秋看向他,而李從舟笑著點了點他的眉心,“爹娘跟孩子哪有隔夜仇,你放心做自己就是了。”
“……喔。”雲秋悶悶的,但雙頰卻紅了,低下頭眼睛一點一點亮起來:
是呀,前世他都鬧成第一紈絝了,在真假世子案破後,爹娘也沒有要放棄他,那今生他就更不用怕。
這般想通了,半晌後馬車從南城門入京、徑直到達寧王府,王府早早開了正門,管事等仆從掃階相迎。
銀甲衛第一次凈街、屏退了周圍百姓,讓雲秋他們的馬車順順利利駛進了王府內苑裏。
李從舟先下車,王妃、白嬤嬤以及她身邊的侍婢們都早早站著等,而王爺身邊的青松也墊腳翹首以盼。
今日是十九,不朝,常參。
寧王原本是告了假,預備代替妻子前往報國寺祈福的,但出了西南那件事後,他今日就不得不入宮了。
青松是打小就跟在寧王身邊的書童、小廝,在王府的地位很高,有他也就基本上算王爺親臨了。
李從舟下車後,轉身伸出手給雲秋扶下來,雲秋捏著他的手還有些緊張,有點不敢擡頭看四周。
結果就聽見環佩叮當、腳步聲倉促,王妃直接上前來給李從舟擠開,將雲秋整個攬入懷裏。
雲秋一下懵了,人也有點無措。
也不知道現在是該跪下行大禮還是說點什麽,他才開口說了個:“王……”
王妃就又松開他,一手搭著他肩膀、一手虛虛扶住他腰,眼含熱淚地上下打量他:
“讓阿娘看看——”
她看著雲秋,態度和從前幾乎沒有一點兒分別,甚至更疼惜,只是看了他兩眼聲音就哽咽起來:
“瘦了、曬黑了,我家秋秋吃苦了。”
雲秋下意識摸摸臉,正想著他怎麽不覺得,下一瞬王妃就牽起了他的手,“走,阿娘帶你去看看寧心堂。”
他根本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王妃牽著領走了,而白嬤嬤等人也笑盈盈走到馬車旁幫著收拾。
李從舟給那架月琴抱下來,然後雙手放到重新趕制出來的琴盒中。
青竹捧過來的新盒子用上了黑檀木,裏面墊襯的是波斯橫紋錦,據說是王妃親自找得名家親自督工。
青竹合上了琴盒,將整個盒子遞給點心,然後從身後取出寧心堂的鑰匙和庫房鑰匙遞給他。
“算是——物歸原主?”青竹笑盈盈地偏偏頭,“點心,歡迎回來。”
點心接了那兩串鑰匙,看著青竹還有在那邊幫忙卻偷偷紅著眼睛往這邊看的遠津,終於忍不住動容。
而這邊,王妃已經馬不停蹄地帶著雲秋逛了一圈寧心堂,院子一切如舊,甚至還多了些鮮亮的花。
後院的草場上是寧王當年送他的兩匹馬,假山旁還有小時候雲秋努力練習射箭用過的草靶。
正堂房間中,那張花梨格的羅漢床換了新的金絲帳,顏色卻還和從前一樣,是那種亮閃閃的金黃。
帳外的雀首銅燈一塵不染,看得出來是有人在精心打理,銅鏡、木施、盥洗架,擺放的位置都沒變,但其中有幾樣雲秋看得出來——是重新打了新的。
百寶架上擺滿了沖他笑的泥人小娃娃,鬼工球、玲瓏寶塔擦得鋥亮,滿室都是熟悉的奇楠沈香。
唯一不同的,是他原本書案的側墻前,多出來一個新制的書架,架上擺著許多貨殖、齊物志,都是清河坊書局老板的珍藏。
“那是你父王挑的,”王妃牽著雲秋手,一刻也不送地帶著他轉,“要是還想買什麽,就給阿娘講。”
雲秋抿抿嘴,看著眼前的一切,最終紅著臉撲到王妃懷裏,聲音很小很輕地喚了聲:“阿娘。”
王妃抿抿嘴,眼淚一下就忍不住湧上眼眶。
她緊緊摟著懷裏這個她從小寵到大、護到大的小寶貝,眼睛很酸很酸,喉嚨也哽得厲害。
“……回家了,”王妃吸吸鼻子,聲音哽咽,“秋秋回家了,往後我們一家人都好好的。”
雲秋點點頭,最後沒忍住,撲在王妃懷裏放聲大哭,前世今生的委屈害怕和擔憂,都在這一刻爆發。
王妃也跟著抹了抹淚,但更多時候都是摟著她的小寶貝,輕聲細語地安慰著,就像小時候一樣:
剛學會走路的小秋秋,跌跌撞撞掛著滿臉鼻涕泡,撲入她懷裏,奶聲奶氣告狀說——父王欺負他;
七八歲的小秋秋,蹬蹬拿著從花園裏摘得牡丹花,後面跟著四五個淚流滿面的老花匠,一邊說要送她花,一邊躲到她身後、沖對方吐舌頭。
後來……
後來秋秋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黏著她,但在王妃眼裏,那個一身鵝黃、會給好吃的留給她的小寶貝永遠都沒有變化。
“好了好了,”王妃拿自己的帕子給雲秋擦臉,“寶貝別哭了,待會兒他們爺倆進來要說我欺負你了。”
雲秋唔了一聲,終於破涕為笑。
他慢慢從王妃身上爬起來,自己掏出手帕擦擦臉,然後低下頭,小聲道:
“寧心堂一切都好,我……沒什麽想要的啦。”
王妃無奈地看他一眼,總覺得這孩子出去一趟回來不像以前,跟她和王爺都生分了些。
不過往後還有很長的歲月,王妃相信總有一天她的小秋秋會回來的——
“那有什麽缺的就跟白嬤嬤或者管事講,還有對,午飯阿娘親自給你做!”
王妃又站起來,風風火火就要往觀月堂的小廚房跑,正巧和走進來的李從舟他們撞個正著。
“母親。”李從舟恭謹行禮,結果抱拳還未躬身下去,就被王妃給他的手擡了起來,“不用不用,你好好陪著秋秋,在家不要拘這些虛禮。”
說完,她提起裙子跨門檻,想了想又探個腦袋進來,沖雲秋眨眨眼:
“聽舟舟說你最近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那阿娘給你做青梅粉羹,還有你喜歡的絲雞棋子。”
雲秋啊呀一聲,小和尚怎麽什麽都說啊!
不過還沒等他阻攔,王妃就已經蹬蹬跑下了寧心堂的三級臺階,倒是李從舟追出去,囑咐了一句:
“母親,你別做太多,他不能撐著。”
王妃聞言欣賞地看兒子一眼:不錯,懂得疼媳婦兒了。於是她點點頭,“好,知道啦。”
直等王妃走遠,雲秋才小聲埋怨,問李從舟怎麽什麽都和王妃講,“阿娘知道這些,會不會嫌我煩啊?”
李從舟瞧著他,搖搖頭反問道:“你覺著呢?”
雲秋想了想,輕輕搖搖頭。
忍了一路外加今日這一天,李從舟看著雲秋那樣終於忍不住過去敲了他腦袋——
“嗚哇?!”雲秋吃痛,“幹嘛呀!”
“敲醒你個小笨蛋,”李從舟給人拉回到羅漢床上坐好,“我們是家人,明白麽?”
他這一路重覆這個重覆好幾次了,雲秋還是瞻前顧後、小腦瓜裏不知道在想什麽。
看來不成,李從舟考慮晚些時候還是要讓尤雪來一趟,小雲秋這才有身孕兩個月,這就開始孕中多思了?
而雲秋坐在他熟悉的羅漢床上,摸摸柔軟的被褥想了想,忽然嘻地一笑,伸出雙手就圈李從舟脖子:
“那既然是家人——”
李從舟挑眉看著他。
“我能不能用冰啊?”雲秋露了露自己的頸項,上面有一層亮晶晶的汗,“好熱、熱死啦……”
李從舟看著他實在可憐,心裏一軟,本來都想點頭答允了,結果外院裏忽然傳來咚咚腳步聲。
來人三兩步就躥上了寧心堂臺階,雖然風塵仆仆、滿頭大汗,可他已經從藥箱裏掏出脈枕:
“能不能用冰等我看過再說!”
雲秋一看來人,興奮地險些從羅漢床上跳起來:
“小陶——?!你怎麽來啦?!”
跟在小陶後面進來的人是烏影,大事已了,烏影今日就主動領了幫李從舟去碼頭接人的任務。
原來尤雪在歸京路上就給雲秋的脈案謄抄了多份,遣人寄送回京城善濟堂。
陸商看了脈案心中著急,當下就邀了仲先生、王針醫過來商議,還給在江南的陶青去了一封信。
結果還未等到陶青的回信,小陶就主動請命要到京城來,他的理由很充分——尤雪是未出閣的女子,真要到生產那天,很多事還是由他來處理比較妥當。
雲秋看著小陶高興,小陶切脈後也終於是長舒一口氣,忍不住丟開脈枕抱了雲秋一下:
“差點以為你要沒命了!”
雲秋嘿嘿傻樂,引得小陶嫌棄地翻了好幾個白眼。
他的脈息好,胎相也安穩,這一路上尤雪照顧得很盡心,李從舟也一絲不茍地監督著雲秋吃飯、喝藥。
“現在還會反胃惡心麽?”小陶問。
“偶爾?”雲秋想了想,“不過沒前一個月那麽難受了,在船上吐過幾次,但好像是浪大了暈船——”
小陶點點頭,轉頭看李從舟,“冰可以用,但不許吃生冷的東西,湃著的寒瓜尤其不許吃!”
李從舟點頭,謹遵醫囑。
反而是雲秋啊了一聲,滿臉失望,“那……不湃可以嗎?就普通的寒瓜……”
小陶本想板著臉說不可以,可垂眸看雲秋太可憐,噎了噎後,咬牙道:“……只許吃這麽小塊!”
他伸出一只巴掌。
雲秋的臉一下皺成了包子,簡直生無可戀。
“櫻桃酥醪呢?”李從舟問。
“不是冰鎮過的就可以,”小陶搖搖頭,“其實孕期沒什麽特別需要忌口的,只是你體質特殊,每樣用一點點、不貪嘴就是了。”
雲秋唉了一聲,犯愁地看著自己的小腹。
這樣的苦日子還要過八個月啊……
他現在愈發覺著娘親當年不容易了:挺著大肚子被千裏追殺,還要冒雨爬祭龍山。
雲秋搖搖頭,攥緊拳頭暗自嘀咕:“……我果然還是應該多攮他兩下。”
小陶不知道他這是在說什麽,只轉頭去寫方子,然後細細與點心交待服藥上沖克等註意的事項。
這邊李從舟卻聽懂了雲秋話中的意思,他拍拍雲秋肩膀安慰道:“人已經羈押進大理寺獄了。”
雲秋聽著,卻並沒有很高興,朝廷三衙審案子,最嚴重也不過是推到菜市口斬首。
方錦弦只有一條命,但他作孽害死的人,又何止千百,這賬頭怎麽算都是無辜的百姓虧了。
“不想他了,”李從舟給雲秋的神志拉回來,“晚些父王回來,我們再商量商量去報國寺的事。”
原來這一路上,白帝城肖夫人送的那本琴譜很派用場,雲秋在船上無聊,倒正好學了好幾首新曲。
或許是血脈相承的緣故,雲秋騎射讀書不成,可對貨殖、琴樂等頗有一番天賦。
在江南跟著樂姬學過一回,就能簡單撥弦彈出一首曲子,如今自己對著琴譜學一學,竟也似模似樣的。
只是月娘留下來的這把琴到底是二十年前的舊物,即便請能工巧匠用心修覆,也是不能覆原如初。
再彈再用,只怕琴就要毀了。
所以雲秋想著回京後自己重新買一把,而且還要去報國寺後山再見見月娘。
一是要告訴月娘他回來了,而且也捉到了當年殘殺父親的惡人;二是想彈他新學的曲子給月娘聽,然後重新給她立碑。
行程倉促,原本雲秋這回西南之行要去的峨眉山也沒去成,爹娘的長生牌自然也就沒供奉到。
對此,雲秋多少遺憾,但後來就想著不如回京後就重修報國寺後山的墳冢,將墓改成爹娘合葬。
將李書生的手帕和月娘的月琴都隨進去,也算是了卻爹娘心願,以後他和李從舟,還有小寶寶都可以去山上看望他們。
他想做什麽,李從舟都讚同。
只是如今還要問過寧王和王妃,看看他們的意思,畢竟寧王府對外一體,這也算是樁家裏的大事。
在等晚飯和寧王回來的這段時間裏,李從舟帶著雲秋到王府各處逛了逛,包括他的滄海堂以及客舍水榭。
小陶被安排住下來後根本閑不住,坐著沒多一會兒就出門跑到善濟堂上,雲秋擔心他的安危,最後是托了烏影陪他。
也不知這兩人到底是怎麽回事,烏影只是去碼頭接了小陶,結果小陶看見他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
一邊罵烏影煩人,一邊加快腳步逃一樣跑出王府,看得雲秋直撓頭,“小陶這是……怎麽了?”
李從舟搖搖頭,他承認,烏影有時候確實挺煩的。
兩人繼續有說有笑地逛著,與此同時,宮中宣政殿內,各方人馬卻已經炸開了鍋——
“陛下,此事荒唐!不可輕縱!”舒大學士上前一步,手持笏板拜下,“寧王朋黨朝堂、甚至勾結江湖勢力,如今沒有證據就敢抓捕襄平侯,往後只怕——”
他這麽說完後,禦史臺內已有幾名禦史跟著跪了下去,直言見過大理寺獄裏的方錦弦:
“陛下,其狀淒慘、面目全非,渾身青紫交加,一看就是被人動用過私刑,您若是輕輕放過,只怕難以服眾!”
同知將軍段巖聽到這兒都忍不住了,哼笑一聲站出來,“我倒瞧著某些人才是朋黨朝堂呢,大有一呼百應、只手遮天的架勢。”
幾個禦史指著他,要他拿出證據。
偏段巖哼哼兩聲一聳肩,“哎唷,本將是個粗人,不過隨口議論一句,又沒說大人您,您這怎麽上趕著此地無銀呢?”
禦史被他噎住,漲紅了臉連忙跪下告罪,說自己並沒有這個意思,是氣急了才反駁。
寧王懶得和他們吵,這事兒說白了是家事,外人哪裏知道其中的細則,舒黨、文黨這會兒站出來的人越多,反而越能證明他們朋擅朝黨。
蘇馳站在一旁,等舒大學士說完了,才站出來逐一反駁,“怎會沒有證據?我看諸位大人是久居廟堂之高,忘了探查民間疾苦了。”
“我們這次回來,可帶足了人證物證。再者說,我朝欽差至於地方,又如天子親臨,自然有先斬後奏之權,怎麽?各位大人是懷疑我麽?”
蘇馳的辯才超群,幾個禦史都在他手上吃過虧,就連舒大學士都舔了舔嘴唇,憋半天,只說出一句:
“襄平侯,到底是皇室宗親。”
“皇室宗親就能豁免嗎?”蘇馳一聽這話可來了勁兒,“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難道就因為他是皇室宗親,非要等他拉大旗謀逆,幾位才覺著有證據麽?”
舒大學士說不過他,但卻轉而再拜,“陛下,無論如何,寧王一黨的影響不容忽視,臣請您千萬慎重。”
朝臣們眾說紛紜,坐在金座上的皇帝也是愁眉不展、苦不堪言,太子在江南,無人幫忙分擔,所以這些日子他頭疼得厲害,實在不想斷這樣的官司。
這時候,寧王忽然出列,對著皇帝躬身一拜:
“陛下,眼看太陽就要落山,臣還要趕著回去陪老婆孩子吃飯,這就想請辭告退了——”
皇帝一楞,微微擡首看向堂下的寧王。
半晌後,他笑著揮揮手,“也罷,今日便到這裏吧,諸位卿家的意思朕知道了,都先回家吃飯吧。”
舒大學士等人明顯不甘心,還想再奏,可皇帝已經讓三陽太監來扶他退朝。
倒是寧王根本不做停留,腳步快得連段巖都沒追上,幾乎稱得上是一溜小跑到的錦廊。
出麗正門後就急不可耐上馬,直奔王府方向。
留下未能得逞的舒大學士一群人,憤憤看著寧王離開的方向,只覺這位王爺心機甚重:
既能擺脫他們的圍攻,還能做出一副看中家庭、無心朝政的姿態,降低皇帝的戒備心。
舒大學士搖搖頭,深覺這位王爺難對付。
他轉身問身邊的文臣,“太子呢?江南情況如何,殿下還是不願回來麽?”
那文臣無奈地搖搖頭,聚在一起的眾人臉上表情都很難看。
相對於他們,段巖和蘇馳兩個對視一眼,都是搖搖頭、唇角掛笑,而後只字不提政事,直說要去喝酒。
——舒黨以己度人,以為寧王要助四皇子奪位所以隱忍蟄伏、裝瘋賣傻,卻不知人家當真是唯妻子、兒子馬首是瞻,回去晚了,還要被罰跪呢。
有王妃和李從舟一下午陪著,雲秋也漸漸緩過勁來,寧王回來後,他就大大方方先行了禮。
然後,在寧王微微皺眉時,又俏皮地眨眨眼,像從前一樣、喚了聲阿爹。
給寧王這下弄得是心情七上八下,但也拿這小家夥沒轍,只能看他無奈搖頭。
王妃準備的菜式很豐盛,雖是派人去邀請了小陶和烏影,但管事來回話,說他們下午出去就還沒回來。
“出去了?”
“嗯,說是到外面善濟堂,晚飯可能就在……”管事老爺子笑著看了雲秋一眼,“宴驚鴻用了。”
王妃瞬間就笑了,王爺也忍不住看雲秋一眼。
雲秋一下紅了臉,經不住王爺王妃這樣盯著看,便起身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酒,“那、我們先吃吧……”
王妃和王爺對視一眼,都忍俊不禁。
而雲秋倒完了酒,就蹬蹬跑回自己座位上,拉過點心和李從舟藏住自己——
小和尚大笨蛋,怎、怎麽什麽都往外講!
好羞恥,還有、有點丟臉。
寧王看孩子給嚇成這樣,忍不住起身給雲秋添了一筷子雞絲棋,“秋秋很棒,鋪子很好。”
王妃也點點頭,眼睛亮亮的,“聽說你的布莊快開業了,到時候阿娘可要找你做衣裳。”
雲秋攥住身前兩人的手緊了緊,臉更紅了,他小心探出個腦袋,眨巴眨巴眼觀瞧了寧王夫婦一會兒:
寧王臉上神色如常,但嘴角卻掛有鼓勵的笑意;王妃滿面溫柔,看向他的眼睛好像天上的星星。
“你們不嫌……”他開口,有點支支吾吾的,“經商是末業麽?”
京城高門裏可沒幾家做生意的,就算有,也不知主家本宗在經營,大多都是放給旁支和手下人去經營。
就像寧王府有外莊,但王妃只管著收支,並不參與莊上的經營,最後也只是看賬,不管貨物進出的。
高門望族多半還是要科舉拼功名的,實在不成恩蔭也是要躋身朝堂。
雖說真假世子案之前,雲秋就沒表現出是塊讀書的料,寧王和王妃對他的期待也就是平安承爵。
但……做個紈絝和經商,到底差距還是蠻大的。
他這話問出來,李從舟先瞪了他一眼,而寧王更是皺皺眉,搖頭道:
“末什麽業?秋秋你從哪兒聽來這些。”
王妃瞪了丈夫一眼,“又不是審犯人,哪來這麽多問題。秋秋沒事,阿娘支持你,前兩天我看聚寶街上又空出來一間鋪子,要不要阿娘盤下來給你做聘禮?”
寧王點點頭,十分認可,“就是,京城要是都是我家秋秋的鋪子,那以後……”
他哼哼笑了兩聲,“一滴好酒都不賣給舒家。”
雲秋:“……?”
王妃嫌寧王沒出息,想這麽半天竟然就想出個酒,她擰寧王耳朵一下,“應該是什麽都不賣給他們家。”
寧王哎唷喊了聲痛,連忙說是是是。
而雲秋看著和記憶中一樣在鬧的阿爹阿娘,小心吸了吸鼻子,最終也笑了起來,然後舉起他的杯盞:
“嗯,那秋秋一定努力!將來什麽都不賣他們!”
雖然他杯盞裏裝的是蜂蜜雪梨爽,但碰杯的勁兒一點不差另外三個喝酒的人,點心和立在後面的青松幾個對視一笑:這才是一家人的模樣。
之後,寧王一家商量過後,又請了圓空大師看過歷日,最近的六月廿二就是個好日子。
“到時候大師會親自給親家他們主持法事誦經,然後舟兒你再帶著秋秋上來,怎麽樣?”
雲秋想了想,法事不是要孝子在靈前守著麽?
看他滿面困惑,李從舟便湊過去與他咬耳朵,“師父念經最是嚴謹,少一句都不成,你能跪住兩個時辰呢?”
雲秋呀了一聲,正好王妃和寧王笑,解釋說,他們平白撿了這麽好一個兒子,想去給親家盡最後一份心。
雲秋這才明白過來,是寧王夫妻心疼他,心疼他有身孕、心疼他不讓他跪。
“我……”他開了開口,卻看見寧王夫妻神色一致地盯著他,雲秋想了想,忽然笑起來改口道:
“謝謝阿爹、阿娘!”
那夫妻倆這才滿意了,分頭去準備上山要用的東西,王妃布置馬車、寧王調遣銀甲衛,就像承和八年那時候一樣。
不過這一回,雲秋就不用早起、靠在車壁上小雞啄米了,寧王和王妃先上山,他可以睡飽後再跟著李從舟去。
圓空大師看見寧王夫妻還是這般寵溺這孩子,搖搖頭嘆了一氣,但想到身後墳冢裏的孤苦婦人,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道了佛號開始齋拜。
雲秋這些天就被李從舟盯著休息,看賬本都不能超過晚上戌時,於是白天他也睡不久,很快就起來了。
兩人背著琴、帶上那塊李書生的絹帕,並肩到祭龍山中走了走,還遇上帶著一眾弟子外出挑水的僧明義。
“明義師兄。”雲秋乖乖喊他。
明義笑起來,遠遠沖他們揮了揮手。
直到眾僧走遠,李從舟才告訴雲秋,“師兄明年要到凈慈寺掛單,往後可能有許多年見不到了。”
掛單是僧人行腳他寺的一種說法,也算是雲游的一解,出去的僧人有的就留在了當地,有的還會回本寺。
“怎麽這麽突然?”
李從舟又遠遠看了眼明義的背影,他這位師兄還是老樣子,瀟灑紅塵、心無掛礙。
“也不是很突然,師兄其實早就想去了,只是擔心師父一人在寺中無人照應,如今師父不是又從圓澄師叔那兒繼了個小弟子?”
這事雲秋聽說了,新過來的小弟子十二歲,叫明信,是圓澄大師在西北游方時、從饑荒裏救出的孤兒。
“再等一年明信對師父起居的事情都上手了,明義師兄也就能放心外出了。”李從舟說。
雲秋想了想,忽然笑著上下打量李從舟一圈,最後故作沈痛地嘖了一聲:
“唉,怪我。”
李從舟挑眉,“……怪你什麽?”
“怪我給大師最出色的小弟子拐走了,”雲秋俏皮地沖他擠眼,“然後又還不了他一個更優秀的。”
李從舟搖搖頭笑,真是拿他沒辦法。
今日他們上山,兩人都戴著圓空大師送給他們那一套的珠串,雲秋的百八子掛在衣襟外,李從舟的腕上掛著手串。
寺裏僧人對他們都是恭恭敬敬,遠遠就靠邊行禮,笑著口稱佛號,有的不經世事的僧人,還叫他們世子和明濟師兄。
寺中的時光很安靜,門口的松柏、梧桐一如往昔,大雄寶殿上的佛陀依舊是法相莊嚴。
天王殿後的九曲橋和從前一樣要穿過假山石洞,而在橋對岸的寧王府別院,門上還有去年王妃寫的對聯。
雲秋光顧著看,沒註意面前,結果恰好和一個抱著經書匆匆忙忙跑過來的小沙彌撞成一團。
其實李從舟護得快,也沒真挨著雲秋的邊兒。
但背在他後背上的琴盒就被那莽撞的小和尚一下撞到,然後裝在裏面的月琴一下砸落到地上。
咣當一聲,弄出很大的動靜。
附近許多僧人都被驚動,就連暗中護衛的銀甲暗衛都降落下來好幾人。
那月琴是經年的老物件,哪裏經得住這樣重的一摔,掉在地上就散了架,膠合的音箱碎成好幾片。
小沙彌被嚇壞了,緊緊抱著手中經卷臉都煞白,他兩股戰戰,看看琴又看看也變了臉的雲秋、李從舟,撲通一下就跪到了地上——
他嚇得已經連話都不會說了,只知道咚咚磕頭。
小沙彌懷中抱著的,是後山禪院裏拿出來的古經卷,李從舟一眼就認出來了。
雲秋看著地上摔壞的月琴,嘴唇微微抖了抖,也跟著跪坐下來,他呆了呆,似乎還沒接受這個變故。
圍觀的眾僧裏有知情人,早早去通知了寺監。
可寺監過來看見月琴變成那樣,上前也一時張不開嘴——從前明濟有多看重這把琴,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李從舟忍了又忍,最後蹲下來,先給雲秋攬到懷裏,然後閉上眼深吸了好幾口氣,讓那小沙彌先起來。
小沙彌不敢,李從舟便喚了寺監,要他給人扶起來。寺監這才找到機會開口,借故訓了那沙彌兩句,說他冒失。
雲秋趴在李從舟懷裏,這會兒也緩過勁來,他回頭看了一眼那可憐巴巴的小光頭,最後甕聲甕氣道:
“……九曲橋,有水,走慢一點,別摔著。落水了,可不好……”
小沙彌看著他,半晌後白著小臉嗚哇一聲哭出來,抽抽搭搭地解釋,說他是著急給師父送經書,沒註意,都怪他。
七八歲的小孩懂得不多,但報國寺的僧人們給他們教得很好,他一邊哭一邊承諾:
“漂、漂亮哥哥,我、我攢錢,我努力化緣,我會給你買最好、最好的膠水,我幫你粘起來、幫你修修好……”
他一邊哭一邊說,說到最後一句,鼻孔裏還冒出一個大大的鼻涕泡。
這下,終於給雲秋看得有些想笑。
他雙手合十,在心裏小心地向娘親告罪,也替那小沙彌道歉,這一切都是意外,對方也不是有心。
只是琴摔碎成這樣,今日安冢,會不會對娘親不敬?
小沙彌說的用膠水粘聽上去很沒譜,是小孩子的直線思維,但倒不失為一應急之法。
於是雲秋又打起精神,蹲下身準備給月琴的殘骸撿起來,結果才抱起琴柱和琴頭,雲秋突然在音箱下看見了一個油紙包。
……這是什麽?
他好奇地撿起來,發現這個油紙包不算厚,外面防水的一層蠟已經有些脫落,看得出來很有些年頭。
仔細翻看月琴音箱那幾塊殘片,發現這個油紙包竟然是藏在琴背和音箱中間。
音箱雖然碎了,可是原本的木板能看出來有個正好是油紙包大小的凹槽!
而李從舟之前找工匠修覆月琴,只是重新上漆、安裝了琴柱調弦,並沒打開月琴進行修覆,所以也就無人發現這暗格夾層的秘密。
雲秋抱著油紙包跳起來,李從舟看著這個也皺緊了眉,前世今生兩輩子,他可從不知道月娘的遺物裏還有這個!
寺監在旁邊,也看出來事情不對勁,他連忙驅散了旁邊圍觀的眾人,只留下那個闖禍的小沙彌在身邊,然後兩人遠遠退到月洞門處,將空間都留給那兩位。
雲秋的手顫了顫,和李從舟對視一眼後,小心翼翼拆掉上面纏繞的棉線後,打開了那個油紙包。
油紙包裏,是一沓年份久遠的信箋,信箋外皮上,寫的全是:“楊營騎大人臺企”和“方先生親攬”。
李從舟駭然楞住,雲秋的信也砰砰直跳,慌忙給那些信箋分了一半給李從舟。
即便字跡潦草,雲秋也看懂了其中內容:
這是多年前方錦弦和楊參的部分來往書信,聊的,正是三個苗寨的“叛亂”以及京中那場三年的大疫。
“……”雲秋的手顫了顫,猛然擡頭看李從舟。
李從舟也難得渾身顫抖、看著他紅了眼睛。
——方錦弦一直說他們沒有證據。
這便是能夠定他死罪的、最直接的證據:京城三年大疫,昭敬皇後和八皇子的死……
皇帝深愛昭敬皇後,這回知道真相,李從舟倒要看看,方錦弦這小人還如何死裏求活?!
雲秋給那些信箋都交給李從舟,他吸了吸鼻子,又要哭又要笑——他的爹娘,原來就是因為這些身故的。
李從舟給那些信箋收收好,怕雲秋情緒過於激動傷身,俯身在他頭頂吻了吻:
“這是爹娘在天上幫我們呢。”
雲秋看看這九曲橋,點點頭——他重生之後,在這裏錯給了小和尚桂花糕,如今,又是在這裏——
被冒失的小沙彌撞到,這才發現了月琴裏的秘密。
或許冥冥之中真有天註定,像是月娘他輾轉來了報國寺,像是他和李從舟倒錯兩輩子的人生。
像是如今,他們終於有了可以扳倒惡人的證據。
雲秋吸吸鼻子,擡袖子一抹臉,吩咐點心好生給月娘的遺物收起來,到時候找巧匠修覆。
然後,他拽住李從舟袖子,“走,我們去找阿爹,我想到一個法子,能讓那方錦弦沒法兒再狡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