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53章
淩以梁早疼暈過去, 太醫沒來前,宮人們也不敢隨意挪動他。
廿四衙門的首領太監擦擦額頭上的汗,只得命人先將被撞成一團廢墟的甕城收拾幹凈, 拾撿木屑木塊,清運走場上的雜物。
其中兩個負責灑掃的小太監, 很快在一塊倒下的木板下發現了那塊棕色的革韉,“公公,您看——”
廿四衙門的首領太監一瞧,忙雙手捧了上城樓稟給皇帝。
皇帝皺眉接過去一看, 發現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革韉, 正反兩面都沒有紋飾, 就連某些子弟鉆空子、要求革師用花斬打孔做的鏤空紋都沒有。
他面色不虞, “這什麽?”
“德喜在地上撿著的, 可能是哪位大人公子落下的。”
皇帝一聽這話就怒了, “荒唐!韉是墊在馬鞍下的, 怎麽可能掉下來,這鞍韉都掉了、人還不摔下來?!”
首領太監被罵得沒臉, 只能轉頭瞪德喜。
那小太監倒也伶俐,忙上前來恭敬磕頭, “陛下息怒,小人方才確實看見有匹馬上好像掉下來這東西。”
“是麽?你倒說說看,是誰、是哪匹馬?”皇帝寒著臉問。
德喜不卑不亢, 再給皇帝磕了個響頭, “陛下容稟,小人先前是在棲凰山上當差, 是今年師傅還鄉才調來禁中,實認不全諸位大人。”
“而且那些高頭大馬跑得太快——”德喜頓了頓, 大著膽子擡頭看了陛下一眼,才重新俯身道:“小人不敢胡亂攀扯。”
聽完這番話,伏趴在他身前的首領太監,回頭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他前半句話刁滑,誰不知道宮裏的太監都跟人精似的,一年時間怎麽不夠他認全人;可後半句話卻有幾分道理,畢竟甕城內出了事,有心之人最容易在這時候籌謀算計。
“得了,都起來吧,”皇帝忍下一肚子火,揮揮手將那塊革韉丟給首領太監,“去各家挨個問問,有無人識得此物。”
兩個太監起身,喏喏稱是。
“還有,”皇帝一指那匹花馬,“去查查那僭越東西是怎麽回事。”
首領太監應了聲,恭敬帶著德喜退下。
從城墻上下來時,他隨口問了一句,“你的師傅是……?”
“回您老的話,是雪陽宮管事。”
“雪陽宮?”首領太監皺皺眉,“那不是冷……”他一頓、自己止了話頭,“行了,你回去收拾行李,晚些時候我讓三陽來尋你。”
首領太監姓衛,是總領廿四衙門的黃門之首,官宮殿監領督侍,官階正四品。
禁中各宮管事太監為從五品,上頭還有副侍、正侍兩階,才能做到衛公公這位置,就連皇帝身邊伺候的三陽公公,也是他的徒弟。
德喜一驚,轉而一喜,當即就在石階轉角處、寬敞的平臺上給衛公公磕了仨頭,“謝謝爹,謝您老人家擡舉!”
看破不說破,是個聰明人。
衛公公很滿意,踢他一腳,“得了起來吧,往後好好辦事。”
德喜哎了一聲,笑盈盈站起來,等走到甕城內時,他又收斂了表情,悄無聲息地混入人群中,照樣跟著其他小太監們收拾、清理。
喜怒不形於色且不驕不躁,衛公公遠遠看著他:是個好苗子。
將那塊革韉拿出去,吩咐人仔細去問,然後又讓人給禦馬監、禦苑馬廄的幾個內監統統找來。
禦馬監的幾個小太監早就嚇破了膽,根本不敢耍滑,一五一十給淩以梁討要馬匹、無故責打他們的事抖了個幹幹凈凈。
“爹,真不是我等拿喬,實在是這……這敏王世子可惡……”
“放什麽糞呢?”衛公公斥了他們一句,“人再無禮也是主子。”
不過他也就是嘴上說得嚴,行動上照舊端著茶碗坐在耳院的小間內,還漫不經心用碗蓋蕩了蕩茶沫,“然後呢?你們又怎麽說——”
馬廄的內監磕了兩個頭,直言說他們就見過敏王府的小廝進過馬廄,而且進去一會兒就出來了,旁的也沒見過什麽人。
而且——
“小的們願意以性命擔保,那塊革韉就是敏王世子本人的,他家的馬仆刁滑,從來都是把馬兒往我們這兒一扔就不管了,鞍韉、轡頭都是我們給上的,斷不會認錯!”
衛公公端著茶碗,睨著他們看了半晌後,“那這些話,你們敢跟著我到陛下面前再說一遍麽?”
馬廄那兩個對視一眼:敏王世子摔傷,那樣的傷勢就算救回來也夠嗆,他們橫豎是一死,倒不如搏一線生機。
於是兩人雙雙磕頭,擲地有聲,“我們敢!”
“那,這塊革韉呢?”衛公公順手給這東西丟到他們眼前,“你們也敢和敏王府的人對峙麽?”
兩個內監既然做出決定,自然是要一條路走到頭:“我們也敢!”
衛公公看著他們,最終哢地一聲合上茶蓋,在跪著的徒子徒孫都被嚇得匍匐在地後,突然露出個笑顏:
“得了,都起來吧?多大點兒事,瞧你們嚇成這樣。”
他點了點馬廄兩個內監,還有禦馬監的管事太監,“你們跟我來。”
幾個公公從耳院的小間走出來時,甕城外面也清掃得差不多了——高矮起伏的坡道被移除、斷裂的木板被運走。
甕城之內,就剩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淩以梁。
出了這樣的事,太醫院不敢怠慢,派了一名院判、兩個禦醫,三人到現場一看就面露不忍,只吩咐宮人就近給淩以梁擡到城門下的直房。
淩以梁那條右腿傷得慘烈,院判給他清理了傷口處的碎骨,消毒止血後重新正骨固定。
他後背上的傷也極慘,肩胛骨上的擦傷已深可見骨,在地上拖行那麽一會兒,石礫、沙子還有木屑、馬糞全沾到傷口。
院判和兩個禦醫忙得滿頭大汗,又是用刀刮又是用針挑、耗費近兩個時辰,才給淩以梁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收拾好。
看著被裹成個粽子、腿上還綁著厚重夾板的兒子,剛恢覆知覺沒多久的敏王妃,又撲通一聲昏倒在床前。
院判累得不行,卻還吩咐兩個禦醫拿薄荷油給王妃聞。
這邊救治著敏王府兩位,那邊皇帝聽完衛公公的稟報面色霜寒,當即命人扣下了淩以梁的小廝,並讓人出宮給敏王府的管事、馬師等請進宮。
那小廝心裏有鬼,並不敢承認革韉是淩以梁的,也說不認得那馬背上的僭越之物。
反是不明所以的王府管事,認出了這塊明黃地寶相紋的蜀錦韉是之前蜀府的長官送給王府的,記檔和禮單上都能查著。
王府的馬師也坦言,說這匹花馬雖是大宛名馬,但脾氣野、性子烈,只能拿來配種,不適合做坐騎。
“我們勸過公子數回,都遭到了他的訓斥,說再烈的馬兒在鐵鞭之下總有馴服的一天,我等不能馴得馬匹就是無能。”
這話,便和禦馬監傳來的話相合,看來禦馬監的人並未說謊。
皇帝知道自己這侄子的性子——倨傲自滿、好大喜功,這些事像是他會做的,只是這兩塊韉……他還是想等淩以梁醒來,親自問一問。
著太醫院院判想辦法給人弄醒,淩以梁一睜眼就不斷哀嚎、看見自己腿上綁著的夾板後恨恨嚷嚷,“母妃!是有人害了兒子!”
敏王妃還來不及叫他慎言,這話便被外面的皇帝聽著。他大踏步走進來,明白問淩以梁,“是誰要害你?還有,這東西是怎麽回事?!”
三陽公公上前,拿出了那塊明黃地蜀錦韉。
淩以梁想也不想,直接說了句“不是我的”,然後一直看著外面大喊——
“顧雲舟!卑鄙小人!定是你使奸計害了我!你出來給我出來解釋清楚!”
皇帝皺皺眉,就連三陽公公也難免在臉上露出嫌惡神情。
不過他傷成這樣還喊,皇帝也不能不細查,只能請人給李從舟帶下來。
這時候,直房的位置就不大夠了。
皇帝幹脆命人擡椅子坐到直房外,淩以梁不方便挪動,就由王妃扶著他坐在房間中、打開直房窗戶。
李從舟和寧王夫妻過來,都恭恭敬敬給皇帝行禮。
皇帝道了平身,看寧王一家三口皆是氣質脫俗、一身正氣,再想到那淩以梁……他嘶了一聲搖搖頭,有些不好開口。
三陽公公站在旁邊正尋思是不是他開口做這個惡人,直房內的淩以梁就自己大喊起來:
“顧雲舟!是不是你這小人用妖術害我?!”他面無血色,渾身虛汗淋漓,一雙眼睛拉滿血絲,惡狠狠瞪著李從舟。
“害你?”
“不是你害我還是誰?!”淩以梁激動萬分,掙紮著似乎想要從床上跳下來和李從舟理論,“那不然!這東西怎麽會到我的馬背上?!”
李從舟面無表情看著他,然後眸色一轉,面向皇帝,“陛下,臣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皇帝卻聽出了淩以梁話中的機鋒,他轉過頭去,冷笑一聲看著那不成器的侄兒:
“你說雲舟害你?剛才若不是他不顧自身、制服你那匹發了性的烈馬,你還不知要被拖行多遠、還有沒有命!”
“他害你什麽東西?這鞍韉好好固定在你的馬背上!你卻還有臉攀咬人家要害你?!”
“東西是蜀府送到你們府上的,也是你從庫房拿出來的,你還有什麽好抵賴的?!”
淩以梁張了張口,想不到事情會變成這樣。
皇帝竟已派人到王府查出這韉的來歷?!
他心下慌亂,知道解釋不清,便轉轉眼珠大喊小廝之名,“他知道!都他幹的,我不知情!”
那小廝本來一直守口如瓶地跪著,沒想到淩以梁根本不念舊情、直接推他出來做替死鬼。
小廝悲憤交加,突然跪地磕頭道:
“陛下,剛才是小人鬼迷心竅、沒有據實相告!小人知道內情!是公子命小的將這東西塞到了寧王世子的馬上妄圖加害!”
淩以梁一楞,而後臉漲得通紅,人一下從床上彈起來:
“放你娘的狗臭屁!你這刁奴吃瘋了心吧?我看你是自己不想活了、就胡亂攀扯本世子!我打死你個吃裏扒……啊啊啊啊——!”
他像往常一樣,想要賞那小廝大嘴巴子,結果一時怒火攻心昏了頭,根本忘記了自己腿折了。
敏王妃拉他不住,淩以梁從床上滾下來,傷腿著地又重重磕了下,後背撞在炕上人就昏了,再沒發出半點兒聲音。
而那小廝吸吸鼻子,看也沒看淩以梁,只一五一十道出實情。
從淩以梁給他這塊僭越的蜀錦韉,再到教著他如何塞進去陷害寧王世子,整個過程清清楚楚,細枝末節都吐了個幹幹凈凈。
皇帝越聽越氣,回頭剜了昏迷的淩以梁好幾眼。
敏王妃羞得無地自容,一邊要擔心兒子,一邊又對寧王一家十分抱歉,也顧不上面子,徑直跪下告罪,說她願承擔一切損失和罪責:
“只求陛下饒恕小兒,求雲舟殿下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和他計較。”
敏王妃孀居多年,人也削瘦憔悴,她的年紀真算起來還比寧王妃大上幾歲,寧王和王妃都不忍讓一個寡婦這樣跪著,便紛紛擺手表示不會計較。
而李從舟看看直房內還在由院判施救的淩以梁,最終點了點頭。
事主都不計較了,皇帝也不好對自家侄兒下狠手,尤其是敏王妃這般苦苦求情,說她和敏王膝下就這麽一個兒子。
皇帝無奈,只能罰了淩以梁三年的食俸,讓王妃帶他歸家好好管束。
並招來羽林衛,叫他們好好守住敏王府,“從今天開始,非年節不許敏王世子出,等他腿傷好了再說。”
這就是要軟禁,不過比起讓淩以梁在外面胡鬧生事,敏王妃倒舒了一口氣,她三拜叩首又極不好意思地相李從舟鞠躬。
“得了,既然受傷了就回去好好歇著,”皇帝捏捏山根,又看著敏王妃道,“你好生照顧兒子,之後也不必入宮請安了。”
敏王妃一僵,臉色灰敗,命婦入宮請安可是臉面。但看兒子這樣,她也只能紅著眼圈拜謝皇帝,然後灰溜溜帶著兒子離開。
等他們走遠,三陽公公才請皇帝示下,“那陛下,這東西……”
他指的是那塊僭越的蜀錦韉,以及淩以梁原本的革韉。
“……”皇帝嘖了一聲,“糊塗東西,都拿去燒了!”
三陽公公領命去辦,剩下禦馬監和馬廄的經事人等,也都被罰了俸祿、降了品階,而淩以梁的小廝,則是被當場打了五十板子、發派到獵場為奴。
罰了該罰的,自然還要獎賞該賞的。
皇寺如約將那件金絲軟胄送給了李從舟,嘉賞他在宣武樓大比中奪魁,並額外贈了百兩黃金。
兩樣東西,李從舟都是恭敬跪下謝恩,起身後卻捧著東西再拜。
“前線戰事兇險,金絲軟胄能保性命無虞;黃金難得,更應送給前線駐守邊關的將士,如陛下允許——臣想將此二物,轉贈給西北大營的將士。”
皇帝默了片刻,挑眉看寧王:你教的?
寧王擺擺手:他怎麽料得到李從舟一定能奪魁。
皇帝沈默良久後,最終只許了那百兩黃金,“罷了,你的心意朕明白了,起來吧,金絲軟胄是朕許諾贈給宣武樓奪魁者的,你自己留著。”
李從舟也沒堅持,收下軟胄再次拜謝。
出了淩以梁這事,皇帝也意興闌珊,交待太子代他主持外城給百姓的大比後就提前回了宮,宮妃和朝臣們也跟著散了。
寧王對於李從舟的表現沒說什麽,倒是蕭副將忍不住,“那金絲軟胄放在庫房中多少年了,陛下若真想賞,怎會等到今天?”
他拍拍李從舟肩膀,“你這般提出來,不是叫陛下沒臉?”
——人人都知道四皇子在前線,甚至今年的中秋家宴都沒回來。李從舟不提還好,一提,旁人難免會想皇帝是不是對四皇子有什麽不滿。
李從舟笑笑沒說什麽,因為他本來就是故意的。
西北將士苦寒,朝廷上也確實需要有人時不時給皇帝提個醒:京城再繁華,也是有人在背後用血用命拼來的。
別光顧著坐享太平,而不念著邊關將士的性命。
次日,皇帝詔命下——
提調白銀五十萬兩、糧草十萬石,加封龔州監寺蘇馳為正四品安撫使,直隸西北大營、轉軍籍,全權負責押運糧餉赴黑水關。
而林瑕留京任正三品戶部都事,負責京畿和津口兩地的賦稅改制,以及青紅二冊後續的收尾工作。
除了放在朝堂明面上的獎賞,皇帝還專門遣身邊的三陽公公微服到了西北大營一趟,給四皇子淩予權帶去了一套天蠶絲甲並賞寶劍、良弓。
那些踹度皇帝和四皇子之間有隔閡的流言也不攻自破。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宣武樓大比這夜,榮伯和小鐘配合默契,替雲秋雇來一對兄妹做恒濟解當的夥計。
卻說這榮伯和小鐘,榮伯是京中老者、小鐘的眼光毒辣,幾人聚在雲琜錢莊商議後,決議由小邱去發派彩單,單上也先不提解當的事兒。
就寫明:月錢幾何,管吃管住,要求沒有前科、能吃苦耐勞等要求項,然後告訴那些有意者到宣武樓旁一處茶棚見工。
榮伯點了一壺牡丹白茶,小鐘乖乖陪在旁要了一盤瓜子,他們請茶棚的老板給他們單獨支了個矮障,像門簾一樣從頭頂垂下來。
每個拿著彩單過來見工的,都需要在外面掀開簾子才能進去。
這簾子和茶棚原本的氈布,就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空間,也算是討巧做成了一個茶棚裏的“包廂”。
榮伯對每一個來見工的人都是笑臉相迎,先問問對方多大了、姓什麽,家住何處,之後再了解這位到底會什麽。
等基本的情況都問得差不多了,榮伯就借故離開。
然後小鐘不一會兒也站起來出去,但在離開時,他卻故意落下一只碧玉鐲在桌上。
這只玉鐲是小鐘專門挑過的,是他第一次被馬直帶出去練手時,難得看走眼的東西。
這手鐲看著玉質不錯,實際上是用石料加上各色染料浸泡作偽。白白坑了小鐘半個月工錢,所以他一直帶在身邊警醒自己。
這只假手鐲做得精致,小鐘這樣從小學藝的都會看走眼,那糊弄尋常百姓也足夠了。
——解當行的夥計手腳必須幹凈,也不招收見利忘義、見財起意的人。這枚玉鐲,就是小鐘和榮伯商量後,留給來應招者的一道試煉。
他們出去後,也不走遠,就繞到茶棚後。
宣武樓下這間茶棚的老板也算是和榮伯相熟,幫忙給他搭建這個“密帳”的同時,還故意在那帳子後添上了一盞壁燈。
坐在簾後的人對此一無所知,還以為有簾子遮擋、外面的人看不見他們在幹什麽,但偏偏是那盞燈照著,正好能將他們的影子投射到簾上。
榮伯和小鐘站在外面,看見有人等在裏面抓耳撓腮、有人在他們走後就迫不及待拿起那只玉鐲看。
其中兩人,更直接將那碧玉手鐲據為己有,被榮伯和小鐘抓到現行後,一個灰溜溜走了、另一個罵罵咧咧說他們根本是故意下套。
一晚上來了十多個人,竟沒一個有譜的。
本來榮伯喝完最後一口茶都要失望而歸了,結果簾外忽然氣喘籲籲跑來一個年輕人,他緩了一陣,先拿著彩單問茶攤老板:
“勞駕,請問這個……是在這裏見工嗎?”
老板看看他,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身上穿著一套黑短打,腳上紮著綁腿,看樣子很像江湖上的武行。
他的臉上、前襟上還沾有水漬,鬢角處有未洗凈的一抹紅油彩。
“啊,在那裏頭,你直接進去就是。”
年輕人謝過老板,卻沒按著他的話直接進去,而是在那簾子前作揖鞠躬,先自報家門——
“大老爺容稟,小人姓張名勇,鄂州人士,跟著棠梨班來到貴處,剛才散戲得著貴司分派的招貼,實在心動、特來拜見,望得一見!”
榮伯和小鐘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一點讚許。
就連茶攤老板都轉過頭來,多看了這張勇一眼——今天晚上來這兒找老榮的,他還是頭一個站在外面見禮的。
“張先生請進來說話吧。”榮伯道。
張勇謝過,挑開簾子進去。
榮伯他們是坐在張茶攤的八仙桌邊,上首坐了榮伯、東首坐了小鐘,西首放著東西,下首空出來、正好對著門簾。
前面十幾人,只有兩人隨便客氣了一道,其他人都是一進來就大大咧咧坐下,也不用榮伯問,就開始天上一腳、地下一腳地胡吹。
張勇不同,他進來後先給榮伯作揖,然後又拜了小鐘,之後凳子空著他也不坐,就那麽靜靜立在簾前。
榮伯看著他,心裏已經給這個年輕人加了許多分。
“張先生坐,別拘束。”
張勇拱拱手謝過,然後才坐下,他也不吹噓自己有什麽能力,也不著急問那彩單子上的錢銀數是否是真的,就那麽一坐、目光平靜看榮伯。
榮伯遂開口道:“方才聽先生所言,先生目前是在戲班裏做事?”
“是,我在棠梨班作個正末,班中人手不足時,偶爾也串場做凈、雜,”張勇笑了下,指指身上衣裳,“今日就是做凈,扮了個武將。”
“這樣——”榮伯點點頭,笑著要與他倒一盞。
張勇忙站起來推,“不敢不敢,您坐您坐,我不渴。”
“先生坦誠,我也不藏著掖著,”榮伯坐回去,上下打量了張勇一回道,“我觀先生氣質,在班中當是個名角兒,棠梨班常來京城,您這樣精通三行的角兒,應當不差我們這點嚼用吧?”
張勇搖搖頭,“瞧您說的,我若真是角兒,方才我一進來,您二位不該直接認出我麽?會的多,這才是沒一門靈的表現呢。”
他這話自謙,榮伯沒聽著自己想要的,便再追問,“老朽認不出,是因為老朽不愛看戲聽曲。至於這孩子嘛……先生您這不沒上妝麽?”
張勇掛笑看了看榮伯,兩人對視一番後,還是張勇先敗下陣來,他扶了扶額,苦笑一聲,“瞧您,還真是行家。”
“本來家醜不好外揚……我也就不瞞您了,我們班主新捧著幾個人呢,我們這些舊人老人、不服管束的人,自然都要被他排除在外的。”
“啊,還有這等事兒?”榮伯故作驚訝。
看得出來,張勇確實是不大想說棠梨班的事,他含糊其辭地說了班主克扣他們的工錢,臺下觀眾的賞錢也要如數上繳。
“而且戲班這些年的賺頭越來越少了,我們幾個都想重新謀個安穩營生,總不能一輩子在各地飄不是?”
榮伯點點頭,聽出來張勇確實是想離開戲班,但還有一樣難言之隱。
人人都有秘密,他也不是非要逼著張勇傾囊相告。
於是他和小鐘交換了一個眼神,照舊找了個借口從簾子中走出去,不多一會兒,小鐘就給那青玉手鐲不經意地落在了桌上、也跟著出來。
兩人在茶棚中站了一會兒,搖曳的燈燭下面,張勇端正地坐在下首的條凳上,便是動也未動。
等足一盞茶的時間,張勇也沒表現出對那碧玉手鐲的興趣,榮伯便和小鐘前後走了進去,兩人落座後,榮伯就與張勇細說要做的工:
“我們那鋪子,現在還在重新改建,大約到十月底就能做完,若先生是此時此刻就能來,我們東家說了,也可到我們莊上包吃住、無薪。”
“若先生不著急解決吃住的問題,可以先簽立合契,到十一月再來上工,月錢就按彩單上約定的發,還是包吃住。”
“每日要做的事也不多,大概就是幫忙整理貨櫃、清點貨物兩項,對了,先生認字兒麽?”
張勇點點頭,“幼時在家鄉開蒙,胡亂認得幾個。”
“那便更好了,我們這鋪上的事就要小心仔細,不能出一點兒差錯,我看先生是個穩重人,應當能夠勝任的。”
張勇點點頭,說他選擇前一種,跟班主談完離開戲班的事後,他確實急需個落腳之處。
“那需要我們幫忙麽,”榮伯問,“我的意思是,班主那邊?”
張勇想了想,搖搖頭說不用,只讓榮伯與他寫個憑證——大抵意思就是某人或某處已備雇張勇。
在京城正式雇工需合契訂約,榮伯身上倒帶著印鑒,正準備出去找紙筆墨和印泥,那張勇卻主動說——他身上有印。
榮伯雖覺奇怪,但並未深究。
簽完這份保書,榮伯收回印鑒,而張勇捧起那份保書看了兩眼後,竟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將保書貼身收好,然後撲通一聲跪倒在榮伯面前。
榮伯被他嚇了一跳,張勇卻紅了眼眶,“榮老爺,您當真是我們兄妹的救命恩人,張勇一輩子給您做牛做馬、報答您的大恩。”
他這話,榮伯就聽不懂了——這打哪兒又冒出來一個妹妹?
張勇跪在地上,這才原原本本說了實話:
他們棠梨班原來的臺柱子是個唱正旦的娘子,叫萍娘。後來萍娘在新鄉上病了兩回、嗓子倒了,竟被班主狠心賣到秦樓、叫裏頭的人折磨死了。
現在唱正旦的是萍娘的徒弟昭兒,小姑娘才十三歲,因師傅的死一直恨著班主,總是三天兩頭給他找事兒。
班主表面上好吃好喝地待著她,實際上背地裏已在想著要如何炮制這個不服管的小丫頭。
近日張勇得到消息,班主已尋得一位能唱高腔、懂南調的旦角兒,談好了價錢要買進來當臺柱子。
等那新的臺柱子一到,班主就要給昭兒賣掉。
張勇跪在地上,又給榮伯磕了一個頭,“班主找的買主,是京畿東郊的船戶,那人年過五十,卻已娶了第十八房小妾。”
“我去碼頭上打聽過,他脾氣暴躁、對妻妾是非打即罵,前兩年就因為客人好奇海裏的鯊魚,竟給親生女兒推下了海引鯊——”
“他的小妾被他打死好幾個了,而且……而且……”張勇臉漲紅,“船工給我說,他還會將自己的妻妾送給船工和客人……玩。”
“有時是一個,有時甚至是滿船的人一起……”張勇的眼神既厭惡又擔憂,“那些女子最小的才十二歲,最大的也剛及笄,被活生生玩死後、還要被丟到海裏餵魚。”
他紅了眼眶,“昭兒不能去那裏。”
榮伯聽了這半天,明白了,“所以你說的妹妹,就是這個昭兒?”
張勇點點頭。
榮伯皺了皺眉,多少有點不喜他這般的算計——先不說明情況,詐他簽下保書後才道明實情,還故意帶著印泥在身上。
無論班主如何考慮,做過戲班臺柱子的女孩多半難贖買,榮伯沒那麽多銀子來辦這件事,但也不至於會全然見死不救。
於是他扶了張勇起來,皺皺眉道:“……我會與東家商議。”
張勇一楞,沒明白,“和東家商議?”
“你那妹子的身契,不還要贖買麽?”榮伯有點沒好氣,瞪他一眼道,“我只是個管事,還做不得那麽大的主,能花錢買個戲班的臺柱子!”
張勇眨眨眼睛,忽然破涕為笑,他攔住榮伯急道:
“您誤會了!妹妹的身契我已從班主手中贖回了,不用您和東家費心,我給您磕頭講這個,是因為……”
他撓撓頭,尷尬道,“是因為怕您嫌我帶著個姑娘,東家安排起來住宿不方便……不是要詐您替我去贖買。”
張勇帶著印泥,也是因為他這幾日都在辦身契的事,塗個方便就幹脆帶在身上了。
榮伯知道自己誤會,卻忍不住要吃驚,“你……給贖了?!”
戲班名角兒、臺柱的身價可不低,榮伯雖不聽戲,卻也聽街坊鄰裏議論過:少的在幾百兩,多的可能幾千兩都拿不下來。
榮伯看著張勇,眼神裏寫滿震撼。
旁邊的小鐘點點頭,看向張勇的眼睛裏,就只有四個大字:你好有錢!
張勇被他們盯得臉熱,“那是我從業以來的全部身家了,所以才著急要找個包吃包住的地方……”
聽到這,榮伯對張勇那點反感又煙消雲散了:
這年輕人有擔當、能護持幼妹,而且恭敬知禮、拾金不昧,人品各項上都端正,是個可用的人。
榮伯想了想,給張勇一顆定心丸,“我們莊上也有一位娘子住著,東家不忌諱這個,房間上可以安排你們兄妹同住,等你妹妹再大些、可單獨分一間單住也成。”
張勇聽了,自是感激不已。
倒是小鐘想了想,站起身詢問,“那……張大哥,你那妹子認字……咳我是說,想見個工嗎?”
他本來想問認不認字,後來又想著人家是戲班的臺柱子,可能多少是能識文斷字的,就改口成了見工。
解當行的人手不足,小姑娘十三歲是小了些,但也可以幫忙做些灑掃、整理的工作,而且女孩子多半心細,識字的話做庫房錄入也好。
張勇驚訝異常,萬沒想到還能遇上這樣好的東家。
他高興壞了,連連說了好幾個“會會會,昭兒認識字,她還會背好多詩呢,我、我這就去找她來!”
榮伯想了想,叫住張勇,“張先生等等,不如我請兩個人跟著你回去,你們收拾了行李直接搬到我們撞上住,遲則生變,也防備你們班主反悔。”
張勇想想也是,謝過榮伯後帶了兩個人過去。
沒想走出一段後,張勇又返回來,他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忍了又忍還是告訴小鐘,“您那只玉鐲可能是假的,若還能退,便退了吧?”
小鐘和榮伯對視一眼,不動聲色地問道:“張大哥你還懂這個?”
張勇搖搖頭,憨憨一笑道:“我其實也不懂,只是走南闖北見得多了,看過好幾回這種塗染的技藝。”
小鐘哦了一聲,沒再開口說話。
等張勇他們幾個走遠後,榮伯笑笑,“那這張兄弟,倒很適合來解當行。”
小鐘點點頭表示認可。
不多一會兒,張勇就收拾好東西帶過來,他們還在路上遇著了派發完彩單的小邱。
小邱那樣的伶俐人,幾句話功夫就給張勇兄妹的背景套個精光:
不僅知道了他們是鄂州人,還知道了他們家原本就住在鄂州城裏、爹娘是販絲賣布的小生意人。
後來張父走絲時商船傾覆,雖會鳧水、但貨物盡失,他一時想不開就尋了短見,而張母也被要賬的人活活逼死。
那時候張勇虛歲七歲、昭兒才剛滿歲,兩個小孩在親戚家輾轉了半年多,就被舅母賣給了棠梨班的班主。
張勇每日是又要學藝、又要照顧妹妹,所謂挨最毒的打、吃最少的飯,還要做最多的活兒。
好在後來昭兒被萍娘看中,他們兄妹才漸漸混出點模樣。
只可惜萍娘薄命……
說到這裏,張勇又謝了一回,“若非今日遇著各位老爺,我們兄妹還不知要怎麽辦呢!”
小邱會來事兒,掏錢雇了輛小板車,給昭兒和行李都推上去。
他本來還想請榮伯也上去坐,被榮伯笑著斥了一把,“去去去,我還沒老到那份兒上呢!”
“張大哥也別跟我們客氣了,”小邱自來熟地拍拍張勇肩膀,“我們鋪子裏沒那麽大的規矩,您只管尊著東家、榮伯和朱先生,叫我小邱就好。”
張勇笑了笑,應了。
張昭兒這姑娘生著一張鵝蛋臉,柳葉彎眉、上挑的飛鳳桃花眼,她懷裏抱著一個小包袱,聽著哥哥和這些人說話,沒多久也漸漸融了進來。
她也是個機靈懂禮會看人臉色的,到豐樂橋時,已脆生生喊了小邱哥哥,說了好幾句俏皮話逗得小鐘臉紅、榮伯樂得直捋胡子。
如此幾日後,雲秋便知道了他解當行上的夥計招了一對兄妹。
聽得榮伯稟報後,他也專門吩咐了工匠,將其中兩間房子改了改,做成套間的模樣,中間墻壁上開一扇門、門內側加把鎖,鑰匙就給張昭兒。
外間就分給張勇,這樣小姑娘住在他們鋪上也多一重保障。
如此一個月後,到十月上。
恒濟解當的牌匾和楹聯都做好了送過來,忙碌了半個月的雲秋,這時候才後知後覺地聽說——淩以梁的右腿徹底廢了。
他有些懵然:那日他入宮時不都還好好的?
點心解釋了一道前因後果。
當雲秋聽著那塊蜀錦韉最後竟是被發現在淩以梁馬上時,他的眼睛倏然就瞪圓了——小和尚這是變的什麽戲法?!
正想著,門口忽然傳來張昭兒的聲音——
“公子,我們鋪子還沒開張呢!”
小姑娘被雲秋發派到門口灑掃,準備收拾幹凈擇日開張。雲秋擡頭循聲望去,卻先聞著一股熟悉的桂花香。
“桂花糕!”他一下蹦起來迎出去。
來人嘆了一氣,在遞出去糕疊的同時刮了他下鼻尖,“……我不叫桂花糕。”
“嘿嘿,”雲秋捧著陶記熟悉的桂花糕,晃腦袋蹭蹭他、企圖蒙混過關,“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李從舟垂眸笑,沒告訴雲秋其實他每天都會來、隔著惠民河遠遠看上一眼。
今日下值早,他路過陶記時難得見排隊的人不多,就鬼使神差地跟過去排了、買下最後三疊。
“以為你今天開業。”他隨口胡謅。
“啊,那不是呢,”雲秋一邊低頭去拆桂花糕上的系繩,一邊給他介紹店裏的新招兩兄妹,張勇在門前釘掛匾的釘子,“日子還沒請人算呢。”
“這樣。”李從舟聽著,漫不經心地瞥了眼張家兄妹。
榮伯認可的人,想必也不差。
他的頭發已經蓄起,今日隨意挽起來高紮一束,從顧雲秋的角度看,還真有幾分像寧王年輕時的模樣。
——還挺好看的。
“喏,這塊給你。”雲秋托起來第一塊,陶記的桂花糕可不好買,要謝謝李從舟。
李從舟看他一眼沒伸手接,反俯身直接就著他的手咬了一口。
黃粉簌簌下落,柔軟的糕體一角留下了圈半圓的齒痕。
李從舟嚼著那口糕,也不說話,就似笑非笑看著雲秋。
雲秋瞅著那一圈牙印,瞬間就想到八歲那年自己鬧的笑話,他誤將吃過的桂花糕塞給了小和尚賠禮。
雲秋抿抿嘴,耳朵有點燙:李從舟這大壞蛋肯定是故意的!
兩人這正吃著,張昭兒卻從外面慢騰騰摸進來,她拎著個笤帚,遠遠看著他們眼冒精光,像看見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
雲秋被那視線盯得尷尬,雖然他是東家吃點獨食也無妨。
但……
雲秋只能無奈招手,忍痛分了其中一疊桂花糕給在場諸人。
然而小姑娘得著桂花糕也不急吃,只看看雲秋又看李從舟,開口喚了聲東家引起顧雲秋註意後,才揶揄地沖他眨眼,“這您相好?”
雲秋咳了一聲,現在的小姑娘都想些什麽呢?
他放下桂花糕拍拍手,墊腳尖摟住李從舟肩膀,“這我好朋友!”
小姑娘挑眉,竟然沖口而出:“您不喜歡他啊?”
雲秋不明所以,“喜歡啊?怎麽不喜歡,我可喜歡他了!”
李從舟聽見那句喜歡還楞了一下,緊接著雲秋三重肯定,倒叫他臉上的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怎麽這個喜歡,聽起來這般讓人不快。
果然,雲秋的下一句就是:“要不喜歡他,我幹什麽和他做朋友?”
李從舟:“……”
張昭兒啊了聲,牙疼般嘶了一下,然後又轉頭看李從舟,“那您呢?”
李從舟側目看了眼雲秋,發現這小東西回答完就高高興興捧著桂花糕吃,渾不在意他答什麽。
他無奈一笑,從喉嚨裏沈聲應了句:“嗯。”
張昭兒看看他,又順他目光看向自己東家,姑娘臉上浮起一副少年老成的滄桑,她嘆一口氣站到凳子上,拍拍李從舟肩膀:
“任重道遠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淩以梁早疼暈過去, 太醫沒來前,宮人們也不敢隨意挪動他。
廿四衙門的首領太監擦擦額頭上的汗,只得命人先將被撞成一團廢墟的甕城收拾幹凈, 拾撿木屑木塊,清運走場上的雜物。
其中兩個負責灑掃的小太監, 很快在一塊倒下的木板下發現了那塊棕色的革韉,“公公,您看——”
廿四衙門的首領太監一瞧,忙雙手捧了上城樓稟給皇帝。
皇帝皺眉接過去一看, 發現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革韉, 正反兩面都沒有紋飾, 就連某些子弟鉆空子、要求革師用花斬打孔做的鏤空紋都沒有。
他面色不虞, “這什麽?”
“德喜在地上撿著的, 可能是哪位大人公子落下的。”
皇帝一聽這話就怒了, “荒唐!韉是墊在馬鞍下的, 怎麽可能掉下來,這鞍韉都掉了、人還不摔下來?!”
首領太監被罵得沒臉, 只能轉頭瞪德喜。
那小太監倒也伶俐,忙上前來恭敬磕頭, “陛下息怒,小人方才確實看見有匹馬上好像掉下來這東西。”
“是麽?你倒說說看,是誰、是哪匹馬?”皇帝寒著臉問。
德喜不卑不亢, 再給皇帝磕了個響頭, “陛下容稟,小人先前是在棲凰山上當差, 是今年師傅還鄉才調來禁中,實認不全諸位大人。”
“而且那些高頭大馬跑得太快——”德喜頓了頓, 大著膽子擡頭看了陛下一眼,才重新俯身道:“小人不敢胡亂攀扯。”
聽完這番話,伏趴在他身前的首領太監,回頭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他前半句話刁滑,誰不知道宮裏的太監都跟人精似的,一年時間怎麽不夠他認全人;可後半句話卻有幾分道理,畢竟甕城內出了事,有心之人最容易在這時候籌謀算計。
“得了,都起來吧,”皇帝忍下一肚子火,揮揮手將那塊革韉丟給首領太監,“去各家挨個問問,有無人識得此物。”
兩個太監起身,喏喏稱是。
“還有,”皇帝一指那匹花馬,“去查查那僭越東西是怎麽回事。”
首領太監應了聲,恭敬帶著德喜退下。
從城墻上下來時,他隨口問了一句,“你的師傅是……?”
“回您老的話,是雪陽宮管事。”
“雪陽宮?”首領太監皺皺眉,“那不是冷……”他一頓、自己止了話頭,“行了,你回去收拾行李,晚些時候我讓三陽來尋你。”
首領太監姓衛,是總領廿四衙門的黃門之首,官宮殿監領督侍,官階正四品。
禁中各宮管事太監為從五品,上頭還有副侍、正侍兩階,才能做到衛公公這位置,就連皇帝身邊伺候的三陽公公,也是他的徒弟。
德喜一驚,轉而一喜,當即就在石階轉角處、寬敞的平臺上給衛公公磕了仨頭,“謝謝爹,謝您老人家擡舉!”
看破不說破,是個聰明人。
衛公公很滿意,踢他一腳,“得了起來吧,往後好好辦事。”
德喜哎了一聲,笑盈盈站起來,等走到甕城內時,他又收斂了表情,悄無聲息地混入人群中,照樣跟著其他小太監們收拾、清理。
喜怒不形於色且不驕不躁,衛公公遠遠看著他:是個好苗子。
將那塊革韉拿出去,吩咐人仔細去問,然後又讓人給禦馬監、禦苑馬廄的幾個內監統統找來。
禦馬監的幾個小太監早就嚇破了膽,根本不敢耍滑,一五一十給淩以梁討要馬匹、無故責打他們的事抖了個幹幹凈凈。
“爹,真不是我等拿喬,實在是這……這敏王世子可惡……”
“放什麽糞呢?”衛公公斥了他們一句,“人再無禮也是主子。”
不過他也就是嘴上說得嚴,行動上照舊端著茶碗坐在耳院的小間內,還漫不經心用碗蓋蕩了蕩茶沫,“然後呢?你們又怎麽說——”
馬廄的內監磕了兩個頭,直言說他們就見過敏王府的小廝進過馬廄,而且進去一會兒就出來了,旁的也沒見過什麽人。
而且——
“小的們願意以性命擔保,那塊革韉就是敏王世子本人的,他家的馬仆刁滑,從來都是把馬兒往我們這兒一扔就不管了,鞍韉、轡頭都是我們給上的,斷不會認錯!”
衛公公端著茶碗,睨著他們看了半晌後,“那這些話,你們敢跟著我到陛下面前再說一遍麽?”
馬廄那兩個對視一眼:敏王世子摔傷,那樣的傷勢就算救回來也夠嗆,他們橫豎是一死,倒不如搏一線生機。
於是兩人雙雙磕頭,擲地有聲,“我們敢!”
“那,這塊革韉呢?”衛公公順手給這東西丟到他們眼前,“你們也敢和敏王府的人對峙麽?”
兩個內監既然做出決定,自然是要一條路走到頭:“我們也敢!”
衛公公看著他們,最終哢地一聲合上茶蓋,在跪著的徒子徒孫都被嚇得匍匐在地後,突然露出個笑顏:
“得了,都起來吧?多大點兒事,瞧你們嚇成這樣。”
他點了點馬廄兩個內監,還有禦馬監的管事太監,“你們跟我來。”
幾個公公從耳院的小間走出來時,甕城外面也清掃得差不多了——高矮起伏的坡道被移除、斷裂的木板被運走。
甕城之內,就剩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淩以梁。
出了這樣的事,太醫院不敢怠慢,派了一名院判、兩個禦醫,三人到現場一看就面露不忍,只吩咐宮人就近給淩以梁擡到城門下的直房。
淩以梁那條右腿傷得慘烈,院判給他清理了傷口處的碎骨,消毒止血後重新正骨固定。
他後背上的傷也極慘,肩胛骨上的擦傷已深可見骨,在地上拖行那麽一會兒,石礫、沙子還有木屑、馬糞全沾到傷口。
院判和兩個禦醫忙得滿頭大汗,又是用刀刮又是用針挑、耗費近兩個時辰,才給淩以梁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收拾好。
看著被裹成個粽子、腿上還綁著厚重夾板的兒子,剛恢覆知覺沒多久的敏王妃,又撲通一聲昏倒在床前。
院判累得不行,卻還吩咐兩個禦醫拿薄荷油給王妃聞。
這邊救治著敏王府兩位,那邊皇帝聽完衛公公的稟報面色霜寒,當即命人扣下了淩以梁的小廝,並讓人出宮給敏王府的管事、馬師等請進宮。
那小廝心裏有鬼,並不敢承認革韉是淩以梁的,也說不認得那馬背上的僭越之物。
反是不明所以的王府管事,認出了這塊明黃地寶相紋的蜀錦韉是之前蜀府的長官送給王府的,記檔和禮單上都能查著。
王府的馬師也坦言,說這匹花馬雖是大宛名馬,但脾氣野、性子烈,只能拿來配種,不適合做坐騎。
“我們勸過公子數回,都遭到了他的訓斥,說再烈的馬兒在鐵鞭之下總有馴服的一天,我等不能馴得馬匹就是無能。”
這話,便和禦馬監傳來的話相合,看來禦馬監的人並未說謊。
皇帝知道自己這侄子的性子——倨傲自滿、好大喜功,這些事像是他會做的,只是這兩塊韉……他還是想等淩以梁醒來,親自問一問。
著太醫院院判想辦法給人弄醒,淩以梁一睜眼就不斷哀嚎、看見自己腿上綁著的夾板後恨恨嚷嚷,“母妃!是有人害了兒子!”
敏王妃還來不及叫他慎言,這話便被外面的皇帝聽著。他大踏步走進來,明白問淩以梁,“是誰要害你?還有,這東西是怎麽回事?!”
三陽公公上前,拿出了那塊明黃地蜀錦韉。
淩以梁想也不想,直接說了句“不是我的”,然後一直看著外面大喊——
“顧雲舟!卑鄙小人!定是你使奸計害了我!你出來給我出來解釋清楚!”
皇帝皺皺眉,就連三陽公公也難免在臉上露出嫌惡神情。
不過他傷成這樣還喊,皇帝也不能不細查,只能請人給李從舟帶下來。
這時候,直房的位置就不大夠了。
皇帝幹脆命人擡椅子坐到直房外,淩以梁不方便挪動,就由王妃扶著他坐在房間中、打開直房窗戶。
李從舟和寧王夫妻過來,都恭恭敬敬給皇帝行禮。
皇帝道了平身,看寧王一家三口皆是氣質脫俗、一身正氣,再想到那淩以梁……他嘶了一聲搖搖頭,有些不好開口。
三陽公公站在旁邊正尋思是不是他開口做這個惡人,直房內的淩以梁就自己大喊起來:
“顧雲舟!是不是你這小人用妖術害我?!”他面無血色,渾身虛汗淋漓,一雙眼睛拉滿血絲,惡狠狠瞪著李從舟。
“害你?”
“不是你害我還是誰?!”淩以梁激動萬分,掙紮著似乎想要從床上跳下來和李從舟理論,“那不然!這東西怎麽會到我的馬背上?!”
李從舟面無表情看著他,然後眸色一轉,面向皇帝,“陛下,臣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皇帝卻聽出了淩以梁話中的機鋒,他轉過頭去,冷笑一聲看著那不成器的侄兒:
“你說雲舟害你?剛才若不是他不顧自身、制服你那匹發了性的烈馬,你還不知要被拖行多遠、還有沒有命!”
“他害你什麽東西?這鞍韉好好固定在你的馬背上!你卻還有臉攀咬人家要害你?!”
“東西是蜀府送到你們府上的,也是你從庫房拿出來的,你還有什麽好抵賴的?!”
淩以梁張了張口,想不到事情會變成這樣。
皇帝竟已派人到王府查出這韉的來歷?!
他心下慌亂,知道解釋不清,便轉轉眼珠大喊小廝之名,“他知道!都他幹的,我不知情!”
那小廝本來一直守口如瓶地跪著,沒想到淩以梁根本不念舊情、直接推他出來做替死鬼。
小廝悲憤交加,突然跪地磕頭道:
“陛下,剛才是小人鬼迷心竅、沒有據實相告!小人知道內情!是公子命小的將這東西塞到了寧王世子的馬上妄圖加害!”
淩以梁一楞,而後臉漲得通紅,人一下從床上彈起來:
“放你娘的狗臭屁!你這刁奴吃瘋了心吧?我看你是自己不想活了、就胡亂攀扯本世子!我打死你個吃裏扒……啊啊啊啊——!”
他像往常一樣,想要賞那小廝大嘴巴子,結果一時怒火攻心昏了頭,根本忘記了自己腿折了。
敏王妃拉他不住,淩以梁從床上滾下來,傷腿著地又重重磕了下,後背撞在炕上人就昏了,再沒發出半點兒聲音。
而那小廝吸吸鼻子,看也沒看淩以梁,只一五一十道出實情。
從淩以梁給他這塊僭越的蜀錦韉,再到教著他如何塞進去陷害寧王世子,整個過程清清楚楚,細枝末節都吐了個幹幹凈凈。
皇帝越聽越氣,回頭剜了昏迷的淩以梁好幾眼。
敏王妃羞得無地自容,一邊要擔心兒子,一邊又對寧王一家十分抱歉,也顧不上面子,徑直跪下告罪,說她願承擔一切損失和罪責:
“只求陛下饒恕小兒,求雲舟殿下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和他計較。”
敏王妃孀居多年,人也削瘦憔悴,她的年紀真算起來還比寧王妃大上幾歲,寧王和王妃都不忍讓一個寡婦這樣跪著,便紛紛擺手表示不會計較。
而李從舟看看直房內還在由院判施救的淩以梁,最終點了點頭。
事主都不計較了,皇帝也不好對自家侄兒下狠手,尤其是敏王妃這般苦苦求情,說她和敏王膝下就這麽一個兒子。
皇帝無奈,只能罰了淩以梁三年的食俸,讓王妃帶他歸家好好管束。
並招來羽林衛,叫他們好好守住敏王府,“從今天開始,非年節不許敏王世子出,等他腿傷好了再說。”
這就是要軟禁,不過比起讓淩以梁在外面胡鬧生事,敏王妃倒舒了一口氣,她三拜叩首又極不好意思地相李從舟鞠躬。
“得了,既然受傷了就回去好好歇著,”皇帝捏捏山根,又看著敏王妃道,“你好生照顧兒子,之後也不必入宮請安了。”
敏王妃一僵,臉色灰敗,命婦入宮請安可是臉面。但看兒子這樣,她也只能紅著眼圈拜謝皇帝,然後灰溜溜帶著兒子離開。
等他們走遠,三陽公公才請皇帝示下,“那陛下,這東西……”
他指的是那塊僭越的蜀錦韉,以及淩以梁原本的革韉。
“……”皇帝嘖了一聲,“糊塗東西,都拿去燒了!”
三陽公公領命去辦,剩下禦馬監和馬廄的經事人等,也都被罰了俸祿、降了品階,而淩以梁的小廝,則是被當場打了五十板子、發派到獵場為奴。
罰了該罰的,自然還要獎賞該賞的。
皇寺如約將那件金絲軟胄送給了李從舟,嘉賞他在宣武樓大比中奪魁,並額外贈了百兩黃金。
兩樣東西,李從舟都是恭敬跪下謝恩,起身後卻捧著東西再拜。
“前線戰事兇險,金絲軟胄能保性命無虞;黃金難得,更應送給前線駐守邊關的將士,如陛下允許——臣想將此二物,轉贈給西北大營的將士。”
皇帝默了片刻,挑眉看寧王:你教的?
寧王擺擺手:他怎麽料得到李從舟一定能奪魁。
皇帝沈默良久後,最終只許了那百兩黃金,“罷了,你的心意朕明白了,起來吧,金絲軟胄是朕許諾贈給宣武樓奪魁者的,你自己留著。”
李從舟也沒堅持,收下軟胄再次拜謝。
出了淩以梁這事,皇帝也意興闌珊,交待太子代他主持外城給百姓的大比後就提前回了宮,宮妃和朝臣們也跟著散了。
寧王對於李從舟的表現沒說什麽,倒是蕭副將忍不住,“那金絲軟胄放在庫房中多少年了,陛下若真想賞,怎會等到今天?”
他拍拍李從舟肩膀,“你這般提出來,不是叫陛下沒臉?”
——人人都知道四皇子在前線,甚至今年的中秋家宴都沒回來。李從舟不提還好,一提,旁人難免會想皇帝是不是對四皇子有什麽不滿。
李從舟笑笑沒說什麽,因為他本來就是故意的。
西北將士苦寒,朝廷上也確實需要有人時不時給皇帝提個醒:京城再繁華,也是有人在背後用血用命拼來的。
別光顧著坐享太平,而不念著邊關將士的性命。
次日,皇帝詔命下——
提調白銀五十萬兩、糧草十萬石,加封龔州監寺蘇馳為正四品安撫使,直隸西北大營、轉軍籍,全權負責押運糧餉赴黑水關。
而林瑕留京任正三品戶部都事,負責京畿和津口兩地的賦稅改制,以及青紅二冊後續的收尾工作。
除了放在朝堂明面上的獎賞,皇帝還專門遣身邊的三陽公公微服到了西北大營一趟,給四皇子淩予權帶去了一套天蠶絲甲並賞寶劍、良弓。
那些踹度皇帝和四皇子之間有隔閡的流言也不攻自破。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宣武樓大比這夜,榮伯和小鐘配合默契,替雲秋雇來一對兄妹做恒濟解當的夥計。
卻說這榮伯和小鐘,榮伯是京中老者、小鐘的眼光毒辣,幾人聚在雲琜錢莊商議後,決議由小邱去發派彩單,單上也先不提解當的事兒。
就寫明:月錢幾何,管吃管住,要求沒有前科、能吃苦耐勞等要求項,然後告訴那些有意者到宣武樓旁一處茶棚見工。
榮伯點了一壺牡丹白茶,小鐘乖乖陪在旁要了一盤瓜子,他們請茶棚的老板給他們單獨支了個矮障,像門簾一樣從頭頂垂下來。
每個拿著彩單過來見工的,都需要在外面掀開簾子才能進去。
這簾子和茶棚原本的氈布,就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空間,也算是討巧做成了一個茶棚裏的“包廂”。
榮伯對每一個來見工的人都是笑臉相迎,先問問對方多大了、姓什麽,家住何處,之後再了解這位到底會什麽。
等基本的情況都問得差不多了,榮伯就借故離開。
然後小鐘不一會兒也站起來出去,但在離開時,他卻故意落下一只碧玉鐲在桌上。
這只玉鐲是小鐘專門挑過的,是他第一次被馬直帶出去練手時,難得看走眼的東西。
這手鐲看著玉質不錯,實際上是用石料加上各色染料浸泡作偽。白白坑了小鐘半個月工錢,所以他一直帶在身邊警醒自己。
這只假手鐲做得精致,小鐘這樣從小學藝的都會看走眼,那糊弄尋常百姓也足夠了。
——解當行的夥計手腳必須幹凈,也不招收見利忘義、見財起意的人。這枚玉鐲,就是小鐘和榮伯商量後,留給來應招者的一道試煉。
他們出去後,也不走遠,就繞到茶棚後。
宣武樓下這間茶棚的老板也算是和榮伯相熟,幫忙給他搭建這個“密帳”的同時,還故意在那帳子後添上了一盞壁燈。
坐在簾後的人對此一無所知,還以為有簾子遮擋、外面的人看不見他們在幹什麽,但偏偏是那盞燈照著,正好能將他們的影子投射到簾上。
榮伯和小鐘站在外面,看見有人等在裏面抓耳撓腮、有人在他們走後就迫不及待拿起那只玉鐲看。
其中兩人,更直接將那碧玉手鐲據為己有,被榮伯和小鐘抓到現行後,一個灰溜溜走了、另一個罵罵咧咧說他們根本是故意下套。
一晚上來了十多個人,竟沒一個有譜的。
本來榮伯喝完最後一口茶都要失望而歸了,結果簾外忽然氣喘籲籲跑來一個年輕人,他緩了一陣,先拿著彩單問茶攤老板:
“勞駕,請問這個……是在這裏見工嗎?”
老板看看他,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身上穿著一套黑短打,腳上紮著綁腿,看樣子很像江湖上的武行。
他的臉上、前襟上還沾有水漬,鬢角處有未洗凈的一抹紅油彩。
“啊,在那裏頭,你直接進去就是。”
年輕人謝過老板,卻沒按著他的話直接進去,而是在那簾子前作揖鞠躬,先自報家門——
“大老爺容稟,小人姓張名勇,鄂州人士,跟著棠梨班來到貴處,剛才散戲得著貴司分派的招貼,實在心動、特來拜見,望得一見!”
榮伯和小鐘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一點讚許。
就連茶攤老板都轉過頭來,多看了這張勇一眼——今天晚上來這兒找老榮的,他還是頭一個站在外面見禮的。
“張先生請進來說話吧。”榮伯道。
張勇謝過,挑開簾子進去。
榮伯他們是坐在張茶攤的八仙桌邊,上首坐了榮伯、東首坐了小鐘,西首放著東西,下首空出來、正好對著門簾。
前面十幾人,只有兩人隨便客氣了一道,其他人都是一進來就大大咧咧坐下,也不用榮伯問,就開始天上一腳、地下一腳地胡吹。
張勇不同,他進來後先給榮伯作揖,然後又拜了小鐘,之後凳子空著他也不坐,就那麽靜靜立在簾前。
榮伯看著他,心裏已經給這個年輕人加了許多分。
“張先生坐,別拘束。”
張勇拱拱手謝過,然後才坐下,他也不吹噓自己有什麽能力,也不著急問那彩單子上的錢銀數是否是真的,就那麽一坐、目光平靜看榮伯。
榮伯遂開口道:“方才聽先生所言,先生目前是在戲班裏做事?”
“是,我在棠梨班作個正末,班中人手不足時,偶爾也串場做凈、雜,”張勇笑了下,指指身上衣裳,“今日就是做凈,扮了個武將。”
“這樣——”榮伯點點頭,笑著要與他倒一盞。
張勇忙站起來推,“不敢不敢,您坐您坐,我不渴。”
“先生坦誠,我也不藏著掖著,”榮伯坐回去,上下打量了張勇一回道,“我觀先生氣質,在班中當是個名角兒,棠梨班常來京城,您這樣精通三行的角兒,應當不差我們這點嚼用吧?”
張勇搖搖頭,“瞧您說的,我若真是角兒,方才我一進來,您二位不該直接認出我麽?會的多,這才是沒一門靈的表現呢。”
他這話自謙,榮伯沒聽著自己想要的,便再追問,“老朽認不出,是因為老朽不愛看戲聽曲。至於這孩子嘛……先生您這不沒上妝麽?”
張勇掛笑看了看榮伯,兩人對視一番後,還是張勇先敗下陣來,他扶了扶額,苦笑一聲,“瞧您,還真是行家。”
“本來家醜不好外揚……我也就不瞞您了,我們班主新捧著幾個人呢,我們這些舊人老人、不服管束的人,自然都要被他排除在外的。”
“啊,還有這等事兒?”榮伯故作驚訝。
看得出來,張勇確實是不大想說棠梨班的事,他含糊其辭地說了班主克扣他們的工錢,臺下觀眾的賞錢也要如數上繳。
“而且戲班這些年的賺頭越來越少了,我們幾個都想重新謀個安穩營生,總不能一輩子在各地飄不是?”
榮伯點點頭,聽出來張勇確實是想離開戲班,但還有一樣難言之隱。
人人都有秘密,他也不是非要逼著張勇傾囊相告。
於是他和小鐘交換了一個眼神,照舊找了個借口從簾子中走出去,不多一會兒,小鐘就給那青玉手鐲不經意地落在了桌上、也跟著出來。
兩人在茶棚中站了一會兒,搖曳的燈燭下面,張勇端正地坐在下首的條凳上,便是動也未動。
等足一盞茶的時間,張勇也沒表現出對那碧玉手鐲的興趣,榮伯便和小鐘前後走了進去,兩人落座後,榮伯就與張勇細說要做的工:
“我們那鋪子,現在還在重新改建,大約到十月底就能做完,若先生是此時此刻就能來,我們東家說了,也可到我們莊上包吃住、無薪。”
“若先生不著急解決吃住的問題,可以先簽立合契,到十一月再來上工,月錢就按彩單上約定的發,還是包吃住。”
“每日要做的事也不多,大概就是幫忙整理貨櫃、清點貨物兩項,對了,先生認字兒麽?”
張勇點點頭,“幼時在家鄉開蒙,胡亂認得幾個。”
“那便更好了,我們這鋪上的事就要小心仔細,不能出一點兒差錯,我看先生是個穩重人,應當能夠勝任的。”
張勇點點頭,說他選擇前一種,跟班主談完離開戲班的事後,他確實急需個落腳之處。
“那需要我們幫忙麽,”榮伯問,“我的意思是,班主那邊?”
張勇想了想,搖搖頭說不用,只讓榮伯與他寫個憑證——大抵意思就是某人或某處已備雇張勇。
在京城正式雇工需合契訂約,榮伯身上倒帶著印鑒,正準備出去找紙筆墨和印泥,那張勇卻主動說——他身上有印。
榮伯雖覺奇怪,但並未深究。
簽完這份保書,榮伯收回印鑒,而張勇捧起那份保書看了兩眼後,竟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將保書貼身收好,然後撲通一聲跪倒在榮伯面前。
榮伯被他嚇了一跳,張勇卻紅了眼眶,“榮老爺,您當真是我們兄妹的救命恩人,張勇一輩子給您做牛做馬、報答您的大恩。”
他這話,榮伯就聽不懂了——這打哪兒又冒出來一個妹妹?
張勇跪在地上,這才原原本本說了實話:
他們棠梨班原來的臺柱子是個唱正旦的娘子,叫萍娘。後來萍娘在新鄉上病了兩回、嗓子倒了,竟被班主狠心賣到秦樓、叫裏頭的人折磨死了。
現在唱正旦的是萍娘的徒弟昭兒,小姑娘才十三歲,因師傅的死一直恨著班主,總是三天兩頭給他找事兒。
班主表面上好吃好喝地待著她,實際上背地裏已在想著要如何炮制這個不服管的小丫頭。
近日張勇得到消息,班主已尋得一位能唱高腔、懂南調的旦角兒,談好了價錢要買進來當臺柱子。
等那新的臺柱子一到,班主就要給昭兒賣掉。
張勇跪在地上,又給榮伯磕了一個頭,“班主找的買主,是京畿東郊的船戶,那人年過五十,卻已娶了第十八房小妾。”
“我去碼頭上打聽過,他脾氣暴躁、對妻妾是非打即罵,前兩年就因為客人好奇海裏的鯊魚,竟給親生女兒推下了海引鯊——”
“他的小妾被他打死好幾個了,而且……而且……”張勇臉漲紅,“船工給我說,他還會將自己的妻妾送給船工和客人……玩。”
“有時是一個,有時甚至是滿船的人一起……”張勇的眼神既厭惡又擔憂,“那些女子最小的才十二歲,最大的也剛及笄,被活生生玩死後、還要被丟到海裏餵魚。”
他紅了眼眶,“昭兒不能去那裏。”
榮伯聽了這半天,明白了,“所以你說的妹妹,就是這個昭兒?”
張勇點點頭。
榮伯皺了皺眉,多少有點不喜他這般的算計——先不說明情況,詐他簽下保書後才道明實情,還故意帶著印泥在身上。
無論班主如何考慮,做過戲班臺柱子的女孩多半難贖買,榮伯沒那麽多銀子來辦這件事,但也不至於會全然見死不救。
於是他扶了張勇起來,皺皺眉道:“……我會與東家商議。”
張勇一楞,沒明白,“和東家商議?”
“你那妹子的身契,不還要贖買麽?”榮伯有點沒好氣,瞪他一眼道,“我只是個管事,還做不得那麽大的主,能花錢買個戲班的臺柱子!”
張勇眨眨眼睛,忽然破涕為笑,他攔住榮伯急道:
“您誤會了!妹妹的身契我已從班主手中贖回了,不用您和東家費心,我給您磕頭講這個,是因為……”
他撓撓頭,尷尬道,“是因為怕您嫌我帶著個姑娘,東家安排起來住宿不方便……不是要詐您替我去贖買。”
張勇帶著印泥,也是因為他這幾日都在辦身契的事,塗個方便就幹脆帶在身上了。
榮伯知道自己誤會,卻忍不住要吃驚,“你……給贖了?!”
戲班名角兒、臺柱的身價可不低,榮伯雖不聽戲,卻也聽街坊鄰裏議論過:少的在幾百兩,多的可能幾千兩都拿不下來。
榮伯看著張勇,眼神裏寫滿震撼。
旁邊的小鐘點點頭,看向張勇的眼睛裏,就只有四個大字:你好有錢!
張勇被他們盯得臉熱,“那是我從業以來的全部身家了,所以才著急要找個包吃包住的地方……”
聽到這,榮伯對張勇那點反感又煙消雲散了:
這年輕人有擔當、能護持幼妹,而且恭敬知禮、拾金不昧,人品各項上都端正,是個可用的人。
榮伯想了想,給張勇一顆定心丸,“我們莊上也有一位娘子住著,東家不忌諱這個,房間上可以安排你們兄妹同住,等你妹妹再大些、可單獨分一間單住也成。”
張勇聽了,自是感激不已。
倒是小鐘想了想,站起身詢問,“那……張大哥,你那妹子認字……咳我是說,想見個工嗎?”
他本來想問認不認字,後來又想著人家是戲班的臺柱子,可能多少是能識文斷字的,就改口成了見工。
解當行的人手不足,小姑娘十三歲是小了些,但也可以幫忙做些灑掃、整理的工作,而且女孩子多半心細,識字的話做庫房錄入也好。
張勇驚訝異常,萬沒想到還能遇上這樣好的東家。
他高興壞了,連連說了好幾個“會會會,昭兒認識字,她還會背好多詩呢,我、我這就去找她來!”
榮伯想了想,叫住張勇,“張先生等等,不如我請兩個人跟著你回去,你們收拾了行李直接搬到我們撞上住,遲則生變,也防備你們班主反悔。”
張勇想想也是,謝過榮伯後帶了兩個人過去。
沒想走出一段後,張勇又返回來,他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忍了又忍還是告訴小鐘,“您那只玉鐲可能是假的,若還能退,便退了吧?”
小鐘和榮伯對視一眼,不動聲色地問道:“張大哥你還懂這個?”
張勇搖搖頭,憨憨一笑道:“我其實也不懂,只是走南闖北見得多了,看過好幾回這種塗染的技藝。”
小鐘哦了一聲,沒再開口說話。
等張勇他們幾個走遠後,榮伯笑笑,“那這張兄弟,倒很適合來解當行。”
小鐘點點頭表示認可。
不多一會兒,張勇就收拾好東西帶過來,他們還在路上遇著了派發完彩單的小邱。
小邱那樣的伶俐人,幾句話功夫就給張勇兄妹的背景套個精光:
不僅知道了他們是鄂州人,還知道了他們家原本就住在鄂州城裏、爹娘是販絲賣布的小生意人。
後來張父走絲時商船傾覆,雖會鳧水、但貨物盡失,他一時想不開就尋了短見,而張母也被要賬的人活活逼死。
那時候張勇虛歲七歲、昭兒才剛滿歲,兩個小孩在親戚家輾轉了半年多,就被舅母賣給了棠梨班的班主。
張勇每日是又要學藝、又要照顧妹妹,所謂挨最毒的打、吃最少的飯,還要做最多的活兒。
好在後來昭兒被萍娘看中,他們兄妹才漸漸混出點模樣。
只可惜萍娘薄命……
說到這裏,張勇又謝了一回,“若非今日遇著各位老爺,我們兄妹還不知要怎麽辦呢!”
小邱會來事兒,掏錢雇了輛小板車,給昭兒和行李都推上去。
他本來還想請榮伯也上去坐,被榮伯笑著斥了一把,“去去去,我還沒老到那份兒上呢!”
“張大哥也別跟我們客氣了,”小邱自來熟地拍拍張勇肩膀,“我們鋪子裏沒那麽大的規矩,您只管尊著東家、榮伯和朱先生,叫我小邱就好。”
張勇笑了笑,應了。
張昭兒這姑娘生著一張鵝蛋臉,柳葉彎眉、上挑的飛鳳桃花眼,她懷裏抱著一個小包袱,聽著哥哥和這些人說話,沒多久也漸漸融了進來。
她也是個機靈懂禮會看人臉色的,到豐樂橋時,已脆生生喊了小邱哥哥,說了好幾句俏皮話逗得小鐘臉紅、榮伯樂得直捋胡子。
如此幾日後,雲秋便知道了他解當行上的夥計招了一對兄妹。
聽得榮伯稟報後,他也專門吩咐了工匠,將其中兩間房子改了改,做成套間的模樣,中間墻壁上開一扇門、門內側加把鎖,鑰匙就給張昭兒。
外間就分給張勇,這樣小姑娘住在他們鋪上也多一重保障。
如此一個月後,到十月上。
恒濟解當的牌匾和楹聯都做好了送過來,忙碌了半個月的雲秋,這時候才後知後覺地聽說——淩以梁的右腿徹底廢了。
他有些懵然:那日他入宮時不都還好好的?
點心解釋了一道前因後果。
當雲秋聽著那塊蜀錦韉最後竟是被發現在淩以梁馬上時,他的眼睛倏然就瞪圓了——小和尚這是變的什麽戲法?!
正想著,門口忽然傳來張昭兒的聲音——
“公子,我們鋪子還沒開張呢!”
小姑娘被雲秋發派到門口灑掃,準備收拾幹凈擇日開張。雲秋擡頭循聲望去,卻先聞著一股熟悉的桂花香。
“桂花糕!”他一下蹦起來迎出去。
來人嘆了一氣,在遞出去糕疊的同時刮了他下鼻尖,“……我不叫桂花糕。”
“嘿嘿,”雲秋捧著陶記熟悉的桂花糕,晃腦袋蹭蹭他、企圖蒙混過關,“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李從舟垂眸笑,沒告訴雲秋其實他每天都會來、隔著惠民河遠遠看上一眼。
今日下值早,他路過陶記時難得見排隊的人不多,就鬼使神差地跟過去排了、買下最後三疊。
“以為你今天開業。”他隨口胡謅。
“啊,那不是呢,”雲秋一邊低頭去拆桂花糕上的系繩,一邊給他介紹店裏的新招兩兄妹,張勇在門前釘掛匾的釘子,“日子還沒請人算呢。”
“這樣。”李從舟聽著,漫不經心地瞥了眼張家兄妹。
榮伯認可的人,想必也不差。
他的頭發已經蓄起,今日隨意挽起來高紮一束,從顧雲秋的角度看,還真有幾分像寧王年輕時的模樣。
——還挺好看的。
“喏,這塊給你。”雲秋托起來第一塊,陶記的桂花糕可不好買,要謝謝李從舟。
李從舟看他一眼沒伸手接,反俯身直接就著他的手咬了一口。
黃粉簌簌下落,柔軟的糕體一角留下了圈半圓的齒痕。
李從舟嚼著那口糕,也不說話,就似笑非笑看著雲秋。
雲秋瞅著那一圈牙印,瞬間就想到八歲那年自己鬧的笑話,他誤將吃過的桂花糕塞給了小和尚賠禮。
雲秋抿抿嘴,耳朵有點燙:李從舟這大壞蛋肯定是故意的!
兩人這正吃著,張昭兒卻從外面慢騰騰摸進來,她拎著個笤帚,遠遠看著他們眼冒精光,像看見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
雲秋被那視線盯得尷尬,雖然他是東家吃點獨食也無妨。
但……
雲秋只能無奈招手,忍痛分了其中一疊桂花糕給在場諸人。
然而小姑娘得著桂花糕也不急吃,只看看雲秋又看李從舟,開口喚了聲東家引起顧雲秋註意後,才揶揄地沖他眨眼,“這您相好?”
雲秋咳了一聲,現在的小姑娘都想些什麽呢?
他放下桂花糕拍拍手,墊腳尖摟住李從舟肩膀,“這我好朋友!”
小姑娘挑眉,竟然沖口而出:“您不喜歡他啊?”
雲秋不明所以,“喜歡啊?怎麽不喜歡,我可喜歡他了!”
李從舟聽見那句喜歡還楞了一下,緊接著雲秋三重肯定,倒叫他臉上的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怎麽這個喜歡,聽起來這般讓人不快。
果然,雲秋的下一句就是:“要不喜歡他,我幹什麽和他做朋友?”
李從舟:“……”
張昭兒啊了聲,牙疼般嘶了一下,然後又轉頭看李從舟,“那您呢?”
李從舟側目看了眼雲秋,發現這小東西回答完就高高興興捧著桂花糕吃,渾不在意他答什麽。
他無奈一笑,從喉嚨裏沈聲應了句:“嗯。”
張昭兒看看他,又順他目光看向自己東家,姑娘臉上浮起一副少年老成的滄桑,她嘆一口氣站到凳子上,拍拍李從舟肩膀:
“任重道遠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