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30章

關燈
第030章

其實李從舟收著那封信時, 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要回什麽。

甚安勿念四個字都寫好了,眼前卻不知為何突然閃過小紈絝一臉委屈、鼓著腮幫氣呼呼的臉。

“……”

猶豫再三後,李從舟盤腿回蒲團, 又展信,從頭到尾認真讀了一遍。

——看得出來, 小紈絝的先生最近在教他寫信。

雅鑒這樣的提稱語,還是第一次出現在他的來信裏。

提稱語是用在稱呼後的一種提高稱謂的詞語,多用於書信、表示敬重尊敬的一種禮節詞。

當然,顧雲秋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 算起來是平輩, 不必使用特別覆雜的那些。

像他和師兄給圓空大師寫信, 提稱語就要用“壇席”或“函丈”。

不過, 小紈絝明顯學藝不精, 信的開頭寫得似模似樣, 中間一大段內容卻還跟從前似的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多大的人了, 用詞還跟個孩子一樣。

李從舟搖搖頭,指尖點著“壞東西”三字, 嘴角卻不經意露出一點淡笑。

至於末尾用的那個結語……

大約是真的努力過,至少顧雲秋沒寫思君斷腸、卿卿念念什麽的。

其實算上路上的時間, 李從舟他們到徑山寺才兩日。

徑山寺遠離杭城,在距離餘杭鎮四十餘裏的徑山之上。

與報國寺不同,徑山寺的僧人並不多, 也無長住寺內的居士。即便算上後山幾個幫忙看菜園的農人, 整個禪院也合共不過百二十人。

雖有江南第一禪院之名,徑山寺接納僧人的標準卻極為嚴格。歷任主持、首座、寺監都止收一徒, 像圓準禪師的前任主持,甚至終身無有弟子。

也正因為這位大師沒有弟子、後繼無人, 徑山寺諸僧才會按他的生前遺願,邀請曾多次來此開壇講經的圓準禪師入駐。

圓準禪師算在諸僧中年紀不大的,四十餘歲,一直在外雲游。

雲游僧大多是獨行獨居,身邊甚少帶弟子,即便有,也就那麽一兩個。

所以臨危受命的圓準禪師也只能求助自己的師兄弟,請他們調撥弟子過來徑山寺住半年,搭把手、撐到明年六月。

因僧人不多故,徑山寺的僧舍不大,一個小院裏就一排三間房。

於是,圓準禪師給明義和李從舟安排到了觀音殿的耳房。

寺裏需幫忙的地方多、需準備的東西也多,李從舟從小盛名在外,除了要幫著幹活,偶爾還會被徑山寺的師傅們團團圍住問經釋典。

他是趁眾僧都在釋迦大殿誦經,才偷得空溜出來給顧雲秋回信的。

剛到山寺、生活枯燥,一如往常,無甚可寫。

至於太極湖的戶部籍庫,那地方和徑山有一段距離,他暫時不方便離開親自去,也只能是烏影先去查探。

所以捧著信箋思索良久,直到鐘聲敲響、眾僧散場,他才從觀音殿門柱上的對聯得著啟發——

比起“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樣大俗的,李從舟最後才選了這個具有青蚨之典的文對。

又找寺裏的小沙彌要來紅紙,總算是給了小紈絝回覆。

如此又過三日,直到杭城秋闈畢,烏影才探查完返回山裏。

“太極湖根本不像你們皇帝想的那樣是禁區,我看倒是個給倆錢就能混過去的腌臜之地。”

烏影的漢話說得是越來越流利,若非他掛著漢人男子不常見的銀色耳環,只怕混進百姓中,也無人可分辨。

他用手試了試旁邊一根旁逸斜出的樹幹,然後一躍跳坐上去。

李從舟在徑山寺說話不方便,於是他們約的是禪院後的深山裏。

“怎麽講?”

“那片湖邊是有圍墻,也有輪值的軍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而且湖面橫闊數百丈,周圍望塔林立、弓|弩|手時刻戒備,但——”

烏影伸出食指,心情很好地遛了遛他養在袖中的小蛇。

“但你們都忘了,島上那些是人、湖邊守著那些也是人,只要是人,用你們大和尚的話來說,就是——都有貪嗔癡妄,都有數不盡的欲念。”

李從舟沈下眉,隱約猜到烏影想說什麽。

潛入太極湖外的圍院對於烏影來說不算什麽,避開守衛於他來講也是手到擒來。且烏影會水,水性還好,要他跟著小船潛入太極湖中央群島也並非難事。

本來烏影都做好了萬全準備要打一場硬仗,結果他才攀到圍院內大樹上沒多久,就看見一個婦人被龍廷禁衛軍領了進來。

禁衛軍帶著她穿行到湖邊碼頭,親自給她送上了小舟,沒查驗她任何的文牒,也不像李從舟說的那樣——需要什麽戶部尚書的特許。

守船兩個船夫見怪不怪,等婦人登船後,就朝她伸手。

婦人也忙掏出準備好的碎銀遞上,烏影遠看著估量,大約在二兩上下。

而後兩個船夫就開船,一路劃著給婦人送到島上。

沒等烏影跟上,龍廷禁衛軍又帶了一男一女兩個人過來:

男的錦衣華服、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女的穿著艷麗、含羞帶怯,大概是樂妓歌女一類。

這兩人姿勢親密、神態輕松,看著倒像是來此游湖。

他們同樣給守在岸邊的船夫送了銀子,五兩之數。

烏影挑挑眉,這回沒冒然跟上去,而是幹脆趴在樹上按兵不動。

一天統計下來,入湖登島的人竟有二十個之多。

而那龍廷禁衛軍和幾個船夫平攤,每人每日也能賺得七八兩銀子。

見此情景,烏影立刻改換了思路。

他喬裝改扮一番,接近了那個歌女,給她二兩銀子就從她口中套出——

太極湖禁區,其實是個用銀子賄賂就能進的地兒。

給門口的龍廷禁衛軍三兩、五兩的銀子,他們就能掩人耳目地給你帶進去。再準備二兩以上的“辛苦錢”,就能得船夫送你登島。

歌女坦言,她是因太極湖神秘而好奇,所以央了公子哥帶她來。

而其他求著上島的人,多半是家中有親眷在島上輪值,實在受不得島上艱苦的環境,讓親人想辦法送些吃穿度用的東西。

“人還明碼標價呢,”烏影收了小蛇,撐著樹枝給李從舟介紹,“熱飯熱菜每月三兩,想吃雞鴨魚肉、時鮮蔬菜得添到六兩,點菜的、就得十兩往上。”

李從舟:“……”

他當然知道太極湖籍庫的吏治崩壞,但沒料到竟已經壞到這樣的地步。

看他臉色鐵青,烏影呿了聲,“這就要生氣啊?後面還有呢——”

“……還有?”

“嗯啊,我這不也花了八兩銀子上島麽?”烏影聳聳肩。

他原還很謹慎地喬裝一番:摘掉身上銀飾、編好幾個似模似樣的理由,更使銀子從之前登島之人口中套得一個島上輪值官吏的名字。

結果龍廷禁衛軍根本是問都不問,拿了五兩銀子就給他直接帶了進去。兩個船夫更是有銀子就有問必答,想聽什麽密辛都告訴你。

“……那島上呢?”

“島上?”烏影嘖嘖兩聲,“你們那籍庫的十幾棟樓,也就外面刷漆看著巍峨漂亮,實際上瓦是漏的、樓板是朽的。”

“近五年吧……近五年的青紅冊還能看,往前到十年就有缺損、泡水甚至缺頁,至於一兩百年前的那些,我遠遠看著是書架都倒了、只怕早就碎成了渣。”

李從舟抿嘴一言不發,渾身緊繃明顯被氣著了。

像龍廷禁衛軍這樣看守,莫說是遠在西南的襄平侯,若是蠻國、西戎甚至是海外的瀛人有心,他們不也是隨便使倆錢,就能套得大錦疆域圖麽?

“帶什麽上島都可以?”李從舟問。

“他們不檢查,我問的那歌女還曾想過要深夜到湖心放孔明燈呢。”

孔明……燈?

李從舟的腦海裏,立刻不受控制地想到:

承和八年春四月,寧王世子放孔明燈而燒毀王府書苑。

——也難怪。

前世戶部籍庫大火,雖令朝廷損失慘重,戶部官員也被大量裁撤,可朝廷裏的人卻並沒表現出太大的意外。

後來,就連寧王都在無意中感慨,說太|祖創設青紅二冊的籍庫制度,本意是為著江山穩固,卻因漏算開支一項,險些造成江山易主的慘禍。

所以,若真論起來,在島上輪值的、以及他們那些想盡辦法登島的親眷本意並不壞,龍廷禁衛軍和船夫也是為生計所迫。

算來算去,最終還是落在了“錢”這一項上。

李從舟也不是聖人,沒法解決朝廷籍庫由來已久的問題。

他只能想辦法將本朝十四年來的記檔,盡可能多地轉移出來。

十四年說長不長,但每年各地送來的青紅冊也不是個小數目。

只算餘杭鎮一地,下面就有十來個縣,每個縣又有五六個村,這些合起來加在三年期的蘇州府冊上,就是數百頁。

更不要提那些人口大縣,關中百姓聚集的州府,單一本青冊就要分出壹貳叁肆卷。

這樣多的數量,就他、烏影還有烏影手下幾人是運不過來的。

就算運出來了,還要單獨找地方存。

即便不去盜取原本,他們只進去謄抄,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尤其是——烏影的有些手下並看不懂漢文。

在下江南前,李從舟其實設想過很多種方案,但就沒算到太極湖畔的龍廷禁衛已經腐潰成了這樣——

他只能在江南待半年時間,到明年六月四日韋陀佛誕後就要返回京城。

眼下這個局面……

李從舟深吸一口氣,讓烏影先回太極湖盯著。

他得再想想,再細想想。

○○○

承和十四年,孟冬。

顧雲秋學著聚寶街上其他富戶,給田莊裏新修了一個暖閣。

就排在堂屋的東側,底下鋪地龍、窗上懸繡幕,屋內正中點一個有煙道的大爐子,周圍擺上一圈板凳桌椅,等天晚降雪了,還能圍坐烤肉吃。

先前蘇馳提過的那位朱信禮,顧雲秋也派人打聽清楚:

此人年少失怙,母親丟下三歲的他改嫁南方。

他從小在村裏吃百家飯長大,爬在樹上往私塾偷師,六歲時遇著那年還是溢通錢莊外櫃夥計的大師傅。

大師傅是上村裏一戶人家催債,那家父子三人一看來催債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一時錯了主意、心生歹念——

想著給人拉到村後的懸崖上殺了,也是神不知鬼不覺。

沒想路上就被朱信禮撞破,小孩還出言幫了大師傅。

出了這樣的事,大師傅自然感謝他救命之恩,到村裏一問,得知這孩子其實是個“孤兒”後,便給人帶到了溢通錢莊。

錢莊的東家姓扈,也是個通情達理的,允許大師傅額外帶著這個六歲小孩住在莊裏,管吃管住,也對小孩跟學櫃上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如此,朱信禮就留在了溢通錢莊,並且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當年帶他離開的小夥計變成了外櫃的大師傅,曾陪著他玩的其他小學徒也成了正副司庫、西北其他銀號的掌櫃。

大師傅是跟東家——扈氏夫妻一起遭遇的山匪,被發現時,夫妻倆都是被一刀斃命,而這位大師傅的後背和上肢前臂上卻多出來很多傷口。

查驗的仵作、入殮的師傅都說,是他拼死護著東家,才會有這麽多傷,而且從死亡時間上看,也是扈氏夫妻要晚一些。

東家離世、大師傅慘死。

本來朱信禮可以像盛源銀號那個總庫司理一樣,直接將這錢莊占為己有,因為——扈家夫妻並無子嗣。

但朱信禮沒有,他披麻戴孝、出面主持東家和大師傅的喪事。

然後就一直守在溢通錢莊上:將莊上夥計的例錢結清,放出的每一筆貸追回,然後挨個送還到那些儲戶手上,沒有留下一筆爛賬。

等“錢”的事情了結,他才開始尋找扈氏的親戚,守在那個已經空掉的店鋪裏等了半年多,終於等到了扈老板的一個侄子。

這位姓扈的公子一到,朱信禮就毫不留念地將房契、賬簿都交給他,然後婉拒了西北眾多錢業老板的邀約,只說他要給大師傅守孝三年。

這般明禮守信、重情重義,回來覆命的人都讚不絕口。

蘇馳提他時,朱信禮正好孝期滿。

得知他人品這般高尚,顧雲秋沒猶豫,自是請蘇馳想辦法將人約到京城——條件酬勞不論。

而幫忙守著盛源銀號那個店面的榮伯,其實也聽過這位朱先生名號。說在西北錢業裏,他就是那個誠實守信、穩重可靠的標桿。

一人兩人說好不算好,西北、京城兩地的人都褒獎,那這位朱先生一定是個值得信賴托付的人。

只不過……

蘇馳日前還是加急給他送了封信,說初見朱信禮可能會覺得他性子高傲古怪,若他有什麽得罪人的地方,還要請顧雲秋多包涵。

性子高傲?

顧雲秋並未太在意,前世今生,他還從未見過比李從舟更冷更傲的人。

連小和尚那樣的他都能處好,其他人肯定也不在話下。

如此,在田莊用過午飯後,蔣駿就從安西驛接了朱信禮回來。

和顧雲秋想得不太一樣:

孟冬十月,他們每個人都已穿上了夾襖,這位朱先生卻還是一身交領長衫。墨發未束,只用一根蓮簪簡單挽了個盤髻,身形修長纖細,面白無須。

不等蔣駿介紹,朱信禮就直看過來問道:

“你就是蘇馳說的雲秋?”

——這是顧雲秋與蘇馳的約定,介紹時,只說他是京城某個富戶家的公子,因為總被家人當成紈絝子弟,所以才想要背地裏幹出一番事業來爭氣。

在他和蘇馳對的說辭裏,他姓雲,單名一個秋字。

朱信禮的聲音清冷,像是淙淙清泉,劍眉之下星目明亮、鼻尖微勾,額頂竟還有個漂亮的美人尖。

顧雲秋立刻攏袖拱手,點點頭道:“是我,見過朱先生。”

朱信禮並未與他拱手,只打量了一圈正堂後蹙眉,“這就是你開的錢莊?”

先前,顧雲秋怕告訴蘇馳太多細節徒增他煩惱,所以只說他盤下了一個鋪子,準備經營銀號錢業,並未說明是在聚寶街。

“……不是不是,”顧雲秋忙擺手解釋,“這是我買下的一個田莊,那鋪子在京城永嘉坊的聚寶街上。”

得著否定的答案,朱信禮緊皺的眉頭微微舒展。

但聽見這個地名,他又挑眉,“聚寶街?是你買下的盛源銀號?!”

“……先生知道盛源銀號?”

朱信禮卻嘖了一聲,當即扭頭就走。

顧雲秋一楞。

蔣駿慌忙上前攔人,“朱先生、朱先生你別急著走啊?”

朱信禮側身連讓兩步,都沒繞開蔣駿後,他才轉頭瞪顧雲秋,“既是盛源銀號,我們在這兒浪費什麽時間?”

想起蘇馳介紹時給他說的那些話,朱信禮撇撇嘴,忍不住道:“少爺,你自家境優渥不需擔心饑飽,我可還在愁下一頓的吃住上哪兒討。”

顧雲秋偏偏頭,卻從朱信禮這番話中品出些不一樣的東西:

“先生的意思是……?”

朱信禮沒轍了,扶額頭嘆道:“帶我去盛源銀號。”

顧雲秋:?!

——這是答應了?

朱信禮卻像是會讀心般,搖搖頭跨過門檻,聲音遙遙從門外傳來——

“別高興的太早!我是喜歡挑戰,但並不喜歡刺激。我要實地看過、了解清楚情況才能給你明確的答覆。”

雖然朱信禮反客為主,但顧雲秋還是很快就派人去請來了榮伯。

這一個月裏,顧雲秋也換回男裝給榮伯解釋了身份。

用的,同樣也是說給蘇馳、朱信禮的那套說辭。

說他當日喬裝改扮迫不得已,實怕被家人或官牙認出來,以致功虧一簣。

榮伯知情後倒是沒太驚訝,只樂呵呵道:

“我倒正在想,誰家的小姐這般大膽,敢於公開和那正元錢莊的劉金財對抗。”

聽說顧雲秋要從西北請一位外櫃掌櫃回來,榮伯自然很支持。

只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經歷過那總庫司理的背叛潛逃後,榮伯也提醒顧雲秋——

“人心隔肚皮,他來時,你就不必裝小姑娘了。免得人過來,瞧著我們老小老小的好欺負。”

榮伯說完這句,想了想,還替顧雲秋周全,說他會請人來收拾好院子,到時顧雲秋直接駕車到銀號內就是。

如此,一行人浩浩蕩蕩從田莊出來後,就直接把馬車停進了盛源銀號的院子中。

大門一關,車上下來的是誰、長什麽模樣,外面的人是一點兒也瞧不著。

見著榮伯,朱信禮倒很客氣,他恭恭敬敬拱手作揖,自報家門後道了句晚生有禮。

榮伯也笑著與他還禮:“久聞先生高義,今日一見,當真氣質非凡、與眾不同。”

朱信禮擺擺手,讓榮伯不用與他說這些虛詞。

他這回來京城,就是想找個東家在京城紮根,“您還是快些同我說說鋪子的情況吧。”

“……”榮伯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商道經營,笑臉迎人。

即便是正元錢莊的劉金財,背地裏如何欺男霸女、仗勢欺人,只要走進錢莊、對著櫃上那些主顧,他就能擺出一副奴顏媚骨、笑得咧嘴露齒。

榮伯還從未見過朱信禮這樣的,有點無禮、還有點不按常理。

他猶豫片刻,詢問地看向顧雲秋。

等顧雲秋點頭後,他才帶著朱信禮樓上樓下繞著看。

最後看過改成內庫的地窖上來後,朱信禮直接走到顧雲秋面前,告訴他自己的看法——

盛源銀號鋪面上的東西都堪用,但東家也要如數備齊:筆墨紙硯、算盤賬簿,以及戥子銀剪這些錢莊上日常所需的用物。

雇員上,他能站外櫃也能管內庫,隨顧雲秋喜歡。

外櫃目前還需要兩個夥計:

一個跟著他算學徒工,需要會識文、懂術數,平日幫著他記賬、錄庫;另一個要熟悉京城下屬縣鎮事務,人得機靈會來事、好方便跑送要賬。

內庫需護院兩名、夥計一名:

盛源銀號的糾紛多,護院得招那些身手矯健、看著高大威武的。

夥計也要身強體壯、能幹重活,平日負責幫忙搬運銀箱,最好還能駕車,往後也能套車幫忙拉貨。

“除此之外,還需請個廚子,專供著銀號上下的夥食。”

請護院和夥計的事情顧雲秋也想到了。

但,這要雇廚子卻是為何?

朱信禮解釋道:

“茶樓酒肆的消息為什麽靈通?自是因為上他們那兒用飯的人總是愛吃些酒,既吃了酒,自然也免不了一番呼朋引伴、闊論高談,以致引人矚目。”

“錢莊本就是金銀流水過的地方,世上諸人誰不想聽銀樓裏第一手的消息,也跟著買進賣出、賺上一桶金?”

“再者說,錢莊夥計也是人,若他們一日掙來的錢有一半要花在填飽肚子上,他們的心就不安定,只怕不時要想著改換東家。”

交待完人員上的事,最後朱信禮還建議了最後一點:

內庫大門上的鎖,應該換成雙龍合芯的。

——這種鎖有兩把鑰匙,每把單獨都能上鎖但是不能開鎖,非得要兩把鑰匙合在一起,才能完全把鎖打開。

西北的大多數錢莊、銀號,包括溢通錢莊用的都是這一種。

“鑰匙分給司理和副理,這樣能杜絕家賊。”

“這樣不顯得麻煩麽?”顧雲秋問。

朱信禮看他一眼,“少爺您這就外行了,即便是業內最厲害的銀號,也沒有要每日開啟內庫的,都是每七日或一旬固定開一回。”

“那——若有人要大宗的兌銀怎麽辦?”

“大宗的兌銀,一般業內都會聽著風聲,有時莊上沒有那麽多現成的白銀,還會往同業裏打條暫借。”

“何況,哪有人真要幾箱白銀的,都是開出莊票、匯票到當地兌付。而真心想要銀子那些人,也願意多等片刻、湊齊兩人的鑰匙。”

也是,顧雲秋點點頭,好像是這麽個理。

像那日他請羅虎陪同、往衍源錢莊開給榮伯的,就是一張四千三百兩的衍源莊票。

若換成提出足數的銀兩,那單裝銀子的大箱子就要用上四五只,更遑論要雇傭多少拉運這些銀子的板車、車夫以及裝卸的腳夫。

相較之下,莊票就一張蓋著銀號印信、填有具體金銀數目的紙,比一箱銀子方便攜帶太多,也沒銀箱那般高調惹眼。

所以盛家母女離京,也只是換了五十兩的碎銀子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

聽著朱信禮的話,站一旁的榮伯也忍不住開口發問,“既是如此,若當年站在盛源銀號外櫃的是朱先生,那樣多主顧來擠兌,先生要如何應對?”

朱信禮挑眉,“您這考我呢?”

“只是虛心請教。”榮伯微微笑著。

“若是我……”朱信禮沈吟片刻後道,“溢通錢莊的經驗並不適用盛源,畢竟當時我心裏清楚地知道溢通不會再辦下去,但當時盛源還並不想關門大吉。”

榮伯點點頭,等著他接下來的回答。

“我會選擇直接閉店,在門口張貼告示,然後主動報官。”

“報官?”

“總庫司理脫逃,內庫賬簿和銀兩數目對不上,”朱信禮平靜道,“我報官告他卷逃,請官府封存內庫、以便核查。”

“可官府不通錢業內幕,封存也只是暫時的,時間一到,儲戶們不是照樣要到銀號來換錢麽?”

“利用官府封存銀號這段時間,我會組織櫃上夥計核清賬務,在銀號重開當日,先將小數額的存數兌出去,超過三百兩的,就說要往分號或同業去提,安排他們先做登記。”

聽到這,榮伯眼中已經生出幾分讚許,但他還是繼續追問道:

“那之後呢?在登記的時間到來時。”

朱信禮笑,“盛源銀號被清盤,歸根結底是內憂外患,既有家賊又有同業圍剿。若我沒記錯的話,盛源是靠著閭左百姓發的家。”

“四大元要對付盛源沒錯,但他們在商言商,當然會想要用最少的成本博取最多的利益,所以我猜——”

“他們會選擇大量高價購入散戶手中的莊票,多少不論、只求數量,再請這些人到盛源門口鬧事,掀起最初的擠兌潮。”

“跟風的老百姓是不明就裏,但他們的存數應當不是盛源內庫中的大數額,可能多是三百兩以下的,這些,在告官之前就已經進行了兌付。”

“其餘剩下的,即便是大宗的銀兩,在人數上也不足以再掀起什麽巨浪。”

“只要沒那種在銀號門前擠一群人的場面,我相信憑盛老板生前的人脈、品行,再加上盛夫人親自出面陳情,應當能夠得到一些同業的諒解。”

“有同業的幫襯周轉,盛源的危機就能得到轉圜。”

“而這般一套打下來,時間也就拖過去大半年,四大元也是錢莊,只要是錢莊,就希望銀子盡快流轉,他們也同樣耗不起時間。”

榮伯捋捋胡子,終於笑了。

而顧雲秋忍不住在旁鼓起掌,由衷地讚了一句:“朱先生好厲害!”

朱信禮一楞,轉過頭去正好對上顧雲秋亮晶晶的眼睛,他噎了一下,半晌後輕咳一聲回頭,有點別扭地說:

“反、反正就這樣,我的要求就這麽些。”

之後,顧雲秋和榮伯商量後,還是請朱信禮出任銀號的外櫃掌櫃,內庫顧雲秋說服榮伯繼續代管。

至於要請的三個夥計、兩名護院、一個廚子,顧雲秋心中也隱約有幾個可供挑選的人選——

前幾日秋闈放榜,陳村長的兩個兒子是再一次沒考上。

為此,李大娘情緒低落了好幾日。

那時候聽說顧雲秋要修暖閣,陳村長立刻請了本族的年輕小夥子們過來幫忙:搬磚頭、拌泥漿、送大梁的。

為著感謝村裏人,顧雲秋又在田莊小院裏擺了幾桌,趁孟冬天還不算冷,大家聚一聚。

陳婆婆、陳槿,還有羅虎都被邀請了過來。

席間,李大娘借添盞之機,又偷偷給顧雲秋提了她兩個兒子的事:

“大郎年紀不小了,若留在村裏,多半跟他爹一個樣;二郎雖小上幾歲,但終歸是個莊稼漢,往後只怕說不上好人家。”

當時顧雲秋還沒想到盛源銀號,只能寬慰大娘,說他一定想辦法。

如今銀號上差三個夥計,大郎二郎都在私塾讀過書,符合朱先生——能識文、會算數的要求,而且他們倆都是京畿本地人,也算熟悉本地事務。

至於兩名護院——

那日吃飯時,羅虎、蔣駿兩人議論起來,說他們同一個營被裁撤的兄弟很多返鄉後都找不著營生,要麽就只能做些粗活累活。

最慘的一個,甚至落草為寇,被官府圍剿捉拿、下了大獄。

兩人提起從前軍中的時光都是無限唏噓,現在這銀號護院的差事,倒可供給他們的同袍。

而廚子的話……

李大娘有好手藝,或許能到莊上幫忙,也是知根知底的人;若她顧著家裏的事,那還有陳家大郎的岳家、是奉聖縣下曹家村的一戶屠戶。

曹屠戶中年喪妻,膝下止有一女,一直當掌上明珠疼著。

到姑娘二八年華、正值當嫁,媒人上門說親,曹屠戶一眼就相中了老實靦腆、踏實肯幹的陳大郎。

這門親事是早就定下的,兩家人也歡歡喜喜換了庚帖聘嫁,只可惜後來撞上大疫和國喪三年,才拖到今年上完婚。

曹屠戶不願女兒遠嫁,所以在曹家村附近給小兩口置辦了一所新房、兩畝田地,陳大郎也就此從陳家村搬了出來。

那曹屠戶手藝不壞,曹姑娘也從小做得一手好菜。

若陳家大郎願意到銀號做夥計,也可以請曹氏擔任號上的廚娘。

至於米面油糧、時鮮蔬菜、雞鴨魚肉什麽的,就從他自己田莊上出,也靡費不了什麽。

等鋪子裏的夥計是誰都定下來,顧雲秋再考慮根據他們的需求,對現在盛源銀號小院裏的堂屋、廂房做改建。

他這兒正想著,朱信禮卻想起什麽似的忽然轉過身來:

“少爺您還沒告訴我,咱這銀號叫什麽名呢。”

……啊呃。

顧雲秋撓撓頭,眼睛飛快眨兩下。

“您不會告訴我……”朱信禮半瞇眼睛,“準備繼續叫盛源號吧?”

不等顧雲秋回答,他又先搖搖頭,“此舉可不智。”

盛源銀號是以盛老爺的姓氏命名,於他們盛家人來說很有辨識度,但是銀號最終的結果並不算好,再加上之前那些紛爭——

顧雲秋當然不會繼續使用盛源二字,只是他還沒勻出空來正經想呢。

榮伯察言觀色,瞧出來東家的窘迫,主動提議道:

“要不,請個看行的師傅來?”

榮伯口中的看行師傅,就是百姓常說的風水大師,喬遷、安宅、開業什麽的都能用上。

只他用了看行師傅這種錢業內的說辭,讓顧雲秋一下就想到了遠在江南的明濟小師傅——

小和尚給他寫的那幅對聯可有內涵了,又是白鏹又是青蚨的,到時掛到門口肯定特別顯文化、顯底蘊。

若風水先生來了,看一圈給他取個什麽福源、大通、大寶的,看著就不倫不類、怪裏怪氣。

在心中默念著小和尚那幅楹聯,半晌後,顧雲秋輕輕嘟噥了幾個字,而後選中了他最喜歡的一個:

“……雲來,叫‘雲來’怎麽樣?客似雲來。”

裏面又有他名字裏的雲,又有好意頭。

榮伯覺得好。

朱信禮想了想,卻給出一個建議。

他說這兩個字朗朗上口,但沒什麽記憶點,在錢業、銀號眾多的聚寶街上顯不出來。

即便有盛源曾經的影響在,只要想到盛源最後那場擠兌風潮,可能錢莊開起來後一段時間裏,會觀望者居多、真正進來存兌的人不多。

顧雲秋抿抿嘴,這個他知道。

萬事開頭難嘛,就像他剛開始在報國寺種榆樹,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見新東家為難,朱信禮想了想,突然放下手中茶盞、用手指沾水在旁邊的八仙桌上寫了一個字:

“不如用這個‘琜’字,還是叫雲琜,琜指美玉,也有金銀玉器、錢莊流轉之義,算是給過往百姓一個駐足的理由。”

雲琜?

顧雲秋看著那個用水寫出來的字,在腦中想象了一下做成牌匾掛在門口的樣子——

最終,確定了他第一家店的名字就叫:

雲琜錢莊。

定下名請人制匾、雕楹聯,顧雲秋回去就把錢莊缺人的事給陳村長一家說了,問大郎、二郎的意思,兩人都願意去幫忙。

聽說錢莊上包吃包住,大郎的妻子曹氏也答應去當廚娘。畢竟鋪子上包住,他們就能將自己家的田地和房子都租出去,也算添一份兒收入。

不過顧雲秋也給陳家人說明白,他這錢莊剛開業,工錢是能給他們保證發,但往後如何他還不清楚,或許也會有開不下去的一天。

李大娘嗐了一聲,早笑得牙不見眼,“孩子們去見見世面、學個手藝也是好的。”

種莊稼可一年到頭都見不著錢,到京城錢莊裏幹活,那可是每個月都能固定領著月錢的!

——這可是富了不止一截。

而護院一項上,羅虎也很快給顧雲秋找來兩個在西北大營當過兵的漢子,其中一個家還在析津渡,很熟悉京畿狀況。

就這樣找齊人手,顧雲秋又花掉了近千兩稍改建了盛源錢莊的小院:將原本的堂屋改建成差不多大小的三間小屋,二樓又單獨做城兩間房。

榮伯在京有房,不住莊上。

朱信禮、陳大郎家兩口子、陳二郎和那兩位護院各分得一間,也配上了家具等一應度用之物。

店鋪的匾額、楹聯也用大紅布包好,連夜送了過來。

剩下的,就是挑一個良辰吉日放鞭炮開業。

……

與此同時,劉府。

劉金財在家待了小半個月,與媳婦兒終日廝|混也沒見王氏肚子有什麽動靜。

這日他正懶洋洋地靠坐在炕上嗑瓜子,親信卻找上門來——

“大爺,我打聽著一件大好事!”

劉金財沒什麽興趣,瞥了他一眼後涼涼道:“除非你告訴我二子掉河裏淹死了,不然現在我這就沒什麽好事。”

“不是,您還記得那盛源銀號嗎?”親信擦了把頭上的汗,“他們重新翻新了一道準備開業了,就在七天後的十月廿二。”

劉金財哼了聲,“怎麽,告訴我是要我過去給他們說聲恭喜嗎?”

“您這……嗐,”親信諂笑道:“您忘啦?之前您讓我們盯著那總庫司理,其中最大一筆爛賬是一千兩,是個叫馮臻雲的人存的。”

劉金財一頓,手上剝瓜子的動作停住。

親信繼續道:

“這人來自江南,祖籍在慈溪,是當地一個有名的大孝子,來京城做生意就存了一千兩在盛源銀號,換成莊票帶回家給了母親。”

“也怪這馮臻雲倒黴,存完銀子出關中,過大河口的時候不慎落水失蹤,楞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消息傳回慈溪他娘就瘋了,從慈溪家裏跑出來,沿路北上要去大河邊找兒子。”

劉金財嘖了聲,又懶洋洋靠回去:“一個瘋婦,值得你這麽高興?”

“不是,大爺,之前對街上有個瘋老太太,見人就攔著比劃說一大堆人聽不懂吳語的那個,你還記得嗎?”

劉金財轉轉眼珠,想起來好像確實有這麽個人:

“……怎麽說?”

“她就是那馮臻雲的娘!”親信歪嘴一樂,“而且小的打聽過了,那馮臻雲的爹很早就病逝了,一直是他們母子倆相依為命。”

“您說,要是在那新錢莊開業當天,我們帶著老太太還有那一千兩的莊票過去,算不算——給他們送上一份兒厚禮?”

劉金財丟了瓜子,終於來了興趣:

喪子的可憐老婦,加上一千兩白銀的爛賬數……

他眼中精光閃爍:

新開的錢莊,是可以不理盛源錢莊的爛賬。

但這馮臻雲的娘根本已經瘋了,恰好是說不通道理的那類。

無論錢莊方面廢賬多麽占理,圍觀的百姓看老太太這般可憐,定會指責新錢莊涼薄。

到時鬧起來,下場不就又是一個盛源銀號麽?

劉金財摩拳擦掌,吩咐親信:

“得了,去找幾個懂吳語、會來事兒的,到時,我親自去——給他們送這份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