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司馬遷

關燈
司馬遷

【“狡兔死,走狗烹。”胡亥的利用價值差不多到這兒就結束了,那他還有活下去的可能嗎?】

【趙高想要自己謀反即位,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想到實施這個計劃的可能性很低,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指鹿為馬,用以鏟除異己。】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眾人已經懶得再去指責胡亥的蠢笨了。

典型的就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他找了一只鹿獻給胡亥,然後說這是馬,胡亥雖然腦子不好使,但也不至於連鹿和馬都分不清,他笑道:“丞相莫不是糊塗了,這是鹿啊。”兩人互不相讓,怎麽辦呢,找人評評理啊,於是就把這事情給群臣們說了。】

嬴政心中也已經差不多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原了。

那時候的秦朝恐怕已經成了趙高的秦朝了。

他心中涼了一片,誰能想到呢?

他是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能如此不爭氣。

【然而這個時候,秦朝廷是個什麽樣的狀況呢,李斯死了,蒙恬蒙毅也死了,胡亥的兄弟姐妹們死了,秦國的大將章邯等人投降了項羽,你說這朝廷裏剩下的都是些什麽東西,恐怕除了趙高一路的人,大多都是貪生怕死什麽也不敢說的人。】

【在這裏,一些人配合趙高的演出,一些人保持沈默,少數反對的人最後也被趙高所害,整個秦朝徹底沒人敢與趙高作對。】

說到這兒,許多帝王才覺察出朝廷中有反對之聲的好來。

雖說真的很讓人心煩,但是也總比所有人一起瞞著自己的好。

胡亥是如此,那李隆基不也是吃了那樣的虧嗎?

看來可以有信任的大臣,但也絕不能表現得全信。

【還記得趙國是怎麽滅亡的嗎?或許當時有無數的秦國都在心中惋惜過趙國的滅亡,倒不是可憐趙國,而是為那死去的李牧等人而惋惜,痛罵趙國該死,然而這時候的秦國比之之前的趙國有好一點點嗎?顯然是沒有。】

先時說起趙國時,所有的人都還在嘲諷趙國的愚蠢,沒想到這麽快就驗證到了他們的身上。

臉上真是火辣辣的疼。

甚至於趙王只是棄了廉頗、殺了李牧,而胡亥呢?

可恨啊!

【經過指鹿為馬的事情後,秦國經過了一場清洗,但是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很正常的。只是胡亥有點不正常了,他覺得自己腦子可能出了問題,或者說得了癔癥,為什麽好好的就把一匹馬看成了一只鹿呢?然後他就日夜恍惚,沒辦法,找了太蔔來幫自己算命。】

說好的不氣了,可是看到這裏眾人還是無語至極。

為何他寧願懷疑自己也不願懷疑趙高呢?

“趙高給他為了迷魂藥嗎?”不知是誰突然問出了聲音,大殿之上頓時一片死寂。

嬴政聽到了,但他並沒有發作,反而在思考一個問題。

他當然知道沒有迷魂藥這種東西,若真是有,趙高何不給自己服用。

但是卻說明了思想控制是真的非常可怕。

而暴力手段卻難以讓人信服,只會引起人的反抗。

【然而,現在朝廷還有真正能做事的人嗎?更何況是太蔔這種職位,在咱們這兒可信度為零,於是太蔔就告訴他,陛下啊,您之所以糊塗,那是因為您沒有好好地齋戒啊。】

【一聽事出有因,那胡亥好歹是放了點心,於是他就去上林苑齋戒去了,可是從小嬌生慣養的這麽一個人哪裏受得了齋戒的苦,齋了沒兩天就開始在長林苑搞娛樂,搞半天郊游來了,誰知道運氣不好,在狩獵的時候射死了一個不小心闖入獵場的人。】

闖進上林苑的人。

眾人一下子被吊住了胃口,這是何人?

幾乎沒人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人,因為幕中女子在此處提及,怎麽想都應該是十分重要的人物。

【家人們,我的這個陰謀論又要開始了,怎麽會就這麽巧,胡亥狩獵就有人不小心闖進去了呢,那可是皇帝狩獵啊!你當是拍《還珠格格》呢。】

還珠格格?

陰謀論?

難道是刺殺嗎?

【果不其然,因為這事情,趙高就又開始搞事情了,他讓自己的女婿把事情鬧開,然後就勸胡亥殺人償命,您貴為天子,雖然不用償命,但是也要受到懲罰,趕緊去躲躲吧,於是胡亥就乖乖地躲到行宮去了。】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胡亥走了,皇宮還不是趙高做主?】

眾人不知作何反應才好?

若是從前他們聽到這樣的事,那定是要罵胡亥蠢的。

可是現在只覺得是胡亥啊,那也正常。

怎麽能被趙高耍得團團轉呢?

各朝各代的皇帝們如今都像是有了疑心病,只一個勁兒地去想自己身邊的臣子宦官。

被這樣戲弄,不僅有害江山社稷,臉也能被丟光了。

【關於趙高有女婿這事情也是我們許多人認為他並非一個閹人的證據之一,反正在正史中是沒有證據證明趙高就是一個太監的,這也難怪他有那麽大的野心了。】

【胡亥這個人現在才二十來歲,他爹的那些英勇神武他是一點沒學到,而那些荒唐事他倒是學到不少,有一回,他做夢夢見白虎咬死了他的馬,他把白虎殺了,醒來還是很不高興,於是又去找解夢的。】

又是找太蔔?

自女子說不信太蔔後,眾人想起來也覺得似乎太蔔之言總有不應之時。

而能應的都是些模棱兩可的話。

這回又是要說什麽呢?

【蔔曰:“涇水為祟。”意思就是說是這個涇水裏有作祟的,然後胡亥就想著你不是想要白馬嗎?那我給你,於是將四匹白馬沈入了涇水,白馬:我*你大爺!】

看到女子諷刺的表情,嬴政只覺頭昏腦漲。

他多想回到過去,回到胡亥降生之時,他要親自把不孝子給摔死!

【胡亥這個人真的是很離譜了,他可能有點像隋煬帝,但是我個人覺得他是比不上隋煬帝的,不過兩個人一樣離譜就是了,都不願意聽到壞消息,只想聽一些盛世、太平這樣的話,久而久之自然沒人在他們面前說不好的話了。】

【但是事情嚴重之後,他們也不可能永遠不知道,等秦國的民間起義已經十分嚴重了,六國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覆辟了,他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公元615年,大業十一年。

楊廣無言,胡亥跟他一樣?

先時已經面如死水的人突然像是發瘋一樣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此女何言?”

“朕與胡亥一樣?”

“哈哈哈……”

大殿中,可怕的回聲響起,卻沒人能回答他什麽。

【這時候他想起來問趙高,趙高其實也怕啊,胡亥可是自己教出來的,那些殘暴的行為趙高都是看在眼裏的,萬一就遭反噬了呢。】

【於是趙高當即決定搞胡亥,改立子嬰,這時候他為什麽不自立為王呢?因為這個時候簍子已經捅大了,他意識到自己就算即位,也很快就會被劉邦那些人滅掉,所以他立子嬰,為什麽是立為秦王,而不是秦皇呢,因為他在給自己找後路。】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許多百姓完全不在意秦朝是不是會滅亡了,他們只想知道這趙高的結局是如何的。

他還能有後路,那就真的可笑了。

【我們後面看《高祖本紀》就知道,他殺了胡亥之後,給劉邦傳信想要平分天下,能不能成這是後話,反正他有這個打算。】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劉邦冷笑,就他?配嗎?

輪到誰,也輪不到他。

【胡亥開始懷疑趙高,趙高就發動了望夷宮之變,這其實已經是明晃晃的謀反了,然而這個時候胡亥還心存僥幸,“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弗許。”他意思就是讓位只做一個郡王,沒有被允許,“‘願為萬戶侯。’弗許。”而後他又說願意做一個普通老百姓,自然還是被拒絕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這樣的結局,眾人毫不意外。

趙高怎麽可能讓他茍活?

還想當郡王,簡直是白日做夢。

【趙高這一次只是要他死,第一這是趙高給劉邦的誠意,第二個胡亥在,他想要成事那就很容易被拒絕,第三還是胡亥和他已經不是一條心了,說不好胡亥就會惱羞成怒而反撲,當然是殺了更讓人省心。】

沒人可憐胡亥。

他的可恨遠遠大於他的可憐。

【胡亥死了,趙高立子嬰為秦王,而子嬰和大多數的秦國人一樣肯定是不滿趙高的,於是設計殺了趙高,趙高千萬謀算,從秦始皇算計到胡亥再到子嬰,做了那麽多,終成了一場空,但是沒有人會為此惋惜,哪怕他曾經為嬴政做了那麽多年的助手,我們只會覺得他死得太容易了。】

眾人皆以為然。

不只是幕中女子說的,就是先時陛下處死趙高也是過於輕松了。

他這樣的人,遭受什麽樣的酷刑都不為過。

【子嬰的皇帝只當了一個多月,後來見大勢已去,他就投降了劉邦,但是在投降劉邦之後,劉邦的手下建議殺了子嬰,劉邦怎麽說的呢?“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所以他留下了子嬰的一條命,但是子嬰並沒有安然無恙地活下來。】

嬴政皺眉。

為何,難道是這劉邦出爾反爾嗎?

若他是劉邦,能容得下子嬰嗎?恐怕也難。

【一個多月後,項羽入鹹陽,大屠殺、燒宮室,子嬰自然沒有逃過這場浩劫。】

【仿佛上一秒我們還在看著“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威震四海。①”下一秒秦國就無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就如同曇花一現匆匆落幕,然而這其中卻包含了許多令如今的我們依舊為之動容的各種事件。】

眾人心已經沈入谷底。

他們才是啊,他們與陛下一起看著這秦國建立,怎麽這麽快就告訴他們要亡了呢?

這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哪怕他們知道陛下如今儼然已經變了,以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可還是很難不對幕中女子所說的那段歷史傷感。

【即便秦朝早早地滅了,我們也得承認那是一個偉大的不可或缺的朝代。】

【然而,秦朝結束了,但是《秦始皇本紀》還沒有就此結束,我們來看看司馬遷接下來說了些什麽。】

【“此後五年,天下統一於漢。”這是整個秦朝的最後一句話。】

這一天還是來了。

其實也明白千秋萬代有多難,可是嬴政是真的沒有想到結束的那一天會來得這麽快。

這裏面有他的責任,他是該好好反思。

過去的一切榮耀今日都像是被踩進了泥土。

但嬴政相信,上天既然給了他再來的機會,那他就一定能夠成功。

【其後就是對於秦朝的總結,這就是他的史書與其他的史書最大的不同,裏面他自己的觀點也占了挺大篇幅的,內容還比較多,也比較覆雜,咱們今天就隨便說點。】

【司馬遷借用賈誼的話說:“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意思是說秦始皇、胡亥、子嬰這三個自秦朝建立後的三個領導者糊塗,一生都沒能真正覺悟,亡,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眾大臣巴不得把頭搖成撥浪鼓。

即便是如今的陛下,那也不是胡亥能比的,他們絕不同意將他二人相提並論。

哪怕胡亥是陛下之子。

【司馬遷說這些其實已經是在警示後人了,畢竟這樣的書,秦朝人看不到,只有以後的人看得到。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他是沒有必要刻意去褒揚或者貶低秦朝的。】

沒錯。

這也是眾人信《史記》的原因,沒有必要騙他們才是。

而且幕中女子說了這可是私史。

【而賈誼說的這句話,他也給出了論據。】

【他說:“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秦始皇滿足於自身的功績,而不管其他的人,錯了也不改,一錯到底。我個人認為這個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我們看得出來嬴政其實是一個很自大自負的人,這其實是很多帝王的通病,那些沒有什麽功績的垃圾皇帝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建立千秋偉業的始皇陛下,但是過於自我確實是個毛病,也確實影響了他的判斷。】

嬴政明白她想說的是什麽,是想說讓他能夠更好地去體恤他人。

這沒什麽大不了的,他可以。

垃圾皇帝?眾人一驚。

此女真是什麽都敢說啊。

【而後半句說秦始皇錯了不改,這裏肯定不是知錯不改,應該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為我們從秦始皇的經歷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其實是一個知錯能改的人,像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李斯的《諫逐客書》的事情,他就是知道自己做下的驅逐客卿的決定是錯誤的,一經提醒立馬就改了。】

【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當初攻打楚國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當初秦始皇身邊有兩員大將,一個是老將王翦,另一個是年輕將領李信,王翦認為攻打楚國要六十萬大軍,李信則認為二十萬就夠了,咱們的始皇陛下很欣賞少年人的勇氣,於是就用了李信,王翦看了直搖頭就辭職隱居去了。結果李信大敗,秦始皇知道後立馬去給王翦道歉將人又請了出來,暫且不管李信和王翦這個事情的詳細過程,從這兒看,秦始皇就不是一個知錯不改的人。】

眾人頷首。

陛下確實是會聽從意見的,只要讓他信。

只是普通的話難以叫他相信罷了。

說起來很多時候還真得靠著李斯。

唉,李斯真是糊塗啊!

【而秦始皇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可以用一意孤行來形容吧。他的巡游修仙搞基建嚴刑峻法,這是我們提到過很多次的了,而他的錯也基本在於這些。】

不搞了。

嬴政想,現在挽回自己的名聲比宣揚自己的功績更有用。

雖然巨幕的出現給了大秦眾人幾乎是致命的打擊。

但是他的功績也傳遍了這個土地的每一個角落。

【“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而胡亥呢,不僅接手了皇位,而且把秦始皇的那些錯誤的東西一並學了去,因循不改不說,反而更加嚴重。】

眾人嘆息。

沒眼看。

【“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說起來子嬰好像犯下的錯要小一些,弱小孤獨又無助說的就是他吧,子嬰在位的時間太短了,其實我們很難去評價他,但僅一點,他殺死了一手扶持自己上位的趙高,那就是好樣的,哪怕趙高並不是真心的。】

思來想去,還是公子扶蘇好啊。

若是扶蘇即位,想必不會如此。

眾人不得不認,陛下還是有點眼光的。

不不不,怎麽就看上趙高那家夥呢?

【本來呢,他們三個咱們公認的除了二世是個昏君,其他兩位是可以拯救的,但是“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只要有了忠臣輔佐,能夠糾其錯,護其身,那事情就不會變成後來那樣子,為什麽會“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呢?因為“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為戮沒矣。”】

【秦朝嚴苛的法律以及秦始皇暴虐的脾氣導致很多人想說不敢說,怕意見一說自己就已經是死路一條,久而久之的,說真話的時候就少了,但是也還是有,像李斯、像淳於越。】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其實也明白,但凡坐到這位置上的,誰又不明白呢?

忠言逆耳。

可是誰又不喜歡聽好話呢?

他又嘆了一聲。

廣開言路,實在重要啊!

【到了二世的時候,一開始也有勸諫之聲,可後來指鹿為馬後,還有人敢說真話嗎,沒有了。】

【而在子嬰時,這個時候說什麽話都沒用了,秦朝已經是死路一條。】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死路一條幾個字像是一把刀,直接懸在了鹹陽宮的上方。

讓所有人的心都跟著大刀搖晃,直至斬落下來。

【不過這裏的評價是為了批評秦朝的三位統治者嗎?恐怕沒那麽簡單吧,寫這些話的是賈誼,引用這些話的是司馬遷,那賈誼因為對現狀不滿,然後提出意見被漢文帝貶了,司馬遷因為對漢武帝的想法不滿,提出意見下獄被漢武帝施腐刑了,他們想說的是什麽呢?】

【陛下啊,睜開你的眼睛看看吧,秦朝就是帝王對臣子的意見過於苛責,所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再這樣下去,就沒人敢說真話了,秦朝的昨天就會變成我們漢朝的明天啊!】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劉徹撇撇嘴,他早就猜到會是如此。

他知道了,暴虐失心要不得。

【所以啊,一篇文學作品,尤其是這種私自書寫的書籍,帶著作者的思想實在是難以避免的,咱們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①”就行了。】

【他認為天下已經分裂很久了,春秋戰國時期打仗,百姓們是很疲憊的,所以“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但是呢,顯然秦始皇沒有做到。】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所以他現在就是應該守威定功。

嬴政很清楚了,也早已經下定了這個決心。

【後來二世了,“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天下人都希望新的君主能有新的政策,胡亥要是能夠糾正秦始皇的錯誤那天下還是會歸附的,可是他不僅沒改,反而變本加厲,“自君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所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後來說“是二世之過也。”說明在司馬遷看來,秦朝的滅亡,最大的過錯是胡亥,但他肯定沒覺得漢武帝已經到了胡亥的地步,他是希望漢武帝能夠早日清醒過來。】

說到這時,嬴政反而沒那麽怪胡亥了。

到底還是自己給了他這個機會。

以後不會了。

【在《秦始皇本紀》的最後,還有班固對於這一篇內容的評價,大家感興趣可以下來看一看。】

【《秦始皇本紀》後就是《項羽本紀》,按照咱們這個速度,三天三夜說不完的,就是這麽精彩的秦朝的歷史咱們也只是淺淺地說了說,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細究,我們也通過這個了解了司馬遷在創作《史記》時的一些習慣、準則等,那麽接下來我們就按《太史公自序》中的簡述來簡單地看看《史記》的內容。】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