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
關燈
小
中
大
司馬遷
【《秦始皇本紀》過後就是《項羽本紀》,其實很多人對此都有疑慮,包括接下來在後面出現的《呂太後本紀》,都被人懷疑是不是不該出現在本紀當中。】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眾人心中也都很疑惑,他們很多人的心中對項羽其實是不大看得上的,說不好是為什麽,倒不是覺得項羽沒有能力,可就是覺得他這樣的人不配坐上那個位置。
有時候細究下來可能還是自己所站的立場問題。
但就是對手下這一點,任誰也會選擇陛下吧,如今的事實也證明了,他們選擇是正確的。
【說到這個咱們要說到秦漢時期的皇帝們,真正地坐到了皇帝這個位置上的有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漢高祖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劉恒、劉啟和劉徹,到劉徹這兒,司馬遷他肯定就不知道了。】
【那這幾個皇帝中,本紀沒有提到的除了胡亥就是劉盈、劉恭、劉弘,而多出來的那個就是項羽和呂雉。】
早在先時幕中女子提到呂雉時,劉邦的心中就有不詳的預感。
其實他對於自己的兒子劉盈也不是特別看好,但自己血脈延續下來,情況也不算太壞。
只是不知自己這三個和胡亥被相提並論的後輩是個什麽情況,而呂雉又是什麽情況。
【一開始我們看到項羽和呂後,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司馬遷的悲情,想著會不會是因為這兩個人的悲情人生呢?畢竟哪怕我們不知道項羽這個歷史,可霸王別姬也都是聽過的,有了藝術的光環在,他身上的悲劇色彩更加濃厚,但是要說到悲情的話,那劉盈幾個不悲嗎?所以在司馬遷這兒悲情人物還得有門檻?好像有點牽強了。】
眾人沒聽說過什麽霸王別姬,也並不覺得項羽有什麽可悲的。
這世間失敗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亂世,有人崛起有人落幕,項羽只不過是那落幕之人中的某一個罷了。
而他的失敗跟他自己也有很大的關系,他錯過了許多的機會,這是事實。
【那又有人會說了,很明顯就是司馬遷在貶低漢朝啊,他本來就討厭漢朝,加上這兩個人那不是和漢朝作對的嗎?但是事實是不是如此呢?這種說法未免把司馬遷看得太小家子氣了,再說了呂後也不一定就真是在與漢朝作對,甚至於我們都不能確定她是真的想要篡權。】
呂後要篡權?
眾人聽到了這話,都不敢吭聲了。
不會是真的吧?
大漢才剛剛建立便聽聞這樣的消息,他們要怎麽做啊?
可女子又說她不是真的想要篡權,這又是什麽意思?
【那是司馬遷單純地崇拜這兩個人嗎?顯得太兒戲了一點吧,甚至於司馬遷對於呂後其實是持否定態度的,至少從整體上來說是這樣。】
既是如此,這下皇後怕是要換了,眾人想。
想到此處眾人又忍不住地嫌棄司馬遷,既然是否定,如何放在這麽關鍵地位置呢?
這本紀一欄一看下來就是整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啊!
【以上的這些猜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很難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首先,很明顯呂雉就是代替了劉盈、劉恭、劉弘這幾位,從劉邦死一直到劉恒即位,十多年的時間裏基本上都是呂後掌權,而她掌權後也不就是什麽專權跋扈,禍亂宮闈,導致漢朝滅亡,她對漢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這下說得眾人更懵了,既然她對於漢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司馬遷為何還要否定她呢?
那可能就是因為她想要篡權吧。
【而項羽這個人,他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握著那個位置差不多的權力,只差一步就登上那個位置,當然了,看著只是一小步,那實際上就跟木桶效應一樣,很難跨過去,根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這是劉邦說的話,如果我們把這裏的失,理解為失去,那就說明項羽是曾經有過天下的,這麽說的話就也比較說得通了。】
漢初的大臣們對此都是十分心驚。
是的,確實就只是差了那麽一點,若這天下是項羽的,那他們這些人的前路還不知道是什麽呢。
不過為何陛下得了天下,而項羽卻失了天下呢?
眾人都不由得想起了幕中女子所說的民心。
即便陛下並非一個多麽良善的人,可比起項羽,到底是沒那麽暴虐。
【“秦失其道,豪桀並擾”這裏是說秦末時期,秦朝已經喪失了所謂的王道、仁道,已經沒有個領導天下的樣子了,所以天下豪傑群起想要扳倒秦朝。】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開始明白了這樣的話。
他也明白了自己與幕中女子所言的矛盾。
女子曾說在看到起義時就應該重視,應該探究其發生的原因。
而他從戰亂過來,時時刻刻都看到各處的戰爭,習慣了這樣的天下,以至於統一天下之後,他依舊以為有戰爭是正常的,而他只要像對待六國一樣打就是了。
可若是沒了戰爭,那不就不會有滅亡了嗎,還打什麽呢?
【“項梁業之,子羽接之”,項梁是項羽的叔父,當初陳勝起義後沒多久,他跟著就起義了,還招攬了很多人,劉邦都曾經是他的手下,後來眼看著秦朝不行了,他就飄了,結果被秦軍幹掉了,於是項羽就接替了他的位置。】
【“殺慶救趙,諸侯立之”,後來項羽擁立楚懷王,沒錯,又是楚懷王,但是並非楚懷王熊槐,而是熊槐的孫子熊心,楚國滅亡之後,熊心就隱居種田放羊,你說人好好地放羊,你幹啥找人家,項梁把人拉著一起就上了車,這什麽車都上只會害了你自己。果不其然,後來就被項羽給殺了。】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楚懷王現在被秦軍軟禁,也不知何時會有人來救自己。
早在先時他就覺得自己有了屈原,楚國一定能夠繁榮強大起來,可後來看著百姓無比地推崇屈原反而看不上王室,他便心中不快,刻意冷落刻意疏遠甚至放任他歸家。
也不知屈原此次能不能來救他。
現在他的心中只有無盡的悔恨,他怎麽能懷疑那麽忠心的屈原呢?
如今看到自己的後代也被人利用,心中更是悲憤交加,卻也只能無能狂怒。
【為什麽叫楚懷王,忘了說,這個熊槐的楚懷王是他的謚號,而熊心的楚懷王是他的稱號,我就感覺是當時一時不知道叫什麽,然後突然想到了楚懷王有點順口,完了才想起來是熊槐的謚號,將錯就錯說什麽您看啊,多有緣啊,既能表現楚國百姓對您的期望,又代表了致敬您的祖父,多好啊!好吧,其實我是瞎說的。】
眾人一頓。
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地,也在認真地思考她說的話。
誰知道是瞎說的?
【反正楚國就相當於覆辟了,後來趙國遭難,項梁也死了,熊心就帶著一群人去救趙國,其實這個時候項羽是不願意的,他想直接去鹹陽,因為當時楚懷王熊心發布了一個宣言,先破秦入鹹陽者為王。可是熊心不願意項羽先去,項羽沒辦法只能跟著去北邊繞了一圈,也就是這麽一繞,讓劉邦先到了秦國,子嬰投降,秦國滅亡。】
漢以前的人都在看著熱鬧。
就連秦朝許多人都在想,如此的話,那項羽未免太可惜了點,或者說是劉邦的天下來得太容易了一些。
如果是他們,那就直接往鹹陽而去,先拿了天下再說啊,還管那麽多呢。
【這時候熊心讓宋義當了將軍,這人看著秦國和趙國打,看了一個多月,坐山觀虎鬥,楞是不出兵,項羽這時候本來就著急上火,就怕有人比自己先入了鹹陽,於是他心一橫發動兵變殺了宋義,救了趙國,一路往鹹陽而去,結果劉邦已經到了。】
太可惜了,眾人感嘆。
這項羽是有點優柔寡斷了吧,既然有這發動兵變的實力,楞是去繞了路,而且還多等一個月。
這不是把天下拱手讓人嗎?
此時的嬴政也在饒有興致地看著。
他知道,這兩人很有可能會是自己日後的對手,所以他得了解對方。
可是這一看,這項羽確實不行啊,只那劉邦……
女子越是說得少,倒是顯得對方有些神秘了。
【再說劉邦,雖然先行一步到了鹹陽,拿下了秦國,但是他卻並沒有按照熊心說的宣言稱王,這是為什麽呢,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為他太清楚,如今做主的不是熊心,而是項羽,如果他先自立為王了,那他就是下一個宋義,本來呢,項羽這邊的人也是想殺了劉邦的,就是我們熟知的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然而劉邦多能說啊,立馬就開始說了,我雖然先來了鹹陽,但我什麽也沒動,就等您了,我當然知道您是老大呀。】
這話說得秦朝眾人更是皺眉。
“開國國君這般膽小,那漢朝能好嗎?”有百姓疑惑地問道。
有人問,就自然有人答:“你知道什麽,沒聽女子說嗎,那是他成功的關鍵啊!”
能夠懂得韜光養晦的人,自古都是更容易成事的。
【劉邦就楞是因為這個逃過一劫,然而我們之前說了,項羽差一點就成為坐擁天下的那個人了,但實際上他是差了很多,比如差了什麽呢?“誅嬰背懷,天下非之。”】
眾人明白了,這項羽是人品不行。
也是,若是人品不行,能成什麽事呢?
就算當上了帝王,也不見得能好。
【劉邦雖然進了鹹陽確實沒幹太多事,至少沒有殺了子嬰,我們之前說過的,這也是劉邦的智慧,但是呢,項羽一來,殺秦王、燒宮室、搶財寶,活脫脫的一個土匪,這是第一個。】
嬴政想著自己腳下的這塊地方會輕易地被人燒毀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項羽,什麽東西,竟如此囂張。
【第二個,根據《項羽本紀》記載,“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什麽意思,就是說項羽派人讓楚懷王封自己為關中王,楚懷王說不行,咱們都約好了,誰先去誰稱王的。這可不得了,項羽覺得,我不能稱王那大家都不稱王,或者說大家一起稱王,項羽立馬尊懷王為義帝,然後跟眾人說,咱們啊刀山火海裏下來的都有功勞,就義帝沒有功勞,咱們應該分他的土地,我們自己稱王。】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熊槐氣得要死,這後世之人怎能如此對待他楚國後裔呢?
這項羽,不是楚國人嗎?
在他看來熊心的做法也沒有什麽問題,至少沒有出爾反爾,這讓人如此掃了面子,還是楚國王室不興啊!
若是楚國沒有早早地滅亡,這樣的君主定是一個不錯的君主。
熊槐想,若是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一定會讓楚國再發展起來。
【於是項羽封自己西楚霸王,一看名字就很牛,而後定都彭城,這個有點意思哈,彭城在今天的江蘇,而鹹陽在西安,搶的是西安這邊的王,最後他自己回了老家,這是為什麽呢?】
【我想原因應該有很多吧,首先江南地區那一直都是比較富庶的,其次他是楚國人,自然是在自己的大本營更利於行事,其三現在看似他最強,但是難保太過於顯眼其他人嫉妒啊,慢慢來唄。表面上說的是衣錦還鄉,也算是達成了。】
既然那般蠻橫地處事了,何不直接稱帝?
這時候又開始忌憚了,這項羽還真是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啊。
也不知是不是早知道了結果,眾人都覺得項羽本就是該難以成事的,如今看著更覺如此了。
【然後呢,項羽封了劉邦漢王,封地在哪呢,巴、蜀、漢中的一些地方,一看這地理位置,“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朝尚且如此,何況漢朝,這是還忌憚劉邦呢,劉邦肯定也氣啊,但還是忍了,畢竟現在還不是對方的對手。】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能不氣嗎?
劉邦這時想起當初的場景,如今還氣呢。
項羽那不只是忌憚他,簡直就是羞辱他。
不過也是那時候,他更加堅定了自己一定要走上如今的位置,他不樂意看人臉色。
【項羽回去一是風風光光,二來還很生氣,原本只要熊心答應封他為王,他就能順理成章地大眾人一頭,但是現在可好,還得自己封王回老家,那意義可差了不少,於是他就起了報覆心思。】
【他讓人逼著熊心遷往長沙郴縣,然後讓人把熊心抹脖子了,就這兩件事兒就看得出來,項羽這個人牛逼能打,但是這個為人啊是很一般,就是沒什麽大的格局,再加上他暴虐屠城這些,讓他根本得不到民心。】
各朝各代的人都將這些都記在心裏了。
民心果真是極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麽年代都是如此。
【這時候齊國的田榮看到項羽沒有封自己,於是反楚,兩邊一打起來,劉邦就悄摸摸兒地行動了,帶著韓信等人殺回鹹陽,史稱“還定三秦”,等項羽回過神來,就已經是楚漢之爭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這個劉邦,還真是個陰險狡詐的。
不過兵不厭詐。
能屈能伸,這才是能夠成就大事的聰明人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秦始皇本紀》過後就是《項羽本紀》,其實很多人對此都有疑慮,包括接下來在後面出現的《呂太後本紀》,都被人懷疑是不是不該出現在本紀當中。】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眾人心中也都很疑惑,他們很多人的心中對項羽其實是不大看得上的,說不好是為什麽,倒不是覺得項羽沒有能力,可就是覺得他這樣的人不配坐上那個位置。
有時候細究下來可能還是自己所站的立場問題。
但就是對手下這一點,任誰也會選擇陛下吧,如今的事實也證明了,他們選擇是正確的。
【說到這個咱們要說到秦漢時期的皇帝們,真正地坐到了皇帝這個位置上的有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漢高祖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劉恒、劉啟和劉徹,到劉徹這兒,司馬遷他肯定就不知道了。】
【那這幾個皇帝中,本紀沒有提到的除了胡亥就是劉盈、劉恭、劉弘,而多出來的那個就是項羽和呂雉。】
早在先時幕中女子提到呂雉時,劉邦的心中就有不詳的預感。
其實他對於自己的兒子劉盈也不是特別看好,但自己血脈延續下來,情況也不算太壞。
只是不知自己這三個和胡亥被相提並論的後輩是個什麽情況,而呂雉又是什麽情況。
【一開始我們看到項羽和呂後,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司馬遷的悲情,想著會不會是因為這兩個人的悲情人生呢?畢竟哪怕我們不知道項羽這個歷史,可霸王別姬也都是聽過的,有了藝術的光環在,他身上的悲劇色彩更加濃厚,但是要說到悲情的話,那劉盈幾個不悲嗎?所以在司馬遷這兒悲情人物還得有門檻?好像有點牽強了。】
眾人沒聽說過什麽霸王別姬,也並不覺得項羽有什麽可悲的。
這世間失敗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亂世,有人崛起有人落幕,項羽只不過是那落幕之人中的某一個罷了。
而他的失敗跟他自己也有很大的關系,他錯過了許多的機會,這是事實。
【那又有人會說了,很明顯就是司馬遷在貶低漢朝啊,他本來就討厭漢朝,加上這兩個人那不是和漢朝作對的嗎?但是事實是不是如此呢?這種說法未免把司馬遷看得太小家子氣了,再說了呂後也不一定就真是在與漢朝作對,甚至於我們都不能確定她是真的想要篡權。】
呂後要篡權?
眾人聽到了這話,都不敢吭聲了。
不會是真的吧?
大漢才剛剛建立便聽聞這樣的消息,他們要怎麽做啊?
可女子又說她不是真的想要篡權,這又是什麽意思?
【那是司馬遷單純地崇拜這兩個人嗎?顯得太兒戲了一點吧,甚至於司馬遷對於呂後其實是持否定態度的,至少從整體上來說是這樣。】
既是如此,這下皇後怕是要換了,眾人想。
想到此處眾人又忍不住地嫌棄司馬遷,既然是否定,如何放在這麽關鍵地位置呢?
這本紀一欄一看下來就是整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啊!
【以上的這些猜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很難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首先,很明顯呂雉就是代替了劉盈、劉恭、劉弘這幾位,從劉邦死一直到劉恒即位,十多年的時間裏基本上都是呂後掌權,而她掌權後也不就是什麽專權跋扈,禍亂宮闈,導致漢朝滅亡,她對漢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這下說得眾人更懵了,既然她對於漢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司馬遷為何還要否定她呢?
那可能就是因為她想要篡權吧。
【而項羽這個人,他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握著那個位置差不多的權力,只差一步就登上那個位置,當然了,看著只是一小步,那實際上就跟木桶效應一樣,很難跨過去,根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這是劉邦說的話,如果我們把這裏的失,理解為失去,那就說明項羽是曾經有過天下的,這麽說的話就也比較說得通了。】
漢初的大臣們對此都是十分心驚。
是的,確實就只是差了那麽一點,若這天下是項羽的,那他們這些人的前路還不知道是什麽呢。
不過為何陛下得了天下,而項羽卻失了天下呢?
眾人都不由得想起了幕中女子所說的民心。
即便陛下並非一個多麽良善的人,可比起項羽,到底是沒那麽暴虐。
【“秦失其道,豪桀並擾”這裏是說秦末時期,秦朝已經喪失了所謂的王道、仁道,已經沒有個領導天下的樣子了,所以天下豪傑群起想要扳倒秦朝。】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開始明白了這樣的話。
他也明白了自己與幕中女子所言的矛盾。
女子曾說在看到起義時就應該重視,應該探究其發生的原因。
而他從戰亂過來,時時刻刻都看到各處的戰爭,習慣了這樣的天下,以至於統一天下之後,他依舊以為有戰爭是正常的,而他只要像對待六國一樣打就是了。
可若是沒了戰爭,那不就不會有滅亡了嗎,還打什麽呢?
【“項梁業之,子羽接之”,項梁是項羽的叔父,當初陳勝起義後沒多久,他跟著就起義了,還招攬了很多人,劉邦都曾經是他的手下,後來眼看著秦朝不行了,他就飄了,結果被秦軍幹掉了,於是項羽就接替了他的位置。】
【“殺慶救趙,諸侯立之”,後來項羽擁立楚懷王,沒錯,又是楚懷王,但是並非楚懷王熊槐,而是熊槐的孫子熊心,楚國滅亡之後,熊心就隱居種田放羊,你說人好好地放羊,你幹啥找人家,項梁把人拉著一起就上了車,這什麽車都上只會害了你自己。果不其然,後來就被項羽給殺了。】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楚懷王現在被秦軍軟禁,也不知何時會有人來救自己。
早在先時他就覺得自己有了屈原,楚國一定能夠繁榮強大起來,可後來看著百姓無比地推崇屈原反而看不上王室,他便心中不快,刻意冷落刻意疏遠甚至放任他歸家。
也不知屈原此次能不能來救他。
現在他的心中只有無盡的悔恨,他怎麽能懷疑那麽忠心的屈原呢?
如今看到自己的後代也被人利用,心中更是悲憤交加,卻也只能無能狂怒。
【為什麽叫楚懷王,忘了說,這個熊槐的楚懷王是他的謚號,而熊心的楚懷王是他的稱號,我就感覺是當時一時不知道叫什麽,然後突然想到了楚懷王有點順口,完了才想起來是熊槐的謚號,將錯就錯說什麽您看啊,多有緣啊,既能表現楚國百姓對您的期望,又代表了致敬您的祖父,多好啊!好吧,其實我是瞎說的。】
眾人一頓。
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地,也在認真地思考她說的話。
誰知道是瞎說的?
【反正楚國就相當於覆辟了,後來趙國遭難,項梁也死了,熊心就帶著一群人去救趙國,其實這個時候項羽是不願意的,他想直接去鹹陽,因為當時楚懷王熊心發布了一個宣言,先破秦入鹹陽者為王。可是熊心不願意項羽先去,項羽沒辦法只能跟著去北邊繞了一圈,也就是這麽一繞,讓劉邦先到了秦國,子嬰投降,秦國滅亡。】
漢以前的人都在看著熱鬧。
就連秦朝許多人都在想,如此的話,那項羽未免太可惜了點,或者說是劉邦的天下來得太容易了一些。
如果是他們,那就直接往鹹陽而去,先拿了天下再說啊,還管那麽多呢。
【這時候熊心讓宋義當了將軍,這人看著秦國和趙國打,看了一個多月,坐山觀虎鬥,楞是不出兵,項羽這時候本來就著急上火,就怕有人比自己先入了鹹陽,於是他心一橫發動兵變殺了宋義,救了趙國,一路往鹹陽而去,結果劉邦已經到了。】
太可惜了,眾人感嘆。
這項羽是有點優柔寡斷了吧,既然有這發動兵變的實力,楞是去繞了路,而且還多等一個月。
這不是把天下拱手讓人嗎?
此時的嬴政也在饒有興致地看著。
他知道,這兩人很有可能會是自己日後的對手,所以他得了解對方。
可是這一看,這項羽確實不行啊,只那劉邦……
女子越是說得少,倒是顯得對方有些神秘了。
【再說劉邦,雖然先行一步到了鹹陽,拿下了秦國,但是他卻並沒有按照熊心說的宣言稱王,這是為什麽呢,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為他太清楚,如今做主的不是熊心,而是項羽,如果他先自立為王了,那他就是下一個宋義,本來呢,項羽這邊的人也是想殺了劉邦的,就是我們熟知的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然而劉邦多能說啊,立馬就開始說了,我雖然先來了鹹陽,但我什麽也沒動,就等您了,我當然知道您是老大呀。】
這話說得秦朝眾人更是皺眉。
“開國國君這般膽小,那漢朝能好嗎?”有百姓疑惑地問道。
有人問,就自然有人答:“你知道什麽,沒聽女子說嗎,那是他成功的關鍵啊!”
能夠懂得韜光養晦的人,自古都是更容易成事的。
【劉邦就楞是因為這個逃過一劫,然而我們之前說了,項羽差一點就成為坐擁天下的那個人了,但實際上他是差了很多,比如差了什麽呢?“誅嬰背懷,天下非之。”】
眾人明白了,這項羽是人品不行。
也是,若是人品不行,能成什麽事呢?
就算當上了帝王,也不見得能好。
【劉邦雖然進了鹹陽確實沒幹太多事,至少沒有殺了子嬰,我們之前說過的,這也是劉邦的智慧,但是呢,項羽一來,殺秦王、燒宮室、搶財寶,活脫脫的一個土匪,這是第一個。】
嬴政想著自己腳下的這塊地方會輕易地被人燒毀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項羽,什麽東西,竟如此囂張。
【第二個,根據《項羽本紀》記載,“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什麽意思,就是說項羽派人讓楚懷王封自己為關中王,楚懷王說不行,咱們都約好了,誰先去誰稱王的。這可不得了,項羽覺得,我不能稱王那大家都不稱王,或者說大家一起稱王,項羽立馬尊懷王為義帝,然後跟眾人說,咱們啊刀山火海裏下來的都有功勞,就義帝沒有功勞,咱們應該分他的土地,我們自己稱王。】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熊槐氣得要死,這後世之人怎能如此對待他楚國後裔呢?
這項羽,不是楚國人嗎?
在他看來熊心的做法也沒有什麽問題,至少沒有出爾反爾,這讓人如此掃了面子,還是楚國王室不興啊!
若是楚國沒有早早地滅亡,這樣的君主定是一個不錯的君主。
熊槐想,若是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一定會讓楚國再發展起來。
【於是項羽封自己西楚霸王,一看名字就很牛,而後定都彭城,這個有點意思哈,彭城在今天的江蘇,而鹹陽在西安,搶的是西安這邊的王,最後他自己回了老家,這是為什麽呢?】
【我想原因應該有很多吧,首先江南地區那一直都是比較富庶的,其次他是楚國人,自然是在自己的大本營更利於行事,其三現在看似他最強,但是難保太過於顯眼其他人嫉妒啊,慢慢來唄。表面上說的是衣錦還鄉,也算是達成了。】
既然那般蠻橫地處事了,何不直接稱帝?
這時候又開始忌憚了,這項羽還真是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啊。
也不知是不是早知道了結果,眾人都覺得項羽本就是該難以成事的,如今看著更覺如此了。
【然後呢,項羽封了劉邦漢王,封地在哪呢,巴、蜀、漢中的一些地方,一看這地理位置,“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朝尚且如此,何況漢朝,這是還忌憚劉邦呢,劉邦肯定也氣啊,但還是忍了,畢竟現在還不是對方的對手。】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能不氣嗎?
劉邦這時想起當初的場景,如今還氣呢。
項羽那不只是忌憚他,簡直就是羞辱他。
不過也是那時候,他更加堅定了自己一定要走上如今的位置,他不樂意看人臉色。
【項羽回去一是風風光光,二來還很生氣,原本只要熊心答應封他為王,他就能順理成章地大眾人一頭,但是現在可好,還得自己封王回老家,那意義可差了不少,於是他就起了報覆心思。】
【他讓人逼著熊心遷往長沙郴縣,然後讓人把熊心抹脖子了,就這兩件事兒就看得出來,項羽這個人牛逼能打,但是這個為人啊是很一般,就是沒什麽大的格局,再加上他暴虐屠城這些,讓他根本得不到民心。】
各朝各代的人都將這些都記在心裏了。
民心果真是極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麽年代都是如此。
【這時候齊國的田榮看到項羽沒有封自己,於是反楚,兩邊一打起來,劉邦就悄摸摸兒地行動了,帶著韓信等人殺回鹹陽,史稱“還定三秦”,等項羽回過神來,就已經是楚漢之爭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這個劉邦,還真是個陰險狡詐的。
不過兵不厭詐。
能屈能伸,這才是能夠成就大事的聰明人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