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王維

關燈
王維

【在歸隱嵩山之後,王維寫下了《歸嵩山作》等作品,他在某種程度上和陶淵明真的很像,這首詩就帶著一種辭官歸隱的閑適愉快的感覺,但是只要他後來主動回到了朝堂,我們就有理由懷疑此時的他是故作輕松。】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的唇抿成了一道直線。

有時候他就在想,自己如今的閑適是真的閑適還是自己裝的,他自己都有些分辨不清。

這種事情想得多了,事情的發展似乎就朝著自己的想法走了。

他只要想著自己不再在乎朝堂瑣事,他似乎就真不在乎了。

可是看著朝堂上或有建功立業者,或亂成一團,或有他能做之事,他的心就又難以平靜。

王維知道,自己不該一直如此。

欺騙自己毫無意義。

可是連陶淵明都沒有辦法的事,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清水環繞草木,車馬悠閑前行,“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這裏詩人又與風景互動,流水像是對自己有意,飛鳥也陪著自己一起回歸山林,“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荒蕪的古城緊挨著古時候的渡口,落日將整座秋山染紅,“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在遙遠的嵩山底下,我將回到那處去閉門隱居,這個閉關是佛家閉門靜修的意思,這時候的王維應該很有一種佛門俗家弟子的感覺了。】

在這個時期,人們對佛門是很尊重的,帶著許多敬意的。

早在幕中女子說王維是詩佛的時候,其實許多人就已經對他很感興趣了。

只是許多虔誠的百姓甚至從未見過王維,即便王維站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認得。

聽著幕中女子這麽一提,他們想,或許王維就像那些得道高僧一樣,整個人都帶著一種莊嚴肅穆讓人想要朝拜的感覺,即便他並未身披袈裟。

【王維在嵩山有隱居之所,在長安的時候也偶爾回去居住,所以這裏用的“歸來且閉關”。】

【好在這次他隱居的時間不算長,沒過多久,張九齡就給了他機會,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王維被封為右拾遺,雖然我們都知道了右拾遺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官,但是卻是個很重要的官,挨皇帝近,也很容易被提攜,我們說很多文人都做過這個官,比如杜甫,杜甫還是左拾遺,在那時候左甚至是尊於右的,也就是說杜甫的官職會比王維的高那麽一點點,但王維顯然比杜甫更圓滑,所以杜甫上任不久就被辭退,但這個右拾遺卻成了王維的踏腳石。】

杜甫輕嘆,借飲酒緩解自己的尷尬。

他其實不是很能理解,自己平日裏也不是個特別不會說話的人,照理來說只要他矜矜業業為著聖人為著大唐,怎麽也不至於丟了官職。

而此時的王維面對的還是已經快要走下坡路的玄宗,為何他可以自己就不可以呢?

難道是因為他有張九齡的幫忙,而自己沒有靠山嗎?

若是不這般想,杜甫根本想不通。

【王維去到東都洛陽赴任,到了洛陽之後,立馬寫詩《獻始興公》給張九齡明志,具體的內容咱們就不講了,大致就是說,我一定會好好幹的,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希望下次有機會還提拔我。】

【你看,這王維是比較會做官的,即便他心中可能也不喜歡這樣,但是人家表面功夫做得漂亮。】

杜甫沈吟。

他也是不願這樣的,他和李白都是。

但是他二人這樣的事情做得不少。

難道就因為王維的誇讚的詩句寫得好?

他當然知道王維的詩寫得好,而且王維的詩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人們的歡迎的。

思慮半晌,杜甫其實有些想通了。

道理很簡單,並非其中的一點,王維的詩歌名氣,王維的審時度勢甚至是王維的運勢可能都比他好,所以他沒有成功,但是王維成功了。

【第二年,王維就跟著玄宗一起回了長安,算是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在同年,張九齡罷相,玄宗讓李林甫、牛仙客並相,這事情對王維應該也有影響,但是他依舊是右拾遺,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認為這一年就是唐玄宗前期清明後期昏庸的分界線。】

李隆基遙想那一年發生的那些事情。

分界線,他做了什麽?

難道就是用了李林甫?

張九齡是犯了什麽事來著,想到那事情李隆基就不由得想起自己死去的兒子,一想起頭就疼。

看來真是年紀大了。

【又過了一年,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被貶荊州長史,王維依舊任右拾遺,他在京中左右逢源,寫了許多的應和詩,也過得並不快樂,已經產生了思退之意。】

他被張九齡提拔上去的,張九齡走了,那他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眾人都這樣想。

日子不好過,這時候產生思退之意這就再正常不過了。

若是在朝堂一直被打壓,或許隱居對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他適合隱居山林。

【其中寄給張九齡的《寄荊州張丞相》就很清楚地表達了他這樣的想法。】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我思念的人在哪兒呢?王維當然知道,可是他卻只能遠遠地悵然地望著荊門山的方向,也就是張九齡被貶之地。“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您並沒有真正賞識我的人,您的舉薦我終生難忘。】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如今您遠離了朝堂,我也要像您一樣歸隱山林,“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看著大雁漸漸南飛,我的心意要怎麽寄給您呢?】

以往還能寄信,如今又能怎麽呢?

王維更加悵然。

他當然也知道這世道要變了,因為巨幕的出現。

若是巨幕能早一點出現就好了,這樣說不定……

哪有這般假如的事呢?

【雖說這個時候朝堂上的黨派之爭跟宋朝時是完全沒法比的,但是難免也會有站隊或者是被迫站隊的情況。】

【從張九齡被排擠出朝堂開始,朝堂上就漸漸地成為了李林甫的地盤,但是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從公元726年,開元十四年起,李林甫就開始了他的步步升遷,很難說在這段時間內他在朝堂上沒有搞事情,只是或許那時候玄宗還比較清醒,而朝堂上又有一些得力的大臣們把持著,所以他蹦跶不起來。】

李隆基眼神冰冷得可怕。

沒錯,他是知道李林甫的野心的,他從來都知道,只是視而不見。

他以為他身為天子完全能夠掌控,沒想到讓朝堂成了李林甫的天下。

李隆基忍不住冷笑。

真是該死啊!

【可是漸漸地,當一個小人有了權力,有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我們不知道王維在入朝為官之後具體經歷了什麽,但是我相信他也一定是看到了一些不符合自己預期的情況,而且那時候的玄宗已經慢慢地開始飄了,很多時候年輕人都把身邊發生的一切都看得比較嚴重,所以王維產生了退意。】

這事情給了許多皇帝警醒。

沒錯,很多時候,朝堂的腐朽都是因為小人得志。

所以不能小看每一個人,權力這種東西,他們貪戀,別人也貪戀,不要指望有人能真的一身正氣,即便真的有這樣的人。

可以給予可信之人權力,但最終的權力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否則自己遭殃,江山社稷同樣遭殃。

【然後,王維可能沒有想到的是,他看到的那些僅僅只是開始,所以在張九齡被貶之後,他進一步意識到朝堂的畸形,於是隱居的心比以前更甚。】

【但是這個時候他並沒有完全地放棄,他還在掙紮,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王維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出使河西,也就是涼州,看起來像是委以重任,但其實是因為張九齡而遭受排擠,不見得是因為前面他寫的思念張九齡的詩,但估計也是因為此方面。在涼州又是他的一個不一樣的經歷,他在這裏留下了著名的《使至塞上》等著名的詩歌作品。】

去涼州?

這是要去打仗了?

許多此前朝代的人不知道唐朝的歷史,想著這李林甫可真是夠胡鬧的。

竟然把一個文臣弄到邊疆去,這是要做什麽?

《使至塞上》,似乎說過,又是一首精彩的詩。

【我們就來看一看他的這時期的優秀作品,王維這個人帶給我們的驚喜不小,他看起來似乎沒有李杜二人對文學史的貢獻大,但我們卻不能對他的文才視而不見。】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其實在很多人的心中,王維是可以超越李杜的存在。

但是聽了幕中女子的話,眾人都慢慢冷靜下來。

李杜的詩在後世的影響力太大了,不過這也不影響他們欣賞王維的詩。

幕中女子肯定也是欣賞的,如若不然,現在恐怕也不會說王維。

所以即便他們對這樣的說法感到別扭也還是期待著接下來的內容,好在幕中女子這樣比較的話並不算多。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獨自乘車去慰問邊關,路過的屬國已經過了居延這個地方,單車,應該並不是說他一個人或者一輛車,應該是說他一個官員,而屬國應該就是歸附於唐朝的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飛蓬和大雁自比,表示自己到了北方邊地。】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是千古名句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香菱之口寫了對此兩句的評價,他認為,“直”字看起來好像並無道理,因為煙怎麽可能是直的呢?而這“圓”又顯得太俗,誰不知道落日是圓的呢?然而想要找兩個字來替換這二字,卻根本又無從找起。在浩瀚的沙漠之中,孤煙直上,無盡的黃河邊,落日渾圓,沒見過這個場景,或許很難想象,還好咱們可以看看圖片。】

說完,一幅大漠美景就驟然出現在眾人面前讓眾人驚嘆不已。

唐,元和年間。

被後世定義為苦吟派的一幹人等忍不住地去給這兩個字找替代品。

他們其實越發覺得第一次想到的就是最好的了。

雖然說他們靠著不斷地更改確實也寫出過十分優秀的詩作,但正如女子所說,大多數時候都是有佳句而無佳篇。

聽了幕中女子那樣的話之後他們就更難修改自己的詩作了。

自己寫好的句子都難以更改,更別提是旁人早就已經寫好的佳作了。

不過他們其中還真有人動過這心思。

他們覺得這煙若散,日若寂,或許更符合當時的意境。

但是作詩是不可能不顧韻律的,這兩個字不合適,也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字。

改來改去,對比之下,自己改的比之原作不知差了多少。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在關口遇到偵察兵,告訴我都護大人正在燕然前線。】

【值得註意的是這裏指的地方不一定準確,像長河,我們理解為黃河可能不對,這裏是有爭議的,而王維出使安西也是不用經過蕭關,它可能就是一個借指,就像我們之前說的用都城長安來指都城洛陽,對於文學作品很多是候可能不能有太過於精細的考究,在邏輯無法自洽的時候首先考慮其中的情感。】

眾人紛紛讚同。

連史書都不能全信,更何況是這些文人們寫的東西。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寫詩也常這樣借指,早就見怪不怪了,他們覺得幕中女子說的話就是多餘的。

【但凡是到了邊塞,人們的作品仿佛都會帶上一點蒼茫之感,像王維這作品雖然比大多數的邊塞詩要含蓄一些,但還是會有那種感覺的。】

【再加上他失意來到此處,所以他的心情並不怎麽好,我們可以體會到他詩中表達的一種孤寂蒼涼,其實拋開這首詩中那精妙絕倫的寫景的句子,他這有點像是流水賬一樣的敘事詩,就是寫他來到這個地方慰問將士們,然而經過了什麽地方碰到了什麽人,但是加上那點睛之筆,這首詩就活了,這就是故事的魅力難得之處啊!】

點睛之筆?

毋庸置疑,當是說的那兩句名句了。

許多人看著有些雲裏霧裏,他們都知道幕中女子說的是對的,可是怎麽對的卻難說。

明明那兩句在詩中根本沒起到什麽作用……

白居易本來也陷入了這困惑之中,但是一想到作用,他就豁然開朗了。

對於他而言,詩歌不寫現實就失去了其中最重要的東西。

但是他寫的或許之於幕中女子所說的流水賬一樣,雖然他不太多這流水賬執意,可顯然不是什麽好的形容。

他的詩就是少了點這能夠促進人們去想象整個場景的這點睛之筆。

【那,說是來慰問,王維在這邊關做了什麽呢?】

【他被崔希逸辟為幕府節度判官,作為一個從小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突然來到了這樣的大漠之地,不管看到什麽王維應該都是新奇而震撼的,在這裏他看到了匈奴來犯,寫下了《隴西行》,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是卻寫出了戰事的緊張,我合理懷疑王維是沒有去戰場的,這也很好理解,他雖然是被排擠到此處的,但是也算是領導派下來的,他又是大家族王家的,又只是一個文臣,且不說他沒有必要上戰場,就是他想上估計崔希逸也不會同意讓他上。】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打仗?

當時的王維就算有這個心也無這個力啊。

若是可以他也想沖鋒陷陣一回,可是他哪裏有這個本事,去了不是送死是什麽?

倒是另一邊的李白想起了自己曾想從軍的事情。

是的,或許這次進京不行,他還能去從軍。

想到這裏他才發現和杜甫的再次會面讓他有多激動,竟是忘了自己先時的打算。

瞧杜甫的樣子,他不可能讓杜甫隨著自己一起。

而他自己也已不再年輕,他在這些事情上不能再這樣任性妄為,最好能留在長安。

從軍只能是他背水一戰的選擇。

【但是這不影響他寫出優秀的邊塞詩,畢竟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都沒有去過邊塞呢。】

【我們看看這首《隴西行》,“十裏一走馬,五裏一揚鞭。”這兩句,完全就是想象的嘛,這是描寫偵察兵送急報的場景,“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等這快馬加鞭的軍書到了才知道原來匈奴把酒泉給圍了。這裏的匈奴應該不是指匈奴了,匈奴已經沒了,應該也只是一個代指,代指突厥、吐蕃等外邦,酒泉,大家應該知道,如今的衛星發射中心之一。】

衛星又是什麽東西?

看,這不又有了?

代指,實在太普遍了。

普通人完全不在意詩中所描寫的內容,反倒對幕中女子說的一些細節很感興趣。

倒是那些朝堂中人開始緊張起來。

不管文臣武將,內心深處最不想的就是打仗,兵部不想征兵不想犧牲,戶部不想給銀兩,其餘人更是不想百姓受苦從而導致天下大亂,更別提若是戰爭失敗會帶來的恐怖的後果了。

只是那些百姓們的反應就沒那麽快了,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

北方的那些外邦一直都不老實,總是入侵他們的國土。

但邊關有將士,他們時不時地就要打仗,他們一定能打贏的,只是不管輸贏他們這些人的日子就是要更苦一些罷了。

因為將士們要上戰場,他們沒有糧食沒時間種地,他們得吃百姓的糧食。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關山飄著大雪,卻看不見狼煙,都被大雪給熄滅了。】

【一字沒有寫戰爭,但是卻能將人的緊張給吊起來,這就是真正的意在言外,那個時候就說明了北方的局勢並不是特別好,但是應該還算正常吧,偶爾打仗就是這樣子的。】

【王維他不是武將,對於邊關的形勢他肯定也是看不大懂,這個很好理解吧,或許這也是他被人弄到邊關來的原因之一,反正你小子到邊關也立不了功,蹦跶去吧。】

李隆基都不太記得把王維弄到邊關去的事情了。

他那時候哪裏把王維放在眼裏。

但是把文臣弄到邊關確實是難以立功,除非文臣能傳回來好消息,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認,這要看運氣。

文臣在邊關通常是起監督作用,必然會遭到忌憚,只怕那時候王維也是很想隱居的吧。

【但是王維雖然確實沒辦法在戰事上做什麽,甚至發出一些自己的意見都有些困難,但是他卻可以觀察到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士兵們的生活,其中他對老兵尤為關註,我們看看他的《隴頭吟》和《老將行》。】

【首先,《隴頭吟》不僅寫了老兵,還寫了少年以及行人,反應了邊關的艱苦生活。】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這裏的太白不是李太白啊,是太白金星的太白,夜觀天象,大概是在看戰事,因為據說太白金星是主兵象的。這個來自長安的少年關心著邊關的戰事,所以大晚上的跑到城樓上去夜觀天象。】

李白腦子裏一下就有了畫面。

那是一個手持寶劍的意氣風發的少年,或許就是自己年輕二十歲的樣子。

如今,他也算老當益壯,想來就算再去也沒問題。

不會像王維筆下的老兵那麽淒慘。

然而他連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心裏的這樣的話。

【而行人又是怎麽做的呢?“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隴山上的明月高高掛起,行人吹起了羌笛,“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關西來的老將悲愁不已,停了馬聽著笛聲忍不住流淚。他為什麽流淚呢?】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這些年來身經百戰,部下偏將都已封了萬戶侯,這兩句是典故,說到萬戶侯我們自然而然能夠想到李廣,“李廣難封”嘛,李廣在大大小小的戰役當中看似沒有立下多大的功勞,但是他的貢獻肯定也是有的,這裏老將以李廣作比。】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也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對李廣的事情是不是做得不夠好了。

其實他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很自負的人,做下的事也不會輕易認錯。

對於李廣之事,他一直認為自己沒什麽錯。

李廣的功績真的值得自己給他封侯嗎?

可是這後世之人為何都這般說?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而這兩句說的是蘇武的典故,之前我們常說李陵,蘇武說得少,他們兩人都是去攻打匈奴的將領,兩人都被匈奴人給抓了,但是兩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李陵選擇假意投降,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詐降太真,連自己人都信了,害了自己的全家,而蘇武誓死不降,在匈奴餵了很多年的羊,倒是全了自己的忠臣名節。】

這段歷史也是令人唏噓的。

誰不知道蘇武雖是保全了名節可是最後的下場卻也沒多好。

兒子被霍光殺死,只留下和匈奴女人的另一子,一生與匈奴人為敵,最後自己的後人卻也是半個匈奴人,多麽的諷刺啊!

【其實當時匈奴人還曾經讓李陵去勸降蘇武,但是蘇武卻拒絕了,可是十多年後,蘇武回到朝堂並沒有得到多高的封賞,拜官典屬國,王維認為漢武帝對蘇武不公,從而表達對自己的待遇的不滿。】

劉徹想這王維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麽誤解?

不過他這人好像就是如此,先時寫《過始皇墓》,這時候又寫自己。

他倒是想看看王維還能寫出什麽來。

【王維通過寫觀星的對未來還心懷希望的少年,寫路上的思想的行人以及得不到封賞的老將的描寫寫出了邊關將士的不易。】

【邊關將士千千萬萬,戰亡的人數可能遠高於建功立業的人數,但是這樣的情況別說是王維,就是千古名將來了怕也是難以改變,所以人們只能祈禱戰爭能停歇,只要沒了戰爭這些煩惱自然就沒了。王維在此中雖然沒有表達這樣的想法,但我想他的心中應該和許許多多的人一樣是希望世界和平的。】

幕中女子這樣的話,眾人聽聽也就過去了。

世界和平,這怎麽可能呢?

即便是在貞觀年間、永徽年間、又或者是開元年間,哪有戰爭停歇的?

他們這些人在長安富庶之地過得倒是歡樂,可是邊關將士們呢?

許多人到此時此刻竟才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

【而另外一首《老將行》更是直接描述了老將的一生,揭露了軍隊中的不合理現象同時也歌頌了老將的精神氣魄,這裏應該也有他對於朝廷的不合理現象的隱形地抨擊,我們來看看。】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他這個人,年輕時候確實也有點任性,至少李隆基是這樣認為的。

敢這樣諷刺朝廷。

但是如今卻變了,也不知跟自己有多少關系。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前面寫老將年輕時候有著飛將軍李廣之勇,徒步就能取得胡人的坐騎,李廣的這個事情我們講過沒有,就是他被俘虜裝死然後奪馬而逃的事。】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最近已經有大臣提議給李廣追封了。

可是師出無名,劉徹並沒有同意。

他就不明白,為何這些人都這麽想呢?

是出自誰呢?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年紀輕輕就總是射中山中猛虎,這裏依舊是李廣的事跡,而後一句,哪裏只有黃須兒才是英雄呢?鄴下黃須兒指的是曹操的第三子曹彰,因為胡須黃色所以有此稱呼,之前是說過的,曹彰孔武有力,曾經威震塞外,但是後來他卻暴病而亡,曹植還懷疑是曹丕忌憚他的神武所以害死了他,他是不是曹丕害死的有待考證,但曹彰的武力值是不用懷疑的,而詩人卻說,這老將是不輸曹彰的,可見其英勇程度。】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又提此事了,曹丕真是頭痛。

以往他是堅信自己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的。

但是最近他在戰場上待得多了,感覺自己也變了不少。

他甚至在想,若是自己的兩個弟弟真做出非得要跟他爭搶的事情,或許,他真的會有所行動也說不一定。

現在曹丕只慶幸。

慶幸幕中女子將這事說出來了。

這下全天下的人估計都盯著他們三兄弟,他不僅不能動誰,反而還得護他們周全,但同時他們自然也會收斂自己的性子,多半也不可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馳騁沙場三千裏,足以見征戰之辛苦,曾以一己之力抵擋百萬雄師,這裏我認為就是誇張了,應該就是勞苦功高的意思。“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這兩句和前兩句一樣,同樣也是誇讚老將以前的功績的,說他迅猛殺敵,敵軍都很怕他。】

【然後前面的鋪墊過後,詩人開始舉例,“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這兩句我們在之前說辛棄疾的時候講過的,他認為漢武帝賞罰失據,任人唯親,導致一代名將李廣最後的結局那麽可惜,關於這個事情,感興趣的看一下辛棄疾的部分,而王維這麽寫就是把老將與李廣放到同一陣營了,他認為老將和李廣一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嘉賞。】

聽到這兒,許多人就都明白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這王維是嫌自己的待遇不公啊,或者還有張九齡。

對此李隆基也沒法反駁。

他過去是做錯了一些事情,有些事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他也沒法更改,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去做接下來的事情。

罪己詔已發,王維對自己也明顯比以前更尊敬。

而這些過去的,大家都不必追究了。

【後面便是寫老將的結局,“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自從被嫌棄不用就像是枯萎的木頭,蹉跎著便白了頭。】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當年,就像後羿一樣,箭術可以使雀失目,但是如今久不練武,就像左臂上生了爛瘡一樣,早已不能用了,古代人認為柳和瘤同音所以有這個意思。“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無法建功立業,只能像邵平和陶淵明一樣隱居了。】

【他寫的是老兵,但是其實也是寫的他自己,他很清楚邵平和陶淵明的無奈,因為他與他們同病相憐。】

東晉。

也不知王維最後的結局如何了?

雖然知道陶淵明也知道幕中女子所說的事情定然是已成定局難以改變的,但是他也想知道王維有沒有一條道走到黑,或者是像如今的自己這般還是有歸隱山林的機會。

突然,陶淵明有了一個很大膽的想法。

既然自己這裏能看到巨幕,那唐朝時候的王維呢?

他就不能看到巨幕嗎?

那其他朝代的人呢?

這個想法讓陶淵明嚇了一大跳,根本不敢再繼續想下去。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蒼茫的古木連著深巷,冷寂的窗外是寥落的寒山,然而即便是這般的淒涼之景還是沒讓老將放棄,“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這兩句是典故,第一句是後漢時期,耿恭與匈奴作戰,困守疏勒城,沒想到卻被匈奴人斷了水,耿恭穿井不得,開始祈禱,說是當初李廣利拔佩刀刺山,就有了飛泉,他覺得自己也可以,結果還真讓他給求來了。這個典故是很誇張的,顯然是虛構,依舊是出自《史記》,所以咱們對《史記》不能盲目地信任。】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已經下令命司馬遷一字一句都要按照事實來,不可隨意虛構。

若是司馬遷寫的都是真的,那如今他們能審多少事啊!

但其實劉徹也並不是希望他事無巨細什麽都寫出來,可自己的私心就不好說了。

【第二句說的是灌夫的典故,漢潁陰的灌夫,在失勢後就喝酒發牢騷,後來就被殺了。老將說自己要像耿恭一樣遇到困難依舊心懷希望,而不像灌夫一樣只顧喝酒發牢騷。】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韓信輕輕嘆了一聲。

這個老將可真是夠傻的。

被如此怠慢,卻還如此盡忠職守。

可是這世上似乎就真需要傻子。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賀蘭山下,軍士們列隊如雲,告急的軍書日日送來,“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持節使臣到三河去招兵買馬,詔書下令將軍兵分五路出兵。】

【老將顯然還是想建功立業的,他把鐵甲擦拭得潔白如雪,持著寶劍其上閃動著帶星的紋路,“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自然是想挽弓殺敵,保家衛國,“願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軍。”決不能讓敵人的兵甲驚了國君、驚了朝廷。】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突然有一瞬間的心痛。

他沒空去想王維寫這些的心思。

他只是突然想到了張九齡,張九齡在死前有沒有像這個老兵一樣再為國效力呢?

若是自己當初能夠清醒一點,能夠繼續任用張九齡或許開元盛世遠不止他們看到的那般。

終是自己錯了。

這樣的錯是下了罪己詔也無法彌補的錯。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勳。”“雲中守”說的是漢文帝時期的雲中太守魏尚,他曾經讓匈奴不敢犯邊,但是後來卻被罷官,因為馮唐的求情才官覆原職。可千萬別嫌棄當初的雲中太守,他如今依舊可以殺敵立功,報效祖國。】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的視線瞥過臺下眾人,最後在陳子昂的面上停了一瞬。

她也有些心驚。

雖自詡愛惜人才,可只有她才知道她放過了多少的人才。

有與她作對的,有不合她心意的。

也是時候將這些人叫回來了。

如今因著這巨幕的出現,眾人顯然能夠更加地理解女子了,雖說要真的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她這個帝王的位置,如今已經算穩了。

現下最重要的是要找個靠譜的儲君。

沒有人比武則天更清楚自己的身子。

只是可惜了,她想來想去竟不知到底該選誰,選誰才不至於葬送了如今的江山。

【這首詩用了很多的典故,跟王維平時的風格差別很大,這樣的改變應該是王維經歷挫折後而產生的,除了他在仕途上的挫折,來到邊關看到不同的風景也讓他寫下不同的東西,有時候創作就是很能反應作者的思想與經歷。】

關於這一點已經沒有人能夠反對了。

放到自己的身上,眾人還真就不覺得。

可是這麽快地去看旁人的一生,才清楚地知道,原來每一個階段做的事情都是不會相同的。

這大抵與孔子所言三十而立等言語相通。

即便儒家的一些思想被幕中女子給否定了,但是眾人還是想說一聲。

聖人真是大智慧啊!

【拋開這首詩的思想來說,這首詩寫出了一個鮮明的失意老將的形象,老將年少英勇卻遭受不平待遇,還慘遭遺棄,然後他依舊一腔熱血想著精忠報國,而整個一首詩表達了王維對老將,甚至是邊關將士的讚賞,也能看出他心中的愛國之情以及他對建功立業的向往。】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決定多舉辦制科考試。

他要讓所有想要為大唐做事的人都有機會。

而選拔人才最有效的方法自然還是科舉。

他要親自主持!

【但是這首詩中間也寫了邵平、陶淵明這樣的隱居之人,這是王維無法建功立業的退路,也是很符合他這時期的半官半隱的心態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