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王維

關燈
王維

【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崔希逸改任河南尹,但不久就離世了,王維有詩《送岐州源長史歸》,王維回到長安。】

【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是年,張九齡離世,孟浩然離世,這一連串的打擊,肯定讓王維心中不好受。】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崔希逸是個不錯的人,王維想。

至少在那樣的時候那樣的地方,能做到像崔希逸那般講信用的不多。

而在王維的心中,顯然後面提到的兩人於他更為重要。

那段時光是黑暗的,可如今回想起來,也不會覺得有什麽,人不都會走的嗎?

【冬日,王維知南選,大概就是去南方管理南方偏遠地區有關科舉的一些事情,他從長安經過襄陽、郢州、夏口一直到嶺南。】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這也是曹植近期來考慮的。

雖說已經有了科舉,也有許多的人才湧進鄴城。

但是在這世間的許多角落,或許很多人還不能理解科舉的重要性不能理解教育的重要性,這些都需要他們去努力。

只可惜大戰未平,現在能吸引人才來鄴城已然很不錯了。

他也不可好高騖遠,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最緊要的。

【王維,他跟李杜那些詩人是有些不一樣的,他在年輕的時候像李杜那種漫游的時間稍微少一點,而此時他的外出已經是經過歲月蹉跎後的外出了。】

據幕中女子之言,這漫游對文人是很有好處的。

因為她不止一次提到“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難道就是因為這個,所以王維才不敵李杜二人的嗎?

【他在路途上寫下了《哭孟浩然》、《漢江臨眺》、《送封太守》、《送康太守》、《送宇文太守赴宣城》等詩作,給這麽多人寫詩,可見王維的人緣還是很不錯的。】

【孟浩然的死因我們在講李白的時候好像說過,他與王昌齡在襄陽相遇,兩人可能太快樂了,吃了一些海鮮什麽的,據推測孟浩然的死可能是過敏之類導致的,這種死法是很讓人惋惜的,所以王維作為他的忘年交,來到襄陽這個地方自然會想到自己的好友,於是寫下《哭孟浩然》哀悼。】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昌齡心中忍不住讚同。

這樣的死法真的很讓人惋惜。

雖說孟浩然一聲未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就算是游歷到老,隱居到死也比這般可惜地離去更好。

說什麽灑脫自如?

若是能改變這一切,他寧可沒有孟浩然這個好友,寧可從未去和孟浩然一起相聚。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故人已經見不到了,但是漢水依舊日日東流不停歇,人們在這些自然面前永遠都是這麽地如同螻蟻一般的渺小,自然緩慢變化的時候人們不知已經更疊多少代了,這兩句是體現物是人非之感。】

王維喜歡用自然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許多人都看出來了。

他將自己抽離出來,看著自然變幻,這樣他的心或許就更靜了。

雖然大家好像都明白,可真想去做,只能嘆一句真的好難!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請問您現在何處啊?江山依舊,還有誰能去游蔡州呢?孟浩然曾在《與諸子登峴山》有詩句“江山留勝跡,我輩覆登臨。”幾句之間算是有了一個夢幻聯動。襄陽老,指的就是在襄陽離世的孟浩然,而蔡州是孟浩然的故鄉。江山依舊,游蔡州的人也會絡繹不絕,但是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好友的身影。】

【短短四句,語淺情深,這是王維對孟浩然的直白的思念,其實說古人含蓄,但古人在面對這些事情上少有隱藏的,像是如今有多少能這麽直白地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對一個逝去的人的思念啊?】

眾人不理解這幕中女子的意思。

這樣的緬懷之語為何要含蓄呢?

人都已經沒了,再將這份情隱藏起來就什麽都沒有了。

能有李白、王維等人念著孟浩然,想來他死去也是無憾的。

公元712年,景雲二年的孟浩然也是這樣想的。

這些好友,他要提前去見。

【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春,王維從嶺南北歸,路過了潤州、京口等地,在京口他有詩《送邢桂州》。】

【邢桂州指的是王維的好友邢濟,這個邢濟是要去桂林上任,王維寫此詩送對方,但這裏面又不僅僅只有送別,還表達了王維的政治追求。】

近來的這些文人的經歷更讓讀書人有了出去漫游的心思。

尤其是那些剛懂些人事的年輕人。

而那些已經入朝為官的也有些不再抗拒去到地方。

這不是他們想做一個什麽大文豪。

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漸漸地意識到了解更多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而且許多人很有遠見。

他們知道經過巨幕,皇帝也會更加重視地方,這也會給他們這些人機會。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饒,指的是饒歌,也就是軍中樂歌,鐘鼓齊鳴,饒歌在京口唱響,戰船乘風破浪往洞庭而去,這裏並不是說當時的送別場面就是這樣的,而是想象的一種氣勢吧,寓意詩人讓好友往前沖!“赭圻將赤岸,擊汰覆揚舲。”在赭圻、將赤的岸邊稍作暫停,又重新揚起風帆、拍擊船槳繼續向前。】

【這裏這樣翻譯不一定特別準確,我有點像個機翻,我覺得這些場景完全要靠個人去想象,人家寫出來的那就已經是最精煉的表達了,非要解釋也可以,就是僅供參考,我可終於明白那些翻譯官們的不容易了,又要表情又要達意,還得詞句優美,很不容易。】

機翻是什麽意思?

眾人覺得這女子解釋得還算正常的吧。

雖然有些不太清楚,但是眾人明白了一點,其實在之前他們就已經明白了。

女子解釋的這些詩句決不能作為權威,因為她也是人,甚至是比他們更之後的人,不可能完全了解如今的人,對於如今甚至是此前的詩句就更不可能完全理解。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兩句大家應該都聽過吧,算是名句了,寫景,王維就沒有輸過,誇張了,但是王維寫景確實是有一套的,而且他的詩句很多時候往往就像這兩句一樣,非常工整,在工整之中他又不是為了工整而工整,而是在完全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之後的一種工整,讀起來很舒服。】

【但是在王維的詩句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陌生化的,也就是說讓我們讀起來有些許障礙的詩句,比如之前的“大漠孤煙直”,在學到這首詩之前,真的很難去想象這麽一個場景,因為風長存就註定煙難直,讀到我們就會去想那樣的場景,就會忍不住去思考。】

確實是如此。

書院的許多學子早就對這陌生化的理論產生了一種盲目的崇拜。

雖然幕中女子先前就說過過度的陌生化是不行的,為此她還舉了例子。

但是這些孩子一開始還好好地克制著,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許多人竟就以一些奇崛的詩句為優了,只有少部分的孩子還堅持做自己,這可真是讓書院的先生們急得團團轉。

如今幕中女子這樣說,那不是更會助長這些孩子的這種習慣嗎?

眾先生卻毫無辦法,只能紛紛嘆氣。

【這兩句也是一樣的,說起日落,咱們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黃澄澄的一片天,那才是最壯麗的夕陽的景觀,但是為什麽王維要說日落江湖白呢?或許它是這樣的一幅場景。】

幕中女子說著巨幕中便出現一幅圖畫,眾人一眼望去,那不就是夕陽嗎?

夕陽掛在天空,四周晚霞已經開始消散,但依舊是那艷麗的色彩。

“看啊!那湖面真是白的。”

眾人齊齊望去,果然就見夕陽底下,越是靠近人們的地方,湖水越是呈現一片牛乳般的白色,這是他們往常都沒有註意過的。

原來真有這樣的啊!

【其實啊,自然中或許少,但並非不會出現“大漠孤煙直”,也並非不會出現“日落江湖白”,只是更多的時候大家被這無限美好的夕陽吸引罷了,而王維正是把大家沒有註意到的一面放到了大家的面前,因此他的詩句雖然有陌生化,但卻不是胡編亂造,所以大家可以運用陌生化的語句寫作,卻不能沒有道理。】

原來如此,許多學子覺得自己好像懂了什麽,但又好像什麽也沒懂,有些迷迷糊糊的。

但是幕中女子說的這句話他們卻是牢牢地記下來了,至少在短時間內,他們作詩都會考慮著。

【而後面的“潮來天地青”,這個更好理解一點吧,太陽已經快要徹底下山了,浪花翻滾間,就會感覺泛著青色,在潮水來臨前天空也會變得稍微有點泛青的,在天空的映襯下,海水自然會變了顏色,不過我覺得它或許也是一種夕陽的對比色,就好像你看久了紅色之後閉眼會看見綠色一樣,光的作用對這個也有一定的影響吧,大家去觀察肯定能看到這種場景的,太專業的地理知識我就不是很懂了。】

她不懂,許多百姓自然也不懂。

但是他們不懂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見過,都紛紛地開始講述他們曾經看到過的此類景觀,而後又慢慢地演變為了開始探討彩色的晚霞和各種顏色的海面,一時間熱鬧不已。

然而幕中女子沒辦法聽到他們的話,也無法評論他們誰說的場景更為常見,只是接著往下說。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最後這兩句才是王維的重點,這兩句是典故,前面一句出自《後漢書·孟嘗傳》,指的是東漢時期有個地方叫合浦郡,他們這個地方盛產珍珠,於是農民們就靠著采珍珠為生,但是因為這個利潤很高就被貪官汙吏給瞧上了,不停地壓榨百姓,讓百姓不得不加大產量,慢慢地,珍珠就是蚌大概就移居了吧,這兒的珍珠越來越少,百姓不說賺錢,連飯都吃不上。】

百姓們瞬時轉移了註意力。

這個世道可真是令人氣憤,不管身處何處,總會有那貪官汙吏。

若是這世間沒有貪官汙吏,不知道戰爭能少多少呢!

然而同百姓的憤憤不平不同,許多皇宮貴族很快把關註點放到了合浦這個地方。

盛產珍珠?

這種地方豈能讓貪官汙吏隨意把持了,自然是要掌握在他們的手中更好了。

【直到有個叫孟嘗的人來到這地方做官,孟嘗,不是孟嘗君,他很快搞清楚原因,就帶領著百姓們合理開采,大約是因為這個地方本就適合那種生物的生長,所以沒多久珍珠的產量就上來了,孟嘗也為此受到了許多百姓的愛戴,但同時他也動了別人的蛋糕。】

動了別人的蛋糕?

許多人聽得雲裏霧裏,聽這巨幕實在是耗腦子。

總是大致能聽明白,卻完全不能細究,細究之下就容易跟不上對方了。

許多人整理了巨幕語錄,在巨幕中專門記錄幕中女子所說的話,簡稱幕錄,都是幕中女子說的比較有道理的話,而最後就附上了幕中女子所說的大家聽不懂的話。

【就像當初那些主持變法的變法家們,於是孟嘗只能悄悄離開,誰知百姓們感謝他,竟有許多人跟隨他到鄉下去居住。】

果然,動了別人的蛋糕就是動了別人的利益。

而利益為何要被稱為蛋糕呢?

真是叫人奇怪。

眾人都好奇著,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倒是沒有多少人去關註這個叫孟嘗的官員了。

主要是幕中女子提到過的好官太多了,而且還都是鼎鼎有名的。

【而後一句的“使臣星”也是出自《後漢書》,是說當初和帝即位,派遣使臣,相當於微服私訪吧,後來到了一個叫李郃的人的身邊,這個李郃就問他們二人知不知道皇帝派遣了使臣出來,兩人很驚訝,問他怎麽知道,他原來是長於《河》、《洛》風星,於是夜觀天象而得,後來就被升官後使臣提拔了。】

這個河洛幕中女子也講過,就是不講,許多人也知道,就是河洛圖書,傳聞得之可得天下的上古神物。

看來這個李郃是個人才,而這使臣也是慧眼如炬的。

【這裏的意思是說,明珠重新回到了合浦,應該是追隨使臣星而來,說得通俗一點,那就是說你要做一個像孟嘗和提拔李郃的使臣這樣的人,也就是能為民做主,造福百姓之人,王維自然也希望自己同樣是這樣的人。】

【這首詩,既有誇張而又充滿氣勢的想象,又有優美的景物描寫,還有十分契合邢濟身份的典故的化用,可以說是一首很不錯的詩了。】

【但是王維有美好的政治理想是一回事,他所爭取到的又是一回事,我們並不知道他這段時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反正他回到長安之後就辭了官,隱居終南山。】

這話引起不少人的感慨。

誰不是呢?

他們有多少人不是心懷希望進入朝堂最後又草草收場呢?

別說是他們了,就是幕中女子也講了不少這樣的人啊。

不過像王維這樣辭官顯然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吧。

一般來說他們都是在地方上心中沮喪而辭官,很少是東山再起時辭官的啊。

而且這裏他去嶺南誰知沒說就是被害著去的,萬一就是皇帝委以重任呢?

【我們看看能不能從他隱居終南山的這些詩句中找到一些他思想變化的蛛絲馬跡吧。】

【首先是《終南山》,這個時候他就是一種很矛盾的心態,我們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態去看他的這幾首詩,可能會更加清晰一些。】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太乙是指的終南山,它既是終南山主峰的名稱,又是終南山的別稱,這裏的意思是說終南山挨著都城長安,這也是王維可以半官半隱的一個原因,因為上班的地方和隱居的地方挨得很近啊!而後一句是說終南山的山峰延綿不斷直達海域,這就有點不合現實了,終南山在陜西,陜西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內陸省,還真就碰不到海,所以這裏應該是誇張,意思終南山很大,好像越過終南山就能夠看到海了一般。】

聽到這裏孩子們解開了心中的又一疑惑。

先時他們為什麽會陷入陌生化中無法自拔,就是因為他們在壓制自己使用陌生化語言的時候陷入了一個困境。

通常誇張就是一個陌生化的用語,若是他們要克制陌生化,那必然是要克制誇張的。

然而誇張不是他們常用的嗎?

後來眾人用著用著就放飛自我了。

但是這兒王維用的誇張應該是先有的結論,他是先認為終南山很大,進而給了一個合理的誇張來形容這個大。

若是隨意地進行陌生化,沒人能看得懂,其意義就大減了。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無。”走出終南山,回頭望去,山間白雲籠罩,青色的煙霧似有若無,怎麽看都是一幅神仙之景。“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中間的兩座山峰將星宿分開,其各處的風景都有所不同,這裏的分野是一個天文學名詞,就是古人認為天和地是一體的,地可以劃分天上的星宿,這裏體現的依舊是終南山的大。】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在這麽大的地方,想要找個有人的地方投宿,只能隔著清溪問樵夫了。這句話出現在這裏好像有點突兀,但是大家想想我們曾經講過的宋徽宗趙佶出過的一個繪畫題目“深山藏古寺”應該就能明白了。】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近來在朝堂上的威信大大降低,他自己都已經許久沒有練字畫畫了。

雖然偶爾還是想提筆,可是總就有些力不從心。

趙佶當然清楚問題出在哪裏。

但是讓他去改變這也實在是有些難為他。

他又不知朝堂上誰的話能信,便只好每個人的話都聽聽,聽從大多數人的意見。

可是趙佶也不是傻,他知道這樣或許撐不了多久。

朝堂上,那都是些老狐貍,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小心思,然後開始拉幫結派,那大宋還是得完。

但他還能怎麽辦呢?

這麽大塊石頭在心中壓著,趙佶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靜下心來研究書畫了。

他本來想就像幕中女子說的那樣把皇位直接讓出去,雖說這般如同掩耳盜鈴,雖說這般還是會有許多人覺得亡國是他的錯。

可那樣他終究不是最後一個帝王,他不會承認自己就是亡國之君。

這事情自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而趙佶也知道是自我欺騙,便也就不了了之了。

事情沒進行下去,趙佶心中的焦慮倒是漲了不少,已經開始夜不能寐了,只日日求著幕中女子指條明路。

【在這麽大的終南山,根本不知道有沒有可以投宿的地方,還好看到了一個樵夫。】

【這首詩講的應該不是詩人自己的經歷,而是他的一個想象的場景吧,他的目的正如他的標題就是為了渲染終南山的神韻,終南山的雄偉壯闊、終南山的幽深寂靜、終南山的無人打擾。】

【他認為終南山很好,這也很好理解,如若不然,王維也不會那麽多時間都隱居在此處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確實很喜歡終南山。

其實一開始住在終南山時,他並沒有打算隱居,只是想著老了來隱居。

但是住著住著就更發現了它的好,距離長安這麽近,風景又是那麽的好,這樣的條件,除此之外還有何處?

【這首詩好像並沒有說到王維為什麽要突然辭官歸隱,我們來看看他的另一首詩,看看能不能在裏面找到原因,另一首是寫的贈答詩《答張五弟》,張五,是張諲,唐代的書畫家、官員,也是王維的好友,兩人少年時候便已經相識,後來又一起隱居在終南山,住得很近,張諲來拜訪王維,王維就寫下了這首詩贈答。】

本來眾人還不是很在意王維為什麽會突然辭官歸隱,他們覺得無非就是那麽些原因,最有可能的就是又在朝堂遭受排擠了唄,這多常見啊!

可聽幕中女子這麽一問,他們還真有些感興趣了。

難道是別有隱情?

【“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這是一首雜言古詩,王維還蠻少這樣的詩作的,終南山地下有我的茅草屋,前門就正對著終南山,“終年無客長閉關,終日無心長自閑。”我的這個茅草屋常年沒有人到訪我自己在此處閉關,平日裏也基本沒什麽可憂愁的,什麽都不用想也十分的悠閑。】

【“不妨飲酒覆垂釣,君但能來相往還。”不過呢,其實也可以飲酒釣魚,只要你常常跟我來往。】

眾人頓了頓,這就完了?

似乎還是什麽都沒有說吧?

【其實按我個人的解釋啊,這首詩的意思就是我隱居在這終南山,雖然很悠閑很心安吧,但到底還是有點無聊,你常來找我玩吧,我們可以一起喝酒釣魚。】

對啊!

眾人也是這般理解的啊!

所以呢?

他辭官的理由呢?難道是幕中女子在賣關子,還有下一首詩?

然而,並沒有。

【完蛋,這首詩,好像還是沒有說出王維為什麽會突然地辭官,又為什麽突然地隱居,只能看出王維的隱居生活似乎很不錯,並且在朝著更加不錯的方向發展。】

【然而,如果不是第二年王維又回到了朝廷做官,我就信了他是真的毫無掛礙地享受著他的這隱居生活了,公元742年,天寶元年,王維回到長安,轉左補闕之職,升官了,比左拾遺大一級。】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這話聽著怪怪的,怎麽感覺不升官就不會回去似的?

許多人已經開始有些不喜王維這扭扭捏捏的樣子,怎麽比陶淵明還糾結呢?

陶淵明雖也心中糾結,可到底是堅定地醉心山水的,只不過是放不下自己的理想,可是人家沒有真的就變來變去的啊。

至少跟王維比,陶淵明的幾次出仕都算不得什麽了。

許多大大咧咧的人完全不懂他們這種心思。

想就想,不想就不想,幹嘛呀這是?

【有的時候嘴上越是否認著什麽,身體上卻又做出不一樣的行為,也就是人在很糾結的時候做出的事情,往往是他心中最想做的事情,至於嘴裏說的,男人的嘴,騙人的鬼,開個玩笑,否管男女都是一樣的,當言行不一致的時候,行為可能更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實想法,或者說行為占了上風吧,所以這時候做官仍舊是王維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想做官就該堅定一點啊!”有人批道。

他們是真看不上王維這般糾結。

但是也有些心思細膩的人就很理解王維陶淵明的想法。

人這一生,本來就是一步錯步步錯,走任何的一步都應該小心翼翼。

於是就有許多地方的兩波人吵了起來。

孰不知人有不同的性格,其做出來的行為自然就不同了。

然而這些人終究沒能吵得太久,幕中女子還在往下說呢。

【王維在唐朝可能真的是一個交際花一般的人物,認識的好友不知多少,雖然這裏面或許也是跟李白的好友一樣都是些酒肉朋友,就是並不能共患難的,但是王維因為比較會說話,至少從表面上來說,我覺得他的狀況可能會好一點。】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覺得自己越來越不仙了。

他聽到這話都忍不住地笑了,怎麽哪哪都是問題?

偏偏這幕中女子說的他還完全不能反駁。

杜甫見他笑先是一頓,隨即也跟著笑起來,倒是把老柳給看懵了。

“這是笑什麽呢?”

李白又是一笑,舉杯敬老柳,“無事,笑這二人癡罷了。”

“誒,哪有的事,人這一生啊,多數時候還是和這些酒肉朋友打交道的,哪有那麽多能共患難的?我家孫子說了,這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啊!”

老柳這麽一說倒是讓兩人楞了楞,連連稱是飲酒不提。

【這一年,他寫了《送邱為落第歸江東》、《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送綦毋校書棄官還江東》等詩,第二年,公元743年,天寶二年,他又與王昌齡、王縉、裴迪等人一同游玩賦詩。】

【這其中,王昌齡就不用說了,咱們都很熟悉,王縉,是王維的弟弟,官至宰相,而裴迪,和王維的關系很好,在王維住在輞川期間,和裴迪有許多的贈答詩。】

【輞川別業曾經是宋之問在藍田的別墅,公元744年,天寶三載,王維得到了這個地方就開始修繕,而後一直到安史之亂前夕,他都時常住在這裏。】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杜審言一頓,宋之問?

他何時在終南山有住所了?

說起來自己倒是可以去終南山找個地方住。

如今女皇看似重用他,實則對他防備得緊,偏偏他想退卻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可這後世這麽多晚輩都選擇隱居,若自己退居終南山,或許能得同意。

杜審言知道自己在朝堂上不會有太大的建樹了,要想保全自己,這或許還是個不錯的法子。

【也就是說從公元744年一直到公元756年,王維就是長安城和輞川別業兩頭跑,中間有一段時間長住,在他母親離世的那段時間是在這裏守孝三年。】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母親離世?

王維蹙眉,他最怕的就是聽到這些。

雖說他早知道人就是向死而生,他對已經逝去的人心中也已經想開了。

可是生自己養自己的如今還能時不時地同自己說話的母親,這還是很難叫他接受。

【他寫給裴迪的詩並不太好考究時間,但大概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咱們一起來看看,和好友相處的王維是什麽樣的,但是首先簡單了解一下裴迪吧,裴迪也是官員,也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也受陶淵明和謝靈運的影響很大,也是來自山西,和王維算老鄉,由此兩人關系好那就很正常了。】

東晉。

陶淵明都有些佩服自己了。

自己到底影響了多少人啊?

他自己的驚訝還算不得什麽,外面的人才是都快瘋了。

不止是東晉的那些人,包括叛軍,甚至北方也派了許多人來南方尋找陶淵明的下落。

他們都不知道找陶淵明要做什麽,但他們卻都拿出了一種得到陶淵明就能得到天下的感覺。

而謝靈運所在的軍隊也是所向披靡,他自己更是莫名其妙地被封為了將軍。

這讓謝靈運在無言地征戰的同時,也開始羨慕起早已藏起來的陶淵明來了。

如今的他為了躲避他人的各種接近只好一直在軍營不出。

沒過多久眾人都知道了陶淵明回到了桃源,想要見謝靈運只能參軍,而顏延之卻是閉門謝客,誰也不見,據說是在研究學問。

顏延之還真算是在研究學問,雖然研究的是陶淵明的東西。

他也看出來如今這天下已經很難定下來了,偏偏他想安心做事這些人卻不給他機會。

危難當頭,纏著他寫墓志銘,簡直不可理喻。

於是他一氣之下幹脆放棄了自己的仕途,閉門開始研究陶淵明的詩文。

如今陶淵明的詩文已經被他裝訂成冊,也散播了出去,如此他的詩想來很難丟失了。

解決了他的事,就剩他自己的事了。

自己的詩比陶淵明的詩差在哪些地方,要不要改,怎麽改?

日日想著這些,倒是很快把外面的喧囂給忘了,左右他在將軍安排的地方,只要他不去投靠旁人,將軍利用他的名聲如今也是越來越好。

【首先看看《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前兩句寫秋景,景物描寫是王維最擅長的,也基本是他中後期的詩中未曾缺失的部分,景物起興也是很正常的描寫,但是看王維的景物描寫可以往禪意的方向去思考一下,這個說不難有點難,說難也不是很難,在寒秋,山色也仿佛變得更深了,秋水更是一日一日緩緩流著。】

眾人都是一幅皺眉深思的表情。

這有什麽禪意呢?

其實很多人都還不懂禪意這個詞的真正的意思。

【我個人其實也不是很能解釋,根據我的理解,他雖然描寫的是景,但是可以理解為他說的是時光,時光一天天地流逝,它是山色,是秋水,是世間萬物,人不管做什麽,時光還是會繼續流轉。】

眾人似懂非懂,但覺得女子這話是沒什麽問題的。

再一看王維的詩,好像也可以這樣理解吧。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我倚著手杖站在柴門外,迎著風聽著秋日的蟬鳴,那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呢,大家可以閉眼想想,我想大概是一種外界喧囂,而自己的內心卻無比寧靜的一種感覺吧。“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渡口處已經沒有了漁船,只剩下那一輪落日,而村裏炊煙也裊裊升起,日落黃昏,眾人都回家了。】

這樣的詩句就是有禪意的詩句嗎?

眾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不懂,只在心中這樣想著。

在他們看來這不就是很平常的鄉村景象嗎?

若說有什麽不同,那大概就是他們許多人都沒有倚靠在柴門外聽蟬鳴的經歷吧。

不知王維聽出了什麽禪意,他們也想試試。

【“覆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裏的“接輿”就是指的楚狂,很多古人按莊子的意思,認為接輿就是陸通的字,在讀詩的時候碰到“接輿”一詞,咱們先理解為行為看一看,再理解為名字看一看,哪個合適用哪個。恰好碰到接輿你醉酒而歸,在我門前的五棵柳樹前放聲歌唱。】

“咦?王維門前也種了五棵柳樹嗎?”

其實早在陶淵明越來越受歡迎以來,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自己的門前種起了柳樹,而且大家都覺得五棵特別好,但是也有種六棵的,他們稱呼自己為六柳先生,聽起來有點怪,但是在村裏嚎一嗓子就能聽到幾處回應,有趣極了。

當然了除了柳樹也有種桃樹的、梨樹的,繼而五桃先生、五梨先生,各種先生橫空出世。

只是他們沒想到自己還是動作晚了,早有人這麽做過了。

【王維的門前真有五棵柳樹嗎?這不見得,這裏顯然是以陶淵明自比,而把裴迪比作了楚狂人,不得不說這裏找的對象是很妙的啊,不願意入仕途的楚狂,內心糾結的陶淵明,那不正是能表達王維此時心境的兩個人嗎?】

【從這首詩可以看得出來兩人的志趣相投,性子也很合,難怪能成為這樣的好友。】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確實和裴迪關系很好。

他也覺得自己和裴迪很談得來。

想到這裏,王維就忍不住想給對方寫一封信。

【類似這樣的悠閑的詩還有好多,比如《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和《登裴秀才迪小臺》,雖然具體的內容不大相同,但是都是講在終南山隱居的悠閑的生活的,輞川也是在終南山。】

【講都講了,我們再看一首後期的《酌酒與裴迪》,這首詩也是比較有名的,它是一首拗體詩,其實我不太懂,所以本來不是很想說,但是大家還是可以了解一下,因為律詩和絕句是屬於新體詩,新體詩的很大一個特征就是要押韻、講平仄,其中是有固定規則的,但是拗體詩就是打破了這個規則,又不完全打破,把本來平聲的地方用仄聲,本來仄聲的地方用平聲,聽起來還蠻有意思的啊,其中寫這種拗體詩最好的就是杜甫,這更加能說明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了。大家有興趣自己下去了解哈,我們來看看這首詩。】

這有什麽大不了的?

許多唐朝文人都不太放在心上,這對他們來說實在太簡單了。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給你斟杯酒,請你自己寬慰一下自己吧,這人間的人情往來本來就是這麽反覆無常的。】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相知到老了可能還得按劍提防,而那些率先富貴起來的人卻笑話彈冠者,“彈冠”典故出自《漢書·王吉傳》,“王陽在位,貢公彈冠。”在漢代,有兩個人是好朋友,王吉與貢禹。這個王吉有一天被封官了,貢禹就把自己的官帽拿出來撣去灰塵,因為他知道“茍富貴不相忘”,自己的好友做官肯定會拉自己一把,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他就真的做了官。】

【但是現在那些先發達起來的人不僅不幫忙還嘲笑朋友彈冠的行為,這事情不一定是完全覆刻,不過類似的事肯定是會有的。】

說起這個,許多人都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朋友變仇人的,這世間還少嗎?

人確實是不能全信的,哪怕是再好的好友。

關鍵時候能拉一把固然是好,而更多的是不落井下石就已經讓人慶幸了。

但眾人都覺得若是自己先發達定然不會吝嗇拉好友一把的。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草色青青都被細雨打濕了,花枝緩慢生長春風卻依舊有些寒冷。萬事萬物都像他們一樣在朝前發展著,人們並不能輕易地去改變什麽,“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世事如浮雲,有什麽可在意的呢?不如高臥山林多加碗飯。】

【其實這首詩知道了是勸說裴迪的,那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不知道裴迪具體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從詩中可以看出可能是有關人情往來的,王維先是為之斟酒,然後讓裴迪別那麽沮喪,又告訴裴迪現實就是很殘酷的,然而殘酷的現實就像風雨中的花草,都是世間的某種存在,我們非要去究其緣由那根本沒有必要,有那功夫不如吃好喝好,養好身體,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後的事誰又能說得好呢?】

確實。

這話說到了許多人的心坎上。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有些惆悵起來。

若是往常,沒講他之前,他肯定會將這話牢牢記在心裏,並且堅信。

可是他怎麽就那般悲慘,一蹶不振呢?

他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詩看似有起,但那是他自己在寬慰自己。

而他卻沒有享受那三十年的河西。

思及此,他又撇了撇嘴。

誰又能說沒有呢?

幕中女子所說的他那就是河東的三十年,自從巨幕出現,未來就已經是河西的了。

【這首詩,不管是在布局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很精巧的,而且王維的很多詩其實質量都很高,像這般帶著禪意但是又比較含蓄的也很多,王維可能他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委婉的人,所以他的詩中的感情不是那麽直露,需要我們去挖掘去體會他的言外之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