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關燈
小
中
大
王維
【清代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說唐宋的桃源詩“最傳者王摩詰、韓退之、王介甫三篇”。】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王安石再一次聽到自己的名字已失去了許多的驚異感。
不過他的桃源詩比之王維的怕是不怎麽樣吧。
自古以來,眾人寫桃源詩都是向往那世外桃源之地,自己卻跟他們不同,他希望人間處處皆桃林。
【我們就來看看明明只是化用他人的東西,他們三人的桃源詩為什麽獲得的評價會這麽高。】
這也是許多人不理解的。
有關桃源的詩,自陶淵明以來實在是多不勝數。
而這一類的詩大多意思相近,文人們竟也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屬實是令人驚訝的。
【我們先談談韓愈的《桃源圖》,說到韓愈這個人要先提一下他的思想傾向,他應該算是一個無神論者,但是又不是那麽絕對的無神論者,他著名的《諫佛骨表》就是為了反對當時盛行的佛教,真的是頭鐵,直接反對皇家的佛教活動,而對於道教他也是不怎麽相信的,但是韓愈他信有鬼神,這看似有點矛盾,怎麽解釋呢?】
唐,元和年間。
看似有些矛盾?
韓愈皺著眉頭,沒懂,何處有矛盾?
他就算不信佛不信道就不能信有鬼神嗎?
鬼神本就不是佛道專屬的。
【他在《原鬼》中寫“無聲與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無聲無形的東西是有的,那就是鬼神。然而,雖然韓愈的這一整篇文章是在宣揚有神論,但是他的本質是為了恢覆儒家道統,而儒家的鬼神觀是什麽呢?孔子提出“子不語怪力亂神”,可卻也不是完全不信,他又說:“敬鬼神而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連人的事都沒做好,還去管鬼?】
許多信奉鬼神之說的人忍不住地搖頭否認。
這幕中女子問的什麽話?
正是因為他們做不好人的事,所以才希望鬼神能幫他們做好這些事啊!
求鬼神不行,難不成還能求人嗎?
【所以韓愈他的鬼神觀大概就是鬼神存在於世間,但說白了它並沒有保佑、詛咒的功能,韓愈曾經在地方上進行過祈雨活動,不過我們一般並不認為他是真的相信祈雨有用,而是他的一種政治活動,因為當地是有這個祈雨的習俗的,所以他祈雨就是入鄉隨俗,尊重當地人,從而幫助他自己的工作進行下去而已。】
關於這一點,許多官員是能夠理解的。
他們做地方官員往往能在地方上碰到一些奇怪的習俗。
這些習俗有點好有的壞,有的讓人無法理解。
一般情況下,只要這些習俗對人對朝廷無害,他們都選擇視而不見,若是在特殊情況下他們還會跟著當地居民一起參加這些習俗,即便他們並不信。
【如果說王維的《桃源行》是描繪了一個桃源仙境,那韓愈的桃源詩就是為了反對桃源仙境之說,他的詩叫做《桃源圖》,以桃源圖為引來表明這世間是沒有仙境的,這首詩直接就將王維詩中“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這種把桃源寫成仙境的說法給否定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有些事情本就是如此,信則有,不信則無。
雖說幕中女子已經說過這世間沒有成仙之事,但王維相信,信成仙的人依舊不會少。
人都有美好的幻想,有些人就寧願活在幻想之中。
至於他,他信不信且不論,但他肯定不會以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仙境,畢竟若真是,那陶淵明恐怕已經成仙了。
他之所以會那般寫,不過是一些隨意而來的想法罷了。
或許,或許心中也有一些相關的念想吧。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開頭直奔主題,神仙多半是沒有的,說桃源是仙境更是荒唐。】
【“流水盤回山百轉……架巖鑿谷開宮室,接屋連墻千萬日。”這一段內容,劉禹錫認為桃源是來自於桃源圖,這桃源圖畫得好,再加上上面的題詞讓人感覺仿佛真的進入了仙境,於是就跟著建了這桃源。】
這樣的話倒也說得通。
這世間多少因古詩古畫而建居所的,若因一幅栩栩如生的桃源圖建立一個桃源也並非不可能。
【“嬴顛劉蹶了不聞,地坼天分非所恤。”秦漢衰敗、天崩地裂他們都不關心,“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只關心如紅霞一般的桃花,也就是他們身邊的風景嘛。“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開始住在這桃源裏的時候還想家鄉,久了就真把這兒成了家鄉了。】
若真有這樣的地方,誰不想去呢?
百姓們對朝代的興亡其實並不關心,只要誰對他們好,能真正地考慮著他們,那他們就願意支持,甚至是上稅。
可若是有那實施苛政猛稅的,他們巴不得早日改朝換代呢!
【隨著家族制度的衰落,交通信息等的發達,人們慢慢地也對家鄉沒有那麽大的執念了,有家人在的地方就可以是家鄉。】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關於這一點,蘇軾早早地就有所體會了。
他走到一處再慢慢的適應下就願意將那地方當做自己的家。
然而,老天總是愛捉弄人的。
就是他這般簡單的要求也難以實現,他一生漂泊,可還是舍不得自己的家人跟著自己漂泊。
【“漁舟之子來何所,物色相猜更問語。”漁人不知從哪兒來,人們看到他的不同裝扮忍不住地猜測打聽,才聽說如今早已改朝換代,“大蛇中斷喪前王,群馬南渡開新主。”這裏前句說的是秦朝滅亡,劉邦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大蛇中斷?”劉邦不解其意。
這怎麽就是在說自己了?難道是說他是一條大蛇?
【關於劉邦斬白蛇這個典故大家是需要知道的,出自《史記·高祖本紀》,說的是劉邦當時做泗水亭長時需要押解農民去驪山服役,結果因為徭役太重,半路人就跑了一大半,這事情自然該是由劉邦負責,就算到了驪山他也活不了,於是他擺爛了。沒想到在醉酒時斬殺了一條白蛇,而那白蛇是白帝子,後來劉邦名聲漸起,遂起義反抗暴秦。】
劉邦怔楞片刻,而後恍然大悟,原來是說此事。
但他並不知白帝子之意。
這後世的史書都是這樣寫的嗎?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是有很多的傳奇因素在裏邊的,但是大多的開國皇帝都有不同程度的神奇來歷,不管是出生還是發跡,像黃帝,是他媽“見大電繞北鬥樞星,感而懷孕”,他的同母異父的兄弟炎帝是他媽“游華陽,見神龍首,感生炎帝”,就很神奇,而劉邦說的是他媽“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然後就打雷了,他爸去一看,這不得了,看到一條龍和自己老婆在交合,早期的人獸啊,姐妹們,還是綠帽文學,玩還是老祖宗會玩,但這顯然只是為了說明劉邦是真龍天子。】
劉邦:“……”
“這……”這真是在說他?
這怎麽可能呢?
編能不能也編得靠譜一點?
雖說劉邦對此很無語,但是這樣的說法無疑可以提升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那可是真龍天子,誰不願做真龍天子呢?
他不僅不能將這說法壓下去,還得大方地應下來。
劉邦知道,雖說幕中女子的很多話都說得頭頭是道,但其中大部分的話都是猜測的,畢竟她一個千年之後的人怎知自己是如何出身的?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只要找一些目擊的證人就行了。
【咱們接著說《桃源圖》,“群馬南渡開新主”說的是五胡亂華後,東晉建立。】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這是劉徹最不能接受的。
如今大漢多繁盛啊!最後竟會讓胡人在這片土地上作亂,他不甘心。
可現在他卻不能隨意出戰了。
嘴上說著不在意,其實他很在意幕中女子說他好大喜功。
他得在不被說好大喜宮的情況下把胡人給解決掉。
【“聽終辭絕共淒然,自說經今六百年。”眾人聽了都悵然若失,然後述說他們的經歷,原來他們到這兒已經六百年,“當時萬事皆眼見,不知幾許猶流傳。”以前知道的那些事情,不知道還有多少在流傳,“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大家爭相款待漁人,但就連禮數也不相同。】
東晉。
陶淵明又開始端著酒壺喝酒了。
他自己真是想不到自己的詩文影響力這麽大。
不過看著這些後世之人根據自己的文章作文還挺有意思。
這一段跟他文章中的內容差不多。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無夢寐。”這地方環境清幽,“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聽到雞叫看到太陽出來直覺心驚,為什麽心驚呢?因為不想離開這個地方,太陽出來就說明天亮了,該離開了,可是“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家中有人,漁人不得不離開。】
那樣的人間仙境,誰願意離開呢?
沒有戰爭,沒有剝削的地方一直是他們不可遇更不可求的。
許多人都在想,若是他們生在大唐盛世會不會不一樣呢?
即便是像李杜二人那樣,哪怕後來命運坎坷,至少他們曾在盛唐的土地中生長。
【“船開棹進一回顧,萬裏蒼蒼煙水暮。”船前行時再回頭只見茫茫煙水,“世俗寧知偽與真,至今傳者武陵人。”然而這其中事情的真真假假還有誰能說得清楚呢?現在還在傳說的也只有武陵的人罷了。】
如今怕是不止了。
這天下,誰人不止武陵桃花源了呢?
【這真應了那句“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到的桃源都是不一樣的,但在古代,桃源大多被仙化,像韓愈這樣直接否認仙境的實在少有。】
唐,元和年間。
這世間萬物都能被他們仙化。
一切事物在他們心中都可以是仙物。
但獨獨這人無法成仙一事沒人能騙得了自己。
【而王安石的《桃源行》就又是另外的一種風格了,如果非要形容,那就是帶著政治家的氣質。】
眾人訝異,又是政治家。
果然還得是王安石啊!
許多帝王都很欣賞王安石,這樣一個有政治頭腦又一心為國為民的大臣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指鹿為馬的典故我們之前應該是提到過的,就是趙高想要亂政,但是害怕群臣不聽,所以把鹿牽到眾人面前說是馬,然後凡是說是鹿的人通通被殺,這聽起來挺不可思議的,可是歷史啊,遠比我們想象得精彩。】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趙高已死,聽到這樣的話仍舊讓嬴政生氣,他巴不得去亂葬崗把趙高的屍首找回來再殺一遍。
自己這般成就也不敢顛倒黑白,這趙高竟敢指鹿為馬,誰給他的膽子?
嬴政知道,還是自己那個兒子不成器,不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來人,去,賞胡亥二十板子。”
殿內立馬落針可聞,眾人仿佛呼吸都不敢了。
這段時日陛下分明看著比先時的脾氣好了不少,但是只要一提到公子胡亥,他馬上又會變得喜怒無常。
那胡亥都被關起來了卻還是時不時地收到陛下的這番“賞賜”。
不過,也沒有人可憐他,他那麽壞,甚至讓秦國滅亡,他們都是大秦的子民,誰能原諒他呢?
【而後一句就是說秦國的徭役,雖然修築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南侵,長城現在也是我們國家的很重要的財富,但是它在修建時不知染了多少秦人的血和淚,本來長城的修建就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用勞民傷財來形容毫不為過,不過我相信如果當時的官府能夠給修築的那些工人好一點的待遇,能保證他們的生活,也不至於引起那麽多人的反抗。】
說起這事情,嬴政就更氣了。
他雖是比較嚴苛,但也不是一個毫無人性的人,當然也知道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幹活的道理。
然而,不曾想國庫銀錢吃緊,他們省吃儉用發下去的銀子竟被人從半到就貪了大半。
本就是差不多的份額,被他們貪了,那些人自然是不夠吃了。
【這其實就是當時的整個社會問題在這一件事情上的反應,秦始皇沒有去改,那就只能看著農民反抗,自古帝王大多自負,秦始皇亦是如此,他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強大的軍隊,這些流民不足為懼,然而,事實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那麽多反抗的百姓,其中總有能覆滅秦國的,果不其然,秦國的統治並沒有長久下去。】
這話引起了許多人的警醒。
隋煬帝不也是如此嗎?
應該說歷史上大多數的亡國之君都是如此,一開始有農民起事時他們都不會放在心上,這般不重視的結果就是叛賊壯大剮掉朝廷一層皮,這些人通常不能覆滅整個國家,但卻能起亂子。
亂子一起,別有用心的人就有了機會。
所以要想維護統治,那就得從最基本的抓起,做一個好皇帝,得到百姓的支持,即便有人想謀反也得掂量掂量帝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一旦有叛賊,尤其是落草為寇的農民多了,那就說明朝廷真出問題了。
這事之所以不讓人重視那是因為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自己的統治出了問題,經過這一番話,許多人立馬在腦子裏反思自己的統治有沒有出什麽問題。
【我們時常會做一些假設,假設秦始皇沒有早死,而是長命百歲,那秦國的命運是不是會不一樣?但就我個人的看法,如果秦始皇一直保持著後期的好大喜功、暴虐殘忍,那秦國還是會走向滅亡的,不過,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秦始皇不會一直不清醒,他或許會在栽一次跟頭之後開始反思改正,畢竟他不像胡亥一樣那麽廢物。】
雖然這話整體上似乎是在誇他,但是嬴政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有時候有些事情說得輕松,然而卻是十分覆雜的。
就拿好大喜功一事來說,仗不可能永遠不打,但如何謂之上進,如何又謂之好大喜功,這其中的度實在有些難以判斷。
這些都是他和皇子大臣們需要思考的。
【因為有了秦國的這樣令人無法忍受的統治,所以這些人“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逃避亂世的不僅有商山四皓,而且還有桃源中種桃的那些人。】
嬴政沈吟半晌,考慮是派人找這其中的有才之士還是不去打擾。
這些隱居的人往往高風亮節,或是可用之才。
但是嬴政也很清楚,這些人自然也是不願惹麻煩沒有上進心的,只願有一方安寧。
【“此來種桃經幾春,采花食實枝為薪。”這些避亂的人在這桃源度過了許多個春秋,他們采桃花,食桃果,砍桃木為柴,過了一代又一代,代代都在此處與世隔絕,雖然有父子卻無君臣,“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這裏王安石還是很在意儒家的“禮”的,但是在他看來,若是保持像秦朝後期那樣的君臣關系,不如沒有君臣。】
君臣關系在儒家多麽重要啊!
可王安石卻覺得不如沒有君臣,可想而知秦末的君臣關系有多讓人痛恨啊!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這兒依舊是漁夫進到桃源的場景,跟我們之前說到過的幾人差不多,包括後面兩句,“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不一樣的是這後面的內容,“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長安指的是中原,聽說後來到處都還是硝煙不斷,在桃源春風中,眾人回首往事,不由得淚濕了汗巾。這裏就是著眼於現實的殘酷,王安石的關註重點完全不一樣。】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不由得感嘆,“真不愧是宰輔之資。”
其實王安石這詩中的道理幾乎所有人都明白,桃源的出現那就是因為秦末的戰亂。
但是看到陶淵明這樣的句子,有多少人能將重點放到戰亂上呢?
偏偏陶淵明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有控訴當時戰爭的意思,而大家都忽略了,只在心中尋那一方凈土去了。
【“重華一去寧覆得,天下紛紛經幾秦。”重華指的是虞舜,像虞舜那樣的明君實在難得,天下屢次遭受秦末那樣的戰禍。】
【王安石的這首詩說的雖然也是桃花源記,但其中很少桃源的美好的講解,這應該是他前期的作品,重點關註的是秦末的社會狀況,但警示的卻是北宋人。】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趙禎也有些後怕。
他覺得幕中女子說得很有道理。
積少成多、積水成淵的道理哪怕是三歲稚兒也應當明白。
但是當這水不夠多的時候他們都不會在意。
他們會選擇抱著僥幸,或者是真的堅信自己能夠判斷局勢。
可眾觀歷史,凡亡國之前,有多少帝王能相信自己會變成亡國之君的?
所以出現了問題就一定得改,半點僥幸都是在豪賭。
【這幾個人的詩體現出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他們個人的寫作風格以及他們的經歷。】
【從內容來說,王維寫的仙境,表達對那樣一個世外桃源的向往,這除開他自己對自然的喜愛,還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在盛唐時期游仙詩是很流行的,為什麽呢,因為社會已經很繁華了,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了,和那些逃避現實追求仙界的人不同,他們大多數是因為人間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他們開始把視野轉向虛妄的仙界。】
這話讓其他朝代的許多人恨得牙癢癢,也羨慕得心痛。
人間的富貴竟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
同食五谷雜糧,他們怎麽就那般幸運呢?
不過轉念這些人就清醒了,也不全然如此吧。
李白杜甫不就還活在人間嗎?
即便李白那麽多游仙詩,但顯然他的游仙是逃避現實的游仙,因為他的“扶搖直上九萬裏”還未實現呢。
【而韓愈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元和年間,元和中興的唐朝處於一種表面繁榮的狀態下,清醒的人,想元稹、白居易、像韓愈等人,他們是能看到社會存在的問題的,相反是那些皇宮貴族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開始大興佛教,一直到唐末都是如此,大家一定還記得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說的雖然是南朝的寺廟,但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是有借古諷今的。】
這短短兩句詩給許多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如果不是在借古諷今就好了,許多唐朝人如是想。
他們唐朝,有名詩人這般多,但大多都是對現實的控訴與不滿。
這讓他們都有些陷入懷疑了,懷疑大唐當真這般不堪嗎?
【到了王安石時更不用說了,我們上一個視頻才說了他,他就是站在一個很理想的角度去解析的《桃花源記》,若說屈原、李白是浪漫,那王安石就給我們一種浪漫過敏的感覺。】
過敏?
眾人不懂。
但眾人明白這浪漫過敏肯定跟浪漫是相對的,也就是說王安石這個人不浪漫。
大家把王安石的詩文和李白的詩文甫一對比,心中對浪漫的理解便更加清晰了。
【公元720年,開元八年,王維參加吏部的考試,落第,沒考上,就我們之前說了唐朝的科舉考試是很難的,在做官之前要參加吏部的考試,過了才有機會當官,王維就是在這考試中失敗了。】
【那個時候失敗是常事,他只能找另外的辦法入仕,或者是繼續提高自己的名聲繼續考試,在這裏他常常跟著岐王一起宴游,寫了不少的宮廷宴飲詩,《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和《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作。】
岐王?
許多人想,不愧是世家大族,一結交便是皇親國戚。
能與王爺結交,那仕途肯定就更平順了啊!
【王維的這詩很大程度上也就相當於李白、杜甫的求謁詩,但是王維的求謁詩就寫得有水平多了,像這首《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表面上是在誇讚九成宮,但是暗裏卻誇讚了岐王,這種不著痕跡的誇讚才是最讓人歡喜的。】
【不像李白,什麽“玉真之仙人”,還有在宮裏誇楊貴妃的什麽“雲想霓裳花想容”,雖然誇得也很好,但是就太直白了,你想這送禮走後門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這樣招搖,那不就明擺著人家就喜歡這樣被誇嗎?會說虛榮!】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頓住,饒是灑脫如他,表情也有些繃不住了。
自打他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少有被如此不看好的。
即使是那些不喜歡他的人也得讚一句他的詩好,可現在幕中女子明明說他是詩仙,竟這般評價他的詩。
就算是說了一句“雖然誇得也很好”,也讓李白有些難以接受。
【而像王維這樣不著痕跡的話,大家就是對誇讚心照不宣,拿出去宣揚的時候也可以說自己是欣賞他的文筆,他誇這九成宮誇得太好了!我們這就來看看,王維是怎麽含蓄地誇領導的。】
李白飲下一杯酒,認真地看著。
他倒是要看看王維寫得能有多好。
【首先是標題,《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敕就是下令的意思,敕借就是下令借,相當於賞賜,九成宮在陜西寶雞,始建於隋文帝時期,九成在這裏代表九層的意思,唐代一度被稱為萬年宮,關於這個宮殿我們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
幕中女子將一幅碑帖放在了巨幕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有些驚喜地看著巨幕上的碑帖。
歐陽詢不愧是他看好的人,這字真是看一次能誇讚一次。
【這個碑帖其實是由魏征所作,而後歐陽詢手書,最後刻碑,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書法作品,我們之前說過,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而其他的三個人,除了明代的趙孟頫,就是唐朝的顏真卿和柳公權,除此之外,唐朝有名的書法家還有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為什麽唐朝時期的書法這麽發達呢?】
李世民心中暗喜,這其中想必有他的功勞吧。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他這麽喜歡,手底下也那麽多善書者,有這些人領頭,唐朝的書法能差嗎?
【說到書法,那首先得提一下魏晉時期的書法,二王也就是王羲之和王獻之,通常是咱們學習書法的一個源頭,咱們要學習誰的作品,基本都會看到他從二王,那為什麽魏晉時期的書法那麽發達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東漢時期蔡倫造紙術的發明,而且那個事情毛筆等工具的發展。】
眾人紛紛點頭,紙的發明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
以往用竹簡實在太過笨重,他們就是想寫也不想拿,那寫得自然也就少了。
有了紙那就便利太多了。
東晉。
王獻之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和父親應該會比較有名。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能是源頭式的人物。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已經離開郢都。
大王的反應他雖早有預料卻還是心中失落。
但他相信,如今大王盼著他離開奪他的權,用不了多久就會需要他。
紙張他們已經造出來了,雖然跟幕中女子展示出來的差了很多,但卻也真真實實讓他們寫字變得方便了許多。
日子總會像這些紙一樣,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第二個原因是九品中正制的實施,魏晉時期好像大家什麽都喜歡分個三六九等,像詩就有《詩品》,而九品中正制最開始也並不是我們熟知的就按門第來排序,其實一開始家世只是其中的一個條件,另一個條件被稱之為行狀,也就是品行和才能,這個書法自然就成為才能的一部分。】
西晉。
左思出身寒門,從小受這門閥制度的影響。
他受夠了這樣的制度。
可是他卻也很清楚,要想改,除非改朝換代,否則就太艱難了。
書法再好有何用,品行再好又有何用,都抵不過權貴一句話。
【第三個原因是佛教傳入,道教興起,宗教的發展帶起了經文典籍的發展,還會刻碑。】
【另外,皇室的重視、玄學清談的興起等等原因就促進了書法的發展。】
【而到了隋唐時期,南北文化的交融促進文化的發展,隋文帝創立科舉制,其中書學就在官學之中,另外隋文帝還下詔求遺書,就是求古代那些書,然後詔書法很好的人修補殘書,這可是一個很好地平步青雲的機會,潛移默化之下就提高了書法的重要性。】
許多百姓聽到這些都忍不住感嘆,這隋文帝確實是個不錯的,即便他也有缺點。
但人非聖賢誰能完美呢?
可惜就是有那麽個兒子。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覺得這個隋文帝跟自己是同一類人。
不過他的兒子可比隋文帝的兒子強多了。
雖然幕中女子先時說那隋煬帝也很強只是過於自負,所以做了那許多的錯事,然而他作為一個外人,他只看結果。
在他看來,隋煬帝不管怎麽好,就像那宋徽宗一樣,那都是亡國之君。
【後來到了唐朝,唐太宗是個書法發燒友,特別癡迷書法,所以他的手下就聚集了一批書法很優秀的人,其中最突出的有虞世南和褚遂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很有名,而虞世南曾經得到二王後人指點,其風格很像二王,後世之人很多也學他的書法作品。】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虞世南和褚遂良都是李世民很倚重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二人的字。
本來他還對楷書四大家沒他們幾個有些遺憾,這麽一說,李世民也十分自豪。
不過,這發燒友的說法還真是有些奇怪。
【再到後來,科舉設立明書科,就是以考書法為主,相當於咱們現在的藝體考試嘛,有些人他可能背書不大行,但是寫字好啊,就又是一條路。】
魏晉時期的許多寒門子弟不知多麽羨慕。
他們如今當然知道科舉考試就是能讓他們這些人走向仕途的一條道路。
如今聽說只要會書法就能參加,心中更是嫉妒得不得了。
為何他們不是唐朝的人啊!
還好聽聞曹家四公子如今正在組織科舉考試,故而哪怕是那些並不抱希望的也想去見識見識。
萬一呢?
【然而再到宋朝,雖然也有很多不錯的書法家像蘇軾、米芾、趙佶、趙構,但為什麽感覺上會比唐朝差那麽一點呢?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活字印刷,四大發明之一,其科學進步意義無疑是巨大的,但是它也有一點小小的壞處,那就是放縱了人們的惰性,以前什麽書都是手抄,到後來有了雕版印刷,就是批量的嘛,假如要印課本,就把課本內容全部雕刻在木板或者是石頭上,再印到紙上,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妙啊!”
劉徹大喜過望。
先時聽說造紙術,他們也試了,那確實是一項不錯的發明。
沒想到這沒過多久竟就有了更令人驚喜的發明。
為什麽有印章還想不到這印刷術呢?
他有些懊惱,全然忘了自己是前不久才擁有紙這種東西的。
每天考慮這些,其實他攻打匈奴的心稍稍沈寂下來了一些。
他預感,若是自己好好地研究這巨幕中的東西,打下匈奴是遲早的事。
【但是,如果是大體量的印刷還好,雕刻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但是如果只要十多二十份,這可能就是雕版印刷大材小用,手抄呢,又累,這時候活字印刷就發揮了他的作用性,這些字可以無數次地排列印刷,大大地節約了時間,也很節約成本,這麽一來印刷價格就會下降,價格一降用得起的人就多了,那選擇印刷的人自然就多了。】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原來更加便捷的法子還會讓人變得懶惰。
趙禎倒也是沒想要就不用這活字印刷。
他們如今科舉考試依舊是要看書法的,只是沒有唐朝時重視罷了,但該重視的還是該重視起來吧。
大宋總不能比前朝還差了去。
【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地方提倡無紙化辦公,這個有好處,因為我們知道紙是木頭做的,不用紙了那自然就保護生態了,但是無紙化辦公在效率提高的同時會讓我們產生惰性不願意寫字,且不說咱們現在的字寫得好不好,很多人甚至是提筆忘字,只認識,卻想不起怎麽寫了。】
【從古代到現代,很多東西都是從覆雜到簡單的一個過程,但是在簡化的過程中,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也讓我們丟失了一些東西。】
許多人想確實如此,文字在簡化、語言在簡化,詩也算是簡化成了詞。
雖然現在也有很多比以前好的地方,但是沒有人能說一切都比以前好。
可為何會簡化呢?
真叫人疑惑。
【其實,練字這個事情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也不難,兩個字:多練。】
【咱們繼續說這首詩,《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避暑,說明是皇帝下令借岐王在九成宮避暑,應教二字的意思是這首詩是王維奉命而作。】
【“帝子遠辭丹鳳闕,天書遙借翠微宮。”皇子院裏了皇宮,天子借宮殿給他避暑。這裏的翠微宮不是李世民的離宮翠微宮,我們可以理解為翠微的九成宮,就是帶著青翠山色的九成宮。】
【“隔窗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寫景的句子,隔著窗子雲霧也像是沾在身上一般,卷起幔簾,山泉便映入鏡中,“林下水聲喧語笑,巖間樹色隱房櫳。”林子下邊,水聲伴隨著喧鬧的笑聲,巖間的樹林遮住了窗子。從這兒來看,整個環境都是比較幽深寂靜的,是王維喜歡的景色。】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幽深寂靜這一類的詞仿佛一直被女子用來形容王維的詩作,就像浪漫和豪放用在李白身上一般。
似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一些標志的詞。
王維細想了一下,他雖然沒有刻意去註意,可只要一想到這樣的景色,王維還是心向往之。
【然而,王維極力描寫這裏的美景都是為了最後這一聯做鋪墊,“仙家未必能勝此,何事吹笙向碧空。”仙人的居所也不過如此,又何必要羽化登仙呢?】
此一句一出,眾人就明白為何幕中女子說王維誇讚得好了。
明裏是在誇景如仙境,實則是在誇人如仙人。
若旁人說他溜須拍馬也可反駁。
【吹笙是一個典故,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很喜歡吹生,相傳他乘白鶴隨道士成了仙,後來人們就用吹笙指成仙。】
【想來不用我說大家也能看出來了,這裏用九成宮對比仙居,又用王子喬暗合岐王的身份,這樣的誇讚明眼人看得出來,但又不至於太過直白,所以我們說王維誇得好。】
看完王維的這詩,李白其實並不覺得有多好。
誇人就誇人,為何一定要如此這般地鋪墊。
終究是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他進獻給上邊的那還得請人引薦,而王維卻是奉命而作。
萬一貴人看了自己那首句便無了興趣呢?
所以他當然得寫在開頭了,再者藏著掖著也不是他的脾性。
隨他們如何說去吧。
李白想,他的經歷都那般了,也恣意地過完了一生。
若是如今巨幕出了,他卻無法快活,那預知未來有何意思?
【說句不負責任的評價,我覺得這首詩是不如李白《清平調·其一》的,但是同樣都是奉命而作,所達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如果是我,我也就把李白當作樂子工具人,但是一看王維這一首,我心中就會冒出這人會來事兒的想法。】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王維下意識地背出了李白的這詩句。
他其實早在幕中女子講解李白時就已經認同了對方的才華,或者是在更早之前,只是他沒有意識到。
王維其實一直不太看得上李白。①
他認為李白出身不如他,卻是那自命清高的典型。
一身的傲骨在哪裏都敢直接露出來。
可正是因為如此,他整個人才像是在發光一般,走到何處都能吸引人的眼神。
而“文人自古相輕”,自己作為一個平平無奇的文人②,又如何能逃脫得了。
然而,天才總招天妒,讓他沒能有一個能讓他仕途平坦的家世,也沒有一個能讓他實現理想的性格,這就是命中註定。
【當然了,他們寫這樣的作品跟他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李白委婉含蓄了,那他就不是李白了,只能說李白適合翺翔天際,他就不該被困在方寸之間,而王維不同,王維是還可以奮鬥奮鬥的,而他也確實沒有就此放棄。】
正是如此。
若是李白如自己那般寫詩,或許他那個詩仙不如自己這個詩佛呢。
【公元721年,開元九年,王維擢進士第,前面他考的是府試,這裏才是最高級別的進士科考試,後來他任太樂丞,從而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①關於王維和李白的關系,這是我猜的,不能當真,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感謝理解麽麽噠。
②參考平平無奇古天樂
今天狀態不是很好,抱歉,來晚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清代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說唐宋的桃源詩“最傳者王摩詰、韓退之、王介甫三篇”。】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王安石再一次聽到自己的名字已失去了許多的驚異感。
不過他的桃源詩比之王維的怕是不怎麽樣吧。
自古以來,眾人寫桃源詩都是向往那世外桃源之地,自己卻跟他們不同,他希望人間處處皆桃林。
【我們就來看看明明只是化用他人的東西,他們三人的桃源詩為什麽獲得的評價會這麽高。】
這也是許多人不理解的。
有關桃源的詩,自陶淵明以來實在是多不勝數。
而這一類的詩大多意思相近,文人們竟也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屬實是令人驚訝的。
【我們先談談韓愈的《桃源圖》,說到韓愈這個人要先提一下他的思想傾向,他應該算是一個無神論者,但是又不是那麽絕對的無神論者,他著名的《諫佛骨表》就是為了反對當時盛行的佛教,真的是頭鐵,直接反對皇家的佛教活動,而對於道教他也是不怎麽相信的,但是韓愈他信有鬼神,這看似有點矛盾,怎麽解釋呢?】
唐,元和年間。
看似有些矛盾?
韓愈皺著眉頭,沒懂,何處有矛盾?
他就算不信佛不信道就不能信有鬼神嗎?
鬼神本就不是佛道專屬的。
【他在《原鬼》中寫“無聲與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無聲無形的東西是有的,那就是鬼神。然而,雖然韓愈的這一整篇文章是在宣揚有神論,但是他的本質是為了恢覆儒家道統,而儒家的鬼神觀是什麽呢?孔子提出“子不語怪力亂神”,可卻也不是完全不信,他又說:“敬鬼神而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連人的事都沒做好,還去管鬼?】
許多信奉鬼神之說的人忍不住地搖頭否認。
這幕中女子問的什麽話?
正是因為他們做不好人的事,所以才希望鬼神能幫他們做好這些事啊!
求鬼神不行,難不成還能求人嗎?
【所以韓愈他的鬼神觀大概就是鬼神存在於世間,但說白了它並沒有保佑、詛咒的功能,韓愈曾經在地方上進行過祈雨活動,不過我們一般並不認為他是真的相信祈雨有用,而是他的一種政治活動,因為當地是有這個祈雨的習俗的,所以他祈雨就是入鄉隨俗,尊重當地人,從而幫助他自己的工作進行下去而已。】
關於這一點,許多官員是能夠理解的。
他們做地方官員往往能在地方上碰到一些奇怪的習俗。
這些習俗有點好有的壞,有的讓人無法理解。
一般情況下,只要這些習俗對人對朝廷無害,他們都選擇視而不見,若是在特殊情況下他們還會跟著當地居民一起參加這些習俗,即便他們並不信。
【如果說王維的《桃源行》是描繪了一個桃源仙境,那韓愈的桃源詩就是為了反對桃源仙境之說,他的詩叫做《桃源圖》,以桃源圖為引來表明這世間是沒有仙境的,這首詩直接就將王維詩中“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這種把桃源寫成仙境的說法給否定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有些事情本就是如此,信則有,不信則無。
雖說幕中女子已經說過這世間沒有成仙之事,但王維相信,信成仙的人依舊不會少。
人都有美好的幻想,有些人就寧願活在幻想之中。
至於他,他信不信且不論,但他肯定不會以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仙境,畢竟若真是,那陶淵明恐怕已經成仙了。
他之所以會那般寫,不過是一些隨意而來的想法罷了。
或許,或許心中也有一些相關的念想吧。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開頭直奔主題,神仙多半是沒有的,說桃源是仙境更是荒唐。】
【“流水盤回山百轉……架巖鑿谷開宮室,接屋連墻千萬日。”這一段內容,劉禹錫認為桃源是來自於桃源圖,這桃源圖畫得好,再加上上面的題詞讓人感覺仿佛真的進入了仙境,於是就跟著建了這桃源。】
這樣的話倒也說得通。
這世間多少因古詩古畫而建居所的,若因一幅栩栩如生的桃源圖建立一個桃源也並非不可能。
【“嬴顛劉蹶了不聞,地坼天分非所恤。”秦漢衰敗、天崩地裂他們都不關心,“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只關心如紅霞一般的桃花,也就是他們身邊的風景嘛。“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開始住在這桃源裏的時候還想家鄉,久了就真把這兒成了家鄉了。】
若真有這樣的地方,誰不想去呢?
百姓們對朝代的興亡其實並不關心,只要誰對他們好,能真正地考慮著他們,那他們就願意支持,甚至是上稅。
可若是有那實施苛政猛稅的,他們巴不得早日改朝換代呢!
【隨著家族制度的衰落,交通信息等的發達,人們慢慢地也對家鄉沒有那麽大的執念了,有家人在的地方就可以是家鄉。】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關於這一點,蘇軾早早地就有所體會了。
他走到一處再慢慢的適應下就願意將那地方當做自己的家。
然而,老天總是愛捉弄人的。
就是他這般簡單的要求也難以實現,他一生漂泊,可還是舍不得自己的家人跟著自己漂泊。
【“漁舟之子來何所,物色相猜更問語。”漁人不知從哪兒來,人們看到他的不同裝扮忍不住地猜測打聽,才聽說如今早已改朝換代,“大蛇中斷喪前王,群馬南渡開新主。”這裏前句說的是秦朝滅亡,劉邦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大蛇中斷?”劉邦不解其意。
這怎麽就是在說自己了?難道是說他是一條大蛇?
【關於劉邦斬白蛇這個典故大家是需要知道的,出自《史記·高祖本紀》,說的是劉邦當時做泗水亭長時需要押解農民去驪山服役,結果因為徭役太重,半路人就跑了一大半,這事情自然該是由劉邦負責,就算到了驪山他也活不了,於是他擺爛了。沒想到在醉酒時斬殺了一條白蛇,而那白蛇是白帝子,後來劉邦名聲漸起,遂起義反抗暴秦。】
劉邦怔楞片刻,而後恍然大悟,原來是說此事。
但他並不知白帝子之意。
這後世的史書都是這樣寫的嗎?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是有很多的傳奇因素在裏邊的,但是大多的開國皇帝都有不同程度的神奇來歷,不管是出生還是發跡,像黃帝,是他媽“見大電繞北鬥樞星,感而懷孕”,他的同母異父的兄弟炎帝是他媽“游華陽,見神龍首,感生炎帝”,就很神奇,而劉邦說的是他媽“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然後就打雷了,他爸去一看,這不得了,看到一條龍和自己老婆在交合,早期的人獸啊,姐妹們,還是綠帽文學,玩還是老祖宗會玩,但這顯然只是為了說明劉邦是真龍天子。】
劉邦:“……”
“這……”這真是在說他?
這怎麽可能呢?
編能不能也編得靠譜一點?
雖說劉邦對此很無語,但是這樣的說法無疑可以提升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那可是真龍天子,誰不願做真龍天子呢?
他不僅不能將這說法壓下去,還得大方地應下來。
劉邦知道,雖說幕中女子的很多話都說得頭頭是道,但其中大部分的話都是猜測的,畢竟她一個千年之後的人怎知自己是如何出身的?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只要找一些目擊的證人就行了。
【咱們接著說《桃源圖》,“群馬南渡開新主”說的是五胡亂華後,東晉建立。】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這是劉徹最不能接受的。
如今大漢多繁盛啊!最後竟會讓胡人在這片土地上作亂,他不甘心。
可現在他卻不能隨意出戰了。
嘴上說著不在意,其實他很在意幕中女子說他好大喜功。
他得在不被說好大喜宮的情況下把胡人給解決掉。
【“聽終辭絕共淒然,自說經今六百年。”眾人聽了都悵然若失,然後述說他們的經歷,原來他們到這兒已經六百年,“當時萬事皆眼見,不知幾許猶流傳。”以前知道的那些事情,不知道還有多少在流傳,“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大家爭相款待漁人,但就連禮數也不相同。】
東晉。
陶淵明又開始端著酒壺喝酒了。
他自己真是想不到自己的詩文影響力這麽大。
不過看著這些後世之人根據自己的文章作文還挺有意思。
這一段跟他文章中的內容差不多。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無夢寐。”這地方環境清幽,“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聽到雞叫看到太陽出來直覺心驚,為什麽心驚呢?因為不想離開這個地方,太陽出來就說明天亮了,該離開了,可是“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家中有人,漁人不得不離開。】
那樣的人間仙境,誰願意離開呢?
沒有戰爭,沒有剝削的地方一直是他們不可遇更不可求的。
許多人都在想,若是他們生在大唐盛世會不會不一樣呢?
即便是像李杜二人那樣,哪怕後來命運坎坷,至少他們曾在盛唐的土地中生長。
【“船開棹進一回顧,萬裏蒼蒼煙水暮。”船前行時再回頭只見茫茫煙水,“世俗寧知偽與真,至今傳者武陵人。”然而這其中事情的真真假假還有誰能說得清楚呢?現在還在傳說的也只有武陵的人罷了。】
如今怕是不止了。
這天下,誰人不止武陵桃花源了呢?
【這真應了那句“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到的桃源都是不一樣的,但在古代,桃源大多被仙化,像韓愈這樣直接否認仙境的實在少有。】
唐,元和年間。
這世間萬物都能被他們仙化。
一切事物在他們心中都可以是仙物。
但獨獨這人無法成仙一事沒人能騙得了自己。
【而王安石的《桃源行》就又是另外的一種風格了,如果非要形容,那就是帶著政治家的氣質。】
眾人訝異,又是政治家。
果然還得是王安石啊!
許多帝王都很欣賞王安石,這樣一個有政治頭腦又一心為國為民的大臣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指鹿為馬的典故我們之前應該是提到過的,就是趙高想要亂政,但是害怕群臣不聽,所以把鹿牽到眾人面前說是馬,然後凡是說是鹿的人通通被殺,這聽起來挺不可思議的,可是歷史啊,遠比我們想象得精彩。】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趙高已死,聽到這樣的話仍舊讓嬴政生氣,他巴不得去亂葬崗把趙高的屍首找回來再殺一遍。
自己這般成就也不敢顛倒黑白,這趙高竟敢指鹿為馬,誰給他的膽子?
嬴政知道,還是自己那個兒子不成器,不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來人,去,賞胡亥二十板子。”
殿內立馬落針可聞,眾人仿佛呼吸都不敢了。
這段時日陛下分明看著比先時的脾氣好了不少,但是只要一提到公子胡亥,他馬上又會變得喜怒無常。
那胡亥都被關起來了卻還是時不時地收到陛下的這番“賞賜”。
不過,也沒有人可憐他,他那麽壞,甚至讓秦國滅亡,他們都是大秦的子民,誰能原諒他呢?
【而後一句就是說秦國的徭役,雖然修築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南侵,長城現在也是我們國家的很重要的財富,但是它在修建時不知染了多少秦人的血和淚,本來長城的修建就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用勞民傷財來形容毫不為過,不過我相信如果當時的官府能夠給修築的那些工人好一點的待遇,能保證他們的生活,也不至於引起那麽多人的反抗。】
說起這事情,嬴政就更氣了。
他雖是比較嚴苛,但也不是一個毫無人性的人,當然也知道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幹活的道理。
然而,不曾想國庫銀錢吃緊,他們省吃儉用發下去的銀子竟被人從半到就貪了大半。
本就是差不多的份額,被他們貪了,那些人自然是不夠吃了。
【這其實就是當時的整個社會問題在這一件事情上的反應,秦始皇沒有去改,那就只能看著農民反抗,自古帝王大多自負,秦始皇亦是如此,他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強大的軍隊,這些流民不足為懼,然而,事實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那麽多反抗的百姓,其中總有能覆滅秦國的,果不其然,秦國的統治並沒有長久下去。】
這話引起了許多人的警醒。
隋煬帝不也是如此嗎?
應該說歷史上大多數的亡國之君都是如此,一開始有農民起事時他們都不會放在心上,這般不重視的結果就是叛賊壯大剮掉朝廷一層皮,這些人通常不能覆滅整個國家,但卻能起亂子。
亂子一起,別有用心的人就有了機會。
所以要想維護統治,那就得從最基本的抓起,做一個好皇帝,得到百姓的支持,即便有人想謀反也得掂量掂量帝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一旦有叛賊,尤其是落草為寇的農民多了,那就說明朝廷真出問題了。
這事之所以不讓人重視那是因為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自己的統治出了問題,經過這一番話,許多人立馬在腦子裏反思自己的統治有沒有出什麽問題。
【我們時常會做一些假設,假設秦始皇沒有早死,而是長命百歲,那秦國的命運是不是會不一樣?但就我個人的看法,如果秦始皇一直保持著後期的好大喜功、暴虐殘忍,那秦國還是會走向滅亡的,不過,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秦始皇不會一直不清醒,他或許會在栽一次跟頭之後開始反思改正,畢竟他不像胡亥一樣那麽廢物。】
雖然這話整體上似乎是在誇他,但是嬴政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有時候有些事情說得輕松,然而卻是十分覆雜的。
就拿好大喜功一事來說,仗不可能永遠不打,但如何謂之上進,如何又謂之好大喜功,這其中的度實在有些難以判斷。
這些都是他和皇子大臣們需要思考的。
【因為有了秦國的這樣令人無法忍受的統治,所以這些人“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逃避亂世的不僅有商山四皓,而且還有桃源中種桃的那些人。】
嬴政沈吟半晌,考慮是派人找這其中的有才之士還是不去打擾。
這些隱居的人往往高風亮節,或是可用之才。
但是嬴政也很清楚,這些人自然也是不願惹麻煩沒有上進心的,只願有一方安寧。
【“此來種桃經幾春,采花食實枝為薪。”這些避亂的人在這桃源度過了許多個春秋,他們采桃花,食桃果,砍桃木為柴,過了一代又一代,代代都在此處與世隔絕,雖然有父子卻無君臣,“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這裏王安石還是很在意儒家的“禮”的,但是在他看來,若是保持像秦朝後期那樣的君臣關系,不如沒有君臣。】
君臣關系在儒家多麽重要啊!
可王安石卻覺得不如沒有君臣,可想而知秦末的君臣關系有多讓人痛恨啊!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這兒依舊是漁夫進到桃源的場景,跟我們之前說到過的幾人差不多,包括後面兩句,“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不一樣的是這後面的內容,“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長安指的是中原,聽說後來到處都還是硝煙不斷,在桃源春風中,眾人回首往事,不由得淚濕了汗巾。這裏就是著眼於現實的殘酷,王安石的關註重點完全不一樣。】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不由得感嘆,“真不愧是宰輔之資。”
其實王安石這詩中的道理幾乎所有人都明白,桃源的出現那就是因為秦末的戰亂。
但是看到陶淵明這樣的句子,有多少人能將重點放到戰亂上呢?
偏偏陶淵明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有控訴當時戰爭的意思,而大家都忽略了,只在心中尋那一方凈土去了。
【“重華一去寧覆得,天下紛紛經幾秦。”重華指的是虞舜,像虞舜那樣的明君實在難得,天下屢次遭受秦末那樣的戰禍。】
【王安石的這首詩說的雖然也是桃花源記,但其中很少桃源的美好的講解,這應該是他前期的作品,重點關註的是秦末的社會狀況,但警示的卻是北宋人。】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趙禎也有些後怕。
他覺得幕中女子說得很有道理。
積少成多、積水成淵的道理哪怕是三歲稚兒也應當明白。
但是當這水不夠多的時候他們都不會在意。
他們會選擇抱著僥幸,或者是真的堅信自己能夠判斷局勢。
可眾觀歷史,凡亡國之前,有多少帝王能相信自己會變成亡國之君的?
所以出現了問題就一定得改,半點僥幸都是在豪賭。
【這幾個人的詩體現出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他們個人的寫作風格以及他們的經歷。】
【從內容來說,王維寫的仙境,表達對那樣一個世外桃源的向往,這除開他自己對自然的喜愛,還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在盛唐時期游仙詩是很流行的,為什麽呢,因為社會已經很繁華了,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了,和那些逃避現實追求仙界的人不同,他們大多數是因為人間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他們開始把視野轉向虛妄的仙界。】
這話讓其他朝代的許多人恨得牙癢癢,也羨慕得心痛。
人間的富貴竟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
同食五谷雜糧,他們怎麽就那般幸運呢?
不過轉念這些人就清醒了,也不全然如此吧。
李白杜甫不就還活在人間嗎?
即便李白那麽多游仙詩,但顯然他的游仙是逃避現實的游仙,因為他的“扶搖直上九萬裏”還未實現呢。
【而韓愈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元和年間,元和中興的唐朝處於一種表面繁榮的狀態下,清醒的人,想元稹、白居易、像韓愈等人,他們是能看到社會存在的問題的,相反是那些皇宮貴族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開始大興佛教,一直到唐末都是如此,大家一定還記得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說的雖然是南朝的寺廟,但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是有借古諷今的。】
這短短兩句詩給許多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如果不是在借古諷今就好了,許多唐朝人如是想。
他們唐朝,有名詩人這般多,但大多都是對現實的控訴與不滿。
這讓他們都有些陷入懷疑了,懷疑大唐當真這般不堪嗎?
【到了王安石時更不用說了,我們上一個視頻才說了他,他就是站在一個很理想的角度去解析的《桃花源記》,若說屈原、李白是浪漫,那王安石就給我們一種浪漫過敏的感覺。】
過敏?
眾人不懂。
但眾人明白這浪漫過敏肯定跟浪漫是相對的,也就是說王安石這個人不浪漫。
大家把王安石的詩文和李白的詩文甫一對比,心中對浪漫的理解便更加清晰了。
【公元720年,開元八年,王維參加吏部的考試,落第,沒考上,就我們之前說了唐朝的科舉考試是很難的,在做官之前要參加吏部的考試,過了才有機會當官,王維就是在這考試中失敗了。】
【那個時候失敗是常事,他只能找另外的辦法入仕,或者是繼續提高自己的名聲繼續考試,在這裏他常常跟著岐王一起宴游,寫了不少的宮廷宴飲詩,《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和《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作。】
岐王?
許多人想,不愧是世家大族,一結交便是皇親國戚。
能與王爺結交,那仕途肯定就更平順了啊!
【王維的這詩很大程度上也就相當於李白、杜甫的求謁詩,但是王維的求謁詩就寫得有水平多了,像這首《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表面上是在誇讚九成宮,但是暗裏卻誇讚了岐王,這種不著痕跡的誇讚才是最讓人歡喜的。】
【不像李白,什麽“玉真之仙人”,還有在宮裏誇楊貴妃的什麽“雲想霓裳花想容”,雖然誇得也很好,但是就太直白了,你想這送禮走後門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這樣招搖,那不就明擺著人家就喜歡這樣被誇嗎?會說虛榮!】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頓住,饒是灑脫如他,表情也有些繃不住了。
自打他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少有被如此不看好的。
即使是那些不喜歡他的人也得讚一句他的詩好,可現在幕中女子明明說他是詩仙,竟這般評價他的詩。
就算是說了一句“雖然誇得也很好”,也讓李白有些難以接受。
【而像王維這樣不著痕跡的話,大家就是對誇讚心照不宣,拿出去宣揚的時候也可以說自己是欣賞他的文筆,他誇這九成宮誇得太好了!我們這就來看看,王維是怎麽含蓄地誇領導的。】
李白飲下一杯酒,認真地看著。
他倒是要看看王維寫得能有多好。
【首先是標題,《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敕就是下令的意思,敕借就是下令借,相當於賞賜,九成宮在陜西寶雞,始建於隋文帝時期,九成在這裏代表九層的意思,唐代一度被稱為萬年宮,關於這個宮殿我們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
幕中女子將一幅碑帖放在了巨幕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有些驚喜地看著巨幕上的碑帖。
歐陽詢不愧是他看好的人,這字真是看一次能誇讚一次。
【這個碑帖其實是由魏征所作,而後歐陽詢手書,最後刻碑,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書法作品,我們之前說過,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而其他的三個人,除了明代的趙孟頫,就是唐朝的顏真卿和柳公權,除此之外,唐朝有名的書法家還有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為什麽唐朝時期的書法這麽發達呢?】
李世民心中暗喜,這其中想必有他的功勞吧。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他這麽喜歡,手底下也那麽多善書者,有這些人領頭,唐朝的書法能差嗎?
【說到書法,那首先得提一下魏晉時期的書法,二王也就是王羲之和王獻之,通常是咱們學習書法的一個源頭,咱們要學習誰的作品,基本都會看到他從二王,那為什麽魏晉時期的書法那麽發達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東漢時期蔡倫造紙術的發明,而且那個事情毛筆等工具的發展。】
眾人紛紛點頭,紙的發明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
以往用竹簡實在太過笨重,他們就是想寫也不想拿,那寫得自然也就少了。
有了紙那就便利太多了。
東晉。
王獻之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和父親應該會比較有名。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能是源頭式的人物。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已經離開郢都。
大王的反應他雖早有預料卻還是心中失落。
但他相信,如今大王盼著他離開奪他的權,用不了多久就會需要他。
紙張他們已經造出來了,雖然跟幕中女子展示出來的差了很多,但卻也真真實實讓他們寫字變得方便了許多。
日子總會像這些紙一樣,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第二個原因是九品中正制的實施,魏晉時期好像大家什麽都喜歡分個三六九等,像詩就有《詩品》,而九品中正制最開始也並不是我們熟知的就按門第來排序,其實一開始家世只是其中的一個條件,另一個條件被稱之為行狀,也就是品行和才能,這個書法自然就成為才能的一部分。】
西晉。
左思出身寒門,從小受這門閥制度的影響。
他受夠了這樣的制度。
可是他卻也很清楚,要想改,除非改朝換代,否則就太艱難了。
書法再好有何用,品行再好又有何用,都抵不過權貴一句話。
【第三個原因是佛教傳入,道教興起,宗教的發展帶起了經文典籍的發展,還會刻碑。】
【另外,皇室的重視、玄學清談的興起等等原因就促進了書法的發展。】
【而到了隋唐時期,南北文化的交融促進文化的發展,隋文帝創立科舉制,其中書學就在官學之中,另外隋文帝還下詔求遺書,就是求古代那些書,然後詔書法很好的人修補殘書,這可是一個很好地平步青雲的機會,潛移默化之下就提高了書法的重要性。】
許多百姓聽到這些都忍不住感嘆,這隋文帝確實是個不錯的,即便他也有缺點。
但人非聖賢誰能完美呢?
可惜就是有那麽個兒子。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覺得這個隋文帝跟自己是同一類人。
不過他的兒子可比隋文帝的兒子強多了。
雖然幕中女子先時說那隋煬帝也很強只是過於自負,所以做了那許多的錯事,然而他作為一個外人,他只看結果。
在他看來,隋煬帝不管怎麽好,就像那宋徽宗一樣,那都是亡國之君。
【後來到了唐朝,唐太宗是個書法發燒友,特別癡迷書法,所以他的手下就聚集了一批書法很優秀的人,其中最突出的有虞世南和褚遂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很有名,而虞世南曾經得到二王後人指點,其風格很像二王,後世之人很多也學他的書法作品。】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虞世南和褚遂良都是李世民很倚重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二人的字。
本來他還對楷書四大家沒他們幾個有些遺憾,這麽一說,李世民也十分自豪。
不過,這發燒友的說法還真是有些奇怪。
【再到後來,科舉設立明書科,就是以考書法為主,相當於咱們現在的藝體考試嘛,有些人他可能背書不大行,但是寫字好啊,就又是一條路。】
魏晉時期的許多寒門子弟不知多麽羨慕。
他們如今當然知道科舉考試就是能讓他們這些人走向仕途的一條道路。
如今聽說只要會書法就能參加,心中更是嫉妒得不得了。
為何他們不是唐朝的人啊!
還好聽聞曹家四公子如今正在組織科舉考試,故而哪怕是那些並不抱希望的也想去見識見識。
萬一呢?
【然而再到宋朝,雖然也有很多不錯的書法家像蘇軾、米芾、趙佶、趙構,但為什麽感覺上會比唐朝差那麽一點呢?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活字印刷,四大發明之一,其科學進步意義無疑是巨大的,但是它也有一點小小的壞處,那就是放縱了人們的惰性,以前什麽書都是手抄,到後來有了雕版印刷,就是批量的嘛,假如要印課本,就把課本內容全部雕刻在木板或者是石頭上,再印到紙上,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妙啊!”
劉徹大喜過望。
先時聽說造紙術,他們也試了,那確實是一項不錯的發明。
沒想到這沒過多久竟就有了更令人驚喜的發明。
為什麽有印章還想不到這印刷術呢?
他有些懊惱,全然忘了自己是前不久才擁有紙這種東西的。
每天考慮這些,其實他攻打匈奴的心稍稍沈寂下來了一些。
他預感,若是自己好好地研究這巨幕中的東西,打下匈奴是遲早的事。
【但是,如果是大體量的印刷還好,雕刻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但是如果只要十多二十份,這可能就是雕版印刷大材小用,手抄呢,又累,這時候活字印刷就發揮了他的作用性,這些字可以無數次地排列印刷,大大地節約了時間,也很節約成本,這麽一來印刷價格就會下降,價格一降用得起的人就多了,那選擇印刷的人自然就多了。】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原來更加便捷的法子還會讓人變得懶惰。
趙禎倒也是沒想要就不用這活字印刷。
他們如今科舉考試依舊是要看書法的,只是沒有唐朝時重視罷了,但該重視的還是該重視起來吧。
大宋總不能比前朝還差了去。
【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地方提倡無紙化辦公,這個有好處,因為我們知道紙是木頭做的,不用紙了那自然就保護生態了,但是無紙化辦公在效率提高的同時會讓我們產生惰性不願意寫字,且不說咱們現在的字寫得好不好,很多人甚至是提筆忘字,只認識,卻想不起怎麽寫了。】
【從古代到現代,很多東西都是從覆雜到簡單的一個過程,但是在簡化的過程中,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也讓我們丟失了一些東西。】
許多人想確實如此,文字在簡化、語言在簡化,詩也算是簡化成了詞。
雖然現在也有很多比以前好的地方,但是沒有人能說一切都比以前好。
可為何會簡化呢?
真叫人疑惑。
【其實,練字這個事情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也不難,兩個字:多練。】
【咱們繼續說這首詩,《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避暑,說明是皇帝下令借岐王在九成宮避暑,應教二字的意思是這首詩是王維奉命而作。】
【“帝子遠辭丹鳳闕,天書遙借翠微宮。”皇子院裏了皇宮,天子借宮殿給他避暑。這裏的翠微宮不是李世民的離宮翠微宮,我們可以理解為翠微的九成宮,就是帶著青翠山色的九成宮。】
【“隔窗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寫景的句子,隔著窗子雲霧也像是沾在身上一般,卷起幔簾,山泉便映入鏡中,“林下水聲喧語笑,巖間樹色隱房櫳。”林子下邊,水聲伴隨著喧鬧的笑聲,巖間的樹林遮住了窗子。從這兒來看,整個環境都是比較幽深寂靜的,是王維喜歡的景色。】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幽深寂靜這一類的詞仿佛一直被女子用來形容王維的詩作,就像浪漫和豪放用在李白身上一般。
似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一些標志的詞。
王維細想了一下,他雖然沒有刻意去註意,可只要一想到這樣的景色,王維還是心向往之。
【然而,王維極力描寫這裏的美景都是為了最後這一聯做鋪墊,“仙家未必能勝此,何事吹笙向碧空。”仙人的居所也不過如此,又何必要羽化登仙呢?】
此一句一出,眾人就明白為何幕中女子說王維誇讚得好了。
明裏是在誇景如仙境,實則是在誇人如仙人。
若旁人說他溜須拍馬也可反駁。
【吹笙是一個典故,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很喜歡吹生,相傳他乘白鶴隨道士成了仙,後來人們就用吹笙指成仙。】
【想來不用我說大家也能看出來了,這裏用九成宮對比仙居,又用王子喬暗合岐王的身份,這樣的誇讚明眼人看得出來,但又不至於太過直白,所以我們說王維誇得好。】
看完王維的這詩,李白其實並不覺得有多好。
誇人就誇人,為何一定要如此這般地鋪墊。
終究是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他進獻給上邊的那還得請人引薦,而王維卻是奉命而作。
萬一貴人看了自己那首句便無了興趣呢?
所以他當然得寫在開頭了,再者藏著掖著也不是他的脾性。
隨他們如何說去吧。
李白想,他的經歷都那般了,也恣意地過完了一生。
若是如今巨幕出了,他卻無法快活,那預知未來有何意思?
【說句不負責任的評價,我覺得這首詩是不如李白《清平調·其一》的,但是同樣都是奉命而作,所達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如果是我,我也就把李白當作樂子工具人,但是一看王維這一首,我心中就會冒出這人會來事兒的想法。】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王維下意識地背出了李白的這詩句。
他其實早在幕中女子講解李白時就已經認同了對方的才華,或者是在更早之前,只是他沒有意識到。
王維其實一直不太看得上李白。①
他認為李白出身不如他,卻是那自命清高的典型。
一身的傲骨在哪裏都敢直接露出來。
可正是因為如此,他整個人才像是在發光一般,走到何處都能吸引人的眼神。
而“文人自古相輕”,自己作為一個平平無奇的文人②,又如何能逃脫得了。
然而,天才總招天妒,讓他沒能有一個能讓他仕途平坦的家世,也沒有一個能讓他實現理想的性格,這就是命中註定。
【當然了,他們寫這樣的作品跟他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李白委婉含蓄了,那他就不是李白了,只能說李白適合翺翔天際,他就不該被困在方寸之間,而王維不同,王維是還可以奮鬥奮鬥的,而他也確實沒有就此放棄。】
正是如此。
若是李白如自己那般寫詩,或許他那個詩仙不如自己這個詩佛呢。
【公元721年,開元九年,王維擢進士第,前面他考的是府試,這裏才是最高級別的進士科考試,後來他任太樂丞,從而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①關於王維和李白的關系,這是我猜的,不能當真,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感謝理解麽麽噠。
②參考平平無奇古天樂
今天狀態不是很好,抱歉,來晚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