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王安石

關燈
王安石

最近幾次幕中女子講預告的方式有所變化。

這回她沒有消失,而是接著講了起來。

【我們要講的就是盛唐時期多才多藝的文學家王維,在很多人的排列中,他是除卻李杜之外的唐代老三,但是在當時,王維的地位卻一點也不比李白、杜甫差,不管是其社會地位,還是文學地位。】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在收到那小琵琶時就已經有預感幕中女子可能會講解到他,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不過這一次女子為何沒有抽獎呢?

【他的詩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藝術性極高,但是其思想性是不如李杜的,李白也是因為思想性的問題一度被杜甫比下去,然而在唐朝,尤其是他們還在世的時候李白算是碾壓杜甫的,甚至杜甫雖然也有名,但他的詩還曾受到嫌棄。】

杜甫抿了抿唇,也不甚在意了。

先時嫌棄他的,如今還不是客客氣氣的。

若不是他和李白一路遮掩著,只怕路上都不知被堵多少回。

世間之人大抵如此,欺軟怕硬、慕強淩弱,看他們如今有用了,這才貼上來。

【造成這樣的原因我們並不能說是盛唐時期的人沒有欣賞水平,如果那時候的人沒有欣賞水平,那怎麽可能留下那麽多震驚世界的瑰寶呢?】

【其原因還是我們先時提到的一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並不只是指政治,它分為政治上層建築和思想上層建築,而文化藝術就屬於思想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唐朝時期經濟十分發達,這就導致了人們更多地追求一些精神享受,註意,這裏說的是享受而不是思考。】

眾人先時就在想這上層建築的含義。

很多人已經解析為了朝堂中的政務,如今一聽,連文學藝術也包含其中,就又提升了他們的認識。

但是後一句眾人卻沒太懂,為何要強調是享受而不是思考呢?

難道他們經濟發達就不用思考了?

【這個現象其實我們自己不好說,類似於“國家不幸詩家幸”,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像孔子、孟子、蘇格拉底、馬克思,這些人都是文明古今中外的超級大思想家,然而他們所處的時代大多大動蕩大混亂,他們自己的人生也不平順,這樣的背景使得他們不得不去思考怎樣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雖然眾人不知道蘇格拉底和馬克思是誰,但他們知道孔孟啊!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儒,那時代確實是大動蕩,他們所思考的,那就是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如何建立一個有序的克己覆禮的社會。

【假如他們都身處於一個大好的盛世,能產生的不滿情緒就是自己的日子為什麽不能更好,自己的才能為什麽得不到施展,而大多數人也只能是感嘆周圍的美好,所以在興盛時期的漢朝才出現了鋪張揚厲、文才繁茂的漢大賦,在盛唐時期也是如此。】

一提起漢大賦眾人就都明白了,這個例子眾人都看過很多次了。

意思大體就是在好的年代,出現的作品一般能與之相對應,若是亂世,作品中便自然會有許多生靈塗炭,而在訴說苦難的同時,人們自然就會思考該如何逃離苦難,那思想性也就有了。

【然而史學上的盛唐和文學上的盛唐是不一樣的,史學上的盛唐從唐高宗李治即位一直到安史之亂前夕,而文學史上的盛唐卻是從開元年間到安史之亂前夕,為什麽呢,因為在開元年間盛唐的這一批文人初出茅廬,年歲還小的也是在那土壤中長大,而安史之亂時大多年老,杜甫算是活得比較久的一個,也是因為這個經歷,杜甫得以寫出那些堪稱詩史的作品。】

咦?

眾人心中浮現不好的想法,但卻又覺得不對。

因為這樣的經歷才能寫出好的作品,那從文學史上來說不是越是亂世越好?

但這肯定是不對的啊!

若是非要亂世才能寫出好的東西,那他們寧願這世上永無文學!

然而,很快,幕中女子便解答了眾人的疑惑。

【但是就算沒有安史之亂,杜甫的性格和經歷也註定了他的想法會比李白的多,而王維恰恰是將這些想法拋開了。佛門,講究的就是一個四大皆空,那他的思想性自然就沒有那麽足,不過他又正好出現在盛唐時期,出現在那個並不需要思考太多的年代,他的作品順理成章地就受到追捧了。】

原來如此,如果王維不是出現在盛唐,那他就不會那般受到大家的歡迎了吧,眾人如是想。

若是在一個亂世,王維肯定就如同他們一樣寂寂無名了吧。

這麽一想,許多人開始欣喜,那這王維也沒什麽了不起的嘛,只不過是恰好生對了年代罷了,他們沒能有個好的前途,一定是沒能生在一個好的年代吧!

【然而,假如王維不是出現在盛唐,他寫出來的作品那肯定就會有所變化,這些作品都是順應時代而生的,所以他們的成就也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

就這樣一句話又將那些沾沾自喜的人徹底擊垮了。

【還有一句話也是真相,那就是“文好可破”,不管在什麽年代,遭遇什麽,要想在文學上受到認可,寫出的作品也得是頂尖,要不然為什麽在盛唐那麽多信佛的人,就王維一個人被稱為詩佛呢?那麽多如同李白一樣放蕩不羈又壯志未酬的人,為什麽單單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的詩聖之名同理。】

【許多時代雖然有主流的文學,但是也並不只是有某一個題材或體裁受歡迎,只要寫得好,那就會有人買賬,即便像杜甫這樣,在當時很多人不認可,那李邕一類對其不還是趨之若鶩嗎?】

這下許多心存僥幸的人徹底失去了信心。

世間果然沒有一條道理是捷徑。

不管他們走哪一條路,那都得有真本事才行,不然就算是站在高處也只能是摔得更慘。

【其實說了這麽多,我的意思就是王維的整體作品確實比李白杜甫有差,但他也是一個很優秀的詩人,這是很多的原因造成的,也不用糾結於比較,他的作品中自然也會有李白杜甫比不上的地方,不知不覺就說多了,具體的等我們到正片再慢慢講解。】

幕中女子這樣滔滔不絕,讓人都差點忘了她在說預告了。

不過眾人希望她多說些,他們都想知道後世對於他們的所有的評價。

每每聽完總能受益匪淺。

【王維他有很多興趣愛好,或許可以用我們之前的一個流行詞來形容他,叫做“斜杠青年”。】

【他首先是一名唐朝的官員,最高官至尚書右丞,這官位雖然不是很高,但也是李杜二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但凡說到做官的文人,李白和杜甫總要被拿來被對比。

這就是名聲太盛的負擔吧,二人想。

【其次他是一名優秀的詩人,他號稱詩佛,大約因為信奉佛教的緣故,他的詩總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詩中常是山水田園之景。】

知道的眾人無不點頭讚同。

他的詩和孟浩然的詩都是山水田園詩居多。

不過之前幕中女子不是說過嗎?

他二人是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人物啊。

【再者他也是一個佛教徒,號摩詰居士,這算是他的家學淵源,他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帶發修行,而他也是精通禪理,常年吃素,所以我們讀他的詩也帶著禪理,也感覺素素的,少有人間煙火氣。】

“不食人間煙火。”有人故作高深地念道。

眾人卻紛紛附和,“正是,正是這感覺。”

大家都是吃五谷雜糧,難道這就是佛門的力量?

【王維還是一個畫家,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畫中不僅有詩意還有禪意,他開啟了文人畫的傳統,也開創了山水畫南宗,因為畫畫得好,還曾因為這個技能救過他一命。】

“這麽多名頭呢!”

街頭茶樓,許多人對這王維更加敬佩了。

什麽文人畫的傳統,什麽山水畫南宗,一聽就很厲害。

這些生活在天寶年間的許多沒有受過苦的人最欣賞的就是王維這樣的有才華的人。

【王維也是一個音樂家,在音樂方面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據說,有一次他觀畫,從一幅奏樂圖看出圖中所奏的乃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他詩中的音律美也是許多文人所沒有的。】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同樣精通樂理的李煜自然知道這多麽地難得。

王維確實是個能人。

李煜誇讚一番後,在心中默數自己的身份。

皇帝,不行,亡國之君,不值一提。

詩人,他的詩在這些人跟前依舊不值一提。

詞人,他定然算一個。

師者,如今算是了。

【除此之外王維還是一個園林設計師,因為唐代經濟的繁榮,除了宮苑園林之外,別業也隨之興起,輞川別業也就是王維在輞川的別墅,是由他一首建造的,這輞川別業依自然而建,是古代別墅園林中的代表作。而王維很多的詩作靈感都是源於他的這座別墅。】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聽著這有些陌生的稱呼,微微有些訝異。

其他的名頭他都能認下,這園林設計師……

後世竟還有這稱呼,也不枉他如此盡心盡力地打理這園子。

【王維跟李白所處同一年代,相對於李白來說,他的仕途可謂是順利了許多,他出身名門,年少及第,然而即便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一生名利雙收,最後也算身居高位,但是他的一生過得也並不順暢,別人都是起起落落,而他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而且他也像陶淵明一樣一直處在想隱想仕的矛盾之中。】

東晉。

陶淵明一驚。

這樣一個生活在盛世的人物,竟會跟他一樣。

何故?

【因為種種特殊的經歷,王維最終變成了半人半佛,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算是文學史上一個特別的傳奇人物。】

【我們一起來期待一下斜杠青年王維的一生吧,記得一鍵三連哦。】

時間一晃,幾日過去。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眾大臣已經好幾日都未曾睡過一個好覺了。

朝堂上依舊吵鬧得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理,每個人都對自己的道理堅信不疑。

紫宸殿。

趙禎起先還有些著急上火,幾日之後他已經能夠很平淡地看著下面吵鬧的一群人了。

偏偏這些人吵歸吵,非得他給出一個決定,他決定了又定會遭到反駁,看來還真是他太軟弱了。

“陛下,如今變法迫在眉睫,熙寧變法之舉措雖有些過,或可改而試之。”

“陛下,萬萬不可,宋室南渡皆由此起,就算要變,也斷不能運用此法。”

“陛下……”

趙禎雙手交握,寬袖至於膝前,眾人並不知他袖中的手是放松的還是青筋暴起,也沒有人去在意,他們今日只想讓官家做一個決定。

沈默半晌,才聽臺上人道:“眾位愛卿是否是要朕的一句話?”

此問一出,把眾人給問楞住了,這是何意?

眾人面面相覷,沒人能懂趙禎的意思,許久才有那膽子大的回答道:“請陛下明示。”

“我明示了爾等就會聽?”趙禎緊跟著問,話中竟帶著咄咄逼人之感。

這話倒是問得眾人有些騎虎難下了。

若是肯定了官家這說法,那豈不是不能反對了,但若是不肯定,那誰敢說啊!

眾人沒說話,趙禎也沒急著與眾人對峙著。

許久,王安石站了出來。

眾人看著他,他依舊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跟幕中女子提他前沒有絲毫分別,否管他是真的還是裝的,這樣子倒是讓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

要知道,這世間,能在名利面前不為所動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只見他上前一步行了禮說:“若是陛下所言有助江山社稷,我等自然從之,若陛下有失,那微臣死也要諫的。”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他們恨不得扇剛才的自己一巴掌。

這樣的話也敢說,這還不是仗著幕中女子對他另眼相看了,竟在官家面前拿喬,真是拿準了官家不會動他,這萬一要是官家廢了那不殺言官的規矩,可怎麽是好?

果不其然,趙禎臉色一變,“你是不信朕?”

“陛下……”歐陽修出列想說什麽卻被趙禎揮手攔住,只緊緊盯著王安石。

王安石面上卻毫無懼意,他說道:“回陛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自然要為陛下著想,若陛下有錯臣不言,臣當萬死也。”

趙禎輕笑了一聲,眾人都有些看不懂他了,他跟往常不大相同。

過了好一會兒,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才聽他說道:“說得有理,那變法之事就全權交與你來負責。”

“陛下……”眾人一聽都要上前反對,他們都覺得官家是被刺激到了,這是盲目地跟從巨幕了?

這怎麽能行呢?

那幕中女子提到的王安石都是浸淫官場十餘年的了,變法之事做得尚千瘡百孔,如今此人未曾去民間,還是個毛頭小子,如何能讓他負責?

以往由歐陽修等人負責是還能壓住他些許,這要是他全權負責了,誰還管得了他?

然而眾人的反對之聲還沒發得出來就被趙禎加大的音量給壓了回去,“但朕想你當也明白要聽求他人之言的道理了,這其中分寸,你可能把握?”

王安石看向趙禎,思索片刻,應道:“臣定當全力以赴。”

這幾天他每天都在想,要如何讓舊貴族們能夠支持那些損害他們利益的法子。

然而,這樣的問題本就無解,畢竟誰會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呢?

就算是他,恐怕也無法傾盡所有去護這大宋一個不確定的前程,但若是力所能及,如今這情況下便能讓大多數的人支持。

“聽愛卿之意,是已有了主意,說說。”

王安石不疾不徐,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看得朝堂上的眾人紛紛開始冒冷汗。

有些人在心中咆哮,他們就是今日在這朝堂之上撒潑打滾也定然不能讓王安石胡來。

很多人其實已經準備讓步了,但是他們的讓步必須建立在王安石的辦法行之有效的基礎上。

然而幕中女子都已經說了他是要失敗的,他們可不覺得短短幾日他能想出什麽絕佳的法子來。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王安石開口就是第一步徹查朝中上下貪汙腐敗案,懲治貪汙腐敗之人。

眾人一時間都沒言語,朝堂上陷入死寂。

這提議實在是……

眾人想反駁都覺得沒有必要。

畢竟在這官場上,能有那不貪的,確實有,但恐怕少之又少,若是把這些人全部都懲治了,朝堂便也就沒人了。

就算是他們答應,官家也不能答應。

然而令眾人沒想到的是,趙禎沈吟半晌後,卻道:“仔細說說。”

眾人大驚,就要反對,可是這提議卻也是無法站出來反對的,如果這時站出來,那不就說明自己貪了嗎?

莫說那些平日裏貪了不少的,就是兩袖清風者這時也不敢貿貿然地站出來,只能看著王安石上前一步說著自己的想法。

“回陛下,臣以為可令天下人書告首狀,若查明,予重賞。”

此話一出,眾人更是皺緊了眉頭,越說越不靠譜了呢?

“王大人,若好事者誣告,何如?”

眾人紛紛看著王安石。

“自然有刑部查明真相,誣告者斬。”王安石道。

這話說得倒是簡單,若真有那麽簡單,那這朝堂早已無人敢貪了。

可是見他這般胸有成竹的樣子,卻又有些摸不準他的意思。

歐陽修看了他一眼,問道:“那我問你,若刑部之人堅守自盜,何解?若密告者堆積如山,何解?若朝廷負不起這重賞,何解?”

這話說得一點也不客氣。

就差把國庫空虛甩在趙禎的臉上了,但趙禎卻跟沒事人似的,也同眾人一起饒有興致地聽王安石的話。

王安石現在對歐陽修還是很尊敬的,他上前行了一禮,說道:“監守自盜者自有檢舉者,密告者堆積如山,皆因平日不作為所致,自是一件一件地查,擴充刑部,多拖上一日,日後要查的案子只會更多,賞賜自然從被告者處取。”

聽到最後眾人才變了臉色,這……

真是奸險啊!

先時大家也在想這重賞說是重賞恐怕也重不到哪兒去,畢竟現在朝堂中處處都在儉省,哪有那麽多錢?

而且四處官職難有空閑,封些小官尚且可以,可若是為了一個小小的官職得罪大人物,誰樂意做?

若是賞賜從被告者處取就不一樣了,既是貪了,那貪取者自有財富,即便銀錢都被花了,那官職也是不小的賞賜,但是這也只是理想的狀態罷了,若十人狀告同一家,那還好說,勉強能分,那若是百人千人狀告一家,還有什麽重賞?

然而還沒等眾人反駁,王安石已經接著往下說了。

“三月之期,三月後開始查案……”

“三月,為何要等那麽久?”有好奇者直接問出了口。

還有些人私底下小聲低語著,一時間朝堂如街市,趙禎卻依舊不言語,只等王安石說。

王安石沒答,提了些音量繼續道:“這三個月內,刑部整理告首狀,三月之期一到立刻由重到輕開始審理,在這三個月中,所有人亦可自行投案,若日後審查時,被告者已在三月內投案的,死罪從輕,輕罪從無,若是未曾投案的,百倍懲處。”①

歐陽修也驚了,百倍,這哪怕就是傷了人一塊皮那都是千刀萬剮之刑了。

這法子雖不知能否有效,倒是聽起來有些唬人。

而且這種時候,誰也不敢把自己的命交到他人的手中,誰知道有沒有人狀告自己呢?

這下眾人都如同歐陽修一般,都被他這奇怪的法子給說得楞住了,若說弊端那肯定是有的,十個人怕是能說出十種反對的話來,但是許多人都去想著自己有沒有違法之事去了,竟是一時沒人反對。

等他們反應過來時,官家已然答應了。

“好,那此事就交與愛卿去辦,只這其中還有一問,若告首狀難投,該如何是好?”

趙禎問的這問題也是眾人最擔心的問題。

若是告首狀那麽輕易地就遞上來了,那早就有人告狀了。

莫說是這告首狀,就是宮外那登聞鼓都已經許久未曾響過了。

思及此,趙禎蹙了蹙眉,他可不認為京城就真這般太平,沒人告,那定是認為告無用,這是在質疑他。

這問題王安石也是想過的,他說道:“回陛下,朝廷自制告首狀,天下人人手一份,上交時其上當有朝廷印章,雖是繁瑣些,卻也免了許多麻煩。”

而且如此一來,還能查百姓身份,便於人口管理。

還是那句話,雖然繁瑣,但卻利大於弊。

眾人覺得王安石定是私底下與那幕中女子有過什麽接觸,否則他如何能想到這法子,大家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他。

眼看著除了他這法子,已然沒有了更好的辦法,眾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官家應下。

“那接下來說說軍中之事。”

趙禎發令,眾人只能聽從。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看完王安石的視頻,學到了不少。

或許他也該像王安石一樣,離開一段時間。

他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時候的他對楚國,比之北宋時期王安石對北宋更為重要,他不走,大王見他不順眼,若是他走了,王上自然就知道他的重要了。

這般想著,他也這般做了,當即寫了一封家書回家,而後稟明熊槐自己夜夜夢見家中怪事,請求回家一段時日。

果然不出他所料,大王是想他交出手中權力的,很輕易地便應下了此事。

屈原不帶任何不悅的情緒離開了郢都,身後自然跟了許多身手不凡的高手,這些人美其名曰是來保護他的,但他清楚,他們都是來監視他的。

不過屈原並非不在,逃,非他本意。

楚國是他的家,他逃又能逃到哪兒去呢?

若不是走到了今日這一步,屈原不可能離開郢都。

即便是打算離開了,他也並沒有完全放心,給大王留下了千字方才離開。

他告訴熊槐,莫聽他人挑撥,聯盟之事不可破,破則給秦國機會,而秦國也不可合作,若是合作那秦必稱首,楚國危矣。

屈原也不知道自己那字字真切的信大王會不會聽。

他也是在賭,因為他知道,若自己再不有所行動,非但功業不成,就是他自己的命恐怕也難保。

如今,若是出了點問題,他還能及時回去郢都,最主要的是屆時大王會更信任他,楚國也能有更好的前途。

當然,若是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的話。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幕中女子肯定了未來的天下是曹家的,近來前方頻頻傳來捷報。

而且又有許多百姓和文人來投奔鄴城,天下大勢已然定了。

新城。

自從何三月開始做視頻之後她就開始沈迷其中,什麽也不想做,只想了解各種各樣的歷史。

驚人的、離譜的、令人感動的,看得多了,她感覺自己仿佛從幾千年後走來的。

見她又要發新視頻,連伍年都吃驚了。

“這麽勤快,歇兩天再發吧。”

“不行,粉絲吹得緊呢。”

說完她就將新一期的王維的視頻發了上去。

伍年嘆息,能怎麽辦呢?他也只能更加努力地做文創了,爭取每一期都能有個抽獎。

不能再鴿了。

①事實上這些案子的處理肯定不可能這麽簡單,大家看看樂子就行,別太較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