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李白

關燈
李白

【天寶年間,唐王朝已經開始變得不正常了,李隆基荒廢朝政、流連後宮,對外好大喜功挑起戰爭,朝中李林甫、楊國忠當權,杜塞賢路,武備松弛,安祿山一個小小蕃將成為身兼三鎮節度使,若只是其中一點,或許還沒有那麽明顯,但種種跡象加起來,即便眾人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心中也隱隱會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也不顧身旁有人看著,深深地吐出一口濁氣。

能解決的都解決了,不能解決的也正在解決當中。

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最多存在於女子之言,一切的不幸都已經不會再發生了。

【李白周旋於朝廷內外,再加上刻意的關心,自然比其他人了解得更多,他甚至還聽說了安祿山要造反的消息,於是才會選擇北上。】

那是自然。

李白認為自己很了解朝堂局勢,然而自己這諸多的想法卻無處可施。

當真可惜。

但該可惜的應該是他們,而不是自己。

他們錯過了自己這樣的人。

【到了幽州後,他寫了一些邊塞詩,《幽州胡馬客歌》就是其中一首,根據學者研究,這首詩描寫的應該是他剛到幽州時看到的場景,他看到戰士們英勇神武,於是也起了建功立業的心思,甚至在這地方練習騎射。】

練習騎射?

他嗎?

這倒是李白未曾想過的道路。

若是他能早在叛軍起事前抓住叛軍,那他將流芳百世。

如今他還可棄文從武嗎?

【這《幽州胡馬客吟》是《樂府詩集》中的梁鼓角橫吹曲,看得多了說到梁鼓角橫吹曲我們就能第一時間想到這是軍樂,結合正文來看,如果不是,再做其他參考,但這一首顯然就是與軍旅相關的。】

【“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報國死何難?”這一大段描寫幽州那些“勇士”,從他們的外形到行為,說他們英勇善戰,說他們報國將生死置之度外。這裏的勇士是要打引號的,因為他們都是安祿山養的人,這些人如此勇猛並非為了報國,而是為了謀反,但此時的李白並沒有察覺到其中的不妥,對他們都是讚頌與崇敬,甚至想加入他們。】

方才還熱血上湧的李白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

他竟如此識人不清?

對叛軍讚頌尊敬?這是他?不可能!

這若是讓聖人聽了該作何他想?讓天下人聽了該作何他想?

然而,人總是會揀著自己最在意的東西去註意,故而李白根本沒註意到“此時的”幾個字,心中開始不安。

【“天驕五單於,狼戾好兇殘……花月醉雕鞍。”而接下來的這一大段又開始描述“勇士”們的敵人匈奴,寫了男人又寫女人,寫他們狠戾,寫他們如狼似虎。】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又是匈奴!

這時候還有匈奴嗎?

怎麽還五單於?

為何說單於天驕?

劉徹已經重用衛青。

他們都知道衛青可能沒幾年好活了。

但是衛青果然不會讓他失望,願意犧牲自己盡全力伏擊匈奴。

衛青可以是那個被流傳千古的英雄。

而自己是英雄的君主。

他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後世。

【然而這些匈奴人並非真正的匈奴人,唐朝時期,匈奴這個民族已經與其他民族融合不覆存在,這裏是李白借古諷今的一個寫作手法,來表達大唐將亂的現象。】

劉徹松了一口氣。

但唐朝沒有也並不代表他們可以松懈。

有他劉徹在的一日,匈奴就別想好過。

【“旄頭四光芒,爭戰若蜂攢。”匈奴又開始入侵,兩邊的將士如同兩窩蜂一樣鬥在一處,“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白色的刀刃上沾滿了鮮血,大漠上的流沙也被染成了紅色,可見戰爭之激烈,戰況之兇殘。】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戰爭是殘酷的,他們所有人都知道。

然而現在戰爭暫時停歇,幾乎所有人都沈浸在這暫時的安寧當中。

但他們始終是處於不同陣營的人,而他們忠的君主都不是同一個人。

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殘酷的戰爭恐怕還會來的。

【“名將古是誰,疲兵良可嘆。”不知道領導的名將是誰?只是嘆息那些被戰爭摧殘的疲憊的戰士。“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將匈奴消滅,讓人民得到安寧呢?】

【李白並不是一味的感性、自我,他也關心著那些普通的大眾。】

先時有些看不上李白的人都有些臉熱。

原來李白也沒有完全不把他們普通人放在心上啊。

不知從何時起,他們也這般去評判那些官家人了。

但他們也沒放在心上,能與他們站在一處的就都是好的。

【但是後來當他在北方發現了安祿山的野心,李白悲憤又心痛,而且還無能為力,他寫下了《北風行》以控訴安祿山的罪行。】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果然啊!

李白有些激動。

他就說他不至於那般蠢,他還是發現了安祿山的罪行的。

若是他早點發現,早點將安祿山的罪行告知聖人,那不是一切都不會發生了?

而他也會受到聖人重視。

最為重要的是,百姓們不至於受那麽多的苦。

【《北風行》也是樂府舊題,講的就是一些北方風雪,行人不歸之類的傷感話題,這首詩就是從一個思婦來描述戰爭帶給普通人民的痛苦的詩歌,為的就是揭示安祿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糾紛導致民不聊生的罪行。】

女子們有些不喜了。

怎麽又是思婦?

就不能直接將叛軍罪行說出來嗎?

為何非得將她們寫得那般哀怨?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高誘為《淮南子》作註,寫到,“龍銜燭以照太陰”,所以這裏的意思是,燭龍棲息在北方極寒之地,終年曬不到太陽,只能依靠它銜著的燭發出光亮,這兩句顯然只是一個傳說,神話元素在浪漫主義詩歌當中時有見到,這裏李白以神話起興,引出後面的詩句。】

李白對浪漫主義的理解又深了一些。

他思考了自己和屈原的詩文,確實他二人是喜歡用神話的。

可是,其他人也用的吧?

這就能說是浪漫主義?

那是否許多人都是呢?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日月怎麽就照不到這個地方呢?這地方只有怒號北風,“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風吹得燕山的雪花厚如席,一片片的落在這軒轅臺上,燕山、軒轅臺都是那一帶的地名,不過是換一個說法,讓詩句不會顯得那麽枯燥無變化。】

【為什麽要寫這樣的風景呢?原來接下來才進入正題,“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在這樣苦寒的十二月裏,幽州思婦沒了歌聲沒了笑容,只是眉頭緊鎖,“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倚在門邊望著行人,想起自己在那苦寒的長城打仗的丈夫真是可悲。】

女子們心中有些憤怒。

自從幕中女子為她們說話之後,她們就見不得這些往日裏讓她們感同身受的詩了。

雖說她們中的大多數如今在家中的地位並沒有任何的改變,卻無法控制她們已經改變的內心。

然而她們雖怪李白,雖見不得這些詩,但是當看到幽州思婦那般淒慘時,還是忍不住為之落淚。

她們誰的日子有多好呢?

【緊接著他就解釋為何而悲,“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丈夫走時提著寶劍去守衛邊關,只留下了一個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袋中裝了一個白色羽箭,如今已經結了蛛網布滿灰塵,“箭空在,人今戰死不覆回。”箭雖然還在,丈夫卻戰死再也回不來了。】

原來如此。

這幽州思婦也太淒慘了?

都怪戰爭,若是沒有戰爭就不會有這些破事了。

雖然許多女子都聽不懂這首詩一時在講漢代一時又在講大唐。

但是她們卻知道,大唐會亂是安祿山的過錯。

如今她們不知道安祿山已死的巴不得他早點去死,知道安祿山已死的巴不得將他鞭丨屍。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真是不忍再見到這東西,於是把它燒成了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雖然很大,但是只要土夠多就能塞住,可這愁恨卻如同北風雨雪難以消除。】

唉,太悲傷了。

女子們全然忘了怨李白的事情了。

他寫得太好,以至於聽完他的詩,她們的心中都像是積攢了千年風雪似的。

涼得可怕。

【邢昉在《唐風定》中說這首詩“摧肝肺,泣鬼神。”這首詩看起來像是平平淡淡地在講故事,但是其中卻讓人悲傷,真正好的詩文不需要多麽華麗辭藻的堆砌,往往就是在平淡之中就能透露出真情。】

對對對!

正是如此!

不知該如何表達的不識字的那些人只能聽著女子的話而發出讚嘆。

他們雖不懂,卻也認同李白就是詩仙了。

李白,是連幕中女子都仰望的仙人啊!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溫庭筠平日裏最喜歡追求辭藻華麗的。

所以他的詩文不是真正的好,是這意思嗎?

但幕中女子先時提及自己分明還是讚賞自己的吧?

是他理解錯了?

不過之前說陶淵明時,女子確實也讚了陶淵明的“樸素中見綺麗”。

溫庭筠眉頭慢慢鎖了起來。

【李白心裏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和安祿山等人同流合汙,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幽州,南下游魏州、汾州、梁園、曹南、宣城,在這一時期,他寫下著名的《獨坐敬亭山》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這兩首詩比較重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李白一怔。

他離開了?

什麽都沒做,他就這般離開了嗎?

他不是應該揮劍斬殺叛軍,哪怕身首異處也在所不惜嗎?

至少不該是灰溜溜地走掉吧?

難道是找救兵去了?

沒想到今天比昨天更晚。

那就淺淺祝大家節日快樂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