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關燈
小
中
大
李白
二十年前,李白還很年輕。
他走出蜀地,勢要闖出一片天地。
恍恍惚惚二十年……
“劈啪!”
火星子發出聲音,將李白的思緒從回憶中拉了出來。
外面的大雨還未停歇,風一吹,火光便一搖一晃,奄奄一息。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李白離開大匡山,離開時他寫了《別匡山》表達自己的高遠追求以及對家鄉的不舍。】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由遠及近描寫大匡山的風景,清晨,遠處青山如畫,翠色深淺不一,層次豐富。近處,隨著清風,樹藤的影子搖搖晃晃映在了欄桿之上。】
【李白的詩句給我們的感覺時常都是豪放俊逸的,但他也有清新明麗的一面,這幾首都是這樣的風格,這一首也不例外。】
東晉。
陶淵明看著巨幕中的風景,心生向往。
他雖住在山裏,看過青山與樹影,但蜀中似乎跟他們這處的風景有所不同,他還從未去過蜀地。
而且他註意到,蘇軾、杜甫和李白都曾去過那處。
若是有機會,他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說過風景之後,李白展示了大匡山的生活場景,“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山中小徑交錯,時而有人帶著家犬走過,傍晚,歸家的農人帶著柴往家去了。】
【李白作為過客,十分悠閑,倚在樹邊聽猿猴啼叫,“看雲客倚啼猿樹”,就在這時,“洗缽僧臨失鶴池”僧人洗缽,驚飛了池邊的野鶴,李白也驚醒過來,此處甚好,但他卻要離開了,不是因為外面的風景更好,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不是“我”不喜歡此處清凈,而是因為“我”已經將自己的文才武藝許給了這個清明的盛世。】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心裏又是一緊,不是“無心戀清境”,這是何意?李白還是想隱居?
只是因為當時的盛世才出來做官?
他將他自己的才藝都奉獻給了朝廷,而自己如何對待他的呢?讓他寫詩取樂……
李隆基閉眼深吸一口氣,李白雖政才不佳,但也不至於什麽都不能。
他自詡知人善任,這就是善任嗎?
“太子,你以為,對這李十二,該如何待之?”
李俶起身行禮,恭敬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子以為,李十二白文才雖強,但性子過於活脫,待之有二。”
“其一,以文治學子於國子監,此雖非要職,但可升之為要職;其二,活脫之性,常以觸人,不若設職於鴻臚寺。”
這其二倒是李隆基沒想到的,畢竟李白那性子能待賓客?
但他說常以觸人,有些外邦人有時候確實難纏,或許讓李白去也不是不行。
【李白舍不得這個地方,在他的詩句中也表現了他的隱逸思想,但隱與仕從陶淵明開始就常作為文人士大夫們難以割舍的兩條路,像李白、杜甫和王維,尤其是半隱半仕的王維更是幾乎像陶淵明一樣,完全陷入那種矛盾之中。】
東晉。
果然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
身而為人,怎麽可能沒有志向,大約每個人在年輕時都有過雄心壯志,有些人堅持下去便功成名就,有些人堅持下去走向深淵,有些人逃避……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被說陷入矛盾之中的王維這幾天畫了不少的畫,每幅畫中他也總忍不住題詩,仿佛不題詩就缺少了什麽似的。
聽到女子的話王維頓了頓。
他並不覺得自己之前做錯了什麽,先時的隱是為了自己的心,仕是為了自己的家。
但是最近似乎有些不同了。
聖人下罪己詔,近來,朝廷中不斷有人獲罪,原以為聖人是要趁機怪罪他的,但是這幾日對他還是跟從前一樣,雖不像是要重用他,王維對此已經很滿足了。
他明白,聖人是在等巨幕女子提到他,近來,聖人做事比以往謹慎得多。
這樣正好,王維自認為自己並未做過什麽虧心事,所以也不怕女子解說。
杜甫心中從未有過像現在這般想要隱居的想法。
只可惜現在的他並不能這麽做了,若他沒機會入仕倒也就罷了,可如今看來,機會分明已經要來了。
隱居之事,還是等年邁無法做事時再說吧。
到那時,回鞏縣也好,去成都也罷,應當都挺好。
【但就算舍不得也終是要離開的,李白出蜀之時,寫了一首《渡荊門送別》以贈別自己的家鄉。】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我”乘舟遠渡來到這荊門之外,游歷戰國時的楚國之地】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戰國時的楚地。
眾人都目不轉睛地望著巨幕。
巨幕之上,一個身穿白衣的年輕人身負長劍站在輕舟之上,抱著手,一派意氣風發之相。
那少年太過吸引人,以至於畫面都消失了,眾人才反應過來忘了註意唐朝時候的楚地是何樣子。
餘光瞧著倒也是差不多。
【這“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經常用來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兩句相比,但我個人認為場景不同意象不同心境不同,都是很優秀的作品,沒什麽可比性。】
【李白這次出行的路線是從川渝過三峽然後到荊門,三峽那地方山高水險,而走著走著就進入江漢平原,山峰仿佛慢慢隨著平原的出現而消失,而江水奔騰,好似流進荒涼的原野。】
【咱們從這個地圖上,就能看得出來地勢的變化,這裏是四川,過來重慶,而後到湖北,荊門在這個地方。】
女子指的那輿圖看起來十分神奇,一開始眾人都沒看懂。
但那些山脈描繪得很逼真,像是長在上面的一般,而水系也很清楚,所以眾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荊門的位置。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不停地在腦子裏回想巴渝荊的地形,好似是這畫像中所描繪的樣子。
原來輿圖也能這樣畫嗎?
女子的手在輿圖上點了一下,結果不小心將那輿圖給縮小……不是縮小,而是同樣的輿圖,卻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地方。
但那輿圖全貌只是一閃而過,很快就因女子一點而消失了。
怎麽回事?
讓他們看看他們此時所在的地方啊!
更令他們驚嘆的是,他們所處之地往外竟會有那麽多地方嗎?
而且為何如此多的水域?
然而,女子對於他們的疑問從來都不在乎,只自顧自地說自己的。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一聯跟上一聯是一起的,都是寫景,月亮倒影在江水之上,像是天上落下來的鏡子,而白日裏雲彩不斷變化,形成了如同海市蜃樓般的景觀。】
【李白詩中很多有關月亮的描寫,像白玉盤,像飛天鏡,月亮在他的眼中,時常都是不一樣的樣子。】
【他將荊門附近的美麗風景都給記錄了下來,可是他還是覺得故鄉更好。“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還是舍不得故鄉的水,它也像是舍不得我,奔騰不息跟了萬裏。】
【直到最後一句,李白才把自己的不舍之情表達出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外面的雨微微小了些,但天也已經快黑了。
今日看不到月亮,也不知李十二白在何處,是否因無月而悲傷。
但就算看到了也不見得會有多高興,畢竟月當還是故鄉更明。
【這《渡荊門送別》的標題時常讓人質疑,清朝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
【許多人都認為這裏沒有送別,只有依戀,但三月個人認為,“送別”二字或許可以是說蜀地之水送李白,雖知不可能,但將水擬人化後一下子就變得浪漫起來。】
【而浪漫是李白身上最大的標簽。】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一向不大喜歡別人改人的詩句,這人倒好,直接改標題了。
他想,李白用這送別二字不管是不是幕中女子所說的意思,都定然有李白的用意。
不必修改。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仿佛在這講解中理解了浪漫的含義,但竟連他也一時說不明白。
將水擬人化。
水一直跟在他的身邊,或許是一種難分難舍的情愫,所以這就叫浪漫。
【而後到江陵,李白遇到了司馬承禎,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終南捷徑”的主人公之一。】
【司馬承禎說李白有仙風道骨,於是李白寫下了散文《大鵬遇希有鳥賦》。】
李白都快不記得那時的事情了。
眨眼一晃二十年,那時的事情他許多都記不清了,但司馬子微這話他記得,也記得這篇作品,前段時間他還對這篇文不滿意對其進行了修改。
司馬承禎對李白的影響還挺深的,若是沒他那話,說不定李白現在也不會去齊州了。
李白嘆了一聲,感覺那時總比現在要暢快些。
走的地方少,見的事情少,心中掛念的便少,自然就暢快了。
但他也不後悔,這一路走過來……
正如女子先時所言,那都是自己的人生。
若自己不包容自己,那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李白作為頂級詩人,以樂府、歌行、絕句傳世,就像杜甫在律詩上的成就一樣,站在巔峰,但是他們的文章其實也是很優秀的。】
【李白和杜甫被唐玄宗註意到,都是因為他們的賦,但是很顯然的是,那時候入仕做官只有文才也是不夠的。】
這話本是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但是卻一下戳中了許多人。
他們中許多讀書人在看了這些文人的講解之後心中都多多少少對自己的道路產生了懷疑。
但是他們忘了,雖然單有文才不夠,但沒有文才就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女子講解的悲情文人,那以後她還會說到平步青雲的文人吧?
總不能因為這些就放棄自己的前途。
國子監內的許多學子都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會沖到朱雀門前去,如今想著背上還冒冷汗,他們實在是太沖動了。
所幸聖人不追究,他們才保住一條小命。
如今看來聖上也改過自新了,他們更應該收心努力讀書,明年的制科考試聖上如此重視,正是他們的好機會啊!
【李白用神鳥希有鳥比作司馬承禎,而後以大鵬自比,寫下了這篇賦。】
【這篇賦的主角大鵬以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為本體,但雖是如此,卻有很多不同之處。】
戰國時期。
莊子帶著弟子們登山停在了一棵大樹之下。
弟子疑惑道:“為何論及老師,老師也毫無波動?”
巨幕在這個世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可莊子不僅不在乎,還帶著他們爬山,方停下歇息幕中女子就提到了他,可他還是沒什麽反應。
“她論是她,而非吾,為何波動?”
【《逍遙游》中寫大鵬的形體、大鵬的飛翔,卻沒有寫大鵬的性格,但李白的《大鵬賦》中有“怒無所搏,雄無所爭。”和“不矜大而暴猛,每順時而行藏。”這樣帶有性格色彩的句子。】
【從這兩句我們就能看得出來這篇文章的霸氣側漏,大鵬發怒時,沒人敢與他搏鬥,大鵬稱雄時,沒有人敢與他競爭。大鵬不驕矜自大而且兇狠暴戾,每每順時而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東晉。
陶淵明以為莊子心中無物,追尋自由,自然不需要發怒稱雄。
而李白胸懷抱負,他一生都在追求功業,所以才會與莊子有所區別。
陶淵明信奉老莊之自然,卻也真的看好李白的這種豪放。
雖各路不同,但也不影響他欣賞此二者。
【這篇文從大鵬的活動,大鵬與自然的關系和大鵬與黃鵠、玄鳳、斥鷃等俗鳥的對比,塑造了一個暢然自由的大鵬形象,也表達了作者的豪情俊逸與遠大抱負。】
【最後,李白寫道:“此二禽已登於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於藩籬。”正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在李白看來,他作為大鵬和作為希有鳥的司馬承禎是同路人,兩人已經攜手翺翔,而那些斥鷃一類的鳥卻因為自己見識太淺,還在嘲笑著他們。】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從他懂事以來,不理解他之人眾多。
有時寫作詩文便忍不住諷刺。
他早知道許多人笑話他。
笑話他狂放不羈,笑話他一事無成。
他們不懂,李白也不在意,他只要自己高飛。
可如今想起幕中女子否定了自己的將來,他像是被判死刑,有輕松也有痛苦。
但那種感覺已經消失了,如今當初心中的那份熱意好像卷土重來。
因為李白知道,自己現在又有機會了。
【清代王琦說:“太白嘗作《大鵬賦》,實以自喻。”李白不止一次在詩文當中以大鵬自比,他的理想就是像大鵬一樣在廣闊天空下展翅高飛,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他的這篇文時常受到文人讚賞,蘇軾還曾經寫過一首《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記李白和司馬承禎,其實就是讀後感。】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這首詞已經是蘇軾十多年前寫的了。
那時候他還不像現在這般看得開,對官場之事有些許厭惡。
在此中,他還記得詞的結尾是,“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他也不是真想和李白求仙問道去,只是以此略減煩憂罷了。
女子說完便把詩句放到了巨幕之上。
【上片主寫司馬承禎,下片主寫李白,“臨江一見,謫仙風采。”自賀知章對李白以“謫仙人”之評價後,這也是許多人對李白的印象。】
【最後他說等《大鵬賦》完成,我們便騎上鯨魚,相約游仙。不過蘇軾這麽寫卻不是為了表達他的壯志,那時候他身處逆境,想要暫時給自己的心靈尋找一個歸宿,除了他深愛的陶淵明,李白也是他的一個寄托對象。】
東晉。
陶淵明感覺這李白的詩句有種“醉生夢死”的感覺。
他的詩文又不像莊子那般直往自然而去,他的詩文中雖豪情萬丈,可終究帶了點不甘。
就如同自己的詩句一般。
所以後世之人能看出自己並非真的完全想要隱居,樂於隱居的同時,始終放不下外面那個世界。
李白亦是如此,他對所有的事都可以灑脫,可是他卻也沒法子丟了自己的理想隱居遠游而去。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李白像大鵬一樣開始飛翔,開始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李白一路東行來到了江南,路過天門山,寫下了一首《望天門山》。】
【這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天門山夾江對峙,就好像在中間劈了一刀一樣。那樣的場景十分壯闊,有“一劍開天門”之氣勢。】
李白默念兩句。
“一劍開天門……”
確實有點意思。
那劍術只怕是裴旻大將軍都無法達到吧。
說來他已經許久未練劍術了,只怕都生疏了,若是自己能達到那樣的境界。
女子會說到自己劍術的事情吧?
畢竟他之前都說了自己的游俠理想。
【當然了,這裏“一劍開天門”的天門並不是這裏的天門山,而是武俠小說中的一種招式,但是單從名字我們就能想象那氣勢。】
原來如此。
李白恍然大悟。
既是招式,那他應當也可以練吧?
李白摸了摸自己腰間的佩劍,有些蠢蠢欲動。
【“碧水東流至此回”崩騰的江水流到這裏開始折返,但這裏的折返並不是真正的折返,而是為了突出山勢的險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女子說著突然從巨幕外拿出兩座高聳的山峰出來,那山峰很小,造型卻有些別致,碧色山巒的邊上被金線包圍著,一看便價值不菲。
“為何山是這樣的造型?”
“是屏風嗎?”一個問題沒人回答,第二個問題卻又有人提了出來。
“屏風哪有這麽小的?不能吧?”
但是沒等眾人商量出答案,只見女子將那小山巒置於桌前。
【大家看,天門山其實就是這樣被楚水分成了兩半,楚水雖然有了那“一劍開天門”的氣勢,將山給打開了,但是中間所留的空間並不算太大,若是流水兇猛的話就容易沒法一齊沖過去。】
【而這兩邊挨著山底的地方就容易卷起浪花,李白的這些描寫都是細致觀察下而得來的。】
【既然說到此處,誒,那我就不得不推薦我今天帶來的小玩意兒了。】
女子說著從一旁的端了一大堆金邊的擺件,有山有水還有樓。
“那是什麽東西,看起來怪有趣的!”
“嗯,還是第一次見那樣的山,若是繪畫時用上這樣的方式那一定很不錯。”
李白驚奇地看著那些東西,他看出來了一些。
有黃鶴樓、有廬山瀑布……
那些都是他去過的地方。
果不其然,下一刻李白的想法就得到了驗證。
【這些都是李白的足跡紀念擺件,大匡山、天門山……這些都是李白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去過的地方,若是喜歡可以下手哦。】
女子說完,依舊像往常一樣,巨幕的右下角跳出一個框框。
但是眾人都已經不懷希望了。
因為之前兩次都顯示餘額不足。
果然,一試之下依舊不行。
“什麽呀?這女子是在我們身上取樂嗎?”
“就是啊,怎麽總是餘額不足,為了攢這餘額,我讓這玩意兒就這樣跟了我半個月了!”
然而他們吐槽歸吐槽,女子說話時他們卻還是專心致志地聽著。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兩岸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對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一般。而這一葉孤舟就是詩人所在的舟。】
【這首詩雖然看著很簡單,但是在講此處雄偉壯闊風景完美呈現的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無拘無束地自由行者的形象。】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原來是那樣的場景。
李白從前在心裏想的如今呈現在了巨幕上,讓他十分驚喜。
若是能將他所有的經歷以詩畫記錄,當也意義非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二十年前,李白還很年輕。
他走出蜀地,勢要闖出一片天地。
恍恍惚惚二十年……
“劈啪!”
火星子發出聲音,將李白的思緒從回憶中拉了出來。
外面的大雨還未停歇,風一吹,火光便一搖一晃,奄奄一息。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李白離開大匡山,離開時他寫了《別匡山》表達自己的高遠追求以及對家鄉的不舍。】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由遠及近描寫大匡山的風景,清晨,遠處青山如畫,翠色深淺不一,層次豐富。近處,隨著清風,樹藤的影子搖搖晃晃映在了欄桿之上。】
【李白的詩句給我們的感覺時常都是豪放俊逸的,但他也有清新明麗的一面,這幾首都是這樣的風格,這一首也不例外。】
東晉。
陶淵明看著巨幕中的風景,心生向往。
他雖住在山裏,看過青山與樹影,但蜀中似乎跟他們這處的風景有所不同,他還從未去過蜀地。
而且他註意到,蘇軾、杜甫和李白都曾去過那處。
若是有機會,他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說過風景之後,李白展示了大匡山的生活場景,“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山中小徑交錯,時而有人帶著家犬走過,傍晚,歸家的農人帶著柴往家去了。】
【李白作為過客,十分悠閑,倚在樹邊聽猿猴啼叫,“看雲客倚啼猿樹”,就在這時,“洗缽僧臨失鶴池”僧人洗缽,驚飛了池邊的野鶴,李白也驚醒過來,此處甚好,但他卻要離開了,不是因為外面的風景更好,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不是“我”不喜歡此處清凈,而是因為“我”已經將自己的文才武藝許給了這個清明的盛世。】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心裏又是一緊,不是“無心戀清境”,這是何意?李白還是想隱居?
只是因為當時的盛世才出來做官?
他將他自己的才藝都奉獻給了朝廷,而自己如何對待他的呢?讓他寫詩取樂……
李隆基閉眼深吸一口氣,李白雖政才不佳,但也不至於什麽都不能。
他自詡知人善任,這就是善任嗎?
“太子,你以為,對這李十二,該如何待之?”
李俶起身行禮,恭敬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子以為,李十二白文才雖強,但性子過於活脫,待之有二。”
“其一,以文治學子於國子監,此雖非要職,但可升之為要職;其二,活脫之性,常以觸人,不若設職於鴻臚寺。”
這其二倒是李隆基沒想到的,畢竟李白那性子能待賓客?
但他說常以觸人,有些外邦人有時候確實難纏,或許讓李白去也不是不行。
【李白舍不得這個地方,在他的詩句中也表現了他的隱逸思想,但隱與仕從陶淵明開始就常作為文人士大夫們難以割舍的兩條路,像李白、杜甫和王維,尤其是半隱半仕的王維更是幾乎像陶淵明一樣,完全陷入那種矛盾之中。】
東晉。
果然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
身而為人,怎麽可能沒有志向,大約每個人在年輕時都有過雄心壯志,有些人堅持下去便功成名就,有些人堅持下去走向深淵,有些人逃避……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被說陷入矛盾之中的王維這幾天畫了不少的畫,每幅畫中他也總忍不住題詩,仿佛不題詩就缺少了什麽似的。
聽到女子的話王維頓了頓。
他並不覺得自己之前做錯了什麽,先時的隱是為了自己的心,仕是為了自己的家。
但是最近似乎有些不同了。
聖人下罪己詔,近來,朝廷中不斷有人獲罪,原以為聖人是要趁機怪罪他的,但是這幾日對他還是跟從前一樣,雖不像是要重用他,王維對此已經很滿足了。
他明白,聖人是在等巨幕女子提到他,近來,聖人做事比以往謹慎得多。
這樣正好,王維自認為自己並未做過什麽虧心事,所以也不怕女子解說。
杜甫心中從未有過像現在這般想要隱居的想法。
只可惜現在的他並不能這麽做了,若他沒機會入仕倒也就罷了,可如今看來,機會分明已經要來了。
隱居之事,還是等年邁無法做事時再說吧。
到那時,回鞏縣也好,去成都也罷,應當都挺好。
【但就算舍不得也終是要離開的,李白出蜀之時,寫了一首《渡荊門送別》以贈別自己的家鄉。】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我”乘舟遠渡來到這荊門之外,游歷戰國時的楚國之地】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戰國時的楚地。
眾人都目不轉睛地望著巨幕。
巨幕之上,一個身穿白衣的年輕人身負長劍站在輕舟之上,抱著手,一派意氣風發之相。
那少年太過吸引人,以至於畫面都消失了,眾人才反應過來忘了註意唐朝時候的楚地是何樣子。
餘光瞧著倒也是差不多。
【這“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經常用來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兩句相比,但我個人認為場景不同意象不同心境不同,都是很優秀的作品,沒什麽可比性。】
【李白這次出行的路線是從川渝過三峽然後到荊門,三峽那地方山高水險,而走著走著就進入江漢平原,山峰仿佛慢慢隨著平原的出現而消失,而江水奔騰,好似流進荒涼的原野。】
【咱們從這個地圖上,就能看得出來地勢的變化,這裏是四川,過來重慶,而後到湖北,荊門在這個地方。】
女子指的那輿圖看起來十分神奇,一開始眾人都沒看懂。
但那些山脈描繪得很逼真,像是長在上面的一般,而水系也很清楚,所以眾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荊門的位置。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不停地在腦子裏回想巴渝荊的地形,好似是這畫像中所描繪的樣子。
原來輿圖也能這樣畫嗎?
女子的手在輿圖上點了一下,結果不小心將那輿圖給縮小……不是縮小,而是同樣的輿圖,卻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地方。
但那輿圖全貌只是一閃而過,很快就因女子一點而消失了。
怎麽回事?
讓他們看看他們此時所在的地方啊!
更令他們驚嘆的是,他們所處之地往外竟會有那麽多地方嗎?
而且為何如此多的水域?
然而,女子對於他們的疑問從來都不在乎,只自顧自地說自己的。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一聯跟上一聯是一起的,都是寫景,月亮倒影在江水之上,像是天上落下來的鏡子,而白日裏雲彩不斷變化,形成了如同海市蜃樓般的景觀。】
【李白詩中很多有關月亮的描寫,像白玉盤,像飛天鏡,月亮在他的眼中,時常都是不一樣的樣子。】
【他將荊門附近的美麗風景都給記錄了下來,可是他還是覺得故鄉更好。“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還是舍不得故鄉的水,它也像是舍不得我,奔騰不息跟了萬裏。】
【直到最後一句,李白才把自己的不舍之情表達出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外面的雨微微小了些,但天也已經快黑了。
今日看不到月亮,也不知李十二白在何處,是否因無月而悲傷。
但就算看到了也不見得會有多高興,畢竟月當還是故鄉更明。
【這《渡荊門送別》的標題時常讓人質疑,清朝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
【許多人都認為這裏沒有送別,只有依戀,但三月個人認為,“送別”二字或許可以是說蜀地之水送李白,雖知不可能,但將水擬人化後一下子就變得浪漫起來。】
【而浪漫是李白身上最大的標簽。】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一向不大喜歡別人改人的詩句,這人倒好,直接改標題了。
他想,李白用這送別二字不管是不是幕中女子所說的意思,都定然有李白的用意。
不必修改。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仿佛在這講解中理解了浪漫的含義,但竟連他也一時說不明白。
將水擬人化。
水一直跟在他的身邊,或許是一種難分難舍的情愫,所以這就叫浪漫。
【而後到江陵,李白遇到了司馬承禎,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終南捷徑”的主人公之一。】
【司馬承禎說李白有仙風道骨,於是李白寫下了散文《大鵬遇希有鳥賦》。】
李白都快不記得那時的事情了。
眨眼一晃二十年,那時的事情他許多都記不清了,但司馬子微這話他記得,也記得這篇作品,前段時間他還對這篇文不滿意對其進行了修改。
司馬承禎對李白的影響還挺深的,若是沒他那話,說不定李白現在也不會去齊州了。
李白嘆了一聲,感覺那時總比現在要暢快些。
走的地方少,見的事情少,心中掛念的便少,自然就暢快了。
但他也不後悔,這一路走過來……
正如女子先時所言,那都是自己的人生。
若自己不包容自己,那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李白作為頂級詩人,以樂府、歌行、絕句傳世,就像杜甫在律詩上的成就一樣,站在巔峰,但是他們的文章其實也是很優秀的。】
【李白和杜甫被唐玄宗註意到,都是因為他們的賦,但是很顯然的是,那時候入仕做官只有文才也是不夠的。】
這話本是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但是卻一下戳中了許多人。
他們中許多讀書人在看了這些文人的講解之後心中都多多少少對自己的道路產生了懷疑。
但是他們忘了,雖然單有文才不夠,但沒有文才就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女子講解的悲情文人,那以後她還會說到平步青雲的文人吧?
總不能因為這些就放棄自己的前途。
國子監內的許多學子都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會沖到朱雀門前去,如今想著背上還冒冷汗,他們實在是太沖動了。
所幸聖人不追究,他們才保住一條小命。
如今看來聖上也改過自新了,他們更應該收心努力讀書,明年的制科考試聖上如此重視,正是他們的好機會啊!
【李白用神鳥希有鳥比作司馬承禎,而後以大鵬自比,寫下了這篇賦。】
【這篇賦的主角大鵬以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為本體,但雖是如此,卻有很多不同之處。】
戰國時期。
莊子帶著弟子們登山停在了一棵大樹之下。
弟子疑惑道:“為何論及老師,老師也毫無波動?”
巨幕在這個世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可莊子不僅不在乎,還帶著他們爬山,方停下歇息幕中女子就提到了他,可他還是沒什麽反應。
“她論是她,而非吾,為何波動?”
【《逍遙游》中寫大鵬的形體、大鵬的飛翔,卻沒有寫大鵬的性格,但李白的《大鵬賦》中有“怒無所搏,雄無所爭。”和“不矜大而暴猛,每順時而行藏。”這樣帶有性格色彩的句子。】
【從這兩句我們就能看得出來這篇文章的霸氣側漏,大鵬發怒時,沒人敢與他搏鬥,大鵬稱雄時,沒有人敢與他競爭。大鵬不驕矜自大而且兇狠暴戾,每每順時而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東晉。
陶淵明以為莊子心中無物,追尋自由,自然不需要發怒稱雄。
而李白胸懷抱負,他一生都在追求功業,所以才會與莊子有所區別。
陶淵明信奉老莊之自然,卻也真的看好李白的這種豪放。
雖各路不同,但也不影響他欣賞此二者。
【這篇文從大鵬的活動,大鵬與自然的關系和大鵬與黃鵠、玄鳳、斥鷃等俗鳥的對比,塑造了一個暢然自由的大鵬形象,也表達了作者的豪情俊逸與遠大抱負。】
【最後,李白寫道:“此二禽已登於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於藩籬。”正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在李白看來,他作為大鵬和作為希有鳥的司馬承禎是同路人,兩人已經攜手翺翔,而那些斥鷃一類的鳥卻因為自己見識太淺,還在嘲笑著他們。】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從他懂事以來,不理解他之人眾多。
有時寫作詩文便忍不住諷刺。
他早知道許多人笑話他。
笑話他狂放不羈,笑話他一事無成。
他們不懂,李白也不在意,他只要自己高飛。
可如今想起幕中女子否定了自己的將來,他像是被判死刑,有輕松也有痛苦。
但那種感覺已經消失了,如今當初心中的那份熱意好像卷土重來。
因為李白知道,自己現在又有機會了。
【清代王琦說:“太白嘗作《大鵬賦》,實以自喻。”李白不止一次在詩文當中以大鵬自比,他的理想就是像大鵬一樣在廣闊天空下展翅高飛,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他的這篇文時常受到文人讚賞,蘇軾還曾經寫過一首《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記李白和司馬承禎,其實就是讀後感。】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這首詞已經是蘇軾十多年前寫的了。
那時候他還不像現在這般看得開,對官場之事有些許厭惡。
在此中,他還記得詞的結尾是,“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他也不是真想和李白求仙問道去,只是以此略減煩憂罷了。
女子說完便把詩句放到了巨幕之上。
【上片主寫司馬承禎,下片主寫李白,“臨江一見,謫仙風采。”自賀知章對李白以“謫仙人”之評價後,這也是許多人對李白的印象。】
【最後他說等《大鵬賦》完成,我們便騎上鯨魚,相約游仙。不過蘇軾這麽寫卻不是為了表達他的壯志,那時候他身處逆境,想要暫時給自己的心靈尋找一個歸宿,除了他深愛的陶淵明,李白也是他的一個寄托對象。】
東晉。
陶淵明感覺這李白的詩句有種“醉生夢死”的感覺。
他的詩文又不像莊子那般直往自然而去,他的詩文中雖豪情萬丈,可終究帶了點不甘。
就如同自己的詩句一般。
所以後世之人能看出自己並非真的完全想要隱居,樂於隱居的同時,始終放不下外面那個世界。
李白亦是如此,他對所有的事都可以灑脫,可是他卻也沒法子丟了自己的理想隱居遠游而去。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李白像大鵬一樣開始飛翔,開始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李白一路東行來到了江南,路過天門山,寫下了一首《望天門山》。】
【這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天門山夾江對峙,就好像在中間劈了一刀一樣。那樣的場景十分壯闊,有“一劍開天門”之氣勢。】
李白默念兩句。
“一劍開天門……”
確實有點意思。
那劍術只怕是裴旻大將軍都無法達到吧。
說來他已經許久未練劍術了,只怕都生疏了,若是自己能達到那樣的境界。
女子會說到自己劍術的事情吧?
畢竟他之前都說了自己的游俠理想。
【當然了,這裏“一劍開天門”的天門並不是這裏的天門山,而是武俠小說中的一種招式,但是單從名字我們就能想象那氣勢。】
原來如此。
李白恍然大悟。
既是招式,那他應當也可以練吧?
李白摸了摸自己腰間的佩劍,有些蠢蠢欲動。
【“碧水東流至此回”崩騰的江水流到這裏開始折返,但這裏的折返並不是真正的折返,而是為了突出山勢的險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女子說著突然從巨幕外拿出兩座高聳的山峰出來,那山峰很小,造型卻有些別致,碧色山巒的邊上被金線包圍著,一看便價值不菲。
“為何山是這樣的造型?”
“是屏風嗎?”一個問題沒人回答,第二個問題卻又有人提了出來。
“屏風哪有這麽小的?不能吧?”
但是沒等眾人商量出答案,只見女子將那小山巒置於桌前。
【大家看,天門山其實就是這樣被楚水分成了兩半,楚水雖然有了那“一劍開天門”的氣勢,將山給打開了,但是中間所留的空間並不算太大,若是流水兇猛的話就容易沒法一齊沖過去。】
【而這兩邊挨著山底的地方就容易卷起浪花,李白的這些描寫都是細致觀察下而得來的。】
【既然說到此處,誒,那我就不得不推薦我今天帶來的小玩意兒了。】
女子說著從一旁的端了一大堆金邊的擺件,有山有水還有樓。
“那是什麽東西,看起來怪有趣的!”
“嗯,還是第一次見那樣的山,若是繪畫時用上這樣的方式那一定很不錯。”
李白驚奇地看著那些東西,他看出來了一些。
有黃鶴樓、有廬山瀑布……
那些都是他去過的地方。
果不其然,下一刻李白的想法就得到了驗證。
【這些都是李白的足跡紀念擺件,大匡山、天門山……這些都是李白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去過的地方,若是喜歡可以下手哦。】
女子說完,依舊像往常一樣,巨幕的右下角跳出一個框框。
但是眾人都已經不懷希望了。
因為之前兩次都顯示餘額不足。
果然,一試之下依舊不行。
“什麽呀?這女子是在我們身上取樂嗎?”
“就是啊,怎麽總是餘額不足,為了攢這餘額,我讓這玩意兒就這樣跟了我半個月了!”
然而他們吐槽歸吐槽,女子說話時他們卻還是專心致志地聽著。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兩岸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對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一般。而這一葉孤舟就是詩人所在的舟。】
【這首詩雖然看著很簡單,但是在講此處雄偉壯闊風景完美呈現的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無拘無束地自由行者的形象。】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原來是那樣的場景。
李白從前在心裏想的如今呈現在了巨幕上,讓他十分驚喜。
若是能將他所有的經歷以詩畫記錄,當也意義非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