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
關燈
小
中
大
《飲酒》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韓信與蕭何對視一眼,兩人臉上皆露出驚異之色。
為人王者自古多疑,劉邦也並非良善溫和之輩,他二人都是知道的。
韓信感念知遇之恩,可被騙又身死皇宮,這還是叫韓信有些接受不了。
而且女子用的是兔死狗烹的典故,那說明什麽已經不必韓信多說。
韓信心中生出反意,可又擔心自己如那商鞅一般碰巧給了他們光明正大汙殺自己的借口又當如何?
不若先行離開?
他又看了蕭何一眼,只聽蕭何道:“切勿過於擔心,亂了陣腳,反而辦了壞事。”
蕭何此言有理,可韓信腦子裏卻轟隆一聲想起女子曾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不知是何緣故,他總覺與自己有關。
情況不妙,若有機會還是另尋他路為好。
只可惜自己兢兢業業,竟落得這般下場。
表面不顯,韓信在心中嘆息一聲,道:“多謝,煩請幫吾美言幾句。”
【天子多疑,古來有之,除之而後快更是常有的事,但很多時候大多都是功高蓋主,所以當皇帝不容易,當大臣也是不容易的,雙方之間掌握平衡都不容易。】
【像與蕭何、韓信一起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就因為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韓信悟了,可他又心有不甘,自己奮鬥一場,何以要淒涼落幕?
他還以為等大王登基,自己可以封王拜相。
可是仔細一想,他的兵權已經被收了,這足以說明了大王的態度。
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蕭何一聽這話心中亦有不安,為何此女說及張良善終卻不說自己。
難道自己沒有善終?
【《飲酒》組詩是值得一讀的,三月好一番取舍,得給其他的詩文留一點點時間,咱們再看看其二十吧。】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覆真。”伏羲、神農的時代已經過去很久,世間少有那般真淳的民風了。“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孔子急切地補救,想要讓崩壞的社會變得正常。】
春秋時期。
孔子這一生都在追尋仁,以解決禮崩樂壞之問題,如今看來此事並不好辦。
但他不可能放棄。
不過此詩所言,是他過於急切了?
當時刻提醒自己,“欲速,則不達。”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鳳鳥指的就是鳳皇,是古代的一種神鳥,《山海經》中提到,“見之則天下安寧”。而論語中也有“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這樣的句子,意思是說鳳皇不來,沒有河洛圖書,我們就沒有希望了。】
【這裏陶淵明的意思是雖然鳳鳥沒來,但孔子給了我們希望,暫時使禮樂得以恢覆。】
孔子露出微笑。
如此便好,但他卻很快關註到暫時二字,又抿緊了唇。
沒等他看下去,女子已經開始解釋。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洙泗這個地方指的是山東曲阜,就是孔子的故鄉,這裏已經沒有了孔子的微言大義,隨著時代變遷到了狂暴的秦國。】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的臉色越發難看了。
此女是來毀他大秦之人,只要一提,不是殘暴之類的形容,就是滅國相關。
如此妖言惑眾,偏生的他還沒有辦法解決。
早知道他就該先不讓徐福離開,說不定他還有辦法。
【咱們可能都發現了,但凡提到秦國評價都不怎麽好,並不是說秦國就一無是處就不該存在。】
【秦始皇統一六國,使民族融合大發展,使中華文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這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
聽到這裏嬴政沈下去的心才微微緩和些。
他就說他做了那麽多的事,天下人有目共睹,這後世之人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如同歷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樣,都是前期賢明,後期就開始放縱自我。】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將大唐推至了巔峰,但是後期就開始沈迷美色寵信奸臣,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朝由盛轉衰。】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楞了。
原以為李隆基就是個沒用的東西,沒想到竟還有如此成就。
那她到底要不要給他個機會呢?
糾結半晌,想起他如今是在與秦始皇對比便就歇了心思。
這盛世不是只有他能創造,讓戰亂爆發,致使國力衰弱太過冒險。
她不能冒這個險。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眉頭鎖得更深了。
這盛世大唐是他一手打造的,張九齡在時朝廷內外一派蒸蒸日上。
張九齡還曾斷言安祿山必會作亂,可自己未曾相信。
難道這大唐盛世真要斷送在自己手上嗎?
不要!
他李隆基絕對不能讓這事情發生!
【再比如明世宗朱厚熜,明代最會玩弄權術的皇帝,前面二十年勵精圖治,實現了嘉靖中興,然而四十五年皇帝,二十年沒上朝,後面沈迷修仙不可自拔。】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累死累活的朱元璋都傻了。
二十年沒上朝,當的個鬼皇帝。
他的太子方才逝世,朱元璋還未從沈重的打擊之中緩過神來就聽到了這事情,氣得心裏直冒火。
甚至都沒註意什麽嘉靖中興。
【還有我們提到過很多次的乾隆皇帝,也是如此,前期施行仁政,使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達到巔峰,但如同李隆基一樣,在國家發展到一定高度時,便開始沈迷享樂,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清朝由盛轉衰。】
清,雍正年間。
雍正快要氣死了,這個乾隆到底是誰?
他日夜操勞仍覺時間不夠,這不孝子還有時間貪圖享樂?
別讓他知道是誰,否則他絕不會客氣。
勤儉節約必須寫進國法家規!
乾隆年間。
乾隆也楞了。
他大好的乾隆朝,如何就轉衰了?
豈非胡說八道?
加上各方面原因,到底是哪些原因,女子為何不說明白?
和李隆基一樣,難道是他朝中也有那想犯上作亂之輩?
【另外之所以講到的許多詩文中對秦始皇的評價都不高,那跟當時的社會有很大的關系,大家應該都知道嬴政是崇尚法家的,而自從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就成為了封建社會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學派,影響十分深遠。】
【而法家和儒家思想中本來就有很多矛盾沖突的地方,加上秦始皇末年的一些暴丨政,導致了秦始皇在古代的評價一直都不算太高。】
【可以說秦二世而亡,除了胡亥、趙高等人的騷操作,與嬴政晚年幹的那些荒唐事兒也是分不開的。】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原來如此,這個董仲舒是何人?
獨尊儒術,聽起來似乎不怎麽靠譜的樣子。
法家思想有何不妥?
然而嬴政暫時沒空去想那麽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秦二世而亡。
胡亥、趙高!
還有他自己的暴丨政。
暴丨政……
嬴政一皺眉,底下跪著的胡亥嚇得又瑟縮了些,“父皇……”
沒等他說完,嬴政又是一聲怒喝,“給朕閉嘴!”
他現在完全不想聽到胡亥的聲音,巴不得自己從來沒生過這個兒子。
不過嬴政雖然老了,腦子卻還清醒,他得再看看此女會不會將此事說得清楚些。
既然那些儒家人那麽不喜歡他,那說不定還會提起他才是。
【無論如何我們在評價古人時還是該客觀些,我們不能忽略他晚年的暴行,也不能否定他前期的功績。李贄曾經稱其為“千古一帝”,可以說若沒有秦始皇也不會有如今的我們。】
千古一帝。
嬴政聽了這稱呼卻有點笑不出來。
二世而亡的王朝的千古一帝。
聽起來竟是如此諷刺!
又掃了地上跪著的人一眼,嬴政陷入沈思。
暴丨政,何為暴,改之可行乎?
【“詩書覆何罪?一朝成灰塵。”詩書典籍有什麽罪呢?一夕之間竟就變成了灰塵。這裏說的就是秦始皇晚年焚書之事。】
焚書?
焚何書?為何焚書?
嬴政不明。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這裏要根據上下文來解釋,前面提到秦,那根據陶淵明的年代,後面該是漢魏,秦焚燒儒家經典,等到了漢時,悄悄保存這些書的人,傳承儒學的人已經垂垂老矣。】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漢代的那些老儒生們,傳承儒學都十分殷勤。為什麽漢滅亡之後,都沒什麽人推崇六經了呢?因為東晉時期儒家受到玄學和佛教沖擊,儒學相對漢朝自然不如,再加上他認為當時自上而下,都沒有恪守儒之仁道等思想,所以有此一問。】
【“終日驅車走,不見所問津。”這些人整天只為了名利驅車奔走,再也沒有像孔子那樣為了求治世之道而整日奔走的人了。】
春秋時期。
孔子心痛。
為何要焚燒儒家經典?
為何不推崇六經?
如此看來,這魏晉南北朝時期當真是比當世更加恐怖的時代了。
簡直恐怖如斯。
【“若覆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再不痛飲,真是白白辜負了這頭上的葛巾了。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中的“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一句就是來自這兒。】
【最後陶淵明說:“前面都是我胡說八道的,肯定有很多不當之處,就當我醉人醉語吧!”】
【他在整個《飲酒》組詩中說到了許多的社會現實,強烈地表現了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但最後卻以這麽一句“君當恕醉人”結尾,若不是“酒後吐真言”,那就是借醉吐真言。】
【雖然《飲酒》組詩說得差不多了,但酒與詩的故事卻還未結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韓信與蕭何對視一眼,兩人臉上皆露出驚異之色。
為人王者自古多疑,劉邦也並非良善溫和之輩,他二人都是知道的。
韓信感念知遇之恩,可被騙又身死皇宮,這還是叫韓信有些接受不了。
而且女子用的是兔死狗烹的典故,那說明什麽已經不必韓信多說。
韓信心中生出反意,可又擔心自己如那商鞅一般碰巧給了他們光明正大汙殺自己的借口又當如何?
不若先行離開?
他又看了蕭何一眼,只聽蕭何道:“切勿過於擔心,亂了陣腳,反而辦了壞事。”
蕭何此言有理,可韓信腦子裏卻轟隆一聲想起女子曾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不知是何緣故,他總覺與自己有關。
情況不妙,若有機會還是另尋他路為好。
只可惜自己兢兢業業,竟落得這般下場。
表面不顯,韓信在心中嘆息一聲,道:“多謝,煩請幫吾美言幾句。”
【天子多疑,古來有之,除之而後快更是常有的事,但很多時候大多都是功高蓋主,所以當皇帝不容易,當大臣也是不容易的,雙方之間掌握平衡都不容易。】
【像與蕭何、韓信一起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就因為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韓信悟了,可他又心有不甘,自己奮鬥一場,何以要淒涼落幕?
他還以為等大王登基,自己可以封王拜相。
可是仔細一想,他的兵權已經被收了,這足以說明了大王的態度。
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蕭何一聽這話心中亦有不安,為何此女說及張良善終卻不說自己。
難道自己沒有善終?
【《飲酒》組詩是值得一讀的,三月好一番取舍,得給其他的詩文留一點點時間,咱們再看看其二十吧。】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覆真。”伏羲、神農的時代已經過去很久,世間少有那般真淳的民風了。“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孔子急切地補救,想要讓崩壞的社會變得正常。】
春秋時期。
孔子這一生都在追尋仁,以解決禮崩樂壞之問題,如今看來此事並不好辦。
但他不可能放棄。
不過此詩所言,是他過於急切了?
當時刻提醒自己,“欲速,則不達。”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鳳鳥指的就是鳳皇,是古代的一種神鳥,《山海經》中提到,“見之則天下安寧”。而論語中也有“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這樣的句子,意思是說鳳皇不來,沒有河洛圖書,我們就沒有希望了。】
【這裏陶淵明的意思是雖然鳳鳥沒來,但孔子給了我們希望,暫時使禮樂得以恢覆。】
孔子露出微笑。
如此便好,但他卻很快關註到暫時二字,又抿緊了唇。
沒等他看下去,女子已經開始解釋。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洙泗這個地方指的是山東曲阜,就是孔子的故鄉,這裏已經沒有了孔子的微言大義,隨著時代變遷到了狂暴的秦國。】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的臉色越發難看了。
此女是來毀他大秦之人,只要一提,不是殘暴之類的形容,就是滅國相關。
如此妖言惑眾,偏生的他還沒有辦法解決。
早知道他就該先不讓徐福離開,說不定他還有辦法。
【咱們可能都發現了,但凡提到秦國評價都不怎麽好,並不是說秦國就一無是處就不該存在。】
【秦始皇統一六國,使民族融合大發展,使中華文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這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
聽到這裏嬴政沈下去的心才微微緩和些。
他就說他做了那麽多的事,天下人有目共睹,這後世之人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如同歷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樣,都是前期賢明,後期就開始放縱自我。】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將大唐推至了巔峰,但是後期就開始沈迷美色寵信奸臣,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朝由盛轉衰。】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楞了。
原以為李隆基就是個沒用的東西,沒想到竟還有如此成就。
那她到底要不要給他個機會呢?
糾結半晌,想起他如今是在與秦始皇對比便就歇了心思。
這盛世不是只有他能創造,讓戰亂爆發,致使國力衰弱太過冒險。
她不能冒這個險。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眉頭鎖得更深了。
這盛世大唐是他一手打造的,張九齡在時朝廷內外一派蒸蒸日上。
張九齡還曾斷言安祿山必會作亂,可自己未曾相信。
難道這大唐盛世真要斷送在自己手上嗎?
不要!
他李隆基絕對不能讓這事情發生!
【再比如明世宗朱厚熜,明代最會玩弄權術的皇帝,前面二十年勵精圖治,實現了嘉靖中興,然而四十五年皇帝,二十年沒上朝,後面沈迷修仙不可自拔。】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累死累活的朱元璋都傻了。
二十年沒上朝,當的個鬼皇帝。
他的太子方才逝世,朱元璋還未從沈重的打擊之中緩過神來就聽到了這事情,氣得心裏直冒火。
甚至都沒註意什麽嘉靖中興。
【還有我們提到過很多次的乾隆皇帝,也是如此,前期施行仁政,使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達到巔峰,但如同李隆基一樣,在國家發展到一定高度時,便開始沈迷享樂,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清朝由盛轉衰。】
清,雍正年間。
雍正快要氣死了,這個乾隆到底是誰?
他日夜操勞仍覺時間不夠,這不孝子還有時間貪圖享樂?
別讓他知道是誰,否則他絕不會客氣。
勤儉節約必須寫進國法家規!
乾隆年間。
乾隆也楞了。
他大好的乾隆朝,如何就轉衰了?
豈非胡說八道?
加上各方面原因,到底是哪些原因,女子為何不說明白?
和李隆基一樣,難道是他朝中也有那想犯上作亂之輩?
【另外之所以講到的許多詩文中對秦始皇的評價都不高,那跟當時的社會有很大的關系,大家應該都知道嬴政是崇尚法家的,而自從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就成為了封建社會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學派,影響十分深遠。】
【而法家和儒家思想中本來就有很多矛盾沖突的地方,加上秦始皇末年的一些暴丨政,導致了秦始皇在古代的評價一直都不算太高。】
【可以說秦二世而亡,除了胡亥、趙高等人的騷操作,與嬴政晚年幹的那些荒唐事兒也是分不開的。】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原來如此,這個董仲舒是何人?
獨尊儒術,聽起來似乎不怎麽靠譜的樣子。
法家思想有何不妥?
然而嬴政暫時沒空去想那麽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秦二世而亡。
胡亥、趙高!
還有他自己的暴丨政。
暴丨政……
嬴政一皺眉,底下跪著的胡亥嚇得又瑟縮了些,“父皇……”
沒等他說完,嬴政又是一聲怒喝,“給朕閉嘴!”
他現在完全不想聽到胡亥的聲音,巴不得自己從來沒生過這個兒子。
不過嬴政雖然老了,腦子卻還清醒,他得再看看此女會不會將此事說得清楚些。
既然那些儒家人那麽不喜歡他,那說不定還會提起他才是。
【無論如何我們在評價古人時還是該客觀些,我們不能忽略他晚年的暴行,也不能否定他前期的功績。李贄曾經稱其為“千古一帝”,可以說若沒有秦始皇也不會有如今的我們。】
千古一帝。
嬴政聽了這稱呼卻有點笑不出來。
二世而亡的王朝的千古一帝。
聽起來竟是如此諷刺!
又掃了地上跪著的人一眼,嬴政陷入沈思。
暴丨政,何為暴,改之可行乎?
【“詩書覆何罪?一朝成灰塵。”詩書典籍有什麽罪呢?一夕之間竟就變成了灰塵。這裏說的就是秦始皇晚年焚書之事。】
焚書?
焚何書?為何焚書?
嬴政不明。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這裏要根據上下文來解釋,前面提到秦,那根據陶淵明的年代,後面該是漢魏,秦焚燒儒家經典,等到了漢時,悄悄保存這些書的人,傳承儒學的人已經垂垂老矣。】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漢代的那些老儒生們,傳承儒學都十分殷勤。為什麽漢滅亡之後,都沒什麽人推崇六經了呢?因為東晉時期儒家受到玄學和佛教沖擊,儒學相對漢朝自然不如,再加上他認為當時自上而下,都沒有恪守儒之仁道等思想,所以有此一問。】
【“終日驅車走,不見所問津。”這些人整天只為了名利驅車奔走,再也沒有像孔子那樣為了求治世之道而整日奔走的人了。】
春秋時期。
孔子心痛。
為何要焚燒儒家經典?
為何不推崇六經?
如此看來,這魏晉南北朝時期當真是比當世更加恐怖的時代了。
簡直恐怖如斯。
【“若覆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再不痛飲,真是白白辜負了這頭上的葛巾了。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中的“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一句就是來自這兒。】
【最後陶淵明說:“前面都是我胡說八道的,肯定有很多不當之處,就當我醉人醉語吧!”】
【他在整個《飲酒》組詩中說到了許多的社會現實,強烈地表現了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但最後卻以這麽一句“君當恕醉人”結尾,若不是“酒後吐真言”,那就是借醉吐真言。】
【雖然《飲酒》組詩說得差不多了,但酒與詩的故事卻還未結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