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陶潛影響

關燈
陶潛影響

【除卻有關田園與出仕矛盾的描寫,陶淵明筆下還有一類比較重要的作品,其思想內容是關於生死問題的思考。 】

【早在漢樂府詩歌之中就有許多關於生死的作品,到了晉朝因為時局的緣故,許多人在喜好清談的同時也常談論生死,但更多地是表現一種樂生惡死的生死觀。比如說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提到的“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東晉。

王獻之拿起身旁父親創作的作品又欣賞了一遍。

看來這具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作品果然名不虛傳,女子已經提到好幾次了。

雖說有時是說其內容,但可想影響是巨大的。

思及此王獻之頗為愉快,忙讓人取了五石散服用。

【而陶淵明的生命觀又有些不同,我們來看一看他的《擬挽歌辭三首》,這組詩主要是他年邁之後,想象自己死後的情形,表達了自己的生命觀,又安慰親友不必傷懷。】

【他這個角度是很刁鉆的,是以自己死後的第一視角來寫的。】

陶淵明自己都不大清楚自己的生命觀是什麽。

人生來都是要走向死的,順其自然就行了。

難道這就是自己的生命觀?

【他的語言跟我們現在的語言習慣還是挺相近的,不太會有彎彎繞繞的地方,我們只要了解了典故、了解了他的生平,都能大概看懂。所以有些地方咱們可以意譯。】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有生就有死,生命都是順應自然的,並無長短之分。這第一句就表現了他對於生死的看法,人終有一死。而這首詩就是在他身死之前而作,這更能看出他的豁達與冷靜。】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過看著自己已經微微有些醉意的父親,似乎明白了父親對五柳先生為何如此喜愛。

因為他們身上都有那同樣豁達的心態。

父親年邁,離開是早晚的事,但真正聽到具體時間蘇過還是不免心傷。

而父親卻像是完全沒在意,此時巨幕之中即便說著生死之事,父親還能淡然飲酒,這是他達不到的境界。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昨晚還跟大家一樣生存於世,今天早上就命赴黃泉了,“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魂魄也不知散到了哪裏,屍身還放在棺木之中,“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小孩在哭著找父親,親友也在我的靈前痛哭。】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杜牧閉眼緩了會神,讓自己舒服一些。

說得沒錯,生命並沒有長短。

有些人活著就已經如同行屍走肉,回望自己的仕途生涯,雖不順,但至少不曾有何違背本心之處,這便足矣。

就這樣順其自然吧。

他囑咐兒子,若自己離去,不必在自己靈前哭泣太久。

惹得小兒眼眶微紅。

【“得失不覆知,是非安能覺!”死後是非得失都不知道了,“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多年後,榮辱也無那般重要了。這幾句話一看就沒說完,是非榮辱,然後呢?緊接著他一句,“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陶淵明果然是離不了酒的,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有雲,“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雲。”可想而知在眾人眼中陶淵明就是特別愛喝酒的。】

東晉。

陶淵明一怔,自己的詩句有那麽大影響?

先時此女說到這叫白居易的評價不錯,這時為何發出如此淺顯之言?

人就是如此,他人太懂自己感覺自己被剖析太過。

別人不懂自己又覺失望。

陶淵明嘆息一聲,又與顏延之飲了一杯。

今日這酒怕是剩不了多少了。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也不敢信,自己為何有此言?

他當然知道陶淵明詩中有其他的含義,而且他這般欣賞陶淵明,如何會如此評價?

此句前後必有其他相關解釋之句。

思考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不能看到只言片語就妄下定論。

【陶淵明說,自己在這世上什麽遺憾也沒有了,唯一的遺憾就是在生前沒有喝夠酒。此句給人一種明月入懷的心胸開闊之感。】

【《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有人問張季鷹只顧放縱就不顧死後的名聲嗎,他說:“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這兩者之間的含義是差不多的,對現實不滿寄托於美酒之中,二來也是說明他們不慕名利,與那些終日驅車為名利而奔走的人形成對比。】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以往一直有一個理想,那就是揚名後世。

可如今得知自己已然揚名後世,卻突然覺得索然,不如在此時做些不令自己後悔的事情更為重要。

他如今所處的時代還遠不到讓他不滿的地步。

自己的父親那麽大的權勢,自己可比屈原、蘇軾、陶淵明幸運得多。

【第二首“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開頭寫酒與前一首末尾相互呼應,整個第二首其實就是上下承接,按順序寫靈前的情況,想象自己下葬後的場景,“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以前在家裏睡覺,如今就要在荒郊野嶺了,“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出去之後應該就再也回不來了。】

【重點在這第三首,就是寫他自己出殯,“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在一派荒涼之中,他被送了出去,“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東晉。

看到此處,眾人都有些忍不住了。

“吾等皆知人生而後去也……”

但平日裏誰去想這些想得那般仔細的?

眾人看向陶淵明的眼神都有些奇怪。

陶淵明卻恍若未決。

寫這個確實有些怪異,可如今的他不是寫這詩時的他,他作詩從來都是隨心而作,一定是當時情之所至,那此詩就無甚奇怪了。

【“四面無人居……風為自蕭條。”這幾句繼續寫當時的情況,而後發出感悟,“幽室一已閉,千年不覆朝。千年不覆朝,賢達無奈何。”】

【墓穴一關閉就會變成永遠不見光的幽暗之所,下面頂真格重覆永遠不見曙光,即便是那些先賢也無可奈何。】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想起那樣的情形,嬴政已經開始頭皮發麻。

他不要那樣。

無可奈何……

難道他的尋仙之路沒有成功?

若他成仙,必定福澤萬民。

但他也不能遺臭萬年,所以暴丨政之事仍舊需要解決。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剛剛送自己來的那些人都已經各回各家了,“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親人或許還有點悲傷,但其他人早就忘了我不再悲傷了。】

【既然死了也沒什麽好說的了,就讓我寄身於山間吧!】

【自始至終,即便臨了了,陶淵明也從沒有過那種前世今生的想法,說明他即便與佛教之人接觸,也是真不信佛的,那個年代佛教已經盛行,他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對他這生死觀倒是沒什麽看法。

只是他覺得佛是能讓人靜心的。

或許陶淵明多接納一些,也就不必如此為隱世出仕而煩憂了。

元和年間。

韓愈也是不信佛的。

佛不過是“夷狄之一法耳①”,佛完全不懂儒學之道,如何能為吾等所有?

他搖了搖頭,希望聖上聽了巨幕之言切莫本末倒置吧。

【在陶淵明之前幾乎沒人過從死者角度去看待死亡的相關記載,他的這個創作是帶著自己創造性的思想的。】

【不過對於死亡的態度,古今中外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的。】

【不知道家人們有沒有看過一個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那個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個現實世界與死亡世界組成的一個大的世界,當一個人死亡他並不是死亡,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些消失於現實世界的人能在亡靈之城有全新而絢爛的生活,直到他們被現實世界的人完全遺忘才會最終死亡。】

清,康熙年間。

蒲松齡最近正在寫話本子。

他還是相信有前世今生的。

不過此女說的這個倒是為他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人死之後不一定都是苦大仇深的,遭受社會之不平而化鬼者有怨,無怨者投胎轉世,但他們也可以為了他們所愛之人選擇留下來拯救所愛之人。

在許多人吃人的社會之中,太多需要被拯救的人。

官人無德,仙人無仙,他們則有了更多的生路。

【這個動畫片挺有趣的,但我們古代也有屬於自己的逝者世界,比如陰曹地府。】

巨幕之上突然閃現四個大字:“前方高能!”

而後跳轉變成“閉眼”二字。

眾人都沒懂是什麽意思,還以為這巨幕出了什麽問題。

結果下一刻,巨幕又是一變。

“啊——”

一瞬之間,整個巨幕之上餓殍滿地,那些惡鬼仿佛像是要吃人似的。

一時間尖叫聲響遍各處。

但也只是須臾,巨幕又變了,上面寫著一行字,後面還有一個奇怪的黃色的圖案,像是笑臉。

“哈哈,嚇到了吧?都叫你閉眼了。”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這是女子在嚇唬他們。

唐,元和年間。

李賀的詩中常寫鬼魅之事,可此時見了方才那場景仍是嚇了一跳。

他的心撲通亂跳,險些沒能緩過勁來。

【嘿嘿,正如大家剛剛看到的那個場景一樣,在古代,陰曹地府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恐怖、陰森的,與之相對應的有仙霧繚繞,白鶴起舞的神仙仙境,不過死後成仙的傳說遠遠少於在世之時修煉成仙。】

【這些神鬼之說雖然都不是真的,但是它們卻是反應一定社會現實,也寄托了先民們的一些情感。】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都不是真的?

嬴政不信。

夏商之前如此多的仙人事跡,一件兩件或許有假,但總不可能全作假。

此女所言一臉理所當然卻沒有半點依據。

他豈是那般好騙的?

話雖如此,可念起女子先時說戰國時諸多史實都與他所知道的相差無幾,他心中也隱隱有些動搖了。

【而陶淵明看起來更像是跟我們一樣的唯物主義者,他沒有升仙也沒有成鬼,被葬在這山間,他就永遠留在這片土地。】

【自然地生老病死,這就是他較為進步的生命觀。】

【我們看了這麽一些陶淵明的作品,其實已經可以大概概括他所有作品中的思想了,諷刺現實、渴望歸隱田園、想要建功立業而不得,而後在酒與菊與柳與松中總結出他的人生信條也是他的詩作的總體特征:自然。】

東晉。

顏延之的心往下沈了沈。

他從巨幕出現沒一會兒就開始心慌,說話也屢屢犯錯,現在他終於知道自己在慌什麽了。

只怕元亮不能再留在這地方了。

女子再三強調他不滿現實,又不滿將軍取晉而代之,只怕現如今是兩頭不討好。

此時正在風口浪尖,只怕他們雙方都不會對元亮做什麽,但是元亮卻不好選擇,他現在肯承認了,兩邊都不適合元亮。

元亮或許就真如他詩中所寫的那樣,適合於這山野之間。

晚些時候再與他談談吧。

【最後我們再來欣賞一首體現陶淵明詩意的日常生活的作品,《歸園田居》其一。】

女子說完就開始朗誦。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輞川別業。

把生活過成詩,還得是孟浩然。

他除了未能達成入仕之願,他的生活不知得多少人艷羨。

但王維也不能為他高興,即便是受人艷羨的生活也不一定是他所喜歡的。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覺得自己與五柳先生之差便差在這一層。

他的詩詞之中所表達的東西不如陶淵明純粹,生活自然也不如他詩意。

但或許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詩,只是人生不同,詩亦不同。

順其自然,最好。

隨著女子的聲音停止,緩慢的樂聲也跟著停止了。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陶淵明的詩聽起來確實舒服。

【陶淵明的作品在當時不怎麽受歡迎,他的好朋友顏延之在他死後為他寫的《陶征士誄》中對他的高潔品質大為讚賞,但對他的創作就只提了一句“文取指達”,意思是寫作時註重情感表達,就再沒說什麽了。】

東晉。

顏延之一時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也慢慢發現了陶淵明詩文中的好,雖還不太能表達出來,但他相信他回去重新審視定能給出不同觀點。

於是他只好舉杯,略帶歉意地與陶淵明碰了下。

兩人之間不用說,陶淵明也知道他想說什麽,渾不在意地飲下了杯中酒。

【但是沒有人能否定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重要意義。】

【首先是他的精神,許多文人在官場失意之後就會借陶詩以安慰自我,比如說我們先時說過的白居易、蘇軾,還有辛棄疾等等,陶淵明相當於成了他們的精神寄托。】

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待在自己的稼軒莊園中,近來也時常讀陶詩。

陶詩總能讓人寧靜下來。

其實他一開始並沒有那麽讚同陶淵明詩句中所蘊含的思想。

可隨著年紀大些……

辛棄疾嘆息一聲,他得承認是在官場失意之後更愛讀陶詩了,可這並不代表他認同陶淵明避世做法。

若是還有機會,他是還要上陣殺敵的。

他時刻謹記著自己不僅僅是個文人,更是一個將領。

【其次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不畏權貴的精神也影響著後世文人士大夫,比如說李白的“安能折腰摧眉事權貴?”】

【大多數文人身上始終都帶著點傲氣,多喜用品行高潔來形容自己,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這樣清高的態度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許多的文人的。】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沒錯,“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李白為何要向那些人低頭哈腰?

如今這般自由,豈不快哉?

【另外陶淵明的詩文中的酒、菊、桃花等意象的影響,這個我們之前已經說過,這裏就不贅述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田園詩不僅是那個盛行玄學的年代中的一股清流,更是開辟了田園詩創作道路,和謝靈運一起開創了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派,影響了後世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範成大、楊萬裏等一眾山水田園詩人。】

1181年,淳熙八年。

範成大有些詫異。

他平日裏雖也喜歡陶謝等人的詩,偶爾也會寫一些田園小詩,但更加崇尚白居易等人的詩作,為何自己會被囊括在這山水田園詩派之中呢?

不過這般被提到,總比毫無建樹的好。

心中這般想著,他已經打算好了,晚些時候回去拿出自己的田園詩看看,看看是否真擔得起這名聲。

楊廷秀也被提到了,有時間與他去封信吧。

而遠在廣東的楊萬裏也有此想法。

他一向看好範成大的作品。

但範成大寫的山水田園詩還不如自己的多,若論起來有唐一代該有許多此類詩人才是,不過女子提到他二人也必有原因,或許後面還會再提。

【陶淵明咱們就已經講到尾聲了。】

【陶淵明,一個喜歡菊和酒渴望歸隱桃源的糾結文人,他看似邋裏邋遢,用葛巾漉酒,實則卻有著精神潔癖,身逢亂世卻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

【最後請允許我用周敦頤的一句話來形容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周敦頤又聽到了自己那篇文章中的又一句子,仍覺不錯。

雖陶淵明與他所愛花不同,但他認為陶淵明也擔得起此誇獎。

【陶淵明作為士大夫的精神家園,其高潔品質值得我們尊重。】

【好啦,這一期視頻就到這兒啦,大家記得一鍵三連,多多彈幕、評論、轉發,如果喜歡陶淵明的手辦也可點擊評論區鏈接購買哦。】

【拜拜,下期見。】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端起杯中酒默默地與巨幕虛碰了一下,而後將酒一飲而盡。

叔黨應是以為他醉了,輕笑了一聲,但他清醒得很。

這是代表了他對陶淵明的感謝與尊敬。

不過叔黨不明白亦無甚關系,本來許多事情都是自己心中有數即可。

眾人翹首以盼,終於迎來了下一期的預告。

不止是唐朝的人,各朝各代都想知道被女子頻頻提及的大唐盛世是如何之盛。

巨幕中,女子消失,隨之而來的是一座眾人從未見過的繁華的城池,其旁書曰:唐·長安。

長安城正處於夜晚,從天上望過去,整座城池卻是燈火通明,四四方方的城池中連工整的道路也看得清清楚楚,城內熙熙攘攘,只輕瞥一眼便能知其繁華之盛。

“原來天底下真有這樣的地方!”

陶淵明的感嘆亦是千千萬萬人的感嘆。

場景倏地變化從城池到了鄉村,看著即將豐收的糧食,百姓們說說笑笑合不攏嘴。

視線從那些農人身上快速變換,穿越山川河流,而後停在另一處叫鞏縣的城池,此處雖比長安小了不少,但看著亦是繁榮。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看到方才之景象,不驚訝那是不可能的。

他大唐之夜竟有如此美景,即便是他這個天子也未曾見過。

也不知女子是如何辦到的。

他心潮澎湃,已經在心中開始想法子,然而詩句一出,他就像是被悶頭澆了一盆涼水。

李隆基當然能看懂“憶昔”二字,這是不是說明,現如今已經不如開元年間了。

其實他自己也早就知道,但他一直都在逃避。

總想著大唐已經很好了,就算比之前差了一點也是極好。

如今看來,沒有什麽是永恒的。

他錯了,錯得離譜。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看到方才景象,整個人都呆住了。

那當真不是仙界嗎?

他原以為鹹陽已經是這個世間最繁華的地方,沒想到這唐朝竟能繁榮至此!

嬴政一直以為讓天下所有人都誠服於自己這就夠了。

可這大唐如此盛世都走向了衰落,何況秦乎?

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啊!

跟他同樣想法的還有許多人,劉邦、劉徹、曹操、劉備、孫權……這些有著卓卓功績的人此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就連李世民也不例外。

他能猜到大唐之盛,卻未曾料到能盛至如此。

方才聽聞李隆基後期那般不堪,他本想將此人寫入遺詔不讓他有登基的機會。

可若這就是開元盛世,那他不僅要讓那李隆基坐上皇位,還要想辦法讓他坐穩這個皇位。

等等。

李世民忽然反應過來,此前女子一直說起杜甫與安史之亂,他卻一直未曾知道唐之大禍是哪個不孝子,這麽看來不就是這個李隆基了?

這可如何是好?

當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而武則天神功元年。

早已經知道是李隆基的武則天就要淡定許多了。

雖然巨幕中的場景確實讓人心動,但她還得看這安史之亂始末來權衡該如何處置李隆基。

以女子個性,肯定會將所謂安史之亂說清楚。

若太糟,她絕不手軟!

①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論佛骨表》

快到唐了,加油加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