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天文(五)

關燈
天文(五)

她本身就是一路過關斬將,從奴婢成為皇後,之後以皇太後和太皇太後的身份,兩次臨朝攝政。

當年,道武帝拓跋珪十三歲登基的時候,選了十二歲的馮氏為貴人。之後,她又手鑄金人,被立為皇後。

道武帝學習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的舊例,立子殺母,殺死了太子的生母李氏。馮皇後撫養了太子長大,對太子拓跋弘視若己出。

成為皇太後之後,她臨朝聽政,誅殺權臣乙渾,輔佐獻文帝。當然,這期間她一直也有男寵侍君。獻文帝和她有了隔閡之後,禪位於太子。

孫子孝文帝元宏即位時,她作為太皇太後,二度臨朝稱制,又執掌天下十五年。

“元宏從小聰慧,改革漢制,應該沒什麽問題。如今,我已經整頓吏治,立三長制,又實行均田制。倘若,這樣他都不能成為明君,那也沒辦法了。”

對她們而言,下一任皇帝是不是自己生的都沒有關系。哪怕鄧綏也並非皇帝生母。成為太後之後,她們一樣足以臨朝稱制。

唐朝

宋氏姐妹看到這裏,也沈默片刻。她們從小學習儒學,也因才學如今在宮廷擔任女師。

而若說前朝女賢,那班昭肯定有一席之地。班昭作《女誡》,鼓勵女子遵從儒家禮教。她們也同樣覺得,儒學禮教說得對,應該效仿前朝女賢。

“大姐,要不還是把那本書修訂一下?”

宋若莘如今寫了一本女子訓誡書,想要規勸女子遵守婦德。當然,既然目的是規勸,如今的女子是做不到。

後世清朝女子能做到此事,卻是全部被關在後宅。對比商朝,儒學禮教認定女子卑弱,就顯得可笑起來。

宋若莘卻忽然起身,將已經寫完的《女論語》撕掉:“既然遺禍後代,那還不如不要。”

宋若昭知道姐姐付出多少心血,因此心疼道:“大姐你從小誨諸妹如嚴師。正是有你的教導,我們姐妹才沒走到歧路。這十篇都是你的心血,又何必這樣毀掉。”

“我想學習女賢們。以魏晉時期教授《周禮》的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為顏、冉,推明婦道。可是,如天幕所說,何必再添枷鎖。”宋若莘下定了決心。

幾個姐妹商量很久,決定寫文激勵女子學文從武,抑或研究科學。當然,其中也鼓勵女子為國之大事而努力。

“倘若還有人認為,女子應只待在閨閣呢?”

“從武是保家救國,忠君愛國之事,誰又能詆毀?”

明朝

徐皇後看到這裏,也不由沈思起來。她是中山武寧王徐達長女,天資聰穎,幼年時喜歡讀書,通曉史書。

因此,她明白史書上的女子是什麽面貌。史書上,女子幹政,便常常描述其德行不佳,有失婦德。

“倘若論帝王功績,她們又有幾人能比?”

而且,如今看到天幕中後世為女子們撥亂反正,才看到史書上對女子的篡改和汙蔑。

謊言說了一百遍就是真的,那麽史書傳了幾千年,還有誰辯其真假?本來,徐皇後為教育宮中婦女﹐已經收集“古聖先賢”對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誨。

可是《內訓》如今看來,反倒局限於了女子的美德。既然男人以忠君愛國為榮,女子為何偏要不出閨門,柔順待人為美德?

“既然要忠君愛國,那麽冼夫人、秦良玉的忠心事君,自然要宣揚。既然要輔佐陛下,平陽昭公主、梁紅玉、毛皇後自然也要提及。”

原本打算收錄先賢對女子德行的勸諫,那還不如直接記錄這些女性的品德,用以激勵後人忠君愛國。

清朝

嬌娘看到這裏,也回想起自己學習過得《女四書》。其中,每每都是規勸女子不出閨門,柔順待夫。公婆姑母斥責,身為女子必須要恭敬待之。

而在那之前,成書更早的《禮記·內則》也已經開始規勸。並且,要求女子十歲開始學習繅絲制衣等等。

“為什麽女子寫書,還要附和儒學之說?”

她們是那個年代足以青史留名之人。班昭和徐皇後,還擁有列傳。雖然,班昭如此才名,被記載的也是《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而唐朝的宋氏姐妹成為帝師,同樣博覽群書,才冠天下。她們精通儒學,便也更加信奉其中男尊女卑之禮。

然後,她們專門寫下道德勸諫之書。可是,她們自己只是因為德行,因此留名青史嗎?

“她們明明是因自己的才幹和能力,卻仍然脫不開禮教之約束。”

想起已經出發的杏娘,嬌娘也忍不住流露一絲落寞。也不知道她在國外,還能不能看到天幕。如今,只有她一人,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討論了。

“真想知道國外的女王們,為什麽可以作為女繼承人繼位,而國內卻沒有實行。”

漢朝

“我朝多有太後臨朝攝政,安定天下。她們確實功績斐然。”

“那呂後算嗎?”

聞言,此人詫異萬分:“呂後當然不算了。她殺戚夫人和劉如意,這樣行徑怎麽能和鄧綏算到一起。”

“可是,她也輔佐劉盈坐穩皇位,期間國家安定,四海承平。她還一直守護劉盈兒子成為少帝。等她死後,少帝才是死無葬身之地。”

“那不是為了誅殺呂氏家族嗎?”

“那少帝不也是劉盈的兒子,劉邦的孫子嗎?”

“這不一樣。”此人遲疑了一下,道:“畢竟少帝身上也留著呂家的血脈呢。”

“原來,你也不是沒有看懂史書呀。”

【其實,女子從政,多的是功績蓋世之人。比如,馮太後兩度臨朝攝政,實行均田制等,其功績在孝文帝之上。

就連幾歲的孔融之女,在父親死後,也敏銳察覺到生死存亡的險境。她說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而她哥哥當時還只知道吃飯。

當然,提起天文學,自然也要說起王貞儀。她在天文、地理、數學、醫學等,都深有造詣,著作有64卷。

她被評選為“為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女科學家”,推動世界發展。她的名字被國際天文學用來命名小行星。

她的祖父是宣化太守,家族也是官宦世家。從小王貞儀就跟隨祖父寫詩作文。

王貞儀從小就敏銳察覺到,束縛住女子的男尊女卑觀念。男子可以讀書,女子也應該有追求知識的權利。她反對,女子只能參與飲食縫紉等事。

祖父去世後,她與親人去關外奔喪,還向蒙古阿將軍的夫人學騎射。她認真刻苦,短短時間練就“發必中的”的騎射本領。】

宋朝

劉娥如今大行祭祀婦好,而文臣們心中也明白她是什麽意思。她不是皇帝生母,仍因為皇後身份,成為如今的皇太後。

他們也辯駁不了,畢竟這也是禮法。但是想要重現武則天之事,那是做夢都不要想!

就算如今劉娥已經著天子服飾,又自稱為“朕”。可是,朝中無人支持,她又如何成事?

劉娥看到天幕之說,卻微微一笑,命人辯論封禁《女誡》之事。宋朝,《女誡》等書被扒出來,大肆宣揚,鼓勵女子一定要遵守婦德。

“正是因為女子如今卑弱,所以宋朝國力不昌。倘若,不讓女子奮強,國力又如何提升?”

劉娥看到有人主動出言,便也暗暗記下他的名字。自然,反駁者也眾多,認為《女誡》是女賢之說,怎麽可以封禁?

而看到天幕之人,也議論紛紛:“《世說新語》上,說出這話的不是孔融的二子嗎?怎麽會是孔融之女?”

有人專門找出《世說新語》,上面記載“二兒故琢釘戲…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覆有完卵乎?”

“難道天幕記錯了?要不看看史書好了。”

然而翻來史書,《後漢書·孔融傳》明確記載“女年七歲,男年九歲。…男渴而飲之。女曰:“今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

“或許,不過一時疏漏罷了。也不是什麽大事。男孩小的時候不禁餓,也是常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然而卻有女子心中疑慮:“為什麽明明是女孩說的話,還要安在兒子身上?”

“馮太後的功績不也安在孝文帝頭上?”

“我確實想起孝文帝漢化之功,不知道馮太後有何功勞。只記得她不守婦道,男寵眾多。”

“所以,才有紅顏禍水之說。自古以來,好事都是男人做的,壞事都是女人幹的。滅亡國家的責任都是女子,誰讓她迷惑聖明的君王?楊貴妃又怎麽是亂倫呢。就算她和丈夫感情再好,還是委身五十歲的公公。到頭來,大唐衰落的原因還要安在她身上。”

“原來是這個道理。”她沈默了一下,悲戚道:“女子的功勞可以被抹除,安到男人頭上。女子的言語也不會記錄在史書上,又如何辯駁?”

“所以,我們要成為文臣武將,甚至於和馮太後和鄧太後一樣臨朝攝政。只有有更多女子走上高位,這世間才能留存下痕跡。”

資料引用:

百度百科及網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