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計之事(已補全)
關燈
小
中
大
上計之事(已補全)
因時辰尚早的緣故,劉晞抵達鴻都門學時,門外並無迎接之人。
所幸她本就不在乎這些排場,便也不以為意地略過此處,自顧自地沿著記憶中的道路去往課考所在的書齋。
卻有一卷竹簡,十分突兀地躺在了石階中央。
劉晞腳步微頓,猶豫片刻後,終是躬身將這卷竹簡拾了起來。
竹簡的主人擁有一筆十分飄逸不羈的字。
許是被這難得的筆意所吸引了,劉晞微微挑眉,饒有興趣地掃視起竹簡上的內容。
興味的眼神逐漸變得嚴肅,如秋水般澄澈的雙眸迸發出驚喜的光芒。
她不自覺地捏緊了手中的竹簡,一遍遍在心中咀嚼著上面的只言片語。
——限夫田以斷並兼,急農桑以豐委積 ,嚴禁令以階僭差,察苛刻以絕煩暴,政不分於外戚之家,權不入於宦豎之門 [1]。
即便是朝中久沈宦海的公卿,也不一定能有這樣的見解。但今日她偶然拾得的這卷竹簡,竟能如此清晰地指出當今社稷之弊病!
針芥相引,氣誼相投,劉晞覺得自己就像枚懸浮的鐵針,不能自已地被地上的磁石吸引著。
而就在劉晞滿懷欣喜地設想著竹簡的主人時,一名劍眉星目的少年急匆匆地從回廊處跑了過來,有些慌張地將用目光掃視著周圍的景物,似是在尋找什麽東西。
當他發現自己所寫的策論落到一陌生人的手中後,當即便將那熠熠如星的眉毛一皺,下意識地咬緊了下唇,質問道:“你是什麽……”
他的話一頓,然後便徹底哽在了喉嚨裏。
眉目疏朗的的少年在看清劉晞腰間的印綬後,有些吃驚地擡起了頭,上下打量著眼前的人。
這位穿著玄色直裾的眼前之人,竟是個女子!
而會以女子之身出現在鴻都門學的人,只有那位赫赫有名的萬年長公主。
“學生拜見祭酒。”他連忙躬身行禮,可說話的語氣卻實打實地透著幾分郁悶,耿直地出賣了少年心中的真實情緒。
劉晞莞爾,單就這短短一面,她就大致猜出了這人的性子:怕也是個不矜小節的疏狂之人。
也對,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本就不太可能會是時下推崇的那種端謹君子。
她在心中微微嘆了口氣,思緒萬千地感慨道:誰又能想到,這樣鞭辟入裏的見解,竟出自一個束發的少年學子之手呢?
“君請起。”劉晞擡手示意他免禮,笑問道:“這卷竹簡是你所遺落的嗎?”
若是旁人在此,就算不借此機會攀附權勢極重的萬年長公主,也免不了會因為劉晞的親切而感到幾分受寵若驚。
但少年一點兒也沒欣喜或開懷的意思。他將眉頭皺得死死的,悶聲應了句“是”之後,便硬邦邦地開口道:“請公主將此物還給學生。”
劉晞非但沒有因他冷硬的態度生氣,反而十分爽快地將竹簡交還到了少年的手中,懇切地讚道:“卿之才略,可比商君。”
少年微微一楞,而後耳根處便逐漸染上了幾分薄紅。
他的出身算不上好,性情又耿直到近乎狂妄,也就理所當然地被同窗排斥在外,就連教導他的師長,有時也會因為他的性情對他生出不悅。
……這樣的讚譽,他是極少收到的。
少年雙手接過自己的策論後,有些無所適從地低下了頭,面色窘迫地摩挲著尚帶著毛刺的竹簡。
“公主降臨,我等實在有失遠迎。”
遠處忽然傳來帶著笑意的話音,幾人聞聲望去,便見蔡邕帶著幾人迎了出來。
劉晞含笑同少年告別,而後便邁上臺階,略略加快步子,朝蔡邕的方向走去。
隨劉晞而來的侍從緊隨其後,始終落後半步地跟在自家主君身後。
於是雲階上便只剩下少年一人。
他緩緩擡頭,定定地將目光落在了那位萬年長公主身上。不一會兒,劉晞便與蔡邕消失在了回廊的盡頭,可他依舊沒將目光收回來。
他一動不動地立在了原地,有些楞怔地在心中重覆著劉晞剛剛的話。
——卿之才略,可比商君。
他將這句話記了很多很多年。
直至病逝前的彌留之際,他也依然能清晰地回憶起此時的情景,笑著向自己的門生弟子喃喃低語:他很感激這片天地……讓他在少年時,就遇見了自己的孝公。
另一邊,劉晞在與蔡邕寒暄了幾句後,便不動聲色地將話題轉到了剛剛遇到的少年人身上,“伯喈公,可知剛剛那名與我交談的學子是何處人氏?”
“此人名為仲長統,月前剛剛入學,乃是山陽郡高平縣之人。”
他拱了拱手,作揖道:“少年人血性十足,性情也有些不羈,若是不慎冒犯了公主,某便在這裏代他向您賠罪了。”
蔡邕此前便在劉晞的安排下領了司業一職,乃是這鴻都門學除劉晞外的最高管事人。在劉晞忙於朝政時,一直是他在打理學府的瑣事,所以才會知道仲長統的姓名。
蔡邕不但知道仲長統的姓名,還對他的性情也頗為了解。剛剛之所以那麽匆忙地打斷劉晞與仲長統的談話,就是怕他說話時開罪了公主。
劉晞聽出了蔡邕話中的維護之意,彎眉一笑,解釋道:“仲長統並未冒犯我。剛剛相問,是覺得這名學生頗有靈性,起了結交之意。”
蔡邕也跟著笑了起來,附和道:“確實是快塊難得的璞玉,再雕琢些時日,定能成為國之棟梁。”
兩人並未多談,在途中閑談了幾句,便並肩到了課考所在的書齋各自落座。
今日考試的考題,是劉晞同蔡邕、鄭玄等人一起擬定的。其中既包含儒家經義,也有術算、歷法、律令這樣的經世之術。
對這份試題,蔡邕等人起初是有些意見的,但思及這些學生中的絕大部分,日後都要到郡縣擔任掾吏,便也沒再反對。
其實,從試題的內容,便足可以看出來,劉晞想以此擢選的人才到底是什麽樣的。
但有些遺憾的是,她並沒在這場考試中淘選到十分出彩的人才。
那幾份被蔡邕、鄭玄共同推選出來的優秀答卷,在眼界、戰略上終究都落了下乘,沒有挑起中書臺的能力。
是的,劉晞之所以對這場考試寄予厚望,便是想從中挑個合適的人出來,培養成自己的心腹,再送進中書臺捧成士人領袖。
可惜了……劉晞微微一嘆,又想起了剛剛那名喚作仲長統的少年。
他倒是頂好的,只是年紀太小。正如蔡邕所說,這塊璞玉還得好好打磨幾年,才能散發出真正的風采。
罷罷罷,如今時機本就還未成熟,像他這樣的利劍,也遠沒到出鞘的時候。
劉晞輕輕一哂,徹底將那位名為仲長統的少年壓在心底,而後又在那幾份優秀答卷中擇選了一番,挑了幾人進入少府擔任郎官。
在評卷完畢之後,夜色已十分深重,寂靜的夜晚中,只有寥寥幾道鳥鳴。
劉晞起身同眾人告辭,可在即將離開之際,蔡邕忽而出言挽留,“公主請留步。”
劉晞欣然回身,溫聲問道:“伯喈公,可有何事需要劉晞代勞?”
蔡邕躬身再揖,朗笑著行禮道:“某恭賀公主生辰之喜。”
“這是小女備下的薄禮,托某轉交於您。些許心意,還請您一定要收下。”
儒雅的老者欠身將禮物奉上時,面色仿佛有些不自在——看來是沒遭住愛女的軟磨硬泡,才會親自來轉交禮物。
劉晞輕笑,“多謝伯喈公,也請您為我向阿琰轉達謝意。”
漸至凜冬時,劉晞又收到了曹操的回信。
這位濟南相先是花了極大的篇幅表達了一番自己的謝意。
而後又在信中鄭重地提到造紙術之事。稱若非劉晞不計個人得失地以秘法相贈,濟南的雪紙坊必不可能辦成。
所以他願意將紙坊所得的利潤讓出,往後濟南衙門與公主府五五分。
——果然是沒讓自己吃虧的。
劉晞早有預料地彎了彎唇,卻並沒接受這筆為數不小的利潤。
她提筆給曹操寫了一封言辭極殷切的信,義正言辭地拒絕了這筆錢財,並且十分堅定地在末尾註明:
若君堅持要讓出利潤,那麽她願意將公主府所得盡數用於撫孤恤弱、養老扶病,請孟德為我促成此事,略盡拳拳心意。
回完曹操的私信後,劉晞便帶著滿身倦意入了睡。她並沒歇息多久,便重新起了身,馬不停蹄地進了宮。
年末的朝廷總是繁忙的。
因為每到這個時候,各郡各縣、各州各府便要將自己所轄區域的人口變動、庫存糧數、墾田數、治安等各方面的情況編成冊子,再派身份較高的掾吏送到中央。
這些冊子又被稱為“上計簿”,是中央考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標準。
這些冊子本是由尚書臺受理,劉晞不需摻和進去。
但這麽一個了解各地情況、了解天下地方郡官的良機在面前,她又怎麽會放過呢?
所以今年的上計簿,是由尚書臺與中書臺一同受理的。
當劉晞抵達中書臺與尚書臺暫時理政的樓閣時,裏面已經有了談話的聲音。
她的老師盧植緊皺雙眉,面色嚴肅地拋出一連串問題;而底下那位著玄色袍服的小吏則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前言不搭後語地答著上首那人的問題。
這語焉不詳的樣子,簡直滿臉都寫著做賊心虛。
劉晞自然知道裏面在幹什麽,盧植這是在審問各郡前來的上計吏。這種事情,她近日也幹了不少。
就是不知道,裏邊兒這位又是來自哪個地方的掾吏了。看盧植這頗為惱火的樣子,估計……這個地方交上來的上計簿,水分不是一般的多。
在以上計簿衡量地方長官的政績的政策下,免不了會有人耍小聰明,想把這本冊子做得漂亮些——這也是上計工作繁重的原因。
因為你不僅需要仔細地閱讀完各郡各州的上計簿,並由此做出對該地政績的衡量。你還需要從那些花團錦簇的文字中,找出真正真實的、有用的信息。
劉晞輕輕嘆息,若這天下真的像這些上計簿所寫的一樣美好,這世間又怎麽可能會有那麽多無家可歸的流民,怎麽會有那麽多走投無路的百姓?
嘆息聲落下時,坐在殿末的小吏終於發現了劉晞的到來,連忙起身行禮。
劉晞示意他免禮,又悄悄朝他比了個噤聲的動作。小吏頓時會意,安靜地坐下來,繼續伏案寫著文書。
等裏面的聲音徹底結束,那名上計吏被厲聲喝退時,劉晞方才理了理衣袖踏進殿中。
她率先向盧植行了一禮,“盧師辛苦。”
盧植還禮,臉上似乎還帶著淡淡的疲憊之意,道:“臣忝居朝堂,本該為國盡心,豈敢言辛苦?”
“所幸今歲的上計之事,即將接近尾聲了。待此事一了,公主與臣也能稍稍歇下來了。”
語罷他又稍稍展眉,露出些許笑意,“雖有乘偽行詐之惡吏,但大漢天下還是有許多公忠體國之官吏的。臣以為,濟南相曹操,政績可為天下最。”
劉晞溫和頷首,“然也。盧師所言自然無錯。”
“公主莫要擡舉臣了。”盧植失笑,輕輕搖了搖頭,接著道:“我等當盡心竭力,早日將結果呈給陛下。”
劉晞笑著稱是,一同與他投入到繁重的案牘之中。
兩日後,二人聯袂前往德陽殿,將經過重重篩選的結果交到皇帝劉宏手中。
劉宏對此興趣缺缺,隨意翻看了幾下,便全盤準了盧植與劉晞兩人呈上的奏議,自然也就沒有發現,政績被評為“最”的地方官中,包含著一位令他深惡痛絕的上黨太守。
上計之事終了,但劉晞和盧植兩人並沒像先前預料的那樣清閑下來。
不過三日,來自涼州的傳訊官,便披星戴月地將戰報傳到了雒陽。
群逆未除,而主帥先死……老將軍張溫,竟以身殉國了。
滿城皆驚。
而就在眾人手忙腳亂的時候,司徒崔烈又上了一封天驚石破的奏疏。
——他竟向皇帝建言,要舍棄涼州!
[1]為引用
另外,為劇情需要,本文對仲長統的出生年歲做了更改(首章作話已排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因時辰尚早的緣故,劉晞抵達鴻都門學時,門外並無迎接之人。
所幸她本就不在乎這些排場,便也不以為意地略過此處,自顧自地沿著記憶中的道路去往課考所在的書齋。
卻有一卷竹簡,十分突兀地躺在了石階中央。
劉晞腳步微頓,猶豫片刻後,終是躬身將這卷竹簡拾了起來。
竹簡的主人擁有一筆十分飄逸不羈的字。
許是被這難得的筆意所吸引了,劉晞微微挑眉,饒有興趣地掃視起竹簡上的內容。
興味的眼神逐漸變得嚴肅,如秋水般澄澈的雙眸迸發出驚喜的光芒。
她不自覺地捏緊了手中的竹簡,一遍遍在心中咀嚼著上面的只言片語。
——限夫田以斷並兼,急農桑以豐委積 ,嚴禁令以階僭差,察苛刻以絕煩暴,政不分於外戚之家,權不入於宦豎之門 [1]。
即便是朝中久沈宦海的公卿,也不一定能有這樣的見解。但今日她偶然拾得的這卷竹簡,竟能如此清晰地指出當今社稷之弊病!
針芥相引,氣誼相投,劉晞覺得自己就像枚懸浮的鐵針,不能自已地被地上的磁石吸引著。
而就在劉晞滿懷欣喜地設想著竹簡的主人時,一名劍眉星目的少年急匆匆地從回廊處跑了過來,有些慌張地將用目光掃視著周圍的景物,似是在尋找什麽東西。
當他發現自己所寫的策論落到一陌生人的手中後,當即便將那熠熠如星的眉毛一皺,下意識地咬緊了下唇,質問道:“你是什麽……”
他的話一頓,然後便徹底哽在了喉嚨裏。
眉目疏朗的的少年在看清劉晞腰間的印綬後,有些吃驚地擡起了頭,上下打量著眼前的人。
這位穿著玄色直裾的眼前之人,竟是個女子!
而會以女子之身出現在鴻都門學的人,只有那位赫赫有名的萬年長公主。
“學生拜見祭酒。”他連忙躬身行禮,可說話的語氣卻實打實地透著幾分郁悶,耿直地出賣了少年心中的真實情緒。
劉晞莞爾,單就這短短一面,她就大致猜出了這人的性子:怕也是個不矜小節的疏狂之人。
也對,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本就不太可能會是時下推崇的那種端謹君子。
她在心中微微嘆了口氣,思緒萬千地感慨道:誰又能想到,這樣鞭辟入裏的見解,竟出自一個束發的少年學子之手呢?
“君請起。”劉晞擡手示意他免禮,笑問道:“這卷竹簡是你所遺落的嗎?”
若是旁人在此,就算不借此機會攀附權勢極重的萬年長公主,也免不了會因為劉晞的親切而感到幾分受寵若驚。
但少年一點兒也沒欣喜或開懷的意思。他將眉頭皺得死死的,悶聲應了句“是”之後,便硬邦邦地開口道:“請公主將此物還給學生。”
劉晞非但沒有因他冷硬的態度生氣,反而十分爽快地將竹簡交還到了少年的手中,懇切地讚道:“卿之才略,可比商君。”
少年微微一楞,而後耳根處便逐漸染上了幾分薄紅。
他的出身算不上好,性情又耿直到近乎狂妄,也就理所當然地被同窗排斥在外,就連教導他的師長,有時也會因為他的性情對他生出不悅。
……這樣的讚譽,他是極少收到的。
少年雙手接過自己的策論後,有些無所適從地低下了頭,面色窘迫地摩挲著尚帶著毛刺的竹簡。
“公主降臨,我等實在有失遠迎。”
遠處忽然傳來帶著笑意的話音,幾人聞聲望去,便見蔡邕帶著幾人迎了出來。
劉晞含笑同少年告別,而後便邁上臺階,略略加快步子,朝蔡邕的方向走去。
隨劉晞而來的侍從緊隨其後,始終落後半步地跟在自家主君身後。
於是雲階上便只剩下少年一人。
他緩緩擡頭,定定地將目光落在了那位萬年長公主身上。不一會兒,劉晞便與蔡邕消失在了回廊的盡頭,可他依舊沒將目光收回來。
他一動不動地立在了原地,有些楞怔地在心中重覆著劉晞剛剛的話。
——卿之才略,可比商君。
他將這句話記了很多很多年。
直至病逝前的彌留之際,他也依然能清晰地回憶起此時的情景,笑著向自己的門生弟子喃喃低語:他很感激這片天地……讓他在少年時,就遇見了自己的孝公。
另一邊,劉晞在與蔡邕寒暄了幾句後,便不動聲色地將話題轉到了剛剛遇到的少年人身上,“伯喈公,可知剛剛那名與我交談的學子是何處人氏?”
“此人名為仲長統,月前剛剛入學,乃是山陽郡高平縣之人。”
他拱了拱手,作揖道:“少年人血性十足,性情也有些不羈,若是不慎冒犯了公主,某便在這裏代他向您賠罪了。”
蔡邕此前便在劉晞的安排下領了司業一職,乃是這鴻都門學除劉晞外的最高管事人。在劉晞忙於朝政時,一直是他在打理學府的瑣事,所以才會知道仲長統的姓名。
蔡邕不但知道仲長統的姓名,還對他的性情也頗為了解。剛剛之所以那麽匆忙地打斷劉晞與仲長統的談話,就是怕他說話時開罪了公主。
劉晞聽出了蔡邕話中的維護之意,彎眉一笑,解釋道:“仲長統並未冒犯我。剛剛相問,是覺得這名學生頗有靈性,起了結交之意。”
蔡邕也跟著笑了起來,附和道:“確實是快塊難得的璞玉,再雕琢些時日,定能成為國之棟梁。”
兩人並未多談,在途中閑談了幾句,便並肩到了課考所在的書齋各自落座。
今日考試的考題,是劉晞同蔡邕、鄭玄等人一起擬定的。其中既包含儒家經義,也有術算、歷法、律令這樣的經世之術。
對這份試題,蔡邕等人起初是有些意見的,但思及這些學生中的絕大部分,日後都要到郡縣擔任掾吏,便也沒再反對。
其實,從試題的內容,便足可以看出來,劉晞想以此擢選的人才到底是什麽樣的。
但有些遺憾的是,她並沒在這場考試中淘選到十分出彩的人才。
那幾份被蔡邕、鄭玄共同推選出來的優秀答卷,在眼界、戰略上終究都落了下乘,沒有挑起中書臺的能力。
是的,劉晞之所以對這場考試寄予厚望,便是想從中挑個合適的人出來,培養成自己的心腹,再送進中書臺捧成士人領袖。
可惜了……劉晞微微一嘆,又想起了剛剛那名喚作仲長統的少年。
他倒是頂好的,只是年紀太小。正如蔡邕所說,這塊璞玉還得好好打磨幾年,才能散發出真正的風采。
罷罷罷,如今時機本就還未成熟,像他這樣的利劍,也遠沒到出鞘的時候。
劉晞輕輕一哂,徹底將那位名為仲長統的少年壓在心底,而後又在那幾份優秀答卷中擇選了一番,挑了幾人進入少府擔任郎官。
在評卷完畢之後,夜色已十分深重,寂靜的夜晚中,只有寥寥幾道鳥鳴。
劉晞起身同眾人告辭,可在即將離開之際,蔡邕忽而出言挽留,“公主請留步。”
劉晞欣然回身,溫聲問道:“伯喈公,可有何事需要劉晞代勞?”
蔡邕躬身再揖,朗笑著行禮道:“某恭賀公主生辰之喜。”
“這是小女備下的薄禮,托某轉交於您。些許心意,還請您一定要收下。”
儒雅的老者欠身將禮物奉上時,面色仿佛有些不自在——看來是沒遭住愛女的軟磨硬泡,才會親自來轉交禮物。
劉晞輕笑,“多謝伯喈公,也請您為我向阿琰轉達謝意。”
漸至凜冬時,劉晞又收到了曹操的回信。
這位濟南相先是花了極大的篇幅表達了一番自己的謝意。
而後又在信中鄭重地提到造紙術之事。稱若非劉晞不計個人得失地以秘法相贈,濟南的雪紙坊必不可能辦成。
所以他願意將紙坊所得的利潤讓出,往後濟南衙門與公主府五五分。
——果然是沒讓自己吃虧的。
劉晞早有預料地彎了彎唇,卻並沒接受這筆為數不小的利潤。
她提筆給曹操寫了一封言辭極殷切的信,義正言辭地拒絕了這筆錢財,並且十分堅定地在末尾註明:
若君堅持要讓出利潤,那麽她願意將公主府所得盡數用於撫孤恤弱、養老扶病,請孟德為我促成此事,略盡拳拳心意。
回完曹操的私信後,劉晞便帶著滿身倦意入了睡。她並沒歇息多久,便重新起了身,馬不停蹄地進了宮。
年末的朝廷總是繁忙的。
因為每到這個時候,各郡各縣、各州各府便要將自己所轄區域的人口變動、庫存糧數、墾田數、治安等各方面的情況編成冊子,再派身份較高的掾吏送到中央。
這些冊子又被稱為“上計簿”,是中央考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標準。
這些冊子本是由尚書臺受理,劉晞不需摻和進去。
但這麽一個了解各地情況、了解天下地方郡官的良機在面前,她又怎麽會放過呢?
所以今年的上計簿,是由尚書臺與中書臺一同受理的。
當劉晞抵達中書臺與尚書臺暫時理政的樓閣時,裏面已經有了談話的聲音。
她的老師盧植緊皺雙眉,面色嚴肅地拋出一連串問題;而底下那位著玄色袍服的小吏則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前言不搭後語地答著上首那人的問題。
這語焉不詳的樣子,簡直滿臉都寫著做賊心虛。
劉晞自然知道裏面在幹什麽,盧植這是在審問各郡前來的上計吏。這種事情,她近日也幹了不少。
就是不知道,裏邊兒這位又是來自哪個地方的掾吏了。看盧植這頗為惱火的樣子,估計……這個地方交上來的上計簿,水分不是一般的多。
在以上計簿衡量地方長官的政績的政策下,免不了會有人耍小聰明,想把這本冊子做得漂亮些——這也是上計工作繁重的原因。
因為你不僅需要仔細地閱讀完各郡各州的上計簿,並由此做出對該地政績的衡量。你還需要從那些花團錦簇的文字中,找出真正真實的、有用的信息。
劉晞輕輕嘆息,若這天下真的像這些上計簿所寫的一樣美好,這世間又怎麽可能會有那麽多無家可歸的流民,怎麽會有那麽多走投無路的百姓?
嘆息聲落下時,坐在殿末的小吏終於發現了劉晞的到來,連忙起身行禮。
劉晞示意他免禮,又悄悄朝他比了個噤聲的動作。小吏頓時會意,安靜地坐下來,繼續伏案寫著文書。
等裏面的聲音徹底結束,那名上計吏被厲聲喝退時,劉晞方才理了理衣袖踏進殿中。
她率先向盧植行了一禮,“盧師辛苦。”
盧植還禮,臉上似乎還帶著淡淡的疲憊之意,道:“臣忝居朝堂,本該為國盡心,豈敢言辛苦?”
“所幸今歲的上計之事,即將接近尾聲了。待此事一了,公主與臣也能稍稍歇下來了。”
語罷他又稍稍展眉,露出些許笑意,“雖有乘偽行詐之惡吏,但大漢天下還是有許多公忠體國之官吏的。臣以為,濟南相曹操,政績可為天下最。”
劉晞溫和頷首,“然也。盧師所言自然無錯。”
“公主莫要擡舉臣了。”盧植失笑,輕輕搖了搖頭,接著道:“我等當盡心竭力,早日將結果呈給陛下。”
劉晞笑著稱是,一同與他投入到繁重的案牘之中。
兩日後,二人聯袂前往德陽殿,將經過重重篩選的結果交到皇帝劉宏手中。
劉宏對此興趣缺缺,隨意翻看了幾下,便全盤準了盧植與劉晞兩人呈上的奏議,自然也就沒有發現,政績被評為“最”的地方官中,包含著一位令他深惡痛絕的上黨太守。
上計之事終了,但劉晞和盧植兩人並沒像先前預料的那樣清閑下來。
不過三日,來自涼州的傳訊官,便披星戴月地將戰報傳到了雒陽。
群逆未除,而主帥先死……老將軍張溫,竟以身殉國了。
滿城皆驚。
而就在眾人手忙腳亂的時候,司徒崔烈又上了一封天驚石破的奏疏。
——他竟向皇帝建言,要舍棄涼州!
[1]為引用
另外,為劇情需要,本文對仲長統的出生年歲做了更改(首章作話已排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