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談判(一)

關燈
談判(一)

李瓊滅蜀的消息一傳回到長安,唐國子民人人振奮,或燃放煙花爆竹喝彩,或飲酒慶賀,一時間,長安的大街小巷比過年的時候都熱鬧。

唐國已經十餘年沒打這麽一場大勝仗,滅蜀之戰足夠振奮人心,鼓舞民族志氣。

年紀輕輕的李瓊更被百姓奉為英雄,對她如何擊敗蜀軍,如何搶占成都的種種妙計,長安的大街小巷都傳得沸沸揚揚。

李世民覺得這還不夠,便下旨讓中書省寫一道表彰李瓊功績的告示,張貼到各州縣,宣揚她的功績。李瓊是皇帝力排眾議任命的元帥,現在她打了勝仗,李世民的皇權自然變得更加穩固了。

李世民又下旨,將攻占的蜀國九十餘縣劃為十七州,設劍南道統轄。劍南道百姓免賦稅一年,並對主動投降大唐者,對滅蜀有功者皆有封賞。

最大的封賞,自然還是唐軍將士,李瓊加封為懷化大將軍,兼劍南道觀察使,節制入蜀各軍,掌握劍南道軍政大權。侯君集、柴紹、徐懋功、程咬金、房玄齡、屈突通、秦瓊、賈文忠、皇甫思明等人皆加官進爵,封賞頗厚。

李瓊率領諸將領旨謝恩,又給宣旨的太監拿了賞錢,這才跟諸將互相道賀。

懷化將軍是正三品武將,以李瓊這個年齡能做到正三品,已經相當罕見,不過李瓊心裏卻覺得有點不對勁。首先這個“壞話大將軍”的名字就不大好聽,其次是李世民給她的權利好像太大了,她不善施政,這個李世民是知道的,應該把施政大權給房玄齡才對,為什麽直接給她了?

眾將退下後,李瓊對李智雲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李智雲聽完後,笑了笑才道:“對於官場中的道理,你到長進了不少,本王揣摩皇兄的意思,估計皇兄是想看看你的度量。你如果接了劍南道觀察使的官印,就要常年在劍南道巡視,到時候你不在朝中,再有什麽好處也就跟你沒什麽關系,你這輩子恐怕也就執掌劍南道。除非是朝廷無將可用,才會再次啟用你帶兵。如果你只接懷化大將軍的軍印,等劍南道穩定後,皇兄便會將你調回長安,如果再有什麽戰事,大元帥的職位非你莫屬。”

李瓊想了想確實有理,常言道“朝中無人莫做官”,李智雲雖然在朝中幫她說話,但是她以後再沒有什麽功績的話,這官兒也難當的很。就像這次李世民大膽啟用她這個弱冠之年的小將掛帥,李智雲的舉薦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是她在玄武門之變時勤王有功,以李世民的英明,就算李智雲說破大天,這個大元帥的位子也輪不到她來坐。

其實還有一點李智雲心裏明白,卻沒說出來,李世民見李瓊是可造之材,也非常愛惜,但是卻怕她年紀太輕,居功自傲。

於是李世民就用劍南道觀察使的官銜,給李瓊設下個套,如果李瓊接了官印,那就說明她被滅蜀的功績沖昏了頭腦,朝廷給她施政方面官兒她都敢接。等她觀察使做一段時間後,李世民再找點因頭申斥她一番,把觀察使的官銜免了,再給她降幾級調回長安,從而讓她吸取教訓,好好反省一番。當然,如果李瓊大權在握的時候,稍稍有點反念,李世民也會毫不留情的殺了她。

這一點李瓊雖沒有想到,但是如果真如李智雲所言,讓她窩在這劍南道幾年,那就沒什麽意思了,她還想趁著滅蜀戰功的熱乎勁,上奏李世民,改革大唐現在的軍隊結構。

於是李瓊馬上把參將叫來,寫了封表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出任劍南道觀察使的奏折,六百裏加急送往長安。

不出李智雲所料,沒過幾天長孫無忌便星夜從長安到成都來宣讀聖旨,加封李瓊為劍南候,以表彰整個劍南道都是她收入大唐版圖的。劍南道觀察使的官銜自然是落到了房玄齡的頭上,整個劍南道百廢待興,的確需要個像房玄齡一樣的幹吏才撐得起來。

除了封李瓊為侯的聖旨,長孫無忌還帶來了另一道聖旨,李世民任命長孫無忌為正使,李瓊、李智雲為副使,與西夏軍劃定國界,說白了就是兩國商量著寫一份瓜分蜀國的合同。

李瓊馬上派人到武關給趙子鳴送去消息,剛好西夏皇帝劃定國界的聖旨也是剛到不久,雙方便擬定第二天在成都北部的簡寧縣談判。簡寧縣是唐國與西夏雙方勢力交接的一個縣,大半在西夏手中,縣城卻在唐國手中。

西夏這邊的正使是趙子鳴,副使是從弓月城趕來的西夏左丞相哈穆爾。雙方正副使互相引見、介紹後,有兩個正使正兒八經的談了起來。

結果談判剛開始就出了問題,原來唐國與西夏的地圖出入甚大,若是這麽談下去,雙方想要表達的利益很容易本末倒置。沒辦法,雙方只好先對照地圖,統一各郡縣的方位、名稱。

其實不光兩國之間的地圖相差甚遠,唐國國內的地圖都有好幾個版本,朝廷自始至終也沒有做統一。從而致使武將最艱難的課程,便是先學著看各種地圖。

在雙方整理地圖的時候,李瓊突然想到:中國地圖我能畫出個大概,有時間的話要統一地圖的版本,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就是古代的地名與現代不同,估計得下一番工夫。

雙方的文員用了半天時間終於把地圖整理好,然後才開始正式瓜分蜀國。像簡寧縣這類普通的郡縣倒還好說,對於武關的歸屬權雙方的爭議頗大。

長孫無忌道:“滅蜀之戰時,西夏進軍緩慢,我唐軍都打到成都了,西夏才攻克漢中。若不是蜀國向我大唐投降,武關守軍放棄抵抗,西夏哪能這麽容易就搶占武關!趙元帥要明白,蜀國是向大唐投降,理論上蜀境也皆為唐疆,只是我兩國早就約定共滅蜀國,這才邀趙元帥來瓜分蜀國。”他稍微一頓,便接著道:“不如以武關為界,北屬西夏,南屬大唐如何?”

趙子鳴辯駁道:“我西夏軍向來神勇,唐軍也不見得能與我軍相提並論。我軍之所以行動緩慢,怪只怪唐國不守信用,率先進攻蜀國,這才使我西夏軍準備不足便倉促發兵。況且既然是兩國約定共滅蜀國,又共同瓜分蜀國,那自然是要平分,為何唐國已占去九十多縣,卻還要搶奪西夏手裏的十幾個縣?”

李瓊辯駁趙子鳴道:“蜀國先向紫竹關發難,殺傷我邊關將士近兩萬人,我大哥也在此戰中殉國。子鳴兄也是帶兵的,敢問子鳴兄,若你是李瓊,還會無動於衷?”她頓了頓又道:“大唐、西夏雖然約定共滅蜀國,但事先卻未約定好戰後如何瓜分蜀國,平分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