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六章
外婆出院的第二天,那間用了近四十年的鐵皮廚房拆了。
外公說當年他和幾個兄弟搭建這個廚房花了半個月時間,江錚和小姨夫只用了不到半天就拆光了。外公不忍心看,扒下來第一塊鐵皮,他就出門下象棋了。
李婷知道是重修廚房,第一個反應是問馬家同意出錢了?方晴說她和方雨一起出錢。李婷罵她們兩姐妹錢多燒手,這種虧都肯吃。
但她仔細一琢磨,方雨那邊就不說了,她有工作,她願意給娘家花錢,婆家不舒服也是有限的,況且方雨婆家一家子人都不錯,很和善,大女婿也是個厚道人。方晴這邊,她下崗了沒收入,她那個小家庭現在靠二女婿一個人掙錢,雖說小兩口住在娘家的,但是吃飯能花多少呢,而且他們兩個還經常自己出錢買菜。修一間廚房,再省錢,上千肯定是有的。方晴能拿出錢,說明二女婿願意補貼老婆娘家。
這麽一想,李婷就不生氣了。
人都有幾個標準,李婷樂於見到女婿貼娘家,不過,要是她兒子以後也貼媳婦娘家,她肯定不高興的。
方晴不知道李婷百轉千回的心思,李婷不反對了,事情就好辦了。在他們家,沒人比李婷更倔。
江錚找的師傅姓齊,齊師傅四十多歲,幹磚匠這一行二十多年了,是很有經驗的老師傅了,平時他接這種小活兒不多,這次完全是看在江錚的面上。他的小兒子也曾經在青島當兵,江錚是他的老班長。
“叔,阿姨,你們放一百個心,保證把廚房修得漂漂亮亮的,結實得很,十級大風都吹不倒。”
齊師傅看面相挺憨厚老實的,說話卻有些油滑,但他一幹活兒,又是另一副面孔,立馬顯現出行家的老道。
這水管子接在這個位置不行......這個下水道口要重新弄,容易堵......廚房的窗對著西南方最好,不然風一吹,油煙都跑正屋去了,多少風力的排風扇都不管用......最後甚至連風水都說了兩句。
外公外婆本來覺著齊師傅有些油滑,只是不好讓孫女婿在朋友面前難堪,才沒說什麽。後來,聽齊師傅說到本行,講得頭頭是道,就連他們這些外行都能聽懂,大為改觀。
只有對一行精通了,才能深入簡出地講出來。
找到一個靠譜的師傅沒費多大力氣,但買磚就不容易了。方晴和江錚在齊師傅來之前就在建材市場找磚,沒找到合適的。因為只是修建一個小廚房,用磚量不大,建材市場幾家店報出來的價格比批發價要高。
方晴和江錚算了幾遍,即便選擇這五家門店中報價最低的一家,也超出了他們的預算。
方晴說:“廚房急著要用,不能拖太久了。如果星期四還找不到合適的,就選最低價那一家,超出預算也沒辦法了。”
跟齊師傅越好這周周末,他動作快,保證一兩天就能建好。
方晴趴在江錚懷中,江錚拍了拍她的背,讓她別著急:“潘子有個表姐在小石子村有個磚廠,明天上午出完車,沒事兒了我就去看看。”
“行,我姐那邊也在聯系。”
“早知道磚頭都還沒選好,先前的廚房就不急著扒。在門口支個蜂窩煤爐子,做飯多不方便。”
李婷又不高興了。這話是對著小姨夫說的,但話頭卻是指向江錚。
其實跟廚房沒關系,李婷不高興的起因是趙德偉上周接受了《三江晚報》的采訪,大談特談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大力讚揚下崗工人的無私精神,嚴厲批評某些人手裏有點小權就開後門的現象。最後,他表態一定會在糧油廠內嚴厲打擊靠關系、走後門的現象。
《三江晚報》平時沒什麽人看,本地人喜歡看電視、聽廣播,不愛看報紙,但這篇采訪報道偏偏趕上了國企廠子下崗潮,很多下崗工人都看了,引起了波瀾。
一些下崗工人寫信到報社,批評趙德偉不站在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不知民間疾苦,太高高在上;也有人寫信給報社,猜測趙德偉一定也被找過幫忙,不然不能有如此深刻的覺悟,稱他是時代好榜樣;甚至還有人向報社舉報某某就是走後門才留在單位的。
《三江晚報》趁著熱度,又寫了兩篇其他國企廠子領導班子的采訪稿。
和平巷這一片很多人都知道方晴是趙德偉的兒媳婦,茶餘飯後的八卦中,大家覺得似乎找到了隱藏在背後的真相。趙德偉在媒體上痛批“找關系”現象,說明他也被人找過,深受其擾,才有如此強烈的反感情緒,恰好方晴下崗了,有一個做書記的公公,要是說從沒想過也沒有利用過這層關系保住工作,說出來有誰信呢?
自從趙德偉的采訪發出來後,李家沒少受到周圍鄰居異樣的目光,李家男人深谙裝糊塗的精髓,而女人一貫是在緊張時刻端得住。
“趙德偉?是我們家的親家,挺好的一個人,他怎麽了?采訪?我們家最近忙著新修廚房,全家都圍著廚房轉了。”
“小晴的工作?急呀,怎麽不急。不過得虧了小晴在家,老太太前幾天病了,都是小晴兩口子忙前忙後。現在我們家修廚房,也是小晴在打理。”
李家對外表現得很淡定,讓一小部分想看笑話的又鎩羽而歸。還有人覺得趙德偉不像個長輩,都是長輩給小輩鋪路,哪兒長輩踩著小輩給自己貼臉的。
在這座城市,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鮮事,趙德偉的采訪很快被新的事件取代,大家又有了新的討論話題。
不過,在李家,這件事的餘波還在。
外婆進了一次醫院,出來後知道要控制情緒,也只是對方晴說:“早說了領導家難伺候。”不過,江錚是個好孫女婿,外婆都看在眼裏。
李婷那兒,對江錚的待遇恢覆到了以前。
最不在乎的反而是方晴,她覺得沒必要為無關緊要的人生氣。她是巴結過婆家,但主要巴結對象是婆婆,她在結婚前就知道江錚和繼父關系很淡,所以趙德偉在她這兒實際上也就是無關緊要的人。
小姨夫的釣友送來幾條魚,江錚在院子裏收拾魚。方晴取了冰鎮好的綠豆湯,拿了兩塊桃酥,去找他。
幾條魚都刮了魚鱗,開膛破肚,沖刷的水流了一地。方晴穿著涼拖,不想讓汙水濺到腳上,蹲在幹的一塊地上,伸長了手給江錚餵桃酥。
“好吃吧,這一家桃酥在三江百貨那邊的菜市場,一周賣三天,每次只有小姨才能買到。我去找了幾回,都關門。”
江錚知道她的意思,“多拿幾塊,兩塊還沒嘗到味兒。”
“你把綠豆湯喝了。”
江錚就著她的手喝光了綠豆湯,冰涼清甜,渾身舒爽,“再來一碗。”
方晴一起身,臉上的笑還沒收回,撞上隔壁馬家的圓姐,站在他們後面,半羨慕半調侃地笑。
“嘖嘖,結了婚還跟處對象一樣,綠豆湯不放糖都甜吧。”
方晴結婚三月,自詡老油條了,臉都不紅。
“圓姐,今兒店裏不忙?”馬家的包子鋪要開到晚上六七點才關門,這會兒還不到十一點。
“有老馬呢,我回來休息一會兒。小晴,廚房啥時候能修好?”
方晴眉頭一挑,自從他們家把鐵皮廚房扒了,馬家生怕找他們要錢,看見李家人就躲,就連方晴想跟他們說請他們吃頓便飯,都沒逮著機會。這會兒圓姐居然主動問,大概只是沒話找話寒暄吧。
果然,圓姐跟方晴寒暄了幾句,話頭就轉向了外婆做包子的手藝。
“我還記得我和老馬搬進來那天,搬家真是要命,我們忙了一整天才勉強收拾好,啥都沒吃,於奶奶給我們送了一盤包子,不怕你笑,我當時跟老馬說就這包子,給我龍肉,我都不換。真的,那味道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方晴愈發不解她想說什麽,想吃外婆做的包子?
隨後,圓姐在包子這兒打住,話題一轉,又說他們家包子鋪租的店面漲價,房東不通人情,說不同意新的租金,就不租了。他們家在菜市場那邊做熟了,去別的地兒害怕沒生意。
“其實在菜市場這邊生意也不怎麽樣了,那些下崗的工人也來賣包子饅頭,跟我們搶生意,我們要租店,他們提個籃子就來了,成本完全不一樣,怎麽搶得過他們。”
方晴聽出了一些意思:“圓姐你想學我外婆的手藝?”
圓姐黑黃的臉發紅,既有些不好意思,又感激方晴直說了,她不用再絞盡腦汁繞圈子。
“我們店雖然叫包子鋪,我和老馬都不怎麽會做包子,主要不會調餡。”圓姐說著自己都笑了。
包子鋪的招牌是大白饅頭和花卷,包子也主要賣菜包子和糖包子。店開了幾年了,老客人早就吃膩了,但是要不是搶生意的多了,圓姐也不會被逼得學新手藝。
“我懂規矩,不會白學的。”圓姐伸出五根手指,當然不會是五千,是五百,“這是市面價,你可以去外面打聽。”
電光火石間,方晴有了一個主意。
“圓姐你家小剛是在劉家鎮磚廠上班吧。”
沒修廚房前,方晴不知道建材市場有這麽多貓膩,一塊小小的磚頭居然也有造假。從外表看,跟正常紅磚一模一樣,但是,用力一錘,假紅磚就變得粉碎。
潘子親戚開的那家磚廠出產的紅磚價格倒是便宜,但是很一般,齊師傅說要用這種磚也行,勉強能用。這話一出,這磚肯定不能用了。
劉家鎮在三江市旁邊,那邊有很多磚廠,不僅供本地,還銷售外地,口碑不錯。之前江錚就想直接從磚廠買磚,不認識劉家鎮的人,方晴也是突然想到圓姐的兒子小剛在劉家鎮一家磚廠上班。
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外婆出院的第二天,那間用了近四十年的鐵皮廚房拆了。
外公說當年他和幾個兄弟搭建這個廚房花了半個月時間,江錚和小姨夫只用了不到半天就拆光了。外公不忍心看,扒下來第一塊鐵皮,他就出門下象棋了。
李婷知道是重修廚房,第一個反應是問馬家同意出錢了?方晴說她和方雨一起出錢。李婷罵她們兩姐妹錢多燒手,這種虧都肯吃。
但她仔細一琢磨,方雨那邊就不說了,她有工作,她願意給娘家花錢,婆家不舒服也是有限的,況且方雨婆家一家子人都不錯,很和善,大女婿也是個厚道人。方晴這邊,她下崗了沒收入,她那個小家庭現在靠二女婿一個人掙錢,雖說小兩口住在娘家的,但是吃飯能花多少呢,而且他們兩個還經常自己出錢買菜。修一間廚房,再省錢,上千肯定是有的。方晴能拿出錢,說明二女婿願意補貼老婆娘家。
這麽一想,李婷就不生氣了。
人都有幾個標準,李婷樂於見到女婿貼娘家,不過,要是她兒子以後也貼媳婦娘家,她肯定不高興的。
方晴不知道李婷百轉千回的心思,李婷不反對了,事情就好辦了。在他們家,沒人比李婷更倔。
江錚找的師傅姓齊,齊師傅四十多歲,幹磚匠這一行二十多年了,是很有經驗的老師傅了,平時他接這種小活兒不多,這次完全是看在江錚的面上。他的小兒子也曾經在青島當兵,江錚是他的老班長。
“叔,阿姨,你們放一百個心,保證把廚房修得漂漂亮亮的,結實得很,十級大風都吹不倒。”
齊師傅看面相挺憨厚老實的,說話卻有些油滑,但他一幹活兒,又是另一副面孔,立馬顯現出行家的老道。
這水管子接在這個位置不行......這個下水道口要重新弄,容易堵......廚房的窗對著西南方最好,不然風一吹,油煙都跑正屋去了,多少風力的排風扇都不管用......最後甚至連風水都說了兩句。
外公外婆本來覺著齊師傅有些油滑,只是不好讓孫女婿在朋友面前難堪,才沒說什麽。後來,聽齊師傅說到本行,講得頭頭是道,就連他們這些外行都能聽懂,大為改觀。
只有對一行精通了,才能深入簡出地講出來。
找到一個靠譜的師傅沒費多大力氣,但買磚就不容易了。方晴和江錚在齊師傅來之前就在建材市場找磚,沒找到合適的。因為只是修建一個小廚房,用磚量不大,建材市場幾家店報出來的價格比批發價要高。
方晴和江錚算了幾遍,即便選擇這五家門店中報價最低的一家,也超出了他們的預算。
方晴說:“廚房急著要用,不能拖太久了。如果星期四還找不到合適的,就選最低價那一家,超出預算也沒辦法了。”
跟齊師傅越好這周周末,他動作快,保證一兩天就能建好。
方晴趴在江錚懷中,江錚拍了拍她的背,讓她別著急:“潘子有個表姐在小石子村有個磚廠,明天上午出完車,沒事兒了我就去看看。”
“行,我姐那邊也在聯系。”
“早知道磚頭都還沒選好,先前的廚房就不急著扒。在門口支個蜂窩煤爐子,做飯多不方便。”
李婷又不高興了。這話是對著小姨夫說的,但話頭卻是指向江錚。
其實跟廚房沒關系,李婷不高興的起因是趙德偉上周接受了《三江晚報》的采訪,大談特談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大力讚揚下崗工人的無私精神,嚴厲批評某些人手裏有點小權就開後門的現象。最後,他表態一定會在糧油廠內嚴厲打擊靠關系、走後門的現象。
《三江晚報》平時沒什麽人看,本地人喜歡看電視、聽廣播,不愛看報紙,但這篇采訪報道偏偏趕上了國企廠子下崗潮,很多下崗工人都看了,引起了波瀾。
一些下崗工人寫信到報社,批評趙德偉不站在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不知民間疾苦,太高高在上;也有人寫信給報社,猜測趙德偉一定也被找過幫忙,不然不能有如此深刻的覺悟,稱他是時代好榜樣;甚至還有人向報社舉報某某就是走後門才留在單位的。
《三江晚報》趁著熱度,又寫了兩篇其他國企廠子領導班子的采訪稿。
和平巷這一片很多人都知道方晴是趙德偉的兒媳婦,茶餘飯後的八卦中,大家覺得似乎找到了隱藏在背後的真相。趙德偉在媒體上痛批“找關系”現象,說明他也被人找過,深受其擾,才有如此強烈的反感情緒,恰好方晴下崗了,有一個做書記的公公,要是說從沒想過也沒有利用過這層關系保住工作,說出來有誰信呢?
自從趙德偉的采訪發出來後,李家沒少受到周圍鄰居異樣的目光,李家男人深谙裝糊塗的精髓,而女人一貫是在緊張時刻端得住。
“趙德偉?是我們家的親家,挺好的一個人,他怎麽了?采訪?我們家最近忙著新修廚房,全家都圍著廚房轉了。”
“小晴的工作?急呀,怎麽不急。不過得虧了小晴在家,老太太前幾天病了,都是小晴兩口子忙前忙後。現在我們家修廚房,也是小晴在打理。”
李家對外表現得很淡定,讓一小部分想看笑話的又鎩羽而歸。還有人覺得趙德偉不像個長輩,都是長輩給小輩鋪路,哪兒長輩踩著小輩給自己貼臉的。
在這座城市,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鮮事,趙德偉的采訪很快被新的事件取代,大家又有了新的討論話題。
不過,在李家,這件事的餘波還在。
外婆進了一次醫院,出來後知道要控制情緒,也只是對方晴說:“早說了領導家難伺候。”不過,江錚是個好孫女婿,外婆都看在眼裏。
李婷那兒,對江錚的待遇恢覆到了以前。
最不在乎的反而是方晴,她覺得沒必要為無關緊要的人生氣。她是巴結過婆家,但主要巴結對象是婆婆,她在結婚前就知道江錚和繼父關系很淡,所以趙德偉在她這兒實際上也就是無關緊要的人。
小姨夫的釣友送來幾條魚,江錚在院子裏收拾魚。方晴取了冰鎮好的綠豆湯,拿了兩塊桃酥,去找他。
幾條魚都刮了魚鱗,開膛破肚,沖刷的水流了一地。方晴穿著涼拖,不想讓汙水濺到腳上,蹲在幹的一塊地上,伸長了手給江錚餵桃酥。
“好吃吧,這一家桃酥在三江百貨那邊的菜市場,一周賣三天,每次只有小姨才能買到。我去找了幾回,都關門。”
江錚知道她的意思,“多拿幾塊,兩塊還沒嘗到味兒。”
“你把綠豆湯喝了。”
江錚就著她的手喝光了綠豆湯,冰涼清甜,渾身舒爽,“再來一碗。”
方晴一起身,臉上的笑還沒收回,撞上隔壁馬家的圓姐,站在他們後面,半羨慕半調侃地笑。
“嘖嘖,結了婚還跟處對象一樣,綠豆湯不放糖都甜吧。”
方晴結婚三月,自詡老油條了,臉都不紅。
“圓姐,今兒店裏不忙?”馬家的包子鋪要開到晚上六七點才關門,這會兒還不到十一點。
“有老馬呢,我回來休息一會兒。小晴,廚房啥時候能修好?”
方晴眉頭一挑,自從他們家把鐵皮廚房扒了,馬家生怕找他們要錢,看見李家人就躲,就連方晴想跟他們說請他們吃頓便飯,都沒逮著機會。這會兒圓姐居然主動問,大概只是沒話找話寒暄吧。
果然,圓姐跟方晴寒暄了幾句,話頭就轉向了外婆做包子的手藝。
“我還記得我和老馬搬進來那天,搬家真是要命,我們忙了一整天才勉強收拾好,啥都沒吃,於奶奶給我們送了一盤包子,不怕你笑,我當時跟老馬說就這包子,給我龍肉,我都不換。真的,那味道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方晴愈發不解她想說什麽,想吃外婆做的包子?
隨後,圓姐在包子這兒打住,話題一轉,又說他們家包子鋪租的店面漲價,房東不通人情,說不同意新的租金,就不租了。他們家在菜市場那邊做熟了,去別的地兒害怕沒生意。
“其實在菜市場這邊生意也不怎麽樣了,那些下崗的工人也來賣包子饅頭,跟我們搶生意,我們要租店,他們提個籃子就來了,成本完全不一樣,怎麽搶得過他們。”
方晴聽出了一些意思:“圓姐你想學我外婆的手藝?”
圓姐黑黃的臉發紅,既有些不好意思,又感激方晴直說了,她不用再絞盡腦汁繞圈子。
“我們店雖然叫包子鋪,我和老馬都不怎麽會做包子,主要不會調餡。”圓姐說著自己都笑了。
包子鋪的招牌是大白饅頭和花卷,包子也主要賣菜包子和糖包子。店開了幾年了,老客人早就吃膩了,但是要不是搶生意的多了,圓姐也不會被逼得學新手藝。
“我懂規矩,不會白學的。”圓姐伸出五根手指,當然不會是五千,是五百,“這是市面價,你可以去外面打聽。”
電光火石間,方晴有了一個主意。
“圓姐你家小剛是在劉家鎮磚廠上班吧。”
沒修廚房前,方晴不知道建材市場有這麽多貓膩,一塊小小的磚頭居然也有造假。從外表看,跟正常紅磚一模一樣,但是,用力一錘,假紅磚就變得粉碎。
潘子親戚開的那家磚廠出產的紅磚價格倒是便宜,但是很一般,齊師傅說要用這種磚也行,勉強能用。這話一出,這磚肯定不能用了。
劉家鎮在三江市旁邊,那邊有很多磚廠,不僅供本地,還銷售外地,口碑不錯。之前江錚就想直接從磚廠買磚,不認識劉家鎮的人,方晴也是突然想到圓姐的兒子小剛在劉家鎮一家磚廠上班。
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