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拒絕加無用的班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3章 拒絕加無用的班
二月底,春寒猶甚。
近兩日長安城中天氣陰沈,時不時來一場雨夾雪,越發冷到人骨頭縫裏一般。
不過王神玉從來不會虧待自己。
他所在的尚書屋舍中炭火燒的溫暖如春,地上擺著的半人高黃銅蓮花香爐中,還焚著雅致寧柔的香料。
只是此時吏部三位領導,都被公務煎熬的心似炭火,均覺得屋裏太熱了。
裴行儉直接起身去推開窗戶,讓冷冷的雨夾雪在臉上拍了一會兒,才退回來。
他隨手抹了把臉上的水珠,就開始吃點心——桌上放著的是王家珍方所制的點心蓮藕蜜棗糕,清甜可口。
只是王神玉跟姜沃一樣,想到公務纏身沒什麽胃口,唯有裴行儉化悲憤為食量,自己一人吃掉了一盤子。
也是他最先振作起來道:“先分一分公文吧。”
王神玉和姜沃無力點頭。
在開始前,姜沃還友情貢獻出兩樣私家珍藏——孫神醫親手所制的保心丹以及薄荷膏。
王神玉立刻接過來:“我得吃一顆!”
裴行儉原本覺得自己不用。畢竟他也是武將出身,從前在百濟文臣武將的活兒一起幹著不也撐下來了?
但等姜沃開始報考功屬需要改動的公文後,裴行儉伸出了他的手:“求一丸保心丹。”
吏部三位領導,就這樣邊磕藥,邊努力厘清要改動的公文總數。
正在埋頭奮鬥中,就從開著的窗扉處,看到一人舉著油紙傘匆匆走過廊下。
來人穿的是顯眼的紫袍。
王神玉立刻放下手中公務,精神一振:“必也是一位苦主。”
他就不信,這道旨意苦的只是他們吏部。
果然,推門進來的是戶部辛尚書,他老人家臉色白的好似他心心念念的銀幣似的,進門問道:“這,這日子還有法過?”
要知道這可是年初啊,他們戶部辛辛苦苦寫完一整年的預算度支,就準備春分下發各部了,結果晴天一個霹靂……
姜沃與裴行儉俱起身讓座。
辛尚書坐下,剛準備說話,就見裴行儉敏銳看向窗外,然後道:“又有人來了。”
這回推門進來的是禮部尚書許圉師。
許尚書一進門,就抖著胡子道:“你們都在?好,好,正好議一議這事!”
他幾步走過來坐下來道:“這可如何是好?這驟然一改職官,我們禮部上下就算是累死也是幹不完的——二月裏貢舉剛過,諸事還未定!”
“且因去歲秋收大豐,陛下早定了今歲三月初要行‘天子親耕’‘皇後親蠶’兩禮,這可如何忙的過來?”
辛尚書聽到這裏忽然插了一句:“既然去年就定了親耕親蠶,老許你怎麽拖到這會子?”
許尚書立刻轉頭怒道:“這是什麽話?你以為誰都像你戶部似的?凡事拖到最後才辦?我禮部貢舉都辦完了,你戶部還有未撥下來的銀錢呢!我明兒就親自坐到戶部去要賬!”
慣於欠錢的辛尚書語塞。
王神玉擡手,按住兩人的胳膊,風風雅雅調解道:“不要內訌。”
然後許尚書繼續‘哇啦啦哇’吐苦水:“我禮部正是因為辦事勤謹,提前將親耕親蠶兩禮的規制都擬好了,這會子才苦啊。”得把隨行天子親耕的朝臣官名全都改一遍。
這還不算完——
“且你們吏部和戶部,只改百官名稱,然我禮部的皇後親蠶禮上,還要改後宮品級啊!”
這,確實是。
許尚書這麽一說,姜沃等人也想了起來:皇帝這次‘大改名運動’,並不只涉及前朝,還有後宮。
甚至於,後宮改動更大:從此後,後宮再沒有什麽‘貴妃’等正一品妃,也沒有什麽‘九嬪’‘才人’,這些妃嬪名稱全部廢止,改為‘正一品讚德’‘正二品宣儀’……
雖說當今後宮裏沒多少人吧,但這名稱一改,禮部所有‘親蠶禮’的公文確實都得跟著變動。
姜沃感慨:原來最慘的人在這裏啊!
王神玉搖頭,露出不忍卒聽的樣子來。
姜沃適時向兩位尚書發放保心丹。
人均服藥後,王神玉凝神片刻,然後忽然推開了眼前的公文,冷靜道:“既如此,就不做了。”
另兩位尚書擡頭看他。
王神玉道:“一起去向陛下請命,已有的公文就不要動了。甚至直到三月前,各署衙依舊照舊。”
“在其位謀其政是不錯,卻不能累死在這些無用功上!”
姜沃與裴行儉心聲一致:感天動地好領導。
其實姜沃面對這些多出來的公務,第一反應也是浪費,人力和物力的雙重浪費。
於是她今日至此,是想厘清吏部工作後,帶著具體數據去尋帝後,請旨免改已成公文的。
沒想到王神玉先提出來了——他一向非天子近臣,但在此事上卻願擔這個責任和風險,實在是大唐好領導。
比如與他身份等同的辛尚書和許尚書,就都遲疑不敢去:“陛下已然下聖旨,咱們卻遷延不履,陛下會不會覺得咱們憊懶瀆職?”
“尤其是為了趙國公之事,陛下近來心情極為郁郁不快,朝臣們動輒得咎,東宮屬臣都發落了一批了。”
在座幾位老狐貍(加兩只中狐貍),當然心裏都明鏡似的,陛下為何發落了一批東宮屬臣。
但此時都睜眼說瞎話,只推給陛下心情不好。
許尚書忽的感慨道:“若是英國公在朝就好了。”尚書左仆射作為六部的頂頭上司,正可去向陛下陳情。
可惜,英國公李勣此時不在長安。
*
時間往回倒撥一點。
兩月前,龍朔元年十二月,北境傳來緊急戰報:鐵勒九部反,集兵進犯唐邊。
說起鐵勒九部或許有的朝臣不熟。
但若說起鐵勒諸部的前身,便令人耳熟能詳了——
‘鐵勒’其實算是大唐對北境諸族各部的統稱。唐初,諸部中以‘回紇’和‘薛延陀’兩部最強。後來,這些分散的鐵勒各部就共同建立了一個汗國:薛延陀。
首領——夷男可汗。
因此朝堂之上,一聽鐵勒九部犯邊,英國公李勣當即就請戰:真是反了他們了!
深冬苦寒,皇帝原不欲英國公再赴北境,然而英國公十分堅持。
皇帝便允準。
英國公依舊是只帶少量精兵離京,其餘兵士則由安西都護府調用。皇帝還令薛仁貴再次為李勣大將軍副將,帶兵前往助戰。
李勣大將軍連年都不過了,直奔北境故地重游去了。
此時吏部中,裴行儉想起英國公:真羨慕啊,又能去打仗,又不用面對朝上這些糟心事。
*
見辛尚書和許尚書有些畏懼觸怒龍顏,王神玉也不強求,展一展袖子起身:“那我自去請見聖人。”
但……
他對兩位尚書道:“我去,也只會請我吏部事。”
剩下兩位尚書:……
那還是一起去吧,人多力量大!
正在相商面聖細節,忽有胥吏來報:“北境捷報,鐵勒諸部已定!”
裴行儉是上戰場打過仗的,對軍旅事最通,此時掐指算了算,奇道:“也太快了些。”
當然,英國公出征,又是他曾經平定過的北境,裴行儉從未覺得此戰會有第二個結果。
他只是覺得戰事未免結束的太快:鐵勒九部是松散的聯盟,挨個打過去,也不是一兩個月能結束的啊。
裴行儉接過抄送的捷報來看。
王神玉見他看得入迷,就叩桌子道:“講一講。”
裴行儉已經讀完,便開講——
且說,叛唐的鐵勒九部也算是善解人意,並沒有分散開來,各自襲擾大唐邊境。反而是覺得‘人多才能壯勢’,於是擰成了一股繩,聚眾十來萬,就在天山腳下,準備借人數並地利抵禦平叛的唐軍。
李勣與薛仁貴匯合後,帶兵前來,兩軍會於皚皚白雪的天山下。
李勣數一數旗幟,見反叛的九部皆在,心情大好。
終於不用漫山遍野一個個去找了!
而鐵勒諸部匯聚十萬大軍後,面對兩萬唐軍,這回倒是沒有犯‘優勢在我’錯誤,直接沖過來。
但不知他們是如何想的,搞起了‘個人英雄主義’。
鐵勒諸部派出了數十名部落勇士,要求單挑——不知大唐有沒有勇武之兵!
姜沃聽到這,就已經知道故事結局了。
其實比起率兵作戰,薛仁貴最擅長的還是作為先鋒武力碾壓。
貞觀十九年高句麗之戰中,薛仁貴就是因為在陣前沖殺的太猛,而被二鳳皇帝在萬軍中挑選出來。
裴行儉繼續往下講去——
“薛將軍連發三矢,射殺三人,餘部虜氣懾,皆下馬請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1]
三箭定天山啊。
姜沃已經不太記得,自己第多少次感慨大唐武德了。
捷報上還記載了後續,李勣大將軍率軍繼續掃平餘叛軍,安撫收編未反叛的部落去了。
此戰已定。
兩位尚書大喜道:“既有此捷報,陛下應當也會開顏!”正好趁機去申請免掉繁冗公務。
果然,北境戰事定,令皇帝沈郁心境稍緩。
下詔:各衙署唯更其名,不易職守,已成文書不必繁改。
姜沃收起了自己的保心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二月底,春寒猶甚。
近兩日長安城中天氣陰沈,時不時來一場雨夾雪,越發冷到人骨頭縫裏一般。
不過王神玉從來不會虧待自己。
他所在的尚書屋舍中炭火燒的溫暖如春,地上擺著的半人高黃銅蓮花香爐中,還焚著雅致寧柔的香料。
只是此時吏部三位領導,都被公務煎熬的心似炭火,均覺得屋裏太熱了。
裴行儉直接起身去推開窗戶,讓冷冷的雨夾雪在臉上拍了一會兒,才退回來。
他隨手抹了把臉上的水珠,就開始吃點心——桌上放著的是王家珍方所制的點心蓮藕蜜棗糕,清甜可口。
只是王神玉跟姜沃一樣,想到公務纏身沒什麽胃口,唯有裴行儉化悲憤為食量,自己一人吃掉了一盤子。
也是他最先振作起來道:“先分一分公文吧。”
王神玉和姜沃無力點頭。
在開始前,姜沃還友情貢獻出兩樣私家珍藏——孫神醫親手所制的保心丹以及薄荷膏。
王神玉立刻接過來:“我得吃一顆!”
裴行儉原本覺得自己不用。畢竟他也是武將出身,從前在百濟文臣武將的活兒一起幹著不也撐下來了?
但等姜沃開始報考功屬需要改動的公文後,裴行儉伸出了他的手:“求一丸保心丹。”
吏部三位領導,就這樣邊磕藥,邊努力厘清要改動的公文總數。
正在埋頭奮鬥中,就從開著的窗扉處,看到一人舉著油紙傘匆匆走過廊下。
來人穿的是顯眼的紫袍。
王神玉立刻放下手中公務,精神一振:“必也是一位苦主。”
他就不信,這道旨意苦的只是他們吏部。
果然,推門進來的是戶部辛尚書,他老人家臉色白的好似他心心念念的銀幣似的,進門問道:“這,這日子還有法過?”
要知道這可是年初啊,他們戶部辛辛苦苦寫完一整年的預算度支,就準備春分下發各部了,結果晴天一個霹靂……
姜沃與裴行儉俱起身讓座。
辛尚書坐下,剛準備說話,就見裴行儉敏銳看向窗外,然後道:“又有人來了。”
這回推門進來的是禮部尚書許圉師。
許尚書一進門,就抖著胡子道:“你們都在?好,好,正好議一議這事!”
他幾步走過來坐下來道:“這可如何是好?這驟然一改職官,我們禮部上下就算是累死也是幹不完的——二月裏貢舉剛過,諸事還未定!”
“且因去歲秋收大豐,陛下早定了今歲三月初要行‘天子親耕’‘皇後親蠶’兩禮,這可如何忙的過來?”
辛尚書聽到這裏忽然插了一句:“既然去年就定了親耕親蠶,老許你怎麽拖到這會子?”
許尚書立刻轉頭怒道:“這是什麽話?你以為誰都像你戶部似的?凡事拖到最後才辦?我禮部貢舉都辦完了,你戶部還有未撥下來的銀錢呢!我明兒就親自坐到戶部去要賬!”
慣於欠錢的辛尚書語塞。
王神玉擡手,按住兩人的胳膊,風風雅雅調解道:“不要內訌。”
然後許尚書繼續‘哇啦啦哇’吐苦水:“我禮部正是因為辦事勤謹,提前將親耕親蠶兩禮的規制都擬好了,這會子才苦啊。”得把隨行天子親耕的朝臣官名全都改一遍。
這還不算完——
“且你們吏部和戶部,只改百官名稱,然我禮部的皇後親蠶禮上,還要改後宮品級啊!”
這,確實是。
許尚書這麽一說,姜沃等人也想了起來:皇帝這次‘大改名運動’,並不只涉及前朝,還有後宮。
甚至於,後宮改動更大:從此後,後宮再沒有什麽‘貴妃’等正一品妃,也沒有什麽‘九嬪’‘才人’,這些妃嬪名稱全部廢止,改為‘正一品讚德’‘正二品宣儀’……
雖說當今後宮裏沒多少人吧,但這名稱一改,禮部所有‘親蠶禮’的公文確實都得跟著變動。
姜沃感慨:原來最慘的人在這裏啊!
王神玉搖頭,露出不忍卒聽的樣子來。
姜沃適時向兩位尚書發放保心丹。
人均服藥後,王神玉凝神片刻,然後忽然推開了眼前的公文,冷靜道:“既如此,就不做了。”
另兩位尚書擡頭看他。
王神玉道:“一起去向陛下請命,已有的公文就不要動了。甚至直到三月前,各署衙依舊照舊。”
“在其位謀其政是不錯,卻不能累死在這些無用功上!”
姜沃與裴行儉心聲一致:感天動地好領導。
其實姜沃面對這些多出來的公務,第一反應也是浪費,人力和物力的雙重浪費。
於是她今日至此,是想厘清吏部工作後,帶著具體數據去尋帝後,請旨免改已成公文的。
沒想到王神玉先提出來了——他一向非天子近臣,但在此事上卻願擔這個責任和風險,實在是大唐好領導。
比如與他身份等同的辛尚書和許尚書,就都遲疑不敢去:“陛下已然下聖旨,咱們卻遷延不履,陛下會不會覺得咱們憊懶瀆職?”
“尤其是為了趙國公之事,陛下近來心情極為郁郁不快,朝臣們動輒得咎,東宮屬臣都發落了一批了。”
在座幾位老狐貍(加兩只中狐貍),當然心裏都明鏡似的,陛下為何發落了一批東宮屬臣。
但此時都睜眼說瞎話,只推給陛下心情不好。
許尚書忽的感慨道:“若是英國公在朝就好了。”尚書左仆射作為六部的頂頭上司,正可去向陛下陳情。
可惜,英國公李勣此時不在長安。
*
時間往回倒撥一點。
兩月前,龍朔元年十二月,北境傳來緊急戰報:鐵勒九部反,集兵進犯唐邊。
說起鐵勒九部或許有的朝臣不熟。
但若說起鐵勒諸部的前身,便令人耳熟能詳了——
‘鐵勒’其實算是大唐對北境諸族各部的統稱。唐初,諸部中以‘回紇’和‘薛延陀’兩部最強。後來,這些分散的鐵勒各部就共同建立了一個汗國:薛延陀。
首領——夷男可汗。
因此朝堂之上,一聽鐵勒九部犯邊,英國公李勣當即就請戰:真是反了他們了!
深冬苦寒,皇帝原不欲英國公再赴北境,然而英國公十分堅持。
皇帝便允準。
英國公依舊是只帶少量精兵離京,其餘兵士則由安西都護府調用。皇帝還令薛仁貴再次為李勣大將軍副將,帶兵前往助戰。
李勣大將軍連年都不過了,直奔北境故地重游去了。
此時吏部中,裴行儉想起英國公:真羨慕啊,又能去打仗,又不用面對朝上這些糟心事。
*
見辛尚書和許尚書有些畏懼觸怒龍顏,王神玉也不強求,展一展袖子起身:“那我自去請見聖人。”
但……
他對兩位尚書道:“我去,也只會請我吏部事。”
剩下兩位尚書:……
那還是一起去吧,人多力量大!
正在相商面聖細節,忽有胥吏來報:“北境捷報,鐵勒諸部已定!”
裴行儉是上戰場打過仗的,對軍旅事最通,此時掐指算了算,奇道:“也太快了些。”
當然,英國公出征,又是他曾經平定過的北境,裴行儉從未覺得此戰會有第二個結果。
他只是覺得戰事未免結束的太快:鐵勒九部是松散的聯盟,挨個打過去,也不是一兩個月能結束的啊。
裴行儉接過抄送的捷報來看。
王神玉見他看得入迷,就叩桌子道:“講一講。”
裴行儉已經讀完,便開講——
且說,叛唐的鐵勒九部也算是善解人意,並沒有分散開來,各自襲擾大唐邊境。反而是覺得‘人多才能壯勢’,於是擰成了一股繩,聚眾十來萬,就在天山腳下,準備借人數並地利抵禦平叛的唐軍。
李勣與薛仁貴匯合後,帶兵前來,兩軍會於皚皚白雪的天山下。
李勣數一數旗幟,見反叛的九部皆在,心情大好。
終於不用漫山遍野一個個去找了!
而鐵勒諸部匯聚十萬大軍後,面對兩萬唐軍,這回倒是沒有犯‘優勢在我’錯誤,直接沖過來。
但不知他們是如何想的,搞起了‘個人英雄主義’。
鐵勒諸部派出了數十名部落勇士,要求單挑——不知大唐有沒有勇武之兵!
姜沃聽到這,就已經知道故事結局了。
其實比起率兵作戰,薛仁貴最擅長的還是作為先鋒武力碾壓。
貞觀十九年高句麗之戰中,薛仁貴就是因為在陣前沖殺的太猛,而被二鳳皇帝在萬軍中挑選出來。
裴行儉繼續往下講去——
“薛將軍連發三矢,射殺三人,餘部虜氣懾,皆下馬請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1]
三箭定天山啊。
姜沃已經不太記得,自己第多少次感慨大唐武德了。
捷報上還記載了後續,李勣大將軍率軍繼續掃平餘叛軍,安撫收編未反叛的部落去了。
此戰已定。
兩位尚書大喜道:“既有此捷報,陛下應當也會開顏!”正好趁機去申請免掉繁冗公務。
果然,北境戰事定,令皇帝沈郁心境稍緩。
下詔:各衙署唯更其名,不易職守,已成文書不必繁改。
姜沃收起了自己的保心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