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監管
關燈
小
中
大
第58章 監管
“往興善寺的吉期,已經給公主算好了。”
姜沃寫好,遞給眼前的晉陽公主。
晉陽公主並不是為自己來的,而是替姐姐城陽公主來的。
說來城陽公主也是倒黴:皇帝有把女兒嫁給功臣之家的習慣。在他看來,這是兩全其美。
一來,皇帝覺得這些臣子對他都是忠心耿耿,從長輩份上,對公主自然就不會差了。
二來,公主下嫁,也給他的心腹臣子門楣增光添彩。
且皇帝每回挑女婿,還真不是對著門第就把閨女一塞,尤其是這些心愛的女兒,女婿他也都是親自看過考察過,琢磨過跟女兒心性相配的——
比如高陽公主,二鳳皇帝覺得這個女兒打小跳脫,有時還有些跋扈,那就選了房家次子房遺愛做駙馬,次子不如長子身負家族重擔,看著脾氣也挺好。誰料房遺愛跟高陽公主鬧出各玩各的事情,二鳳皇帝沒少頭疼。
而城陽公主這裏,城陽本身性子溫和些,又喜歡有才有主意的少年郎,皇帝就給女兒挑了杜如晦之子杜荷——杜如晦去得早,杜荷頂門立戶,自然算是個有本事有出息的少年才俊。
結果好嘛,這個還不頂上一個。
杜荷是有本事,都有本事到直接去摻和逼宮謀反事了!
參與謀反沒的說,杜荷是一定留不住命的。
在他判罪之前,皇帝已經令其與公主和離。
皇帝除了對自己挑女婿的眼光產生懷疑,決定晚幾年再給其餘女兒定婚事外。更覺得寶貝女兒城陽公主好慘,趕著給女兒接回宮裏,上九成宮自然也帶了來,希望城陽離開京城,也好換個心情。
晉陽公主看了看吉期,折起來收好:“多謝姜太史丞。到時候我陪姐姐一起去興善寺。”
杜荷,判的是秋後處斬,最終結局是身首兩處。
二鳳皇帝早跟韋貴妃交代過,宮裏不許再提‘杜荷’這個名字,他巡幸幽州前,也讓她多照料開導城陽。^
韋貴妃執行下去——其實一開始設立各種‘投壺’等比試,也是拉著城陽公主來散心的。
結果有點跑偏,城陽公主一般般不太感興趣,倒是高陽公主不亦樂乎。
韋貴妃安慰自己:行吧,都是公主。
高陽公主也來開導過城陽:“駙馬嗎,這個不中用了,只好換下一個了——父皇早說過要再給你找個好人家,這回好好挑挑唄。當然,你要嫌煩不嫁也行,就在宮裏住著也沒人敢委屈你啊。不過,我還是覺得你該再挑一個,不為別的,為了出宮自在啊,你老在宮裏多悶得慌不是?”
“你沒看父皇這些妃嬪們,都悶成什麽樣了,錦衣玉食又怎麽樣,也不自在也出不去門。”
“我瞧著這宮裏,都快成了第二個感業寺了。這不,只好設些賭鬥自己找樂子。”
話雖如此說,但有人來請的時候,高陽公主還是迅速入場,加入了賭局,可謂是闡釋了什麽叫口嫌體正。
*
晉陽公主坐在高足椅上,小小少女雙手托著腮,與姜沃道:“我想,姐姐也只是想給他上柱香,了斷下自己的心事罷了。”
城陽公主與杜荷並非什麽情根深種,生死相隨。尤其是杜荷還幹出這種直奔謀反去,不顧家人的事兒,也令公主煩惱痛恨,所以一句情也不曾求過,絕不為了這麽個不顧自己的男人,去給父皇添堵。
只是……曾經朝夕相處的人死了,總會有觸動。
偏生所有人都不提,倒是讓城陽公主也只好悶在心裏,就那麽堵著一塊。
晉陽公主常陪著姐姐一起,她看出了姐姐的心事,邀請城陽公主一起去興善寺。
興善寺是長安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素齋出了名的好。
晉陽公主去與正在監國的兄長央告,李治對這個妹妹一貫最沒轍,只好應了。
於是晉陽公主私下來問姜沃,問的不是出門上香游玩的日子,而是,念往生咒的吉期。
她雙手合十,閉上雙目,輕聲道:“希望姐姐能夠就此放下,再無掛礙。”
姜沃與她道:“公主放心,今日事我不會與人說。”
晉陽公主笑了,眼睛烏黑明亮,看上去更像是林間小鹿了:“我信得過姜太史丞——我能感覺出人的善意與惡意。所以今日我才要自己來問太史丞,我一見,就知道太史丞會真心幫我的。”
她笑道:“要不然我就會問太史丞,去興善寺游玩的吉期了。”
善良,聰慧,善解人意——宮人都說晉陽公主是最像長孫皇後的公主,想來文德皇後便是如此吧,還有那顆惦記考慮的都是親人,而非自己的心。
就像晉陽公主,此時一邊體諒並悄悄照應著城陽姐姐的心情,一邊還會擔心在前朝的晉王。
“這回我與姐姐要去興善寺,九哥還不放心,想親自陪我們去。但他都是監國的太子了,哪裏能隨意離開九成宮,肯定不成的,我就與九哥說,給我們帶足了人就是了。”
她與姜沃談了片刻,說起的都是她的哥哥、姐姐,以及他們的難處。
真是,乖得讓人心疼的孩子。
晉陽公主起身:“今日事,謝過姜太史丞了。”
看晉陽公主有告辭之意,姜沃就道:“公主不必謝,我隨時願意幫助公主——若無文德皇後,我也進不得宮。”以前身的狀態,要是沒有進宮,沒有陶姑姑悉心的照顧,估計早就沒了。
“聽聞今年孫
神醫進京後,也曾給公主扶過脈,還囑咐過公主好些保養事。還請公主一定要放在心上。”
晉陽公主點頭,也不稀奇:她從小身體弱些,身邊每個人都會提醒她註意身體。
然而眼前姜太史丞還加了一句:“公主以後要是有什麽不適,一定要早些說出來。我知公主體諒聖人、太子的忙累,許多時候只報喜不報憂。但,就像公主時刻惦記著親人一樣,他們也更擔心公主的康健。”
很多時候,太會為別人考慮的人,往往就忽略了自己。
晉陽公主一怔。
隨後眉眼間綻開笑意:“好,我知道了。”又道:“我聽九哥說過,遂安夫人出宮跟著孫神醫學女醫事,是太史丞提出來的。”
“九哥覺得我打小體弱,便也讓我身邊一位宮人隨著遂安夫人出去了——將來,會有越來越多女醫吧。”
她與姜沃作別,步履輕盈走向已經在等著她的乳娘何夫人。
小小少女,看起來像是枝頭才剛剛生出嫩芽的花朵。這樣的生命,這樣可愛的姑娘,是看著就讓人心生歡喜,覺得世間美好。
姜沃送過晉陽公主,回屋後,看著自己新卦盤上的卦象。
這是她方才為晉陽公主起的卦。
她記得歷史上的晉陽公主,是個十多歲就忽然病逝的小姑娘,皇帝為此痛心不已。就像她曾經見到盧照鄰時,從相面與卦象,看出了中年病逝之兆一般,晉陽公主的卦象,少年時也有病劫。
但……卻並沒有姜沃想象中的那般嚴重。
她又用系統覆核了一遍,果然,關於‘晉陽公主健康事’,骰子的點數雖然偏大,不屬於‘吉’事,但也只是大幾點,並非少年忽然早夭的‘大兇’之兆。
姜沃看了新卦盤許久,又伸手輕輕撥動了一下。
如她讓太子李治撥動的一下一般,所有的銅片隨之轉動起來,牽一發動全身的形成了全新的卦象圖。
姜沃將手指點在卦盤最心中的樞紐上,覺得心裏的疲憊一掃而空。
不同於盧照鄰的命格,是她在見到盧照鄰之後,才出言示警努力去改變的。晉陽公主的卦象,卻是在兩人相見前,就已經與她所知的歷史時間線不同了。
或許是因為孫神醫在京中,或許是因為新的醫書,或許是因為太子讓妹妹身邊的宮人一並出去學醫……
這世上的可能性有無數種。
但無論如何,能看到一個善良且熱愛生活的小姑娘,好好的在這世間,真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
“先生請嘗嘗。”
太史局正堂,姜沃與孫思邈對坐,特意拿了一份點心出來。
臨近九月九重陽,這是一份做成菊花狀的酥餅。
孫思邈一嘗就道:“這並非宮裏的點心吧,我嘗著倒像是興善寺的酥餅。”
姜沃讚嘆:“先生的舌頭也太靈了吧。”
這確實是前兩日從興善寺回來的晉陽公主送的點心,跟宮裏的味道不一樣,甚至有些像艾團一樣,帶了些草木香氣。
孫思邈捋了下雪白的胡子,一笑:“倒不是老夫舌頭靈,而是剛吃過——兩位公主出宮去興善寺後,又到醫館去了一趟,看了遂安夫人,也留下了這種興善寺特有的點心。”
姜沃不免問道:“說起晉陽公主,先生這兩月為公主扶脈,情形如何呢?”
二鳳皇帝對兒女們,真是滿腔的父愛。就像有的家長,為了自己的事兒,不一定能拉下臉去求人,但事關兒女們,卻是會未雨綢繆,不惜去拜托人。
皇帝出巡幽州前,也有很多不放心:雉奴是第一回 監國,既怕他不夠用心做不好,又怕他太用心,跟從前承乾一樣,事事求全,再把身體折騰出什麽毛病來。
畢竟雉奴原本身體就比兩個哥哥弱些,秋冬也好生病。
於是皇帝臨走前,還親拜托了孫思邈,請他每月進宮,給幾個兒女扶脈。
孫思邈聽姜沃問起晉陽公主,便道:“依舊弱些,但並無大礙。我瞧著公主較之幾年前年幼之時,已然強上許多了——早產的孩子,元氣總是弱些。好在公主也漸漸長大了,算是站住了。”
此時的孩子,超過三歲是一個坎,若是超過十歲,基本就算是站住了。
姜沃也不得而知,歷史上的晉陽公主,究竟是因為什麽忽然急病沒了的,不過,在古代,或許只是一場風寒,一次感染,身體抵抗力不夠的人就扛不住。
她正在想著風寒和感染,就見孫思邈取出個油紙包,裏面是個很珍貴的半透明琉璃瓶子,封口除了木塞外,還有油紙和泥封,封的嚴嚴實實。
姜沃接過來看了一會兒,再聞到一點熟悉的味道後,忽然反應過來:“先生,不會是把大蒜素做出來了吧!”
孫思邈端茶微笑。
姜沃佩服的簡直是要當場五體投地。
其實系統給出的醫書上,是有土法青黴素的制作的,但給出了‘極危險級’的評價。
何為土法青黴素,就是自制肉基或是糖漿培養皿,完全不經過現代工業裏的‘無菌環境’‘有機溶液萃取’‘跑膠’‘脫敏’等一系列覆雜周密的工藝,直接天然養出來的青黴素。
以大唐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做到制備青黴素?
不可否認,是能的。
但這種青黴素的危險性,在某種程度上,不比毒藥差多少:首先在制備過程中,在沒有無菌操作臺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確定這種‘土法青黴素’裏,到底是青黴素含量多,還是其他雜質甚至是雜菌多。
就像是一盆土裏,長出了些微的菜苗。但人根本分不出裏面的菜苗,只好把一盆土一起下鍋炒了一樣——裏頭有沒有菜,不可否認是有的。但能不能吃?那要是沒有面臨這頓不吃就得餓死的情況,還是不要吃的好。
再者,沒有經過工業脫敏的青黴素,致過敏率很高。
這會子一旦抗生素過敏,可沒有腎上腺素能註射搶救,一旦青黴素過敏嚴重,那要命的速度比感染快多了。
所以系統在醫書上給出了‘土法青黴素’制備方,但標的血紅血紅的。
姜沃也是用紅筆抄的這一段。
把‘極度危險級別’幾個字抄的大大的。
不過作為一代神醫,孫思邈還是沒忍住,對著方子親自培養了一下土法青黴素,也真的培養出來一點。
但他之前就跟姜沃說過,這東西,哪怕他做了,也不會拿出來見天日。除非是有瘡膿太重已經病入膏肓,其餘法子都無效的病人,或許才能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用一用試試。
比起青黴素,孫思邈倒是對醫書上另外一種‘天然藥素’更在意些。
【大蒜素】
大蒜,被稱為土裏長出來的抗生素。
就像現代醫學儀器分析過,之所以人參能夠吊命,是因為裏面有些類激素成分一樣。
有些植物,天生就有些對人體有益的藥性。
孫思邈的《藥經》裏,也早就把大蒜寫入其中,知其能夠‘除風邪,殺毒氣。’
因此見到這‘大蒜素’,就對著試驗了很多次。
終於做出來後,這回來九成宮,就特意帶上——其實除了姜沃,他無人可分享,更要忍住不能去分享。
還太危險了。
與土法青黴素的制作一樣,若是不能讓世人明白危害時就把方子傳出去,那就如同把利劍放到小孩兒手裏,不能殺敵不說,得先砍傷自己。∮
孫思邈指著這個琉璃瓶,裏面只裝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淡黃色液體,與姜沃道:“就這一點,用了得有幾十斤的大蒜吧。”
姜沃點頭,她也記得書上寫的,要想通過直接吃大蒜,能達到抗生素藥效,那確實得吃上幾十斤才行。
“難制是一回事,制出來又不知能存留多久,時間久了,只怕也沒有藥效了。至於到底能不能拿來治病,且得小心的慢慢去試。”在確定安全性之前,孫思邈是準備把這個方子完全收起來的。
就算是他的幾個徒弟,也只是幫著搬了幾十斤的大蒜,完全被他隔絕在培養藥素的試驗之外。
孫思邈喝了口茶。
“說來,老夫自己做了這兩種藥素後,覺得如今最要緊的還不是制作各種新藥。”
他頓了頓,看向姜沃,顯然在等她的回答。
姜沃:……啊,是不是做慣了老師們的人,都有一樣的習慣,喜歡提問學生。
不過她確實明白孫思邈的意思,於是接下去說到:“先生說的更重要的事兒,是監管嗎?”
孫思邈再次滿意摸摸胡子:“是,沒錯。”
以他的醫道,對著非常詳細的方子,制作這兩種藥素,都試了多次,而最後做出來的成品,是完全不敢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只好當做一種‘無可奈何搶救試試’藥物仔細收起來。
那別的人呢?能否有他這種認知?
若是沒有監管,是不是什麽五花八門的藥素都能出來,都要進人的嘴。他四方游醫,見過經過的太多,很多藥鋪的藥材都是不合格的。比如人參這種吊命之物,因價貴有利可圖,就有黑心藥鋪,會把人參截斷根須,然後混上其他植物的根莖一起,賣與好不容易湊夠錢買參的百姓。
孫思邈實在不能不想:若是將來他試驗出【大蒜素】真有奇效,能夠像醫書裏所說的那樣,治療很多‘感染疾病’,那麽必是跟人參地位相同的珍貴藥物。
若是沒有人來監管,天下有多少人能夠抵抗住金錢的誘惑,肯像他一樣,不顧成本去真正提取大蒜素,稍微臟汙了一點的都棄之不要?
他看向放在桌上的小琉璃瓶:毫不誇張的說,這東西跟金子差不多貴了。
若是造假,必有暴利可圖。
孫思邈放下茶杯道:“等聖人回來,我就向聖人進言——京城自不必說,有太醫署就可以監管。天下各州,也可以加派監管‘醫館’‘藥鋪’的官員。”
姜沃點頭:“是,原本天下三百六十州,各州就都有京中太醫署考核過後,才下派的醫博士,再添上監藥官應該也不難。”
孫思邈雪白的須發,隨著風微動了一下。
他對姜沃深深點頭:“我常想著,有當今聖人,真是天下萬民的福氣。”
他是經過幾朝幾代,也經歷過亂世的。
從前各地哪裏有官方的醫藥機構,都是靠當地的醫道傳承,野蠻生長。
除非一地有大疫,鬧得各州控制不住,才會向京城求援,看能不能從京中太醫署調配大夫出來。
還是當今聖人登基後,在貞觀初年,河東有一次小型瘟疫後,就開始著手建立天下各州的‘官方醫療機構’,用來為民治病與提前抗疫。
到孫思邈入京的這一年,大唐天下共三百六十州,每一州都有了‘醫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學生十數人’,專門管各地的醫療事,將國家《醫典》傳達下去,同時會每年按照要
求,制作一定的藥物存儲起來,以防有疫癥流行。[1]
孫思邈歷經多朝,終於在晚年等來二鳳皇帝這樣的帝王,心中如何不替天下萬民欣慰。
他是醫者,但他知道,哪怕他一刻不停,輾轉各地開醫館,教徒弟,能救的病人也終究有限。
唯有能站在大唐權力頂峰的帝王,願意不嫌麻煩,在醫道上做出些政舉上的改變,才能真的影響到這遼闊國土上每一州甚至每一縣。
畢竟哪怕他常年游歷四方,這天下也只走了幾十州。
可現在,大唐的三百六十州,哪怕是‘戶不足兩萬’,被評為荒僻‘下州’之地,也都有了經過太醫署考核過的醫博士。
所以貞觀一朝,孫思邈哪怕依舊不肯入仕,但其實與朝廷的關系近了不少。也正是在貞觀一朝,他才覺得,或許可以停一停周游四方的腳步,停下來,把自己數十年的所成,寫成留與後代的醫書。也願意為朝廷擬新的《醫典》。
因為他知道,這一份醫典,不在是被放在長安城中的束之高閣的書籍。
它會隨著成百上千的醫博士,走遍天下各地!
見孫思邈神色中的動容,姜沃也能猜到他在想些什麽。
她輕聲道:“先生放心,聖人已經做到的,太子殿下自然也會繼續承此仁政。”
“而且,這回若能添一個監藥官,將來……說不定將來三百六十州,各地都有各自的‘太醫署’和‘尚藥局’呢。”
孫思邈笑道:“各地都有……這樣的好事,只消想想,老夫也立刻精神抖擻,恨不得再活個八百十年,親眼看著才好。”
姜沃也笑:“事在人為,先生好生保養,一定能看到這樣一天的。”
*
孫思邈依舊是由李積親自送回長安。
然而李積回九成宮後,卻直奔太史局,非常好奇道:“先生有沒有跟太史丞說,他最近在做什麽?”
姜沃一臉演技超群的茫然:“什麽?先生做了什麽嗎?”
李積也不疑有他,就道:“也沒跟太史丞說嗎?那真不知道先生在神秘搗鼓什麽東西。弄了許多大蒜不說,還問我要了許多炭火、琉璃瓶,甚至人家酒坊裏蒸酒用的東西——我直接買了座酒坊,讓人拆了給先生送了去了。”
姜沃:啊,怪不得孫神醫這麽快做出了大蒜素,原來有土豪背後撒幣。
李積帶著點百爪撓心的好奇,又有些擔憂:“別的倒罷了,我怕先生又在用伏火硫磺法煉丹。”
他還不忘囑咐姜沃道:“聽聞李仙師也常在丹室中煉丹,太史丞可要提醒他,一定要小心。”
“之前孫先生用硫磺煉丹時就炸過煉丹爐。”
姜沃立刻擡頭:“什麽?”
李積道:“孫先生的《丹經》,太史丞沒看過?之前孫先生按照古籍上,又自己改了煉丹的法子,叫什麽伏火硫磺法:煉丹的時候把硫磺、硝石、還有炭粉都用來生火煉丹。”
“結果丹沒煉出來,那爐子倒是炸了,整個屋子都炸的烏漆嘛黑的,很是驚人。要不是當時正好屋裏沒人,只怕要出大事!那之後,先生倒是也把這法子放下了。但這回要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是怕先生又在煉丹。如今先生年紀也大了,可別出什麽事才好。”
李積擔憂莫名。
姜沃則在心裏默念了下方才的方子:硫磺、硝石、炭粉……先生,原來您不只是神醫,還是火/藥發明的先驅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往興善寺的吉期,已經給公主算好了。”
姜沃寫好,遞給眼前的晉陽公主。
晉陽公主並不是為自己來的,而是替姐姐城陽公主來的。
說來城陽公主也是倒黴:皇帝有把女兒嫁給功臣之家的習慣。在他看來,這是兩全其美。
一來,皇帝覺得這些臣子對他都是忠心耿耿,從長輩份上,對公主自然就不會差了。
二來,公主下嫁,也給他的心腹臣子門楣增光添彩。
且皇帝每回挑女婿,還真不是對著門第就把閨女一塞,尤其是這些心愛的女兒,女婿他也都是親自看過考察過,琢磨過跟女兒心性相配的——
比如高陽公主,二鳳皇帝覺得這個女兒打小跳脫,有時還有些跋扈,那就選了房家次子房遺愛做駙馬,次子不如長子身負家族重擔,看著脾氣也挺好。誰料房遺愛跟高陽公主鬧出各玩各的事情,二鳳皇帝沒少頭疼。
而城陽公主這裏,城陽本身性子溫和些,又喜歡有才有主意的少年郎,皇帝就給女兒挑了杜如晦之子杜荷——杜如晦去得早,杜荷頂門立戶,自然算是個有本事有出息的少年才俊。
結果好嘛,這個還不頂上一個。
杜荷是有本事,都有本事到直接去摻和逼宮謀反事了!
參與謀反沒的說,杜荷是一定留不住命的。
在他判罪之前,皇帝已經令其與公主和離。
皇帝除了對自己挑女婿的眼光產生懷疑,決定晚幾年再給其餘女兒定婚事外。更覺得寶貝女兒城陽公主好慘,趕著給女兒接回宮裏,上九成宮自然也帶了來,希望城陽離開京城,也好換個心情。
晉陽公主看了看吉期,折起來收好:“多謝姜太史丞。到時候我陪姐姐一起去興善寺。”
杜荷,判的是秋後處斬,最終結局是身首兩處。
二鳳皇帝早跟韋貴妃交代過,宮裏不許再提‘杜荷’這個名字,他巡幸幽州前,也讓她多照料開導城陽。^
韋貴妃執行下去——其實一開始設立各種‘投壺’等比試,也是拉著城陽公主來散心的。
結果有點跑偏,城陽公主一般般不太感興趣,倒是高陽公主不亦樂乎。
韋貴妃安慰自己:行吧,都是公主。
高陽公主也來開導過城陽:“駙馬嗎,這個不中用了,只好換下一個了——父皇早說過要再給你找個好人家,這回好好挑挑唄。當然,你要嫌煩不嫁也行,就在宮裏住著也沒人敢委屈你啊。不過,我還是覺得你該再挑一個,不為別的,為了出宮自在啊,你老在宮裏多悶得慌不是?”
“你沒看父皇這些妃嬪們,都悶成什麽樣了,錦衣玉食又怎麽樣,也不自在也出不去門。”
“我瞧著這宮裏,都快成了第二個感業寺了。這不,只好設些賭鬥自己找樂子。”
話雖如此說,但有人來請的時候,高陽公主還是迅速入場,加入了賭局,可謂是闡釋了什麽叫口嫌體正。
*
晉陽公主坐在高足椅上,小小少女雙手托著腮,與姜沃道:“我想,姐姐也只是想給他上柱香,了斷下自己的心事罷了。”
城陽公主與杜荷並非什麽情根深種,生死相隨。尤其是杜荷還幹出這種直奔謀反去,不顧家人的事兒,也令公主煩惱痛恨,所以一句情也不曾求過,絕不為了這麽個不顧自己的男人,去給父皇添堵。
只是……曾經朝夕相處的人死了,總會有觸動。
偏生所有人都不提,倒是讓城陽公主也只好悶在心裏,就那麽堵著一塊。
晉陽公主常陪著姐姐一起,她看出了姐姐的心事,邀請城陽公主一起去興善寺。
興善寺是長安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素齋出了名的好。
晉陽公主去與正在監國的兄長央告,李治對這個妹妹一貫最沒轍,只好應了。
於是晉陽公主私下來問姜沃,問的不是出門上香游玩的日子,而是,念往生咒的吉期。
她雙手合十,閉上雙目,輕聲道:“希望姐姐能夠就此放下,再無掛礙。”
姜沃與她道:“公主放心,今日事我不會與人說。”
晉陽公主笑了,眼睛烏黑明亮,看上去更像是林間小鹿了:“我信得過姜太史丞——我能感覺出人的善意與惡意。所以今日我才要自己來問太史丞,我一見,就知道太史丞會真心幫我的。”
她笑道:“要不然我就會問太史丞,去興善寺游玩的吉期了。”
善良,聰慧,善解人意——宮人都說晉陽公主是最像長孫皇後的公主,想來文德皇後便是如此吧,還有那顆惦記考慮的都是親人,而非自己的心。
就像晉陽公主,此時一邊體諒並悄悄照應著城陽姐姐的心情,一邊還會擔心在前朝的晉王。
“這回我與姐姐要去興善寺,九哥還不放心,想親自陪我們去。但他都是監國的太子了,哪裏能隨意離開九成宮,肯定不成的,我就與九哥說,給我們帶足了人就是了。”
她與姜沃談了片刻,說起的都是她的哥哥、姐姐,以及他們的難處。
真是,乖得讓人心疼的孩子。
晉陽公主起身:“今日事,謝過姜太史丞了。”
看晉陽公主有告辭之意,姜沃就道:“公主不必謝,我隨時願意幫助公主——若無文德皇後,我也進不得宮。”以前身的狀態,要是沒有進宮,沒有陶姑姑悉心的照顧,估計早就沒了。
“聽聞今年孫
神醫進京後,也曾給公主扶過脈,還囑咐過公主好些保養事。還請公主一定要放在心上。”
晉陽公主點頭,也不稀奇:她從小身體弱些,身邊每個人都會提醒她註意身體。
然而眼前姜太史丞還加了一句:“公主以後要是有什麽不適,一定要早些說出來。我知公主體諒聖人、太子的忙累,許多時候只報喜不報憂。但,就像公主時刻惦記著親人一樣,他們也更擔心公主的康健。”
很多時候,太會為別人考慮的人,往往就忽略了自己。
晉陽公主一怔。
隨後眉眼間綻開笑意:“好,我知道了。”又道:“我聽九哥說過,遂安夫人出宮跟著孫神醫學女醫事,是太史丞提出來的。”
“九哥覺得我打小體弱,便也讓我身邊一位宮人隨著遂安夫人出去了——將來,會有越來越多女醫吧。”
她與姜沃作別,步履輕盈走向已經在等著她的乳娘何夫人。
小小少女,看起來像是枝頭才剛剛生出嫩芽的花朵。這樣的生命,這樣可愛的姑娘,是看著就讓人心生歡喜,覺得世間美好。
姜沃送過晉陽公主,回屋後,看著自己新卦盤上的卦象。
這是她方才為晉陽公主起的卦。
她記得歷史上的晉陽公主,是個十多歲就忽然病逝的小姑娘,皇帝為此痛心不已。就像她曾經見到盧照鄰時,從相面與卦象,看出了中年病逝之兆一般,晉陽公主的卦象,少年時也有病劫。
但……卻並沒有姜沃想象中的那般嚴重。
她又用系統覆核了一遍,果然,關於‘晉陽公主健康事’,骰子的點數雖然偏大,不屬於‘吉’事,但也只是大幾點,並非少年忽然早夭的‘大兇’之兆。
姜沃看了新卦盤許久,又伸手輕輕撥動了一下。
如她讓太子李治撥動的一下一般,所有的銅片隨之轉動起來,牽一發動全身的形成了全新的卦象圖。
姜沃將手指點在卦盤最心中的樞紐上,覺得心裏的疲憊一掃而空。
不同於盧照鄰的命格,是她在見到盧照鄰之後,才出言示警努力去改變的。晉陽公主的卦象,卻是在兩人相見前,就已經與她所知的歷史時間線不同了。
或許是因為孫神醫在京中,或許是因為新的醫書,或許是因為太子讓妹妹身邊的宮人一並出去學醫……
這世上的可能性有無數種。
但無論如何,能看到一個善良且熱愛生活的小姑娘,好好的在這世間,真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
“先生請嘗嘗。”
太史局正堂,姜沃與孫思邈對坐,特意拿了一份點心出來。
臨近九月九重陽,這是一份做成菊花狀的酥餅。
孫思邈一嘗就道:“這並非宮裏的點心吧,我嘗著倒像是興善寺的酥餅。”
姜沃讚嘆:“先生的舌頭也太靈了吧。”
這確實是前兩日從興善寺回來的晉陽公主送的點心,跟宮裏的味道不一樣,甚至有些像艾團一樣,帶了些草木香氣。
孫思邈捋了下雪白的胡子,一笑:“倒不是老夫舌頭靈,而是剛吃過——兩位公主出宮去興善寺後,又到醫館去了一趟,看了遂安夫人,也留下了這種興善寺特有的點心。”
姜沃不免問道:“說起晉陽公主,先生這兩月為公主扶脈,情形如何呢?”
二鳳皇帝對兒女們,真是滿腔的父愛。就像有的家長,為了自己的事兒,不一定能拉下臉去求人,但事關兒女們,卻是會未雨綢繆,不惜去拜托人。
皇帝出巡幽州前,也有很多不放心:雉奴是第一回 監國,既怕他不夠用心做不好,又怕他太用心,跟從前承乾一樣,事事求全,再把身體折騰出什麽毛病來。
畢竟雉奴原本身體就比兩個哥哥弱些,秋冬也好生病。
於是皇帝臨走前,還親拜托了孫思邈,請他每月進宮,給幾個兒女扶脈。
孫思邈聽姜沃問起晉陽公主,便道:“依舊弱些,但並無大礙。我瞧著公主較之幾年前年幼之時,已然強上許多了——早產的孩子,元氣總是弱些。好在公主也漸漸長大了,算是站住了。”
此時的孩子,超過三歲是一個坎,若是超過十歲,基本就算是站住了。
姜沃也不得而知,歷史上的晉陽公主,究竟是因為什麽忽然急病沒了的,不過,在古代,或許只是一場風寒,一次感染,身體抵抗力不夠的人就扛不住。
她正在想著風寒和感染,就見孫思邈取出個油紙包,裏面是個很珍貴的半透明琉璃瓶子,封口除了木塞外,還有油紙和泥封,封的嚴嚴實實。
姜沃接過來看了一會兒,再聞到一點熟悉的味道後,忽然反應過來:“先生,不會是把大蒜素做出來了吧!”
孫思邈端茶微笑。
姜沃佩服的簡直是要當場五體投地。
其實系統給出的醫書上,是有土法青黴素的制作的,但給出了‘極危險級’的評價。
何為土法青黴素,就是自制肉基或是糖漿培養皿,完全不經過現代工業裏的‘無菌環境’‘有機溶液萃取’‘跑膠’‘脫敏’等一系列覆雜周密的工藝,直接天然養出來的青黴素。
以大唐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做到制備青黴素?
不可否認,是能的。
但這種青黴素的危險性,在某種程度上,不比毒藥差多少:首先在制備過程中,在沒有無菌操作臺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確定這種‘土法青黴素’裏,到底是青黴素含量多,還是其他雜質甚至是雜菌多。
就像是一盆土裏,長出了些微的菜苗。但人根本分不出裏面的菜苗,只好把一盆土一起下鍋炒了一樣——裏頭有沒有菜,不可否認是有的。但能不能吃?那要是沒有面臨這頓不吃就得餓死的情況,還是不要吃的好。
再者,沒有經過工業脫敏的青黴素,致過敏率很高。
這會子一旦抗生素過敏,可沒有腎上腺素能註射搶救,一旦青黴素過敏嚴重,那要命的速度比感染快多了。
所以系統在醫書上給出了‘土法青黴素’制備方,但標的血紅血紅的。
姜沃也是用紅筆抄的這一段。
把‘極度危險級別’幾個字抄的大大的。
不過作為一代神醫,孫思邈還是沒忍住,對著方子親自培養了一下土法青黴素,也真的培養出來一點。
但他之前就跟姜沃說過,這東西,哪怕他做了,也不會拿出來見天日。除非是有瘡膿太重已經病入膏肓,其餘法子都無效的病人,或許才能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用一用試試。
比起青黴素,孫思邈倒是對醫書上另外一種‘天然藥素’更在意些。
【大蒜素】
大蒜,被稱為土裏長出來的抗生素。
就像現代醫學儀器分析過,之所以人參能夠吊命,是因為裏面有些類激素成分一樣。
有些植物,天生就有些對人體有益的藥性。
孫思邈的《藥經》裏,也早就把大蒜寫入其中,知其能夠‘除風邪,殺毒氣。’
因此見到這‘大蒜素’,就對著試驗了很多次。
終於做出來後,這回來九成宮,就特意帶上——其實除了姜沃,他無人可分享,更要忍住不能去分享。
還太危險了。
與土法青黴素的制作一樣,若是不能讓世人明白危害時就把方子傳出去,那就如同把利劍放到小孩兒手裏,不能殺敵不說,得先砍傷自己。∮
孫思邈指著這個琉璃瓶,裏面只裝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淡黃色液體,與姜沃道:“就這一點,用了得有幾十斤的大蒜吧。”
姜沃點頭,她也記得書上寫的,要想通過直接吃大蒜,能達到抗生素藥效,那確實得吃上幾十斤才行。
“難制是一回事,制出來又不知能存留多久,時間久了,只怕也沒有藥效了。至於到底能不能拿來治病,且得小心的慢慢去試。”在確定安全性之前,孫思邈是準備把這個方子完全收起來的。
就算是他的幾個徒弟,也只是幫著搬了幾十斤的大蒜,完全被他隔絕在培養藥素的試驗之外。
孫思邈喝了口茶。
“說來,老夫自己做了這兩種藥素後,覺得如今最要緊的還不是制作各種新藥。”
他頓了頓,看向姜沃,顯然在等她的回答。
姜沃:……啊,是不是做慣了老師們的人,都有一樣的習慣,喜歡提問學生。
不過她確實明白孫思邈的意思,於是接下去說到:“先生說的更重要的事兒,是監管嗎?”
孫思邈再次滿意摸摸胡子:“是,沒錯。”
以他的醫道,對著非常詳細的方子,制作這兩種藥素,都試了多次,而最後做出來的成品,是完全不敢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只好當做一種‘無可奈何搶救試試’藥物仔細收起來。
那別的人呢?能否有他這種認知?
若是沒有監管,是不是什麽五花八門的藥素都能出來,都要進人的嘴。他四方游醫,見過經過的太多,很多藥鋪的藥材都是不合格的。比如人參這種吊命之物,因價貴有利可圖,就有黑心藥鋪,會把人參截斷根須,然後混上其他植物的根莖一起,賣與好不容易湊夠錢買參的百姓。
孫思邈實在不能不想:若是將來他試驗出【大蒜素】真有奇效,能夠像醫書裏所說的那樣,治療很多‘感染疾病’,那麽必是跟人參地位相同的珍貴藥物。
若是沒有人來監管,天下有多少人能夠抵抗住金錢的誘惑,肯像他一樣,不顧成本去真正提取大蒜素,稍微臟汙了一點的都棄之不要?
他看向放在桌上的小琉璃瓶:毫不誇張的說,這東西跟金子差不多貴了。
若是造假,必有暴利可圖。
孫思邈放下茶杯道:“等聖人回來,我就向聖人進言——京城自不必說,有太醫署就可以監管。天下各州,也可以加派監管‘醫館’‘藥鋪’的官員。”
姜沃點頭:“是,原本天下三百六十州,各州就都有京中太醫署考核過後,才下派的醫博士,再添上監藥官應該也不難。”
孫思邈雪白的須發,隨著風微動了一下。
他對姜沃深深點頭:“我常想著,有當今聖人,真是天下萬民的福氣。”
他是經過幾朝幾代,也經歷過亂世的。
從前各地哪裏有官方的醫藥機構,都是靠當地的醫道傳承,野蠻生長。
除非一地有大疫,鬧得各州控制不住,才會向京城求援,看能不能從京中太醫署調配大夫出來。
還是當今聖人登基後,在貞觀初年,河東有一次小型瘟疫後,就開始著手建立天下各州的‘官方醫療機構’,用來為民治病與提前抗疫。
到孫思邈入京的這一年,大唐天下共三百六十州,每一州都有了‘醫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學生十數人’,專門管各地的醫療事,將國家《醫典》傳達下去,同時會每年按照要
求,制作一定的藥物存儲起來,以防有疫癥流行。[1]
孫思邈歷經多朝,終於在晚年等來二鳳皇帝這樣的帝王,心中如何不替天下萬民欣慰。
他是醫者,但他知道,哪怕他一刻不停,輾轉各地開醫館,教徒弟,能救的病人也終究有限。
唯有能站在大唐權力頂峰的帝王,願意不嫌麻煩,在醫道上做出些政舉上的改變,才能真的影響到這遼闊國土上每一州甚至每一縣。
畢竟哪怕他常年游歷四方,這天下也只走了幾十州。
可現在,大唐的三百六十州,哪怕是‘戶不足兩萬’,被評為荒僻‘下州’之地,也都有了經過太醫署考核過的醫博士。
所以貞觀一朝,孫思邈哪怕依舊不肯入仕,但其實與朝廷的關系近了不少。也正是在貞觀一朝,他才覺得,或許可以停一停周游四方的腳步,停下來,把自己數十年的所成,寫成留與後代的醫書。也願意為朝廷擬新的《醫典》。
因為他知道,這一份醫典,不在是被放在長安城中的束之高閣的書籍。
它會隨著成百上千的醫博士,走遍天下各地!
見孫思邈神色中的動容,姜沃也能猜到他在想些什麽。
她輕聲道:“先生放心,聖人已經做到的,太子殿下自然也會繼續承此仁政。”
“而且,這回若能添一個監藥官,將來……說不定將來三百六十州,各地都有各自的‘太醫署’和‘尚藥局’呢。”
孫思邈笑道:“各地都有……這樣的好事,只消想想,老夫也立刻精神抖擻,恨不得再活個八百十年,親眼看著才好。”
姜沃也笑:“事在人為,先生好生保養,一定能看到這樣一天的。”
*
孫思邈依舊是由李積親自送回長安。
然而李積回九成宮後,卻直奔太史局,非常好奇道:“先生有沒有跟太史丞說,他最近在做什麽?”
姜沃一臉演技超群的茫然:“什麽?先生做了什麽嗎?”
李積也不疑有他,就道:“也沒跟太史丞說嗎?那真不知道先生在神秘搗鼓什麽東西。弄了許多大蒜不說,還問我要了許多炭火、琉璃瓶,甚至人家酒坊裏蒸酒用的東西——我直接買了座酒坊,讓人拆了給先生送了去了。”
姜沃:啊,怪不得孫神醫這麽快做出了大蒜素,原來有土豪背後撒幣。
李積帶著點百爪撓心的好奇,又有些擔憂:“別的倒罷了,我怕先生又在用伏火硫磺法煉丹。”
他還不忘囑咐姜沃道:“聽聞李仙師也常在丹室中煉丹,太史丞可要提醒他,一定要小心。”
“之前孫先生用硫磺煉丹時就炸過煉丹爐。”
姜沃立刻擡頭:“什麽?”
李積道:“孫先生的《丹經》,太史丞沒看過?之前孫先生按照古籍上,又自己改了煉丹的法子,叫什麽伏火硫磺法:煉丹的時候把硫磺、硝石、還有炭粉都用來生火煉丹。”
“結果丹沒煉出來,那爐子倒是炸了,整個屋子都炸的烏漆嘛黑的,很是驚人。要不是當時正好屋裏沒人,只怕要出大事!那之後,先生倒是也把這法子放下了。但這回要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是怕先生又在煉丹。如今先生年紀也大了,可別出什麽事才好。”
李積擔憂莫名。
姜沃則在心裏默念了下方才的方子:硫磺、硝石、炭粉……先生,原來您不只是神醫,還是火/藥發明的先驅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