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章
“初兒, 你想不想和為娘一起去騎馬?”
十月中旬的時候,謝知秋忽然發覺姜淩對她熱情了許多。
自從以蕭尋初的身份回了將軍府,姜淩就是全家對她最戒備的人。這種變化, 不免讓謝知秋受寵若驚。
由於姜淩給人印象的特殊性, 她本以為要完全取信對方得要費不少功夫,沒想到這麽容易。連謝知秋自己都不清楚她是因為什麽取得了姜淩的信任。
不過這對她而言, 無疑是好事。
謝知秋感到心頭大石落下, 松了口氣。
當然, 當姜淩邀請她騎馬的時候,她仍不敢當著將軍夫人的面展示自己拙劣的騎馬技術,會以腳踝傷著為借口婉拒。
不過, 她很快發現這是個觀察姜淩騎馬的好機會。
姜淩騎馬技術非常高超, 而且她有在騎馬的時候總結技巧的習慣,只要謝知秋站在旁邊,她就不時會說一些騎馬的小要點。
謝知秋試探地問了一些小問題以後, 姜淩甚至會親自演示給她看。
謝知秋趕快記在心裏,等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再悄悄練習。
這樣做的效率一下子就比她自己憑著馬夫的只言片語瞎捉摸高多了,不出半月, 謝知秋就感覺自己騎得像樣起來。
*
蕭家的生活大致安定以後,謝知秋迅速將眼光重新放回正事上。
對謝知秋來說,當下最要緊的, 還是準備明年的春闈。
很快,她便著手進入太學。
作為梁城的官方學府, 相比較於達官顯貴後裔才能進入的國子監, 太學對學生背景的要求要低許多, 即使是寒門子弟也有入學的機會,盡管多多少少仍然會偏向官員的孩子, 但對平民來說,這已經是最好機會。
除了學生來源,太學與國子監的最大區別在於,國子監生經過多年學習後,可以不通過科舉而直接“蔭”官,而大部分太學生只是借太學讀書,該老老實實參加會試,還是得老老實實去參加。
由於蕭將軍當年顯赫的軍功,以及當今聖上對蕭家存著的愧疚之心,蕭家當然也有將男孩送去國子監的名額。
不過蕭尋初當年連在白原書院讀書都要跑,自是不想去國子監,這個名額便理所當然地交給了既是長子又願意聽從父親安排的蕭尋光。
謝知秋對此倒沒什麽意見。她本來就不是蕭家人,能借著蕭尋初的身體參加科舉,還可以參加太學的考試,已經是她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機會,理應珍惜。
所以,當秋闈過後,太學的名額有了空缺,謝知秋毫不猶豫地去參加了太學的補試。
太學作為朝廷設立的官方高等學校,福利相當好,太學生不僅可以得到衣食住行的保障,甚至還享有免除一定稅役的特權。
既然福利優厚,那麽太學生的數量肯定也是有定額的,有缺才有補,故而太學的入學考試也稱作“補試”。
要進入太學學習,若非特殊情況,起碼也得是舉人才行。
謝知秋雖然是個解元,但她的解元只是梁城一地鄉試的頭一名,而太學招收全國的學生,會有各地受到推薦的優秀學子慕名而來,不乏有其他地方的解元不說,也有往年的出眾學生。謝知秋不敢不可一世地認為自己必能得選。
她抱著謙虛的想法去考,心想考上最好,若真沒考上,也只能繼續自己學習。
因此謝知秋出考場的時候,心態相當好,沒有太大負擔。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那份補試考卷,一交上去,就被單獨挑了出來,送到兩位禮部官員面前。
“——陶兄,你看我沒騙你吧,這學生是不是文采飛揚,又寫得一手好字?”
若是謝知秋在場就能認出來,挑走她考卷的兩名禮部官員,正是秋闈時在她附近走動過的監考官。
這兩人一人姓李,一人姓陶,平日都在太學任職。
此刻,那陶姓官員看謝知秋的卷子看得入了迷,一旁的李姓官員喚了他好幾聲,他才回過神來。
“好文章!真是好文章!而且字也寫得好!”
陶姓官員看得拍案叫絕,連連讚嘆。
“都不必說這份文采了,光是這個字……只要能用這個字將奏折寫得賞心悅目,何愁不能從一眾普通人中脫穎而出,叫聖上記住他的名字?只是可惜……”
他看向卷子上的署名——
“蕭尋初”這三個字,分外灼眼。
李姓官員默然,知道對方在顧慮什麽,說:“我確實也沒想到,他居然會是蕭斬石的兒子。誰能想到一個武夫,能生出這等才華的孩子來?”
陶姓官員搖頭:“蕭斬石的孩子還是算了吧。蕭斬石在聖上那裏身份微妙,還是少沾為好。若是與這蕭家走得太近,平白惹了官家猜忌,未免太冤。
“再說,蕭家這等武將多半是主戰派,而如今上面那位……大家都知道,他一向是主和的,與武將合不來。這蕭尋初,未必能得他的中意。”
李姓官員半晌沒有吭氣。
他將那張卷子又拿起來,認真又看了一遍,遺憾道:“可是你看這文章,寫得多好啊……”
陶姓官員側目:“你很欣賞他?”
李姓官員道:“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能寫出這種文章的人了,當年甄奕的鼎盛時期,想來也不過寫到如此。”
陶姓官員嘆氣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坦白而言,一篇文章,在官場上又有什麽用呢?文采好的人,卻未必實幹,也未必派得上用場。你看唐朝的李太白,千百詩文技驚四座,被人稱作詩仙,真到做官上,卻也難有建樹。”
李姓官員儼然對“蕭尋初”是十分惋惜的,但他並未直接回答。
倏忽,他像是想到什麽,又道:“若按照常理來看,這蕭斬石的兒子確實不能說是很好的選擇,但凡事要換個角度——
“聽說這蕭尋初與他父親關系並不好,十五六歲就離家出走了,若不是這回中了解元,還不會被蕭家接回去。
“現在這蕭尋初回家是回家了,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瓷器,一旦碎掉過,裂痕猶在,又如何能當真恢覆如初?拉攏蕭尋初,又未必要拉攏蕭斬石。
“若是我們順利接觸到他,對他好生教導,讓他走到我們這一邊,在他人看來,不就是蕭斬石的兒子也成了主和派?說不定反倒會有意外之效果。
“再者,其實我事先打聽了一下,聽說這蕭尋初從小特立獨行,不被父母師長理解,從未有過像樣的老師在仕途上引導他。
“如果我們現在抓住時機,去當第一位支持他、引領他的人,在他看來,豈不就是發掘他的伯樂?今日我等先投之以木桃,將來又何愁他不會報之以瓊瑤?
“反正稍微試一試,給他一點善意,又不費什麽事。若是最後還是不行,再及時撇清關系就是。”
陶姓官員稍寧,似有意動。
“你的意思是,我們就先給他機會,接觸他一下試試,若是不行,就當沒有過這回事、沒交流過這號人?”
“……算是吧。陶兄意下如何?”
陶姓官員凝思半晌。
良久,他點了下頭,道:“也行。反正我們現在青黃不接,正缺年輕人,試試無妨。”
*
沒多久,太學補試的結果下來,謝知秋被錄取了。
謝知秋尚不知這成績背後的彎彎道道,只覺得自己今後算是太學生了,讀書會更方便,還可以找太學裏的先生看自己的文章,不免松了口氣。
算起來,這還是“蕭尋初”回到蕭家以後,第一次展現自己在讀書方面的才能。
蕭將軍得知“兒子”一考就考進去了,不免楞了楞,半天才道:“哼,還算不錯吧。不過進了太學,離考中進士還遠得很。你若真想娶謝知秋,還得繼續努力,更不要說你還跟謝家放言說自己要中狀元了。”
謝知秋已適應了蕭將軍在兒子面前的不假辭色,她只對蕭將軍拱了拱手,表示知道。
*
上學之日一到,謝知秋一早起來整裝收拾。
五谷照例來看少爺的情況時,門一開,他簡直當場楞住——
上一次見如此衣裳楚楚的少爺,已不記得是多少年前了。
太學不同於普通私學,是有著裝要求的。
所有太學生進出太學,都要穿“白色襤衫”。
這是一種細布寬袖的圓領衣裳,上下一體,中間以黑色布帶一束,走起路來白衣飄飄,十分輕盈,是很有文人風範的衣服。
蕭尋初生得一副好相貌,奈何他以往不太珍惜,總是以邋遢的面目示人。正所謂人要衣裝,如今他這麽一穿,又換了一身霜雪般冷銳的氣質,隨便往哪裏一站,都有人中龍鳳的味道。
五谷呆了半晌,才笑道:“這衣服好看,適合少爺。”
謝知秋本人是無所謂穿什麽的,倒覺得蕭尋初原本的打扮更方便,今後又要開始束發了,反而嫌麻煩。
五谷問她:“少爺可是這就要出發了?”
謝知秋頷首,道:“走吧。”
*
時值十月金秋,距離二月中旬的春闈,還有三個多月。
對秋闈考生來說,才放榜一個月有餘,可若是考慮到春闈,就又到了緊張的時刻。
梁城學子中已經彌漫起焦慮的氣氛,太學裏考生聚集,感覺尤為突出。
謝知秋一身學子服步行在太學中,改換衣裝之後,她特征沒有以前明顯了,倒沒什麽人認出她是蕭尋初。
反換她側目看其他人,只覺得擦肩之人個個都在備考——
“子曰,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後……後面是什麽來著?可惡!我明明早就背下來了,為什麽這麽簡單還會忘掉?!”
“禦書閣那裏人又滿了,沒辦法,我們回房讀書吧。”
“明日講習的餘先生早年壓中過考題,他的課一定要去聽。”
“張兄,你可否看一看我的文章?這是我根據《林大典舉業考學》後面列舉的題目寫的一篇賦論,先生太忙,總是沒法給我評價。”
“當然可以,吳弟,不如我們交換看如何?”
“哎,張兄,你說我們真的能考上嗎?”
“怎麽不能?!你想想當今同平章事齊慕先,不就是寒門出身,一窮二白終於登上位極人臣之位!如今已穩坐相位二十餘載,可謂寒門學子的榜樣!科舉對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讀書人而言,是最公平的機會!他當年可以,我們為何不行?來,我還有篇文章,你再幫我評評。”
“好!”
……
謝知秋本打算先熟悉熟悉環境,再聽聽當日的講學,沒想到拐過一個彎時,正遇到秦皓從講習堂裏出來!
二人一個面照,俱是一怔。
高月娥本已上謝家談起秦家與謝家的婚事、卻被“蕭尋初”橫插一腳阻攔的事,秦皓不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再加上,謝知秋主動給謝老爺出的主意,秦皓多半也知道了“蕭尋初”打算與他競爭。
二人碰面,氛圍不免尷尬。
謝知秋當時說她要與秦皓較量,只是為了說服謝老爺的權宜之計,並非真的想與秦皓為敵,故而她先回過神來,作揖道:“秦兄。”
秦皓一頓,也回了一禮,說:“蕭兄。”
秦皓身邊帶著小廝,那小廝手裏抱著起碼六七卷文章,兩人似乎在講習堂裏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謝知秋問:“秦兄這麽早就走?不聽今日的講習嗎?”
秦皓不知他面前之人是謝知秋,反而對“蕭尋初”這個人心情覆雜。
他本不想與蕭尋初有太多來往,但對方主動搭了話,他還是回答道:“這位先生的講習我已聽過,考試也通過了,不必再聽。今日過來,只是想請先生評評我寫的文章。
“我等下還有別的先生要去見,已有些耽擱。蕭兄若不介意,我先告辭了。”
言罷,秦皓不予久留,拱了拱手,便要離去。
謝知秋往講習堂中看了一眼,只見裏面果然有位太學的先生,對方給秦皓評完卷子,似乎有點累了,正站在窗口看桂花。
謝知秋若有所思,但並不挽留秦皓,與之道別。
*
卻說秦皓帶著小廝走遠。
那抱著卷子的小廝回頭看了眼“蕭尋初”的方向,眼神憤憤——
“呸,裝模作樣的東西,現在倒是知道穿得人模狗樣了,當人不知道他當初是什麽鬼樣子?這麽個人,他怎麽還有臉來和我們少爺打招呼?”
秦皓一頓,制止他繼續說下去,道:“莫要胡言,蕭兄如今也進太學了,低頭不見擡頭見,碰上是難免的,若是互不說話,反而奇怪。”
“可若不是他,少爺早已如願與謝家小姐定親了!”
這小廝其實一向不太喜歡謝知秋,但現在相比之下,他更不喜歡這蕭尋初。
只見他嘴皮子動得飛快,道:“更別提這個人,他還膽敢提出要與少爺比試,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蕭兄是今年的解元,名次與我當初無異。”
秦皓打斷他。
“再說,當世舉子,到科考上本也是要競爭的。各憑本事而已,沒有誰不能向誰提出較量一說。”
“可是——”
小廝就想逞逞口舌之快,對秦皓這份冷靜感到很是憋屈,他抱怨道:“少爺,你好歹也比他早中解元三年呢,怎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啊!”
秦皓搖搖頭:“我確實不喜歡蕭尋初這個人,但事已至此,埋怨無益。有這個閑時間責備他人,不如找先生多評幾份卷子,查漏補缺,憑實力讓對方知難而退。好了,走吧。”
言罷,秦皓亦朝“蕭尋初”的方向深深望了一眼,然後轉回頭,做正事去了。
小廝咬咬牙,只得跟上。
*
另一邊,謝知秋也開始專心準備科考。
她在這一點上與秦皓想法相似,縱然是要競爭,也沒必要花無謂的時間去攻擊對手,倒不如磨礪自己。
秦皓三年前就入了太學,三年都在準備春闈,且學了不少東西,在這一點上,是謝知秋落後了。
於是她先到處聆聽講習,查漏補缺。
她雖受過甄奕的教導,但甄奕教她,教的是學識,而不像其他學生那般,將大量心思都放在琢磨考題和考試技巧上。盡管她姑且還是過了秋闈,但謝知秋心中也清楚,這是她的短板,春天的會試比解試難度更大,她必須在這方面花心思,學習如何迎合考試思路。
遂謝知秋按部就班,到處聽講,而正當這個時期,倒是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這日,一節講習結束,先生收拾了教案要走,倏然見一個身影舉著文章竄上去,畢恭畢敬地問:“宋先生,我作了一篇文章,可否請先生幫我看看?”
先生步子一頓,將文章接過。
然後,先生將這文章一目十行地掃了掃,還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就將卷子還給學生,道:“開頭和結尾都寫得不好,再改改。”
說完,他提步要走。
學生傻眼了,幾步追上去問:“先生可否再看看,多給點建議?這樣未免太快了。”
先生道:“到時候你去參加會試,考官也是這樣評卷的。那麽多卷子,哪兒能一篇篇看得這麽細?開篇起得漂亮,結尾收得妙,就贏一大半了。註意字寫好點,免得謄錄官謄抄你卷子的時候寫錯字,還有考試前少吃點東西,免得考試時出恭、被人蓋了屎戳子。對了,你字也寫得有點潦草,再練練。”
學生還想再問,但先生加快步伐,沒多久就走遠了。
那學生垂頭喪氣,拿著文章楞在原地。
謝知秋其實也想找人評卷,只是尚未付諸行動,見此狀況,不免多看了兩眼。
然後,她就發現這個學生有點眼熟。
“……林世仁?”
學生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回過頭,看到謝知秋,眼前一亮:“蕭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初兒, 你想不想和為娘一起去騎馬?”
十月中旬的時候,謝知秋忽然發覺姜淩對她熱情了許多。
自從以蕭尋初的身份回了將軍府,姜淩就是全家對她最戒備的人。這種變化, 不免讓謝知秋受寵若驚。
由於姜淩給人印象的特殊性, 她本以為要完全取信對方得要費不少功夫,沒想到這麽容易。連謝知秋自己都不清楚她是因為什麽取得了姜淩的信任。
不過這對她而言, 無疑是好事。
謝知秋感到心頭大石落下, 松了口氣。
當然, 當姜淩邀請她騎馬的時候,她仍不敢當著將軍夫人的面展示自己拙劣的騎馬技術,會以腳踝傷著為借口婉拒。
不過, 她很快發現這是個觀察姜淩騎馬的好機會。
姜淩騎馬技術非常高超, 而且她有在騎馬的時候總結技巧的習慣,只要謝知秋站在旁邊,她就不時會說一些騎馬的小要點。
謝知秋試探地問了一些小問題以後, 姜淩甚至會親自演示給她看。
謝知秋趕快記在心裏,等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再悄悄練習。
這樣做的效率一下子就比她自己憑著馬夫的只言片語瞎捉摸高多了,不出半月, 謝知秋就感覺自己騎得像樣起來。
*
蕭家的生活大致安定以後,謝知秋迅速將眼光重新放回正事上。
對謝知秋來說,當下最要緊的, 還是準備明年的春闈。
很快,她便著手進入太學。
作為梁城的官方學府, 相比較於達官顯貴後裔才能進入的國子監, 太學對學生背景的要求要低許多, 即使是寒門子弟也有入學的機會,盡管多多少少仍然會偏向官員的孩子, 但對平民來說,這已經是最好機會。
除了學生來源,太學與國子監的最大區別在於,國子監生經過多年學習後,可以不通過科舉而直接“蔭”官,而大部分太學生只是借太學讀書,該老老實實參加會試,還是得老老實實去參加。
由於蕭將軍當年顯赫的軍功,以及當今聖上對蕭家存著的愧疚之心,蕭家當然也有將男孩送去國子監的名額。
不過蕭尋初當年連在白原書院讀書都要跑,自是不想去國子監,這個名額便理所當然地交給了既是長子又願意聽從父親安排的蕭尋光。
謝知秋對此倒沒什麽意見。她本來就不是蕭家人,能借著蕭尋初的身體參加科舉,還可以參加太學的考試,已經是她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機會,理應珍惜。
所以,當秋闈過後,太學的名額有了空缺,謝知秋毫不猶豫地去參加了太學的補試。
太學作為朝廷設立的官方高等學校,福利相當好,太學生不僅可以得到衣食住行的保障,甚至還享有免除一定稅役的特權。
既然福利優厚,那麽太學生的數量肯定也是有定額的,有缺才有補,故而太學的入學考試也稱作“補試”。
要進入太學學習,若非特殊情況,起碼也得是舉人才行。
謝知秋雖然是個解元,但她的解元只是梁城一地鄉試的頭一名,而太學招收全國的學生,會有各地受到推薦的優秀學子慕名而來,不乏有其他地方的解元不說,也有往年的出眾學生。謝知秋不敢不可一世地認為自己必能得選。
她抱著謙虛的想法去考,心想考上最好,若真沒考上,也只能繼續自己學習。
因此謝知秋出考場的時候,心態相當好,沒有太大負擔。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那份補試考卷,一交上去,就被單獨挑了出來,送到兩位禮部官員面前。
“——陶兄,你看我沒騙你吧,這學生是不是文采飛揚,又寫得一手好字?”
若是謝知秋在場就能認出來,挑走她考卷的兩名禮部官員,正是秋闈時在她附近走動過的監考官。
這兩人一人姓李,一人姓陶,平日都在太學任職。
此刻,那陶姓官員看謝知秋的卷子看得入了迷,一旁的李姓官員喚了他好幾聲,他才回過神來。
“好文章!真是好文章!而且字也寫得好!”
陶姓官員看得拍案叫絕,連連讚嘆。
“都不必說這份文采了,光是這個字……只要能用這個字將奏折寫得賞心悅目,何愁不能從一眾普通人中脫穎而出,叫聖上記住他的名字?只是可惜……”
他看向卷子上的署名——
“蕭尋初”這三個字,分外灼眼。
李姓官員默然,知道對方在顧慮什麽,說:“我確實也沒想到,他居然會是蕭斬石的兒子。誰能想到一個武夫,能生出這等才華的孩子來?”
陶姓官員搖頭:“蕭斬石的孩子還是算了吧。蕭斬石在聖上那裏身份微妙,還是少沾為好。若是與這蕭家走得太近,平白惹了官家猜忌,未免太冤。
“再說,蕭家這等武將多半是主戰派,而如今上面那位……大家都知道,他一向是主和的,與武將合不來。這蕭尋初,未必能得他的中意。”
李姓官員半晌沒有吭氣。
他將那張卷子又拿起來,認真又看了一遍,遺憾道:“可是你看這文章,寫得多好啊……”
陶姓官員側目:“你很欣賞他?”
李姓官員道:“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能寫出這種文章的人了,當年甄奕的鼎盛時期,想來也不過寫到如此。”
陶姓官員嘆氣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坦白而言,一篇文章,在官場上又有什麽用呢?文采好的人,卻未必實幹,也未必派得上用場。你看唐朝的李太白,千百詩文技驚四座,被人稱作詩仙,真到做官上,卻也難有建樹。”
李姓官員儼然對“蕭尋初”是十分惋惜的,但他並未直接回答。
倏忽,他像是想到什麽,又道:“若按照常理來看,這蕭斬石的兒子確實不能說是很好的選擇,但凡事要換個角度——
“聽說這蕭尋初與他父親關系並不好,十五六歲就離家出走了,若不是這回中了解元,還不會被蕭家接回去。
“現在這蕭尋初回家是回家了,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瓷器,一旦碎掉過,裂痕猶在,又如何能當真恢覆如初?拉攏蕭尋初,又未必要拉攏蕭斬石。
“若是我們順利接觸到他,對他好生教導,讓他走到我們這一邊,在他人看來,不就是蕭斬石的兒子也成了主和派?說不定反倒會有意外之效果。
“再者,其實我事先打聽了一下,聽說這蕭尋初從小特立獨行,不被父母師長理解,從未有過像樣的老師在仕途上引導他。
“如果我們現在抓住時機,去當第一位支持他、引領他的人,在他看來,豈不就是發掘他的伯樂?今日我等先投之以木桃,將來又何愁他不會報之以瓊瑤?
“反正稍微試一試,給他一點善意,又不費什麽事。若是最後還是不行,再及時撇清關系就是。”
陶姓官員稍寧,似有意動。
“你的意思是,我們就先給他機會,接觸他一下試試,若是不行,就當沒有過這回事、沒交流過這號人?”
“……算是吧。陶兄意下如何?”
陶姓官員凝思半晌。
良久,他點了下頭,道:“也行。反正我們現在青黃不接,正缺年輕人,試試無妨。”
*
沒多久,太學補試的結果下來,謝知秋被錄取了。
謝知秋尚不知這成績背後的彎彎道道,只覺得自己今後算是太學生了,讀書會更方便,還可以找太學裏的先生看自己的文章,不免松了口氣。
算起來,這還是“蕭尋初”回到蕭家以後,第一次展現自己在讀書方面的才能。
蕭將軍得知“兒子”一考就考進去了,不免楞了楞,半天才道:“哼,還算不錯吧。不過進了太學,離考中進士還遠得很。你若真想娶謝知秋,還得繼續努力,更不要說你還跟謝家放言說自己要中狀元了。”
謝知秋已適應了蕭將軍在兒子面前的不假辭色,她只對蕭將軍拱了拱手,表示知道。
*
上學之日一到,謝知秋一早起來整裝收拾。
五谷照例來看少爺的情況時,門一開,他簡直當場楞住——
上一次見如此衣裳楚楚的少爺,已不記得是多少年前了。
太學不同於普通私學,是有著裝要求的。
所有太學生進出太學,都要穿“白色襤衫”。
這是一種細布寬袖的圓領衣裳,上下一體,中間以黑色布帶一束,走起路來白衣飄飄,十分輕盈,是很有文人風範的衣服。
蕭尋初生得一副好相貌,奈何他以往不太珍惜,總是以邋遢的面目示人。正所謂人要衣裝,如今他這麽一穿,又換了一身霜雪般冷銳的氣質,隨便往哪裏一站,都有人中龍鳳的味道。
五谷呆了半晌,才笑道:“這衣服好看,適合少爺。”
謝知秋本人是無所謂穿什麽的,倒覺得蕭尋初原本的打扮更方便,今後又要開始束發了,反而嫌麻煩。
五谷問她:“少爺可是這就要出發了?”
謝知秋頷首,道:“走吧。”
*
時值十月金秋,距離二月中旬的春闈,還有三個多月。
對秋闈考生來說,才放榜一個月有餘,可若是考慮到春闈,就又到了緊張的時刻。
梁城學子中已經彌漫起焦慮的氣氛,太學裏考生聚集,感覺尤為突出。
謝知秋一身學子服步行在太學中,改換衣裝之後,她特征沒有以前明顯了,倒沒什麽人認出她是蕭尋初。
反換她側目看其他人,只覺得擦肩之人個個都在備考——
“子曰,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後……後面是什麽來著?可惡!我明明早就背下來了,為什麽這麽簡單還會忘掉?!”
“禦書閣那裏人又滿了,沒辦法,我們回房讀書吧。”
“明日講習的餘先生早年壓中過考題,他的課一定要去聽。”
“張兄,你可否看一看我的文章?這是我根據《林大典舉業考學》後面列舉的題目寫的一篇賦論,先生太忙,總是沒法給我評價。”
“當然可以,吳弟,不如我們交換看如何?”
“哎,張兄,你說我們真的能考上嗎?”
“怎麽不能?!你想想當今同平章事齊慕先,不就是寒門出身,一窮二白終於登上位極人臣之位!如今已穩坐相位二十餘載,可謂寒門學子的榜樣!科舉對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讀書人而言,是最公平的機會!他當年可以,我們為何不行?來,我還有篇文章,你再幫我評評。”
“好!”
……
謝知秋本打算先熟悉熟悉環境,再聽聽當日的講學,沒想到拐過一個彎時,正遇到秦皓從講習堂裏出來!
二人一個面照,俱是一怔。
高月娥本已上謝家談起秦家與謝家的婚事、卻被“蕭尋初”橫插一腳阻攔的事,秦皓不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再加上,謝知秋主動給謝老爺出的主意,秦皓多半也知道了“蕭尋初”打算與他競爭。
二人碰面,氛圍不免尷尬。
謝知秋當時說她要與秦皓較量,只是為了說服謝老爺的權宜之計,並非真的想與秦皓為敵,故而她先回過神來,作揖道:“秦兄。”
秦皓一頓,也回了一禮,說:“蕭兄。”
秦皓身邊帶著小廝,那小廝手裏抱著起碼六七卷文章,兩人似乎在講習堂裏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謝知秋問:“秦兄這麽早就走?不聽今日的講習嗎?”
秦皓不知他面前之人是謝知秋,反而對“蕭尋初”這個人心情覆雜。
他本不想與蕭尋初有太多來往,但對方主動搭了話,他還是回答道:“這位先生的講習我已聽過,考試也通過了,不必再聽。今日過來,只是想請先生評評我寫的文章。
“我等下還有別的先生要去見,已有些耽擱。蕭兄若不介意,我先告辭了。”
言罷,秦皓不予久留,拱了拱手,便要離去。
謝知秋往講習堂中看了一眼,只見裏面果然有位太學的先生,對方給秦皓評完卷子,似乎有點累了,正站在窗口看桂花。
謝知秋若有所思,但並不挽留秦皓,與之道別。
*
卻說秦皓帶著小廝走遠。
那抱著卷子的小廝回頭看了眼“蕭尋初”的方向,眼神憤憤——
“呸,裝模作樣的東西,現在倒是知道穿得人模狗樣了,當人不知道他當初是什麽鬼樣子?這麽個人,他怎麽還有臉來和我們少爺打招呼?”
秦皓一頓,制止他繼續說下去,道:“莫要胡言,蕭兄如今也進太學了,低頭不見擡頭見,碰上是難免的,若是互不說話,反而奇怪。”
“可若不是他,少爺早已如願與謝家小姐定親了!”
這小廝其實一向不太喜歡謝知秋,但現在相比之下,他更不喜歡這蕭尋初。
只見他嘴皮子動得飛快,道:“更別提這個人,他還膽敢提出要與少爺比試,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蕭兄是今年的解元,名次與我當初無異。”
秦皓打斷他。
“再說,當世舉子,到科考上本也是要競爭的。各憑本事而已,沒有誰不能向誰提出較量一說。”
“可是——”
小廝就想逞逞口舌之快,對秦皓這份冷靜感到很是憋屈,他抱怨道:“少爺,你好歹也比他早中解元三年呢,怎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啊!”
秦皓搖搖頭:“我確實不喜歡蕭尋初這個人,但事已至此,埋怨無益。有這個閑時間責備他人,不如找先生多評幾份卷子,查漏補缺,憑實力讓對方知難而退。好了,走吧。”
言罷,秦皓亦朝“蕭尋初”的方向深深望了一眼,然後轉回頭,做正事去了。
小廝咬咬牙,只得跟上。
*
另一邊,謝知秋也開始專心準備科考。
她在這一點上與秦皓想法相似,縱然是要競爭,也沒必要花無謂的時間去攻擊對手,倒不如磨礪自己。
秦皓三年前就入了太學,三年都在準備春闈,且學了不少東西,在這一點上,是謝知秋落後了。
於是她先到處聆聽講習,查漏補缺。
她雖受過甄奕的教導,但甄奕教她,教的是學識,而不像其他學生那般,將大量心思都放在琢磨考題和考試技巧上。盡管她姑且還是過了秋闈,但謝知秋心中也清楚,這是她的短板,春天的會試比解試難度更大,她必須在這方面花心思,學習如何迎合考試思路。
遂謝知秋按部就班,到處聽講,而正當這個時期,倒是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這日,一節講習結束,先生收拾了教案要走,倏然見一個身影舉著文章竄上去,畢恭畢敬地問:“宋先生,我作了一篇文章,可否請先生幫我看看?”
先生步子一頓,將文章接過。
然後,先生將這文章一目十行地掃了掃,還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就將卷子還給學生,道:“開頭和結尾都寫得不好,再改改。”
說完,他提步要走。
學生傻眼了,幾步追上去問:“先生可否再看看,多給點建議?這樣未免太快了。”
先生道:“到時候你去參加會試,考官也是這樣評卷的。那麽多卷子,哪兒能一篇篇看得這麽細?開篇起得漂亮,結尾收得妙,就贏一大半了。註意字寫好點,免得謄錄官謄抄你卷子的時候寫錯字,還有考試前少吃點東西,免得考試時出恭、被人蓋了屎戳子。對了,你字也寫得有點潦草,再練練。”
學生還想再問,但先生加快步伐,沒多久就走遠了。
那學生垂頭喪氣,拿著文章楞在原地。
謝知秋其實也想找人評卷,只是尚未付諸行動,見此狀況,不免多看了兩眼。
然後,她就發現這個學生有點眼熟。
“……林世仁?”
學生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回過頭,看到謝知秋,眼前一亮:“蕭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