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高關澄長跪
關燈
小
中
大
第85章 高關澄長跪
◎太子喪儀◎
馬廷庸等人已經等在輔仁殿, 政務那麽多,就是太子喪儀都要等著處理,他絲毫不敢大意。
而高關澄已經收到消息, 孟廷元在江南大開殺戒。陛下給了孟廷元旨意, 可先斬後奏,這是放手讓他去鬧。
稍有不慎,京中都會惹來殺身之禍。
陛下如今誰也不見, 只有宗親才能見到陛下,比如廉親王, 比如康親王府的老王妃,康親王人還在廣東, 這次也要北上為太子送葬。
高關澄自從聽到宗子被殺, 就已經有點亂了陣腳。
思慮了一夜, 把帖子都送到廉親王府去了, 他不知道趙善易看都沒看就扔了。
趙善易心裏冷笑,這幫狐貍們這會兒想起他來了, 陛下的刀都加到脖子上了,才想起來喊救命。早些猖狂的勁兒去哪了?
怎麽不狂了?
趙善易自己都繃緊神經,連知道裴峴回京都沒能見一面。
這幾日宮中忙碌, 他要防著這幫人狗急跳橋做出什麽沒腦子的事情。誰掉了腦袋他不在乎, 但血濺出來可不是好事,惹得那幫言官再喋喋不休實在是煩人。
裴峴提領京衛營,駐守在城外,安陽侯領著人去看守皇陵,陛下的陵寢都沒修好, 更別說太子。陛下的旨意是將自己的陵寢先給太子用。
陛下的意思, 太子要停靈六個月, 這肯定是不行的,這確實是不合規矩。
但沒人敢反對,敢去觸這個黴頭。
廉親王在等康親王入京,到時候由輩分更高的康親王來為陛下寬心,並為陛下分說。但難保有人為名聲,做這個死諫的言官,讓陛下在氣頭上擔惡名。
為臣者,就要想的多一些,為陛下考慮的周全一些,這不是壞事。
所以廉親王在這件事上處理的非常謹慎,他連後宮周太後的召見都沒去,畢竟周太後可不是安分的人,這種時候她實在不適合出來見人。
在禮部沒有理清楚之前,誰都不要輕舉妄動。
趙幼澄這裏日日都有信件到,入京的信到這裏是最快的,她得到的消息甚至比京中更快。
孟廷元跟瘋了一樣,已經斬殺了高關澄的族兄。
因為高家宗主設計拖孟廷元下水,只是沒想到孟廷元根本不講武德,帶著陛下的密旨,直接大開殺戒,連證據都等殺了人後慢慢收攏。
這要是放在從前是不可能的,那幫言官會用一張嘴殺死他。可現在太子駕崩了,陛下震怒,他們居然都知道怕了。
可見世人都是欺軟怕硬,他們也知道陛下這次是震怒。沒人敢多嘴。
而孟廷元或許是因為已經知道太子沒了,也知道陛下心中太恨。
也或者是他心中也有恨。
總之,高家宗主一死,江南一片死寂,人人自危,張克定趁機壓糧價。馮直這邊原本高門緊閉的大族們如同決堤一樣,開始拋手中囤的糧,爭著和馮直談米券。最後保價的關頭了,馮直無疑是最後的避難所。
聚在馮直身邊的糧商們一擁而上,都壓上身價,大肆吃進糧食。
只需一個月,最晚兩個月,馮直開了頭,後面的價格會更低,讓那些糧商也賺一點。
馮唐的信要謹慎很多,關於這樣大肆吃進的糧,他的意思是先進河南倉,河南倉的糧食北上,這樣也能掩人耳目。
他在信的結尾祝賀這次的成功,畢竟江南的糧價已經降下來了,想必京中用不了多久也會降價,那些大族拋售了大部分糧食,剩下的低價出售,也不算傷本,他們可能不知道,冬至之前糧價都不可能漲上去……
江南那邊關於如何調度,錢花的怎麽樣,趙幼澄一概不問,全權交給馮唐去安排。
等到第五日,馮唐信中說,江南糧價已經跌至七十文一鬥,但眼下孟廷元殺瘋了一樣,已經抄了兩家了,糧價怕還是會大跌。
趙幼澄知道這是陛下拿內閣大臣高關澄開刀,把江南的大族們鎮住了。
這些日子雖然她不在京中,也知道那些老臣定然給陛下施壓了,若不然孟廷元不能這麽瘋。
鵲仙橋向北是宣武殿,再向後才是輔仁殿,向西是養性殿和學士殿。高關澄此刻跪在宣武殿前,他族兄被誅殺的消息傳來後,他就知道高家完了。
怎麽也沒想到一貫溫和的陛下,怎麽會大開殺戒。
他們不敢說多大的掌控,但自認是了解陛下的。可偏偏最了解的帝王給了他致命的一擊。
這十年來,陛下和內閣偶有爭執,但從無這麽兇殘。
這麽多年他不敢說跋扈,但也兢兢業業,為陛下效忠……
不光高關澄,京中大部分都驚呆了,被這個消息都震的不敢輕舉妄動。
高關澄接著走了第二步臭棋,就是私自跪在宣武殿前。
他若是告病,陛下都不會把他怎麽樣,可他偏偏選了最下策,趙善易一聽說他跪在那裏,就嘆息:“高關澄老了,糊塗了。這次他必死無疑。”
而後心裏莫名煩躁,這幫人為什麽非要鬧事?非要在太子停靈的時候鬧事?
這是嫌脖子和腦袋離得太近了嗎?
趙暉原本是不知道的,楊壽山怕陛下生氣,都沒有報這件事。
直到午後了,周憲實進養性殿的時候才說高關澄跪在那裏。
趙暉聽著周憲實委婉稱,高大人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他冷笑,問楊壽山:“高大人可是在殿外?”
楊壽山這才細細解釋了。
“高大人不曾進左二門,是跪在宣武殿前。”
趙暉聽得冷笑:“是嗎?他這是跪給天下人看的嗎?讓天下人指責朕刻薄寡恩嗎?呵,他既然愛跪著,就讓他跪著。朕還沒有和他算賬,這就來威脅朕了?怎麽?他勞苦?那要不朕挪開,這把椅子讓給他來坐?”
周憲實聽得嚇了一跳,趕緊俯身:“陛下息怒。”
趙暉:“任何人不準去過問,什麽時候跪死了,什麽時候來報!”
周憲實從沒見過這樣的趙暉,這些時日一直傳陛下性情大變,他還不相信。
可眼前的陛下殺性這麽重,做不得假。
楊壽山應了聲就退下了,周憲實原本還有說情的心思,此刻根本不敢沾身了。他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太子駕崩本就是國祚不穩,內閣那幫人明明可以緩緩圖之,為何要試圖去左右尚且在壯年的陛下。
沒有人知道高關澄當日說了什麽徹底惹怒了陛下。
周憲實來報的還是江南的糧價,孟廷元領的命是查辦高家,但是淤泥之下水太渾。他就徹底起底,有慶王和張克定互為援手,已經撒開網查,眼下已經抄家兩家,剩下的還在查辦中。
周憲實的意思倒也不是給高家求情,而是讓孟廷元適可而止。
孟廷元這麽殺下去,將來不好回京。他不敢為江南的人求情,所以為保孟廷元,希望陛下想想這次不要命的孟廷元,畢竟他自小和陛下一起長大,這些年為陛下沖鋒陷陣。若是在江南殺的太狠,將來孟廷元怕是不能善終。
畢竟殺戮太重,死仇太多,對孟廷元沒有好處。
這明顯是他的感情牌,趙暉這會兒也感情占了上風。
聽了周憲實隱晦的提醒,心裏的火氣其實散了一些。其實他若是狠一些,可以另派人去繼續查,而不是讓孟廷元一個人在江南。
所以周憲實猜讓孟廷元南下是陛下臨時起意。
朝臣如今怕的是陛下徹底清查江南。但他知道不會的,因為太子的事,陛下沒有精力去查江南了。若不是高關澄觸了龍須,陛下也不會這樣的。
失去太子,讓陛下生了舊情,怒氣撒出去了,也就過去了。
總不能將大族一個一個殺過去。
“孟廷元本就是為倒賣官糧的事情南下,朕保他一輩子,朕倒要看看,他的麻煩在哪裏。”
周憲實見他松口,將案子攏在倒賣官糧上,心裏也放心了,滿口答:“是。臣明白。”
等出了養性殿,這下連宣武殿也不能走了,只從西角門悄然出宮。
周聿昭從宮中禁嚴開始,只見過幾次趙延之,醇親王府一落千丈,趙延之自己也要臉,混賬雖然是真混賬,但要臉,也不怎麽出門了。
宮中別說他,就是太後娘娘也不能召見誰,所以宮中的事誰也不知道。
趙延之沒滋沒味說:“眼下這個狀況,人人自危,哪裏敢議論,也就趙善易那只屬狐貍的清楚宮中的狀況,他一個宗室破落戶的庶子,命好被廉親王看上收成嗣孫,這才飛黃騰達了……”
話語中難免都是嫉妒和艷羨。
畢竟趙善易的出身,一直都是別人詬病他的地方,就連他心眼多,別人也說是他窮破落戶心眼多才攀上廉親王。
周聿昭不這麽看,趙善易的本事不是攀上廉親王,而是得陛下重信。
就比如裴峴這樣始終置身世外的權臣,幾乎不參加朝政。但朝中的樁樁件件事都有他的影子。
這才是周聿昭最忌憚的。
可他出身和他們不同,向來沒有交情。眼下這種什麽也不知道的狀態會讓人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周聿昭掉頭去了叔祖父的府上。
周憲實很晚才回來,陛下不理朝政,各地的折子都要處理,六部的政務也要處理。高關澄一出事,馬廷庸和張玉倒是老實了,但馬廷庸看似有好高關澄同進退的意思。呂大人因為太子駕崩,身體不行了,也告假了。
入秋了,今年是個多事之秋。
周聿昭見周憲實進了院子,就起身去迎,周憲實見他來,笑笑說:“吏部還穩當吧?”
周聿昭:“眼下都穩當,這個當口,誰也不敢亂動。”
周憲實點點頭:“安分些吧,現在撞上來就是個死。”
周聿昭聽得驚愕,看著叔祖父不明白他的意思。
周憲實:“孟廷元在江南大開殺戒,高關澄怕是要折在宮中了。”
這些周聿昭一概不知。
“怎麽會?”,周聿昭聽的目瞪口呆。
陛下登基這麽多年,性格溫和是眾所周知的。
周憲實嘗了口茶,嘆氣:“太子去的太突然了,許是性情大變吧。”
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周聿昭問:“那,江南那邊……”
周憲實擡手微微壓了壓,示意他不要急,慢慢說:“你回信告訴他們,朝廷的決心不是他們能抵抗的。戶部怎麽安排,張克定怎麽吩咐,他們就怎麽做,否則就是下一個高家。”
周聿昭還不知道江南的高家已經被查辦。
“高家怎麽了?”
周憲實喝了口茶,才慢慢解釋:“高關澄僭越,妄議君臣之道,惹了殺身之禍。為君者受制於人固然難受,但轄制臣卻不難。他性情再綿軟,也是天子。”
說著說著就有幾分寂寥。
也可能是有幾分兔死狗烹之感,周聿昭想了一會兒才問:“是因為江南糧價?”
周憲實沒說話,顯然這就是導火索,再加上太子駕崩的事情,在陛下眼前較勁。
實在是慌不擇路,走了下下策。
周聿昭聽著這些消息,最後問:“那裴荀呢?”
周憲實疑惑:“裴荀怎麽了?”
“戶部的人先南下,而後孟廷元才去的江南。陛下這是……”
“不會。”。畢竟白日陛下說了,是為了倒賣官糧的案子。
周聿昭卻沒那麽樂觀:“可是陛下召了裴峴回京。”
周聿昭還是盯著裴峴等人。
不得不說趙暉防著內閣的人,除了他親手提拔的人,其他的人他都信不過。
裴峴、趙善易等一眾京畿將領,才是他的嫡系。
周憲實:“不要多想,這些就算知道也要裝作不知道。最近不要進宮,尤其是不要去延嘉殿。”
周太後的野心他知道,但是現在不是她聰明的時候。
禮部的廉親王隨時可以為陛下采選,誕下皇子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這時候他不能輕舉妄動,他絲毫不懷疑,他和周太後一接觸,陛下就能發配了他。
趙暉從太子病重開始就獨居在養性殿,這麽久了,他身體也熬不住。
太子的事情讓他元氣大傷,但因著太子的事情,整頓江南也是不得不做的。孟廷元的折子每日都會有,高家的一部分證據是
麗嘉
馮志提供的。
趙暉看完馮志的密信,面無表情扔進香爐中。
問楊壽山:“人還在嗎?”
高關澄已經跪了一整日了,這會兒入夜了,還跪在那裏。
楊壽山答:“還在。”
趙暉問:“是不是覺得朕太不仁?”
楊壽山搖頭:“陛下仁善已久,才養成他們恃寵而驕的性子。”
趙暉冷笑一下,沈沈說:“朕的太子沒了……他們卻只顧著他們的錢,誅九族都不能解朕的恨。”
楊壽山感同身受。
不要輕視一個帝王的怒意。
宮中沈寂寂的,所有人都看起來很悲傷。
山裏的趙幼澄也知道,她清凈不了多久,因為禮部的人到時候會召集他們姐弟去宮中為太子祭拜。
入秋後山中已經很冷了,她還是喜歡坐在閣樓上望著遠處的山巒。
一整日都在忙碌,只有晚上的時候她只想一個人靜靜。
冬淩也去江南了,這次的護衛只有彭懿和裴峴的人。
她聽到身後有動靜,也只是以為是趙誠上來了,閣樓上四面的窗開車,冷風灌進來,吹的臉上冷冷的。
直到身後的人用外袍將她裹住,她才回頭驚愕:“你怎麽來了?”
裴峴:“西郊大營離這裏本就不遠。”
趙幼澄問:“城中還太平吧?”
“明日該回去了,廉親王主持太子喪儀。”
她看他一眼,明知道她不是這個意思。
裴峴又說:“高關澄出事了。”
趙幼澄也猜到了,馮唐在信中說,孟廷元的手段非常硬,直指高家,並拿住了證據。高家宗主因為反抗被誅殺,剩下的人都已經收監,到時候押送北上發賣。
高關澄救不了高家,要麽告罪,要麽一死。可高關澄的性子不可能告罪的,那就只有一死了。
現在和前世完全不同。
前世他投了周憲實,陛下也沒精力整頓江南,因為馮志案,陛下白白折了一個馮志,沒有驚起一點水花。高關澄在後期更是附和周太後等人,上折子讓病中的陛下還政於嫡支。
現在高關澄要死了,這幫人激怒了陛下,皇祖母總不會還妄想這些吧。
她輕輕嘆氣:“是他們該死,太子駕崩這是國殤。他們還不消停,不是尋死是什麽?”
裴峴見她對太子的事很傷心。雖然她嘴上不說,但情緒很低很低。
“太子其實病了很久了。”
這是他難得多嘴一次。
別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是知道的。
趙幼澄看著他:“你知道?”
裴峴卻不肯再多說了:“明日禮部的人會來請你,到時候跟著禮部的人回去吊唁就是。”
趙幼澄問:“陛下怎麽樣?”
裴峴:“你到時候見了就知道了。”
趙幼澄披著他的披風,因為太長了拖在地上,站在他身邊小小一團。兩人並肩站在閣樓上看著遠處。
趙幼澄說:“太子沒了怎麽辦?儲君是繞不開的問題。”
她差點就說,陛下的身體也未必康健……
裴峴:“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
趙幼澄也知道自己因為心中不安,才會話多。
趙誠在不遠處看著,問吳順:“裴大人什麽時候來的?”
“不知道。”
趙誠問:“彭懿是阿姐的人嗎?”
吳順雖然不知道他什麽意思,但也悄聲說:“冬青姑姑說了,彭將軍是裴大人打發來保護殿下的。”
趙誠卻看出不一樣的東西了。
阿姐從來不和別人打交道,最熟悉的也不過是宗親中的幾位,比如趙善易表哥,連幾位師兄都不怎麽見,卻唯獨對這位師叔一直都很親近。
但再尊敬的師叔,也不可能夜伴三更來探望晚輩。
他大概明白了,自然不可能和吳順講。他在廊檐下占了很久,才說:“等裴大人走後,你叫我一聲,我有事和阿姐說。”
吳順還沒明白,主要是根本沒往那裏想,只管應聲。
趙誠卻在想,怪不得上次阿姐將他托付給裴大人。
可他是阿姐的師叔,有悖倫常。他心裏並不滿意,只是覺得怪怪的。裴大人會給阿姐帶來麻煩,所以他心裏很排斥。在他心裏阿姐能配得上天底下最好的兒郎。
等很晚了裴峴才走,至於趙幼澄忙碌的事情裴峴一概不知,所以他只當她是城外躲清閑。
趙誠來書房尋她,不經意問:“裴大人來了?”
趙幼澄也不瞞著,對裴峴的事情她向來很坦蕩。
“是,明天禮部的人會來,明天要進宮。”
趙誠問:“裴大人來因為這件事?”
“你想問什麽?”
“沒什麽,也不知道城中怎麽樣了。”
趙幼澄也沒多想,只說:“師叔說城中有些不太平,但這些不關我們的事。”
趙誠也知道。他原本想問幾句裴峴的事,但最後又作罷了。
第二天一早禮部的人就到了,來的還是老熟人薛禮。
薛禮到了別院,見別院中掛白,面上也有些沈寂。
趙幼澄換了禮部帶來的衣服,領著趙誠就回城了。
從進城後就沒有人說話,直入東宮,趙幼澄在東宮看到安成,她看起來很糟糕,整個人渾渾噩噩的。
見她來了,哀傷地哭著說:“阿姐,太子沒了。”
趙幼澄見她這個樣子,眼淚也忍不住,抱著她哄:“我知道,我知道。”
安成哭的嗚咽不成聲,還有宗親中的長輩們,趙幼澄領著她去看蘇皇後。
蘇皇後還不能起身,也沒見人,趙幼澄稟報女官,能不能帶安成回去。
現在蘇皇後顧不上她,安成沒人管著,這樣肯定不行。
兩儀殿的女官進去稟報後,等了很久才出來說準了。
大約是往陛下那裏請示了。
趙幼澄進城早,誰都沒遇見她領著安成回了太微宮,安成起初哭著不肯出宮,趙幼澄哄她:“晚間就送你回來。”
安成哭的不再像從前那樣,大概是眼淚流的太多了,既不出聲也不流眼淚。
“我要陪母後。”
趙幼澄:“你要先養好身體,讓自己好好的,娘娘還等著你去侍奉。”
安成哭著說:“我知道了,我和阿姐回去,等我好些了,我就去侍奉母後。”
趙幼澄心疼她,回去讓章嬤嬤在湯中兌了安神藥,哄著她喝了,把人安頓在她東屋的炕上。
趙誠進了東宮也哭了一場,昔日一起讀書的兄弟,這才多久,人就沒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太子喪儀◎
馬廷庸等人已經等在輔仁殿, 政務那麽多,就是太子喪儀都要等著處理,他絲毫不敢大意。
而高關澄已經收到消息, 孟廷元在江南大開殺戒。陛下給了孟廷元旨意, 可先斬後奏,這是放手讓他去鬧。
稍有不慎,京中都會惹來殺身之禍。
陛下如今誰也不見, 只有宗親才能見到陛下,比如廉親王, 比如康親王府的老王妃,康親王人還在廣東, 這次也要北上為太子送葬。
高關澄自從聽到宗子被殺, 就已經有點亂了陣腳。
思慮了一夜, 把帖子都送到廉親王府去了, 他不知道趙善易看都沒看就扔了。
趙善易心裏冷笑,這幫狐貍們這會兒想起他來了, 陛下的刀都加到脖子上了,才想起來喊救命。早些猖狂的勁兒去哪了?
怎麽不狂了?
趙善易自己都繃緊神經,連知道裴峴回京都沒能見一面。
這幾日宮中忙碌, 他要防著這幫人狗急跳橋做出什麽沒腦子的事情。誰掉了腦袋他不在乎, 但血濺出來可不是好事,惹得那幫言官再喋喋不休實在是煩人。
裴峴提領京衛營,駐守在城外,安陽侯領著人去看守皇陵,陛下的陵寢都沒修好, 更別說太子。陛下的旨意是將自己的陵寢先給太子用。
陛下的意思, 太子要停靈六個月, 這肯定是不行的,這確實是不合規矩。
但沒人敢反對,敢去觸這個黴頭。
廉親王在等康親王入京,到時候由輩分更高的康親王來為陛下寬心,並為陛下分說。但難保有人為名聲,做這個死諫的言官,讓陛下在氣頭上擔惡名。
為臣者,就要想的多一些,為陛下考慮的周全一些,這不是壞事。
所以廉親王在這件事上處理的非常謹慎,他連後宮周太後的召見都沒去,畢竟周太後可不是安分的人,這種時候她實在不適合出來見人。
在禮部沒有理清楚之前,誰都不要輕舉妄動。
趙幼澄這裏日日都有信件到,入京的信到這裏是最快的,她得到的消息甚至比京中更快。
孟廷元跟瘋了一樣,已經斬殺了高關澄的族兄。
因為高家宗主設計拖孟廷元下水,只是沒想到孟廷元根本不講武德,帶著陛下的密旨,直接大開殺戒,連證據都等殺了人後慢慢收攏。
這要是放在從前是不可能的,那幫言官會用一張嘴殺死他。可現在太子駕崩了,陛下震怒,他們居然都知道怕了。
可見世人都是欺軟怕硬,他們也知道陛下這次是震怒。沒人敢多嘴。
而孟廷元或許是因為已經知道太子沒了,也知道陛下心中太恨。
也或者是他心中也有恨。
總之,高家宗主一死,江南一片死寂,人人自危,張克定趁機壓糧價。馮直這邊原本高門緊閉的大族們如同決堤一樣,開始拋手中囤的糧,爭著和馮直談米券。最後保價的關頭了,馮直無疑是最後的避難所。
聚在馮直身邊的糧商們一擁而上,都壓上身價,大肆吃進糧食。
只需一個月,最晚兩個月,馮直開了頭,後面的價格會更低,讓那些糧商也賺一點。
馮唐的信要謹慎很多,關於這樣大肆吃進的糧,他的意思是先進河南倉,河南倉的糧食北上,這樣也能掩人耳目。
他在信的結尾祝賀這次的成功,畢竟江南的糧價已經降下來了,想必京中用不了多久也會降價,那些大族拋售了大部分糧食,剩下的低價出售,也不算傷本,他們可能不知道,冬至之前糧價都不可能漲上去……
江南那邊關於如何調度,錢花的怎麽樣,趙幼澄一概不問,全權交給馮唐去安排。
等到第五日,馮唐信中說,江南糧價已經跌至七十文一鬥,但眼下孟廷元殺瘋了一樣,已經抄了兩家了,糧價怕還是會大跌。
趙幼澄知道這是陛下拿內閣大臣高關澄開刀,把江南的大族們鎮住了。
這些日子雖然她不在京中,也知道那些老臣定然給陛下施壓了,若不然孟廷元不能這麽瘋。
鵲仙橋向北是宣武殿,再向後才是輔仁殿,向西是養性殿和學士殿。高關澄此刻跪在宣武殿前,他族兄被誅殺的消息傳來後,他就知道高家完了。
怎麽也沒想到一貫溫和的陛下,怎麽會大開殺戒。
他們不敢說多大的掌控,但自認是了解陛下的。可偏偏最了解的帝王給了他致命的一擊。
這十年來,陛下和內閣偶有爭執,但從無這麽兇殘。
這麽多年他不敢說跋扈,但也兢兢業業,為陛下效忠……
不光高關澄,京中大部分都驚呆了,被這個消息都震的不敢輕舉妄動。
高關澄接著走了第二步臭棋,就是私自跪在宣武殿前。
他若是告病,陛下都不會把他怎麽樣,可他偏偏選了最下策,趙善易一聽說他跪在那裏,就嘆息:“高關澄老了,糊塗了。這次他必死無疑。”
而後心裏莫名煩躁,這幫人為什麽非要鬧事?非要在太子停靈的時候鬧事?
這是嫌脖子和腦袋離得太近了嗎?
趙暉原本是不知道的,楊壽山怕陛下生氣,都沒有報這件事。
直到午後了,周憲實進養性殿的時候才說高關澄跪在那裏。
趙暉聽著周憲實委婉稱,高大人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他冷笑,問楊壽山:“高大人可是在殿外?”
楊壽山這才細細解釋了。
“高大人不曾進左二門,是跪在宣武殿前。”
趙暉聽得冷笑:“是嗎?他這是跪給天下人看的嗎?讓天下人指責朕刻薄寡恩嗎?呵,他既然愛跪著,就讓他跪著。朕還沒有和他算賬,這就來威脅朕了?怎麽?他勞苦?那要不朕挪開,這把椅子讓給他來坐?”
周憲實聽得嚇了一跳,趕緊俯身:“陛下息怒。”
趙暉:“任何人不準去過問,什麽時候跪死了,什麽時候來報!”
周憲實從沒見過這樣的趙暉,這些時日一直傳陛下性情大變,他還不相信。
可眼前的陛下殺性這麽重,做不得假。
楊壽山應了聲就退下了,周憲實原本還有說情的心思,此刻根本不敢沾身了。他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太子駕崩本就是國祚不穩,內閣那幫人明明可以緩緩圖之,為何要試圖去左右尚且在壯年的陛下。
沒有人知道高關澄當日說了什麽徹底惹怒了陛下。
周憲實來報的還是江南的糧價,孟廷元領的命是查辦高家,但是淤泥之下水太渾。他就徹底起底,有慶王和張克定互為援手,已經撒開網查,眼下已經抄家兩家,剩下的還在查辦中。
周憲實的意思倒也不是給高家求情,而是讓孟廷元適可而止。
孟廷元這麽殺下去,將來不好回京。他不敢為江南的人求情,所以為保孟廷元,希望陛下想想這次不要命的孟廷元,畢竟他自小和陛下一起長大,這些年為陛下沖鋒陷陣。若是在江南殺的太狠,將來孟廷元怕是不能善終。
畢竟殺戮太重,死仇太多,對孟廷元沒有好處。
這明顯是他的感情牌,趙暉這會兒也感情占了上風。
聽了周憲實隱晦的提醒,心裏的火氣其實散了一些。其實他若是狠一些,可以另派人去繼續查,而不是讓孟廷元一個人在江南。
所以周憲實猜讓孟廷元南下是陛下臨時起意。
朝臣如今怕的是陛下徹底清查江南。但他知道不會的,因為太子的事,陛下沒有精力去查江南了。若不是高關澄觸了龍須,陛下也不會這樣的。
失去太子,讓陛下生了舊情,怒氣撒出去了,也就過去了。
總不能將大族一個一個殺過去。
“孟廷元本就是為倒賣官糧的事情南下,朕保他一輩子,朕倒要看看,他的麻煩在哪裏。”
周憲實見他松口,將案子攏在倒賣官糧上,心裏也放心了,滿口答:“是。臣明白。”
等出了養性殿,這下連宣武殿也不能走了,只從西角門悄然出宮。
周聿昭從宮中禁嚴開始,只見過幾次趙延之,醇親王府一落千丈,趙延之自己也要臉,混賬雖然是真混賬,但要臉,也不怎麽出門了。
宮中別說他,就是太後娘娘也不能召見誰,所以宮中的事誰也不知道。
趙延之沒滋沒味說:“眼下這個狀況,人人自危,哪裏敢議論,也就趙善易那只屬狐貍的清楚宮中的狀況,他一個宗室破落戶的庶子,命好被廉親王看上收成嗣孫,這才飛黃騰達了……”
話語中難免都是嫉妒和艷羨。
畢竟趙善易的出身,一直都是別人詬病他的地方,就連他心眼多,別人也說是他窮破落戶心眼多才攀上廉親王。
周聿昭不這麽看,趙善易的本事不是攀上廉親王,而是得陛下重信。
就比如裴峴這樣始終置身世外的權臣,幾乎不參加朝政。但朝中的樁樁件件事都有他的影子。
這才是周聿昭最忌憚的。
可他出身和他們不同,向來沒有交情。眼下這種什麽也不知道的狀態會讓人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周聿昭掉頭去了叔祖父的府上。
周憲實很晚才回來,陛下不理朝政,各地的折子都要處理,六部的政務也要處理。高關澄一出事,馬廷庸和張玉倒是老實了,但馬廷庸看似有好高關澄同進退的意思。呂大人因為太子駕崩,身體不行了,也告假了。
入秋了,今年是個多事之秋。
周聿昭見周憲實進了院子,就起身去迎,周憲實見他來,笑笑說:“吏部還穩當吧?”
周聿昭:“眼下都穩當,這個當口,誰也不敢亂動。”
周憲實點點頭:“安分些吧,現在撞上來就是個死。”
周聿昭聽得驚愕,看著叔祖父不明白他的意思。
周憲實:“孟廷元在江南大開殺戒,高關澄怕是要折在宮中了。”
這些周聿昭一概不知。
“怎麽會?”,周聿昭聽的目瞪口呆。
陛下登基這麽多年,性格溫和是眾所周知的。
周憲實嘗了口茶,嘆氣:“太子去的太突然了,許是性情大變吧。”
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周聿昭問:“那,江南那邊……”
周憲實擡手微微壓了壓,示意他不要急,慢慢說:“你回信告訴他們,朝廷的決心不是他們能抵抗的。戶部怎麽安排,張克定怎麽吩咐,他們就怎麽做,否則就是下一個高家。”
周聿昭還不知道江南的高家已經被查辦。
“高家怎麽了?”
周憲實喝了口茶,才慢慢解釋:“高關澄僭越,妄議君臣之道,惹了殺身之禍。為君者受制於人固然難受,但轄制臣卻不難。他性情再綿軟,也是天子。”
說著說著就有幾分寂寥。
也可能是有幾分兔死狗烹之感,周聿昭想了一會兒才問:“是因為江南糧價?”
周憲實沒說話,顯然這就是導火索,再加上太子駕崩的事情,在陛下眼前較勁。
實在是慌不擇路,走了下下策。
周聿昭聽著這些消息,最後問:“那裴荀呢?”
周憲實疑惑:“裴荀怎麽了?”
“戶部的人先南下,而後孟廷元才去的江南。陛下這是……”
“不會。”。畢竟白日陛下說了,是為了倒賣官糧的案子。
周聿昭卻沒那麽樂觀:“可是陛下召了裴峴回京。”
周聿昭還是盯著裴峴等人。
不得不說趙暉防著內閣的人,除了他親手提拔的人,其他的人他都信不過。
裴峴、趙善易等一眾京畿將領,才是他的嫡系。
周憲實:“不要多想,這些就算知道也要裝作不知道。最近不要進宮,尤其是不要去延嘉殿。”
周太後的野心他知道,但是現在不是她聰明的時候。
禮部的廉親王隨時可以為陛下采選,誕下皇子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這時候他不能輕舉妄動,他絲毫不懷疑,他和周太後一接觸,陛下就能發配了他。
趙暉從太子病重開始就獨居在養性殿,這麽久了,他身體也熬不住。
太子的事情讓他元氣大傷,但因著太子的事情,整頓江南也是不得不做的。孟廷元的折子每日都會有,高家的一部分證據是
麗嘉
馮志提供的。
趙暉看完馮志的密信,面無表情扔進香爐中。
問楊壽山:“人還在嗎?”
高關澄已經跪了一整日了,這會兒入夜了,還跪在那裏。
楊壽山答:“還在。”
趙暉問:“是不是覺得朕太不仁?”
楊壽山搖頭:“陛下仁善已久,才養成他們恃寵而驕的性子。”
趙暉冷笑一下,沈沈說:“朕的太子沒了……他們卻只顧著他們的錢,誅九族都不能解朕的恨。”
楊壽山感同身受。
不要輕視一個帝王的怒意。
宮中沈寂寂的,所有人都看起來很悲傷。
山裏的趙幼澄也知道,她清凈不了多久,因為禮部的人到時候會召集他們姐弟去宮中為太子祭拜。
入秋後山中已經很冷了,她還是喜歡坐在閣樓上望著遠處的山巒。
一整日都在忙碌,只有晚上的時候她只想一個人靜靜。
冬淩也去江南了,這次的護衛只有彭懿和裴峴的人。
她聽到身後有動靜,也只是以為是趙誠上來了,閣樓上四面的窗開車,冷風灌進來,吹的臉上冷冷的。
直到身後的人用外袍將她裹住,她才回頭驚愕:“你怎麽來了?”
裴峴:“西郊大營離這裏本就不遠。”
趙幼澄問:“城中還太平吧?”
“明日該回去了,廉親王主持太子喪儀。”
她看他一眼,明知道她不是這個意思。
裴峴又說:“高關澄出事了。”
趙幼澄也猜到了,馮唐在信中說,孟廷元的手段非常硬,直指高家,並拿住了證據。高家宗主因為反抗被誅殺,剩下的人都已經收監,到時候押送北上發賣。
高關澄救不了高家,要麽告罪,要麽一死。可高關澄的性子不可能告罪的,那就只有一死了。
現在和前世完全不同。
前世他投了周憲實,陛下也沒精力整頓江南,因為馮志案,陛下白白折了一個馮志,沒有驚起一點水花。高關澄在後期更是附和周太後等人,上折子讓病中的陛下還政於嫡支。
現在高關澄要死了,這幫人激怒了陛下,皇祖母總不會還妄想這些吧。
她輕輕嘆氣:“是他們該死,太子駕崩這是國殤。他們還不消停,不是尋死是什麽?”
裴峴見她對太子的事很傷心。雖然她嘴上不說,但情緒很低很低。
“太子其實病了很久了。”
這是他難得多嘴一次。
別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是知道的。
趙幼澄看著他:“你知道?”
裴峴卻不肯再多說了:“明日禮部的人會來請你,到時候跟著禮部的人回去吊唁就是。”
趙幼澄問:“陛下怎麽樣?”
裴峴:“你到時候見了就知道了。”
趙幼澄披著他的披風,因為太長了拖在地上,站在他身邊小小一團。兩人並肩站在閣樓上看著遠處。
趙幼澄說:“太子沒了怎麽辦?儲君是繞不開的問題。”
她差點就說,陛下的身體也未必康健……
裴峴:“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
趙幼澄也知道自己因為心中不安,才會話多。
趙誠在不遠處看著,問吳順:“裴大人什麽時候來的?”
“不知道。”
趙誠問:“彭懿是阿姐的人嗎?”
吳順雖然不知道他什麽意思,但也悄聲說:“冬青姑姑說了,彭將軍是裴大人打發來保護殿下的。”
趙誠卻看出不一樣的東西了。
阿姐從來不和別人打交道,最熟悉的也不過是宗親中的幾位,比如趙善易表哥,連幾位師兄都不怎麽見,卻唯獨對這位師叔一直都很親近。
但再尊敬的師叔,也不可能夜伴三更來探望晚輩。
他大概明白了,自然不可能和吳順講。他在廊檐下占了很久,才說:“等裴大人走後,你叫我一聲,我有事和阿姐說。”
吳順還沒明白,主要是根本沒往那裏想,只管應聲。
趙誠卻在想,怪不得上次阿姐將他托付給裴大人。
可他是阿姐的師叔,有悖倫常。他心裏並不滿意,只是覺得怪怪的。裴大人會給阿姐帶來麻煩,所以他心裏很排斥。在他心裏阿姐能配得上天底下最好的兒郎。
等很晚了裴峴才走,至於趙幼澄忙碌的事情裴峴一概不知,所以他只當她是城外躲清閑。
趙誠來書房尋她,不經意問:“裴大人來了?”
趙幼澄也不瞞著,對裴峴的事情她向來很坦蕩。
“是,明天禮部的人會來,明天要進宮。”
趙誠問:“裴大人來因為這件事?”
“你想問什麽?”
“沒什麽,也不知道城中怎麽樣了。”
趙幼澄也沒多想,只說:“師叔說城中有些不太平,但這些不關我們的事。”
趙誠也知道。他原本想問幾句裴峴的事,但最後又作罷了。
第二天一早禮部的人就到了,來的還是老熟人薛禮。
薛禮到了別院,見別院中掛白,面上也有些沈寂。
趙幼澄換了禮部帶來的衣服,領著趙誠就回城了。
從進城後就沒有人說話,直入東宮,趙幼澄在東宮看到安成,她看起來很糟糕,整個人渾渾噩噩的。
見她來了,哀傷地哭著說:“阿姐,太子沒了。”
趙幼澄見她這個樣子,眼淚也忍不住,抱著她哄:“我知道,我知道。”
安成哭的嗚咽不成聲,還有宗親中的長輩們,趙幼澄領著她去看蘇皇後。
蘇皇後還不能起身,也沒見人,趙幼澄稟報女官,能不能帶安成回去。
現在蘇皇後顧不上她,安成沒人管著,這樣肯定不行。
兩儀殿的女官進去稟報後,等了很久才出來說準了。
大約是往陛下那裏請示了。
趙幼澄進城早,誰都沒遇見她領著安成回了太微宮,安成起初哭著不肯出宮,趙幼澄哄她:“晚間就送你回來。”
安成哭的不再像從前那樣,大概是眼淚流的太多了,既不出聲也不流眼淚。
“我要陪母後。”
趙幼澄:“你要先養好身體,讓自己好好的,娘娘還等著你去侍奉。”
安成哭著說:“我知道了,我和阿姐回去,等我好些了,我就去侍奉母後。”
趙幼澄心疼她,回去讓章嬤嬤在湯中兌了安神藥,哄著她喝了,把人安頓在她東屋的炕上。
趙誠進了東宮也哭了一場,昔日一起讀書的兄弟,這才多久,人就沒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