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9章 . 拂世之花(九) 【晉江獨家首發】……

關燈
紀塵寰他好像有那個大病。

陸行之死也不會想到,有人這樣大費周章,甚至一早就吩咐了自己的總管大太監,居然就只是為了毀他一件衣服。

有這個拈酸吃醋的功夫,說不定南方水患已經治理好了有木有?

可是紀塵寰就是心中非常不悅。

他一眼就看出,陸行之身上穿的那是之前南海進貢的皎紗。

皎紗珍貴,且名字十分貼切。南海十年攏共也就產了這麽一匹,制作成衣衫,青雲雪白,層層疊疊之間恍若月光流瀉。

那人最喜歡穿寬松不拘束的衣服,披這樣一身月光,定然姿容絕美,飄飄若仙。

紀塵寰看見布料的第一眼,就想到了這身衣服,穿在唐久身上應該是很好看的。所以他想也沒想,直接就讓人送到了帝師府中。

當然,作為天下之主,紀塵寰還是有一點屬於他自己的驕傲的。雖然皎紗珍貴,可是他卻總要擺出一副“也就那樣,你隨便處置”的模樣。

紀塵寰之後一直沒見唐久上身,原來還以為是唐久不喜,卻沒想到今日在另一個男人的身上見到。

紀承歡並不是小氣之人,他富有四海,送人的東西自然不會計較對方怎麽用。

哪怕唐久是用那皎紗去糊窗子了呢?

紀塵寰不承認,他就是寧願是讓探究拿那玩意去糊窗子。

太監總管在他身邊已經呆了許多年,只是一個眼神就已經知道他們家陛下的小心思。

總管心裏嘆了一口氣,卻盡職盡責的實現了他們家陛下的吩咐。

其實這位太監總管很想說,既然陛下這般的將帝師大人放在不與常人相同的位置上,連這種尋常閑醋都要吃,那為什麽卻能夠放任她只身涉險呢?

只不過貴人的心思他們不好揣測,總管在這宮中快三十年,深谙不該說的話還是不要講的道理。

沒有妄自議論帝師的事情,太監總管只是一五一十的將方才陸行之讓他給皇帝帶的話告知了他們陛下,然後就退到一旁沈默不語。

少年天子,臨危受命,自然險象環生,步履維艱。如今這些年過去,紀塵寰卻也是已經逐步收攏權柄,越發有天下之主的氣勢。

紀塵寰看著自己面前浮動的飛灰,冷笑了一聲。

他是真真實實的在冷笑。

陸行之讓他不要後悔。那不是什麽勸告,而是實打實的威脅。

可笑,落子無悔的道理,難道他會不懂?只是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又何必去後悔?

太監總管看見紀塵寰這副模樣,就已經知道他們的陛下自己已經有了決斷。

雙腿依舊是軟得止不住在顫抖,可是太監總管就收斂了神色,輕聲的應了一聲“諾”。隨後,他就便指使著幾個門外的小太監將那一盆幾乎燃燒盡的火收拾幹凈。

整座皇宮都恢覆了平靜,就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

天災在即,不容有絲毫遲疑延緩。

唐久深知自己每耽擱一日,百姓就有可能受苦一日,所以在紀塵寰對她說明了南方的情況之後,唐久即刻啟程,前往災區。

來的時候唐久一人一馬,如今南下,唐久依舊只是白衣一人,與白馬一匹匹而已。

她沒有和紀塵寰道別,或者說,這麽多年來,唐久來來去去,她可以為紀塵寰千裏奔波,卻仿佛從來沒有好好道別。

相逢會有時。唐久是這樣想的,紀塵寰也是這麽認為的。

“至親至疏“這個詞,用來形容唐久與紀塵寰之間的關系再好。

他們是天底下最為親密,也最為彼此信任的師徒。但是因為太過了解彼此,所以註定不能傾心交付。

唐久一步一步地看著紀塵寰成長起來,或者說,在她第一次見到紀塵寰的時候,她幾乎就已經知道了這個人的本質。

她師父說她有一雙破妄眼,總能透過現象看穿真實,這話倒是所言非虛。

唐久知道紀塵寰是什麽樣的人,而作為一國之主,紀塵寰這樣……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所有感情用事都不適合執掌一個國家。其實有的時候,唐久覺得自己在培養一個君王的同時,也在磋磨一個人的人性。

她只是把紀塵寰心中屬於“人”的部分一點一滴地剔除,然後讓他成為最冷靜與睿智的天下之主。

唐久能夠預見此行的危險。南方遠離京都,又是富碩之地,雖有天災,但是更多的恐怕是人禍。

所以沒有人比她更合適走這一趟。朝堂之中,對紀塵寰忠心的人沒有唐久的手腕,有唐久這般手腕的人未必對紀塵寰那樣忠心。縱然手段與忠心都不缺,可是代天子行事,誰又有唐久這樣名正言順的立場?

陸行之從皇宮中回來的時候面色灰白。他一言不發,只走進去了帝師府中為他修建的供奉神明的小明堂。

他一遍一遍的祈求,一直到天光乍破的時候,陸行之才走了出來。

不過他沒有片刻耽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整個帝師府和他自己帶來的東西都掃蕩了一遍,但凡是藥材、武器、銀票,總之是一切他猜測唐久可能用到的東西,他全都收斂了一團,然後一鼓作氣的塞進了唐久的行當之中。

原本唐久的行囊只有小小的一個,如今被陸行之折騰下來,看著竟然像個小山丘。

唐久簡直哭笑不得,可是陸行之卻不容她拒絕。他強悍地將這有些誇張的行李拴在了唐久的馬背上。想一想,陸行之又覺得不放心,還是將裏面的東西拆分成了若幹份。

唐久的馬背上綴了一連串的小包袱。

“俗話說,狡兔三窟,財不外露,神使此去千萬小心。”陸行之像是孩子第一次出遠門的家長,喋喋不休的叮囑著唐久。

分明他的年歲比唐久還小一些,而唐久也不是第一次出門了。

知道陸行之對她不放心,唐久微微的晃了晃自己腰間的兩個鈴鐺,怪模怪樣的行了一個幽州的禮:“龍神在上,鳳神保佑。”

這是幽州白月城的人忠誠他們的信仰的時候,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唐久雖然並不信奉什麽龍神鳳神的,不過也不介意此刻安一安陸行之的心。

陸行之微微地嘆了一口氣,同樣鄭重的回了唐久一禮:“願龍神鳳神與您同在,常伴左右。”

唐久摸了摸自己腰間的兩個小金鈴鐺,心說這“龍神”和“鳳神”還真的是會常伴她左右。

不過唐久知道這是來自於她的朋友的真誠祝福,所以唐久只是沖著陸行之微微擺了擺手,隨後便起身上馬,一路飛奔而去。

南方水患之處距離京都大約有半月的路程,唐久快馬加鞭,路上也用了足足十餘日。

她聽到過紀塵寰對她描述的南方如今遭災是怎樣的場景,就已經心知情況不容客觀,卻沒有想到親眼所見之時,南方真正的模樣比紀塵寰描述的要嚴重的很多。

唐久一路向南而行,指間漸漸感受到越發濃重的水汽。而到了南方,那裏就是連日的陰雨。

陰雨催折了房屋,有時有颶風會卷起兩人合抱的大樹。偶爾有驟雨初歇的時候,空氣也是說不上的暑熱與沈悶。

這樣的天氣,最要命的是會滋生瘟疫。

且不說如今正是秋收的季節,水災一來不知道多少糧食都腐敗在了地裏,一年的心血也是一場空。

便是秋老虎加上再悶熱潮濕,若是引來一場瘟疫,也不知道要犧牲多少人的性命。

紀塵寰當然並不是讓唐久只身上路——他是想要讓唐久幫他穩定南方人心不假,卻也沒有要害了自己的師父的意思。

甚至因為這次是唐久去賑災,紀塵寰的準備只會更充足。紀塵寰派了賑災的官員與大夫先行一步,周遭的糧草與物資也源源不斷的向這裏輸送。

按理來說,紀塵寰賑災的措施已經算是周全,可是南方這裏的場景卻並沒有因此好上太多。

唐久白衣入城,雖然容貌在一群面黃肌瘦的災民之中算是顯眼,但是當人人都在苦難之中掙紮的時候,是沒有人留心周遭會不會走過一個漂亮的姑娘的。

唐久在驟雨之中疾走。她看見房屋倒塌,流離失所的百姓瑟縮在雨棚之下,每個人手中捧著的,都是一碗清澈見底的粥。

不遠處就是朝廷賑災施粥的棚子。唐久混在災民之中向前排隊,沒一會兒就看見一個兇惡的士兵吆喝起來:“沒有了,沒有了,今天的粥已經是沒了。”

他敲著大鍋,一臉的吆五喝六,卻無論周遭的人怎麽求他,他也不肯再多施舍出一碗粥來了。

兔子急了還咬人,哪怕是南方人總是習慣溫文爾雅、吳儂軟語,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也有人被激出了幾分血性。

“怎麽就沒有了!那不還有米?”

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義憤填膺,推開了周遭的人,直接就向著裝著米的袋子撲了過去。

眼看著他就要碰到袋子,方才敲鍋的士兵眼疾手快,一腳踹在了那書生模樣的人的肋骨上

士兵用的力氣非常大,直接將書生踹翻在地:“滾滾滾,沒有了就是沒有了,明天趕早!“

說著,他使了個眼色,旁邊站著的官兵們“噌”的一下抽出了瓦亮的佩刀。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發生,周遭的百姓似乎已經見多了。他們看了看已經空了的鍋,嘆了一口氣,最終一哄而散,各自回到屋檐下避雨。

“娘,餓。”

唐久沒有領到粥,卻聽見了一聲軟軟的哼唧聲。

循聲望去,唐久便看見一個瘦的只剩下一把骨頭的小女孩,她揪著同樣枯瘦的女子的衣襟,嚶嚶的哭泣起來。

女子把孩子抱在懷中,輕聲的哼出了一曲溫暖的小調:“睡吧,睡吧,乖囡囡,睡了就不餓了。”

小女孩很懂事的往母親的懷裏縮了縮,也乖乖的閉上了眼睛。

可是唐久距離他們不遠,也聽得見小女孩覆習咕嚕咕嚕叫的聲音。她分明餓慘了,哪怕是閉上眼睛,也無法驅散如影隨形的饑餓。

這樣的場景在街上隨處可見,唐久就並沒有前去幫助這個小女孩。

如今這樣的場景,她怎麽做都不合適。無論是給予那對母女錢財還是食物,都可能為她們招來禍患。

唐久要做的,是幫助更多的人——她早一日將這裏的一切肅清,南方的百姓就可以早一日得到救助。

如今街頭巷尾的見聞,已經讓唐久有了一些方向。

她沈默不語的看著那些士兵們收拾了施粥的工具,轉著向著府衙走去。唐久選擇不遠不近的綴在這些士兵身後,方便探查更多的信息。

那隊人馬不對勁,唐久一看就知道。

“哥,我有些餓。”一個擡著鍋的年輕士兵揉了揉肚子。

方才在施粥的時候掌勺的那個士兵掃了他一眼,沈默了一會兒,從懷裏掏出了半個地瓜塞給了他。

年輕的士兵卻是猛勁的搖頭:“不,不行,哥,咱們一人一天才半個紅薯,你給了我,你吃什麽?”

“你是哥還是我是哥?讓你吃你就吃,你管我?”

說著,老兵不容拒絕的把這紅薯塞到了年輕的士兵手裏。

年輕士兵卻是垂下頭來,捧著那已經涼透了的紅薯卻沒有下口。半晌之後,他擡起頭來,望向他們馱著的一袋又一袋的糧食舔了舔幹澀的唇:“我說哥,你看我們這麽熬著,還不如……”

他的話還沒有說要,就只聽見“啪”的一下,有人重重地打了他的後腦。

“你知道那是什麽糧食?那是觀音土!你要吃你不要命了!”老兵揪住了年輕士兵的耳朵,大聲喊了出來。

他們派出來施粥的部隊,一半是衙役,一半是駐守的士兵。如今事急從權,這些人編撰成了一隊,相處幾日下來也有了患難與共一般的情誼。

唐久聽見那老兵的話的時候就微微的挑眉。一瞬間,所有的事情在她面前都串聯起來。

唐久本就心思如發,剛才還以為是這些士兵趁著天災而欺負百姓,卻沒有想到中間還有這樣一層曲折蜿蜒的故事。

袋子之中的原是觀音土而並非糧食,難怪他不讓那書生碰。此刻若是這個消息洩露出去,恐怕又是一陣的人心惶惶。

那小士兵委屈的癟癟嘴:“雖然咱們眼下的存糧加上軍隊的糧草,全都做成粥發給百姓,可是那粥清的見得了底,我都聽到那些百姓罵我們呢。”

“而且咱們才有多少存糧,又能支撐幾日?”說話之間,這小兵的語調之中已經帶出了哭聲。

老兵沈沈的嘆了一口氣,他望了望縣衙的方向,繼續往前走:“能支撐幾日算幾日吧。”

南方水患治理不力已經成為現實,而千頭萬緒之中,糧草就成了最清晰的一條線索。

唐久當然要繼續探查下去。

能夠將自己的食物分給周遭的百姓,也甘心承擔罵名,生怕人心渙散,這樣的衙役已經算是合格。

唐久並不以聖人的標準要求他人,更何況在災厄面前,人的天性本就是要顧惜自身多一些,而這些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算是讓唐久十分意外的了。

作為無名谷弟子,唐久永遠折服於人性之中的這些暖意與閃光點。

因此,有的時候,唐久也會反思。她與太皇太後聯手,一路探索著將紀塵寰教成了如今這副樣子——永遠冷靜,懂得權衡利弊,從不意氣用事。

很難說,這不是紀塵寰姓格之中本身就存在的,不過說到底,唐久還是會感覺有些遺憾。

她的學生在人間走一遭,見識過了太多人性的弱點與晦暗,居然從來都沒有被人真心實意地暖過。

需要承認的是,哪怕是唐久自己,也因為對紀塵寰有並不純粹的期許。她期盼他獨當一面,期盼他成為一個立下不世之功的君王,因而在與紀塵寰相處的時候,少了幾分真誠純粹。

這一點,唐久當然會感覺到愧怍,不過如果讓她重新選擇的話,恐怕還會指引紀塵寰走向這樣的一條道路。

每個人生在這天地之中,就自有自己的責任,唐久如是,紀塵寰亦然。

願天下河清海晏,這算是唐久與紀塵寰的共同目標。為此,紀塵寰可以犧牲,而唐久也同樣可以。

所以唐久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南方,哪怕知道此行艱險。

受災之地缺少糧食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而唐久順藤摸瓜,探尋為何此地會如此缺糧嚴重,竟然像是沒有得到一半點外界的支援一般。

探查之下,還真的讓唐久探察出了一些東西。

紀塵寰的確下令讓周遭城鎮的糧草支援受災之地,但是陰雨連綿,不知何時停止。周遭的那些城鎮各自打著各自的小算盤,生怕有一日大雨延到自己的城池。

到那個時候,沒糧的恐怕就成了他們。

雖然皇命難違反,但是囤糧之事關乎百姓,自然自有章法。

為保全自身,各地允許有一定量的囤糧自用。唐久探察一番,發現他們的確踩著這個標準,並不算是違反了紀塵寰的命令。

雖然今年收成比往年減了兩成,但是也不至於短缺到這個地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唐久持續的探查下去,最終終於讓他發現了一絲端倪。

的確是有人大量的囤積過糧草。其中,就以當地的黃、沈兩家為最。

這兩家從年初開始就開始囤積糧草了。如果放在尋常時候,他們囤積的數量並不多,至少不會到了引起常常警覺的時刻。可是偏偏趕上了災年,他們囤積的這些糧草就顯得尤為重要起來。

並非是捕快們貪墨,也並非周遭城村不聽皇命,說到底竟然是市場行為,卻陰差陽錯的導致了南方陷入了無糧可調的窘境。

黃、沈兩家身為皇商,勢力盤根錯節,不好強迫。

唐久揉揉揉眉心,只覺得對付這兩家,其實並沒有比對付朝堂之中那些老謀深算的老狐貍們輕松多少。

既然不能強制要求,那麽就只能徐徐圖之。

看著名單上的兩個人,唐久隨意一點就定下了先後順序。

她唐久最後選擇跟這兩個皇商談一談。

凡事講究先禮後兵,唐久先去了黃家府邸。

黃家家主是一個白皮微順,身材有些圓滾滾的漢子,一看很是符合唐久在心目中設想的富商形象。

黃家家主對唐久非常客氣,只不過在唐久說明來意,甚至說願意錢購買他的囤糧的時候,這是黃家主卻慢吞吞地與唐久打起了太極。

唐久見過的不爽快的人多了。她微微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水,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不急,家主不妨仔細考慮,畢竟手中存量糧像您這般多的還有一位。”

請將不如激將,這個道理,唐久還是懂的。

黃家的茶水入口有些苦澀,唐久沒有在意。她只是撥動著手中的茶盞,也並不去看在提及另一位皇商的時候,這位黃老板一瞬間有些猙獰扭曲的神色。

與沈家商談的時候,對方並沒有表現出像黃家人那樣恭敬到有些諂媚的態度。沈家家主全程不卑不亢,進退有度,反倒就要唐久高看了一眼。

沈家家主如今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很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他在知道唐久的真實身份之後就直言不諱:“我這次本就是看黃家那邊大量存糧,所以就也跟著囤了一些。”

對方不像是開玩笑,唐久默了默,心說說您這可真是夠“順手”的,順手到如今府中的存糧恐怕要比黃家還多一些。

“這些囤糧我可以分文不取,全都發放給周遭百姓,就當是積善行德,也為自己攢一攢福祉。然而聽聞陛下有意開展海上商貿之路,如果可以,我沈家願為陛下先頭軍。”

紀塵寰的確有意開辟海中通商渠道,只是沒有想到沈家消息卻如此靈通。不過,讓哪一家先走海路通商,對於紀塵寰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可是對方卻是實打實的用糧食交換。

穩賺不虧的買賣,權衡之下,唐久一口應下了沈家的這個條件。

至此,有了沈家支持,源源不斷的糧草向受災的城鎮輸送了過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