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關燈
小
中
大
孟海來的時候寸得很,雖論時間來說,她是特地挑了晉國公散朝的時候來別苑宣旨,然而今日朝中事忙,澹臺闊秋正被困在都堂,別苑中能作主的只有喻蘭。
皇後隨侍親自到府宣旨,按理該有府內大人與誥命夫人出迎,澹臺闊秋不在,喻蘭無法,也只好領著澹臺彥昭出來跪迎。
“啟稟孟隨侍,家中大人正在公廨繁忙,可否等大人回來了再……”
孟海歪了歪頭:“娘娘懿旨如此要緊,是喻娘子說等就能等的?娘娘可還在宮中等我回去覆命呢。”
這顯然就是在用身份壓她了,喻蘭按了按掌心,更深地伏下身去,姿態擺得更低。
“孟大人恕罪,大人確實不在府邸。懿旨貴重,妾為婢妾之身,不敢貿然接旨,只怕玷汙貴人聖意,求孟大人恕罪!”
“倒是很識禮數,不愧是扶風喻氏大族教養出來的娘子。”孟海饒有興致地瞧了瞧她,又瞧了眼她身旁有模有樣跪著的彥昭,“行了,還沒宣旨呢,都別跪著了,孩子還這麽小,別再跪出什麽事情來。”
孟海叫起,喻蘭也不敢不起,孟海話裏有話,仿佛意有所指,喻蘭起身之後便順勢側身將兒子擋在身後。
“大人,我家大人還沒回來,這外頭風大得很,大人不如進去喝口熱茶慢慢坐等……”
孟海帶著懿旨,身後跟著烏泱泱一大批軟甲隨從,陣勢拉得又大又引人註目,喻蘭在家中如何做小伏低都不要緊,只是在門外有一層又一層看熱鬧的百姓,她總覺得不大舒服。
孟海立掌身前止住了她的話頭。
“喻娘子一片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娘娘懿旨要緊,我忝列娘娘隨侍,不過是個傳聲筒,實在不敢耽擱。”
孟海擡起頭,望著別苑高高的匾額,匾額上書晉國公府四個大字,此處占地寬闊,氣勢恢宏,真看不出是此處並非正經公府,而只是一個別苑。
“大人……”
喻蘭還想再勸,孟海卻打定主意不肯再等,只說宣讀旨意之後還要趕在落鑰前回宮,等不得澹臺闊秋了,要她在門邊擺上香案蒲團,跪接懿旨。
“左右懿旨是下達到晉國公闔府,晉國公雖不在,我對著這大門傳旨也算數。”孟海撓了撓頭,“這懿旨同喻娘子也有些相關,娘子聽聽也無妨,待晉國公回來,你們記著將旨意轉達就是。”
孟海身形高大,頂著一頭短簇的頭發,這副怪異的模樣本就紮眼,周圍百姓聽她開口便是女聲,又說這就是宮中那位皇後的隨侍,頓時都驚訝地跑來看熱鬧。
不過幾息時間,別苑門前就圍了一圈又一圈的圍觀者,上一個有這樣待遇的,還是崔府。
喻蘭隱隱覺得不好,但孟海如此堅持,她也只得照辦。
別苑大門洞開,裏頭連綿曲折的鵝卵石道和這時節少見的鮮艷花色一覽無餘,大門正中擺著香案和香爐,喻蘭帶著彥昭和一幹仆婢恭恭敬敬地跪在香案之後。
孟海隨手展開懿旨,當眾宣讀起來。
“詔曰:近聞公府不寧,中宮遙有所感,心內亦生不安……”
她聲音渾厚有力,不僅僅是眼前的喻蘭等人,就連層層隨行龍武衛之後的道道人墻,也都聽了個清清楚楚。
懿旨言辭直白,簡潔明了,又扯了一通神神鬼鬼的說辭,生動形象,極富趣味又易於理解。
懿旨中先說皇後近來心中不安,總是夢見祖宗托夢斥責,說有後人不尊禮法,亂了綱常,攪擾了先人地下安寧。皇後夙夜難安,左思右想反覆自省,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還是國公夫人進宮來解了這個疑惑。
原來先前韋氏之亂時,晉國公府遭了大罪,國公夫人在京中苦苦守候,然而在外領兵的國公爺卻聽信了夫人死訊,又在當地續娶了一門妻子。京中的國公夫人是三媒六聘進的門,外頭那個的禮數也是一樣齊全。
婚書不但錄入官府,更是稟明了天地,如今在外續娶的喻夫人雖甘願屈居妾侍,禮讓經持舅姑之喪的國公夫人,然而天地姻緣石上刻著的名字卻沒那麽容易修改。
如此一個丈夫卻有兩個妻子,那妾侍生的孩子,雖然名義上是庶子,實則父母亦是過了正禮的正頭夫妻。如此,可不是不尊禮法,亂了綱常,嫡庶不分,亂了祖宗規矩!
皇後得知此事五內如焚,卻也找不到什麽解決的辦法,且外頭續娶的喻夫人亦是清白無辜,怎麽也不好苛待了人家。
國公夫人深明大義,立時說當年既然喻氏退了一步,讓她不至於流離失所,無處可去,如今便該她投桃報李,償還此情。
既然晉國公府一夫二婦不合規矩,國公夫人許氏便自請和離,只求國公爺一封放妻書,成全另外兩人,成全這一對苦命夫妻。
皇後深深感動,只覺得國公夫人此舉十分合情合理,不但照顧了死了的祖宗,也將活著的人一並照顧到了。
於是皇後特下旨意,讓澹臺闊秋盡快寫下放妻書,解除與許氏的姻緣,再將這放妻書過了公堂,銷毀婚書,將和離之意上稟天地,以安祖宗魂魄。
孟海讀完懿旨,對周圍此起彼伏的驚嘆聲視若無睹,將懿旨收起後走到喻蘭身前,扶起她。
“這是娘娘懿旨,喻娘子收好了,記得要提醒國公爺,祖宗先輩都在天上看著呢,一定要盡快寫好放妻書,再盡快送到京兆府去銷毀婚書。”孟海笑著將懿旨遞到喻蘭的手上,按了按,“這婚書銷毀之後,公爺與夫人便是兩廂婚娶再不相幹,我也在這裏先恭喜喻娘子了。”
喻蘭怔怔地握住懿旨,驚異不定地瞧著孟海。
孟海笑著朝她一禮,這回行的是晚輩禮,她是皇後隨侍,帶著懿旨出行便如皇後親至,能讓她這樣行禮的,只有皇後的長輩。
行過禮後,孟海便帶著所有人揚長而去。
她所宣讀的懿旨內涵豐富,講述的故事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外頭百姓或艷羨或鄙夷地竊竊私語,皆都爭相擠著頭壓著肩地往別苑裏頭張望,都想看看那續娶的喻夫人是個什麽形容。
喻蘭手握懿旨,頂著所有人或明目張膽或鬼鬼祟祟的眼神,熱血沖上頭頂,兩眼一翻就暈了過去。
孟海同她說恭喜,這算什麽喜?
占著國公夫人位置的許松藍終於肯挪窩,而後宅之中能夠補闕的只有她喻蘭,這自然是大喜。
可是有了這麽一張懿旨,有了孟海的那一聲道賀,就算她真能順順當當地被扶正,只怕也要一輩子受人非議了!
別苑中的一場熱鬧,身在都堂的澹臺闊秋還未能得知。
他今日在都堂忙了整整一日,崔氏已倒,朝中許多官員都被牽連革制,出現大批空缺。寒門順勢提出再開科舉補員,牢牢把控禮部和吏部的鄭氏與盧氏則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不外乎那麽幾個,什麽推官制沿用多年效率更高,已經足以補員,且科舉耗時耗力,民間所謂名士大拿未經過世家熏陶,大多只有虛名,最後能夠選□□的可用官員不過零星兩三個,得不償失。
皇帝的態度再次暧昧模糊起來,不過裴是非也並不著急,他很清楚,再開科舉之事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左右崔氏已倒,世家已經被挖出了一個血口子,剩下的事可以徐徐圖之。
現下最要緊的,還是幾個位置的任官,譬如尚書侍郎等朝中要職,分列三品四品,這等重要職分,非有資歷有才學者無可勝任,也並非是科舉推官能遴選出來的。
戶部尚書之職便是其一,先時戶部尚書一直空缺,一是朝中資歷地位都能勝任的人沒有幾個,二是原任左侍郎崔演背景強大,勢力雄厚,若是隨便的一個官員任職尚書,只怕壓制不住。
眼下崔氏這棵大樹倒了,底下小鬼也樹倒猢猻散,正是收攏戶部的最好時機。
而裴是非想要推任戶部尚書的人選,正是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是皇後外戚,世襲一品晉國公,又在韋氏之亂時有撥亂反正的功績,同那些只知道靠蔭護的貴胄還是不大一樣。論地位他足以匹配,再有,他既是世家出身,又傾向寒門,既有澹臺氏歷數幾代累積下來的人脈關系,又同裴是非聯系密切。
讓這樣的人掌管戶部,也能稍微緩和寒門世家之間的矛盾,堵上世家官員的嘴。
再有,推任了一個世家出身的戶部尚書,寒門退讓了一步,也好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在爭取左右侍郎時便能輕省得多。戶部右侍郎一向不管事,只知道傳遞文書,崔演在時他聽崔演的,澹臺闊秋在時,他恐怕也是聽澹臺闊秋的。
這便就剩下了戶部左侍郎,崔演才剛因罪被流放,空出了左侍郎一職,寒門正有意要推舉在大理寺中歷練多年的常璋上位。常璋在崔氏倒臺案中首告有功,正該封賞,且他性格剛直不通轉圜,換句話說就是個軸得要命的棒槌,將他安置在戶部,不會爭權奪利,也不會太得罪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在都堂盤桓一日,就是為了同裴是非等人打機鋒,說了整整一日,他是口幹舌燥身心俱疲,待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會兒,卻聽下人道喻蘭暈厥過去,昏迷不醒,再細問,才知道今日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
他本沒有在意過許松藍送來的東西,只以為不過是他要她認養幼子,許松藍不滿,便使出些婦人拈酸吃醋的招數,過一陣兒就好了,畢竟當初他攜喻蘭同彥昭回京時,許松藍也是一副絕不肯屈就的模樣。
但是離了國公府,許松藍又能去哪兒呢?夫為妻綱,出嫁從夫本是正理,最後許松藍認了錯,兩邊也都妥協了,許松藍再不提離開國公府的事,他也放任她困守國公府,就這樣遠遠地養著她,供著這個妻子。
他已經退讓到了極致,本是懶得搭理這些婦人心思,也懶得理會那勞什子的和離書,但澹臺雁這一張懿旨,給他來了一記釜底抽薪,逼著他不得不應對這封和離書。
澹臺闊秋疲累至極,一時提不起什麽精神發怒,只是怔在原地有些發楞。
許松藍竟是當真想要同他和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後隨侍親自到府宣旨,按理該有府內大人與誥命夫人出迎,澹臺闊秋不在,喻蘭無法,也只好領著澹臺彥昭出來跪迎。
“啟稟孟隨侍,家中大人正在公廨繁忙,可否等大人回來了再……”
孟海歪了歪頭:“娘娘懿旨如此要緊,是喻娘子說等就能等的?娘娘可還在宮中等我回去覆命呢。”
這顯然就是在用身份壓她了,喻蘭按了按掌心,更深地伏下身去,姿態擺得更低。
“孟大人恕罪,大人確實不在府邸。懿旨貴重,妾為婢妾之身,不敢貿然接旨,只怕玷汙貴人聖意,求孟大人恕罪!”
“倒是很識禮數,不愧是扶風喻氏大族教養出來的娘子。”孟海饒有興致地瞧了瞧她,又瞧了眼她身旁有模有樣跪著的彥昭,“行了,還沒宣旨呢,都別跪著了,孩子還這麽小,別再跪出什麽事情來。”
孟海叫起,喻蘭也不敢不起,孟海話裏有話,仿佛意有所指,喻蘭起身之後便順勢側身將兒子擋在身後。
“大人,我家大人還沒回來,這外頭風大得很,大人不如進去喝口熱茶慢慢坐等……”
孟海帶著懿旨,身後跟著烏泱泱一大批軟甲隨從,陣勢拉得又大又引人註目,喻蘭在家中如何做小伏低都不要緊,只是在門外有一層又一層看熱鬧的百姓,她總覺得不大舒服。
孟海立掌身前止住了她的話頭。
“喻娘子一片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娘娘懿旨要緊,我忝列娘娘隨侍,不過是個傳聲筒,實在不敢耽擱。”
孟海擡起頭,望著別苑高高的匾額,匾額上書晉國公府四個大字,此處占地寬闊,氣勢恢宏,真看不出是此處並非正經公府,而只是一個別苑。
“大人……”
喻蘭還想再勸,孟海卻打定主意不肯再等,只說宣讀旨意之後還要趕在落鑰前回宮,等不得澹臺闊秋了,要她在門邊擺上香案蒲團,跪接懿旨。
“左右懿旨是下達到晉國公闔府,晉國公雖不在,我對著這大門傳旨也算數。”孟海撓了撓頭,“這懿旨同喻娘子也有些相關,娘子聽聽也無妨,待晉國公回來,你們記著將旨意轉達就是。”
孟海身形高大,頂著一頭短簇的頭發,這副怪異的模樣本就紮眼,周圍百姓聽她開口便是女聲,又說這就是宮中那位皇後的隨侍,頓時都驚訝地跑來看熱鬧。
不過幾息時間,別苑門前就圍了一圈又一圈的圍觀者,上一個有這樣待遇的,還是崔府。
喻蘭隱隱覺得不好,但孟海如此堅持,她也只得照辦。
別苑大門洞開,裏頭連綿曲折的鵝卵石道和這時節少見的鮮艷花色一覽無餘,大門正中擺著香案和香爐,喻蘭帶著彥昭和一幹仆婢恭恭敬敬地跪在香案之後。
孟海隨手展開懿旨,當眾宣讀起來。
“詔曰:近聞公府不寧,中宮遙有所感,心內亦生不安……”
她聲音渾厚有力,不僅僅是眼前的喻蘭等人,就連層層隨行龍武衛之後的道道人墻,也都聽了個清清楚楚。
懿旨言辭直白,簡潔明了,又扯了一通神神鬼鬼的說辭,生動形象,極富趣味又易於理解。
懿旨中先說皇後近來心中不安,總是夢見祖宗托夢斥責,說有後人不尊禮法,亂了綱常,攪擾了先人地下安寧。皇後夙夜難安,左思右想反覆自省,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還是國公夫人進宮來解了這個疑惑。
原來先前韋氏之亂時,晉國公府遭了大罪,國公夫人在京中苦苦守候,然而在外領兵的國公爺卻聽信了夫人死訊,又在當地續娶了一門妻子。京中的國公夫人是三媒六聘進的門,外頭那個的禮數也是一樣齊全。
婚書不但錄入官府,更是稟明了天地,如今在外續娶的喻夫人雖甘願屈居妾侍,禮讓經持舅姑之喪的國公夫人,然而天地姻緣石上刻著的名字卻沒那麽容易修改。
如此一個丈夫卻有兩個妻子,那妾侍生的孩子,雖然名義上是庶子,實則父母亦是過了正禮的正頭夫妻。如此,可不是不尊禮法,亂了綱常,嫡庶不分,亂了祖宗規矩!
皇後得知此事五內如焚,卻也找不到什麽解決的辦法,且外頭續娶的喻夫人亦是清白無辜,怎麽也不好苛待了人家。
國公夫人深明大義,立時說當年既然喻氏退了一步,讓她不至於流離失所,無處可去,如今便該她投桃報李,償還此情。
既然晉國公府一夫二婦不合規矩,國公夫人許氏便自請和離,只求國公爺一封放妻書,成全另外兩人,成全這一對苦命夫妻。
皇後深深感動,只覺得國公夫人此舉十分合情合理,不但照顧了死了的祖宗,也將活著的人一並照顧到了。
於是皇後特下旨意,讓澹臺闊秋盡快寫下放妻書,解除與許氏的姻緣,再將這放妻書過了公堂,銷毀婚書,將和離之意上稟天地,以安祖宗魂魄。
孟海讀完懿旨,對周圍此起彼伏的驚嘆聲視若無睹,將懿旨收起後走到喻蘭身前,扶起她。
“這是娘娘懿旨,喻娘子收好了,記得要提醒國公爺,祖宗先輩都在天上看著呢,一定要盡快寫好放妻書,再盡快送到京兆府去銷毀婚書。”孟海笑著將懿旨遞到喻蘭的手上,按了按,“這婚書銷毀之後,公爺與夫人便是兩廂婚娶再不相幹,我也在這裏先恭喜喻娘子了。”
喻蘭怔怔地握住懿旨,驚異不定地瞧著孟海。
孟海笑著朝她一禮,這回行的是晚輩禮,她是皇後隨侍,帶著懿旨出行便如皇後親至,能讓她這樣行禮的,只有皇後的長輩。
行過禮後,孟海便帶著所有人揚長而去。
她所宣讀的懿旨內涵豐富,講述的故事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外頭百姓或艷羨或鄙夷地竊竊私語,皆都爭相擠著頭壓著肩地往別苑裏頭張望,都想看看那續娶的喻夫人是個什麽形容。
喻蘭手握懿旨,頂著所有人或明目張膽或鬼鬼祟祟的眼神,熱血沖上頭頂,兩眼一翻就暈了過去。
孟海同她說恭喜,這算什麽喜?
占著國公夫人位置的許松藍終於肯挪窩,而後宅之中能夠補闕的只有她喻蘭,這自然是大喜。
可是有了這麽一張懿旨,有了孟海的那一聲道賀,就算她真能順順當當地被扶正,只怕也要一輩子受人非議了!
別苑中的一場熱鬧,身在都堂的澹臺闊秋還未能得知。
他今日在都堂忙了整整一日,崔氏已倒,朝中許多官員都被牽連革制,出現大批空缺。寒門順勢提出再開科舉補員,牢牢把控禮部和吏部的鄭氏與盧氏則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不外乎那麽幾個,什麽推官制沿用多年效率更高,已經足以補員,且科舉耗時耗力,民間所謂名士大拿未經過世家熏陶,大多只有虛名,最後能夠選□□的可用官員不過零星兩三個,得不償失。
皇帝的態度再次暧昧模糊起來,不過裴是非也並不著急,他很清楚,再開科舉之事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左右崔氏已倒,世家已經被挖出了一個血口子,剩下的事可以徐徐圖之。
現下最要緊的,還是幾個位置的任官,譬如尚書侍郎等朝中要職,分列三品四品,這等重要職分,非有資歷有才學者無可勝任,也並非是科舉推官能遴選出來的。
戶部尚書之職便是其一,先時戶部尚書一直空缺,一是朝中資歷地位都能勝任的人沒有幾個,二是原任左侍郎崔演背景強大,勢力雄厚,若是隨便的一個官員任職尚書,只怕壓制不住。
眼下崔氏這棵大樹倒了,底下小鬼也樹倒猢猻散,正是收攏戶部的最好時機。
而裴是非想要推任戶部尚書的人選,正是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是皇後外戚,世襲一品晉國公,又在韋氏之亂時有撥亂反正的功績,同那些只知道靠蔭護的貴胄還是不大一樣。論地位他足以匹配,再有,他既是世家出身,又傾向寒門,既有澹臺氏歷數幾代累積下來的人脈關系,又同裴是非聯系密切。
讓這樣的人掌管戶部,也能稍微緩和寒門世家之間的矛盾,堵上世家官員的嘴。
再有,推任了一個世家出身的戶部尚書,寒門退讓了一步,也好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在爭取左右侍郎時便能輕省得多。戶部右侍郎一向不管事,只知道傳遞文書,崔演在時他聽崔演的,澹臺闊秋在時,他恐怕也是聽澹臺闊秋的。
這便就剩下了戶部左侍郎,崔演才剛因罪被流放,空出了左侍郎一職,寒門正有意要推舉在大理寺中歷練多年的常璋上位。常璋在崔氏倒臺案中首告有功,正該封賞,且他性格剛直不通轉圜,換句話說就是個軸得要命的棒槌,將他安置在戶部,不會爭權奪利,也不會太得罪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在都堂盤桓一日,就是為了同裴是非等人打機鋒,說了整整一日,他是口幹舌燥身心俱疲,待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會兒,卻聽下人道喻蘭暈厥過去,昏迷不醒,再細問,才知道今日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
他本沒有在意過許松藍送來的東西,只以為不過是他要她認養幼子,許松藍不滿,便使出些婦人拈酸吃醋的招數,過一陣兒就好了,畢竟當初他攜喻蘭同彥昭回京時,許松藍也是一副絕不肯屈就的模樣。
但是離了國公府,許松藍又能去哪兒呢?夫為妻綱,出嫁從夫本是正理,最後許松藍認了錯,兩邊也都妥協了,許松藍再不提離開國公府的事,他也放任她困守國公府,就這樣遠遠地養著她,供著這個妻子。
他已經退讓到了極致,本是懶得搭理這些婦人心思,也懶得理會那勞什子的和離書,但澹臺雁這一張懿旨,給他來了一記釜底抽薪,逼著他不得不應對這封和離書。
澹臺闊秋疲累至極,一時提不起什麽精神發怒,只是怔在原地有些發楞。
許松藍竟是當真想要同他和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