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97章

關燈
倭使的後續審問由大理寺接了手,晏少昰清閑了幾天,早早下值回了府。路過疊落山墻旁的磚花洞時,聽到幾個影衛在閑嘮。

“那唐姑娘駕了輛騾車往火場上沖,一手提一個漢子——好家夥,二百斤的壯漢被她拎著後襟提溜了起來,一路就這麽提著人往車上扔。”

“修羅在世都未必有這樣的力氣!這還是個十四歲大的丫頭,等她再長長,力氣更大,那還了得?能一拳斃馬的力!”

每個影衛都不光是功夫厲害,都有些別的特技,像這名影衛最擅長學舌,學人聲音、調子、語氣能學得惟妙惟肖,口才好又話嘮,講故事不比外頭的說書人差。

廿一瞧了瞧主子的神色,見主子臉上並未露出不虞,反而饒有興致地站在墻下聽了會兒,知道這是主子愛聽的。

另一個影衛緩聲說:“姑娘心細,傍晚總是要在院子裏熏香驅蚊的。夜裏還會留些湯粥點心,放在庫房中等我們自取。”

“前兒個夜裏給我留了龜苓膏。”

晏少昰不再聽了,舉步離開,走著走著自己笑了聲:還沒倆月呢,就把他手下的人心給收買了。

廿一也笑了:“叁鷹受了些傷,這半月沒派活,他已經把這故事翻來覆去講了好幾遍了,府裏人人都知道了。”

倭使的事兒不解決,總覺夜長夢多。晏少昰問:“大理寺的判文遞上去了麽?”

廿一道:“進了內閣了,批紅本送入了禦書房,皇上留中不發,還沒批答。”

晏少昰:“叫皇兄催催罷。”

父皇年紀越大,越被仁善名聲所累,拿個主意溫吞得叫人心煩。

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年,手裏握著儲權的時間太長了,而皇爺爺春秋鼎盛,到老才因為肝病要了命。

幾位皇叔死得死,瞎得瞎,還在世的幾位都是早早被皇爺爺逼著就了藩的。父皇靠仁善之名做了二十年的太子,骨子裏的銳氣和血性磨平,滿腦子就只剩下“孝”與“慈”。

萬事有得必有失。

晏少昰走過一排花磚格窗,往左校場馴馬去了。

今日,禦馬監送來一匹純血的蒙古馬,那提督太監笑說:“這是蒙古大疆節的賽駒,野性不馴,入棚一個月了,連牽著走都不讓——老奴實在沒法兒,給殿下牽來了,殿下瞧瞧入不入得眼?”

他們一年會送來十幾匹所謂“野性不馴”的馬,等二殿下馴服了,再大誇特誇一番,下次再送匹“野性不馴”的來——也不知是誰在哄誰玩。

晏少昰哂了一聲,心裏門兒清,卻依舊改不了心癢。

這回的蒙古馬還真有些不馴的味道,個頭足有八尺,上個鞍都似要它的命,狂躁地甩著頭尥蹶子,把幾個馴馬的太監拉了個仰翻,哎唷聲一片。

“不必上鞍了。”

晏少昰踩著上馬石借了一腳力,翻身上去了。任憑野馬高仰著脖子,後蹄亂踢,他也雙腿死夾馬腹,坐得穩穩當當。

跑了十幾圈,一人一馬總算磨合出兩分默契。

晏少昰拿了塊布巾擦去馬脖上的汗水。這畜牲佯裝乖巧,睜著一雙大眼湊上來,忽然聳了聳鼻孔。

提督太監笑著拍馬屁:“哎喲,這是認主了!殿下龍精虎猛,馬中之王也不敢不臣啊!”

認主麽?這詞兒用得微妙。

這野馬鼻孔聳得更大了,晏少昰心生不妙,一錯身,躲閃得及時。

“呼啾——”

他旁邊的大公公被這馬噴了一臉鼻涕星子。

公公張嘴就想罵畜牲,當著二殿下的面兒又不敢罵,皺出了一臉老褶,惹得周圍侍衛都哈哈大笑起來。

晏少昰心情松快了幾分,把這匹蒙古馬留下了。

“吩咐人,去給唐二傳句口信兒。”

牧先生跑了一整天,把自己了解的幾家大文社都跑遍了,幾條門路沒一條通,全堵得嚴實。

他是一頭熱汗回來的,知道二姑娘等得急,牧掛書不敢耽擱,拿涼井水濕了帕子抹了把臉,就匆匆往少爺院兒裏走。

二姑娘年歲大了,進她院子不方便,兩人總是在唐厚孜的院子裏碰頭。

唐荼荼正拿哥哥小時候留下來的描紅帖練字,練的是一寸見方的正楷字。她坐姿端正,以雙鉤握筆法懸腕執筆,要不是那一手的狗爬字實在不堪入目,這姿勢能拿去做少兒啟蒙模範了。

“二姑娘。”牧掛書深深一揖,慚愧道:“我沒能找著合適的私刻主。”

唐荼荼:“別急,你慢慢說。”

唐荼荼給他泡了一壺茶。她至今也沒學會泡茶的手藝,心不靜,也一直沒什麽空閑,顧不上學這門這修身養性的藝術。

捏起一撮茶葉往壺裏一扔,滾水澆進去,澆出什麽樣算什麽樣。

沸騰的滾水把茶葉燙得焦卷,茶香還沒出來,茶色已經透了老氣,遠遠超過了適宜水溫。

這是今年的明前茶,中上品質的顧渚紫筍,老爺給少爺買了三兩,叫少爺學學茶藝,拿去文社會友時不丟人……

牧掛書雙眼直了一直,一句“暴殄天物”差點脫口而出。

可他瞧二姑娘也不像是會聽他嘮叨茶葉價值的人,只好艱難地挪開目光,揭過這茬,倒起自己的苦水來。

“私刻比坊刻更貴,多是有大才的鴻儒們刻印自己的文稿,要麽就是大戶人家刻家塾本——姑娘既然有錢,我想著價錢貴點也不怕,可一聽姑娘要印一百多冊,沒一家文社敢接這活,全當我在逗趣兒!”

唐荼荼不算太失望,心裏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私刻,簡而言之就是私人刻書,有的是窮書生自己接活,有的是小書舍空閑時候做代工。印量很低,一本書撐死了雕個幾十頁,一兩個月就能辦了事。

而那位先賢留下的外科醫書整整三箱,體量二百萬字的巨作,哪怕放後世拿米粒大的小字印出來,書都得擺滿一層書架,更別說是字如拇指肚大的現在。

除了私刻,民間有許多坊刻鋪子,類似於作坊工場,雇傭大量的工匠,還有配套而完整的印刷流程,印量很大。

唐荼荼幾人在東市上走過的幾家都是坊刻鋪,價錢讓人望而卻步,還隔著個天大的誤會——邪書。

要是坊刻都不行,私刻想是更不得行,就那麽幾個匠人得做到天荒地老去。

那……活字印刷術呢?唐荼荼心思微轉。

她穿來八個月,對世情的了解都是一棱一塊的——她好奇農耕,就走遍糧鋪研究雜谷;好奇律法,就去周家書樓看了半月法典;好奇文化,就去講學壇聽講;好奇市場物價,就每月去東西市上記錄物價變動,自己算通脹率,琢磨影響定價的因素。

時間太短,還不成體系,刨去這些,唐荼荼對別的各行各業知之甚少,只有個簡單的印象。

她只清楚記得歷史書上學過——北宋慶歷年間1045年前後,畢昇——一個雕版工匠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可大唐以後沒了宋朝,而是支棱出來一個興朝,二百年後王朝更疊,又變成了盛朝,生生把兩宋給弄沒了。

唐荼荼分不清時間,按著時下的世俗風貌來看,如果把盛朝拉到正史上,應該是在1300年左右,那活字印刷術出現了麽?

她怕蹦出什麽新詞來,含糊問:“咱們……有活字印刷術了嗎?”

“有的。”牧掛書神情自然,啜了兩口茶:“二姑娘別想活字了,民間沒哪家坊刻鋪用活字的。”

唐荼荼楞住:“為什麽?”

能簡化人力的厲害技術,為什麽不用?

牧掛書放下茶盞,“這就說來話長了。”

他不防備二姑娘忽然問起這個,細想了半天,努力說得條理清晰點:“活字是前朝就有了的技藝,姑娘知道活字是怎麽造的麽?”

唐荼荼:“用膠泥?”

牧掛書點頭:“膠泥字是燒出來的。先捏泥坯,再刻字,最後用火燒硬。神匠畢昇統一了字模大小,字畫凸起也全都統一如銅錢厚,所以字模高低能一致;燒字的火候高不得,也低不得,不然要麽字模燒裂,要麽皺縮塌陷。”

聽著不算覆雜,規定了字模尺寸和大小了,只是火候難把握。

唐荼荼忙問:“然後呢?”

牧掛書道:“各家書坊聽說了這等工藝,都恍然稱奇,紛紛去畢先生的書社學這門技藝,可學回去了,用得卻不如何。”

“一來,字模難燒,不同的木頭紋理疏密不同、含水也不同,燒出的字模高低都是不一樣的,放在一塊高低錯落,印出來就會缺字,得多次修整,讓字模擺放齊平。”

“二來,是排文布字。自興朝以來,好書都講究疏密得當,要義需得顯眼,一本書上的字大小時常變化——先賢原文用大字,後儒筆記是小字;正文用歐顏,落款用行草。”

“大小疏密、甚至字體都不同,這就需要刻許多版字模。要是有圖有畫的書,排版更難,常常有字模填塞不進版中,需得反覆調整。”

唐荼荼眉毛又皺了一重。

時下的書是講究排版的,甚至讀書人平時自個兒寫文章,也有變換字體字號的意識,標題和重點用大字,說理內容用小字。

用活字排這樣的版,刻字量立刻翻了幾倍。而通篇字號全都一樣的刻板,可以用來印孔孟,可以印佛經,印醫書是決計不行的。

一套排版不好的外科手術教材書,意味著沒有大小標題和重點文字,也就沒有條理性,不方便理解。

牧掛書接著道。

“三來,活字工量龐大。尋常一本書五千字左右就夠用,民間坊刻鋪的存字量也大概就是這個數;再厲害些的大書坊,存字量會達到八千到一萬五,但依舊不夠。倘若一本書裏遇上反覆多次使用的字,如之乎者也,還得再加刻。”

“像姑娘這套醫書,裏頭有許多生僻字,醫理又雜,沒有幾萬、十幾萬字模是刻不下來的——排一套活字版,只刊印一本書,印完這本,印下一本書時需得拆模重排,太費時。”

唐荼荼對數字最敏感,“十幾萬”這個數從牧先生嘴裏出來,她立刻就聽懂了。

越大型的書鋪,刻印量越大,字模的存量就越多,相當於是在做拼圖,要在幾萬塊拼圖裏翻找一個字。盡管這些字模都按照聲韻編好了序,可收納和取用仍然是不敢想象的大工程。

最關鍵的是,雕版匠人只需是會寫筆畫的工匠,而活字排版需要用到認識大量字的讀書人,才能排出印模來。

老祖宗造出來的漢字太多了,活字印刷就落入了一個費時又不省工的尷尬境地裏。

印完一套書,拆一套活版——大書鋪賣的書多是經史子集,全天下讀書人都要買的,沒必要這麽拆,時時要印,次次要排版,活字遠遠比不上雕一套版,一用二十年。

膠泥活字與木活字,都有其本身的劣性——膠泥難燒,吸墨少;越小的木塊,沾水越容易變形,兩樣都經不住大量印刷。

至於銅活字、鐵活字,時下的冶金業又遠遠趕不上了。

而雕版印刷,一個手熟的老師傅一天就能雕一面,只要大量匯聚匠人,速度就快起來了。

“先生去歇息吧,我再想想辦法。”

唐荼荼把壺裏的茶水倒幹凈,兩口喝了,心事重重地回了自己院子。

說來說去還是缺錢,要是自己開家刻書鋪就好了,想印多少印多少,不用受“邪書”的氣。

心裏裝著事兒,茶飯也不香了,夜裏躺了半個時辰也睡不著,越想越覺得時間緊迫,而前途渺茫。

近來,唐荼荼總有一種“我明明能做很多事,但偏偏眼下什麽都做不了”的郁悶。隊長的出現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動力,也喚醒了她所有壓制在心底的焦慮。

她不是一個人穿來的,這份機緣隔著時空、隔著前後二百年都能對上,冥冥之中全是天意。

帝國雄風,靠許多先行者一步步糾偏,將亂世拉回正軌,給舊歷賦予新章,幾百年傳承與創新,才成就了這麽個煊煌盛世。

——我們都是背負使命而來的。

唐荼荼沒了睡意,瞧時辰還不晚,一骨碌翻身起來,去院子裏打了一套軍體拳,權當睡前運動運動助眠。

自打她入了軍隊文職以後,這套拳就練得越來越少了,這陣子每天打兩遍,練回來兩分樣子,出拳力道足,很有幾分力拔千鈞的老拳氣勢。

只是始終不得章法,純粹是力氣和方向的組合,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都是割裂的,連不起來。

別說是影衛和死士了,大概連個壯實點的書生也打不過。

——有錢,不夠花;有人脈,不敢借;認字認不全,生意做半拉。

樣樣都只走了一半,總差那麽一口氣。

要是人生如長跑就好了,唐荼荼心說,要是能一溜煙跑到終點去,哪怕累死在半道上,好歹也有個方向。這樣摸著石頭過河、一腳一水坑的,真是太折磨人了。

她心頭又燥起來。

因為這是臨近平時夜宵的點兒了,她心裏一有事兒就焦慮,一焦慮就想吃東西,吃完東西撫平了焦慮,也撫不平這個怎麽也填不飽的無底洞胃!

唐荼荼兩條眉毛快皺成團了,她正這麽想著,反身一個弓步沖拳,打算結束這套拳,去廚房覓食。

拳沒沖出去,人被嚇沒了。

三步遠的地方站著一個人,露出張被月光照得青白的臉,穿著一身黑,乍看只有一個腦袋飄在那兒。

“姑娘貴安。”

前晚上替她給江凜傳話的那名影衛,魂兒一樣站在那兒,見唐荼荼被嚇得屏息定住了,尷尬地給她鼓了三下掌:“姑娘這拳練得不錯。”

唐荼荼縮回弓步,背過身理好衣衫,才回頭問:“大哥有事麽?”

“二殿下問姑娘哪日有空?”影衛道:“倭國使臣四十餘人,判文已下,不日便會在菜市口斬首示眾,問姑娘想不想去監斬?”

唐荼荼:“我?監斬?”

影衛:“有監斬官的。只是二殿下說‘斬別國使臣的情形百年罕見’,姑娘要是想去,就去開開眼。”

開開眼……唐荼荼迷瞪了半天。

月上柳梢頭,他府上的影衛頗有紳士風度地——約她去菜市口看砍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