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關燈
小
中
大
唐荼荼心提起來,聲音也是緊的:“沒有……”
她時刻謹記自己是穿來的,連在朝夕相處了半年的唐老爺、唐夫人面前,唐荼荼都不能輕松自在,對上這位平時見不著面的“娘”,更做不出自然情態。
房中半晌沒人說話。
華瓊臉上因疾走而泛起的紅暈,漸漸褪下去,笑得有些勉強。她岔開話:“昨兒晚上怎麽進的賊?跟娘仔細說說。”
這倒沒什麽不能說的,唐荼荼從戍夜衛撞門開始,一直講到那位殿下離府。其間誰做了什麽事,說了什麽話,她都記得清楚,條理分明地講給華瓊聽。
“二皇子?”
華瓊沈吟道:“這事兒不大。只是你爹腦子笨,亂嚷嚷,怕是惹了那位殿下惱。讓你爹別急,皇子氣度不是我們能揣度的,這位二殿下坊間民聲不壞,不會因為說錯一句半句話,故意難為你們。”
“回頭京兆府的人若來查案,讓你爹只管好好配合,吩咐下人們嘴甜點,腿勤點伺候著,捕頭問你們什麽,答什麽,別的只說不知。夜闖王府是大案,京兆府定會查明白,不會亂拿人,弄出什麽糊塗官司。”
她把後路也想到了:“要是遇上了不好相與的捕頭,難為你們,你就叫人來給娘傳信,娘托人通通關節。”
唐府不怕查,全家只唐老爺一人有進項,他又不善經營,除了那個死俸祿,連個做買賣的鋪子都無,家裏清白得八米二糠,奴仆也各有奴契,任誰也拿不著錯處。
華瓊講得有條有理,唐荼荼認真記下,忍不住好奇:“您怎麽什麽都知道?”
她來這兒小半年,只顧著識字看書、走街串巷地探索京城,還要扮好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唐荼荼在這麽幾件事中左支右拙,對原身這位親娘的事兒並未關心過,只知道華家是做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好。
唐荼荼問的本意是“您怎麽能知道這麽多?皇子也知道,捕頭也認識?”,華瓊卻聽成了“您怎麽對我們府裏的事兒知道得這麽詳細?”
華瓊乜她一眼:“誰讓我閨女是個鋸嘴葫蘆?受了驚嚇受了委屈,也不敢跟親娘吭聲。”
這話似往唐荼荼心裏埋下了個小太陽,呼呼冒著熱,那份生疏和隔閡微妙地消解了一小塊。
她嘴角翹起來:“沒有受委屈的……您怎麽不擔心我哥受委屈?”
華瓊渾不在意:“男孩子,委屈了就委屈了。再說你哥又不是廢物秧子,他心裏成算比你多,面上又不顯山不露水,這孩子吃不了大虧。”
這倒跟她一個想頭,唐荼荼臉上露出笑。
母女倆似一個模子裏出來的,都是豐腴身段,上停飽滿,濃眉橫天,杏眼高鼻,耳珠厚潤,民間視為福相,是能長壽、能聚財、能旺家宅的好相貌。
以前華瓊瞧女兒,心裏總是有兩分說不出的別扭。
好好的姑娘,衣食不缺,富養著長大,卻總是囿於“我爹不愛我、我娘不愛我、繼母也不愛我”的自苦裏。總愛抄了坊間名氣大的酸詩——什麽“紅袖香消傷情處”,什麽“朱顏未衰已黃昏”——當回事地背,也不管那詩全是文人逛窯子寫出來的。
那時的荼荼,每回見了華瓊,總要跟她發脾氣,從沒叫過一聲“娘”不說,常掛在嘴邊的總是一句“你還來看我做什麽,你知不知道堂姐妹們都笑話我,笑話我娘是個賤婦!”
華瓊不興跟一小丫頭發脾氣,冷眼看著,心裏“這棒槌不是我生的”的念頭愈發清明。那以後再不親自見這女兒,逢年過節一箱衣裳首飾送到唐府,算是全了這淺淡的母女情誼。
半年前荼荼大病,病得呆呆傻傻的,話也不會說了。華瓊過府陪了兩夜床,再看這女兒,竟舒服多了——雖然病中的荼荼連暈帶嘔、難受得沒人樣,卻不自苦了,和和氣氣地叫了她一聲“娘”。
華瓊多年的心結,就在這麽一聲“娘”中,煙消雲散了。
可閨女變了,想開了,也跟她更生分了。
自上元節那天,荼荼來華府探望了她,之後這幾個月都再沒去看過她了。華瓊到底是外人,得懂禮數,也得避諱唐老爺和他當家的夫人,荼荼不出門,她並不方便過府。
今早是著了急,才把禮數扔到了一邊去。
母女倆不常相處,說過了正事,便寒暄不起來了。華瓊又問起荼荼最近過得如何,她問一句,唐荼荼應一聲,不問就無話。
華瓊看出她的不自在,起身要走:“娘不跟你坐了,得回家去清帳,上午還約了海昌坊的大掌櫃。”
“您不留下用早飯?”
“不留了。”華瓊爽朗一笑:“叫你母親看著了我,心裏不定怎麽想,娘回府再吃。”
她在女兒的屋子裏環視一圈,盤算她這屋裏有多少物件要換的,多少要添置的。
唐府分家分得匆忙,唐夫人的節儉又出了名,家具物什沒舍得打全套簇新的,只給每個孩子換了兩樣。
有新有舊,這一屋子裏,幾樣大家什的色兒便對不上了,烏木色兒的,紅木色兒的,紫檀木色兒的,樣樣都有。還有荼荼那放燭臺的櫃子,上頭糊了一層奇奇怪怪的鐵皮——華瓊只消一眼就明白過來,鐵皮是做什麽用的。
她笑道:“你倒是心巧。只是防火的法子可不止這一招,鐵皮笨重,物料價也不便宜,回頭,娘讓你看看南邊的家什是怎麽防火的。”
看來看去,什麽都不大滿意。華瓊心裏算著,給兒子和姑娘一人打一套新家什,這是親娘的心意,任誰也沒話說。連上那個三丫頭,也送一套,省得落人口舌。
“大夏天,蓋這麽厚的被子?”華瓊視線落在床上,細瞧,更奇怪:“被上怎麽有灰?”
唐荼荼一向老實,瞎話編得含糊:“……夜裏做夢,不小心翻到床下了,蹭了點灰,沒磕著。”
華瓊伸手在她腦門上拍了一下,輕笑道:“睡覺不老實,摔兩回就長記性了。”
她掌心熱,來的路上掌心又握過馬韁,汗味並不好聞。可唐荼荼並不抵觸這個味道。
腦門上留下了微小的酥麻觸感,唐荼荼捂著那塊地方,心裏邊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愉悅。
她想,這個“娘”,脾氣可真好。原身在遺書裏埋怨她的那些話,要是讓她看了,指不定得多難過。
出院門時,華瓊到底是沒忍住,側眸看向荼荼,低語道:“你是大姑娘了,重口腹之欲沒什麽,但得有節制,不能一下子吃成……”
她噤住口,一時想不著不傷人的形容詞,“總之,少吃多動,女孩子漂漂亮亮的,多好。”
“謝謝娘,我知道了。”
唐荼荼不假思索地應了聲。近些時,跟她說過類似話的人太多了,唐荼荼已不需過腦了,通通一句“我知道了”回應。
她送著華瓊出了後門,伸手要扶她去踩那上馬石。
“快別扶我,踩著這石頭,我就不會上馬了。”華瓊笑著格開她的手,手托馬鞍,借著馬鐙一使力,利落地上了馬。
馬兒仰著脖子輕嘶一聲,四蹄連點,躍躍欲奔。
唐荼荼看得眼睛晶亮。
當娘的知她心意,居高臨下笑道:“你舅舅剛從南面回來,給你帶了匹小滇馬,還沒尋著機會給你。等再過半月,天兒不怎麽熱了,娘帶你去鄉下騎馬!”
話落一揚鞭,馬兒噠噠噠地小跑起來,棕紅油亮的鬃毛與尾巴揚在風中,轉眼就遠了。
這位“大奶奶”風風火火地來,又風風火火地走了,攏共坐了沒一刻鐘。後院的仆婦睜大眼睛,豎起耳朵,看了個實實在在。
胡嬤嬤在後門張望了一會兒,見華瓊騎著那馬拐出了巷子,才松了口氣,叮囑後院的仆婦:“都管住嘴,不能把大奶奶來過的事兒與夫人說。”
仆婦們面面相覷,見嬤嬤瞪大眼睛,要露出怒容了,才連連點頭哎住。
等嬤嬤一走,幾人頭挨著頭,湊一塊閑嘮起來。
她們唐府的事兒頗有點意思。聽說老宅那邊的老太爺是雜貨起家,商賈人家,治家不嚴,分家時跟過來的兩戶家生子嘴也沒多緊實,雇仆們又個頂個的機靈,連問帶猜,把事兒猜了個透。
這位大奶奶是老爺的元配夫人,宅裏的下人不知道怎麽喊,這麽多年,一直含含糊糊喊一聲“大奶奶”。
大奶奶家裏也是從商的,家底比唐家要厚,唐老爺打小念書,身有功名,也是媒人眼裏的金龜婿。
這段姻緣本該是一樁美事,大奶奶當年嫁進唐府時風風光光,十足的體面。可沒一年,她生大少爺和二小姐這對龍鳳胎時,血崩不止,生完就斷了氣,只留下老爺對著倆嬰孩,悲痛欲絕。
人送進了棺材,吹吹打打地要出門了。這大奶奶竟起死回生了,醒來之後性情大變,和以前不似一個人。
勉強做完了月子,大少爺和二小姐乳還沒吃上呢,大奶奶就從唐家老宅搬出去了,回了娘家,把一雙嗷嗷待哺的兒女留在了老宅裏,死活不肯做唐家的媳婦了。不久又由她那父兄做主,去唐府討了一封和離書。
不知是多大仇多大怨,才能拋下孩子一走了之。外人一看,好嘛,鬧得這般難看,兩家還不得撕破臉,斷絕來往?
卻沒有,華瓊跟唐老爺都不拘著孩子兩頭來往。又隔了兩年,這一任唐夫人嫁進府裏續了弦,也同樣不拘著大少爺和二小姐兩頭來往。
府裏的下人不敢嚼舌頭,心裏邊卻悄悄揣摩:當家主母子息艱難,就生了一個丫頭,把元配夫人的兒子養在膝下當親兒子養,心裏邊兒不定得多恨呢。
可任他們怎麽睜大眼睛看,也瞧不出端倪來,這都十多年過去了,大少爺恭恭敬敬喊夫人“母親”,夫人也慈慈愛愛為少爺操持,真跟親娘也差不離。
而先頭這位回了娘家的大奶奶,更是了不得,拋頭露面,把華家的生意打理得紅紅火火。
雖說這位大奶奶不怎麽講規矩,每回過府看閨女,她都不投拜帖,也不提前知會,說來就一陣風似的來了;卻也很講究,她每回過府都專門掐著老爺不在的時候來,還會避著夫人,也從不留飯,看了閨女就走。
互相做到了眼不見心不煩。
“咱家夫人心善,不在意什麽親的繼的,你們呀,心裏有數就行了,可別管不住嘴,亂嚼舌頭。”
講故事的周嫂子講得繪聲繪色,雇婦們個個聽得眼亮唇彎,心說這富貴人家,真是有趣極了。最後兩邊都裝模作樣地閉緊嘴巴,假裝自己口風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她時刻謹記自己是穿來的,連在朝夕相處了半年的唐老爺、唐夫人面前,唐荼荼都不能輕松自在,對上這位平時見不著面的“娘”,更做不出自然情態。
房中半晌沒人說話。
華瓊臉上因疾走而泛起的紅暈,漸漸褪下去,笑得有些勉強。她岔開話:“昨兒晚上怎麽進的賊?跟娘仔細說說。”
這倒沒什麽不能說的,唐荼荼從戍夜衛撞門開始,一直講到那位殿下離府。其間誰做了什麽事,說了什麽話,她都記得清楚,條理分明地講給華瓊聽。
“二皇子?”
華瓊沈吟道:“這事兒不大。只是你爹腦子笨,亂嚷嚷,怕是惹了那位殿下惱。讓你爹別急,皇子氣度不是我們能揣度的,這位二殿下坊間民聲不壞,不會因為說錯一句半句話,故意難為你們。”
“回頭京兆府的人若來查案,讓你爹只管好好配合,吩咐下人們嘴甜點,腿勤點伺候著,捕頭問你們什麽,答什麽,別的只說不知。夜闖王府是大案,京兆府定會查明白,不會亂拿人,弄出什麽糊塗官司。”
她把後路也想到了:“要是遇上了不好相與的捕頭,難為你們,你就叫人來給娘傳信,娘托人通通關節。”
唐府不怕查,全家只唐老爺一人有進項,他又不善經營,除了那個死俸祿,連個做買賣的鋪子都無,家裏清白得八米二糠,奴仆也各有奴契,任誰也拿不著錯處。
華瓊講得有條有理,唐荼荼認真記下,忍不住好奇:“您怎麽什麽都知道?”
她來這兒小半年,只顧著識字看書、走街串巷地探索京城,還要扮好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唐荼荼在這麽幾件事中左支右拙,對原身這位親娘的事兒並未關心過,只知道華家是做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好。
唐荼荼問的本意是“您怎麽能知道這麽多?皇子也知道,捕頭也認識?”,華瓊卻聽成了“您怎麽對我們府裏的事兒知道得這麽詳細?”
華瓊乜她一眼:“誰讓我閨女是個鋸嘴葫蘆?受了驚嚇受了委屈,也不敢跟親娘吭聲。”
這話似往唐荼荼心裏埋下了個小太陽,呼呼冒著熱,那份生疏和隔閡微妙地消解了一小塊。
她嘴角翹起來:“沒有受委屈的……您怎麽不擔心我哥受委屈?”
華瓊渾不在意:“男孩子,委屈了就委屈了。再說你哥又不是廢物秧子,他心裏成算比你多,面上又不顯山不露水,這孩子吃不了大虧。”
這倒跟她一個想頭,唐荼荼臉上露出笑。
母女倆似一個模子裏出來的,都是豐腴身段,上停飽滿,濃眉橫天,杏眼高鼻,耳珠厚潤,民間視為福相,是能長壽、能聚財、能旺家宅的好相貌。
以前華瓊瞧女兒,心裏總是有兩分說不出的別扭。
好好的姑娘,衣食不缺,富養著長大,卻總是囿於“我爹不愛我、我娘不愛我、繼母也不愛我”的自苦裏。總愛抄了坊間名氣大的酸詩——什麽“紅袖香消傷情處”,什麽“朱顏未衰已黃昏”——當回事地背,也不管那詩全是文人逛窯子寫出來的。
那時的荼荼,每回見了華瓊,總要跟她發脾氣,從沒叫過一聲“娘”不說,常掛在嘴邊的總是一句“你還來看我做什麽,你知不知道堂姐妹們都笑話我,笑話我娘是個賤婦!”
華瓊不興跟一小丫頭發脾氣,冷眼看著,心裏“這棒槌不是我生的”的念頭愈發清明。那以後再不親自見這女兒,逢年過節一箱衣裳首飾送到唐府,算是全了這淺淡的母女情誼。
半年前荼荼大病,病得呆呆傻傻的,話也不會說了。華瓊過府陪了兩夜床,再看這女兒,竟舒服多了——雖然病中的荼荼連暈帶嘔、難受得沒人樣,卻不自苦了,和和氣氣地叫了她一聲“娘”。
華瓊多年的心結,就在這麽一聲“娘”中,煙消雲散了。
可閨女變了,想開了,也跟她更生分了。
自上元節那天,荼荼來華府探望了她,之後這幾個月都再沒去看過她了。華瓊到底是外人,得懂禮數,也得避諱唐老爺和他當家的夫人,荼荼不出門,她並不方便過府。
今早是著了急,才把禮數扔到了一邊去。
母女倆不常相處,說過了正事,便寒暄不起來了。華瓊又問起荼荼最近過得如何,她問一句,唐荼荼應一聲,不問就無話。
華瓊看出她的不自在,起身要走:“娘不跟你坐了,得回家去清帳,上午還約了海昌坊的大掌櫃。”
“您不留下用早飯?”
“不留了。”華瓊爽朗一笑:“叫你母親看著了我,心裏不定怎麽想,娘回府再吃。”
她在女兒的屋子裏環視一圈,盤算她這屋裏有多少物件要換的,多少要添置的。
唐府分家分得匆忙,唐夫人的節儉又出了名,家具物什沒舍得打全套簇新的,只給每個孩子換了兩樣。
有新有舊,這一屋子裏,幾樣大家什的色兒便對不上了,烏木色兒的,紅木色兒的,紫檀木色兒的,樣樣都有。還有荼荼那放燭臺的櫃子,上頭糊了一層奇奇怪怪的鐵皮——華瓊只消一眼就明白過來,鐵皮是做什麽用的。
她笑道:“你倒是心巧。只是防火的法子可不止這一招,鐵皮笨重,物料價也不便宜,回頭,娘讓你看看南邊的家什是怎麽防火的。”
看來看去,什麽都不大滿意。華瓊心裏算著,給兒子和姑娘一人打一套新家什,這是親娘的心意,任誰也沒話說。連上那個三丫頭,也送一套,省得落人口舌。
“大夏天,蓋這麽厚的被子?”華瓊視線落在床上,細瞧,更奇怪:“被上怎麽有灰?”
唐荼荼一向老實,瞎話編得含糊:“……夜裏做夢,不小心翻到床下了,蹭了點灰,沒磕著。”
華瓊伸手在她腦門上拍了一下,輕笑道:“睡覺不老實,摔兩回就長記性了。”
她掌心熱,來的路上掌心又握過馬韁,汗味並不好聞。可唐荼荼並不抵觸這個味道。
腦門上留下了微小的酥麻觸感,唐荼荼捂著那塊地方,心裏邊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愉悅。
她想,這個“娘”,脾氣可真好。原身在遺書裏埋怨她的那些話,要是讓她看了,指不定得多難過。
出院門時,華瓊到底是沒忍住,側眸看向荼荼,低語道:“你是大姑娘了,重口腹之欲沒什麽,但得有節制,不能一下子吃成……”
她噤住口,一時想不著不傷人的形容詞,“總之,少吃多動,女孩子漂漂亮亮的,多好。”
“謝謝娘,我知道了。”
唐荼荼不假思索地應了聲。近些時,跟她說過類似話的人太多了,唐荼荼已不需過腦了,通通一句“我知道了”回應。
她送著華瓊出了後門,伸手要扶她去踩那上馬石。
“快別扶我,踩著這石頭,我就不會上馬了。”華瓊笑著格開她的手,手托馬鞍,借著馬鐙一使力,利落地上了馬。
馬兒仰著脖子輕嘶一聲,四蹄連點,躍躍欲奔。
唐荼荼看得眼睛晶亮。
當娘的知她心意,居高臨下笑道:“你舅舅剛從南面回來,給你帶了匹小滇馬,還沒尋著機會給你。等再過半月,天兒不怎麽熱了,娘帶你去鄉下騎馬!”
話落一揚鞭,馬兒噠噠噠地小跑起來,棕紅油亮的鬃毛與尾巴揚在風中,轉眼就遠了。
這位“大奶奶”風風火火地來,又風風火火地走了,攏共坐了沒一刻鐘。後院的仆婦睜大眼睛,豎起耳朵,看了個實實在在。
胡嬤嬤在後門張望了一會兒,見華瓊騎著那馬拐出了巷子,才松了口氣,叮囑後院的仆婦:“都管住嘴,不能把大奶奶來過的事兒與夫人說。”
仆婦們面面相覷,見嬤嬤瞪大眼睛,要露出怒容了,才連連點頭哎住。
等嬤嬤一走,幾人頭挨著頭,湊一塊閑嘮起來。
她們唐府的事兒頗有點意思。聽說老宅那邊的老太爺是雜貨起家,商賈人家,治家不嚴,分家時跟過來的兩戶家生子嘴也沒多緊實,雇仆們又個頂個的機靈,連問帶猜,把事兒猜了個透。
這位大奶奶是老爺的元配夫人,宅裏的下人不知道怎麽喊,這麽多年,一直含含糊糊喊一聲“大奶奶”。
大奶奶家裏也是從商的,家底比唐家要厚,唐老爺打小念書,身有功名,也是媒人眼裏的金龜婿。
這段姻緣本該是一樁美事,大奶奶當年嫁進唐府時風風光光,十足的體面。可沒一年,她生大少爺和二小姐這對龍鳳胎時,血崩不止,生完就斷了氣,只留下老爺對著倆嬰孩,悲痛欲絕。
人送進了棺材,吹吹打打地要出門了。這大奶奶竟起死回生了,醒來之後性情大變,和以前不似一個人。
勉強做完了月子,大少爺和二小姐乳還沒吃上呢,大奶奶就從唐家老宅搬出去了,回了娘家,把一雙嗷嗷待哺的兒女留在了老宅裏,死活不肯做唐家的媳婦了。不久又由她那父兄做主,去唐府討了一封和離書。
不知是多大仇多大怨,才能拋下孩子一走了之。外人一看,好嘛,鬧得這般難看,兩家還不得撕破臉,斷絕來往?
卻沒有,華瓊跟唐老爺都不拘著孩子兩頭來往。又隔了兩年,這一任唐夫人嫁進府裏續了弦,也同樣不拘著大少爺和二小姐兩頭來往。
府裏的下人不敢嚼舌頭,心裏邊卻悄悄揣摩:當家主母子息艱難,就生了一個丫頭,把元配夫人的兒子養在膝下當親兒子養,心裏邊兒不定得多恨呢。
可任他們怎麽睜大眼睛看,也瞧不出端倪來,這都十多年過去了,大少爺恭恭敬敬喊夫人“母親”,夫人也慈慈愛愛為少爺操持,真跟親娘也差不離。
而先頭這位回了娘家的大奶奶,更是了不得,拋頭露面,把華家的生意打理得紅紅火火。
雖說這位大奶奶不怎麽講規矩,每回過府看閨女,她都不投拜帖,也不提前知會,說來就一陣風似的來了;卻也很講究,她每回過府都專門掐著老爺不在的時候來,還會避著夫人,也從不留飯,看了閨女就走。
互相做到了眼不見心不煩。
“咱家夫人心善,不在意什麽親的繼的,你們呀,心裏有數就行了,可別管不住嘴,亂嚼舌頭。”
講故事的周嫂子講得繪聲繪色,雇婦們個個聽得眼亮唇彎,心說這富貴人家,真是有趣極了。最後兩邊都裝模作樣地閉緊嘴巴,假裝自己口風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