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時辰之後,孫策離開宅院時,東方天空已有些許泛白。
周瑜卻並沒有返回營帳,而是與陸績對坐塌上。
塌上擺上了塌幾,其上有一套茶具。
“公紀可有什麽要與我說的?”周瑜一邊倒茶,一邊說著。
長途跋涉剛剛結束的這一天,並沒讓他的神經有絲毫松懈,周瑜跪坐在塌上,身形筆直,不見疲態。
陸績卻因為自己的病而難有他那樣的精力。因為良好的教養,他尚且還能保持跪坐的姿態,神思卻倒處游離,難以集中。
他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求娶孫婺的話石破天驚,然而他認定的未來舅兄孫策,有些偏心,對於周瑜的話幾乎沒怎麽考慮,便利用自己長兄的身份擅自答應了下來。
似乎不用考慮孫婺的意願,更恨不得當場立刻親上加親。
然而自己的反應也著實糟糕。
孫策應下婚事之時,他脫口而出的“不行”已經暴露了自己。雖然事後用“事關重大,阿婺未必願意,不如等她醒來再做定奪”這樣的話來遮掩,但這樣的行為在孫策眼裏大概是多管閑事。
幸而周瑜並不強求,最後只說:“確實太過唐突,便暫且將這事擱置,待阿婺醒後我再與她商量。”
便是這句話,讓陸績反應過來,這不過是周瑜設下的一個陷阱而已。
而現在,陸績看著對面姿態閑適的周瑜,只能承認,自己上當了。
孫婺灑脫自在不拘小節,相處起來不必處處小心翼翼,這才叫他掉以輕心。而現下細細將此前自己的表現回想一番,卻原來處處都是紕漏,他根本沒辦法解釋自己對孫婺婚事的過分關心。
周瑜為兩人各倒了一杯茶,之後便靜靜地看著陸績,只等他自己開口。
陸績勉力提起精神,腦中飛速地判斷著。
這一次不是自己故意路出馬腳,而是周瑜心細抓住了自己的破綻。但周瑜並不是袁耀那樣的小人,現下這氛圍尚算友好的盤問,或許只是他好奇自己為何要隱瞞。
自己的秘密,不過是想繼續借著小孩的身體跟隨孫婺,不過是想為以後拒絕孫婺的水解請求提供餘地。其中與周瑜唯一有沖突的,大概是他庸俗的、白頭偕老的小小願望。
重生之事的暴露難以避免,但自己做的那些夢、以及那有些詭異的無限重生,其實都不必讓周瑜知道。
陸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擡頭時只見周瑜神情依然平靜,並不焦急催促。
他低下頭繼續思索。
他現在關於周瑜的記憶很多,從已有的信息裏卻很難對應出他記起的究竟是哪一世,如果不對應出來,他很容易露餡。
想到這裏時,他卻突然記起一件讓他一直覺得怪異的事情——聽描述周瑜與魯肅所說前世並不一致,他們倆卻似乎從來沒有發現這個大問題。
然而很快他就釋懷——因為周瑜總是死在建安十五年,他比魯肅死的早,記憶當然會有差別。而自己總是死在建安二十四年,本就可以用這多出來的九年做文章。
陸績又想起了《念奴嬌》,他想起孫婺說過,這大概便是周瑜的執念,將這完整的詞告訴他,他與孫婺便也沒有什麽再糾纏的必要。
陸績一邊暗自祈禱這件事能這樣輕易解決,一邊重新坐好,道:“公瑾,你心心念念的那首詩,我還記得全篇內容,‘遙想公瑾當年’那首。阿婺同我說起過,你忘了其後的幾句。”
周瑜舉杯的手停頓了一下,他放下茶杯,看向陸績,靜待他的下文。
“我雖記得全篇,卻也好奇你為何會忘記詩的內容。”說到這裏,陸績留了個心眼,他決定與周瑜先做個交易,“所以,你可否先為我解惑?”
不僅坦白了自己有前世記憶,還坦白了自己知道《念奴嬌》,陸績以為自己已經足夠誠懇,然而周瑜眼神在他身上一掠而過,並不願意開誠布公,“自然是不夠在意才會忘。”
他不提《念奴嬌》,矛頭直指陸績最隱秘的心思,“公紀不如先與我說說,既有前世記憶,卻從不表露,還潛伏在阿婺身邊,究竟是什麽居心。”
如果自己真回答了周瑜,那這就不會是平等的對話,而是單方面的質問。可不回答他,等待自己的只會是周瑜繼續好整以暇的逼問。
既然周瑜不說實話,陸績便也編了個理由,“前世阿婺與我有仇,若是讓她知曉我也記得前世,我怕她要找我覆仇,所以便只好瞞著她。”
周瑜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他直視陸績,繼續問了下去:“怎樣的仇?”
天色又亮了一分,說完,周瑜便下榻吹滅了燭火。
陸績因為困倦,已經有些支撐不住,腦中各種思緒亂飛的時候,他又聽到了周瑜的聲音。
“怎樣的仇?”
怎樣的仇?他和孫婺哪有什麽仇,但真說有的話,大概還是上一世自己阻止了她的水解,沒能讓她解脫。
潛意識阻止自己繼續深想下去,而見他久久不答,周瑜在此時又開始了他的逼問。
“傷害她?欺騙她?利用她?背信棄義?見死不救?”周瑜一邊註視著陸績,一邊將各種可能一一列舉了出來,觀察著陸績的神情,他最後確定,“原來是見死不救嗎?”
陸績心裏一驚,下意識地反駁,“我沒有……”
然而擡頭對上的只是周瑜篤定的神情。
上一世的自己應當算不上見死不救,可如今的自己,如果真的已經知道了她曾經的那些遭遇,仍然阻止她的水解,是不是真算的上見死不救呢?
他掐自己的手心,又在心裏告訴自己,這只是周瑜的把戲,是讓自己出於愧疚而在談話中被壓制的把戲,別上當。
然而因為年齡、身形的差距,陸績自然處在了弱勢地位,再怎麽不卑不亢,也很難拿回這場對話的主動權。
而且因為疲憊,腦子已經開始有些混亂,註意力難以集中,而周瑜顯然很擅長這些,很擅長用平和的方式逼迫別人,這次的交談自己怕是耗不過他。
忽然,腦子裏想起前次的夢,陸績決定賭一把。
於是,他強打起精神,按照之前夢裏的話問道:“公瑾,除了與曹操聯姻,難道真沒別的辦法了嗎?”
這話說完,周瑜喝水的身形一頓,他倏地擡眸,目光掃向陸績,再不覆之前的淡然。
“原來你記起的也是這……”不知想起了什麽,他輕笑一聲道。
陸績松了口氣,自己似乎是猜對了。
可松了口氣的同時,陸績又覺得心寒。第三世孫婺去和親顯然不是心甘情願——若真是心甘情願,自己夢裏怎會說什麽“救不了她”?
此刻的陸績,為兩千年前的孫婺感到心酸,他又不甘心地問了一句:“真沒別的辦法了嗎?”
“當然有別的辦法,而且你明明知道……”說到這裏,周瑜停住了。
他看了陸績許久,才繼續說:“原來你是真的知道那首詩嗎……”
不等陸績反應,周瑜又說:“公紀,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麽會忘記那首詩嗎?我可以告訴你。建安十五年,我死之前,阿婺從許昌回來,同我講起她在許昌的事跡,也講到那首詞,只可惜,我只聽到了第一句。而我再醒來時便是三個多月之前,因而十分在意未聽完的那幾句。”
“所以,你能否將這首詞的內容全部告訴我?”
問題的答案出乎意料地、很輕易地便得到了,可細想的話,似乎有什麽不對。
但晨光已撒入屋內,陸績十分困倦。他疲憊地想,周瑜所說的這些,待孫婺醒來,自己旁敲側擊一番,便也能一一驗證。況且這件事總該了結,《念奴嬌》他原本也打算告知周瑜。
想要趕緊結束這場對話,陸績不再隱瞞,一字一句將這詞的後三句念了出來: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1]
周瑜心中默念兩遍,自嘲般輕笑道:“原來並不是情詩。”
“對,雖讀起來有些怪異,卻更像是緬懷故人,並沒什麽兒女之情。”陸績也道。
又倚在塌幾上沈吟了許久,周瑜終於像是釋懷,朝目前看起來年紀尚幼的陸績謝道:“公紀,多謝你了,你幫了我一個大忙。”
說完,他撤走塌上小幾,便踏出了屋門。
房門打開間隙,陸績看到屋外太陽已經升起,朝霞映著院內含苞待放的迎春花,絢爛的顏色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建安元年的春天。
疲憊再一次來襲,他強撐著身體到孫婺床邊,見她正安心沈睡著,這才回到自己塌上,也安心睡了過去。
作者有話說:
[1]《念奴嬌》原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瑜卻並沒有返回營帳,而是與陸績對坐塌上。
塌上擺上了塌幾,其上有一套茶具。
“公紀可有什麽要與我說的?”周瑜一邊倒茶,一邊說著。
長途跋涉剛剛結束的這一天,並沒讓他的神經有絲毫松懈,周瑜跪坐在塌上,身形筆直,不見疲態。
陸績卻因為自己的病而難有他那樣的精力。因為良好的教養,他尚且還能保持跪坐的姿態,神思卻倒處游離,難以集中。
他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求娶孫婺的話石破天驚,然而他認定的未來舅兄孫策,有些偏心,對於周瑜的話幾乎沒怎麽考慮,便利用自己長兄的身份擅自答應了下來。
似乎不用考慮孫婺的意願,更恨不得當場立刻親上加親。
然而自己的反應也著實糟糕。
孫策應下婚事之時,他脫口而出的“不行”已經暴露了自己。雖然事後用“事關重大,阿婺未必願意,不如等她醒來再做定奪”這樣的話來遮掩,但這樣的行為在孫策眼裏大概是多管閑事。
幸而周瑜並不強求,最後只說:“確實太過唐突,便暫且將這事擱置,待阿婺醒後我再與她商量。”
便是這句話,讓陸績反應過來,這不過是周瑜設下的一個陷阱而已。
而現在,陸績看著對面姿態閑適的周瑜,只能承認,自己上當了。
孫婺灑脫自在不拘小節,相處起來不必處處小心翼翼,這才叫他掉以輕心。而現下細細將此前自己的表現回想一番,卻原來處處都是紕漏,他根本沒辦法解釋自己對孫婺婚事的過分關心。
周瑜為兩人各倒了一杯茶,之後便靜靜地看著陸績,只等他自己開口。
陸績勉力提起精神,腦中飛速地判斷著。
這一次不是自己故意路出馬腳,而是周瑜心細抓住了自己的破綻。但周瑜並不是袁耀那樣的小人,現下這氛圍尚算友好的盤問,或許只是他好奇自己為何要隱瞞。
自己的秘密,不過是想繼續借著小孩的身體跟隨孫婺,不過是想為以後拒絕孫婺的水解請求提供餘地。其中與周瑜唯一有沖突的,大概是他庸俗的、白頭偕老的小小願望。
重生之事的暴露難以避免,但自己做的那些夢、以及那有些詭異的無限重生,其實都不必讓周瑜知道。
陸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擡頭時只見周瑜神情依然平靜,並不焦急催促。
他低下頭繼續思索。
他現在關於周瑜的記憶很多,從已有的信息裏卻很難對應出他記起的究竟是哪一世,如果不對應出來,他很容易露餡。
想到這裏時,他卻突然記起一件讓他一直覺得怪異的事情——聽描述周瑜與魯肅所說前世並不一致,他們倆卻似乎從來沒有發現這個大問題。
然而很快他就釋懷——因為周瑜總是死在建安十五年,他比魯肅死的早,記憶當然會有差別。而自己總是死在建安二十四年,本就可以用這多出來的九年做文章。
陸績又想起了《念奴嬌》,他想起孫婺說過,這大概便是周瑜的執念,將這完整的詞告訴他,他與孫婺便也沒有什麽再糾纏的必要。
陸績一邊暗自祈禱這件事能這樣輕易解決,一邊重新坐好,道:“公瑾,你心心念念的那首詩,我還記得全篇內容,‘遙想公瑾當年’那首。阿婺同我說起過,你忘了其後的幾句。”
周瑜舉杯的手停頓了一下,他放下茶杯,看向陸績,靜待他的下文。
“我雖記得全篇,卻也好奇你為何會忘記詩的內容。”說到這裏,陸績留了個心眼,他決定與周瑜先做個交易,“所以,你可否先為我解惑?”
不僅坦白了自己有前世記憶,還坦白了自己知道《念奴嬌》,陸績以為自己已經足夠誠懇,然而周瑜眼神在他身上一掠而過,並不願意開誠布公,“自然是不夠在意才會忘。”
他不提《念奴嬌》,矛頭直指陸績最隱秘的心思,“公紀不如先與我說說,既有前世記憶,卻從不表露,還潛伏在阿婺身邊,究竟是什麽居心。”
如果自己真回答了周瑜,那這就不會是平等的對話,而是單方面的質問。可不回答他,等待自己的只會是周瑜繼續好整以暇的逼問。
既然周瑜不說實話,陸績便也編了個理由,“前世阿婺與我有仇,若是讓她知曉我也記得前世,我怕她要找我覆仇,所以便只好瞞著她。”
周瑜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他直視陸績,繼續問了下去:“怎樣的仇?”
天色又亮了一分,說完,周瑜便下榻吹滅了燭火。
陸績因為困倦,已經有些支撐不住,腦中各種思緒亂飛的時候,他又聽到了周瑜的聲音。
“怎樣的仇?”
怎樣的仇?他和孫婺哪有什麽仇,但真說有的話,大概還是上一世自己阻止了她的水解,沒能讓她解脫。
潛意識阻止自己繼續深想下去,而見他久久不答,周瑜在此時又開始了他的逼問。
“傷害她?欺騙她?利用她?背信棄義?見死不救?”周瑜一邊註視著陸績,一邊將各種可能一一列舉了出來,觀察著陸績的神情,他最後確定,“原來是見死不救嗎?”
陸績心裏一驚,下意識地反駁,“我沒有……”
然而擡頭對上的只是周瑜篤定的神情。
上一世的自己應當算不上見死不救,可如今的自己,如果真的已經知道了她曾經的那些遭遇,仍然阻止她的水解,是不是真算的上見死不救呢?
他掐自己的手心,又在心裏告訴自己,這只是周瑜的把戲,是讓自己出於愧疚而在談話中被壓制的把戲,別上當。
然而因為年齡、身形的差距,陸績自然處在了弱勢地位,再怎麽不卑不亢,也很難拿回這場對話的主動權。
而且因為疲憊,腦子已經開始有些混亂,註意力難以集中,而周瑜顯然很擅長這些,很擅長用平和的方式逼迫別人,這次的交談自己怕是耗不過他。
忽然,腦子裏想起前次的夢,陸績決定賭一把。
於是,他強打起精神,按照之前夢裏的話問道:“公瑾,除了與曹操聯姻,難道真沒別的辦法了嗎?”
這話說完,周瑜喝水的身形一頓,他倏地擡眸,目光掃向陸績,再不覆之前的淡然。
“原來你記起的也是這……”不知想起了什麽,他輕笑一聲道。
陸績松了口氣,自己似乎是猜對了。
可松了口氣的同時,陸績又覺得心寒。第三世孫婺去和親顯然不是心甘情願——若真是心甘情願,自己夢裏怎會說什麽“救不了她”?
此刻的陸績,為兩千年前的孫婺感到心酸,他又不甘心地問了一句:“真沒別的辦法了嗎?”
“當然有別的辦法,而且你明明知道……”說到這裏,周瑜停住了。
他看了陸績許久,才繼續說:“原來你是真的知道那首詩嗎……”
不等陸績反應,周瑜又說:“公紀,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麽會忘記那首詩嗎?我可以告訴你。建安十五年,我死之前,阿婺從許昌回來,同我講起她在許昌的事跡,也講到那首詞,只可惜,我只聽到了第一句。而我再醒來時便是三個多月之前,因而十分在意未聽完的那幾句。”
“所以,你能否將這首詞的內容全部告訴我?”
問題的答案出乎意料地、很輕易地便得到了,可細想的話,似乎有什麽不對。
但晨光已撒入屋內,陸績十分困倦。他疲憊地想,周瑜所說的這些,待孫婺醒來,自己旁敲側擊一番,便也能一一驗證。況且這件事總該了結,《念奴嬌》他原本也打算告知周瑜。
想要趕緊結束這場對話,陸績不再隱瞞,一字一句將這詞的後三句念了出來: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1]
周瑜心中默念兩遍,自嘲般輕笑道:“原來並不是情詩。”
“對,雖讀起來有些怪異,卻更像是緬懷故人,並沒什麽兒女之情。”陸績也道。
又倚在塌幾上沈吟了許久,周瑜終於像是釋懷,朝目前看起來年紀尚幼的陸績謝道:“公紀,多謝你了,你幫了我一個大忙。”
說完,他撤走塌上小幾,便踏出了屋門。
房門打開間隙,陸績看到屋外太陽已經升起,朝霞映著院內含苞待放的迎春花,絢爛的顏色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建安元年的春天。
疲憊再一次來襲,他強撐著身體到孫婺床邊,見她正安心沈睡著,這才回到自己塌上,也安心睡了過去。
作者有話說:
[1]《念奴嬌》原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