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064王妃
關燈
小
中
大
收容處收養的孤兒棄嬰, 共九百八十二人。
聯系上家人準備領回去的有二百餘人,餘下的不是父母皆已亡故,便是自小被遺棄的棄嬰。
元錦挑出來十四個不到一歲的嬰兒, 二三歲左右的孩子一百人, 五歲以上的二百人, 交給曲如雲帶回城中的別院。
她平時不住皇宮,除非有急事需要加班才住。
“這麽多孩子要怎麽養?”曲如雲不解,“陛下是想培養他們當暗衛還是忠臣?興城外的山寨這些年一直作為新人的訓練基地,不如把他們送到那邊去。”
“就留在上京, 他們今後會是華夏的忠臣,也是接班人。”元錦拍拍她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我早晚有天會死,早培養早教導,能幫我不少忙。”
海運得開。開了海運之後,海外的科技和思潮會湧入,她親自帶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會比一直接受這個世界思想教育的人快。
“好吧, 我盡量安排好。”曲如雲聽她這麽說, 就知道往後的日子, 不會像在北地時那般平靜。
剩下的孩子繼續安置在上京民政署的收容所, 三歲以上的所有孩子, 都要去上課,學技能,練武。
辦完手續離開收容所,元錦回別院稍作休息,便回皇宮處理政務。
大盛國庫裏沒多少銀子, 皇子公主和那些王孫貴族的錢倒是多的驚人,各省發展民生計劃的奏折,接連不斷。
她根據輕重緩急,叫來宋雲策算過賬後,針對比較貧困的省份從國庫劃了一批銀子出去,要求專款專用。
忙完這些,元錦根據上京的情況,將繪制好的排汙水渠圖、汙水處理沈澱池、凈化池圖紙拿出來,交給上京知府。要求他立即安排人著手修建。
在北地,她習慣了上廁所直接沖水的生活,到了上京還要天天聞著奇怪的臭味,實在不能忍。
她不願意住在皇宮裏,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上廁所不方便。
住在外面,廁所改建比較容易。
皇宮裏要是也到處開挖,上京的百姓該以為出了大事。
“江南連續四年鬧水患,我網羅了一些精通治水的民間能人,已安排他們過去著手修建水渠和堤壩一事。”宋雲策將江南幾省的奏折遞給元錦,“起義軍抄沒皇親國戚的家產,小部分分給貧苦百姓,大部分都已入賬收入各府州縣的庫房。此次興修水渠、修路綽綽有餘,沿海的海運需要花費的銀子較多。”
“我看了沿海送回來的折子,前朝嚷嚷了數年的海運,到現在出海的船都沒造出來。”元錦一邊批閱奏折一邊說,“你讓商隊的人多留意,若是遇到有會造船的匠人,可高價請他們來造船。”
他手裏的商隊規模,已經大到一定的程度,綏國部分國土臨海,他們那邊應該有出海的大船。
她這些年也不是總在北地待著,而是到處跑。
世界上各個陸地和海洋的區域沒變,改變的只是朝代的名稱,以及科技樹的發展進度。隨著科技發展,隔壁那個爪哇小島怕是會跟陽間歷史上一樣,窺覬華夏國土。
船要造,還要造水平比他們更高的船,直接轟平了他們。
“我倒是認識一些匠人,不用上綏國請人,這些匠人都在沿海,你下令準備海運我發信通知他們過去。”宋雲策眼底漫開笑意,“圖紙我也有。”
由於不知道阿姐會去哪裏,他在上個世界,除了當律師當她的代理人,各個學科的專業知識他都深度學習過。
但是對於官員如何升遷,如何監管,是一竅不通。
她走時才35歲,而他在那個世界活到80歲,一直到林悠悠當了奶奶、外婆才離開。
在這裏,她想要做什麽,他都會盡量想辦法幫她實現。
“你哪來的圖紙?何時準備的。”元錦驚奇擡頭,“想在綏國造船出海?”
宋雲策遲疑了下,輕輕點頭。
不能讓阿姐知曉,他也懂得現代的知識。她沒有上一個世界的記憶,被她發現自己一直跟著她,脫離世界後她會回忘川讓孟婆攔下他。
“現在不用去綏國造船了,我們自己造。”元錦的視線又回到奏折上,語氣輕快,“先建個造船廠,造一艘能出海到其他國家的大船,還得考慮海上遇到海盜時可用的攻擊防禦系統。”
“這個我倒是沒有考慮過,回頭我讓匠人修好圖紙送給你過目。”宋雲策彎了彎唇角,“無事我先回財政司?”
阿姐想事情比他細致。
他繪制出來的圖紙,確實沒考慮武器系統的安裝問題。在現代,華國有海警船護航,貨運的船上幾乎沒有防禦武器系統。
“去吧。”元錦頭都沒擡。
太和殿左右兩側是各司的辦公場所,重大決策依然是通過會議商議是否執行,和她所知的現代模式一樣。
批完各省送來的奏折,沈讓匆匆入內,說上京青樓的姑娘們不接受府衙民政署的安排,學手藝領工錢過活。
一大群的姑娘堵在府衙門口,打又不好打,罵又罵不過。
他從禦林軍大營回來,看到府衙門口的情況嚇一跳。
“所有的姑娘都去了?”元錦起身去拿來宋雲策送來各地賬冊,一塊放到書案上,“是不是還有人說我是個暴君,枉顧禮法,讓女子讀書做官。”
沈讓:……
阿姐這是在宮外裝了耳朵嗎,別人罵她什麽都知道。
“被奪了家產的那些人,不罵我才奇怪呢。”元錦不以為意,“不用管,你派一名護衛去跟知府和治安署傳話,讓他們一切按照北地的規矩執行。鬧事的抓起來,找出背後慫恿的人加以懲戒。”
這次起義,世家大族被她打得沒了還手之力,皇親國戚抱頭鼠竄。所有皇子、公主、王爺,如今都是普通人。家產沒了奴才沒了,生計都成問題。
她不殺他們,就是要他們好好看看華夏的變化。
今日之事,估摸著是那些大臣以為他們撂挑子不幹,國家就沒法運行下去,被她反將一軍後又開始不安分。
他們找尋常百姓生事,百姓只記得她分田分屋分銀子給他們過活,不會在意她是男是女,不會幫忙。因而他們只好找上青樓的姑娘們,因為她們最好拿捏。
青樓的姑娘素來被人瞧不起,被人嫌,哪怕領到了和尋常百姓一樣的身份牌,也很難被接納。
這些官員當中,不知有多少人曾去尋歡作樂,以往日的不堪拿捏她們是極容易做到的一件事。
“我這就派護衛去傳話。”沈讓放松下來,轉頭出去吩咐自己的護衛去傳話,很快又折回太和殿。
“上京守衛的安排已經做好,這是換防的時間、口令,換防人數。”沈讓拿出上京布防書遞給她,“一個師駐紮在城外,城內是我的護衛旅和你的女子護衛營。”
城內的守衛在精不在多,治安署治安處管轄各個區域治安,皇宮守衛有護衛旅和護衛營。
“安排的不錯。”元錦看完放到一旁,“城外大營的訓練不可中斷。綏國和韃靼不是安分的主,鷸蚌相爭是早晚的事,我們要當漁夫就得早做準備。”
韃靼對他們的實力可能有點粗淺的認知,綏國那邊掌握的信息不多,他們兩國打起來她首先要吞掉綏國。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東境的駐軍她還未掌握,這是個巨大的雷。
如今國家政權更疊,兵權還在前朝封的將軍手裏,她沒法睡安穩。借著跟綏國開戰,她就能將這支被前朝將軍掌握的軍隊,分化、重整,變成自己可掌握的軍隊。
“好,我回去後立即布置。”沈讓的眼神發亮。
若是去攻打綏國,他說不定能當上主將。
元錦笑了笑繼續看賬冊。
沈讓匯報完上京布防的事,又跟她閑聊了幾句,掉頭回國防司。
太和殿安靜下來。
元錦翻完了賬冊交給身邊的機要女官歸檔,走到殿門前,看向遠處的天空。
綏國這兩年跟韃靼的爭端越來越大。說不定哪天就要發兵攻打韃靼,獲取更多的資源,甚至可能就在今年或者明年。
在綏國皇帝看來,大盛剛經歷三王之亂,國庫空虛,國中民不聊生。就算他們去打韃靼,華夏也沒有餘力去打他們。
她能打,就是打下來後問題會很多。
當初計劃要拿下大盛,她從一開始就培養人手,目前剛好是都能用上。打綏國,能鎮場子能辦事的官員,最少得兩千人。
手裏不缺錢不缺兵,缺的是有管理才能的基層官員和高級官員。
現在是三月,如果他們兩國也選擇在入冬後開戰,有大半年的時間也差不多能選拔.出來。
就是新選的人,用著不放心。
眼下這只能先這麽計劃,選了人送往綏國那邊,他們想暗中做什麽正好做不了。
可她還是沒法輕松。
大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跟著她的雖都論功行賞,但大多數人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過好。有了權勢地位,家族難免會靠上來,求他們幫襯一番。
才打了世家大族,她可不希望又養出來一批。
這也是她拿下上京,便成立官員監管部門的初衷。針對官員的立法,目前也準備的差不多,再過段時間就可以正式頒布。
幸好她手裏到底有什麽人,互相之間並不是完全知曉。
最清楚的人只有宋雲策、沈讓、蓮心、曲如雲。他們四個算是最早看著她,怎麽從山寨開始拿下登城,後來又拿下整個北地,劍指大盛的。
蔣平、方魚和梁守備他們,只知道她手裏有冷箭營後來成了冷箭旅。不知道沈讓手裏還有護衛旅,訓練的方式冷箭旅不同,配備的武器也不同。
火炮的事只有趙英武和登城的守備知道,怎麽造出來,他們一無所知。
元錦靜靜梳理完目前的問題,掉頭回去,給各省診脈開方。
經濟基礎和兵權一樣重要。
老百姓眼下只求吃飽飯,官員考錄和科舉的相關政策,隨後會頒布出去。那些還繼續跳,想恢覆往日風光想覆國的人,收拾一次不停那就收拾兩次。
……
青樓姑娘堵衙門鬧事之事天黑前全部解決。慫恿唆使鬧事的幾個老鴇,還有之前經營青樓的商戶、權貴,全部打入大牢,罰沒所有家產。
被利用的姑娘也受到懲戒,被關進禁閉院,拘押十日。
蓮心從外省回來看了一遍上京青樓的姑娘,一個沒要,反而要了收容院內剩下的孩子。
“上京青樓的姑娘為何不要,識字人數比其他地方的要多,有些沒淪落青樓之前還曾是官家小姐。”元錦對她的選擇頗為意外。
“陛下,屬下管的官員風紀司,所有人必須接受嚴苛的體能訓練,學習律法、新政、學習如何監管這些官員。”蓮心的火氣沒忍住,“可你不知道,上京這些從青樓出來的姑娘,有多煩人。”
她說完,緩了緩呼吸,將自己去選人時那些姑娘的反應一五一十的告訴她。
上京青樓的姑娘們,嘴上說她們賣藝不賣身,實際上老鴇下令想不賣都不行,最多是讓她們挑一挑順眼的客人。就這一點,她們居然覺得找個人嫁,都比進什麽訓練營好。
不僅如此,還有出身不錯的,罵她不就當個女官有什麽了不起。她伺候過的達官貴人比比皆是,王爺見到她都得給幾分面子,讓她去受苦訓練,做不到。
這些年,他們禁掉的青樓有上百家,但凡是從青樓出來的姑娘,有了身份牌可以自己立戶,都感恩戴德。
只有上京的這些姑娘,一個個把自己當成了主子。
“說這些話的姑娘,是延春閣出來的吧。”元錦聽她嘮叨完,唇角彎了彎,“不要便不要,她們如今已是自由人,想做什麽隨她們的意,跟民政署說一聲,若她們當中有需要幫忙的,盡量提供幫助。”
延春閣是上京最大的青樓,年紀最大的姑娘也就十八歲,小的十一歲。
她們的待遇和其他青樓的姑娘不同,看不上民政署安排的工作也正常。上京這裏畢竟是剛剛開始取締青樓,禁止賣.淫,她們手裏多少都有點傍身的銀子。
時間長了就該知道,沒有一技之長,活著是件不容易的事。
“確實都是延春閣的姑娘,其他青樓的姑娘都是延春閣挑剩下的,已接受安排到我們開的鋪子、作坊去工作。”蓮心無奈攤手,“我竟不知,青樓也分高低貴賤。”
若非跟著大小姐做事,她真不知這世間樣樣人都有。
“正常,以後你會看到更多不想看的人。”元錦將她無語的樣子收進眼底,禁不住又笑,“去吧,孩子們上課的用的課本我已準備妥當,好好教導他們。”
蓮心領命退下。
蓮心手裏有將近一千的人,大部分都是從青樓解救出來的姑娘,她們到各處開店收集訊息。同時也能監管各地的官員。
此前這支隊伍在暗處,現在成了監管官員的官員風紀司,擺到明處,也是她向手下表達誠意的一種手段。
其實宋雲策手裏還有一支隊伍,她這裏有具體的名單,替換更疊他都會跟自己報備。
她沒打算弄個東西廠出來,讓官員日夜難安風聲鶴唳,故意不說算是一種無形的震懾。
明暗兩股勢力交替,可以在剛立國的這段時間裏,讓所有培養提拔起來的官員,不敢有二心,也不敢有糊弄她的想法。
只要能穩住十年,華夏的官場生態、教育體系、意識形態就能成型。
……
國中大事基本定下,官員錄用考試的日期也定了下來。
所有考題,由各司聯合出題,最後交由教育司審定、送交元錦終審。這是華夏立國後第一次官員錄用考試,跟科舉是分開的,各省的考生可在本省本府州縣考試,無需赴京不限男女。
考試時間是三天,每天要考的科目都不同,考完可以回家,無需一直待在考試院。
這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模式,舉國上下都極為震驚、不解。
坊間甚至傳聞,這是新帝為了安插自己人手,故意弄出來的一場徒有其表的考試。
還說讓女子當官,註定會滅國。
“趙元錦她實在太過分了,竟然不許前朝貴女參加官員錄用考試。”趙淑蘭穿著一身布衣,坐在祖母床邊抱怨,“祖母,你能不能托人給她帶話,我女兒自小讀書識字,讓她也去考試。”
老夫人垂眼不語。
自大孫女稱帝,她至今未有見到她,托人帶話怎麽托?
“算了,我看她就沒把你當祖母。”趙淑蘭越想越氣,嘮叨一通悶悶不樂地離開趙家。
將軍府的牌子撤了,宅子縮小了,他們現在只是趙家,不是新帝的娘家也不是將軍的親屬。
趙淑蘭回到家,見蕭銘楚竟然在看官員錄用考試告示,又忍不住譏諷,“怎麽,你也想去考。”
蕭銘楚不理會她,拿著告示回了自己的房間,重重關上門。
他如今被軟禁在這宅子裏,除了能活著什麽都沒有,沒有權勢沒有伺候自己的奴才。
當初被他當成棋子,欲娶回來當擺設的趙元錦,如今是一國之君。
她的治國之策看似荒唐,實則最有效。
身為她的手下敗將,他曾經憤恨、懊惱,此刻卻只想看看,她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
上京出現針對考試的流言,轉眼傳進宮裏。
“老臣不死,新人果然不好上位。女子當官滅國這話倒是沒說錯,因我是女子又用女子為官,所以大盛滅國。”元錦看著各地飛鴿傳書送來民間傳言,通知機要司的人回信。
命各地的官員走明面宣傳考試的重要性,通知到各個村鎮,再讓設在各處的宣傳人員,在百姓中宣揚考試的正規性以及公正性。
“上京城裏的這些老臣和皇親國戚,不該留。”律法司司長輕哼,“該殺一儆百。”
“上京城內的傳言從何而來,治安署確實得查查。”元錦斂眉,“殺人封嘴是下策,讓他們無話可說才是上策。”
“陛下說的是,不殺他們。還要讓他們看著這場考試順利結束,看著華夏不遵循他們那一套規矩依然能管好,氣死他們。”民政司司長一臉不屑,“這些老臣活計都成問題,天天想著覆國。”
殿上的其餘官員也忍不住吐槽。
兩個月後,官員錄用考試在爭議中結束。各省都有考生通過考試,這些考生有男有女,只是女子人數不多。
名單很快送到上京。
元錦根據各省提供的考生檔案和答題分數,通知各省同意錄用,並安排到基層工作。
這是第一次考試,需要她來安排。往後兩年一次的官員錄用考試,可以由各省根據實際需要,留用通過考試的考生。
最終考試結果的公告發布後,流言悄然消弭。
在上京傳播流言的幾位,被關進禁閉院拘押半月,前朝之人對元錦的手段認知再次刷新。
官員錄用考試之後,是官辦學堂和醫學堂的開設,和北地一樣所有學堂男女都能去上學。
半年後,所有律法和政策全部制定頒布完畢,上京的各種改建完成,城池面貌煥然一新。
各地的基建進度參差不齊,大部分完成了初期目標。
針對中原幾省發生洪災或旱災就會大批死人的情況,元錦從國庫調撥銀兩,在容易發生旱災的地方興修引水渠,架設風力水車。
在發生水災容易被淹的地方,也開了不少的水渠,並將這些水渠組網引入正在興建的水庫。
由於缺乏大型機械設備,這些工程完工完工最少需要二到三年。
針對建設期間也有可能會遭災的情況,她下令命各省設置避災處,一旦發現有遭災的苗頭,立即組織百姓撤離。
重陽節前,韃靼和綏國的使臣送來國書,有意跟華夏交好通商。
元錦設宴招待,與這兩國談了一些資源互換的商貿協議,之後安排外交司的官員領著兩國的使臣游覽上京。
“綏國和韃靼入冬後可能要開戰。”宋雲策將隨著兩國使臣一道回上京的探子,送來的密信遞給元錦,“兩國各自往邊境屯兵,邊境百姓家家戶戶都在屯糧。”
“他們打起來是好事。”元錦看完密信,回頭吩咐身邊的機要女官,“通知各司司長到太和殿,召開緊急會議。”
機要女官領命退下。
“還有一事。”宋雲策又拿出一封密信遞給她,“楚王和東境駐軍大將聯系上了,看樣子是想覆國。”
元錦展開密信看完,笑道,“我正愁沒辦法接管東境駐軍,這麽好的機會送上來,得感謝他。”
沿海駐軍不多,當初造反就已全部收編。
就剩下東境的這十萬的硬骨頭沒拿下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聯系上家人準備領回去的有二百餘人,餘下的不是父母皆已亡故,便是自小被遺棄的棄嬰。
元錦挑出來十四個不到一歲的嬰兒, 二三歲左右的孩子一百人, 五歲以上的二百人, 交給曲如雲帶回城中的別院。
她平時不住皇宮,除非有急事需要加班才住。
“這麽多孩子要怎麽養?”曲如雲不解,“陛下是想培養他們當暗衛還是忠臣?興城外的山寨這些年一直作為新人的訓練基地,不如把他們送到那邊去。”
“就留在上京, 他們今後會是華夏的忠臣,也是接班人。”元錦拍拍她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我早晚有天會死,早培養早教導,能幫我不少忙。”
海運得開。開了海運之後,海外的科技和思潮會湧入,她親自帶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會比一直接受這個世界思想教育的人快。
“好吧, 我盡量安排好。”曲如雲聽她這麽說, 就知道往後的日子, 不會像在北地時那般平靜。
剩下的孩子繼續安置在上京民政署的收容所, 三歲以上的所有孩子, 都要去上課,學技能,練武。
辦完手續離開收容所,元錦回別院稍作休息,便回皇宮處理政務。
大盛國庫裏沒多少銀子, 皇子公主和那些王孫貴族的錢倒是多的驚人,各省發展民生計劃的奏折,接連不斷。
她根據輕重緩急,叫來宋雲策算過賬後,針對比較貧困的省份從國庫劃了一批銀子出去,要求專款專用。
忙完這些,元錦根據上京的情況,將繪制好的排汙水渠圖、汙水處理沈澱池、凈化池圖紙拿出來,交給上京知府。要求他立即安排人著手修建。
在北地,她習慣了上廁所直接沖水的生活,到了上京還要天天聞著奇怪的臭味,實在不能忍。
她不願意住在皇宮裏,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上廁所不方便。
住在外面,廁所改建比較容易。
皇宮裏要是也到處開挖,上京的百姓該以為出了大事。
“江南連續四年鬧水患,我網羅了一些精通治水的民間能人,已安排他們過去著手修建水渠和堤壩一事。”宋雲策將江南幾省的奏折遞給元錦,“起義軍抄沒皇親國戚的家產,小部分分給貧苦百姓,大部分都已入賬收入各府州縣的庫房。此次興修水渠、修路綽綽有餘,沿海的海運需要花費的銀子較多。”
“我看了沿海送回來的折子,前朝嚷嚷了數年的海運,到現在出海的船都沒造出來。”元錦一邊批閱奏折一邊說,“你讓商隊的人多留意,若是遇到有會造船的匠人,可高價請他們來造船。”
他手裏的商隊規模,已經大到一定的程度,綏國部分國土臨海,他們那邊應該有出海的大船。
她這些年也不是總在北地待著,而是到處跑。
世界上各個陸地和海洋的區域沒變,改變的只是朝代的名稱,以及科技樹的發展進度。隨著科技發展,隔壁那個爪哇小島怕是會跟陽間歷史上一樣,窺覬華夏國土。
船要造,還要造水平比他們更高的船,直接轟平了他們。
“我倒是認識一些匠人,不用上綏國請人,這些匠人都在沿海,你下令準備海運我發信通知他們過去。”宋雲策眼底漫開笑意,“圖紙我也有。”
由於不知道阿姐會去哪裏,他在上個世界,除了當律師當她的代理人,各個學科的專業知識他都深度學習過。
但是對於官員如何升遷,如何監管,是一竅不通。
她走時才35歲,而他在那個世界活到80歲,一直到林悠悠當了奶奶、外婆才離開。
在這裏,她想要做什麽,他都會盡量想辦法幫她實現。
“你哪來的圖紙?何時準備的。”元錦驚奇擡頭,“想在綏國造船出海?”
宋雲策遲疑了下,輕輕點頭。
不能讓阿姐知曉,他也懂得現代的知識。她沒有上一個世界的記憶,被她發現自己一直跟著她,脫離世界後她會回忘川讓孟婆攔下他。
“現在不用去綏國造船了,我們自己造。”元錦的視線又回到奏折上,語氣輕快,“先建個造船廠,造一艘能出海到其他國家的大船,還得考慮海上遇到海盜時可用的攻擊防禦系統。”
“這個我倒是沒有考慮過,回頭我讓匠人修好圖紙送給你過目。”宋雲策彎了彎唇角,“無事我先回財政司?”
阿姐想事情比他細致。
他繪制出來的圖紙,確實沒考慮武器系統的安裝問題。在現代,華國有海警船護航,貨運的船上幾乎沒有防禦武器系統。
“去吧。”元錦頭都沒擡。
太和殿左右兩側是各司的辦公場所,重大決策依然是通過會議商議是否執行,和她所知的現代模式一樣。
批完各省送來的奏折,沈讓匆匆入內,說上京青樓的姑娘們不接受府衙民政署的安排,學手藝領工錢過活。
一大群的姑娘堵在府衙門口,打又不好打,罵又罵不過。
他從禦林軍大營回來,看到府衙門口的情況嚇一跳。
“所有的姑娘都去了?”元錦起身去拿來宋雲策送來各地賬冊,一塊放到書案上,“是不是還有人說我是個暴君,枉顧禮法,讓女子讀書做官。”
沈讓:……
阿姐這是在宮外裝了耳朵嗎,別人罵她什麽都知道。
“被奪了家產的那些人,不罵我才奇怪呢。”元錦不以為意,“不用管,你派一名護衛去跟知府和治安署傳話,讓他們一切按照北地的規矩執行。鬧事的抓起來,找出背後慫恿的人加以懲戒。”
這次起義,世家大族被她打得沒了還手之力,皇親國戚抱頭鼠竄。所有皇子、公主、王爺,如今都是普通人。家產沒了奴才沒了,生計都成問題。
她不殺他們,就是要他們好好看看華夏的變化。
今日之事,估摸著是那些大臣以為他們撂挑子不幹,國家就沒法運行下去,被她反將一軍後又開始不安分。
他們找尋常百姓生事,百姓只記得她分田分屋分銀子給他們過活,不會在意她是男是女,不會幫忙。因而他們只好找上青樓的姑娘們,因為她們最好拿捏。
青樓的姑娘素來被人瞧不起,被人嫌,哪怕領到了和尋常百姓一樣的身份牌,也很難被接納。
這些官員當中,不知有多少人曾去尋歡作樂,以往日的不堪拿捏她們是極容易做到的一件事。
“我這就派護衛去傳話。”沈讓放松下來,轉頭出去吩咐自己的護衛去傳話,很快又折回太和殿。
“上京守衛的安排已經做好,這是換防的時間、口令,換防人數。”沈讓拿出上京布防書遞給她,“一個師駐紮在城外,城內是我的護衛旅和你的女子護衛營。”
城內的守衛在精不在多,治安署治安處管轄各個區域治安,皇宮守衛有護衛旅和護衛營。
“安排的不錯。”元錦看完放到一旁,“城外大營的訓練不可中斷。綏國和韃靼不是安分的主,鷸蚌相爭是早晚的事,我們要當漁夫就得早做準備。”
韃靼對他們的實力可能有點粗淺的認知,綏國那邊掌握的信息不多,他們兩國打起來她首先要吞掉綏國。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東境的駐軍她還未掌握,這是個巨大的雷。
如今國家政權更疊,兵權還在前朝封的將軍手裏,她沒法睡安穩。借著跟綏國開戰,她就能將這支被前朝將軍掌握的軍隊,分化、重整,變成自己可掌握的軍隊。
“好,我回去後立即布置。”沈讓的眼神發亮。
若是去攻打綏國,他說不定能當上主將。
元錦笑了笑繼續看賬冊。
沈讓匯報完上京布防的事,又跟她閑聊了幾句,掉頭回國防司。
太和殿安靜下來。
元錦翻完了賬冊交給身邊的機要女官歸檔,走到殿門前,看向遠處的天空。
綏國這兩年跟韃靼的爭端越來越大。說不定哪天就要發兵攻打韃靼,獲取更多的資源,甚至可能就在今年或者明年。
在綏國皇帝看來,大盛剛經歷三王之亂,國庫空虛,國中民不聊生。就算他們去打韃靼,華夏也沒有餘力去打他們。
她能打,就是打下來後問題會很多。
當初計劃要拿下大盛,她從一開始就培養人手,目前剛好是都能用上。打綏國,能鎮場子能辦事的官員,最少得兩千人。
手裏不缺錢不缺兵,缺的是有管理才能的基層官員和高級官員。
現在是三月,如果他們兩國也選擇在入冬後開戰,有大半年的時間也差不多能選拔.出來。
就是新選的人,用著不放心。
眼下這只能先這麽計劃,選了人送往綏國那邊,他們想暗中做什麽正好做不了。
可她還是沒法輕松。
大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跟著她的雖都論功行賞,但大多數人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過好。有了權勢地位,家族難免會靠上來,求他們幫襯一番。
才打了世家大族,她可不希望又養出來一批。
這也是她拿下上京,便成立官員監管部門的初衷。針對官員的立法,目前也準備的差不多,再過段時間就可以正式頒布。
幸好她手裏到底有什麽人,互相之間並不是完全知曉。
最清楚的人只有宋雲策、沈讓、蓮心、曲如雲。他們四個算是最早看著她,怎麽從山寨開始拿下登城,後來又拿下整個北地,劍指大盛的。
蔣平、方魚和梁守備他們,只知道她手裏有冷箭營後來成了冷箭旅。不知道沈讓手裏還有護衛旅,訓練的方式冷箭旅不同,配備的武器也不同。
火炮的事只有趙英武和登城的守備知道,怎麽造出來,他們一無所知。
元錦靜靜梳理完目前的問題,掉頭回去,給各省診脈開方。
經濟基礎和兵權一樣重要。
老百姓眼下只求吃飽飯,官員考錄和科舉的相關政策,隨後會頒布出去。那些還繼續跳,想恢覆往日風光想覆國的人,收拾一次不停那就收拾兩次。
……
青樓姑娘堵衙門鬧事之事天黑前全部解決。慫恿唆使鬧事的幾個老鴇,還有之前經營青樓的商戶、權貴,全部打入大牢,罰沒所有家產。
被利用的姑娘也受到懲戒,被關進禁閉院,拘押十日。
蓮心從外省回來看了一遍上京青樓的姑娘,一個沒要,反而要了收容院內剩下的孩子。
“上京青樓的姑娘為何不要,識字人數比其他地方的要多,有些沒淪落青樓之前還曾是官家小姐。”元錦對她的選擇頗為意外。
“陛下,屬下管的官員風紀司,所有人必須接受嚴苛的體能訓練,學習律法、新政、學習如何監管這些官員。”蓮心的火氣沒忍住,“可你不知道,上京這些從青樓出來的姑娘,有多煩人。”
她說完,緩了緩呼吸,將自己去選人時那些姑娘的反應一五一十的告訴她。
上京青樓的姑娘們,嘴上說她們賣藝不賣身,實際上老鴇下令想不賣都不行,最多是讓她們挑一挑順眼的客人。就這一點,她們居然覺得找個人嫁,都比進什麽訓練營好。
不僅如此,還有出身不錯的,罵她不就當個女官有什麽了不起。她伺候過的達官貴人比比皆是,王爺見到她都得給幾分面子,讓她去受苦訓練,做不到。
這些年,他們禁掉的青樓有上百家,但凡是從青樓出來的姑娘,有了身份牌可以自己立戶,都感恩戴德。
只有上京的這些姑娘,一個個把自己當成了主子。
“說這些話的姑娘,是延春閣出來的吧。”元錦聽她嘮叨完,唇角彎了彎,“不要便不要,她們如今已是自由人,想做什麽隨她們的意,跟民政署說一聲,若她們當中有需要幫忙的,盡量提供幫助。”
延春閣是上京最大的青樓,年紀最大的姑娘也就十八歲,小的十一歲。
她們的待遇和其他青樓的姑娘不同,看不上民政署安排的工作也正常。上京這裏畢竟是剛剛開始取締青樓,禁止賣.淫,她們手裏多少都有點傍身的銀子。
時間長了就該知道,沒有一技之長,活著是件不容易的事。
“確實都是延春閣的姑娘,其他青樓的姑娘都是延春閣挑剩下的,已接受安排到我們開的鋪子、作坊去工作。”蓮心無奈攤手,“我竟不知,青樓也分高低貴賤。”
若非跟著大小姐做事,她真不知這世間樣樣人都有。
“正常,以後你會看到更多不想看的人。”元錦將她無語的樣子收進眼底,禁不住又笑,“去吧,孩子們上課的用的課本我已準備妥當,好好教導他們。”
蓮心領命退下。
蓮心手裏有將近一千的人,大部分都是從青樓解救出來的姑娘,她們到各處開店收集訊息。同時也能監管各地的官員。
此前這支隊伍在暗處,現在成了監管官員的官員風紀司,擺到明處,也是她向手下表達誠意的一種手段。
其實宋雲策手裏還有一支隊伍,她這裏有具體的名單,替換更疊他都會跟自己報備。
她沒打算弄個東西廠出來,讓官員日夜難安風聲鶴唳,故意不說算是一種無形的震懾。
明暗兩股勢力交替,可以在剛立國的這段時間裏,讓所有培養提拔起來的官員,不敢有二心,也不敢有糊弄她的想法。
只要能穩住十年,華夏的官場生態、教育體系、意識形態就能成型。
……
國中大事基本定下,官員錄用考試的日期也定了下來。
所有考題,由各司聯合出題,最後交由教育司審定、送交元錦終審。這是華夏立國後第一次官員錄用考試,跟科舉是分開的,各省的考生可在本省本府州縣考試,無需赴京不限男女。
考試時間是三天,每天要考的科目都不同,考完可以回家,無需一直待在考試院。
這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模式,舉國上下都極為震驚、不解。
坊間甚至傳聞,這是新帝為了安插自己人手,故意弄出來的一場徒有其表的考試。
還說讓女子當官,註定會滅國。
“趙元錦她實在太過分了,竟然不許前朝貴女參加官員錄用考試。”趙淑蘭穿著一身布衣,坐在祖母床邊抱怨,“祖母,你能不能托人給她帶話,我女兒自小讀書識字,讓她也去考試。”
老夫人垂眼不語。
自大孫女稱帝,她至今未有見到她,托人帶話怎麽托?
“算了,我看她就沒把你當祖母。”趙淑蘭越想越氣,嘮叨一通悶悶不樂地離開趙家。
將軍府的牌子撤了,宅子縮小了,他們現在只是趙家,不是新帝的娘家也不是將軍的親屬。
趙淑蘭回到家,見蕭銘楚竟然在看官員錄用考試告示,又忍不住譏諷,“怎麽,你也想去考。”
蕭銘楚不理會她,拿著告示回了自己的房間,重重關上門。
他如今被軟禁在這宅子裏,除了能活著什麽都沒有,沒有權勢沒有伺候自己的奴才。
當初被他當成棋子,欲娶回來當擺設的趙元錦,如今是一國之君。
她的治國之策看似荒唐,實則最有效。
身為她的手下敗將,他曾經憤恨、懊惱,此刻卻只想看看,她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
上京出現針對考試的流言,轉眼傳進宮裏。
“老臣不死,新人果然不好上位。女子當官滅國這話倒是沒說錯,因我是女子又用女子為官,所以大盛滅國。”元錦看著各地飛鴿傳書送來民間傳言,通知機要司的人回信。
命各地的官員走明面宣傳考試的重要性,通知到各個村鎮,再讓設在各處的宣傳人員,在百姓中宣揚考試的正規性以及公正性。
“上京城裏的這些老臣和皇親國戚,不該留。”律法司司長輕哼,“該殺一儆百。”
“上京城內的傳言從何而來,治安署確實得查查。”元錦斂眉,“殺人封嘴是下策,讓他們無話可說才是上策。”
“陛下說的是,不殺他們。還要讓他們看著這場考試順利結束,看著華夏不遵循他們那一套規矩依然能管好,氣死他們。”民政司司長一臉不屑,“這些老臣活計都成問題,天天想著覆國。”
殿上的其餘官員也忍不住吐槽。
兩個月後,官員錄用考試在爭議中結束。各省都有考生通過考試,這些考生有男有女,只是女子人數不多。
名單很快送到上京。
元錦根據各省提供的考生檔案和答題分數,通知各省同意錄用,並安排到基層工作。
這是第一次考試,需要她來安排。往後兩年一次的官員錄用考試,可以由各省根據實際需要,留用通過考試的考生。
最終考試結果的公告發布後,流言悄然消弭。
在上京傳播流言的幾位,被關進禁閉院拘押半月,前朝之人對元錦的手段認知再次刷新。
官員錄用考試之後,是官辦學堂和醫學堂的開設,和北地一樣所有學堂男女都能去上學。
半年後,所有律法和政策全部制定頒布完畢,上京的各種改建完成,城池面貌煥然一新。
各地的基建進度參差不齊,大部分完成了初期目標。
針對中原幾省發生洪災或旱災就會大批死人的情況,元錦從國庫調撥銀兩,在容易發生旱災的地方興修引水渠,架設風力水車。
在發生水災容易被淹的地方,也開了不少的水渠,並將這些水渠組網引入正在興建的水庫。
由於缺乏大型機械設備,這些工程完工完工最少需要二到三年。
針對建設期間也有可能會遭災的情況,她下令命各省設置避災處,一旦發現有遭災的苗頭,立即組織百姓撤離。
重陽節前,韃靼和綏國的使臣送來國書,有意跟華夏交好通商。
元錦設宴招待,與這兩國談了一些資源互換的商貿協議,之後安排外交司的官員領著兩國的使臣游覽上京。
“綏國和韃靼入冬後可能要開戰。”宋雲策將隨著兩國使臣一道回上京的探子,送來的密信遞給元錦,“兩國各自往邊境屯兵,邊境百姓家家戶戶都在屯糧。”
“他們打起來是好事。”元錦看完密信,回頭吩咐身邊的機要女官,“通知各司司長到太和殿,召開緊急會議。”
機要女官領命退下。
“還有一事。”宋雲策又拿出一封密信遞給她,“楚王和東境駐軍大將聯系上了,看樣子是想覆國。”
元錦展開密信看完,笑道,“我正愁沒辦法接管東境駐軍,這麽好的機會送上來,得感謝他。”
沿海駐軍不多,當初造反就已全部收編。
就剩下東境的這十萬的硬骨頭沒拿下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