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京都城一向熱鬧,天子腳下,皇城根上,最不缺的就是熱鬧。
大到朝廷政務,小到宮闈後院,但凡鬧出點動靜,隔日便能變個模樣傳上百人,世上最不缺的,便是一張一合的嘴,跟空穴來風的猜疑。
大多數時候不過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像今個這樣鬧得滿城風雨也是罕見,不為別的,只是這場熱鬧裏牽連的人,是無出其右的明靖定北大將軍趙鈞。
京都城裏的人物,多少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明安侯的奏書未經過通政司之手,連夜便送進宮墻,夜半宮門下鎖,相爺劉護卻是連夜被召進了宮裏,不過清晨消息便傳遍了,各人心裏都有各自的盤算,福禍端看今日早朝。
大小事宜一一問過,最終便不輕不重的落在北境戰況上。
軍報上呈,得失各半,北戎賊子來勢洶洶,兩軍對峙,竟是這般耗上了,殺不盡,便又像惡狼一般撲上來,只要咬上便不會松口。
永明殿上,正元帝面色陰沈,膽大的偷偷擡眼,只見一旁伺候的張和也是一臉肅色,連忙低頭,心中卻是惶惶,今日之事,只怕難平。
燙金的折子“啪”的一聲落在地上,“北境未平,漸入寒冬,戰線拉鋸,倒有心思謀殺朝廷命官,刺殺明安侯,秦昉,你來說,他趙鈞要反了不成?”
秦昉斂眉,幾步上前,拱拱手道:“臣與趙鈞屬姻親,茲事體大,臣不便多言,故無話可說。”
別的朝臣紛紛將目光投向他,秦昉此人孤直耿介,向來不懂轉圜,擱往常必要爭個面紅耳赤,倒不曾見過他像如今這般推諉,言語間便將自己擇了個幹凈。
“好,劉護,你如何看?”
“回陛下,事關國體,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定北大將軍趙鈞向來驍勇善戰,更是駐守北境多年,無論地形或是用兵都無人可比,而這一戰卻僵持不下數月有餘,北地苦寒,此戰再如此下去,只怕於我朝不利,此為其一;燕尾軍乃趙鈞親率,本該臨陣抗敵之際,卻與命案牽連,更與明安侯遇刺有關,匪夷所思之餘,只怕一旦傳到北境,亂我軍心,此為其二;趙鈞為三軍統帥,其子趙景明在戰中下落不明,老臣以為,趙鈞已不宜領兵,此為其三,還望陛下明鑒。”
眾人目光掃過劉護與秦昉,相爺劉護向來圓滑,凡事權衡,是只滑不溜手的狐貍,向來與趙鈞不對盤,正元帝點了他,態度如何已可見一斑,秦家向來與趙家交好,如今秦昉不語,與趙家有舊交的官員倒也不好貿貿然開口。
劉護微仰著頭,滿面正氣。
“啟稟陛下,臣附議,戰事當前,當務之急是再選一位主帥。”一旁默然的鎮國公趙淵也開了口,“事關國體,趙鈞擁兵自重,北境戰火是否有意拖延也尚未可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臣以為應盡快將趙鈞押解回京。”
聽到這話,一名年輕的朝官站了出來,言辭犀利,“鎮國公此言未免過於咄咄逼人,戰事當前,臨陣換帥,此乃兵家大忌,更亂軍心,北境之苦,鎮國公未曾親身而往,又怎知是趙將軍有意拖延,明安侯所奏之事,遠在千裏,凡事當有理有據,又怎可空口白牙便汙人清白,將之戰沙場,忠心不可疑。”
好一個將士戰沙場,忠心不可疑。
他聲音清越,帶著年輕人獨有的意氣,正元帝擡眼瞧去,正是前些日子剛擇的大理寺左寺丞,顧謹學之子顧言。
“顧小大人此言差矣。”趙淵面色一沈,怒道:“趙鈞二十萬兵權在手,若有異心,誰人可擋?淮水城怪事頻發,樁樁件件莫不是與趙家有牽連,以老夫之言,趙鈞滿身疑點,斷不可領兵。”
“鎮國公,凡事當依理有據,明安候尚未歸京,真相如何誰人可知,這世上栽贓嫁禍的事屢見不鮮,臣以為僅憑推測猜疑定北大將軍,委實欠妥。”
趙淵聞此大怒,為官多年,被著年輕人當眾頂撞,氣的長眉倒豎,眼見便要當朝吵起來,正元帝揮揮手,輕斥一聲,“夠了。”
目光卻是陰晴不定,掃過堂上眾人,最終落在顧言身上,道:“燕尾軍生變,與北戎的這一戰耗時的確太長,如今趙景明下落不明,若為北戎所挾,趙鈞重情,恐於我軍戰局不利,如此,他確實不適合領兵。”
“然趙家世代忠良,趙鈞駐守北境多年,功績無數,為朕,為明靖立下汗馬功勞,朕深知他忠心不二,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前,切勿妄言,使得君臣離心。”
眾臣子俯首稱是,正元帝瞇了瞇眼,“如此可有哪位愛卿願任主帥一職,為朕征戰北戎?”
堂下一默,眾人斂聲,誰都知道北境是個吃人的地方,北戎人個個善戰,京都的溫柔鄉早就將他們的骨頭養酥了,那能禁得住北境之地的獵獵寒風,只有趙家那群不要命的敢十年如一日守在那。
鎮國公上前道:“老臣請兵。”
洛陽出列,道:“末將願往。”
鎮國公趙淵雖出身將門,一身武藝卻及不上趙鈞半分,這洛陽為趙鈞舊部,做前鋒尚可,統領三軍,只怕欠佳,正元帝揉了揉眉心,這滿朝若論打仗,沒有幾個比得過趙鈞的,他想借此事削弱趙鈞手裏的兵權,並不意味著他能容忍此戰敗落。
沈默中,秦昉想起昨夜自家侄女送進府的那封信,事情到這一步,似乎正按著信中所言,暗自思忖,開口道:“陛下,萬軍之師不可無帥,臣有一人可薦,五皇子韓煜幼時曾居北境,想必對北境也比常人了解,再者五皇子武功高強也曾隨趙鈞研習兵法,之前西北剿匪中屢立奇功,皇子統軍,更定軍心。”
他話音剛落,宰相劉護便接著道:“陛下,五皇子謀略武功固然出眾,為將之道,智勇兼百煉,臣以為明安候韓灼先平南疆,後定塞外,論武功謀略,無可出其右者,才是這主帥的不二人選。”
正元帝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鎮國公擡頭看了正元帝一眼,他心知這位帝王想要的答案已經出來了,此時此刻,只需要一個順水推舟的人。
秦昉與趙家是姻親,而五皇子韓煜自幼與趙長歡交好,在這關頭上能得秦昉舉薦,趙家站在誰身後便一目了然,劉護是三皇子親舅,卻提了明安候韓灼,只怕一是深知此戰艱難,二為趙鈞削權,三則為避嫌,東宮之位,計在長遠,不可急於一時,果真老狐貍。
眸中閃過冷光,雙手舉至額前,道:“臣舉薦明安候韓灼。”
旁人所謀眾多,他只謀趙鈞,怪只怪他這位兄長,太盛了,勝過他年少,也勝於他今日。
劉護淡淡看了他一眼,隨即朝臣出列。
“臣附議。”
“臣附議。”
...
“臣舉薦五皇子。”
“臣附議。”
...
正元帝看著趙淵,良久後,道:“既然眾卿家屬意,傳朕旨意,命明安候韓灼為主帥接掌兵符,五皇子韓煜任副帥,驃騎將軍曹雄,寧西郡王韓至疏,車騎將軍洛陽,即日啟程赴北境,大理寺左寺丞顧言即刻南下,徹查燕尾軍刺殺一事。”
眾朝臣跪拜,“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朝臣心思迥異,秦昉瞧著天邊卷起的雲不由搖了搖頭,擡步朝著那清瘦的年輕人走去,“大理寺左寺丞顧言,你是顧謹學的兒子。”
顧言拱拱手,跟在秦昉身側走過永明殿前的百道石階,“大人可是與我父有舊?”
聞言,秦昉微微點頭,往事沈重,故人不再,淡聲道:“你父與我,還有趙鈞,同窗數載,至交好友,自他身故,嫂夫人不願再見我等舊人,本以為你不會再走上這條路,也不曾想,你肖似你父,秉性純直。”
“北境事況兇險,切記小心。”
顧言點頭,“京都波濤暗湧,邊境白骨森森,無論是明槍還是暗箭,這是晚生所求之路,無懼不怕,晚生只怕身在其位卻不能盡其事。”
秦昉不由擡眼,眸光一頓,果真相像,不由嘆道:“明靖需要你這般的兒郎,我等老了,卻也總能在你等身上瞧見些希望,這以命相守的江山社稷,倒也不算白糟蹋了。”
說著他擡手拍拍顧言的肩膀,這是以後要承托天下重責的肩膀,寬厚、堅毅,毫不畏懼,“今日見你,我便明你心中之路,大理寺掌天下刑獄,待你北境歸來,離你所求便更近一步。”
顧言啞然,從垂髫小兒到如今少年郎,他孤身一人,這是第一次,有人看懂他心中所求,他選了一條艱難的路,為人不解,遭人恥笑,卻在此時覺得不負辛勞。
前通政使司通政使顧謹學,死於刑訊。
宮墻外的青石板上將秦大人的身影一點一點拉長,顧言擡眼,宮殿巍峨,身姿清瘦,世人皆道禦史大人秦昉孤直耿介似一朵不染纖塵的青蓮,而他卻十年如一日守在這風雲詭譎的朝堂之上。
或許,也只是為他心中所求。
所以,至死不悔。
護國寺後山,曲徑通幽,草木林深,時值深秋,清凈蕭肅。
石桌前靜坐一人,白衣翩躚,眉目如畫,額間一點朱砂痣,端的是慈悲相,江南的雨前龍井,滾過三次水,已然茶香四溢,地上的枯葉吱吱作響驚起飛鳥橫空,那人回頭,眉尾輕揚。
“回施主,塵慧大師出游在外,已有月餘不在寺中。”
話音剛落,一陣獨特的哨聲穿過林間,韓煜起身,微微頷首,一言不發朝著山下而去。
黑衣男子侯在山門前,見了他,微微欠身,“主上,朝中出了事,皇上詔您回宮。”
“何事?”
“皇上下詔,命您領軍北上,趙鈞要退了。”
笑意淡卻,眸色中一閃而過的淩厲,下屬垂首,等再開口,卻已經恢覆往日的謙和,“那便下山吧。”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喜歡,請多多支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到朝廷政務,小到宮闈後院,但凡鬧出點動靜,隔日便能變個模樣傳上百人,世上最不缺的,便是一張一合的嘴,跟空穴來風的猜疑。
大多數時候不過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像今個這樣鬧得滿城風雨也是罕見,不為別的,只是這場熱鬧裏牽連的人,是無出其右的明靖定北大將軍趙鈞。
京都城裏的人物,多少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明安侯的奏書未經過通政司之手,連夜便送進宮墻,夜半宮門下鎖,相爺劉護卻是連夜被召進了宮裏,不過清晨消息便傳遍了,各人心裏都有各自的盤算,福禍端看今日早朝。
大小事宜一一問過,最終便不輕不重的落在北境戰況上。
軍報上呈,得失各半,北戎賊子來勢洶洶,兩軍對峙,竟是這般耗上了,殺不盡,便又像惡狼一般撲上來,只要咬上便不會松口。
永明殿上,正元帝面色陰沈,膽大的偷偷擡眼,只見一旁伺候的張和也是一臉肅色,連忙低頭,心中卻是惶惶,今日之事,只怕難平。
燙金的折子“啪”的一聲落在地上,“北境未平,漸入寒冬,戰線拉鋸,倒有心思謀殺朝廷命官,刺殺明安侯,秦昉,你來說,他趙鈞要反了不成?”
秦昉斂眉,幾步上前,拱拱手道:“臣與趙鈞屬姻親,茲事體大,臣不便多言,故無話可說。”
別的朝臣紛紛將目光投向他,秦昉此人孤直耿介,向來不懂轉圜,擱往常必要爭個面紅耳赤,倒不曾見過他像如今這般推諉,言語間便將自己擇了個幹凈。
“好,劉護,你如何看?”
“回陛下,事關國體,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定北大將軍趙鈞向來驍勇善戰,更是駐守北境多年,無論地形或是用兵都無人可比,而這一戰卻僵持不下數月有餘,北地苦寒,此戰再如此下去,只怕於我朝不利,此為其一;燕尾軍乃趙鈞親率,本該臨陣抗敵之際,卻與命案牽連,更與明安侯遇刺有關,匪夷所思之餘,只怕一旦傳到北境,亂我軍心,此為其二;趙鈞為三軍統帥,其子趙景明在戰中下落不明,老臣以為,趙鈞已不宜領兵,此為其三,還望陛下明鑒。”
眾人目光掃過劉護與秦昉,相爺劉護向來圓滑,凡事權衡,是只滑不溜手的狐貍,向來與趙鈞不對盤,正元帝點了他,態度如何已可見一斑,秦家向來與趙家交好,如今秦昉不語,與趙家有舊交的官員倒也不好貿貿然開口。
劉護微仰著頭,滿面正氣。
“啟稟陛下,臣附議,戰事當前,當務之急是再選一位主帥。”一旁默然的鎮國公趙淵也開了口,“事關國體,趙鈞擁兵自重,北境戰火是否有意拖延也尚未可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臣以為應盡快將趙鈞押解回京。”
聽到這話,一名年輕的朝官站了出來,言辭犀利,“鎮國公此言未免過於咄咄逼人,戰事當前,臨陣換帥,此乃兵家大忌,更亂軍心,北境之苦,鎮國公未曾親身而往,又怎知是趙將軍有意拖延,明安侯所奏之事,遠在千裏,凡事當有理有據,又怎可空口白牙便汙人清白,將之戰沙場,忠心不可疑。”
好一個將士戰沙場,忠心不可疑。
他聲音清越,帶著年輕人獨有的意氣,正元帝擡眼瞧去,正是前些日子剛擇的大理寺左寺丞,顧謹學之子顧言。
“顧小大人此言差矣。”趙淵面色一沈,怒道:“趙鈞二十萬兵權在手,若有異心,誰人可擋?淮水城怪事頻發,樁樁件件莫不是與趙家有牽連,以老夫之言,趙鈞滿身疑點,斷不可領兵。”
“鎮國公,凡事當依理有據,明安候尚未歸京,真相如何誰人可知,這世上栽贓嫁禍的事屢見不鮮,臣以為僅憑推測猜疑定北大將軍,委實欠妥。”
趙淵聞此大怒,為官多年,被著年輕人當眾頂撞,氣的長眉倒豎,眼見便要當朝吵起來,正元帝揮揮手,輕斥一聲,“夠了。”
目光卻是陰晴不定,掃過堂上眾人,最終落在顧言身上,道:“燕尾軍生變,與北戎的這一戰耗時的確太長,如今趙景明下落不明,若為北戎所挾,趙鈞重情,恐於我軍戰局不利,如此,他確實不適合領兵。”
“然趙家世代忠良,趙鈞駐守北境多年,功績無數,為朕,為明靖立下汗馬功勞,朕深知他忠心不二,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前,切勿妄言,使得君臣離心。”
眾臣子俯首稱是,正元帝瞇了瞇眼,“如此可有哪位愛卿願任主帥一職,為朕征戰北戎?”
堂下一默,眾人斂聲,誰都知道北境是個吃人的地方,北戎人個個善戰,京都的溫柔鄉早就將他們的骨頭養酥了,那能禁得住北境之地的獵獵寒風,只有趙家那群不要命的敢十年如一日守在那。
鎮國公上前道:“老臣請兵。”
洛陽出列,道:“末將願往。”
鎮國公趙淵雖出身將門,一身武藝卻及不上趙鈞半分,這洛陽為趙鈞舊部,做前鋒尚可,統領三軍,只怕欠佳,正元帝揉了揉眉心,這滿朝若論打仗,沒有幾個比得過趙鈞的,他想借此事削弱趙鈞手裏的兵權,並不意味著他能容忍此戰敗落。
沈默中,秦昉想起昨夜自家侄女送進府的那封信,事情到這一步,似乎正按著信中所言,暗自思忖,開口道:“陛下,萬軍之師不可無帥,臣有一人可薦,五皇子韓煜幼時曾居北境,想必對北境也比常人了解,再者五皇子武功高強也曾隨趙鈞研習兵法,之前西北剿匪中屢立奇功,皇子統軍,更定軍心。”
他話音剛落,宰相劉護便接著道:“陛下,五皇子謀略武功固然出眾,為將之道,智勇兼百煉,臣以為明安候韓灼先平南疆,後定塞外,論武功謀略,無可出其右者,才是這主帥的不二人選。”
正元帝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鎮國公擡頭看了正元帝一眼,他心知這位帝王想要的答案已經出來了,此時此刻,只需要一個順水推舟的人。
秦昉與趙家是姻親,而五皇子韓煜自幼與趙長歡交好,在這關頭上能得秦昉舉薦,趙家站在誰身後便一目了然,劉護是三皇子親舅,卻提了明安候韓灼,只怕一是深知此戰艱難,二為趙鈞削權,三則為避嫌,東宮之位,計在長遠,不可急於一時,果真老狐貍。
眸中閃過冷光,雙手舉至額前,道:“臣舉薦明安候韓灼。”
旁人所謀眾多,他只謀趙鈞,怪只怪他這位兄長,太盛了,勝過他年少,也勝於他今日。
劉護淡淡看了他一眼,隨即朝臣出列。
“臣附議。”
“臣附議。”
...
“臣舉薦五皇子。”
“臣附議。”
...
正元帝看著趙淵,良久後,道:“既然眾卿家屬意,傳朕旨意,命明安候韓灼為主帥接掌兵符,五皇子韓煜任副帥,驃騎將軍曹雄,寧西郡王韓至疏,車騎將軍洛陽,即日啟程赴北境,大理寺左寺丞顧言即刻南下,徹查燕尾軍刺殺一事。”
眾朝臣跪拜,“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朝臣心思迥異,秦昉瞧著天邊卷起的雲不由搖了搖頭,擡步朝著那清瘦的年輕人走去,“大理寺左寺丞顧言,你是顧謹學的兒子。”
顧言拱拱手,跟在秦昉身側走過永明殿前的百道石階,“大人可是與我父有舊?”
聞言,秦昉微微點頭,往事沈重,故人不再,淡聲道:“你父與我,還有趙鈞,同窗數載,至交好友,自他身故,嫂夫人不願再見我等舊人,本以為你不會再走上這條路,也不曾想,你肖似你父,秉性純直。”
“北境事況兇險,切記小心。”
顧言點頭,“京都波濤暗湧,邊境白骨森森,無論是明槍還是暗箭,這是晚生所求之路,無懼不怕,晚生只怕身在其位卻不能盡其事。”
秦昉不由擡眼,眸光一頓,果真相像,不由嘆道:“明靖需要你這般的兒郎,我等老了,卻也總能在你等身上瞧見些希望,這以命相守的江山社稷,倒也不算白糟蹋了。”
說著他擡手拍拍顧言的肩膀,這是以後要承托天下重責的肩膀,寬厚、堅毅,毫不畏懼,“今日見你,我便明你心中之路,大理寺掌天下刑獄,待你北境歸來,離你所求便更近一步。”
顧言啞然,從垂髫小兒到如今少年郎,他孤身一人,這是第一次,有人看懂他心中所求,他選了一條艱難的路,為人不解,遭人恥笑,卻在此時覺得不負辛勞。
前通政使司通政使顧謹學,死於刑訊。
宮墻外的青石板上將秦大人的身影一點一點拉長,顧言擡眼,宮殿巍峨,身姿清瘦,世人皆道禦史大人秦昉孤直耿介似一朵不染纖塵的青蓮,而他卻十年如一日守在這風雲詭譎的朝堂之上。
或許,也只是為他心中所求。
所以,至死不悔。
護國寺後山,曲徑通幽,草木林深,時值深秋,清凈蕭肅。
石桌前靜坐一人,白衣翩躚,眉目如畫,額間一點朱砂痣,端的是慈悲相,江南的雨前龍井,滾過三次水,已然茶香四溢,地上的枯葉吱吱作響驚起飛鳥橫空,那人回頭,眉尾輕揚。
“回施主,塵慧大師出游在外,已有月餘不在寺中。”
話音剛落,一陣獨特的哨聲穿過林間,韓煜起身,微微頷首,一言不發朝著山下而去。
黑衣男子侯在山門前,見了他,微微欠身,“主上,朝中出了事,皇上詔您回宮。”
“何事?”
“皇上下詔,命您領軍北上,趙鈞要退了。”
笑意淡卻,眸色中一閃而過的淩厲,下屬垂首,等再開口,卻已經恢覆往日的謙和,“那便下山吧。”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喜歡,請多多支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