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啊!
關燈
小
中
大
這誰呀,連於把頭的話也敢質疑,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水庫職工順著聲音望過去,卻是夾皮溝的一個半大小子,難怪說話不知道輕重呢。
“青山,於主任是老把頭了。”
張隊長也提醒劉青山一句,畢竟他們是受雇的,人家說咋幹,就跟著咋幹唄,就算打不出魚來,他們也照樣賺工錢。
於把頭也橫了劉青山一眼,心裏有點不大樂意。
他在這個大水庫好幾十年,從小就是在這個水庫裏長大的,再熟悉不過。
一個半大小子跟他指手畫腳的,那就有點不知天多高、冰多厚了。
不過多少也得給夾皮溝的人一些面子,畢竟還指望著人家幹活呢。
於是他嘴裏哈哈兩聲:“小夥子,那你給俺一個理由,這裏下網咋就不行啦?”
劉青山晃了晃腦袋:“沒啥理由,憑感覺。”
於把頭差點被他給氣個倒仰,直接躺在冰面上:感覺,你那感覺,能有俺一個當了三十多年的魚把頭感覺好啊?
劉青山當然不是憑感覺,而是他的記憶中,有著關於這場冬捕的傳聞:據說於把頭栽了個大跟頭,一網下去,只撈上來九十多斤魚,還不到百斤。
別說一名老魚把頭了,就算是一個小娃娃,隨便撒泡尿畫個地方,捕到的魚都比這個多。
當時在場的村民回來說,要不是他們拽著,於把頭直接就跳冰窟窿裏了。
就算這樣,這位老魚把頭,也因此重病一場,然後就直接退休,永遠離開了這座水庫。
正因為這個,劉青山才站出來,提出不同意見,他可不想大夥白忙活一天,更不想一位老魚把頭,飲恨於此。
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這是無奈的悲哀,劉青山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曉,就忍不住想要改變。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小夥子,還是聽俺的吧。”
於把頭還挺大度的,不準備跟個毛頭小子一般見識,所以並沒有訓斥劉青山,再次指揮手下,準備開始幹活。
對於一位經驗豐富的於把頭來說,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搞得劉青山也有點犯難:到底該怎麽說服於把頭呢?
馬車上的大拖網卸下來,好家夥,都是幾十米長的大拖網。
夾皮溝的村民,年年都跟著水庫這邊冬捕,業務也都十分熟練,車老板子一瞧漁網,就忍不住說道:
“今年來新網啦,還是新網用著放心。”
水庫的一名職工搭話道:“那是,老板子你忘了,去年咱們冬捕的時候,網眼壞了個大窟窿,跑了不少魚呢。”
劉青山卻聽得心中一動,連忙詢問:“大叔,那去年的漁網還能用不?”
“倒是補好了,不過有新的,誰還用舊的。”
那人也瞧著劉青山不大順眼,居然敢不尊敬於把頭。
劉青山一聽,心裏有了主意,找到張隊長嘀咕一陣,張隊長就又找到於把頭:
“老於啊,反正咱們人也多,不如分成兩夥咋樣,你再給俺們找個地方,俺領一夥人幹,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這個……
於把頭有點猶豫,畢竟冬捕這種事,還是比較危險的,要是掉進冰窟窿裏,就沒個救。
這時候,該劉青山添一把火了,他樂呵呵地嚷嚷起來:“正好分成兩夥,咱們比比,看誰捕的魚多。”
毛頭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於把頭決定給他點教訓,於是點點頭:
“也好,你們再往北走五百步,那裏水下有個大深溝,往年聚集的魚群也比較多。”
想了想,他又叮囑道:“老張,一定要註意安全操作,叫老吳領著你們這一夥。”
老吳也是一位老魚把頭,只不過名頭沒有於把頭那麽響亮。
他是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走路有點羅圈腿,據說是總生活在船上,落下風濕的毛病。
張隊長跟水庫的人都熟悉,嘴裏就跟吳把頭閑扯:
“老吳啊,要不你還是別跟著了,你這姓不好,無就是沒有,別把俺們拐得一條魚打不上來。”
老吳頭也不在意,嘴裏毫不客氣反擊道:“老張,你不在鍋臺後貓著,跑這來嘚瑟啥?”
那時候家家戶戶的鍋臺都是土的,裏面容易生蟑螂,綽號小強,俗稱老蟑,跟姓張的張同音,所以常用鍋臺後,來埋汰姓張的。
大夥說說笑笑,分出來一半的工具,扛著往北走,車老板子趕著馬車,再跑一趟,去拉舊漁網。
不到一裏地,很快就到了,大夥先抄起板鍬,清理冰面的積雪。
一會兒鑿冰窟窿的時候,主要有兩個大的:進網口和出魚口,剩下那些穿針引線的小冰洞,就不用清雪了。
等露出冰面,就開始鑹冰。
這活最消耗體力,倆人一組,擡著二十多斤的大冰鑹子,一下一下,落在冰面上。
冰鑹子通體都是鐵的,就跟一個放大版的錐子似的,只是在上部為了方便擡著,焊接了兩根橫著的鐵棍。
劉青山跟二彪子一組,小哥倆嘴裏喊著號子,把冰鑹子擡到半空,然後一齊用力,往下一摜。
噗的一聲悶響,冰鑹子就重重落在冰面。
周圍的冰面炸裂出一個碗口大的小坑,然後就這樣一下接著一下大力夯。
鑿了二三十下,胳膊就發酸,腦門上就開始見汗,但千萬不能把衣服帽子啥的脫嘍。
那樣的話,被刺骨的西北風一吹,最低也是一場重感冒。
幹不動了就換人,歇人不能歇工具。
把冰窟窿裏鑿出來的碎冰,用鐵鍬清理幹凈,然後繼續開鑿。
冰層將近三尺,足足鑿了半個多小時,大夥頭上都跟頂著個蒸籠似的,騰騰冒白氣。
每天一塊五角錢的工錢,真不是好賺的。
猛聽得嘩啦一聲,冰層終於被鑿穿,冰面下的湖水,在巨大的壓力下,咕嘟一聲,從冰窟窿裏湧出來。
大夥都是有經驗的,早就往四下散去,要不然,鞋底子沾上水,直接就凍到冰面上了。
隨著湖水湧出來的,還有十幾條小魚,都是些江白魚和鯽瓜殼子之類,在冰面上拍打兩下,然後就直接被凍住。
等到冰面上的水都被凍住了,大夥這才繼續鑿冰,將冰窟窿不斷擴大,這裏就當下網口了。
一共四組,同時開鑿,冰面上,每隔幾丈遠,就要鑿一個冰洞,這些都不用太大,只要能伸進鐵鉤子進去,撥動在水下穿行的木頭桿子就成。
劉青山還是第一次參加這麽大規模的冬捕,所以感覺很是新奇。
只見吳老頭把長長的木頭桿子和漁網連接起來,先把桿子從入網口豎進去。
桿子有三丈多長,正好伸到下一個冰洞口附近。
這裏有人用鐵鉤子牽引著木頭桿子,一點點向下一個冰洞口移動,帶動著漁網,也一點點入水。
這個木頭桿子,就相當於縫衣服的針了,漁網就是線,這些冰洞口,就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牽引著漁網,在水下行走。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冰天雪地裏,竟然能想出這種捕魚的方法。
據說這些方法已經傳承千年,在隋唐時期,這邊還被稱作靺鞨的時候,史書就已經記載:扶木而行,鑿冰而捕,
所謂的扶木而行,其實就是爬犁啊。
等到幾十米長的漁網全部入水,大夥也終於松了一口氣,湊到一起抽根煙,稍微歇歇。
理論上,只要冰窟窿鑿得夠多,漁網就可以在水下一直穿行,入網的大魚也就會越多。
可是鑿冰洞這活實在太辛苦,而且這季節天短,下午四五點鐘就黑天了,所以必須抓緊時間才成。
等漁網在水下穿行百多米,就漸漸接近了出網口,這邊也早就鑿好了一個大冰窟窿,作為出魚口。
而且還豎起了一個大絞盤,三匹馬拉著,一圈一圈在冰面上轉圈,利用絞盤,把漁網一點一點拖出水面。
所以不僅要雇人,還要雇馬的。
一網魚,多的有好幾萬斤,靠人力,肯定拽不動的。
這時候就用不了多少人啦,主要是靠馬力,所以剩下的閑人,都往那邊溜達,於把頭他們那邊下手早一些,現在已經快出魚了。
劉青山當然要跟過去,等到那邊一瞧,漁網已經拖上來大半,這時候肯定是不會上魚的,魚都會聚集在網底。
感覺這邊的氣氛好像有點凝重,於把頭盯著拉絞盤的那三匹馬,正發呆呢。
他是行家,隱隱覺得,今天這幾匹馬,拉得有點太輕松。
這就證明,水下的網比較輕,只怕裏面的收獲不會太大啊?
“出魚嘍!”
伴著有人一聲大吼,一條大胖頭魚在漁網中被拖出水面,看樣子足有十多斤,有力地拍打著尾巴。
“不錯不錯。”
大夥七嘴八舌地稱讚著,然後就看到令他們震驚的一幕:整個漁網都被拖拽出來,網底只有寥寥十幾條魚,看樣子,都不足百斤。
這十幾條魚,繼續在冰面上被拖拽著,向絞盤那邊滑過去,大夥都看呆了,以至於,趕馬的人,都忘了喊“籲”。
怎麽會這樣?
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啊!
於把頭就覺得兩腿一軟,整個身體裏面的精氣神兒,仿佛瞬間被抽空一般,噗通一聲,坐在地上。
地上一層水呢,是隨著剛才漁網一起帶上來的,水下是冰,所以十分光滑,於把頭就坐在這上邊,跟打出溜滑似的,向著出魚口滑去。
那裏,仿佛就是萬丈深淵一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水庫職工順著聲音望過去,卻是夾皮溝的一個半大小子,難怪說話不知道輕重呢。
“青山,於主任是老把頭了。”
張隊長也提醒劉青山一句,畢竟他們是受雇的,人家說咋幹,就跟著咋幹唄,就算打不出魚來,他們也照樣賺工錢。
於把頭也橫了劉青山一眼,心裏有點不大樂意。
他在這個大水庫好幾十年,從小就是在這個水庫裏長大的,再熟悉不過。
一個半大小子跟他指手畫腳的,那就有點不知天多高、冰多厚了。
不過多少也得給夾皮溝的人一些面子,畢竟還指望著人家幹活呢。
於是他嘴裏哈哈兩聲:“小夥子,那你給俺一個理由,這裏下網咋就不行啦?”
劉青山晃了晃腦袋:“沒啥理由,憑感覺。”
於把頭差點被他給氣個倒仰,直接躺在冰面上:感覺,你那感覺,能有俺一個當了三十多年的魚把頭感覺好啊?
劉青山當然不是憑感覺,而是他的記憶中,有著關於這場冬捕的傳聞:據說於把頭栽了個大跟頭,一網下去,只撈上來九十多斤魚,還不到百斤。
別說一名老魚把頭了,就算是一個小娃娃,隨便撒泡尿畫個地方,捕到的魚都比這個多。
當時在場的村民回來說,要不是他們拽著,於把頭直接就跳冰窟窿裏了。
就算這樣,這位老魚把頭,也因此重病一場,然後就直接退休,永遠離開了這座水庫。
正因為這個,劉青山才站出來,提出不同意見,他可不想大夥白忙活一天,更不想一位老魚把頭,飲恨於此。
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這是無奈的悲哀,劉青山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曉,就忍不住想要改變。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小夥子,還是聽俺的吧。”
於把頭還挺大度的,不準備跟個毛頭小子一般見識,所以並沒有訓斥劉青山,再次指揮手下,準備開始幹活。
對於一位經驗豐富的於把頭來說,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搞得劉青山也有點犯難:到底該怎麽說服於把頭呢?
馬車上的大拖網卸下來,好家夥,都是幾十米長的大拖網。
夾皮溝的村民,年年都跟著水庫這邊冬捕,業務也都十分熟練,車老板子一瞧漁網,就忍不住說道:
“今年來新網啦,還是新網用著放心。”
水庫的一名職工搭話道:“那是,老板子你忘了,去年咱們冬捕的時候,網眼壞了個大窟窿,跑了不少魚呢。”
劉青山卻聽得心中一動,連忙詢問:“大叔,那去年的漁網還能用不?”
“倒是補好了,不過有新的,誰還用舊的。”
那人也瞧著劉青山不大順眼,居然敢不尊敬於把頭。
劉青山一聽,心裏有了主意,找到張隊長嘀咕一陣,張隊長就又找到於把頭:
“老於啊,反正咱們人也多,不如分成兩夥咋樣,你再給俺們找個地方,俺領一夥人幹,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這個……
於把頭有點猶豫,畢竟冬捕這種事,還是比較危險的,要是掉進冰窟窿裏,就沒個救。
這時候,該劉青山添一把火了,他樂呵呵地嚷嚷起來:“正好分成兩夥,咱們比比,看誰捕的魚多。”
毛頭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於把頭決定給他點教訓,於是點點頭:
“也好,你們再往北走五百步,那裏水下有個大深溝,往年聚集的魚群也比較多。”
想了想,他又叮囑道:“老張,一定要註意安全操作,叫老吳領著你們這一夥。”
老吳也是一位老魚把頭,只不過名頭沒有於把頭那麽響亮。
他是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走路有點羅圈腿,據說是總生活在船上,落下風濕的毛病。
張隊長跟水庫的人都熟悉,嘴裏就跟吳把頭閑扯:
“老吳啊,要不你還是別跟著了,你這姓不好,無就是沒有,別把俺們拐得一條魚打不上來。”
老吳頭也不在意,嘴裏毫不客氣反擊道:“老張,你不在鍋臺後貓著,跑這來嘚瑟啥?”
那時候家家戶戶的鍋臺都是土的,裏面容易生蟑螂,綽號小強,俗稱老蟑,跟姓張的張同音,所以常用鍋臺後,來埋汰姓張的。
大夥說說笑笑,分出來一半的工具,扛著往北走,車老板子趕著馬車,再跑一趟,去拉舊漁網。
不到一裏地,很快就到了,大夥先抄起板鍬,清理冰面的積雪。
一會兒鑿冰窟窿的時候,主要有兩個大的:進網口和出魚口,剩下那些穿針引線的小冰洞,就不用清雪了。
等露出冰面,就開始鑹冰。
這活最消耗體力,倆人一組,擡著二十多斤的大冰鑹子,一下一下,落在冰面上。
冰鑹子通體都是鐵的,就跟一個放大版的錐子似的,只是在上部為了方便擡著,焊接了兩根橫著的鐵棍。
劉青山跟二彪子一組,小哥倆嘴裏喊著號子,把冰鑹子擡到半空,然後一齊用力,往下一摜。
噗的一聲悶響,冰鑹子就重重落在冰面。
周圍的冰面炸裂出一個碗口大的小坑,然後就這樣一下接著一下大力夯。
鑿了二三十下,胳膊就發酸,腦門上就開始見汗,但千萬不能把衣服帽子啥的脫嘍。
那樣的話,被刺骨的西北風一吹,最低也是一場重感冒。
幹不動了就換人,歇人不能歇工具。
把冰窟窿裏鑿出來的碎冰,用鐵鍬清理幹凈,然後繼續開鑿。
冰層將近三尺,足足鑿了半個多小時,大夥頭上都跟頂著個蒸籠似的,騰騰冒白氣。
每天一塊五角錢的工錢,真不是好賺的。
猛聽得嘩啦一聲,冰層終於被鑿穿,冰面下的湖水,在巨大的壓力下,咕嘟一聲,從冰窟窿裏湧出來。
大夥都是有經驗的,早就往四下散去,要不然,鞋底子沾上水,直接就凍到冰面上了。
隨著湖水湧出來的,還有十幾條小魚,都是些江白魚和鯽瓜殼子之類,在冰面上拍打兩下,然後就直接被凍住。
等到冰面上的水都被凍住了,大夥這才繼續鑿冰,將冰窟窿不斷擴大,這裏就當下網口了。
一共四組,同時開鑿,冰面上,每隔幾丈遠,就要鑿一個冰洞,這些都不用太大,只要能伸進鐵鉤子進去,撥動在水下穿行的木頭桿子就成。
劉青山還是第一次參加這麽大規模的冬捕,所以感覺很是新奇。
只見吳老頭把長長的木頭桿子和漁網連接起來,先把桿子從入網口豎進去。
桿子有三丈多長,正好伸到下一個冰洞口附近。
這裏有人用鐵鉤子牽引著木頭桿子,一點點向下一個冰洞口移動,帶動著漁網,也一點點入水。
這個木頭桿子,就相當於縫衣服的針了,漁網就是線,這些冰洞口,就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牽引著漁網,在水下行走。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冰天雪地裏,竟然能想出這種捕魚的方法。
據說這些方法已經傳承千年,在隋唐時期,這邊還被稱作靺鞨的時候,史書就已經記載:扶木而行,鑿冰而捕,
所謂的扶木而行,其實就是爬犁啊。
等到幾十米長的漁網全部入水,大夥也終於松了一口氣,湊到一起抽根煙,稍微歇歇。
理論上,只要冰窟窿鑿得夠多,漁網就可以在水下一直穿行,入網的大魚也就會越多。
可是鑿冰洞這活實在太辛苦,而且這季節天短,下午四五點鐘就黑天了,所以必須抓緊時間才成。
等漁網在水下穿行百多米,就漸漸接近了出網口,這邊也早就鑿好了一個大冰窟窿,作為出魚口。
而且還豎起了一個大絞盤,三匹馬拉著,一圈一圈在冰面上轉圈,利用絞盤,把漁網一點一點拖出水面。
所以不僅要雇人,還要雇馬的。
一網魚,多的有好幾萬斤,靠人力,肯定拽不動的。
這時候就用不了多少人啦,主要是靠馬力,所以剩下的閑人,都往那邊溜達,於把頭他們那邊下手早一些,現在已經快出魚了。
劉青山當然要跟過去,等到那邊一瞧,漁網已經拖上來大半,這時候肯定是不會上魚的,魚都會聚集在網底。
感覺這邊的氣氛好像有點凝重,於把頭盯著拉絞盤的那三匹馬,正發呆呢。
他是行家,隱隱覺得,今天這幾匹馬,拉得有點太輕松。
這就證明,水下的網比較輕,只怕裏面的收獲不會太大啊?
“出魚嘍!”
伴著有人一聲大吼,一條大胖頭魚在漁網中被拖出水面,看樣子足有十多斤,有力地拍打著尾巴。
“不錯不錯。”
大夥七嘴八舌地稱讚著,然後就看到令他們震驚的一幕:整個漁網都被拖拽出來,網底只有寥寥十幾條魚,看樣子,都不足百斤。
這十幾條魚,繼續在冰面上被拖拽著,向絞盤那邊滑過去,大夥都看呆了,以至於,趕馬的人,都忘了喊“籲”。
怎麽會這樣?
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啊!
於把頭就覺得兩腿一軟,整個身體裏面的精氣神兒,仿佛瞬間被抽空一般,噗通一聲,坐在地上。
地上一層水呢,是隨著剛才漁網一起帶上來的,水下是冰,所以十分光滑,於把頭就坐在這上邊,跟打出溜滑似的,向著出魚口滑去。
那裏,仿佛就是萬丈深淵一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