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補屋頂
關燈
小
中
大
街上不是很繁華,但是出售的物品還是挺多的。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和食肆,兩邊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使勁吆喝叫賣自己的貨品。
街道一直從南向北一直延申至寧靜的河道,河道的柳樹下,有幾個正在戲鬧的稚童。
蘇溪橋不是很清楚這裏的錢幣換算,還特意多走了幾個攤位,才弄清楚十兩銀子到底有多少。
原來這裏的一兩黃金等於十兩白銀,一兩白銀等於十吊錢,一吊錢等於一千文。
而攤位上的貨品大多都是幾文錢,這樣算起來家裏還是比較有錢的。只是他們現在沒有經濟來源,估計手上的錢也就夠維持三個月左右。
蘇溪橋邊走邊想:現在家裏有個病弱夫君成天得吃藥,光靠種地是不行的,還是要找點能做的生意。
逛完一圈以後,蘇溪橋先去衣鋪買了兩塊布,一塊白的,一塊深色的。深色的用來做窗簾,白色的用來做褻褲。
昨晚謝規敘洗澡換下來的衣服,她拿去洗的時候發現這裏的內褲居然是空襠的,兩邊用帶子綁在腰上,屁股上一片布擋著。走起路來還漏風,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當眾遛鳥,簡直一言難盡。
家裏的鍋碗瓢盆太舊了,都得換新的,還有油鹽調料,買下來一共花了一百多文。主要是油和鹽花的多一些,五斤油五十文,一斤鹽,二十四文。
蘇溪橋還看了糧鋪裏的米和面,米面是五文一斤,玉米面是四文,還有其他的糙米面什麽的種類比現代還多。
只是他現在也不好買太多,家裏還有周氏給的米夠吃幾天的,買點面回去混合著吃就行了。
後來他又去雜貨鋪買鋤頭,柴刀等農用工具,手上的東西已經多的沒發拿了。本來是想先去買一些瓦片的,結果逛第一圈的時候沒看到。
蘇溪橋尋了個偏僻的小巷子,將手裏的東西都放在地上,摸了一下手腕上毫不起眼的鐲子。
片刻間,蘇溪橋連帶東西一同消失在小巷子裏。
手鐲的秘密是蘇溪橋昨晚在洗碗的時候偶然發現的,洗碗的時候不小心被碗的缺口割傷了手。血液從指尖流了出來,不小心沾到手鐲上,就此開啟了神秘空間。
空間裏是個自體一成的小世界,有山有水,常白天沒有日落,還有一座小竹屋。很神奇的是小竹屋的院子裏有一口靈泉。
泉水不知是從何而來,泛著滾滾霧氣,喝起來冰涼涼的,讓人通體舒暢。
蘇溪橋震驚不已,她以前看過一些末世小說,裏面的主角通常都會有金手指傍身。沒想到,她一個穿越古代的小倒黴蛋也能有這種福利。真是上天恩賜,命不該絕啊!
空間裏還有好多功能,蘇溪橋還沒來得及研究,目前只知道竹屋裏有一些現代用的東西,還有一口靈泉。東西能拿出來,也能放進去,不會感覺到重量,非常便利。
買石材的店鋪一般在比較偏的地方,蘇溪橋在大街上問了三四個大嬸,才找到具體位置。
石材店的店門開在巷子口的斜對面,門上掛著一個燈籠,上面寫著石材兩個字。店鋪連個名字都沒有,還真是夠隨意的。
蘇溪橋走過去,敲了敲敞開的店門,喊道“有人在嘛?”
不一會兒,一個年輕的漢子從院子走出來,擰著眉看了蘇溪橋一眼,冷硬道:“買石材?”
可以感覺到漢子眼裏那種歧視感,這裏是古代,女子不得拋頭露面。就算是農婦見外人也極其講究,一年難得上街一次。想蘇溪橋這種明目張膽與陌生男子對視的女人,簡直是不知廉恥。
不過蘇溪橋也沒放在心上,古代的封建制度以前多少也知道些,她覺得自己做自己便好,懶得去理會別人,於是直言道:“我買瓦片。”
那漢子點點頭,讓她進來院子自己看。院子裏放著很多的花崗巖和大理石,還有一些瓦片。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正拿著工具往那些石頭上招呼著。
漢子帶著蘇溪橋走到瓦片堆前面,拿起一塊瓦片遞給他,“你看這樣的可行?”
蘇溪橋看著那瓦片上帶著細微的小孔,但也只是在表層,厚度也很可以,“可以,怎麽賣?”
漢子豎著兩根手指頭說;“兩塊一文錢。”
“那就給我來一百五十塊。”蘇溪橋很是爽快,又問道:“給送嘛?”
漢子說給,但是要加錢,陸也沒太計較,直說:“送到清水村多少錢?”
漢子一邊點著瓦片一邊回答道:“多加三文。”
在醫館後院的謝規敘,久等蘇溪橋不見他回來,內心又開始恐慌了。
他的手往旁邊的石凳上摸索著,石凳邊放著一根翠綠的竹杖,是昨天下午蘇溪橋給他做的盲杖。從前走哪都有人伺候著,現在身邊沒人跟著了,他總要學會用這東西。
他睜著空洞的眼睛,向四處打量像是能看見一般起身拿著竹杖就往外走。院子裏到處堆滿了雜物,要到前廳去還要經過一段連廊,連廊下還有幾個臺階。
因為他看不見,所以聽覺變得異常靈敏。前廳傳來的話語聲可以判斷出大概的方向,在他身後的不遠處,有一道門簾格擋開院子裏的全貌。
謝規敘用竹杖探了探臺階,不是太高,不需要跨步很大。他用腳尖碰了一下第一個臺階,再三確認以後才擡起腳踩上去。
上了連廊以後就是平地,謝規敘腳步比剛才快了幾分,輕松越過了有障礙的地方。
文元清拿著打包好的藥遞給了正在藥櫃前等待的小廝,告訴他這藥的吃法。他眼神一晃就看見謝規敘正掀起門簾往外走,急匆匆交代好以後就跑過去了。
“阿敘,你怎麽出來了?”文元清扶著謝規敘的手,走到藥櫃旁坐下。
謝規敘拽著竹杖問他:“現在是何時?”
文元清看了一眼擺在藥櫃上的沙漏,“約是午時了,你可是有事?”
謝歸林道:“小溪,出去許久還未歸。”
文元清當他是有天大的事,誰知人家只是擔心自家夫人。不過眼盲之人,通常心思細膩,總因看不見而胡思亂想。
文元清安慰著說:“許是看見什麽新奇東西給絆住腳了。”
謝規敘聽了他的話,心裏的念頭又松懈。蘇溪橋才十五歲,家裏又窮的揭不開鍋,以前有看中的小玩意可能也買不起。現在手上有錢了,多逛一些時辰也尚可。
等蘇溪橋回到醫館的時候,文大夫已經在給謝歸林看診。文大夫五十多歲,一身灰色長褂,留著黑森森的長胡須。他的右手搭在謝歸林的左手手腕處,表情嚴肅認真。
片刻後,文大夫把脈完,又查看了他的瞳孔,嘆氣說:“還是不見起色,好在沒有加重,藥還是得繼續吃著,病竈入體快需要溫補。”
謝謝規敘垂下眼簾,有些失望地點點頭。
蘇溪橋站在他的身旁,靜靜的聽著,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去安慰他。
看診完已經到午飯時間了,文氏父子盛情挽留他們倆在醫館用飯,謝規敘習以為常的答應了,蘇溪橋只好跟著他留在醫館用了午飯才離開。
走到鎮口時,謝規敘突然停住腳步,對蘇溪橋說:“今日是三朝回門,你想回家嘛?”
蘇溪橋一臉疑問,三朝回門是種節日嘛?她怎麽沒聽說過。
沒聽到他的回話,謝規敘又說:“按照習俗女子出嫁第三日,要帶著夫君回娘家拜見岳丈和岳母,你要我陪你回家嘛?”
蘇溪橋搖了搖頭,“算了,不回。”她現在還想不起有關原主父母的事情,為避免被人發現,還是少見面的好。
………
回來的時候蘇溪橋他們遇上了同村的李大爺,他認出了謝規敘,於是熱心腸的讓他們搭著自己的牛車回家。
到家門口的時候蘇溪橋從錢袋裏拿出幾個銅板給李大爺,見到她這麽客氣,好笑道:“規敘是我家那口子給接生的,在這長大的,他當初中秀才給村裏長臉了,我們跟著也沾光,都是熟人不必客氣。”
蘇溪橋想了想說:“李大爺你家有梯子嘛?我想把屋頂給補一下。”
“有呢,你會補嘛?我把李莊叫上,我們幫你補。”
蘇溪橋一姑娘家哪會補屋頂,正愁上哪去找人補呢,既然李大爺都開口了,那她就順口說,“那就麻煩大哥和您了。”
李大爺回家放了牛車就拿著梯子叫上他兒子李莊過來給謝規敘補屋頂,剛好石材店送的瓦片也到了,幾個人便開始忙碌起來。
李大爺的媳婦趙大娘是村裏的接生婆,村裏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從她手上出生的。這個年代的接生婆就是個金飯碗,得罪不起,村裏人對她也是尊敬的更多。他兒子去年剛娶了媳婦,前不久剛生了對雙胞胎兒子,這就更加羨煞了旁人。
既然請人幫忙了那就得還人情,蘇溪橋下午早早的就在忙活晚飯。她在現代時也經常做飯給自己吃,父母是三甲醫院的科室主任,每天忙的連人都見不著。
她小的時候就呆在爺爺奶奶家,後來他長大就學會自己做飯了,因為爺爺奶奶是中醫。只要蘇溪橋一去他們家就會被爺爺強迫著被中醫藥理,她小小年紀既要承受學習壓力,還要飽受藥理的荼毒,簡直一言難盡。
蘇溪橋去找了謝舒蘭,讓她帶自己到她家菜地裏去摘了些蔬菜。
古代的空氣比現代好了不止十倍,遠處小山坡翠綠的松柏林中藏著幾處別樣的顏色。走在田野裏的小路上,一陣清爽的微風迎面吹來,陽光照在地裏的水稻上隨著風搖曳。
現在是陰歷三月底,村裏大部分得水田裏都已經中上了水稻和麥子,蘇溪橋想著如果能趕在清明節前把荒地開發出來種上水稻,等到七月份的時候就能吃上自己家的米了。
自家的荒地離謝舒蘭家的菜地有一段距離,所以她們先去看了荒地,回去的時候順道再把菜帶回去。
謝舒蘭今天穿的是淺藍色的衣服,衣擺上繡著幾朵黃色小花,估計是她自己添上去的。她跟謝歸林長得有三分像,清新脫俗,是個外向的姑娘。
“嫂子到了,前面那兩塊連著的是水田,右邊那兩塊分開長草的旱地。”
蘇溪橋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前面是條小溪,不遠處搭著幾根木頭做的橋可以過去,自己的地就在小溪對面。
小溪兩邊長著草,一條土坎路窄得剛好可供一人行走,他們就站在小溪這邊看。地裏確實長滿了野草,但是比較稀疏,大部分都是茅草。
蘇溪橋心裏安慰到,最起碼不是成片成片連在一起,沒法下手的那種,廢點心思開墾出來還是能行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街道一直從南向北一直延申至寧靜的河道,河道的柳樹下,有幾個正在戲鬧的稚童。
蘇溪橋不是很清楚這裏的錢幣換算,還特意多走了幾個攤位,才弄清楚十兩銀子到底有多少。
原來這裏的一兩黃金等於十兩白銀,一兩白銀等於十吊錢,一吊錢等於一千文。
而攤位上的貨品大多都是幾文錢,這樣算起來家裏還是比較有錢的。只是他們現在沒有經濟來源,估計手上的錢也就夠維持三個月左右。
蘇溪橋邊走邊想:現在家裏有個病弱夫君成天得吃藥,光靠種地是不行的,還是要找點能做的生意。
逛完一圈以後,蘇溪橋先去衣鋪買了兩塊布,一塊白的,一塊深色的。深色的用來做窗簾,白色的用來做褻褲。
昨晚謝規敘洗澡換下來的衣服,她拿去洗的時候發現這裏的內褲居然是空襠的,兩邊用帶子綁在腰上,屁股上一片布擋著。走起路來還漏風,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當眾遛鳥,簡直一言難盡。
家裏的鍋碗瓢盆太舊了,都得換新的,還有油鹽調料,買下來一共花了一百多文。主要是油和鹽花的多一些,五斤油五十文,一斤鹽,二十四文。
蘇溪橋還看了糧鋪裏的米和面,米面是五文一斤,玉米面是四文,還有其他的糙米面什麽的種類比現代還多。
只是他現在也不好買太多,家裏還有周氏給的米夠吃幾天的,買點面回去混合著吃就行了。
後來他又去雜貨鋪買鋤頭,柴刀等農用工具,手上的東西已經多的沒發拿了。本來是想先去買一些瓦片的,結果逛第一圈的時候沒看到。
蘇溪橋尋了個偏僻的小巷子,將手裏的東西都放在地上,摸了一下手腕上毫不起眼的鐲子。
片刻間,蘇溪橋連帶東西一同消失在小巷子裏。
手鐲的秘密是蘇溪橋昨晚在洗碗的時候偶然發現的,洗碗的時候不小心被碗的缺口割傷了手。血液從指尖流了出來,不小心沾到手鐲上,就此開啟了神秘空間。
空間裏是個自體一成的小世界,有山有水,常白天沒有日落,還有一座小竹屋。很神奇的是小竹屋的院子裏有一口靈泉。
泉水不知是從何而來,泛著滾滾霧氣,喝起來冰涼涼的,讓人通體舒暢。
蘇溪橋震驚不已,她以前看過一些末世小說,裏面的主角通常都會有金手指傍身。沒想到,她一個穿越古代的小倒黴蛋也能有這種福利。真是上天恩賜,命不該絕啊!
空間裏還有好多功能,蘇溪橋還沒來得及研究,目前只知道竹屋裏有一些現代用的東西,還有一口靈泉。東西能拿出來,也能放進去,不會感覺到重量,非常便利。
買石材的店鋪一般在比較偏的地方,蘇溪橋在大街上問了三四個大嬸,才找到具體位置。
石材店的店門開在巷子口的斜對面,門上掛著一個燈籠,上面寫著石材兩個字。店鋪連個名字都沒有,還真是夠隨意的。
蘇溪橋走過去,敲了敲敞開的店門,喊道“有人在嘛?”
不一會兒,一個年輕的漢子從院子走出來,擰著眉看了蘇溪橋一眼,冷硬道:“買石材?”
可以感覺到漢子眼裏那種歧視感,這裏是古代,女子不得拋頭露面。就算是農婦見外人也極其講究,一年難得上街一次。想蘇溪橋這種明目張膽與陌生男子對視的女人,簡直是不知廉恥。
不過蘇溪橋也沒放在心上,古代的封建制度以前多少也知道些,她覺得自己做自己便好,懶得去理會別人,於是直言道:“我買瓦片。”
那漢子點點頭,讓她進來院子自己看。院子裏放著很多的花崗巖和大理石,還有一些瓦片。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正拿著工具往那些石頭上招呼著。
漢子帶著蘇溪橋走到瓦片堆前面,拿起一塊瓦片遞給他,“你看這樣的可行?”
蘇溪橋看著那瓦片上帶著細微的小孔,但也只是在表層,厚度也很可以,“可以,怎麽賣?”
漢子豎著兩根手指頭說;“兩塊一文錢。”
“那就給我來一百五十塊。”蘇溪橋很是爽快,又問道:“給送嘛?”
漢子說給,但是要加錢,陸也沒太計較,直說:“送到清水村多少錢?”
漢子一邊點著瓦片一邊回答道:“多加三文。”
在醫館後院的謝規敘,久等蘇溪橋不見他回來,內心又開始恐慌了。
他的手往旁邊的石凳上摸索著,石凳邊放著一根翠綠的竹杖,是昨天下午蘇溪橋給他做的盲杖。從前走哪都有人伺候著,現在身邊沒人跟著了,他總要學會用這東西。
他睜著空洞的眼睛,向四處打量像是能看見一般起身拿著竹杖就往外走。院子裏到處堆滿了雜物,要到前廳去還要經過一段連廊,連廊下還有幾個臺階。
因為他看不見,所以聽覺變得異常靈敏。前廳傳來的話語聲可以判斷出大概的方向,在他身後的不遠處,有一道門簾格擋開院子裏的全貌。
謝規敘用竹杖探了探臺階,不是太高,不需要跨步很大。他用腳尖碰了一下第一個臺階,再三確認以後才擡起腳踩上去。
上了連廊以後就是平地,謝規敘腳步比剛才快了幾分,輕松越過了有障礙的地方。
文元清拿著打包好的藥遞給了正在藥櫃前等待的小廝,告訴他這藥的吃法。他眼神一晃就看見謝規敘正掀起門簾往外走,急匆匆交代好以後就跑過去了。
“阿敘,你怎麽出來了?”文元清扶著謝規敘的手,走到藥櫃旁坐下。
謝規敘拽著竹杖問他:“現在是何時?”
文元清看了一眼擺在藥櫃上的沙漏,“約是午時了,你可是有事?”
謝歸林道:“小溪,出去許久還未歸。”
文元清當他是有天大的事,誰知人家只是擔心自家夫人。不過眼盲之人,通常心思細膩,總因看不見而胡思亂想。
文元清安慰著說:“許是看見什麽新奇東西給絆住腳了。”
謝規敘聽了他的話,心裏的念頭又松懈。蘇溪橋才十五歲,家裏又窮的揭不開鍋,以前有看中的小玩意可能也買不起。現在手上有錢了,多逛一些時辰也尚可。
等蘇溪橋回到醫館的時候,文大夫已經在給謝歸林看診。文大夫五十多歲,一身灰色長褂,留著黑森森的長胡須。他的右手搭在謝歸林的左手手腕處,表情嚴肅認真。
片刻後,文大夫把脈完,又查看了他的瞳孔,嘆氣說:“還是不見起色,好在沒有加重,藥還是得繼續吃著,病竈入體快需要溫補。”
謝謝規敘垂下眼簾,有些失望地點點頭。
蘇溪橋站在他的身旁,靜靜的聽著,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去安慰他。
看診完已經到午飯時間了,文氏父子盛情挽留他們倆在醫館用飯,謝規敘習以為常的答應了,蘇溪橋只好跟著他留在醫館用了午飯才離開。
走到鎮口時,謝規敘突然停住腳步,對蘇溪橋說:“今日是三朝回門,你想回家嘛?”
蘇溪橋一臉疑問,三朝回門是種節日嘛?她怎麽沒聽說過。
沒聽到他的回話,謝規敘又說:“按照習俗女子出嫁第三日,要帶著夫君回娘家拜見岳丈和岳母,你要我陪你回家嘛?”
蘇溪橋搖了搖頭,“算了,不回。”她現在還想不起有關原主父母的事情,為避免被人發現,還是少見面的好。
………
回來的時候蘇溪橋他們遇上了同村的李大爺,他認出了謝規敘,於是熱心腸的讓他們搭著自己的牛車回家。
到家門口的時候蘇溪橋從錢袋裏拿出幾個銅板給李大爺,見到她這麽客氣,好笑道:“規敘是我家那口子給接生的,在這長大的,他當初中秀才給村裏長臉了,我們跟著也沾光,都是熟人不必客氣。”
蘇溪橋想了想說:“李大爺你家有梯子嘛?我想把屋頂給補一下。”
“有呢,你會補嘛?我把李莊叫上,我們幫你補。”
蘇溪橋一姑娘家哪會補屋頂,正愁上哪去找人補呢,既然李大爺都開口了,那她就順口說,“那就麻煩大哥和您了。”
李大爺回家放了牛車就拿著梯子叫上他兒子李莊過來給謝規敘補屋頂,剛好石材店送的瓦片也到了,幾個人便開始忙碌起來。
李大爺的媳婦趙大娘是村裏的接生婆,村裏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從她手上出生的。這個年代的接生婆就是個金飯碗,得罪不起,村裏人對她也是尊敬的更多。他兒子去年剛娶了媳婦,前不久剛生了對雙胞胎兒子,這就更加羨煞了旁人。
既然請人幫忙了那就得還人情,蘇溪橋下午早早的就在忙活晚飯。她在現代時也經常做飯給自己吃,父母是三甲醫院的科室主任,每天忙的連人都見不著。
她小的時候就呆在爺爺奶奶家,後來他長大就學會自己做飯了,因為爺爺奶奶是中醫。只要蘇溪橋一去他們家就會被爺爺強迫著被中醫藥理,她小小年紀既要承受學習壓力,還要飽受藥理的荼毒,簡直一言難盡。
蘇溪橋去找了謝舒蘭,讓她帶自己到她家菜地裏去摘了些蔬菜。
古代的空氣比現代好了不止十倍,遠處小山坡翠綠的松柏林中藏著幾處別樣的顏色。走在田野裏的小路上,一陣清爽的微風迎面吹來,陽光照在地裏的水稻上隨著風搖曳。
現在是陰歷三月底,村裏大部分得水田裏都已經中上了水稻和麥子,蘇溪橋想著如果能趕在清明節前把荒地開發出來種上水稻,等到七月份的時候就能吃上自己家的米了。
自家的荒地離謝舒蘭家的菜地有一段距離,所以她們先去看了荒地,回去的時候順道再把菜帶回去。
謝舒蘭今天穿的是淺藍色的衣服,衣擺上繡著幾朵黃色小花,估計是她自己添上去的。她跟謝歸林長得有三分像,清新脫俗,是個外向的姑娘。
“嫂子到了,前面那兩塊連著的是水田,右邊那兩塊分開長草的旱地。”
蘇溪橋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前面是條小溪,不遠處搭著幾根木頭做的橋可以過去,自己的地就在小溪對面。
小溪兩邊長著草,一條土坎路窄得剛好可供一人行走,他們就站在小溪這邊看。地裏確實長滿了野草,但是比較稀疏,大部分都是茅草。
蘇溪橋心裏安慰到,最起碼不是成片成片連在一起,沒法下手的那種,廢點心思開墾出來還是能行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