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99章.鄉情

關燈
第99章.鄉情

“元旦”過後,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消息。

“中科院招收第一批研究生。”

田小苗撫著胸口,心咚咚直跳。

這是科技領域的最高學府,匯集的都是頂尖人才。建國以來,國家對科技很重視, 第一時間成立了科學院,吸納各種科技人才。

不同於以往,新中國朝氣蓬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海外有志之士紛紛回國,參加祖國建設。

國家也盡可能地提供優厚條件,不斷改善科技人員的待遇。這很了不起,即便國家很貧窮,依然制定了相關政策。

經過五年的發展,中科院頗具規模。

在去年五月,設立了四個學部(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哲學社會科學部),任命了二百多名學部委員。(註1)

這是科技發展的領頭人。

這些聰明的大腦聚集在一起,把十年科技發展規劃都制定出來了,很宏偉,也很遠大。後續的一系列成就,都跟這個有關。

多少年後回顧起來,讓人起敬。

這是國家的脊梁,民族的驕傲。

田小苗有了想法,要像後世那樣考個研究生。

這一回不學文科,學理科。

可她這個腦袋瓜子學理科行嗎?

田小苗覺得是一種挑戰。

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應對,一定能成功的。

新年新氣象,捷報不斷傳來。

先是津門重鎮,宣布本市的私營商業已全部過渡為公私合營。接著是京城宣布,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敲鑼打鼓、開慶祝大會、發喜報,洋溢在一片歡樂的海洋裏。(註2)

這是集體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

報紙上、廣播裏一通宣傳,給全國各地做了榜樣。

滬上也不甘落後,在一月下旬宣布,全市私營工商業已全部實行公私合營,手工業也實現了合作化。(註3)

這中間付出了多少努力?唯有親身經歷過才曉得。

作為分局負責人,田大旺稍稍松了口氣。

分局轄區內,大大小小的私營工商戶不少,改造任務很重。經過全體同志的不懈努力,終於沒拖後腿。

提交了總結報告,田大旺好好地過了一個星期天。

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了一只褪好的大公雞,提摟著回來。孫梅英做雞很拿手,把老家捎來的山菌、蘑菇泡發了,連雞塊帶菌子,燉了一大鍋。擱在公共廚房,誰家吃什麽都曉得。可星期天家家戶戶都在改善生活,不太明顯。

雞肉燉好了,香噴噴的,老遠就聞到了。

孫梅英給老何家送過去一碗。其餘的,就盛在飯盆裏,端到樓上。

紅燒雞塊,連湯汁一起澆在白米飯上,拌一拌,甭提多好吃了。

田小苗和五一吃得頭也不擡。

三子快兩歲了,乳牙長出來了,也嘗了嘗肉味兒。

吃罷午飯,一家人顧不上休息,就去了公園。

田大旺馱著三子,一溜小跑。

孫梅英扯著五一,跟在後面。

田小苗背著水壺、提著籃子,像個勤務員。

太陽很大,暖洋洋的。

田大旺找了一張長椅,跟梅英坐下來。

五一和三子在草地上奔跑,穿得圓滾滾的,像兩個小皮球。

小苗在一旁看著,曬著太陽。

田大旺瞅著娃娃們,突然說道:“梅英,咱們回老家過年,好不好?”

“好。”孫梅英點點頭。

自打出來,還沒回過家鄉呢。以前是沒時間,再加上經濟緊張,舍不得花錢。現在條件好了,路費不成問題,是該回去看看了。

田小苗也想起了家鄉。

五一和三子沒回過老家,不曉得農村生活,也不會說方言,對老家毫無概念。

轉眼,學校放了寒假。

田小苗窩在家裏,很少出門。

這時候,《漢字簡化方案》公布了,還提倡講普通話。

田小苗又當起了小老師。

她教梅英認簡化字,說普通話,還捎帶著滬上方言。畢竟,本地人都說方言,在糧店工作一定要聽得懂。

孫梅英對簡化字很感興趣,筆畫少,好認好記,學起來沒那麽吃力。

“小苗,這簡化字早一點頒布就好了……”

田小苗心說,文字是傳統,有著很深的寓意。可站在大眾的角度,簡化了文字有利於掃盲。

這天,冬子和梅子來玩,三個娃娃又聚在了一起。

冬子忍不住問道:“小苗,你要回老家啊?”

“嗯。”田小苗點點頭。

“小苗,我也想回老家……”

這些日子,三個娃娃接觸得少了,可情誼在那裏擺著,還是很親近。

到了臘月二十七,田大旺一家登上了火車。

他和梅英請了探親假,有十天時間。行李一大包,裝的都是糖果、香煙、點心。現在買糧食要糧票,可買糕點不要,價錢雖然貴一點,但可以隨便買,不限量。

跟來的時候不同,火車的速度快了不少。

第二天到了省城,就搭乘班車趕到縣裏。

到地方時,天剛摸黑。

田大旺一路打聽著,找到縣武裝部。

江文松還未下班,聽到有人找,趕緊迎出來。

“您是……”

廊下亮著燈,田大旺和孫梅英穿著軍用棉大衣,戴著棉帽子,提著大包小包,風塵仆仆的。

“江同志,我是梅英……”

孫梅英摘下棉帽子,露出了一頭短發。

“是大姐啊!”江文松很驚喜。

“江同志,這是田大旺……”

江文松上前一步,握住田大旺的手。

“大旺同志,你可回來了!”

田大旺第一次見到江文松。

可從梅英和小苗的嘴裏,已經聽了無數遍。這些年,他們兩家保持著通信聯絡,逢年過節都要問候一番。

江文松給安排了招待所。

“大姐,先住下,一會兒去食堂吃飯......”

餘曉華也帶著娃娃們趕過來了。

她穿著風雪大衣,系著紅圍巾,還是過去的模樣。看到孫梅英,就緊走幾步,顫著嗓音喊著:“梅英姐……”

“妹子……”孫梅英也紅了眼眶。

她和餘曉華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好一會兒才分開。

田小苗也很激動。

那些日子有多艱苦?若不是江隊長和餘□□幫忙,恐怕沒那麽順利吧?

餘曉華瞅瞅三個娃娃,只認得小苗。小苗戴著紅絨線帽子,裹著紅圍巾,依稀有著兒時的樣子。

“看看小苗都長這麽高了?”

“餘阿姨……”

田小苗抿著嘴,甜甜一笑。

過了年,她就滿十二周歲了,個子長高了,下巴也尖了,昔日的圓圓臉變成了鵝蛋型,只有那雙眼睛晶瑩剔透,跟小時候一樣。

“來來來,都認識一下。”

江文松招呼著娃娃們。

江援朝、江建華、江擁軍站成一溜,齊聲喊著:“田叔叔好,孫阿姨好!”

田小苗瞅瞅。

江隊長和餘□□生了仨,剛剛好。

在縣裏住了一晚。

第二天,回到鎮子上。

這是江文松安排的吉普車,一個半小時就到了。田大旺把柳進原備的年禮送到柳老漢的鋪子上,就叫了一輛驢車往家趕。

五一頭一回坐驢車,看到車把式甩著鞭子吆喝著,興奮得不得了。

三子也從小被子裏露出頭來,跟著“得得得”地嗷嗷著。

到村子時,正好是中午。

一家五口下了車,村裏就轟動了。

“大旺回來了……”

“那是小苗的娘,都認不出來了……”

田大旺和孫梅英被鄉親們包圍著,有一種衣錦還鄉的感覺。

“大旺兄弟,你可回來了!”

田秋山穿著一身土黃布軍服。這是孫梅英寄回來的,特地送了一套給他。

田老漢也穿著一身,腰桿挺起來了,很精神。

田大順和田大壯也是如此,說村裏羨慕得不得了。

大旺回來了,袁氏樂顛顛的,頭昂到天上去了。

呂秀蓉和許鳳蓮跟在後面,滿臉笑容。杠子也來了,看到小苗,靦腆地笑著。跟小時候的調皮勁兒,截然不同。

回到小院,收拾得幹幹凈凈。

那棵柿子樹上,還掛著幾個凍柿子,紅彤彤的。

“梅英,這就是咱們的家?”

田大旺第一次踏進小院。分家之前,他就跟著部隊走了,只是從梅英的描述中,想象著家的樣子。

“大旺,快進屋……”

孫梅英不由得紅了眼圈。

來說話的,一撥又一撥。

相比起過去,日子好過多了。山地不好耕種,幾戶人家搭夥兒搞起了互助組,一起養牲口拉車犁地,效率提高了不少。村裏還組織了打獵隊,采藥隊,果蔬隊,相互協作,收益還不錯。

家鄉變化很大,田小苗抱著三子靜靜地聽著。

孫梅英顧不上休息,就跟呂秀蓉進了竈屋。老家的規矩在那裏擺著,家務活兒是女人的,男人們是不沾手的,她不能頭一天回來就現了原形。

袁氏見了,滿意地點點頭。

許鳳蓮找了個借口,早早地回了自家院落。

鄉親們散去了,飯菜端上來了。

“大旺兄弟,你們哥幾個好好聊……”

呂秀蓉用圍裙擦著手,說著客套話兒。

田大旺跟田老漢、還有兩個哥哥盤腿坐在炕上。孫梅英把帶來的白酒打開,沖著大旺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別喝酒,省得醉了。

田大旺自然明白。

這些年,他滴酒不沾。不然,會誤事的。

袁氏坐在西間,等著呂秀蓉擺上飯菜。

“大旺家的,都吃吧!”

孫梅英帶著娃娃們上了炕,呂秀蓉在一旁作陪。五一和三子盤腿兒坐著,屁股底下熱乎乎的,很稀罕。

“姐姐,熱的。”五一用小手拍拍土炕。

“五一,這是火炕。”

田小苗喜歡火炕。老家這邊冬天雖然冷,可把炕燒起來,就不覺得了。一個冬天下來,比滬上好過多了。

吃罷午飯,田春華也過來說說話兒。

她還是婦女隊長,嫁給了本村的小夥子,跟前有兩個娃娃了。她也穿著土黃布軍裝,這是孫梅英送的,可愛惜了。

村裏過年很熱鬧。

五一開心得不得了,不是去院子裏瘋跑,就是在炕上翻跟頭。

在家裏住了幾天。

孫梅英和田大旺走了親戚,去老丈人家探望。

返程的日子就到了。

山貨備了兩大簍子,還有一大包柿餅子。這是院裏的老柿樹結的,袁氏曬了柿餅子,沒舍得賣,專門給他們留著。

田大旺按照小苗的提示,關起門來說話。

“爹,咱在初級社呆著,多攢點糧食,高級社能不入就別入……”

“大旺,爹明白,俺看那高級社啊,玄乎……”

“爹,這話可不能往外說,跟娘也不要提,娘的嘴碎,存不住話兒……”

田大旺叮囑著。

小苗跟他說:“山區地薄,主糧肯定不夠吃。加入高級社之後,吃大鍋飯,沒個計劃,浪費嚴重,弄得最後缺糧,苦的是老百姓……”

問題有這麽嚴重?田大旺不敢相信。

可小苗的預測一向很準,提前做準備很有必要。

初四一大早,田大旺一家搭乘驢車往鎮子上趕。

柳老漢備了土特產,讓捎到滬上。

到了縣裏,田大旺找到江文松。

江文松提過縣裏招工的事兒,他想問問能不能給大哥、二哥安排一下。

“行,這事兒我留意著。”江文松點點頭。

能給家裏辦點事兒,田大旺覺得好受了一些。這些年在外面奔波,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對老家照顧不到,很愧疚。

這也是小苗提醒的。

田小苗心知,城鄉差別會越來越大,招工進城是個機會。

她對老家的親戚,感情很覆雜。可過去的都過去了,能幫上一把就幫一把,也能減輕家裏的負擔。畢竟,大旺同志是從山村走出來的,若是老家遇到困難,不會不管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