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2章 初來 “我願給定遠軍做一輩子的文書!……

關燈
衛薔自己在於府門前周旋一日夜,也沒忘了與她同守於府的承影部一百多兵卒,正好於家被她刮了地皮,衛薔便說連著三日都給士兵們兩餐加兩個肉菜。

今日不算在三日內,想著一日夜的辛苦,也讓廚房給所有人張羅些能墊肚子的。

這是她去宮中之前就吩咐的,等她回府已做了一輪出來。

大廚娘原想做抹了肉醬的胡餅,衛清歌倒是有了個主意,將豬肉、雞肉和著蔥姜攪合做成盆的餡料,面團搟成大餅,鋪上餡料卷起,成長條狀卷在木籠上,層層木籠屜摞起再上鍋蒸制。

細聽了此法,大廚娘覺得可行,便依言照做,四尺寬的木籠屜上麥粉卷著肉醬盤踞如長龍,蒸出來之後切開成塊,先聞肉香四溢,又見肉汁沾著油花層層流下,浸透了內中面餅。

廚房熱氣沖天,一籠籠飯食裹著白氣被端出來,瞬時便被分列在兩旁道上的士兵分了個幹凈。

承影部十人一隊,每隊有隊長,隊長領了夥食先分士兵,待士兵每人都有,才取自己那份。

他們中的大部原本在城外駐守,因世家女被送來定遠公才入府戍衛,有他們在,不僅前些日子那些粗糙的桌凳是他們所造,連廚房院中泥造以烘烤胡餅和各種肉的窯爐、眼下用來蒸餅的木籠也都是他們造的。

來往多了,廚下眾人對這些兵卒也生出了親近之情,將蒸籠遞出總會囑咐兩聲“小心莫要燙著”。

刀口舔血的承影部又怎會怕燙?不爭不搶,一籠籠夾了肉餡的蒸餅送進他們腹中連點聲息都沒有,再看他們,仿佛沒吃似的。

如此幾次,仆從們嚇得目瞪口呆。

大廚娘倒覺得平常:“行伍之人哪似我們,一身筋肉全要力氣,自然吃得多,前些日子我們給他們做了兩菜,三百個胡餅送進去他們還自己起竈吃粟飯,今日國公大人說要管飽,他們總算能敞開吃。”

轉身又挑了四條豬後腿擺在案上,利落剃了骨,對外面喊到:“清歌姑娘,挑兩個刀快些的來幫忙,我這肉醬跟不上了。”

衛清歌原本在看著人和面,聽了話就乖乖出去,一會兒就回來,帶了兩個高壯的漢子。

大廚娘將案與刀交了出去,甩甩手道:

“也不必剁得太細。”

抽了一條巾子放在頸間,大廚娘又去調餡,偌大廚房上下十幾人皆忙得腳不沾地,臉紅耳赤,仿佛竈上蒸著的是自己一般。

“大廚娘,國公大人回府去了後院。”

“那正好,此批起竈,也將女學那份送過去。”

給士兵的蒸餅多切成三寸寬,一籠幾十塊,到了女學那邊,蒸餅每塊只寸寬,還特意卷得細了些,一籠切出了上百塊,只最中處留了三寸寬的三塊,待送到學中,衛薔一看就樂了。

“這幾塊一看就是給我的。”

她拿起一塊托在手裏,看著學生們面前那每塊嬌小玲瓏如點心。

衛薔想了想道:“你們可想學些武藝?”

“咳。”旁人還未如何,崔瑤舉到嘴邊的蒸餅又放下了。

衛薔吃下一口蒸餅,面對眾人目光笑著說:“燕歌不善口舌,這些日子給你們講的不過是些瑣碎見聞,如今校場也修整出小半,我看你們兩日去一次也就是去餵餵小雞小羊,不如真將武藝學起來,如何?”

小姑娘們面面相覷。

“國公大人,我想學!”說話之人是鄭蘭娘。

還有一十二三歲小姑娘徑直站起來:“國公大人,您從林氏所學的劍法,可教我們嗎?”

衛薔一楞,看著那雙目都在發光的小姑娘道:“你是錢寶寶?錢氏娶了葉氏女,你娘可是葉拂兒?”

那小姑娘點頭道:“家母小字拂兒。”

“那你母也算是我同門師姊,也難怪知道我學劍之師承。你們若想學,就讓清歌教你們,林氏劍講究迅疾精簡,心中無雜念,真說起來,如今清歌倒練得比我好多了。不過要學林氏劍,身子根基得打好,如你們手中這卷了肉醬的蒸餅,這麽丁點大,一頓總得吃七八個,才能去學林氏劍。”

小姑娘低下頭,看看自己面前碗中的蒸餅,神色頓時愁苦,鄭蘭娘聽著,也覺得為難。

衛薔三兩口吃完了自己第一塊蒸餅,笑著說道:“慢慢來,有心多吃多練,總能吃下去的。”

“國公大人,十七八歲也能學武藝嗎?能學爬墻嗎?”

聽見薛洗月的問題,很多小姑娘擡起了頭。

“爬墻?”衛薔有些不解,“你爬翻墻做什麽?”

薛洗月大聲道:“我想學破窗、爬墻,若是落到房夫子的境地,總還能跑。”

“跑?”衛薔挑了一下眉毛,笑著問,“跑去哪裏?”

“自然是跑到國公面前。”薛洗月竟說得理直氣壯,“房夫子遇到了國公,不就得救了嗎?”

“哈哈哈。”衛薔笑到放下了手裏的蒸餅,她站起身,拍了拍手。

“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有一‘房夫子’跑到你面前,你也能救了她呢?”

薛洗月看了看自己的手:“我……”

衛薔已經走到她面前:

“財勢權力,武藝手腕,這些東西握在手中那日,你就會知道自己要學的本不該是爬墻之法。”

暮色四合,晚風漸起,霞光映在定遠公的臉上,而她在笑。

她笑著翻開薛洗月面前的《孟子》。

在一行字上點了點。

待她轉回去繼續吃自己的蒸餅,薛洗月看著那一行字,竟然有些癡。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兼濟天下?誰?我麽?

……

房雲卿睜開眼時一陣恍惚,好半天才看見了燈下竟然有一人。

見了那人,房雲卿費力一笑:

“沒想到佛前金剛竟是藍眸如碧空……身死之後倒是多了見識,咳咳咳……”

她還以為自己死了,到了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佛前金剛”未說話,走過來先摸摸她的額頭,才說道:“你病還未好,少說話。”

“病?人都死了,病還未好?”

房雲卿莫名有些委屈起來。

聽見屋中有響動,已有人端了竈上的肉粥來,衛燕歌摸了一下,還有些燙,便道:

“我將你抱到案前吃些東西可好?”

房雲卿全身仍是軟的,唯有神思漸漸清醒起來,她撐著木枕費力坐起來,卻只勉強撐起一直手臂,看著衛燕歌,她小心道:

“你是,承影將軍?”

“是我,房文書許久不見。”

房雲卿的心中頓時有千言萬語想問。

可是元帥讓你來救我的?她知道了我淪落到如此地步?她是如何知道的?

衛燕歌扶著她將身子坐正,索性將以小案放在了她面前,又將放了雞肉糜的肉粥擺上。

“你已昏了三日,先吃些東西。”

房雲卿自然不知道自己這三日過得如何兇險,一時發熱如火爐,又面頰青白,兩度連脈息都沒了,藥湯流水似的灌下去,好歹保住了她的命。

肉粥燉得極爛,是衛燕歌找人買來了的極好的粳米。

小心喝了一口,房雲卿放下木匙,看向衛燕歌:“承影將軍,可否先給我些水?”

衛燕歌便給她端來了一碗溫水。

一開始只覺得有點幹渴,等水滋潤了嗓子喉管,房雲卿越喝越猛,喝完了一碗,又喝一碗,最後連喝了四碗水,她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承影將軍,我方才想哭,連淚都沒有。”

衛燕歌將水碗拿開,道:“此處不是女營,你想哭盡管哭吧。”

“我已不想哭了。”

房雲卿看著面前的粥,輕聲道:“這些日子我總想著,我從蠻族手中逃得都沒哭,此時如何能哭呢?到如今,我更不能哭了。”

可說話時,就有眼淚落進了粥碗。

“我又活了……父母生我,給我一命,當年在北疆,我被定遠軍救得一命,今日又得一命,此乃我第三條命。”

孔子孟子可經過如此生死反覆?

燈光熒熒,只勉強照到了床上,房雲卿低著頭,長發淩亂,遮蓋了大半張臉,手指細瘦到骨節明晰,唯有眼中的淚水被照得如鮫珠一般。

看著她此般情態,衛燕歌又倒了一碗水。

“你當初走時,元帥信中便說隨時可回來,我來時,她又囑咐過,北疆不大,也有你容身之處。”

房雲卿終於哭出了聲。

衛燕歌拍了拍她的肩膀。

“從你走後,元帥總說錄冊上的字不夠漂亮,四年前我們在雲州建了英烈碑,碑上還仿了你的字。”

藍眼狼王本意是想讓房雲卿想些別的不要再哭,可她卻哭得越來越厲害。

像一只飛錯了的雁,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行列。

“我要回北疆,承影將軍,我要回北疆,我願給定遠軍做一輩子的文書!”

衛燕歌只拍了拍這女子瘦弱至極的肩膀,沒有說如今北疆官吏三五年一輪轉,沒有讓她做一輩子文書的道理。

……

裴道真並不知道從自己離了東都那日不到兩個時辰,定遠公就在東都城又攪弄起了一陣風雨,十數日奔波,沿著汾水而下,他終於到了應州——自此處起,便被世人稱為北疆。

五百人馬到了城下,只見城門大開,有三五人人站在門前,其中一人是女子。

見了那女子,裴道真身邊的衛行歌連忙翻身下馬。

“越管事!”

被他稱作管事的自然是在衛薔走後代理北疆實務的越霓裳。

越霓裳扶了一下眼鏡,道:“衛行歌?幾年不見你越發生得精怪起來。”

這話讓衛行歌低下了頭。

他為了回北疆對元帥使了苦肉計,元帥並不放在心上,越管事和燕歌一樣,是必然要嚴懲他的。

“你在此地交割了財物,帶著這五百人去往雲州,雅歌已在雲州城等你,你這幾年所行所為要交代清楚。”

“是。”衛行歌道,“我回來之前,燕歌已與我說明。”

純鈞部本為一軍策應,自衛行歌留在洛陽,此部至今已有五千餘人,他這五百多人想要歸隊,必要給全軍上下一個清楚交代。

衛行歌心中早就思量清楚,他自然可以不做此事,憑借他在洛陽有功,他也可做一州駐守之將,可他要為國公打下白山黑水,他就必須回到純鈞部。

越霓裳生得極美,臉上疤痕、身上布衣連同那怪模怪樣的“眼鏡”都難掩容色,行事卻仿佛比統帥北疆的定遠公還冷硬果決。

裴道真心中小心思量,自己也已經下了馬。

越霓裳越過衛行歌,對他拱手行禮。

“裴副都督遠途辛苦。”

“在越管事面前豈敢稱副都督,你我同為元帥效命,我此行替國公大人押運財物,待豐州競標一事了結,能做何事,還要請越管事安排。”

聽裴道真如此放下身段,越霓裳面上也無喜色。

“裴郎君高才,元帥大人定然親自指派。”

再看向裴道真身後浩浩蕩蕩的車隊和上面滿裝的財物,越霓裳道:

“裴郎君還請入城。”

應州自古以來便是軍略要地,以龍首、雁門二山為端,裴道真年輕時也來過此地,此時再來,卻覺得自己大概從未來過。

“此處當初被蠻族以騎兵夾擊,城破後屠城三日……如今裴郎君所見,皆是元帥接管應州後重建。”

石城瓦房,田畝層層於山上,往來無衣衫襤褸之人,縱使身上有些布丁,也皆齊整,在城中騎馬而行,能聽到不遠處有讀書聲傳來。

不見錦繡衣冠,不見寶馬香車。

也不見有人靠墻角而臥,生死不知。

“此城中有九千六百四十七人,其中四千三百人是五年前中原大旱,從太原等地逃荒至此,便被留下安家,五年間又生五百六十口,這城中孩子多了,童學也比旁處多,共有六所。”

越霓裳語氣尋常,裴道真卻越發驚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