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買糧(4-24第四更)天晴了……
關燈
小
中
大
第236章 買糧(4-24第四更) 天晴了……
天晴了,太陽暴曬下,寧江府的洪水迅速退去。街道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沒二日,又漸漸的變少。衣衫襤褸的親朋故舊們湊在一處,砍了竹子紮了竹筏,順水而下,往繁華富庶的武林府逃荒討飯去了。
經過兩天的修整,楊家主宅已清理的差不多,後頭的花園裏拉了幾十條繩索,上頭滿滿當當的晾曬著剛洗過的衣裳與被子。被水泡過的棉絮一床床的拆開曬幹,杜玉娘拿著個棉花弓子一下下的彈著,身後跟著龍葵、黃藤、甘松、龜甲四個學徒。一番教學下來,這四只大廢物總算派上了點用場。
而二進的天井內,輕煙顛著小腳跑上跑下,清點著家裏的物資。各院落閣樓上的東西盡數被搬了下來。江南常遭水患,故本地居民有在閣樓上存東西的習慣。然閣樓取物多有不便,時日長了攢下了許多不想用又不舍得丟的物事。譬如松動漏水的盆桶、掉了漆的箱子櫃子、密封不好的壇壇罐罐、花樣不時興的衣裳料子,乃至棉絮、香料,甚至找到了兩大桶穇子米!把輕煙喜的直喊“阿彌陀佛!”
穇子乃南方谷物,青黛等人見都沒見過。瞧著黑乎乎的,不由懷疑它是不是真的能吃。明月一邊用筢子筢開穇子,好借著日頭曬上一曬,一邊笑著對青黛等解釋:“這叫穇子米,山坡旱地皆可種,產量高且耐存儲。似稻谷那般,頂了天存三年就該發黴了。穇子存七八年的都有,老人都說存的越久越好哩。”
青黛奇道:“既如此,那怎底人人都種稻子不種穇子?”
寒水咯咯笑道:“穇子難吃呀,姐姐們怕是沒吃過。直接用水煮出來,跟吃糠差不多,拉的嗓子疼。我小時候家裏窮,盡吃這玩意,吃的我下輩子看見它都煩!”
石英捂著嘴:“家裏糧食不多了,咱們該不會也得吃穇子吧?”
這可真不好說!災年能有吃的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所謂太平盛世,說的便是豐年有飯吃、災年不餓死。如今正趕上災年,每日能有碗穇子糊糊,不知能叫多少人羨慕出血來!她們這起子瘦馬男寵,皆是貧苦人家出身,吃過苦挨過餓,不比石英這等家生子,粗糧都沒見過幾回,真真不知人間疾苦。
倒是青黛乃外頭買的,小時候的記憶倒還有些,仔細想了想道:“我們北邊兒不吃穇子,吃的是高粱糊糊。那東西……”說著搖搖頭,“一股子不知道怎麽說的澀味兒,不成形狀,只好弄成糊糊樣兒,順著碗邊吸溜。你們一說起穇子難吃,我就想起那味兒了。可話又說回來,前幾日發水沒空做飯,我餓的很了,嘴裏竟總想要高粱糊糊吃。可見人餓起來的時候,哪還顧得上口味?能混個水飽,都是謝天謝地的!”
石英哭喪著臉道:“姐姐別提高粱,我吃過一回!若是穇子同高粱一個味兒,我現就反胃了!”
“啪!”石英的腦袋被敲了一下,剛從外頭回來的楊景澄沒好氣的道,“我買著米了,虧不著你!”敲完石英,他又扭頭問輕煙,“哪來的穇子?”
輕煙震驚的瞪大了眼:“世子您認識!?”
跟在身後的彭弘毅輕咳了一聲:“我好歹是地方官,穇子還是認得的。”
楊景澄臉紅了紅,若不是彭弘毅先前的提醒,他哪知道什麽穇子不穇子的,能把麥子水稻分清楚就算公子哥兒裏的翹楚了。
青黛趕上來道:“我早起爬上屋頂又看了一回,城裏都成那樣了,您上哪買的米?”
楊景澄撇嘴:“左右鄰居家不知存了多少米呢!水又沒淹上閣樓,他們損失的乃外頭倉庫裏的做生意的糧食,自家閣樓上攢的只怕明年都吃不盡。我同彭知府走了一圈兒,好說歹說才讓他們把陳米同穇子、高粱、乃至米糠、以及餵牛馬的稻草賣給我。要不是眼下我正忙著沒空,看我不收拾他們去!”
“罷了罷了,本地豪強多少年的頑疾了,世子別同他們置氣,不值當。”彭弘毅說畢,忽的站直,而後恭敬的跪下,“下官多謝世子願出手相助,待災情過後,下官必領著百姓替您修個長生牌位,保佑您長命百歲、子孫滿堂。”
楊景澄側身避過彭弘毅的大禮,好笑的道:“餵,這是我們家的天下,你倒謝我來?快請起吧,我們且有的忙呢!”
原來放晴之後,楊景澄便與彭弘毅二人對著本地富戶,挨家挨戶的拜訪籌糧賑災。畢竟以朝廷的尿性,等賑災的糧食抵達時,百姓們只怕早餓死八成了。因此彭弘毅必須率先籌糧。奈何本地富戶此番損失亦頗為慘重,一人至多肯出三四百斤糧草,還是帶谷殼的那種。寧江府城居民以萬計,這點子糧草夠幹嘛使的?
最後不得已,楊景澄只好掏錢買。有錢開道,各豪門富戶亦不想狠得罪了宗室子弟,才松的口。本地豪富五家,富戶二十三家。一齊湊出來倉米一萬二千斤、穇子兩千多斤、谷糠三萬餘斤。按本地一向高達每石倉米一兩四錢的價格計算,足足需要九千多兩的巨款。但他們好歹看在了知府與楊景澄個宗室子弟的份上,給打了個折,倉米只收了七千兩,穇子與糠索性白饒。此刻楊景澄家倒黴催的侍衛們,正有一半在看著富戶們點糧食,他和彭弘毅則回來接著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家裏依舊亂成一團,桌椅板凳正曬在後頭,屋裏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楊景澄和彭弘毅只得站在廊下說話。彭弘毅掰著指頭道:“戶籍黃冊上記載,寧江府城內有四千多戶,合一萬五千多人。那麽大水少說得淹死上千,且讓下游操心他們的屍首去,我們顧不來。然後本地年年水災,年年逃荒。這會子怕是逃走一半了。算來我們要舍粥的有六千多人。每人一日按二兩米算,能撐十天!”
“且慢!”楊景澄道,“一人一天二兩?不餓麽?”
彭弘毅哭笑不得:“一人二兩很多了,老百姓家都是喝粥的。再說不是還有糠麽?”
楊景澄噎了噎,二兩不夠他一頓吃的。深吸一口氣,他道:“我們得想法子再弄點糧食來。你的府衙都沒了,城裏更是一地雞毛。不收拾好了,百姓如何過冬?難道入了冬,又眼睜睜的看著凍死一批?因此,我想還是老法子,以工代賑!既叫他們多撈口吃的,亦不叫他們閑著以免生事。你覺著呢?”
彭弘毅嘆了口氣道:“以工代賑是好,但世子您可想過,工程一動,那可是處處須得監管。咱們就這點子人,累死了也管不住。百姓可憐,卻亦可恨。刁民惹起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聽的此話,楊景澄陷入了沈思。彭弘毅做了十幾年官,經驗十分豐富,因此他的話須得聽上一聽。但以工代賑之所以被人稱道,自有其道理。水患不止江南有,黃河亦是年年折騰,不是澇了便是斷流導致整個華北旱成一片焦土。因此,必然有兩全其美的法子,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於是,楊景澄虛心請教道:“彭大人,除了無人監工之外,還有無旁的困難?”
彭弘毅尷尬的道:“但凡工程,皆要有規劃、有圖紙,而後依據圖紙造計劃,何人管何地?何時完工?每日如何之心?費用幾何?人工如何組織?等等等等……不怕世子笑話,我做官有幾分心得,否則不能十幾年便從七品的知縣爬到四品的知府。可這做工程……”彭弘毅臉紅道,“我的幕僚尋不見,我真的做不來。”
楊景澄:“……”合著還不止錢財米糧的事!要你個知府何用!?
“工程倒好說,這麽大災,朝中定要派欽差過來瞧瞧的。重建府城,亦非我們寧江府區區幾人便辦的成,到時候問朝廷要人要錢即可。要緊是大災之後多有大疫,大疫又易引發大亂。”彭弘毅愁眉苦臉的道,“我如今一個光桿兒,竟不知從何處下手了!”
“疫情我倒是早想到了。”楊景澄道,“已發信去武林府,若是那頭的商戶願給我幾分薄面,藥材與大夫大概已經在路上。亂子又如何說來?”
彭弘毅道:“時疫不同於尋常病癥,它是傳染的。有些人染了病,知道自己好不了,便故意朝人吐口水,好叫旁人陪他一起去死。再有病死了的人若不及時處理,大熱天的又滋生新的病癥。再有,還須得有人押送已患病的去某處隔離。樁樁件件,沒有不操心的。”說著他朝旁邊丁年貴身上看了又看,暗示性十足的道,“若世子肯借我幾個人,或能多少辦幾件事,也是造福百姓了。”
“您老想的真美。”丁年貴涼涼的道,“我東廠的番子見官大三級,甚時叫地方官驅使了?您怕不是也姓楊不成?”
聽到東廠二字,彭弘毅狠狠打了個哆嗦,差點就給丁年貴跪下了。顫顫巍巍的躲到楊景澄身後,滿面惶恐的道:“下官有眼不識泰山,求大人千萬別同下官一般見識!下官給您賠禮了!”說畢深深一揖,丁年貴不吱聲,他竟不敢起來。
丁年貴沒理彭弘毅,而是認真嚴肅的道:“他說的沒錯,大災之後有大疫。世子您非要替百姓籌糧,我敬您的愛民之心。可時疫非同小可,您且暫離此地避一避。實在喜歡江南,過幾個月再來不遲。”
說畢,不等楊景澄反駁,直接跪下:“我等雖命賤,亦有親友、亦想求生。”丁年貴一個頭重重的磕了下去,“求世子放我等一條生路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天晴了,太陽暴曬下,寧江府的洪水迅速退去。街道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沒二日,又漸漸的變少。衣衫襤褸的親朋故舊們湊在一處,砍了竹子紮了竹筏,順水而下,往繁華富庶的武林府逃荒討飯去了。
經過兩天的修整,楊家主宅已清理的差不多,後頭的花園裏拉了幾十條繩索,上頭滿滿當當的晾曬著剛洗過的衣裳與被子。被水泡過的棉絮一床床的拆開曬幹,杜玉娘拿著個棉花弓子一下下的彈著,身後跟著龍葵、黃藤、甘松、龜甲四個學徒。一番教學下來,這四只大廢物總算派上了點用場。
而二進的天井內,輕煙顛著小腳跑上跑下,清點著家裏的物資。各院落閣樓上的東西盡數被搬了下來。江南常遭水患,故本地居民有在閣樓上存東西的習慣。然閣樓取物多有不便,時日長了攢下了許多不想用又不舍得丟的物事。譬如松動漏水的盆桶、掉了漆的箱子櫃子、密封不好的壇壇罐罐、花樣不時興的衣裳料子,乃至棉絮、香料,甚至找到了兩大桶穇子米!把輕煙喜的直喊“阿彌陀佛!”
穇子乃南方谷物,青黛等人見都沒見過。瞧著黑乎乎的,不由懷疑它是不是真的能吃。明月一邊用筢子筢開穇子,好借著日頭曬上一曬,一邊笑著對青黛等解釋:“這叫穇子米,山坡旱地皆可種,產量高且耐存儲。似稻谷那般,頂了天存三年就該發黴了。穇子存七八年的都有,老人都說存的越久越好哩。”
青黛奇道:“既如此,那怎底人人都種稻子不種穇子?”
寒水咯咯笑道:“穇子難吃呀,姐姐們怕是沒吃過。直接用水煮出來,跟吃糠差不多,拉的嗓子疼。我小時候家裏窮,盡吃這玩意,吃的我下輩子看見它都煩!”
石英捂著嘴:“家裏糧食不多了,咱們該不會也得吃穇子吧?”
這可真不好說!災年能有吃的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所謂太平盛世,說的便是豐年有飯吃、災年不餓死。如今正趕上災年,每日能有碗穇子糊糊,不知能叫多少人羨慕出血來!她們這起子瘦馬男寵,皆是貧苦人家出身,吃過苦挨過餓,不比石英這等家生子,粗糧都沒見過幾回,真真不知人間疾苦。
倒是青黛乃外頭買的,小時候的記憶倒還有些,仔細想了想道:“我們北邊兒不吃穇子,吃的是高粱糊糊。那東西……”說著搖搖頭,“一股子不知道怎麽說的澀味兒,不成形狀,只好弄成糊糊樣兒,順著碗邊吸溜。你們一說起穇子難吃,我就想起那味兒了。可話又說回來,前幾日發水沒空做飯,我餓的很了,嘴裏竟總想要高粱糊糊吃。可見人餓起來的時候,哪還顧得上口味?能混個水飽,都是謝天謝地的!”
石英哭喪著臉道:“姐姐別提高粱,我吃過一回!若是穇子同高粱一個味兒,我現就反胃了!”
“啪!”石英的腦袋被敲了一下,剛從外頭回來的楊景澄沒好氣的道,“我買著米了,虧不著你!”敲完石英,他又扭頭問輕煙,“哪來的穇子?”
輕煙震驚的瞪大了眼:“世子您認識!?”
跟在身後的彭弘毅輕咳了一聲:“我好歹是地方官,穇子還是認得的。”
楊景澄臉紅了紅,若不是彭弘毅先前的提醒,他哪知道什麽穇子不穇子的,能把麥子水稻分清楚就算公子哥兒裏的翹楚了。
青黛趕上來道:“我早起爬上屋頂又看了一回,城裏都成那樣了,您上哪買的米?”
楊景澄撇嘴:“左右鄰居家不知存了多少米呢!水又沒淹上閣樓,他們損失的乃外頭倉庫裏的做生意的糧食,自家閣樓上攢的只怕明年都吃不盡。我同彭知府走了一圈兒,好說歹說才讓他們把陳米同穇子、高粱、乃至米糠、以及餵牛馬的稻草賣給我。要不是眼下我正忙著沒空,看我不收拾他們去!”
“罷了罷了,本地豪強多少年的頑疾了,世子別同他們置氣,不值當。”彭弘毅說畢,忽的站直,而後恭敬的跪下,“下官多謝世子願出手相助,待災情過後,下官必領著百姓替您修個長生牌位,保佑您長命百歲、子孫滿堂。”
楊景澄側身避過彭弘毅的大禮,好笑的道:“餵,這是我們家的天下,你倒謝我來?快請起吧,我們且有的忙呢!”
原來放晴之後,楊景澄便與彭弘毅二人對著本地富戶,挨家挨戶的拜訪籌糧賑災。畢竟以朝廷的尿性,等賑災的糧食抵達時,百姓們只怕早餓死八成了。因此彭弘毅必須率先籌糧。奈何本地富戶此番損失亦頗為慘重,一人至多肯出三四百斤糧草,還是帶谷殼的那種。寧江府城居民以萬計,這點子糧草夠幹嘛使的?
最後不得已,楊景澄只好掏錢買。有錢開道,各豪門富戶亦不想狠得罪了宗室子弟,才松的口。本地豪富五家,富戶二十三家。一齊湊出來倉米一萬二千斤、穇子兩千多斤、谷糠三萬餘斤。按本地一向高達每石倉米一兩四錢的價格計算,足足需要九千多兩的巨款。但他們好歹看在了知府與楊景澄個宗室子弟的份上,給打了個折,倉米只收了七千兩,穇子與糠索性白饒。此刻楊景澄家倒黴催的侍衛們,正有一半在看著富戶們點糧食,他和彭弘毅則回來接著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家裏依舊亂成一團,桌椅板凳正曬在後頭,屋裏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楊景澄和彭弘毅只得站在廊下說話。彭弘毅掰著指頭道:“戶籍黃冊上記載,寧江府城內有四千多戶,合一萬五千多人。那麽大水少說得淹死上千,且讓下游操心他們的屍首去,我們顧不來。然後本地年年水災,年年逃荒。這會子怕是逃走一半了。算來我們要舍粥的有六千多人。每人一日按二兩米算,能撐十天!”
“且慢!”楊景澄道,“一人一天二兩?不餓麽?”
彭弘毅哭笑不得:“一人二兩很多了,老百姓家都是喝粥的。再說不是還有糠麽?”
楊景澄噎了噎,二兩不夠他一頓吃的。深吸一口氣,他道:“我們得想法子再弄點糧食來。你的府衙都沒了,城裏更是一地雞毛。不收拾好了,百姓如何過冬?難道入了冬,又眼睜睜的看著凍死一批?因此,我想還是老法子,以工代賑!既叫他們多撈口吃的,亦不叫他們閑著以免生事。你覺著呢?”
彭弘毅嘆了口氣道:“以工代賑是好,但世子您可想過,工程一動,那可是處處須得監管。咱們就這點子人,累死了也管不住。百姓可憐,卻亦可恨。刁民惹起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聽的此話,楊景澄陷入了沈思。彭弘毅做了十幾年官,經驗十分豐富,因此他的話須得聽上一聽。但以工代賑之所以被人稱道,自有其道理。水患不止江南有,黃河亦是年年折騰,不是澇了便是斷流導致整個華北旱成一片焦土。因此,必然有兩全其美的法子,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於是,楊景澄虛心請教道:“彭大人,除了無人監工之外,還有無旁的困難?”
彭弘毅尷尬的道:“但凡工程,皆要有規劃、有圖紙,而後依據圖紙造計劃,何人管何地?何時完工?每日如何之心?費用幾何?人工如何組織?等等等等……不怕世子笑話,我做官有幾分心得,否則不能十幾年便從七品的知縣爬到四品的知府。可這做工程……”彭弘毅臉紅道,“我的幕僚尋不見,我真的做不來。”
楊景澄:“……”合著還不止錢財米糧的事!要你個知府何用!?
“工程倒好說,這麽大災,朝中定要派欽差過來瞧瞧的。重建府城,亦非我們寧江府區區幾人便辦的成,到時候問朝廷要人要錢即可。要緊是大災之後多有大疫,大疫又易引發大亂。”彭弘毅愁眉苦臉的道,“我如今一個光桿兒,竟不知從何處下手了!”
“疫情我倒是早想到了。”楊景澄道,“已發信去武林府,若是那頭的商戶願給我幾分薄面,藥材與大夫大概已經在路上。亂子又如何說來?”
彭弘毅道:“時疫不同於尋常病癥,它是傳染的。有些人染了病,知道自己好不了,便故意朝人吐口水,好叫旁人陪他一起去死。再有病死了的人若不及時處理,大熱天的又滋生新的病癥。再有,還須得有人押送已患病的去某處隔離。樁樁件件,沒有不操心的。”說著他朝旁邊丁年貴身上看了又看,暗示性十足的道,“若世子肯借我幾個人,或能多少辦幾件事,也是造福百姓了。”
“您老想的真美。”丁年貴涼涼的道,“我東廠的番子見官大三級,甚時叫地方官驅使了?您怕不是也姓楊不成?”
聽到東廠二字,彭弘毅狠狠打了個哆嗦,差點就給丁年貴跪下了。顫顫巍巍的躲到楊景澄身後,滿面惶恐的道:“下官有眼不識泰山,求大人千萬別同下官一般見識!下官給您賠禮了!”說畢深深一揖,丁年貴不吱聲,他竟不敢起來。
丁年貴沒理彭弘毅,而是認真嚴肅的道:“他說的沒錯,大災之後有大疫。世子您非要替百姓籌糧,我敬您的愛民之心。可時疫非同小可,您且暫離此地避一避。實在喜歡江南,過幾個月再來不遲。”
說畢,不等楊景澄反駁,直接跪下:“我等雖命賤,亦有親友、亦想求生。”丁年貴一個頭重重的磕了下去,“求世子放我等一條生路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