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5章

關燈
沈俾文今日一入家門便被長房的人迎走了。直至晚膳後他才匆匆從長房回來, 去看過沈三老太太及沈家父母之後,他在芳雅院門口遲疑了許久,還是去了前頭的書房。

沈俾文回家後的三天裏, 崔瑾珠也只在沈老太太那兒見過他一次, 兩人還沒說上話, 他就又匆忙離開了。

當日, 沈母就找了崔瑾珠說了要回川陽的事,“之問還小, 是真折騰不得,只是這次是家裏男人們的決定,我們也沒辦法。我和你祖母商量了下, 你還是帶著之問留在京城吧,你一個婦道人家,別人也不會多來為難你。等川陽的事處理完畢了, 我就讓俾文回來陪你們。反正讀書哪兒不能讀呢?等之問稍微大些了,你們再一起來川陽吧!”

“是家裏所有人都去嗎?”崔瑾珠擰眉問道。

“是,大房和我們先去, 二房也走一部分。等二老太爺辭了官, 剩下的也就都一起回去了。”沈母說著又嘆了口氣, 道,“也不知他們是怎麽想的, 那麽危急的時刻不走, 現在穩定下來了, 反而要舉族回遷, 都不顧幾房長輩都那麽大年紀了,如何能受得了舟車勞頓的苦。”

崔瑾珠聞言點了點頭,卻不再多說。只是從主院回來,她便派了映兒又出去打探了番,才知道京中已有許多人家與沈家一般,有了出京的打算,而大多數還是些書香大族。

崔瑾珠在屋中想了許久,才讓香茹去問了沈俾文的所在,得知他此時正在書房整理書冊,她便起了身去找他。

至此,兩人才說了他回京以後的第一句話,“娘與我說,沈家要舉族回遷?”

崔瑾珠看著正忙於將書冊裝箱的沈俾文,站在他身側問道。

沈俾文這才直起身,手中拿著一本書輕輕擦了擦灰塵,卻並不轉頭看她,只回道:“是。”

“為什麽?”崔瑾珠不解地問道。

沈俾文擦了許久,才停下手中的動作,將書輕輕擺進了書籠裏,轉頭看著她說道:“楊氏失德,手段殘暴,非為仁君。”

即便楊越之他遮掩得再好,總有些明眼人看出了他和那些北蠻的勾當。

他為了能登上帝位,把蠻族引入大梁,讓百姓慘遭劫掠和屠殺,實為自私暴虐之人。之後他更是用如此血腥手段把皇族乾氏殺得一絲血脈都不剩,而他自己卻又出自皇家,這便是世人最為忌諱的弒親之罪。

京中有些血性的士族都不願與他為伍,更是有人被他的雷霆手段嚇破了膽,不敢從他指縫間撿漏,使得現在他身邊除了原先帶來的人,之後追隨者寥寥。

除了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觀望的,有些百年氏族已是瞧出了亂兆,紛紛想逃出這漩渦,找個安全之處重新積蓄力量,以備局勢平穩之後再覆出。

“你也要走嗎?”崔瑾珠也看著他問道。

“是,”沈俾文垂眸道,“若你不想走,便依舊留在這兒吧。”

“我懷了身孕了。”崔瑾珠卻是面帶微笑道。

沈俾文猛然擡起頭,又驚又喜地看著她,卻又忽然反應過來,喃喃道:“不行,生之問時你已是九死一生了,大夫說過你不能再冒險了。”

“可我依舊平安生下之問了,”崔瑾珠不置可否地笑了下,說道,“你既不願納妾,這孩子我無論如何也得生下來。”

沈俾文卻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看了崔瑾珠許久,眼眶漸漸紅了起來,才有些失魂落魄地說道:“你不須如此。若你想走,隨時都可以,不用為我做這些。”

崔瑾珠聞言卻是一楞,她不知沈俾文如何會有這種莫名猜測,只能否認道:“我並不曾想走。”

“那你想讓我做什麽?”沈俾文看著她的眼睛問道。

崔瑾珠這才斂了笑容,卻不知該說什麽。

沈俾文見她如此,卻又開口問道:“你想讓我救他?”

“形勢這般嚴峻嗎?”崔瑾珠皺眉問道,她沒料到沈俾文會用這個“救”字。

沈俾文面無表情的說道:“沒有文官的支持,他就算坐上皇位,也待不久。他也許會行兵道,卻不懂帝術。”

“那你能如何救他?”崔瑾珠急急問道。

沈俾文看著她臉上的表情,心裏一直不住酸楚,實在不知自己為何要與她說這些。帶著她走得遠遠的,就讓楊越之死在京城不好嗎?就當這世上從來沒又過這個人,他們也許還能像之前那般幸福。

這般想著,他又不禁自嘲起來。

他就是在妄想。

楊越之如今這般處境,她又如何能跟安心他走?只要楊越之活著一日,她的心便緊跟在他身後一日。

他這輩子都帶不走她了。

第二日,沈家便流傳出了名垂千古的《輔明君》。

文章中首先列舉了歷史上各位輔佐明君而流芳百世的賢臣,頌揚了明君賢臣為百姓帶來的盛世安康。而後卻話鋒一轉,提出疑問,這一切功勞到底該歸君還是臣?

若是歸明君,那麽這世上就不需要賢臣,皇帝一人就能主宰整個國家。可是顯然不可能。

若能歸賢臣,那又何需君明?賢臣勸導帝王施行仁政,賢臣提出治理國家的良策,替君王選拔人才,督促官員施行政策。若是賢臣夠賢能,又何必擔心君不夠明?

若是君不夠明,那必是臣不夠賢。

那些把所有罪責丟到君王頭上,自己卻躲在山林裏過著清閑日子的人,不配稱之為賢。

那些只知道哀嘆盛世不再,嘆完卻又埋頭醉生夢死之人,不配稱之為賢。

那些一遇到艱險,便想明哲保身,背棄帝王和百姓者,更不能稱之為賢!

真正的賢臣,是在遇上明君時能創造百年盛事,遇上亂世更是要能逆勢而行,輔佐帝王再創盛世的人!

隨後沈家十一郎便向朝廷遞出了包括平稅、納才、吏治在內的二十一項治世良策。

彼時朝中還在爭論該由何人來坐皇位,從六品司直郎沈俾文便直接將奏折送到了帝座上,只言道:“我不關心誰的血脈更接近建德皇帝,我只關心誰能將這仁政施於百姓。”

這在君權天授的時代,簡直是大逆不道的言論。

可就是他這句話,讓形勢有了出人意料的轉變。

當時就站在帝座一側的平都侯楊越之笑著從帝座上拿起那奏折看了起來,隨後便嘆道:“治世良方,可嘆無人能行。”

“侯爺有何可憂,我沈家子弟三百,人人能讀書,個個胸有筆墨,只要帝座上有人,我們沈家便能給大梁帶來盛世!”

“好!”楊越之徐徐轉頭,看著殿中餘下的那些臣子們目瞪口呆的神色,他嘴角一揚,撩起袍角便坐上了帝位。

建德二十年九月,楊越之入主大梁,登帝位,改國號秦,建元升平。

封後褚氏。定國公褚晉加封太師。

封姜元信國公,正一品太傅,入內閣。

封魏姜衛國公,姜瀾衛北侯,範茳定北侯,何清河六安侯。

除此之外還有楚天和、廖緯、成宏等都授了三品以上實權官位。

又拔擢了一批京中文官及武將,沈俾文被升為正四品右通政。新帝還大肆重用沈家子弟,有些直接越過科舉便授了官,並拿出沈俾文當初遞上的折子,要求內閣及學士們以此為基礎列出實施細則,一副要大施拳腳,再建盛世的樣子。

一時京中之人對於新帝和沈家趨之若鶩,很快皇帝手中便聚集了一大批想在新政裏說上一句話、撕下一片肉的人,而京外也盛傳新帝要大施仁政,施恩百姓,原本人心惶惶的各地也漸漸安定下來。

而另一邊,新帝卻在與他的親信們說著那些不可為人道的話。

“北狄人如何了?”他身著黑底帝袍,坐於殿中一邊翻閱那些大學士們遞上來的新政細則,一邊漫不經心問道。

“逃回去兩萬,被他們的五王子全部擊殺在草原裏了。”姜瀾躬身回道。

“那些個北狄人路過的幾座城都在哭窮,說是北狄人在那裏燒殺搶掠,民眾苦不堪言,希望能減賦。”何清河勾了勾嘴角,嘲道,“還真當我們一無所知呢!”

北狄人就是他們趕的狼,他們怎麽可能會讓狼吃掉自己羊圈裏的羊呢?

即便要讓他們吃幾口,那也是要挑地方的。

“幹不了就換一個。”新帝冷冷道。

“不能再用沈家人了,”楚天和皺眉說道,“最近新投效過來的幾個世家也可以試著用用。”

“你們看著辦吧。”新帝顯然對此很不耐煩,卻又問道,“西戎趕回去了嗎?”

“褚家這次動作還是挺快,我們剛入京,他們就有了動作。不過西戎這次得了不少便宜,褚家看來依舊想用原先兩邊討好的法子。還有之前乾帝派出去的那徐家手裏的二十萬大軍,也要成為一個隱患了。”成宏緩緩說道。

“和京畿的二十萬兵馬一樣處理,打散混編,你們幾個輪流去,把徐家召回來。”新帝不耐煩地將手中的奏折往桌上一丟,背靠著帝座想了會兒,才道,“可以往西邊安排人手了。”

眾人得了吩咐,見新帝沒有什麽要說的了,便都告退下去了。

新帝在帝座上靜坐良久,才起身去了皇後的坤和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