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合作社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關燈
小
中
大
第159章合作社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一眾人送她到胡同入口, 段珍娘和仆人騎馬走了。
之後閔縣那邊進行第二次大批量采摘,開始請村裏的村民幫忙,工錢十文一天, 品質上乘的和次品要分開裝。
家裏忙完農忙的村民都過來幫工, 只要手腳麻利, 不論男女都行。
采摘來的籽棉運送到作坊, 先在倉儲那邊過稱後再由軋棉機去籽處理。
現在要提供給平康坊那邊開彈弓, 數十臺軋棉機和紡車全部運作起來。
作坊正式進入生產高峰期。
地裏幾十人采摘, 作坊裏紡線和軋棉就有上百人, 彈棉匠也有二三十人, 人們各司其職。
紡線這邊有時候線團備得足了,就換成軋棉,去籽棉花要供應平康坊和作坊四十張彈弓,供應壓力巨大, 段珍娘又請人手進來軋棉。
有回縣丞張國申來瞧,問起當地人, 個個都很高興能在家門口掙錢。因為多數是婦人, 家裏有孩子的讓老人照看著, 自己來掙幾百文補貼家用也不錯。
況且是手上活兒, 不用風吹日曬,環境也明朗, 家裏的婆母男人都放心。
同時,平康坊那邊拿到閔縣送來的去籽棉花後,去年在這裏幹過的那些人又回來了, 他們早上過來,傍晚回去。
秦宛如又親自教了幾名新手學徒。
方家人都覺得好奇,前往平康坊參觀, 裏頭熱火朝天。
也幸虧周邊高墻圍困,聲音被阻隔在院子裏,邊上兩家住戶在外地營生,一年到頭都回來不了兩回,倒也不會嘈得人受不了。
平康坊這邊開了十二張弓,如果缺材料,就命人去賀家的莊子提取。
現在閔縣那邊運送進來的成品或去籽棉花直接存放在莊子裏,他們只跟莊子這邊對接。莊子再跟平康坊對接,西市商鋪則從平康坊那邊調取,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從莊子調貨。
整個運作流程開始走上正軌。
方家人還要在京裏待一陣子,平康坊那邊多數是秦大娘兼顧,竇氏則負責西市商鋪運作。
隨著貨源穩定,先前預定付全款的戶主們陸續收到了被褥,趕在入冬前拿到東西禦寒。
有些人是先買兩床來試用,覺得東西不錯又接著再添了幾床,平康坊甚至還接到了好幾單喜被。
喜被單子數量多,要麽一單就是六床,八床,十二床,都是吉利數字。
秦宛如還蠻喜歡接這種單子。
京裏窮人多,但家底殷實的也不少,有時候看到街坊鄰裏在買,看過覺得不錯,也跟風買了兩床。
一時間,白疊子再次大量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裏,家庭裏,鋪床,做棉衣棉褲。
往年成衣鋪做禦寒的衣物主要填充的是鵝絨蠶絲,這類衣裳價格高昂,今年則主打白疊子填充,賣價低廉不少,成為最走俏的商品。
散裝白疊子的零售依舊強勁,目前次品極少,閔縣那邊主要處理品質上乘的為主,後來竇氏見詢問的人多了,便傳信叫段珍娘做一些次品的過來。
待平康坊的制作穩定後,秦宛如和方家一眾人去閔縣。得知他們過來的消息,段珍娘前去接迎。
眾人在蘇宅落腳。
秦宛如關心這邊的情況,問段珍娘道:“地裏的白疊子采摘得如何了?”
段珍娘回道:“第二批次已經采摘完三個村,還有兩個村的在采。”
秦宛如點頭,“各村的數量可要記好了,莫要搞混了。”
段珍娘:“沒搞混。”
秦宛如又問:“這邊商鋪有當地人來買被褥嗎?”
段珍娘擺手,“極少,總共就賣了不到三十床,倒是次品的銷了近百斤出去,這個價位的接受度高一些。”
秦宛如:“地方到底太小了,也不知道魏州那邊好不好脫手。”
段珍娘:“我讓阿娘過來嘮嘮。”
稍後方二娘過來,秦宛如說起魏州那邊的情況。
方二娘倒是信心滿滿,說她去西市商鋪看過,購買東西的客人群體跟魏州那群差不多,只要是聽到從京裏傳過去的走俏貨,多半好脫手。
她眼光毒辣,秦宛如稍稍放心了些,方二娘又道:“到時候我先跟貨船帶八十床過去,散裝的也備些走,試一試就知道了。”
秦宛如:“八十床會不會太多了?”
方二娘擺手,“不會多,且還要提價,每床添三十文貨運。”
秦宛如看向段珍娘,段珍娘擺手,“你別瞧我,阿娘比我們有經驗,她眼光毒,多半錯不了。”
方二娘問:“明年你們只種這麽多,打算把當地農戶帶動起來,這法子管用嗎?”
秦宛如:“管用,明年我打算跟京裏的紡織作坊合作,嘗試做棉布,我們提供原料,他們加工成線團再做紡織,售價在麻布和綢緞之間,可供人們裁衣制褲。”
聽到這個打算,方二娘道:“極好,這樣消耗起來數量更大,路子也走得更寬。”
秦宛如繼續道:“今年京城這邊算是打開了通道,被褥和散裝的到底有局限,若制成布匹,像閔縣這些地方都能流通,幾百文一匹布,家家戶戶都容易接受,更容易打開市場。”
方二娘:“把紡織的路子打通了才是正事,那個可以靠數量制勝,薄利多銷。”
三人就明年的計劃討論了一番。
待這茬忙過,秦宛如就要跟村民們商議加入合作社的事,明年再找紡織作坊也不遲。
方二娘顧著魏州那邊的生意,也未在閔縣耽擱多久,秦宛如按她的要求備貨走水路發過去。
人們在碼頭邊道別。
待商船離開後,方家人去附近的龍門村看地裏剩下的白疊子。
這邊村裏的要成熟得快些,兩批采摘後,地裏的白疊子還剩三成未熟。
眾人在田埂上看那些吐絮不久的白疊子,方老夫人讚道:“這東西挺好的,實用。”
秦宛如摘了一朵給她瞧,說道:“一床被褥能管十年以上,若是用板結了,再彈制蓬松就能重覆利用。”
方大郎好奇問:“三娘怎麽想著種這種見都沒見過的東西?”
秦宛如忽悠道:“是織女娘娘黃道婆告訴我的,她托夢與我,教我怎麽做它。”
方二郎問:“就是供奉在前廳的那畫像?”
秦宛如點頭,“對。”又道,“我承了她的衣缽,種白疊子讓家家戶戶都能用上它,以後不管是衣物還是被褥,必要讓它走進千家萬戶。”
方老爺子捋胡子道:“這倒是極好的,往後種多了,再便宜些,便能所有人都可用了。”
秦宛如歪著頭問:“外祖以為,我這門生意跟你的比起來又如何?”
方老爺子服氣道:“厲害。”
眾人全都笑了起來。
方大郎打趣道:“要讓爹服氣可不容易。”
方老爺子道:“這兩年你們家的變化委實嚇人,自從進了京,一年比一年不得了。”
秦宛如:“那也多靠外祖扶持,等以後我跟珍娘表姐買了大宅子大莊園,接外祖和舅舅們過來玩,什麽山珍海味都要試一試。”
方老夫人笑道:“我就等著呢。”
人們七嘴八舌嘮了起來,都覺得她小小年紀,卻有一番遠見。
既然走了這趟京,自然不能讓他們白跑,秦宛如提前給每家各備了幾床被褥發貨到老家長州那邊,哄得幾個舅母們高興。
閔縣這邊委實太忙,一行人回京後由賀亦嵐夫婦做東帶著到京城周邊游玩了數日才返回歸家。
方氏夫妻把娘家人送走後,又投入到平康坊那邊。
目前主要是西市商鋪售賣,平康坊也跟制作差不多了,之所以這般緊趕急趕,主要是趁著入冬把東西做出來供人們禦寒。
這段時間的白疊子是最走俏的。
八月底時地裏的又一批白疊子采收完成,龍門村這邊已經全部秋收完畢。
幹枯的棉株被□□堆在一起焚燒,化為灰燼,佃農們開始重覆去年的操作陸續翻地,下牲畜糞便,下草木灰蓖麻粉等物,以備來年的播種。
龍門村這邊的租地有三百多畝,現在全部秋收完籽棉,秦宛如查了一下賬目,不論好壞,采摘了五萬四百多斤。
平均下來一畝一百六十斤的產量。
這個數據跟現代的棉花畝產是沒法比的,沒有農藥沒有化肥,再加上種子的品種差異和人工經驗等等諸多因素。
並且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了,如果遇到旱災或水澇,產量要直接砍半的。
對於這個產量數據,秦宛如覺得未來還有繼續摸索的空間,但不管怎麽說,大體上是滿意的。
在段珍娘打理作坊運作時,秦宛如同龍門村的村民們接觸,問他們明年是否有意願加入白疊子種植。
有幾家看著眼熱,他們有自耕地,想嘗試卻又怕搞砸,畢竟是接受新東西,都比較小心謹慎。
秦宛如給他們提建議,“若你們實在不放心,我比較偏向這樣的法子,假如家裏頭有十畝地,可用三五畝地種白疊子,其他的種莊稼,兩不誤。”
一老漢問:“今年地裏一畝收了多少斤?”
秦宛如回道:“今年風調雨順,各方面都好,莊稼的長勢也不錯,龍門村這邊的白疊子一畝收了一百六十斤左右。”
老漢細細琢磨。
秦宛如又問:“你們種的稷米,一畝收了多少?”
婆子答道:“今年收成好,也有一石多。”
秦宛如笑道:“那跟白疊子的收成差不多了,一年估計平均下來也就一石到兩石之間。”頓了頓,“現在京城裏的精稻米一鬥十五文,稷米的價得砍,好像才六文的樣子,綜合下來你們一畝能得……”
老漢答道:“若按一石能得六百文。”
秦宛如:“這還是市價,有時候還有浮動,若商戶來收,還會再壓一些,我說得對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眾人送她到胡同入口, 段珍娘和仆人騎馬走了。
之後閔縣那邊進行第二次大批量采摘,開始請村裏的村民幫忙,工錢十文一天, 品質上乘的和次品要分開裝。
家裏忙完農忙的村民都過來幫工, 只要手腳麻利, 不論男女都行。
采摘來的籽棉運送到作坊, 先在倉儲那邊過稱後再由軋棉機去籽處理。
現在要提供給平康坊那邊開彈弓, 數十臺軋棉機和紡車全部運作起來。
作坊正式進入生產高峰期。
地裏幾十人采摘, 作坊裏紡線和軋棉就有上百人, 彈棉匠也有二三十人, 人們各司其職。
紡線這邊有時候線團備得足了,就換成軋棉,去籽棉花要供應平康坊和作坊四十張彈弓,供應壓力巨大, 段珍娘又請人手進來軋棉。
有回縣丞張國申來瞧,問起當地人, 個個都很高興能在家門口掙錢。因為多數是婦人, 家裏有孩子的讓老人照看著, 自己來掙幾百文補貼家用也不錯。
況且是手上活兒, 不用風吹日曬,環境也明朗, 家裏的婆母男人都放心。
同時,平康坊那邊拿到閔縣送來的去籽棉花後,去年在這裏幹過的那些人又回來了, 他們早上過來,傍晚回去。
秦宛如又親自教了幾名新手學徒。
方家人都覺得好奇,前往平康坊參觀, 裏頭熱火朝天。
也幸虧周邊高墻圍困,聲音被阻隔在院子裏,邊上兩家住戶在外地營生,一年到頭都回來不了兩回,倒也不會嘈得人受不了。
平康坊這邊開了十二張弓,如果缺材料,就命人去賀家的莊子提取。
現在閔縣那邊運送進來的成品或去籽棉花直接存放在莊子裏,他們只跟莊子這邊對接。莊子再跟平康坊對接,西市商鋪則從平康坊那邊調取,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從莊子調貨。
整個運作流程開始走上正軌。
方家人還要在京裏待一陣子,平康坊那邊多數是秦大娘兼顧,竇氏則負責西市商鋪運作。
隨著貨源穩定,先前預定付全款的戶主們陸續收到了被褥,趕在入冬前拿到東西禦寒。
有些人是先買兩床來試用,覺得東西不錯又接著再添了幾床,平康坊甚至還接到了好幾單喜被。
喜被單子數量多,要麽一單就是六床,八床,十二床,都是吉利數字。
秦宛如還蠻喜歡接這種單子。
京裏窮人多,但家底殷實的也不少,有時候看到街坊鄰裏在買,看過覺得不錯,也跟風買了兩床。
一時間,白疊子再次大量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裏,家庭裏,鋪床,做棉衣棉褲。
往年成衣鋪做禦寒的衣物主要填充的是鵝絨蠶絲,這類衣裳價格高昂,今年則主打白疊子填充,賣價低廉不少,成為最走俏的商品。
散裝白疊子的零售依舊強勁,目前次品極少,閔縣那邊主要處理品質上乘的為主,後來竇氏見詢問的人多了,便傳信叫段珍娘做一些次品的過來。
待平康坊的制作穩定後,秦宛如和方家一眾人去閔縣。得知他們過來的消息,段珍娘前去接迎。
眾人在蘇宅落腳。
秦宛如關心這邊的情況,問段珍娘道:“地裏的白疊子采摘得如何了?”
段珍娘回道:“第二批次已經采摘完三個村,還有兩個村的在采。”
秦宛如點頭,“各村的數量可要記好了,莫要搞混了。”
段珍娘:“沒搞混。”
秦宛如又問:“這邊商鋪有當地人來買被褥嗎?”
段珍娘擺手,“極少,總共就賣了不到三十床,倒是次品的銷了近百斤出去,這個價位的接受度高一些。”
秦宛如:“地方到底太小了,也不知道魏州那邊好不好脫手。”
段珍娘:“我讓阿娘過來嘮嘮。”
稍後方二娘過來,秦宛如說起魏州那邊的情況。
方二娘倒是信心滿滿,說她去西市商鋪看過,購買東西的客人群體跟魏州那群差不多,只要是聽到從京裏傳過去的走俏貨,多半好脫手。
她眼光毒辣,秦宛如稍稍放心了些,方二娘又道:“到時候我先跟貨船帶八十床過去,散裝的也備些走,試一試就知道了。”
秦宛如:“八十床會不會太多了?”
方二娘擺手,“不會多,且還要提價,每床添三十文貨運。”
秦宛如看向段珍娘,段珍娘擺手,“你別瞧我,阿娘比我們有經驗,她眼光毒,多半錯不了。”
方二娘問:“明年你們只種這麽多,打算把當地農戶帶動起來,這法子管用嗎?”
秦宛如:“管用,明年我打算跟京裏的紡織作坊合作,嘗試做棉布,我們提供原料,他們加工成線團再做紡織,售價在麻布和綢緞之間,可供人們裁衣制褲。”
聽到這個打算,方二娘道:“極好,這樣消耗起來數量更大,路子也走得更寬。”
秦宛如繼續道:“今年京城這邊算是打開了通道,被褥和散裝的到底有局限,若制成布匹,像閔縣這些地方都能流通,幾百文一匹布,家家戶戶都容易接受,更容易打開市場。”
方二娘:“把紡織的路子打通了才是正事,那個可以靠數量制勝,薄利多銷。”
三人就明年的計劃討論了一番。
待這茬忙過,秦宛如就要跟村民們商議加入合作社的事,明年再找紡織作坊也不遲。
方二娘顧著魏州那邊的生意,也未在閔縣耽擱多久,秦宛如按她的要求備貨走水路發過去。
人們在碼頭邊道別。
待商船離開後,方家人去附近的龍門村看地裏剩下的白疊子。
這邊村裏的要成熟得快些,兩批采摘後,地裏的白疊子還剩三成未熟。
眾人在田埂上看那些吐絮不久的白疊子,方老夫人讚道:“這東西挺好的,實用。”
秦宛如摘了一朵給她瞧,說道:“一床被褥能管十年以上,若是用板結了,再彈制蓬松就能重覆利用。”
方大郎好奇問:“三娘怎麽想著種這種見都沒見過的東西?”
秦宛如忽悠道:“是織女娘娘黃道婆告訴我的,她托夢與我,教我怎麽做它。”
方二郎問:“就是供奉在前廳的那畫像?”
秦宛如點頭,“對。”又道,“我承了她的衣缽,種白疊子讓家家戶戶都能用上它,以後不管是衣物還是被褥,必要讓它走進千家萬戶。”
方老爺子捋胡子道:“這倒是極好的,往後種多了,再便宜些,便能所有人都可用了。”
秦宛如歪著頭問:“外祖以為,我這門生意跟你的比起來又如何?”
方老爺子服氣道:“厲害。”
眾人全都笑了起來。
方大郎打趣道:“要讓爹服氣可不容易。”
方老爺子道:“這兩年你們家的變化委實嚇人,自從進了京,一年比一年不得了。”
秦宛如:“那也多靠外祖扶持,等以後我跟珍娘表姐買了大宅子大莊園,接外祖和舅舅們過來玩,什麽山珍海味都要試一試。”
方老夫人笑道:“我就等著呢。”
人們七嘴八舌嘮了起來,都覺得她小小年紀,卻有一番遠見。
既然走了這趟京,自然不能讓他們白跑,秦宛如提前給每家各備了幾床被褥發貨到老家長州那邊,哄得幾個舅母們高興。
閔縣這邊委實太忙,一行人回京後由賀亦嵐夫婦做東帶著到京城周邊游玩了數日才返回歸家。
方氏夫妻把娘家人送走後,又投入到平康坊那邊。
目前主要是西市商鋪售賣,平康坊也跟制作差不多了,之所以這般緊趕急趕,主要是趁著入冬把東西做出來供人們禦寒。
這段時間的白疊子是最走俏的。
八月底時地裏的又一批白疊子采收完成,龍門村這邊已經全部秋收完畢。
幹枯的棉株被□□堆在一起焚燒,化為灰燼,佃農們開始重覆去年的操作陸續翻地,下牲畜糞便,下草木灰蓖麻粉等物,以備來年的播種。
龍門村這邊的租地有三百多畝,現在全部秋收完籽棉,秦宛如查了一下賬目,不論好壞,采摘了五萬四百多斤。
平均下來一畝一百六十斤的產量。
這個數據跟現代的棉花畝產是沒法比的,沒有農藥沒有化肥,再加上種子的品種差異和人工經驗等等諸多因素。
並且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了,如果遇到旱災或水澇,產量要直接砍半的。
對於這個產量數據,秦宛如覺得未來還有繼續摸索的空間,但不管怎麽說,大體上是滿意的。
在段珍娘打理作坊運作時,秦宛如同龍門村的村民們接觸,問他們明年是否有意願加入白疊子種植。
有幾家看著眼熱,他們有自耕地,想嘗試卻又怕搞砸,畢竟是接受新東西,都比較小心謹慎。
秦宛如給他們提建議,“若你們實在不放心,我比較偏向這樣的法子,假如家裏頭有十畝地,可用三五畝地種白疊子,其他的種莊稼,兩不誤。”
一老漢問:“今年地裏一畝收了多少斤?”
秦宛如回道:“今年風調雨順,各方面都好,莊稼的長勢也不錯,龍門村這邊的白疊子一畝收了一百六十斤左右。”
老漢細細琢磨。
秦宛如又問:“你們種的稷米,一畝收了多少?”
婆子答道:“今年收成好,也有一石多。”
秦宛如笑道:“那跟白疊子的收成差不多了,一年估計平均下來也就一石到兩石之間。”頓了頓,“現在京城裏的精稻米一鬥十五文,稷米的價得砍,好像才六文的樣子,綜合下來你們一畝能得……”
老漢答道:“若按一石能得六百文。”
秦宛如:“這還是市價,有時候還有浮動,若商戶來收,還會再壓一些,我說得對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