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棵樹所在的巖壁略略向山溝方向傾斜,大樹的根深深抓住傾斜的山壁,向天空伸展開廣闊的枝椏。
蕭易一路隱藏身形,攀得極快,下面的李信仰頭看著,時當正午,陽光明晃晃自天空灑下,刺得他幾乎要流出淚來,卻不敢眨眼。
蕭易攀到近處,停了下來。這棵樹長在巖壁內側,也就是說,想接近這棵樹,必然要暴露在山頂蕃軍的視野內。
他扣住巖壁,向四周仔細觀察了一下,心下有了主意。
山頂的蕃軍委實已經累得狠了。雖然唐軍正式攻打石堡城是從今早開始,但之前這裏也一直戰火不斷,哥舒翰率部圍剿整個大戰場上的蕃軍,可從沒忘了石堡城這邊,佯攻沒少幹,圍點打援沒少幹,不間斷騷擾沒少幹,早已經將石堡城的守軍弄得疲憊不堪。
原先還能輪流休息一下,勉強恢覆體力,可是現在唐軍集結了兩萬餘人團團圍在山下,從今早開始,展開高強度大規模的進攻,終於逼得蕃軍不得不全體動員。防守一方,占著地利,居高臨下只需要推推石頭木頭,聽起來好似很輕松,但是整個河隴戰場蕃軍幾乎全軍覆沒,石堡城已經是吐蕃最後的希望,保住石堡,唐軍前功盡棄,失去石堡,蕃軍將徹底退出河隴。巨大的精神壓力導致所有人的心時刻緊繃著,不敢有一絲松懈,作為石堡城守將的悉諾羅更是連著幾天沒有能夠好好休息了。
他在石堡城鎮守多年,這期間唐軍已經不曉得打了石堡城多少次,有好幾回戰況都可稱得上危急,但悉諾羅自詡從未怕過。
可是這次不一樣。
前所未有的龐大人數、周密細致到可怕的前期準備、還有唐軍人人面孔上的決絕,似乎都在預示著此次大戰的不平常。
唐軍,今番對石堡城分明是勢在必得,為此,不惜一切。
一波又一波的攻勢,潮水一般的唐軍前仆後繼的湧上,死掉,滾落,在山腳堆積起一層又一層的屍首,其他人再踩著同袍的屍首向上,再向上,永無止歇。
悉諾羅感覺自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刀,石堡城就是一塊鮮美的羊肉,無數惡狼團團圍住,露出覬覦的目光,蠢蠢欲動,自己亮出雪亮的刀鋒,打退幾次進攻,進而將他們震懾住很長時間。但是最終,狼王還是來了,暗夜中仰天長嚎,惡狼蜂擁而上,自己舞刀相迎,開始還能守護得密不透風,看起來大占上風,但是圍在四周的惡狼實在太多太多了。
多到,讓人絕望。
在這樣的圍攻之下,每一刻都變得極為漫長。
但是,已經沒有任何別的法子。
終於再次打退唐軍北路的進攻,這邊的攻勢已明顯緩了下來,他卻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立刻將註意力轉去了東北側的山路。
悉諾羅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但即便是他,也沒想過要去看看山路以外的地方。這座山實在太險,除了這兩條小路,其他山巖俱險峻難攀,而且許多地方的巖石酥松至極,一碰即落,大概在這世上,只有靈巧的山羊可以在這樣的巖石上立足。所以,他很放心。
可惜他做夢也想不到,這個世上還有像蕭易這樣的人,竟可以在這樣的山巖上攀援如飛。
李信素知蕭易身手好,但的確沒想到可以好到如此地步,看著他一步步接近大樹,李信的雙拳都不由自主握緊了,緊盯著蕭易一舉一動。
攀到高處,蕭易的身影逐漸變得模糊,在茂密的植被中若隱若現,若不是李信從頭至尾一直死死盯著,現在只怕已經找不到他在哪裏。
蕭易受阻於最後一步,李信看在眼裏,也暗暗著急,卻忽然發現蕭易又不見了蹤跡,他忙睜大眼睛四處尋找,找得眼睛都要酸了,卻只能看到大樹附近的林子裏似乎有些許動靜,又過了良久,終於有個身影從林子中鉆出來。
李信不由輕笑了一聲:“這小子,當真鬼靈精。”
原來蕭易竟弄了好些綠油油的樹枝捆在了身上,從頭到腳無一漏過,這樣打扮完了,再順著樹幹一點點往樹上爬,遠看完全分辨不出。
山路上的喊殺聲再次響起,震天動地,雖說此番嗓門大而攻勢遠遜,但聽著也挺嚇人不是?蕃軍不得不打疊精神,認真應對。於是喊殺聲、巨石粗木滾落撞擊山巖的聲音、兵士們的慘叫聲籠罩了整個戰場,也遮蓋住了蕭易用手斧砍削大樹的聲音。
蕭易看得很準,他選擇的角度可以借著巖壁傾斜的勢頭,只要能將大樹砍斷三分之二,這種傾斜之力就會帶著大樹向山道方向轟然倒下。
大樹很粗很粗,即便他神力驚人,無奈手斧太小,砍起來還是非常吃力。周圍慘叫聲不斷,他知道,這意味著一個又一個人的倒下,但偏偏不能著急。
無論多麽緊急的狀況,都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是節帥教給他的,蕭易學得很好。
一斧,一斧,又一斧,隨著斧痕不斷加深,大樹逐漸開始顫抖,漸漸的,抖動幅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大到終於讓山頂的蕃軍註意到了這裏。
萬箭齊發。
李信的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蕭易卻似乎早有預料,一閃身便躲在了大樹背後,無數箭支帶著風聲,咄咄咄釘在樹上,密密匝匝,幾乎淹沒了原來的斧痕。
蕭易躲在樹後,探頭探腦看了一眼,發現伸長手也夠不到需要砍的部位,無數蕃軍虎視眈眈,現在可沒法子再大模大樣地爬到正面去砍樹。好在斧痕已有半尺深,他砍的時候手法又特別,每次收斧時都略略轉個彎,因此將斧痕挖得很寬,蕭易便收了手斧,又自背囊中摸出把線鋸。
線鋸也叫弓子,模樣和普通的鋸很像,只是將鋸條換成幾根鋼絲擰絞而成的弓弦。這原本是玉匠拿來開玉的家什,蕭易覺得用來暗搓搓鋸個欄桿窗欞的也不錯,無聲無息還能做成折疊的方便攜帶,所以就弄了一把,此時剛好派上了用場。便小心翼翼將線鋸從側面嵌進斧痕,從大樹背後握住線鋸兩端,來回拉扯起來。
蕃軍自然不會任由他弄鬼,但是蕭易將自己藏得嚴嚴實實,只有兩只手臂露在外頭。距離如此遙遠,區區兩只手目標太小,要射中委實太難,蕃軍只有蒙著射,就算射不中也要讓這人不能太猖狂。
箭雨壓制之下,蕭易已經完全不敢伸出頭去了,他站的這個位置腳下只有半塊腳掌大的一塊巖石勉強算是平整的,其他部分都凹凸起伏,要站穩了都難,原是借不上力氣的,他只能踩動機括,將左腳靴子尖暗藏的刀送出,嵌入大樹樹幹借力,右腳踏在巖石上,雙腿用力夾住樹幹,如此才能勉強用上勁。
但這個姿勢極耗氣力,沒一會,他便滿頭大汗,汗水一滴滴滑下,洇在眉骨的傷口上,還有些滑入了眼角,又癢又痛,分外難熬。不過更難熬的,卻還是腳下接連不斷的血肉潑濺之聲。
山頂的蕃軍已經看明白蕭易要做什麽,可是除了一刻不停地向這邊射箭,他們甚麽也做不了。
山腳下的唐軍也明白了蕭易要作甚麽,他們的攻勢卻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因為即便大樹按照唐軍期待的那樣攔住山上滾落的大部分威脅,也只能攔住那麽短短的一段時間,無數巨石砸下,便是這等巨木,也支撐不住多久,終會斷裂,他們必須將那短短的一段時間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不能在山腳下坐等。
山上山下無數人屏息等待的那一瞬,終於來臨。巨木倒下的聲音震耳欲聾,破碎的樹枝巖塊四處飛濺,塵土飛揚中,蕭易淩空躍起,穩穩地停在巖壁上。
以這棵大樹為依托,唐軍首次一口氣沖上了半山腰,在付出傷亡兩千餘人的慘重代價後,強行攻上最後幾裏山路,占領了石堡城外城所在的小平臺。
有外城城墻做掩蔽,唐軍終於可以喘口氣,稍事休整,李信也才終於挪出功夫去找找蕭易。
李信還是很了解蕭易的,這個少年絕不是明知大戰正酣還能置身事外的人,他在後續的戰鬥中沒有出現,一定是受了重傷。
李信猜得一點也沒錯。
如雲的箭雨中弄斷那棵樹,蕭易的雙臂其實早已中了好幾箭,沒有盔甲在身,每一支箭都牢牢咬進肉裏,蕭易嫌紮在手臂上的箭支影響動作,便用口硬生生將之一一拔去,到後來,兩條手臂已血肉模糊,傷可見骨。
但最重的還不是手臂上的傷。
大樹倒下後,蕭易完全暴露在了蕃軍的視野之內,早憋足了勁的蕃軍一瞬間箭如雨下,比之前還要密集幾分,蕭易攀在崖壁上,騰挪餘地太小,雖然勉力揮舞軟劍護住上半身,雙腿卻片刻間幾乎被射成了刺猬。
等蕭易好不容易重新攀下巖壁,回到山腳下相對安全的地方時,他的雙腿已血流如註,箭支歪七扭八插在腿上,有些已經斷了,多數卻還完整,翎羽被染得通紅,鮮血自蕭易靴子尖汩汩流出,走過之處,盡是血腳印。
軍醫幾乎是將他架下去的。再逐個切開傷口,將一枚枚帶著倒鉤的箭頭取出,上藥,包紮,不等這一切做完,蕭易已暈了過去。
李信默默地看了他一會,輕輕嘆了口氣,重新硬起心腸,走出醫帳。
下一個目標,內城!強攻!
最後一裏山路,徹底化為地獄。
層層疊疊的屍首堆積在山路上,死狀各異,鮮血洇濕了大地,草木盡赤。山頂丟下的滾木擂石幾乎填滿了這一裏山路的每個角落,沾滿血肉泥漿。
死傷多少,已經完全沒法子計算了。李信只知道,他的先鋒營,現在十停中已經去了九停,幾近全軍覆沒,接替他沖上去的左軍先鋒營也死傷泰半。
兩夜兩日,內城不克。
離玄宗給的十日之限,還有兩天。
是夜,天降大雨。
大概是老天爺也不忍心再看到如此慘狀,大雨封鎖了視線,阻斷了這一段山路,也暫時阻斷了雙方的戰鬥。
兩軍連日來第一次正式休戰。
哥舒翰的嘴唇全裂了。但是這樣的大雨,他沒法子發動攻勢,只能等。大雨中連路都看不清楚,隨時隨地一腳踏空,讓軍士們怎麽往上沖?
眼看著便要超過至尊給的期限,全軍士氣一片低迷,哥舒翰獨個坐在帥帳中,盯著帳外的大雨,一言不發。
帳簾掀開,蕭易蒼白的臉出現在帳門口:“大帥。”
哥舒翰先是一驚,旋即怒道:“你不好好養傷,下這麽大雨亂跑甚麽!”
蕭易笑了笑,鉆進大帳,脫去身上的蓑衣,拱手道:“大帥,末將有話說。”
他雙臂雙腿包裹著的厚厚麻布已被雨水打濕,昏暗的燭火之下,看不清上面的痕跡是水痕還是血痕,面孔乃至口唇都蒼白得毫無血色,明顯是之前失血過多,還沒緩過來。
哥舒翰重重地哼了一聲,還是起身將蕭易按在自己身邊,推過去一杯熱茶,道:“喝了茶再說話!”
蕭易感激地笑笑,將茶盞捧在手心喝了一口,茶裏加了胡麻姜末和鹽巴,很香,一口下去,周身俱暖。他沒有急於說話,將這盞茶慢慢地一口口全喝完,才放下茶盞,道:“大帥,這場雨如此大,末將倒有個想法,咱們不如趁著雨夜攻山。”
他不等哥舒翰質疑,已解釋道:“雨勢大到這個地步,對我們固然是個阻礙,卻也是機會,蕃軍決計想不到我們能在這樣的天氣發動攻勢,防守必然疏忽,我們此時攻城,事半功倍。”
哥舒翰蹙眉道:“可是山路原本就難走,大雨中道路濕滑,便是我豬油蒙了心,叫兵士們打起火把走路,都會被大雨澆滅,卻如何上山?”
“繩索。”蕭易答道,“我背著繩索先爬上去,沿途設下卡扣,兵士們便可以沿著這條索道摸索上山,有繩索保護,既不會走錯方向,當真一腳踏空時,也可有所憑借。大帥以為如何?”
哥舒翰望了望他的腿:“你的傷……”
蕭易笑了笑:“不打緊,皮外傷而已。”
哥舒翰哼一聲:“皮外傷?白日裏還痛得爬不起來,現在和我說皮外傷?你這個樣子,走路都不穩,怎麽爬山?”
蕭易慢慢斂起笑容:“只能是皮外傷。”他的右手垂到大案下面,一枚光滑溫潤的玉璧滑落在手心,蕭易用近乎虔誠的動作輕輕撫摸這枚玉璧,語氣不知不覺間軟了下來,“大帥,末將並不是故意求死,末將還想活著回到長安。如果大帥有別的法子取下石堡城,末將也不會自不量力跑來自薦,但現在時間不等人,如果限期內打不下來,節帥、您、還有末將,誰都活不成。此時不動,就是死,動了,還有一線生機。”
他收攏拳頭,將玉璧握在手心:“大帥,您就讓末將去試試罷。”
今生或許再無緣相見,阿瑟,你我,且待來生。
遠在長安的容襄,正懷揣一個小小的錦盒,慢慢從丞相府中走出去。
宵禁中的長安城,此時寂靜無聲,明月清輝,照不亮屋檐下的角落,也照不亮容襄帷帽下的面孔。
天寶八載,七月流火,大唐四鎮聯軍一舉攻克漢蕃邊境重鎮石堡城,主帥哥舒翰凱旋,舉朝歡慶。
世人盛讚“威棱懾沙漠,忠義感乾坤”,卻沒有人敢對玄宗說一句“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是役,唐軍共計傷亡兩萬五千餘人,隴右軍十去其三,精銳俱喪,元氣大傷。
蕃軍陣亡七百五十六人,擒獲四百三十一人。
傷亡比,三十三比一。
凱旋歸朝的哥舒翰,沒來得及向玄宗詳細敘述此戰詳情,便接到了一個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王忠嗣,已於他抵京前不到半月的時候,天寶八載歲末,病逝於長安王宅,享年四十五歲。
將星隕落,鬼神慟哭,天下震動,三軍縞素。
驪山,華清宮。
“玉環,你說朕對王忠嗣,是不是逼得太狠了一點?”
“妾哪裏懂得這些,不過三郎做的事情,總是有三郎的道理,想來是不會錯的。”
“朕這回,好像真的有些過了。”玄宗深深嘆息,“沒想到,他竟因此而死。”
貴妃伸出白膩光滑的手臂抱住玄宗,柔聲道:“妾不懂得軍國大事,只記得妾兒時曾經養過一只貍奴,極是心愛,卻因妾一時不小心,讓它淹死了,後來又養了許多只,便一直悉心照顧,對它們好得不得了,便再沒有一只遭到同樣的不幸。”
玄宗終於展顏一笑:“到底還是個孩子,只曉得貓貓狗狗的。朕和你說這些作甚麽,玉環,你給朕跳支舞罷。”
貴妃嫣然一笑,艷色無邊。
天闕沈沈夜未央,
碧雲仙曲舞霓裳;
一聲玉笛向空盡,
月滿驪山宮漏長。
美人一舞動天下,君王從此不早朝。
天寶十載,安祿山擅啟邊事,殺良冒功,龍顏大悅,安祿山以此功勞補授河東節度使,自此執掌三鎮節度,權柄一時無兩。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病逝,同年,楊國忠拜相,與安祿山爭權。楊國忠以安祿山有反意上書玄宗,玄宗不信。楊國忠請召安祿山入京,他說:“安祿山但有一絲反意,便不會來,陛下一試便知。”
玄宗明白楊國忠的意思,畢竟王忠嗣殷鑒不遠。
出乎楊國忠的意料之外,安祿山來了,聲淚俱下向玄宗哭訴:“臣本胡兒,蒙聖人垂愛至有此位,本來忠心不貳,奈何楊相猜忌,臣死期不遠矣!”
玄宗心生愧意,授安祿山禦馬監之職,使其得掌天下軍馬。安祿山又以克契丹為由請賞,因有功之人太多,無法一一奏報,玄宗便授予其兩千餘空白告身,任由安祿山自行封賞。
天寶十二載,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因好酒聲色,突發風疾,絕倒良久乃蘇,從此返京,稱病不朝。
天寶十四載,河東、範陽、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於範陽起兵,天下大亂。哥舒翰於危難之際帶病奉旨守潼關,關破,大唐中央最後的二十萬軍隊死於此役,哥舒翰被部下裹挾投降,數年後被害身亡。
潼關天險後面,便是繁華無盡的長安城。
疊出昏招的玄宗真的怕了,再也沒有抵抗的勇氣,便連夜逃亡蜀中,除了拱衛在側的禦林軍和貼身宦官外,只帶了貴妃和少數幾位皇子皇孫,其他嬪妃宮女內官,盡數棄於長安不顧。
繼東都洛陽之後,帝都長安即將成為第二個人間地獄。
容襄站在樓頂,遠望長安城外滔天煙塵。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節帥寧死也沒有做的事情,還是有人做了。
假如節帥還在,想來安祿山還不敢反。
可惜,沒有假如。
至少在當時,節帥死得無怨無悔。
他很少真心尊敬一個人,這輩子,大概也只真心尊敬過自家阿爺,王忠嗣是第二個。
大概,也會是最後一個。
他是如此清晰地記得那天的情景,時隔數年,依舊歷歷在目。
那是個炎熱的午後,蟬鳴陣陣,林木幽靜,容襄捧著那只小小的錦盒,慢慢走入王宅。
王忠嗣放下手中的筆,問:“到時候了?”
容襄將錦盒輕輕放在案上,跪坐在王忠嗣對面:“嗯,到時候了。”
王忠嗣挪開鎮紙,輕輕吹幹紙上的墨跡,小心卷好放在案上,再洗幹凈手,打開了錦盒。
小小的錦盒中,是一粒金色的丹藥。
王忠嗣將丹藥拈起,丹藥卻自動變成了兩半。
整整齊齊的兩半。
王忠嗣修長有力的手指松開,任由丹藥掉回錦盒,默然片刻後,拱了拱手,微笑:“多謝你,有心了。”
容襄側過身,沒有受這一禮,心中卻還是生出了幾分欣慰。
他做這些原本只是為了蕭易,王忠嗣明白不明白,原本並不重要,但既然他懂了,也謝了,總強過自己苦心謀劃卻不為人所知好得多。
同樣自小生長在宮闈之中,他知道王忠嗣已經認出了這枚丹藥。
半粒金丹。
這枚丹藥名字就叫做半粒金丹。
因為它殺人,只需要半粒。服下這半粒金丹,只有在數月間逐漸憔悴而死,過程極其痛苦,且無藥可救。
但是如果同時服下整粒,反而會死得很痛快。
這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藥。
半粒金丹,從來都是宮中的秘藥,宮外之人根本就不知道這種秘藥的存在。
王忠嗣不知道容襄花了多大力氣才弄來了另外的半粒金丹,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吃了整粒藥猝死,容襄要怎樣將這件事圓過去,並會為此付出多大代價。但他清楚,能做到這一步,很難。
所以,他要感謝。
容襄輕聲道:“就當是我替蕭易為您盡孝罷,我能做的,本也不多。”
王忠嗣微微一笑,為自己倒了一盞清水,拈起丹藥,服下半粒,再將另外半粒丟進了旁邊的香爐。
容襄臉色大變,長身而起:“節帥!”
王忠嗣輕輕拍了拍容襄的肩頭,道:“沒事。”他合上錦盒,放回案頭,“借用一句你的話,權當盡孝罷,我能做的,如今,也不多了。”
容襄真的怔住了。
這一瞬間,他忽然徹底明白了王忠嗣的心。
猝死,固然沒有痛苦,世人卻會因此質疑他的死因,玄宗的清譽也必然會因此受損。
而逐漸憔悴而死,他本人痛苦不堪,但這樣死,便更像去職後因心情低落而郁郁而終。這完全是他王忠嗣自己小心眼,想不開,與至尊卻沒甚麽幹系。
而且這樣死,王忠嗣便不是死在容襄手裏,容襄只是完全的受命行事,身不由己。
節帥到死,心中還是只有別人,便沒有半分餘地留給自己。
容襄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心情,長拜於地,淚如泉湧。
作者有話要說: (“威棱懾沙漠,忠義感乾坤”——《同李員外賀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唐,高適)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兵車行》,唐,杜甫)
(“天闕沈沈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華清宮》,唐,張說)
----------------------
這是第二次自己把自己寫得哭出來。
平生第一次挑戰寫歷史上存在過的真人,自不量力,但不如此不足以宣洩我的悲痛。
從手中有限的史料,我沒法子完整的勾勒王忠嗣的形象,只知道他的一生也有褒有貶,起起伏伏,最後郁郁而終,而已。
打動我的是他和李光弼的那段對話。
李光弼言於忠嗣曰:“大夫以愛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雖迫於制書,實奪其謀也。何以知之?今以數萬眾授之而不立重賞,士卒安肯為之盡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無功,必歸罪於大夫。大夫軍府充,何愛數萬段帛不以杜其讒口乎!”忠嗣曰:“今以數萬之眾爭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敵,不得亦無害於國,故忠嗣不欲為之。忠嗣今受責天子,不過以金吾、羽林一將軍歸宿衛,其次不過黔中上佐;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乎!李將軍,子誠愛我矣,然吾志決矣,子勿覆言。”光弼曰:“者恐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趨出。——《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一》
因為這段對話,我從心底裏尊敬這個人。也因為這段對話,才有了這個故事。
後面的情節已經有了框架,但是寫出來大概不會很快,亂世人命賤如狗,寫這種情節,太難受。
☆、城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蕭易一路隱藏身形,攀得極快,下面的李信仰頭看著,時當正午,陽光明晃晃自天空灑下,刺得他幾乎要流出淚來,卻不敢眨眼。
蕭易攀到近處,停了下來。這棵樹長在巖壁內側,也就是說,想接近這棵樹,必然要暴露在山頂蕃軍的視野內。
他扣住巖壁,向四周仔細觀察了一下,心下有了主意。
山頂的蕃軍委實已經累得狠了。雖然唐軍正式攻打石堡城是從今早開始,但之前這裏也一直戰火不斷,哥舒翰率部圍剿整個大戰場上的蕃軍,可從沒忘了石堡城這邊,佯攻沒少幹,圍點打援沒少幹,不間斷騷擾沒少幹,早已經將石堡城的守軍弄得疲憊不堪。
原先還能輪流休息一下,勉強恢覆體力,可是現在唐軍集結了兩萬餘人團團圍在山下,從今早開始,展開高強度大規模的進攻,終於逼得蕃軍不得不全體動員。防守一方,占著地利,居高臨下只需要推推石頭木頭,聽起來好似很輕松,但是整個河隴戰場蕃軍幾乎全軍覆沒,石堡城已經是吐蕃最後的希望,保住石堡,唐軍前功盡棄,失去石堡,蕃軍將徹底退出河隴。巨大的精神壓力導致所有人的心時刻緊繃著,不敢有一絲松懈,作為石堡城守將的悉諾羅更是連著幾天沒有能夠好好休息了。
他在石堡城鎮守多年,這期間唐軍已經不曉得打了石堡城多少次,有好幾回戰況都可稱得上危急,但悉諾羅自詡從未怕過。
可是這次不一樣。
前所未有的龐大人數、周密細致到可怕的前期準備、還有唐軍人人面孔上的決絕,似乎都在預示著此次大戰的不平常。
唐軍,今番對石堡城分明是勢在必得,為此,不惜一切。
一波又一波的攻勢,潮水一般的唐軍前仆後繼的湧上,死掉,滾落,在山腳堆積起一層又一層的屍首,其他人再踩著同袍的屍首向上,再向上,永無止歇。
悉諾羅感覺自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刀,石堡城就是一塊鮮美的羊肉,無數惡狼團團圍住,露出覬覦的目光,蠢蠢欲動,自己亮出雪亮的刀鋒,打退幾次進攻,進而將他們震懾住很長時間。但是最終,狼王還是來了,暗夜中仰天長嚎,惡狼蜂擁而上,自己舞刀相迎,開始還能守護得密不透風,看起來大占上風,但是圍在四周的惡狼實在太多太多了。
多到,讓人絕望。
在這樣的圍攻之下,每一刻都變得極為漫長。
但是,已經沒有任何別的法子。
終於再次打退唐軍北路的進攻,這邊的攻勢已明顯緩了下來,他卻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立刻將註意力轉去了東北側的山路。
悉諾羅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但即便是他,也沒想過要去看看山路以外的地方。這座山實在太險,除了這兩條小路,其他山巖俱險峻難攀,而且許多地方的巖石酥松至極,一碰即落,大概在這世上,只有靈巧的山羊可以在這樣的巖石上立足。所以,他很放心。
可惜他做夢也想不到,這個世上還有像蕭易這樣的人,竟可以在這樣的山巖上攀援如飛。
李信素知蕭易身手好,但的確沒想到可以好到如此地步,看著他一步步接近大樹,李信的雙拳都不由自主握緊了,緊盯著蕭易一舉一動。
攀到高處,蕭易的身影逐漸變得模糊,在茂密的植被中若隱若現,若不是李信從頭至尾一直死死盯著,現在只怕已經找不到他在哪裏。
蕭易受阻於最後一步,李信看在眼裏,也暗暗著急,卻忽然發現蕭易又不見了蹤跡,他忙睜大眼睛四處尋找,找得眼睛都要酸了,卻只能看到大樹附近的林子裏似乎有些許動靜,又過了良久,終於有個身影從林子中鉆出來。
李信不由輕笑了一聲:“這小子,當真鬼靈精。”
原來蕭易竟弄了好些綠油油的樹枝捆在了身上,從頭到腳無一漏過,這樣打扮完了,再順著樹幹一點點往樹上爬,遠看完全分辨不出。
山路上的喊殺聲再次響起,震天動地,雖說此番嗓門大而攻勢遠遜,但聽著也挺嚇人不是?蕃軍不得不打疊精神,認真應對。於是喊殺聲、巨石粗木滾落撞擊山巖的聲音、兵士們的慘叫聲籠罩了整個戰場,也遮蓋住了蕭易用手斧砍削大樹的聲音。
蕭易看得很準,他選擇的角度可以借著巖壁傾斜的勢頭,只要能將大樹砍斷三分之二,這種傾斜之力就會帶著大樹向山道方向轟然倒下。
大樹很粗很粗,即便他神力驚人,無奈手斧太小,砍起來還是非常吃力。周圍慘叫聲不斷,他知道,這意味著一個又一個人的倒下,但偏偏不能著急。
無論多麽緊急的狀況,都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是節帥教給他的,蕭易學得很好。
一斧,一斧,又一斧,隨著斧痕不斷加深,大樹逐漸開始顫抖,漸漸的,抖動幅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大到終於讓山頂的蕃軍註意到了這裏。
萬箭齊發。
李信的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蕭易卻似乎早有預料,一閃身便躲在了大樹背後,無數箭支帶著風聲,咄咄咄釘在樹上,密密匝匝,幾乎淹沒了原來的斧痕。
蕭易躲在樹後,探頭探腦看了一眼,發現伸長手也夠不到需要砍的部位,無數蕃軍虎視眈眈,現在可沒法子再大模大樣地爬到正面去砍樹。好在斧痕已有半尺深,他砍的時候手法又特別,每次收斧時都略略轉個彎,因此將斧痕挖得很寬,蕭易便收了手斧,又自背囊中摸出把線鋸。
線鋸也叫弓子,模樣和普通的鋸很像,只是將鋸條換成幾根鋼絲擰絞而成的弓弦。這原本是玉匠拿來開玉的家什,蕭易覺得用來暗搓搓鋸個欄桿窗欞的也不錯,無聲無息還能做成折疊的方便攜帶,所以就弄了一把,此時剛好派上了用場。便小心翼翼將線鋸從側面嵌進斧痕,從大樹背後握住線鋸兩端,來回拉扯起來。
蕃軍自然不會任由他弄鬼,但是蕭易將自己藏得嚴嚴實實,只有兩只手臂露在外頭。距離如此遙遠,區區兩只手目標太小,要射中委實太難,蕃軍只有蒙著射,就算射不中也要讓這人不能太猖狂。
箭雨壓制之下,蕭易已經完全不敢伸出頭去了,他站的這個位置腳下只有半塊腳掌大的一塊巖石勉強算是平整的,其他部分都凹凸起伏,要站穩了都難,原是借不上力氣的,他只能踩動機括,將左腳靴子尖暗藏的刀送出,嵌入大樹樹幹借力,右腳踏在巖石上,雙腿用力夾住樹幹,如此才能勉強用上勁。
但這個姿勢極耗氣力,沒一會,他便滿頭大汗,汗水一滴滴滑下,洇在眉骨的傷口上,還有些滑入了眼角,又癢又痛,分外難熬。不過更難熬的,卻還是腳下接連不斷的血肉潑濺之聲。
山頂的蕃軍已經看明白蕭易要做什麽,可是除了一刻不停地向這邊射箭,他們甚麽也做不了。
山腳下的唐軍也明白了蕭易要作甚麽,他們的攻勢卻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因為即便大樹按照唐軍期待的那樣攔住山上滾落的大部分威脅,也只能攔住那麽短短的一段時間,無數巨石砸下,便是這等巨木,也支撐不住多久,終會斷裂,他們必須將那短短的一段時間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不能在山腳下坐等。
山上山下無數人屏息等待的那一瞬,終於來臨。巨木倒下的聲音震耳欲聾,破碎的樹枝巖塊四處飛濺,塵土飛揚中,蕭易淩空躍起,穩穩地停在巖壁上。
以這棵大樹為依托,唐軍首次一口氣沖上了半山腰,在付出傷亡兩千餘人的慘重代價後,強行攻上最後幾裏山路,占領了石堡城外城所在的小平臺。
有外城城墻做掩蔽,唐軍終於可以喘口氣,稍事休整,李信也才終於挪出功夫去找找蕭易。
李信還是很了解蕭易的,這個少年絕不是明知大戰正酣還能置身事外的人,他在後續的戰鬥中沒有出現,一定是受了重傷。
李信猜得一點也沒錯。
如雲的箭雨中弄斷那棵樹,蕭易的雙臂其實早已中了好幾箭,沒有盔甲在身,每一支箭都牢牢咬進肉裏,蕭易嫌紮在手臂上的箭支影響動作,便用口硬生生將之一一拔去,到後來,兩條手臂已血肉模糊,傷可見骨。
但最重的還不是手臂上的傷。
大樹倒下後,蕭易完全暴露在了蕃軍的視野之內,早憋足了勁的蕃軍一瞬間箭如雨下,比之前還要密集幾分,蕭易攀在崖壁上,騰挪餘地太小,雖然勉力揮舞軟劍護住上半身,雙腿卻片刻間幾乎被射成了刺猬。
等蕭易好不容易重新攀下巖壁,回到山腳下相對安全的地方時,他的雙腿已血流如註,箭支歪七扭八插在腿上,有些已經斷了,多數卻還完整,翎羽被染得通紅,鮮血自蕭易靴子尖汩汩流出,走過之處,盡是血腳印。
軍醫幾乎是將他架下去的。再逐個切開傷口,將一枚枚帶著倒鉤的箭頭取出,上藥,包紮,不等這一切做完,蕭易已暈了過去。
李信默默地看了他一會,輕輕嘆了口氣,重新硬起心腸,走出醫帳。
下一個目標,內城!強攻!
最後一裏山路,徹底化為地獄。
層層疊疊的屍首堆積在山路上,死狀各異,鮮血洇濕了大地,草木盡赤。山頂丟下的滾木擂石幾乎填滿了這一裏山路的每個角落,沾滿血肉泥漿。
死傷多少,已經完全沒法子計算了。李信只知道,他的先鋒營,現在十停中已經去了九停,幾近全軍覆沒,接替他沖上去的左軍先鋒營也死傷泰半。
兩夜兩日,內城不克。
離玄宗給的十日之限,還有兩天。
是夜,天降大雨。
大概是老天爺也不忍心再看到如此慘狀,大雨封鎖了視線,阻斷了這一段山路,也暫時阻斷了雙方的戰鬥。
兩軍連日來第一次正式休戰。
哥舒翰的嘴唇全裂了。但是這樣的大雨,他沒法子發動攻勢,只能等。大雨中連路都看不清楚,隨時隨地一腳踏空,讓軍士們怎麽往上沖?
眼看著便要超過至尊給的期限,全軍士氣一片低迷,哥舒翰獨個坐在帥帳中,盯著帳外的大雨,一言不發。
帳簾掀開,蕭易蒼白的臉出現在帳門口:“大帥。”
哥舒翰先是一驚,旋即怒道:“你不好好養傷,下這麽大雨亂跑甚麽!”
蕭易笑了笑,鉆進大帳,脫去身上的蓑衣,拱手道:“大帥,末將有話說。”
他雙臂雙腿包裹著的厚厚麻布已被雨水打濕,昏暗的燭火之下,看不清上面的痕跡是水痕還是血痕,面孔乃至口唇都蒼白得毫無血色,明顯是之前失血過多,還沒緩過來。
哥舒翰重重地哼了一聲,還是起身將蕭易按在自己身邊,推過去一杯熱茶,道:“喝了茶再說話!”
蕭易感激地笑笑,將茶盞捧在手心喝了一口,茶裏加了胡麻姜末和鹽巴,很香,一口下去,周身俱暖。他沒有急於說話,將這盞茶慢慢地一口口全喝完,才放下茶盞,道:“大帥,這場雨如此大,末將倒有個想法,咱們不如趁著雨夜攻山。”
他不等哥舒翰質疑,已解釋道:“雨勢大到這個地步,對我們固然是個阻礙,卻也是機會,蕃軍決計想不到我們能在這樣的天氣發動攻勢,防守必然疏忽,我們此時攻城,事半功倍。”
哥舒翰蹙眉道:“可是山路原本就難走,大雨中道路濕滑,便是我豬油蒙了心,叫兵士們打起火把走路,都會被大雨澆滅,卻如何上山?”
“繩索。”蕭易答道,“我背著繩索先爬上去,沿途設下卡扣,兵士們便可以沿著這條索道摸索上山,有繩索保護,既不會走錯方向,當真一腳踏空時,也可有所憑借。大帥以為如何?”
哥舒翰望了望他的腿:“你的傷……”
蕭易笑了笑:“不打緊,皮外傷而已。”
哥舒翰哼一聲:“皮外傷?白日裏還痛得爬不起來,現在和我說皮外傷?你這個樣子,走路都不穩,怎麽爬山?”
蕭易慢慢斂起笑容:“只能是皮外傷。”他的右手垂到大案下面,一枚光滑溫潤的玉璧滑落在手心,蕭易用近乎虔誠的動作輕輕撫摸這枚玉璧,語氣不知不覺間軟了下來,“大帥,末將並不是故意求死,末將還想活著回到長安。如果大帥有別的法子取下石堡城,末將也不會自不量力跑來自薦,但現在時間不等人,如果限期內打不下來,節帥、您、還有末將,誰都活不成。此時不動,就是死,動了,還有一線生機。”
他收攏拳頭,將玉璧握在手心:“大帥,您就讓末將去試試罷。”
今生或許再無緣相見,阿瑟,你我,且待來生。
遠在長安的容襄,正懷揣一個小小的錦盒,慢慢從丞相府中走出去。
宵禁中的長安城,此時寂靜無聲,明月清輝,照不亮屋檐下的角落,也照不亮容襄帷帽下的面孔。
天寶八載,七月流火,大唐四鎮聯軍一舉攻克漢蕃邊境重鎮石堡城,主帥哥舒翰凱旋,舉朝歡慶。
世人盛讚“威棱懾沙漠,忠義感乾坤”,卻沒有人敢對玄宗說一句“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是役,唐軍共計傷亡兩萬五千餘人,隴右軍十去其三,精銳俱喪,元氣大傷。
蕃軍陣亡七百五十六人,擒獲四百三十一人。
傷亡比,三十三比一。
凱旋歸朝的哥舒翰,沒來得及向玄宗詳細敘述此戰詳情,便接到了一個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王忠嗣,已於他抵京前不到半月的時候,天寶八載歲末,病逝於長安王宅,享年四十五歲。
將星隕落,鬼神慟哭,天下震動,三軍縞素。
驪山,華清宮。
“玉環,你說朕對王忠嗣,是不是逼得太狠了一點?”
“妾哪裏懂得這些,不過三郎做的事情,總是有三郎的道理,想來是不會錯的。”
“朕這回,好像真的有些過了。”玄宗深深嘆息,“沒想到,他竟因此而死。”
貴妃伸出白膩光滑的手臂抱住玄宗,柔聲道:“妾不懂得軍國大事,只記得妾兒時曾經養過一只貍奴,極是心愛,卻因妾一時不小心,讓它淹死了,後來又養了許多只,便一直悉心照顧,對它們好得不得了,便再沒有一只遭到同樣的不幸。”
玄宗終於展顏一笑:“到底還是個孩子,只曉得貓貓狗狗的。朕和你說這些作甚麽,玉環,你給朕跳支舞罷。”
貴妃嫣然一笑,艷色無邊。
天闕沈沈夜未央,
碧雲仙曲舞霓裳;
一聲玉笛向空盡,
月滿驪山宮漏長。
美人一舞動天下,君王從此不早朝。
天寶十載,安祿山擅啟邊事,殺良冒功,龍顏大悅,安祿山以此功勞補授河東節度使,自此執掌三鎮節度,權柄一時無兩。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病逝,同年,楊國忠拜相,與安祿山爭權。楊國忠以安祿山有反意上書玄宗,玄宗不信。楊國忠請召安祿山入京,他說:“安祿山但有一絲反意,便不會來,陛下一試便知。”
玄宗明白楊國忠的意思,畢竟王忠嗣殷鑒不遠。
出乎楊國忠的意料之外,安祿山來了,聲淚俱下向玄宗哭訴:“臣本胡兒,蒙聖人垂愛至有此位,本來忠心不貳,奈何楊相猜忌,臣死期不遠矣!”
玄宗心生愧意,授安祿山禦馬監之職,使其得掌天下軍馬。安祿山又以克契丹為由請賞,因有功之人太多,無法一一奏報,玄宗便授予其兩千餘空白告身,任由安祿山自行封賞。
天寶十二載,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因好酒聲色,突發風疾,絕倒良久乃蘇,從此返京,稱病不朝。
天寶十四載,河東、範陽、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於範陽起兵,天下大亂。哥舒翰於危難之際帶病奉旨守潼關,關破,大唐中央最後的二十萬軍隊死於此役,哥舒翰被部下裹挾投降,數年後被害身亡。
潼關天險後面,便是繁華無盡的長安城。
疊出昏招的玄宗真的怕了,再也沒有抵抗的勇氣,便連夜逃亡蜀中,除了拱衛在側的禦林軍和貼身宦官外,只帶了貴妃和少數幾位皇子皇孫,其他嬪妃宮女內官,盡數棄於長安不顧。
繼東都洛陽之後,帝都長安即將成為第二個人間地獄。
容襄站在樓頂,遠望長安城外滔天煙塵。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節帥寧死也沒有做的事情,還是有人做了。
假如節帥還在,想來安祿山還不敢反。
可惜,沒有假如。
至少在當時,節帥死得無怨無悔。
他很少真心尊敬一個人,這輩子,大概也只真心尊敬過自家阿爺,王忠嗣是第二個。
大概,也會是最後一個。
他是如此清晰地記得那天的情景,時隔數年,依舊歷歷在目。
那是個炎熱的午後,蟬鳴陣陣,林木幽靜,容襄捧著那只小小的錦盒,慢慢走入王宅。
王忠嗣放下手中的筆,問:“到時候了?”
容襄將錦盒輕輕放在案上,跪坐在王忠嗣對面:“嗯,到時候了。”
王忠嗣挪開鎮紙,輕輕吹幹紙上的墨跡,小心卷好放在案上,再洗幹凈手,打開了錦盒。
小小的錦盒中,是一粒金色的丹藥。
王忠嗣將丹藥拈起,丹藥卻自動變成了兩半。
整整齊齊的兩半。
王忠嗣修長有力的手指松開,任由丹藥掉回錦盒,默然片刻後,拱了拱手,微笑:“多謝你,有心了。”
容襄側過身,沒有受這一禮,心中卻還是生出了幾分欣慰。
他做這些原本只是為了蕭易,王忠嗣明白不明白,原本並不重要,但既然他懂了,也謝了,總強過自己苦心謀劃卻不為人所知好得多。
同樣自小生長在宮闈之中,他知道王忠嗣已經認出了這枚丹藥。
半粒金丹。
這枚丹藥名字就叫做半粒金丹。
因為它殺人,只需要半粒。服下這半粒金丹,只有在數月間逐漸憔悴而死,過程極其痛苦,且無藥可救。
但是如果同時服下整粒,反而會死得很痛快。
這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藥。
半粒金丹,從來都是宮中的秘藥,宮外之人根本就不知道這種秘藥的存在。
王忠嗣不知道容襄花了多大力氣才弄來了另外的半粒金丹,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吃了整粒藥猝死,容襄要怎樣將這件事圓過去,並會為此付出多大代價。但他清楚,能做到這一步,很難。
所以,他要感謝。
容襄輕聲道:“就當是我替蕭易為您盡孝罷,我能做的,本也不多。”
王忠嗣微微一笑,為自己倒了一盞清水,拈起丹藥,服下半粒,再將另外半粒丟進了旁邊的香爐。
容襄臉色大變,長身而起:“節帥!”
王忠嗣輕輕拍了拍容襄的肩頭,道:“沒事。”他合上錦盒,放回案頭,“借用一句你的話,權當盡孝罷,我能做的,如今,也不多了。”
容襄真的怔住了。
這一瞬間,他忽然徹底明白了王忠嗣的心。
猝死,固然沒有痛苦,世人卻會因此質疑他的死因,玄宗的清譽也必然會因此受損。
而逐漸憔悴而死,他本人痛苦不堪,但這樣死,便更像去職後因心情低落而郁郁而終。這完全是他王忠嗣自己小心眼,想不開,與至尊卻沒甚麽幹系。
而且這樣死,王忠嗣便不是死在容襄手裏,容襄只是完全的受命行事,身不由己。
節帥到死,心中還是只有別人,便沒有半分餘地留給自己。
容襄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心情,長拜於地,淚如泉湧。
作者有話要說: (“威棱懾沙漠,忠義感乾坤”——《同李員外賀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唐,高適)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兵車行》,唐,杜甫)
(“天闕沈沈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華清宮》,唐,張說)
----------------------
這是第二次自己把自己寫得哭出來。
平生第一次挑戰寫歷史上存在過的真人,自不量力,但不如此不足以宣洩我的悲痛。
從手中有限的史料,我沒法子完整的勾勒王忠嗣的形象,只知道他的一生也有褒有貶,起起伏伏,最後郁郁而終,而已。
打動我的是他和李光弼的那段對話。
李光弼言於忠嗣曰:“大夫以愛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雖迫於制書,實奪其謀也。何以知之?今以數萬眾授之而不立重賞,士卒安肯為之盡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無功,必歸罪於大夫。大夫軍府充,何愛數萬段帛不以杜其讒口乎!”忠嗣曰:“今以數萬之眾爭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敵,不得亦無害於國,故忠嗣不欲為之。忠嗣今受責天子,不過以金吾、羽林一將軍歸宿衛,其次不過黔中上佐;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乎!李將軍,子誠愛我矣,然吾志決矣,子勿覆言。”光弼曰:“者恐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趨出。——《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一》
因為這段對話,我從心底裏尊敬這個人。也因為這段對話,才有了這個故事。
後面的情節已經有了框架,但是寫出來大概不會很快,亂世人命賤如狗,寫這種情節,太難受。
☆、城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