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5章 那兩個縣

關燈
薛煊是以一種極不情願見到的方式醒來的。

他只覺得頭痛且沈,而且全身上下無一處不疼,似還有蟻蟲叮咬的麻癢難耐之感。他強撐著睜開眼,發現當真是有許多蟻蟲爬在身上——術法消失,留下的傷痕也不見。可是滲出的鮮血還沾著在他外裳上,腥甜之氣引來了無數的蟻蟲。

薛煊不知是哪裏的力氣,頓時強撐著站起來,將外裳嫌棄而毫不猶豫的脫了,露出稍稍幹凈的裏衣,尋一塊雨過後幹幹凈凈的石頭。這才覺出渾身沒力氣,重又倒下了。

薛煊倒雖倒了,卻不閑著。他環顧四周,心道周澄呢?又見這風雨過後的冷颯颯透亮天氣,心道黑龍呢?他失去意識之前的瞧見的著道袍的那個人影呢?

遍尋不著,薛煊脫力似的倒在石頭上。

過的片刻,聽得有腳步聲。薛煊又支撐著看去,見是周澄回來。

周澄提著一張漂洗幹凈的包袱皮,包袱裏擱著幾個鮮果。走的近了,她見薛煊醒轉,便把包袱遞與他。

薛煊拿著這紅彤彤鮮果,頗有些百感交集,道:“你比我醒的快麽?”

這是明擺著的事情。可是薛煊有些不承認的不服氣,故而這樣問。

周澄點頭,將遠處樹上縛著的經綸真人指與薛煊看。薛煊存疑,他倒是看過不少裝瘋的例子,道:“當真瘋了?”

周澄點頭。為著防他傷人傷己,周澄將他牢牢縛在樹上。

薛煊道:“也罷,待我稍後試上一試。我為何沒瞧見他形容?”難道周同塵不僅比自己醒得早,還比自己昏過去的晚不成?當真無顏面。

周澄將雷法始末及論道之事與薛煊說了,驚心動魄從她處道來,仿佛幹巴巴的硬面團。

兩人相對無言,待了片刻,一同笑了出來。

薛煊就在這方石頭上懶洋洋坐著休息,也並不著急去向何處。周澄則長立如劍,不知是在存思,還是在瞧這周遭景致。

薛煊拿著她遞來的紅果,並不吃,只一味在手中轉著。數次玄武湖之行,叫他見識了太多。在這落過風雨的冷冰冰石上,薛煊恍然覺著有許多歲月滄桑在他身上積澱了似的,沈重了許多,成熟了許多。而有些看法,也一時間轉變了。

譬如,從前他覺著,事不周密,必是謀劃不到,是人之錯。而今他卻覺著,在一些事情上,哪怕已經竭盡全力,卻仍然無法撼動半分——試問楊繼聖之事,是何人之過?

究其根本,不是楊繼聖,不是文生,甚至不是聖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哪怕改朝換代,必然也有這個朝代裏的“楊繼聖”,必然也有當朝主宰的智慧已然發揮到極致卻仍舊顧暇不到之事。此實非人之過。

悠悠白雲走,又過的一時半刻,薛煊道:“方才那會兒,為何同我講雷法?”

他做了比劃,示意那時水已經漫到了胸口。

周澄道:“沒有為何。”

或許是一貫認真,因而即便“最後一刻”也向薛煊說了。或許是薛煊自華光寺後,何事都要向周澄分說明白,因而她潛移默化中也受到了影響?

薛煊笑道:“嗯,說得好。”這個“沒有為何”,是典型的周澄的回答。薛煊覺著,若是死了,不明不白的死又算怎麽回事呢?還是明明白白的好。

浮生半日閑後,薛煊又去了黃冊庫。

假使他判斷正確,黃冊庫內以“綿索未做防蟲熏香”為線索,必然能揪出許多破綻,探察的到許多真相。而此時這老道士失敗的消息應當還未傳回“將軍”耳朵裏,將軍這一方必定來不及有應對。

盡管此時許多病痛疲累,然而卻是最少阻力最接近真實的難得時刻。

除此外的其他未解開的謎團,其他尚未辦到卻又急需去辦的事情,都暫且擱一擱吧。

曹全等人依舊不忿,若說之前薛煊因著對“夕死無憾”的尊重仰佩而對黃冊庫多有包容,此時的不予計較,卻是因著更多了。小洞天內全部所見,方才生死過後白石上思索所得,都是他瞧著比以往不那麽“狂妄”的緣由。

薛煊同周澄在黃冊庫全部73間庫房裏分開找尋。因著晚間不點燈也不會妨礙氣味的辨別,他二人日夜不停,終於叫他們找到這有虛假的黃冊卷。

漏夜來尋楊繼聖的人並未說錯,著實是“兩個縣”——徽州府定海縣、徽州府鎮海縣。尋數年前的黃冊庫相比對,直至尋到初建黃冊庫那一年。一卷卷沿襲下來,這數年間百姓生老病死,戶籍遷入遷出,田地增減變化,乃至牲畜房產等等,九萬卷全無破綻,竟然尋不出有何異常。楊繼聖當真好手。

之前的疑惑再次湧上薛煊心頭,這定海鎮海二縣將近二十萬人口,究竟發生了何事,要如此遮掩呢?事必緊急,也必然危難。幕後之人遮掩的又如此巧妙隱秘,須得親自去一遭才好。

不過,幕後之人的手段薛煊已然見識過了。他有富可敵國之財,又有如此忠心、身手如此不凡的手下,還能驅動如慧椿、黃袍老道這般的道家高手。既如此,獨獨去他與周澄二人是不可的。既然如臨大敵,那麽增兵遣將,乃必然之舉。

況且,薛煊已然試過了那瘋癲癲的老道士。

他講話時一派天真,走路時跳躍活潑,完全如十一二歲孩童。更何況他有這般使得動雷法、役使得了黑龍的神通,更加沒了裝瘋賣傻的理由。

那老道士似乎陷在十一二歲的往事裏。

十一二歲時他初初拜了師,師父道術高深至極,而他對師父極度的尊崇,深深孺慕之情溢於言表,很希望能得師父親自傳授,因而他常常心甘情願的為師父打理瑣碎之事。似乎師徒二人生活的並不容易,但是諸如洗衣生火等等勞作,他並無怨懟。

這情形叫薛煊心底深深忌憚,老道士已然如此了得,他對付自己同周澄不費吹灰之力,容易得很。老道士的師父必然更加深不可測,即便他師父不出馬,老道士是否還有別的師兄弟?

因而此次回京,除了討兵,還必得請張君實相助了。

想到此,薛煊有些隱隱約約的疑惑,為何慧椿同老道士這兩位道家中人,沒引起張君實留意?倘若當真這老道士有師父,他師父應當是怎樣不凡的人物,修為近乎神仙了罷?

可是無論朝野之上,還是從周澄這裏,薛煊都未聽得一言半語。這也當真奇怪。

離了黃冊庫,遠了玄武湖,進了安化門,踏上青石路。薛煊送周澄至天師府,隨後回王府洗漱更衣,不做半點停留,徑直往德政殿去。

宏武帝素來勤政,若不逢休憩,日批三百餘奏。他見了薛煊,如同見到了喜歡的後輩,笑道:“玄武湖之行可順利嗎?”

薛煊與周澄是快馬趕回,一切皆從速。大約天現黑龍、石城外風雲交匯、雷電萬頃的異事還未傳至京城,故而宏武帝有此一問。

薛煊將這波折且驚心動魄的一程,挑揀著向聖上回稟了。他略去了些許,諸如那些黃冊庫因未定下俸祿定額而四處討銀的心酸屈辱事——畢竟黃冊庫並無銀餉額是聖上親定的。

至於此一節,他只淡說了一句黃冊庫的清貧,並請聖上重新定奪定額一事。

宏武帝道:“朕記得曾有旨意。該當供給黃冊庫的,竟推諉至此麽?”

許多事,有法度政令的尚且不執行,況且並無定制的事呢?沒有明規矩,自然而然便滋生了許多見不得人的暗規矩。聖上諸事英明神武,卻也稟性難改的節儉。

宏武帝沈思片刻,仍不願破壞已經制定好的官員銀餉額度一事,也不願向本不必多花銷的黃冊庫再派下銀錢去——派下銀錢倒好像他建了黃冊庫專是為了花錢般。

宏武帝道:“此事朕知道了,朕會再下旨意。”

聖上既不願當面說了旨意為何,就是不給明面上的回覆了。薛煊料得這還未頒布的旨意,定然與前一道令各部供給的旨意貌離神合。

而觀宏武帝之意,此事已有定論,並不必再多談了。

薛煊又道:“黃冊造假一事,定海鎮海必有大緣故。請聖上允臣帶兵前往。”

宏武帝即刻道:“不必。”

此刻斷不能再相讓,薛煊立即道:“臣不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