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做蛋糕,分蛋糕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15章 做蛋糕,分蛋糕
社會在發展,時代進步,伴隨產生新的社會現象和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政策去解決,而不是去回避和逃避問題。
現在只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之間貧富差距問題,日後還會有農民和城鎮居民,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問題,如果總是抱著發展就有問題出現這個心態,肯定是不行的。
有問題就要去解決,利用手裏的資源和行政力出臺政策調控和規劃,而不是墨守成規。
歷代中原王朝之所以走向終結,每次改革大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無非是三點。
一是皇帝的問題,二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勢力,改革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三是墨守成規缺乏創新。
古代那些個改革派,改來改去都是改農業,宋朝當時已經完全具備進入工業化的全部條件,但就是沒有進入工業化,問題就是出在不重視技術的整合應用。
其實也幸虧宋朝沒攢出工業,否則被游牧民族給撈去,還不知道這麽個尷尬。
所以古代無論怎麽改,其實就是把一塊蛋糕重新分配,總是把一塊蛋糕從新分,肯定要動既得利益保守勢力的奶酪,他們肯定不同意,然後就是垂死掙紮。
但如果把蛋糕做大,多做幾個蛋糕,然後再分蛋糕,那就容易的多了。
原本十公斤的蛋糕,既得利益者拿百分之八十,現在做到了兩個五百公斤的蛋糕,我分九百八十五公斤,分給既得利益集團十五公斤,你說他們賺是沒賺?
他們肯定是賺了,但大頭被你拿走了,你的經濟權重占了絕大多數。
而且這個過程是緩慢發展的過程,不是一夜間產生的結果,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
沈雲卿這些年做的就是把蛋糕做大,同時控制著分蛋糕的政策工具,我想怎麽分就怎麽分,你們要賺錢,就得聽我的,誰不識相,就少分蛋糕,但不會讓你虧本,還是讓你有賺頭,但是賺的沒別人多。
當晚一直談到深夜才散,翌日繼續停朝,在禦花園舉行禦前會議。
經過昨日的試水,今天內閣態度明顯轉變,沈雲卿用了半天時間,繼續就昨天沒有講完的內容進行陳述,戶部和吏部今天態度很積極,都高調表示要堅決打擊密黨分子。
其實是不積極也不行,昨晚桑勁川和侍郎楚岳濤聊了一宿,專門談了密黨滲透官僚這件事,越想越後怕。
因為田誠提議要從寬處理,而女帝不同意,所以問題就來了,這要是日後查實了,那可就是殺頭。殺頭還不是最要命,最要命的是狗咬狗。
現在誰屁股上沒有幾粒粑粑,要是亂咬人,那就可能拖死一大片,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經手過密黨的資金和貨物。
更重要的是桑勁川和楚岳濤兩人都是鹽鐵司出身,當年七王之亂,鹽鐵司的走賬都是走的江南錢莊渠道,雖然不知道是賣給了叛軍,但這件事是桑勁川經手的,他擔心女帝要是翻舊賬,自己可能晚節不保。
尤其是自己退休的當口,女帝顯然是不會批準了。
至於吏部那邊,雖然結結實實吃了大虧,但其實損失並不大,缺還是吏部放缺,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少人都等著候補,這次一下補了三十二個,倒也解決了不少安置問題。
就是臉面上難堪,偏偏第一個窩案出在吏部的地盤上,按說戶部問題最大,桑勁川本人就是當年鹽鐵案的主官,這個屎盆子怎麽也得扣在江淮道上,偏偏黑鍋砸吏部。要不是沈雲卿親自去辦案,吏部能懷疑是戶部在裏面使絆子。
下午繼續議了一個時辰,女帝宣布解散會議,各回各部辦理這幾天緝壓的公務公文,同時就孟曾澤案統一口徑,采取只做不說,雷聲大雨點小策略。
所謂只做不說,就是孟曾澤案仍以私采黃金,殺害朝廷將領命官,構陷官吏,殺害蘇家滿門的名義進行審理,不對密黨案進行公開審理,並且由刑部尚書楊文煉、侍郎卞棠,司徒田誠,前宰相林毅賢直接督辦,沈雲卿協理。
但是孟曾澤被抓和山東網絡破獲,是瞞不住密黨的,所以朝廷有意不公開案件內幕,只做表面問題審理,能淡化事件本身,卻向密黨傳遞模糊信號,讓這件事披上一層神秘色彩,讓密黨摸不著北,不知道朝廷的用意。
而雷聲大雨點小,這次朝廷毫無征兆的突然在山東動手,把整個山東連根拔起,讓密黨措手不及,同時感到惶恐不安,他們不清楚朝廷怎麽就定位準確,把山東網絡給連根拔起了。而且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是否孟曾澤身上打開了缺口。
所以這個時候,密黨們肯定擔驚受怕猶如驚弓之鳥,迅速采取措施進行偵查、善後和轉移。
但是呢,在密黨認為朝廷將要采取大規模措施的時候,卻遲遲不見朝廷動作,也沒有下文了,就好像孟曾澤案是個案。
其實在密黨覺得納悶的時候,朝廷的“鷹犬”們已經分散至各地,根據賬戶、票據、轉賬查找嫌疑目標,然後順藤摸瓜挖出網絡進行監視和布控。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密黨不知道朝廷到底在做什麽打算,何時發動更大規模的抓捕,始終讓密黨處於惶恐和不安當中。
之後幾日戶部、懷王輪番找沈雲卿密商,談的都是密黨和官場問題,桑勁川心最虛,戶部的問題由來已久,顯然要是再出窩案,肯定是戶部頭上的大案,雖然沒有明著說,但桑勁川要沈雲卿高擡貴手,別在折騰。
但問題是不是他要折騰啊,是密黨要折騰,嚴重危害到國家安全利益,這種情況還袖手旁觀,國家安全部門幹什麽的吃的。
由此可見這幫子文官總是在關鍵時候掉鏈子,毛病就出在他們身上。
中原王朝的前赴後繼的滅亡,一多半就是這些整天嘴上喊著禮義廉恥天下安危,實則背後大肆貪斂動搖國家根基,活脫脫東林黨的嘴臉。
薛家那邊倒是很平靜,因為理論上說,薛家軍應該問題不大,首先是密黨的性質決定了密黨不會有什麽崇高的覺悟,去征戰沙場流血犧牲。
其次是這些年朝廷大小戰爭沒完,一會兒和國外打,一會兒在都護剿匪,基層、中層、高層將領升遷頻繁,人員流動很大,而且很多有功將領和中低層軍官,都被調動回了武卒院和軍武院擔任教官和種子。
所以作戰番軍和薛家軍派系內留不住人,密黨搞不清楚軍隊內部調動和人事安排的規律。
其三是薛家軍和作戰番軍、邊軍,都是首批派遣合格軍使的作戰單位,思想工作的抓的牢。
而薛家軍正在向開拓軍轉變,開拓軍的主要職責是對外開疆,去蠻荒荒僻的地方開拓戍守,密黨對民族大義國家利益尚且可以犧牲,你讓他們去蠻荒的海外開疆拓土,他們還沒這麽高的奉獻精神。
所以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沒有這些投機分子的影子,越是安逸享樂利益巨大的地方,這些密黨活動越猖獗。
對孟曾澤案的審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幾千號人之間的犯罪關系和發展過程需要仔細梳理,光筆錄和口供的記錄恐怕就得幾個月,走完全部司法流程,少說一兩年時間。
三月間科舉如期舉行,過去幾年連續開了好幾科,但密黨案的爆發讓女帝大感失望,這些年隨著新學的興起,科舉的地位日益受到動搖。
一方面新學展現出了強大生命力和實用性,另一方面禮部和文官集團還死抱著科舉不放。
沈雲卿琢磨著,科舉如果無法取消或者大規模改革,幹脆把科舉變成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考試算了,名義上仍然保留科舉,但從本質上讓科舉變成司法和公務員考試。
首先科舉的目的,就是選拔公務員。當然,擱古代叫選才,但是擱現代,其實就是考公務員。
其次是無論科舉是否取消,日後大量官員的任免和選拔,仍然需要一個合理的機制,取消科舉,勢必還要辦其他形式的選拔,那還不如繼續延續科舉的使命。
其三是目前的社會人力結構,也需要科舉的存在。
新學目前只發展到道府和幾個重點州郡,還沒有輻射到全國主要城市,教育普及發展至少還要十年以上時間,教育普及之後,也是先從五年免費義務教育普及,也就是少塾小學,然後是初高中,這個過程至少又要二十年,然後再花二十年時間鞏固教育。
所以至少需要五十年的過度期,這個期間不可能做一刀切,所有官僚人才都從新學教育中培養,勢必會導致大量沒有接受新學教育的青年、少年人才被大量浪費。
因此科舉還可以作為目前選拔人才,讓那些沒有機會接受新學教育的少年、青年,有一個仕途的機會和出口。
但同時科舉的人才選拔也不能繼續拘泥於三甲和貢士,取仕的規模應該增加,取仕的標準增加,選拔那些更註重實用能力的人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社會在發展,時代進步,伴隨產生新的社會現象和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政策去解決,而不是去回避和逃避問題。
現在只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之間貧富差距問題,日後還會有農民和城鎮居民,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問題,如果總是抱著發展就有問題出現這個心態,肯定是不行的。
有問題就要去解決,利用手裏的資源和行政力出臺政策調控和規劃,而不是墨守成規。
歷代中原王朝之所以走向終結,每次改革大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無非是三點。
一是皇帝的問題,二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勢力,改革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三是墨守成規缺乏創新。
古代那些個改革派,改來改去都是改農業,宋朝當時已經完全具備進入工業化的全部條件,但就是沒有進入工業化,問題就是出在不重視技術的整合應用。
其實也幸虧宋朝沒攢出工業,否則被游牧民族給撈去,還不知道這麽個尷尬。
所以古代無論怎麽改,其實就是把一塊蛋糕重新分配,總是把一塊蛋糕從新分,肯定要動既得利益保守勢力的奶酪,他們肯定不同意,然後就是垂死掙紮。
但如果把蛋糕做大,多做幾個蛋糕,然後再分蛋糕,那就容易的多了。
原本十公斤的蛋糕,既得利益者拿百分之八十,現在做到了兩個五百公斤的蛋糕,我分九百八十五公斤,分給既得利益集團十五公斤,你說他們賺是沒賺?
他們肯定是賺了,但大頭被你拿走了,你的經濟權重占了絕大多數。
而且這個過程是緩慢發展的過程,不是一夜間產生的結果,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
沈雲卿這些年做的就是把蛋糕做大,同時控制著分蛋糕的政策工具,我想怎麽分就怎麽分,你們要賺錢,就得聽我的,誰不識相,就少分蛋糕,但不會讓你虧本,還是讓你有賺頭,但是賺的沒別人多。
當晚一直談到深夜才散,翌日繼續停朝,在禦花園舉行禦前會議。
經過昨日的試水,今天內閣態度明顯轉變,沈雲卿用了半天時間,繼續就昨天沒有講完的內容進行陳述,戶部和吏部今天態度很積極,都高調表示要堅決打擊密黨分子。
其實是不積極也不行,昨晚桑勁川和侍郎楚岳濤聊了一宿,專門談了密黨滲透官僚這件事,越想越後怕。
因為田誠提議要從寬處理,而女帝不同意,所以問題就來了,這要是日後查實了,那可就是殺頭。殺頭還不是最要命,最要命的是狗咬狗。
現在誰屁股上沒有幾粒粑粑,要是亂咬人,那就可能拖死一大片,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經手過密黨的資金和貨物。
更重要的是桑勁川和楚岳濤兩人都是鹽鐵司出身,當年七王之亂,鹽鐵司的走賬都是走的江南錢莊渠道,雖然不知道是賣給了叛軍,但這件事是桑勁川經手的,他擔心女帝要是翻舊賬,自己可能晚節不保。
尤其是自己退休的當口,女帝顯然是不會批準了。
至於吏部那邊,雖然結結實實吃了大虧,但其實損失並不大,缺還是吏部放缺,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少人都等著候補,這次一下補了三十二個,倒也解決了不少安置問題。
就是臉面上難堪,偏偏第一個窩案出在吏部的地盤上,按說戶部問題最大,桑勁川本人就是當年鹽鐵案的主官,這個屎盆子怎麽也得扣在江淮道上,偏偏黑鍋砸吏部。要不是沈雲卿親自去辦案,吏部能懷疑是戶部在裏面使絆子。
下午繼續議了一個時辰,女帝宣布解散會議,各回各部辦理這幾天緝壓的公務公文,同時就孟曾澤案統一口徑,采取只做不說,雷聲大雨點小策略。
所謂只做不說,就是孟曾澤案仍以私采黃金,殺害朝廷將領命官,構陷官吏,殺害蘇家滿門的名義進行審理,不對密黨案進行公開審理,並且由刑部尚書楊文煉、侍郎卞棠,司徒田誠,前宰相林毅賢直接督辦,沈雲卿協理。
但是孟曾澤被抓和山東網絡破獲,是瞞不住密黨的,所以朝廷有意不公開案件內幕,只做表面問題審理,能淡化事件本身,卻向密黨傳遞模糊信號,讓這件事披上一層神秘色彩,讓密黨摸不著北,不知道朝廷的用意。
而雷聲大雨點小,這次朝廷毫無征兆的突然在山東動手,把整個山東連根拔起,讓密黨措手不及,同時感到惶恐不安,他們不清楚朝廷怎麽就定位準確,把山東網絡給連根拔起了。而且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是否孟曾澤身上打開了缺口。
所以這個時候,密黨們肯定擔驚受怕猶如驚弓之鳥,迅速采取措施進行偵查、善後和轉移。
但是呢,在密黨認為朝廷將要采取大規模措施的時候,卻遲遲不見朝廷動作,也沒有下文了,就好像孟曾澤案是個案。
其實在密黨覺得納悶的時候,朝廷的“鷹犬”們已經分散至各地,根據賬戶、票據、轉賬查找嫌疑目標,然後順藤摸瓜挖出網絡進行監視和布控。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密黨不知道朝廷到底在做什麽打算,何時發動更大規模的抓捕,始終讓密黨處於惶恐和不安當中。
之後幾日戶部、懷王輪番找沈雲卿密商,談的都是密黨和官場問題,桑勁川心最虛,戶部的問題由來已久,顯然要是再出窩案,肯定是戶部頭上的大案,雖然沒有明著說,但桑勁川要沈雲卿高擡貴手,別在折騰。
但問題是不是他要折騰啊,是密黨要折騰,嚴重危害到國家安全利益,這種情況還袖手旁觀,國家安全部門幹什麽的吃的。
由此可見這幫子文官總是在關鍵時候掉鏈子,毛病就出在他們身上。
中原王朝的前赴後繼的滅亡,一多半就是這些整天嘴上喊著禮義廉恥天下安危,實則背後大肆貪斂動搖國家根基,活脫脫東林黨的嘴臉。
薛家那邊倒是很平靜,因為理論上說,薛家軍應該問題不大,首先是密黨的性質決定了密黨不會有什麽崇高的覺悟,去征戰沙場流血犧牲。
其次是這些年朝廷大小戰爭沒完,一會兒和國外打,一會兒在都護剿匪,基層、中層、高層將領升遷頻繁,人員流動很大,而且很多有功將領和中低層軍官,都被調動回了武卒院和軍武院擔任教官和種子。
所以作戰番軍和薛家軍派系內留不住人,密黨搞不清楚軍隊內部調動和人事安排的規律。
其三是薛家軍和作戰番軍、邊軍,都是首批派遣合格軍使的作戰單位,思想工作的抓的牢。
而薛家軍正在向開拓軍轉變,開拓軍的主要職責是對外開疆,去蠻荒荒僻的地方開拓戍守,密黨對民族大義國家利益尚且可以犧牲,你讓他們去蠻荒的海外開疆拓土,他們還沒這麽高的奉獻精神。
所以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沒有這些投機分子的影子,越是安逸享樂利益巨大的地方,這些密黨活動越猖獗。
對孟曾澤案的審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幾千號人之間的犯罪關系和發展過程需要仔細梳理,光筆錄和口供的記錄恐怕就得幾個月,走完全部司法流程,少說一兩年時間。
三月間科舉如期舉行,過去幾年連續開了好幾科,但密黨案的爆發讓女帝大感失望,這些年隨著新學的興起,科舉的地位日益受到動搖。
一方面新學展現出了強大生命力和實用性,另一方面禮部和文官集團還死抱著科舉不放。
沈雲卿琢磨著,科舉如果無法取消或者大規模改革,幹脆把科舉變成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考試算了,名義上仍然保留科舉,但從本質上讓科舉變成司法和公務員考試。
首先科舉的目的,就是選拔公務員。當然,擱古代叫選才,但是擱現代,其實就是考公務員。
其次是無論科舉是否取消,日後大量官員的任免和選拔,仍然需要一個合理的機制,取消科舉,勢必還要辦其他形式的選拔,那還不如繼續延續科舉的使命。
其三是目前的社會人力結構,也需要科舉的存在。
新學目前只發展到道府和幾個重點州郡,還沒有輻射到全國主要城市,教育普及發展至少還要十年以上時間,教育普及之後,也是先從五年免費義務教育普及,也就是少塾小學,然後是初高中,這個過程至少又要二十年,然後再花二十年時間鞏固教育。
所以至少需要五十年的過度期,這個期間不可能做一刀切,所有官僚人才都從新學教育中培養,勢必會導致大量沒有接受新學教育的青年、少年人才被大量浪費。
因此科舉還可以作為目前選拔人才,讓那些沒有機會接受新學教育的少年、青年,有一個仕途的機會和出口。
但同時科舉的人才選拔也不能繼續拘泥於三甲和貢士,取仕的規模應該增加,取仕的標準增加,選拔那些更註重實用能力的人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