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寶石灘
關燈
小
中
大
第853章 寶石灘
沈雲卿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長孫奉是個聰明人,而且沈雲卿“財王”的名聲在外,人品、仁德都數一數二,也不至於為了一個玉礦巧取豪奪,沈雲卿也不缺這一口“小菜”,論資產和財力,沈雲卿是長孫奉的一萬倍,這一點長孫奉非常清楚。
經過反覆全衡和思想鬥爭,長孫奉這才松口說:
“按說,在下幹的另一樁生意有違王法,但是並不完全在我朝管轄之內,還請郡王通融。”
“哦,既有違律法,卻不在我朝管轄之內,這是何意?”
沈雲卿的理解是,既違法,但只是經濟違法,同時還在灰色地帶,可管可不管。不管是因為天高皇帝遠,在都護的地盤上,只要說打點了駐軍將軍和軍刺史,就沒什麽問題。
管是因為這件事沾著國內的邊,尤其是現在捅到了沈雲卿這裏。
“不瞞郡王,在下的另一樁生意是玉料瑪瑙。”
“那是從外國販來的,還是私下開采。”
“並非國外販來,而是在天山都護西北不遠處的湖邊,那裏有一片石子灘,石子灘的石子裏,有大量的散碎瑪瑙玉石和珠寶,我便是讓人前去撿拾尋找,然後販賣到長安。”
“嘶……天山道西北不遠處,莫非是已經出了我朝疆域,在忽喇的地盤上。”
“也不能算是忽喇的領地,忽喇不常去,尤其是這些年幾乎不見什麽忽喇軍隊,偶爾有牧民。但我軍和附近的牧民也經常過去附近,因此也說不上在我朝疆域之內。
但是那裏有一處極為偏僻和隱秘的寶石灘,散落著大量寶石、瑪瑙和玉石,雖然不大,但是很多,質地也上乘,做些小物件綽綽有餘。”
長孫奉口中說的寶石灘,沈雲卿估摸著,很可能是克拉瑪依附近的寶石灘。
眼下這塊地方屬於岐帝國和忽喇的重疊區,雖然名義上歸屬忽喇,但是雙方的牧民和軍隊都會到這裏,而這些年忽喇在西征,所以去天山以北的忽喇巡邏隊就少了許多。
哈密距離克拉瑪依得超過上千公裏,離著天山都護治所都很遠,按道理長孫家是到不了那個地方的。
據長孫奉交代,這塊寶石灘是其父親長孫孝,在追野馬的時候,一路追到了克拉瑪依。
伊州的行政範圍實際上很大,差不多得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新疆面積,所以伊州的西邊行政邊界距離今天的烏魯木齊不遠,追出伊州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對於西北這些都護,上千公裏不是事,因為都是草原、荒灘,養有大量馬匹,豪族一人兩三匹是綽綽有餘的,一天能跑兩三百裏地。
長孫家追逐的野馬,就是今天新疆野馬,種群還很大,由於耐力很強,因此是當下非常不錯的馬種。
長孫孝追著追著就追到了寶石灘,因為這裏有水源。
但是寶石灘當前沒什麽人去,因為附近都是荒灘,人類難以放牧和長期居住,偶爾路過也只是取水。
此外還有一個認知問題,克拉瑪依寶石灘的寶石,都不是大個頭的寶石,大的也就比石子大一些,偶爾有更大的,絕大多數都是黃豆和一毛硬幣大小的寶石、玉石和瑪瑙。
一般的牧民即便到了這裏,他們也不一定能知道石子裏的一些石頭會是寶石,尤其是忽喇人,普通牧民對寶石根本沒概念,加之地處荒僻,人跡罕至,所以就不容易被發現。
而長孫家畢竟是中原關內的大戶,見多識廣生活富足,當家的親自到了寶石灘,肯定會發現端倪,所以長孫家發現寶石灘後,就走上了一夜暴富的道路。
據長孫奉說,這處寶石灘以寶石和瑪瑙居多,玉石較少。其中瑪瑙是傳統奢侈珠寶,而晶體寶石這東西,十年之前中原地區對晶體寶石興趣不大,消費主要集中在貴族階層,即便是財閥有錢人,也很少消費晶體寶石,因為中國人更偏愛玉石和瑪瑙,對晶體寶石的興趣不大。
直到十年前,沈雲卿打下臘婆,偶然間發現臘婆寶石後,為了籌款,才在國內陸續推廣晶體寶石。
而在此之前,長孫奉都把晶體寶石賣給伊州過往的外國客商和當地土民部落,外國客商再把這些晶體寶石賣到國外。這樣一來,長孫奉賣出的寶石價格就不怎麽高。
但這些年朝廷推廣之下,寶石價格一路走高,長孫家的的寶石生意隨之進入關內,長孫奉就是前往長安押送寶石瑪瑙的,羚皮只是順帶的生意,就交易金額而言,羚皮雖然賺錢,但金額比重遠不如寶石。
長孫家每年去一趟寶石灘,都是入冬前去,開春前回來,因為可以大大減少撞上別人,主要是忽喇人的概率。
因為入冬後,牧民都在貓冬,駐軍也很清楚雙方的活動規律,冬季的巡防活動會大大減少。
每年入冬前去,來年二月回來。
由於北疆地區冬季沒有蒙古高原的大規模降雪,冬季降雪後的深度較淺,帶足了食物、馬匹、儲備和氈帳,可以呆上兩個月沒問題。
長孫家經營寶石生意得有快五十年,但是收入暴增還是最近幾年的事。
之前多數晶體寶石都只能賣給外商,因為國內沒什麽消費市場,沒消費市場,同時國外也有,但你的貨不如別人的大,你就沒有定價的話語權。
現在國內有市場,有定價,寶石的價格水漲船高,長孫家也是最近幾年間收入才翻倍增加。
由於伊州沒有什麽錢莊、金戔寺,所以銀票、貫鈔這些紙幣就沒有兌換的地方,長孫家都把貨物換成貴金屬現金直接帶回,因此路上的風險也很大。
除了長孫家,伊州直轄還有兩戶當年的封爵,但勢力遠不如長孫家大,分別從事放牧、養馬和皮毛、皮革生意,也算是三家之間的分工經營。
西北兩都護的情況其實比關內簡單多的,遠沒有關內豪強、財閥、地主的頑固和奸詐,這些豪族與當地駐軍、將領關系密切,主要原因還是當地土民、部落人太多,岐民必須依靠岐軍駐軍才能生存。
這些土民和部落,有些是誠心歸附,而有些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有些吃了你的,拿了你的,還要做你的主也不在少數。
如果沒有岐軍坐鎮,各部之間就會混戰,雖然不一定沖著岐人去,但是土民和部落之間混戰難免殃及岐人,甚至混戰過後出現一個更大的集團發動叛亂,威脅到岐民生存。
整個天山都護境內的岐民人數不超過七十萬,另有七八萬的庫兀圖牧民。呼延都護好一些,有岐民一百四十多萬,庫兀圖人上百萬,但是這麽大都護,比起當地土民、部落人口,岐民數量仍然占少數,尤其是天山都護。
而西域都護更慘,不算駐軍,岐民才幾萬人,卻要控制四分之三的中亞版圖,這要是出了叛亂,朝廷會迅速喪失在西北和中亞的控制權。
因此當地豪族和軍隊關系緊密團結是必然趨勢,不考慮豪族的經濟特權,這種關系擱現代叫軍民魚水情,軍愛民民擁軍,否則誰也生存不下去。
但是擱皇權政治下,這些豪族就是影響統治的障礙,尤其是豪族控制了當地經濟命脈和行政,甚至還培養將領,無疑都是挑戰皇權底線的行為。
所以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不同心態執政,帶來的結果也截然不同。
要解決都護豪族問題,關鍵還是在人口和行政,而要解決人口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靠時間移民,鼓勵民間去定居,同時朝廷遷徙人口,但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因為交通不便,沿途生態環境不友善,效率低,時間長,朝廷支出大,陣痛也強。
二是打通鐵路交通,修通關中到隴西、呼延、天山的鐵路,關鍵是呼延、天山這段,路程太長,眼下鋼產能跟不上,早期資金、物力投入,但只要打通了鐵路,就能成千上萬的把人弄過去,後期收益明顯,收益周期也長。
只有增加當地口人,加強行政,稀釋豪族影響力,把他們約束起來,都護豪強的危害其實小得多。因為他們充其量就是經濟特權,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開一家企業,朝廷給一些傾斜政策。
與長孫奉談了許久,二人很是投機,長孫諾姌與四個丫鬟仆役姍姍來遲,還一臉無所謂的態度。
“爹,你可算來了。”
“你這個不孝女,知不知道闖了多大的禍。”
“爹,皇帝奶奶也沒拿我怎麽樣嘛。”
“你!”長孫奉氣的夠嗆:“你竟對陛下如此大不敬。”
“有什麽嘛,我就是這麽喊的嘛,皇帝奶奶也沒拿女兒怎麽樣。”
“那是陛下仁慈寬厚,不與你計較,你還當這是過家家了,要是惹惱了陛下,就是全家的人頭都不夠砍的。”
這時沈雲卿插話說:
“本王就不妨礙閣下與令愛團聚,本王就先告辭了。”
“多謝海郡王成全,不知小女何時可走?”
“還得問過陛下才知道,沈某先行告辭了。”
離開金戔寺總號,沈雲卿折返回宮去見女帝。
女帝此時正在金律園賞秋,歐陽羽伴駕身邊,君臣二人邊走邊說國事。
尤其是沈雲卿這一走就是兩三年,經濟和外交方面需要有人把舵,戶部這幫子人現在就是“文盲”,沈雲卿搞的這套他們跟不上套,或者說,沈雲卿厲害就厲害在這裏,沒了他,別人都玩不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沈雲卿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長孫奉是個聰明人,而且沈雲卿“財王”的名聲在外,人品、仁德都數一數二,也不至於為了一個玉礦巧取豪奪,沈雲卿也不缺這一口“小菜”,論資產和財力,沈雲卿是長孫奉的一萬倍,這一點長孫奉非常清楚。
經過反覆全衡和思想鬥爭,長孫奉這才松口說:
“按說,在下幹的另一樁生意有違王法,但是並不完全在我朝管轄之內,還請郡王通融。”
“哦,既有違律法,卻不在我朝管轄之內,這是何意?”
沈雲卿的理解是,既違法,但只是經濟違法,同時還在灰色地帶,可管可不管。不管是因為天高皇帝遠,在都護的地盤上,只要說打點了駐軍將軍和軍刺史,就沒什麽問題。
管是因為這件事沾著國內的邊,尤其是現在捅到了沈雲卿這裏。
“不瞞郡王,在下的另一樁生意是玉料瑪瑙。”
“那是從外國販來的,還是私下開采。”
“並非國外販來,而是在天山都護西北不遠處的湖邊,那裏有一片石子灘,石子灘的石子裏,有大量的散碎瑪瑙玉石和珠寶,我便是讓人前去撿拾尋找,然後販賣到長安。”
“嘶……天山道西北不遠處,莫非是已經出了我朝疆域,在忽喇的地盤上。”
“也不能算是忽喇的領地,忽喇不常去,尤其是這些年幾乎不見什麽忽喇軍隊,偶爾有牧民。但我軍和附近的牧民也經常過去附近,因此也說不上在我朝疆域之內。
但是那裏有一處極為偏僻和隱秘的寶石灘,散落著大量寶石、瑪瑙和玉石,雖然不大,但是很多,質地也上乘,做些小物件綽綽有餘。”
長孫奉口中說的寶石灘,沈雲卿估摸著,很可能是克拉瑪依附近的寶石灘。
眼下這塊地方屬於岐帝國和忽喇的重疊區,雖然名義上歸屬忽喇,但是雙方的牧民和軍隊都會到這裏,而這些年忽喇在西征,所以去天山以北的忽喇巡邏隊就少了許多。
哈密距離克拉瑪依得超過上千公裏,離著天山都護治所都很遠,按道理長孫家是到不了那個地方的。
據長孫奉交代,這塊寶石灘是其父親長孫孝,在追野馬的時候,一路追到了克拉瑪依。
伊州的行政範圍實際上很大,差不多得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新疆面積,所以伊州的西邊行政邊界距離今天的烏魯木齊不遠,追出伊州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對於西北這些都護,上千公裏不是事,因為都是草原、荒灘,養有大量馬匹,豪族一人兩三匹是綽綽有餘的,一天能跑兩三百裏地。
長孫家追逐的野馬,就是今天新疆野馬,種群還很大,由於耐力很強,因此是當下非常不錯的馬種。
長孫孝追著追著就追到了寶石灘,因為這裏有水源。
但是寶石灘當前沒什麽人去,因為附近都是荒灘,人類難以放牧和長期居住,偶爾路過也只是取水。
此外還有一個認知問題,克拉瑪依寶石灘的寶石,都不是大個頭的寶石,大的也就比石子大一些,偶爾有更大的,絕大多數都是黃豆和一毛硬幣大小的寶石、玉石和瑪瑙。
一般的牧民即便到了這裏,他們也不一定能知道石子裏的一些石頭會是寶石,尤其是忽喇人,普通牧民對寶石根本沒概念,加之地處荒僻,人跡罕至,所以就不容易被發現。
而長孫家畢竟是中原關內的大戶,見多識廣生活富足,當家的親自到了寶石灘,肯定會發現端倪,所以長孫家發現寶石灘後,就走上了一夜暴富的道路。
據長孫奉說,這處寶石灘以寶石和瑪瑙居多,玉石較少。其中瑪瑙是傳統奢侈珠寶,而晶體寶石這東西,十年之前中原地區對晶體寶石興趣不大,消費主要集中在貴族階層,即便是財閥有錢人,也很少消費晶體寶石,因為中國人更偏愛玉石和瑪瑙,對晶體寶石的興趣不大。
直到十年前,沈雲卿打下臘婆,偶然間發現臘婆寶石後,為了籌款,才在國內陸續推廣晶體寶石。
而在此之前,長孫奉都把晶體寶石賣給伊州過往的外國客商和當地土民部落,外國客商再把這些晶體寶石賣到國外。這樣一來,長孫奉賣出的寶石價格就不怎麽高。
但這些年朝廷推廣之下,寶石價格一路走高,長孫家的的寶石生意隨之進入關內,長孫奉就是前往長安押送寶石瑪瑙的,羚皮只是順帶的生意,就交易金額而言,羚皮雖然賺錢,但金額比重遠不如寶石。
長孫家每年去一趟寶石灘,都是入冬前去,開春前回來,因為可以大大減少撞上別人,主要是忽喇人的概率。
因為入冬後,牧民都在貓冬,駐軍也很清楚雙方的活動規律,冬季的巡防活動會大大減少。
每年入冬前去,來年二月回來。
由於北疆地區冬季沒有蒙古高原的大規模降雪,冬季降雪後的深度較淺,帶足了食物、馬匹、儲備和氈帳,可以呆上兩個月沒問題。
長孫家經營寶石生意得有快五十年,但是收入暴增還是最近幾年的事。
之前多數晶體寶石都只能賣給外商,因為國內沒什麽消費市場,沒消費市場,同時國外也有,但你的貨不如別人的大,你就沒有定價的話語權。
現在國內有市場,有定價,寶石的價格水漲船高,長孫家也是最近幾年間收入才翻倍增加。
由於伊州沒有什麽錢莊、金戔寺,所以銀票、貫鈔這些紙幣就沒有兌換的地方,長孫家都把貨物換成貴金屬現金直接帶回,因此路上的風險也很大。
除了長孫家,伊州直轄還有兩戶當年的封爵,但勢力遠不如長孫家大,分別從事放牧、養馬和皮毛、皮革生意,也算是三家之間的分工經營。
西北兩都護的情況其實比關內簡單多的,遠沒有關內豪強、財閥、地主的頑固和奸詐,這些豪族與當地駐軍、將領關系密切,主要原因還是當地土民、部落人太多,岐民必須依靠岐軍駐軍才能生存。
這些土民和部落,有些是誠心歸附,而有些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有些吃了你的,拿了你的,還要做你的主也不在少數。
如果沒有岐軍坐鎮,各部之間就會混戰,雖然不一定沖著岐人去,但是土民和部落之間混戰難免殃及岐人,甚至混戰過後出現一個更大的集團發動叛亂,威脅到岐民生存。
整個天山都護境內的岐民人數不超過七十萬,另有七八萬的庫兀圖牧民。呼延都護好一些,有岐民一百四十多萬,庫兀圖人上百萬,但是這麽大都護,比起當地土民、部落人口,岐民數量仍然占少數,尤其是天山都護。
而西域都護更慘,不算駐軍,岐民才幾萬人,卻要控制四分之三的中亞版圖,這要是出了叛亂,朝廷會迅速喪失在西北和中亞的控制權。
因此當地豪族和軍隊關系緊密團結是必然趨勢,不考慮豪族的經濟特權,這種關系擱現代叫軍民魚水情,軍愛民民擁軍,否則誰也生存不下去。
但是擱皇權政治下,這些豪族就是影響統治的障礙,尤其是豪族控制了當地經濟命脈和行政,甚至還培養將領,無疑都是挑戰皇權底線的行為。
所以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不同心態執政,帶來的結果也截然不同。
要解決都護豪族問題,關鍵還是在人口和行政,而要解決人口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靠時間移民,鼓勵民間去定居,同時朝廷遷徙人口,但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因為交通不便,沿途生態環境不友善,效率低,時間長,朝廷支出大,陣痛也強。
二是打通鐵路交通,修通關中到隴西、呼延、天山的鐵路,關鍵是呼延、天山這段,路程太長,眼下鋼產能跟不上,早期資金、物力投入,但只要打通了鐵路,就能成千上萬的把人弄過去,後期收益明顯,收益周期也長。
只有增加當地口人,加強行政,稀釋豪族影響力,把他們約束起來,都護豪強的危害其實小得多。因為他們充其量就是經濟特權,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開一家企業,朝廷給一些傾斜政策。
與長孫奉談了許久,二人很是投機,長孫諾姌與四個丫鬟仆役姍姍來遲,還一臉無所謂的態度。
“爹,你可算來了。”
“你這個不孝女,知不知道闖了多大的禍。”
“爹,皇帝奶奶也沒拿我怎麽樣嘛。”
“你!”長孫奉氣的夠嗆:“你竟對陛下如此大不敬。”
“有什麽嘛,我就是這麽喊的嘛,皇帝奶奶也沒拿女兒怎麽樣。”
“那是陛下仁慈寬厚,不與你計較,你還當這是過家家了,要是惹惱了陛下,就是全家的人頭都不夠砍的。”
這時沈雲卿插話說:
“本王就不妨礙閣下與令愛團聚,本王就先告辭了。”
“多謝海郡王成全,不知小女何時可走?”
“還得問過陛下才知道,沈某先行告辭了。”
離開金戔寺總號,沈雲卿折返回宮去見女帝。
女帝此時正在金律園賞秋,歐陽羽伴駕身邊,君臣二人邊走邊說國事。
尤其是沈雲卿這一走就是兩三年,經濟和外交方面需要有人把舵,戶部這幫子人現在就是“文盲”,沈雲卿搞的這套他們跟不上套,或者說,沈雲卿厲害就厲害在這裏,沒了他,別人都玩不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