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融刀造犁
關燈
小
中
大
正月十五正午時,捕倭軍撤軍途徑朱高山,沒有走龍山那條近路,饒了一圈遠路。
朱應奎在衛所官、錢知府簇擁下,打量周圍地勢,道:“吾聽聞衛裏一直有話說是登州城與福山所之間缺乏有力據點。依本官看,朱高山一帶應該再設立一個備倭城。”
說著做手勢,瞥向戚繼光:“如此,登州衛沿海一線將連成一線,蛇頭、蛇腹、蛇尾俱全,而不似此時,有頭有尾卻無腰。”
戚繼光抱拳:“朱公,衛裏有此意久矣,可錢糧不充,上司不允,也是無可奈何。”
朱應奎一臉憂國憂民的肅重:“此事不可拖延,此番登州衛漲了面子,都司府那頭於情於理,斷然不會駁回。戚將軍回去後,上書一封,畢竟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麽能知道?”
這話讓後面的趙鼎明眉開眼笑,感覺渾身骨頭都輕了三兩三,這當師尊的就是會照顧弟子。
戚繼光應下,又訴苦:“可朱公,衛裏自去歲入秋至今已兩度出兵,錢糧損耗頗大。這事,就是都司府允了,估計也只能在夏收後開建,年內想來是無法完工的。”
朱應奎看向錢知府拱手:“常青兄,登州衛督管地方防務,地方平靖也是知府衙門責任之內的事情。不若開春後,由府衙門先行借支一批錢糧,待夏收後補上?”
錢知府故作猶豫,道:“既然事關地方防務,是公務所需,走登州衛的錢糧,與走府衙門的錢糧都是沒甚區別的。這樣吧,若是都司府準許後,府裏先期度支五千石,抽調徭役二千,做工三月。餘下的事情,待夏收後,由衛裏接手可好?”
朱應奎撫須,他也知道其中門道。若是府衙門借支,那借多少還多少,一幫人白幸苦。若是由府衙門墊一筆錢糧,那五千石發下來,看在他的面子上,也能有四千石。
道路邊,趙期昌已經動員二百餘人燒煮飯菜,靜靜等候。
看著登州衛捕倭軍先鋒馬隊百餘騎背插鮮紅赤旗緩緩壓來,倒也賞心悅目。
留下軍士一千五百餘人在路邊用餐,趙期昌領著大小頭目入白石墩。
經過一處叮叮當當作響的地方時,牛車上朱應奎擡手止住車輛,扭頭去看,只看水汽升騰看不清楚,但能見那邊三四百人忙著打造,遂下車,問:“三郎,如此之眾的匠戶,可是兵器不足?”
趙期昌攙著朱應奎左手,邊走邊說:“師尊,弟子家中猝然而起,這忙著春耕缺乏大量器具。這才假公濟私請來衛裏匠戶,打造耕具。”
朱應奎還是不放心,擔心趙期昌被劉磐糊弄,幫著打造大量兵器什麽的,反正劉磐是將他弄怕了。
走進了,見一筐斷裂的刀具被倒入熔爐中,四名壯士推拉風箱,青色火苗呼嘯。
朱應奎皺著眉,又走了幾步,見另一處匠戶敲打發紅的鐵模子,緩緩點頭:“造刀的鐵是好鐵,這麽打了犁頭豈不是可惜?”
趙期昌也看著犁頭,道:“師尊,弟子這一戰雖得了一個善戰的名頭,可家中子弟折損不少。兩三年內,弟子無心參戰,要太多兵器也無用。”
朱應奎扭頭看一眼趙期昌,今日趙期昌沒有穿甲,只是一襲未染色的粗布長袍,擡手搭在趙期昌肩上,緩緩道:“農為國本,亦是一家一戶之本。既然三郎要拓實家中基業,為師這裏旁的沒有,給你批五千斤鐵,算是一點心意。”
大明朝的鐵雖說管制不嚴,可也不是短時間內能進行的大宗買賣。畢竟這東西和鹽一樣,消耗是一個定數,沒有大事情很少會有大宗買賣產生,自然市面上也不會有太多積存。
趙期昌道謝,一路回到白石墩宅中。
朱應奎第一次參觀趙期昌的書房,整個宅院很尋常的,還比不上城中平民院落。
趙期昌的書房裏,朱應奎、錢知府、戚繼光三人都翻看著,很多書籍都是成系列裝在一起的,一旁還有小木匣裝著趙期昌讀書筆記。
朱應奎找到了他親手編撰的《翼學編》,看著趙期昌筆跡:‘人性本惡,七情六欲難禁,堵不如疏。疏非不禁,當以‘忈’為示,心懷他人,如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爾。”
忈,仁的變體字,一個意思,兩個字字面意思都一樣,就是人不能只考慮自己,心裏要想著其他人,不能只顧自己。
那邊戚繼光拿著一冊兵書看著,只是隨意翻著,這是一套新兵書。看翻閱痕跡,這本書是趙期昌時常最喜歡翻閱的,是《六韜》。
私人筆記這類東西戚繼光也沒有翻,只是看了看就放下。
錢知府這段時間裏也算是把趙期昌底細摸清楚了,一個慘遭家庭傾覆的神童,一個自強不息不願意接受族裏施舍的神童,為了救生病的弟弟賣掉祖產,又不得不靠捕蛇、采藥為生。可依舊這樣,這神童依舊頑強不息,成長著,沒有被艱難生活所擊敗。
感慨,很是感慨,更多的是後悔。
他這個知府已經做了足足八年,治下有如此神童,竟然沒有消息傳到他耳朵裏。否則如此神童,豈能落到朱應奎手裏!
他錢氏一族也是趙宋開國時的王位諸侯,百家姓裏‘趙錢孫李’這個排序,可是他錢氏老祖宗排的!
雖說近來在士林官場上不甚得意,可名門資歷擺在那裏,家中子弟不行,扶植一個弟子充當官場代言人還是可以的。
趙期昌如此資質,他卻不知道,眼睜睜看著這孩子被生活所迫走上武人道路,他心中怎麽能平靜?
朱應奎看了幾冊筆記,撫須頗為暢快:“三郎可謂自學成材,為師主治《大學》仁德。兵學、法學、農學三項,有一知己精通。待三郎家業穩定後,三郎可去彼處進修。”
這一席話引得趙期昌道謝,讓錢知府眼珠子都紅了。人家在炫耀自己徒弟優秀,除了《大學》需要他朱應奎教導外,其他的趙期昌都可以獨力學習!
錢知府也道:“三郎啊,這人應該學些琴棋書畫以陶冶情操。將來有空閑到了江南,我錢氏一門交游廣泛,可引薦數位良師。”
戚繼光聽著眼皮子直跳,他現在還在吃父親留下來的老本,否則就別想與朱、錢二人一起進趙期昌書房。
趙期昌自然是連連道謝,一口一定。
朱應奎提筆,給趙期昌留下‘學以致用’四字墨寶,錢知府不甘落後,也留下‘文武兼備’四字墨寶,考察完趙期昌的學業,這才回到前院顯得稍微氣派一點的正房用餐。
至於戚繼光,他想留墨寶,也要看時候。平時私下沒關系,剛才那兩位一個是趙期昌師尊,一個是觀禮長者相當於師伯的存在,他有什麽資格?
論名望名望不夠,論資格也非長輩,硬要說上司,朱應奎、錢知府甩他一條街……
前院正房,朱應奎端著一碗乳白色魚湯,飲著,沒有食不語的說法,左右都不是需要客套的人,道:“去歲山東算上田斌夫婦造逆,一共就是四場戰事,而大同鎮更是一年兩叛。俺答、小王子等屢屢寇邊,邊軍也是拆了東墻補西墻,兵力捉襟見肘。聽聞朝廷又有對吐魯番動兵的意思,東南又有佛郎機人鬧事,端的是風雨飄渺,國事不寧。”
錢知府聽了也是一嘆:“東南那邊事情更為覆雜,西夷人裏荷蘭人、佛郎機人、倭寇、海盜、造亂土民,亂的一塌糊塗。”
他家裏的生意,也受了極大的幹擾,世道不寧已經越來越明顯,偏偏皇帝又是涼泵修道的,很多人都在討論大明的國祚問題。
朱應奎又飲一口魚湯,左右看戚繼光與趙期昌,道:“你二人年紀雖小,卻能任大事。今年年底,本官將調任中樞。而此番平亂各衛折損驚人,等本官忙完各衛之事,也就到了調離的時候。只希望你二人心懷天下蒼生,時刻砥礪,莫要自誤。”
“下官、弟子明白。”
朱應奎繼續說:“前朝武宗時期宿將遺留不多,這也是你們的機會。登州衛是一塊磨刀石,希望你二人磨劍十年,他日為國征伐,上報社稷,下安黎民,也給自己謀取一份富貴。莫要自誤,一定要步步走穩,莫要投機取巧。朝廷是大公之地,投機取巧受制於人不說,更無遠大前程可言!”
說著瞪目看向趙期昌:“三郎,你猝然發家,為師最擔心的就是你被奸商以錢財所動,授人以柄,遺禍終身!”
趙期昌拱手:“師尊安心,農為國本,也是人本。弟子缺錢糧,也會取之有道。”
朱應奎緩緩點頭,看向戚繼光:“戚公廉勇一世,戚家門風本官也是看的見摸得著的。戚將軍,令尊的功勳擺在那裏,君父是不會忘記的,朝廷也不會忘記。你守身嚴謹,終有繼承大任的一日。”
戚繼光拱手:“先父教誨入骨,元敬不敢遺忘分毫。”
朱應奎又是一嘆:“唉……就這樣吧,待秋後,我再來這裏看看。”
他實在是很忙,各衛損失那麽大,他要常駐各衛進行安撫,免得軍戶鬧出事情來。嚴峻的形勢擺在面前,那李孟一個小小鹽戶退伍槍手,若不是剿滅的快,極有可能引發糜爛山東上下各處的大戰事。
外虜找麻煩還好說,內部的禍亂最為致命,誰讓百姓身上的擔子那麽重!
朱應奎不是大族出身,更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純粹讀書人,他是隸籍錦衣衛的底層軍戶家庭出身,靠結交劉家兄弟才安穩讀書、考出一番功名,翻身做人的人。
他很清楚,大明朝的根基在衛所軍制敗壞後,底層的百姓,乃至是軍戶,就是極大的隱患所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朱應奎在衛所官、錢知府簇擁下,打量周圍地勢,道:“吾聽聞衛裏一直有話說是登州城與福山所之間缺乏有力據點。依本官看,朱高山一帶應該再設立一個備倭城。”
說著做手勢,瞥向戚繼光:“如此,登州衛沿海一線將連成一線,蛇頭、蛇腹、蛇尾俱全,而不似此時,有頭有尾卻無腰。”
戚繼光抱拳:“朱公,衛裏有此意久矣,可錢糧不充,上司不允,也是無可奈何。”
朱應奎一臉憂國憂民的肅重:“此事不可拖延,此番登州衛漲了面子,都司府那頭於情於理,斷然不會駁回。戚將軍回去後,上書一封,畢竟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麽能知道?”
這話讓後面的趙鼎明眉開眼笑,感覺渾身骨頭都輕了三兩三,這當師尊的就是會照顧弟子。
戚繼光應下,又訴苦:“可朱公,衛裏自去歲入秋至今已兩度出兵,錢糧損耗頗大。這事,就是都司府允了,估計也只能在夏收後開建,年內想來是無法完工的。”
朱應奎看向錢知府拱手:“常青兄,登州衛督管地方防務,地方平靖也是知府衙門責任之內的事情。不若開春後,由府衙門先行借支一批錢糧,待夏收後補上?”
錢知府故作猶豫,道:“既然事關地方防務,是公務所需,走登州衛的錢糧,與走府衙門的錢糧都是沒甚區別的。這樣吧,若是都司府準許後,府裏先期度支五千石,抽調徭役二千,做工三月。餘下的事情,待夏收後,由衛裏接手可好?”
朱應奎撫須,他也知道其中門道。若是府衙門借支,那借多少還多少,一幫人白幸苦。若是由府衙門墊一筆錢糧,那五千石發下來,看在他的面子上,也能有四千石。
道路邊,趙期昌已經動員二百餘人燒煮飯菜,靜靜等候。
看著登州衛捕倭軍先鋒馬隊百餘騎背插鮮紅赤旗緩緩壓來,倒也賞心悅目。
留下軍士一千五百餘人在路邊用餐,趙期昌領著大小頭目入白石墩。
經過一處叮叮當當作響的地方時,牛車上朱應奎擡手止住車輛,扭頭去看,只看水汽升騰看不清楚,但能見那邊三四百人忙著打造,遂下車,問:“三郎,如此之眾的匠戶,可是兵器不足?”
趙期昌攙著朱應奎左手,邊走邊說:“師尊,弟子家中猝然而起,這忙著春耕缺乏大量器具。這才假公濟私請來衛裏匠戶,打造耕具。”
朱應奎還是不放心,擔心趙期昌被劉磐糊弄,幫著打造大量兵器什麽的,反正劉磐是將他弄怕了。
走進了,見一筐斷裂的刀具被倒入熔爐中,四名壯士推拉風箱,青色火苗呼嘯。
朱應奎皺著眉,又走了幾步,見另一處匠戶敲打發紅的鐵模子,緩緩點頭:“造刀的鐵是好鐵,這麽打了犁頭豈不是可惜?”
趙期昌也看著犁頭,道:“師尊,弟子這一戰雖得了一個善戰的名頭,可家中子弟折損不少。兩三年內,弟子無心參戰,要太多兵器也無用。”
朱應奎扭頭看一眼趙期昌,今日趙期昌沒有穿甲,只是一襲未染色的粗布長袍,擡手搭在趙期昌肩上,緩緩道:“農為國本,亦是一家一戶之本。既然三郎要拓實家中基業,為師這裏旁的沒有,給你批五千斤鐵,算是一點心意。”
大明朝的鐵雖說管制不嚴,可也不是短時間內能進行的大宗買賣。畢竟這東西和鹽一樣,消耗是一個定數,沒有大事情很少會有大宗買賣產生,自然市面上也不會有太多積存。
趙期昌道謝,一路回到白石墩宅中。
朱應奎第一次參觀趙期昌的書房,整個宅院很尋常的,還比不上城中平民院落。
趙期昌的書房裏,朱應奎、錢知府、戚繼光三人都翻看著,很多書籍都是成系列裝在一起的,一旁還有小木匣裝著趙期昌讀書筆記。
朱應奎找到了他親手編撰的《翼學編》,看著趙期昌筆跡:‘人性本惡,七情六欲難禁,堵不如疏。疏非不禁,當以‘忈’為示,心懷他人,如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爾。”
忈,仁的變體字,一個意思,兩個字字面意思都一樣,就是人不能只考慮自己,心裏要想著其他人,不能只顧自己。
那邊戚繼光拿著一冊兵書看著,只是隨意翻著,這是一套新兵書。看翻閱痕跡,這本書是趙期昌時常最喜歡翻閱的,是《六韜》。
私人筆記這類東西戚繼光也沒有翻,只是看了看就放下。
錢知府這段時間裏也算是把趙期昌底細摸清楚了,一個慘遭家庭傾覆的神童,一個自強不息不願意接受族裏施舍的神童,為了救生病的弟弟賣掉祖產,又不得不靠捕蛇、采藥為生。可依舊這樣,這神童依舊頑強不息,成長著,沒有被艱難生活所擊敗。
感慨,很是感慨,更多的是後悔。
他這個知府已經做了足足八年,治下有如此神童,竟然沒有消息傳到他耳朵裏。否則如此神童,豈能落到朱應奎手裏!
他錢氏一族也是趙宋開國時的王位諸侯,百家姓裏‘趙錢孫李’這個排序,可是他錢氏老祖宗排的!
雖說近來在士林官場上不甚得意,可名門資歷擺在那裏,家中子弟不行,扶植一個弟子充當官場代言人還是可以的。
趙期昌如此資質,他卻不知道,眼睜睜看著這孩子被生活所迫走上武人道路,他心中怎麽能平靜?
朱應奎看了幾冊筆記,撫須頗為暢快:“三郎可謂自學成材,為師主治《大學》仁德。兵學、法學、農學三項,有一知己精通。待三郎家業穩定後,三郎可去彼處進修。”
這一席話引得趙期昌道謝,讓錢知府眼珠子都紅了。人家在炫耀自己徒弟優秀,除了《大學》需要他朱應奎教導外,其他的趙期昌都可以獨力學習!
錢知府也道:“三郎啊,這人應該學些琴棋書畫以陶冶情操。將來有空閑到了江南,我錢氏一門交游廣泛,可引薦數位良師。”
戚繼光聽著眼皮子直跳,他現在還在吃父親留下來的老本,否則就別想與朱、錢二人一起進趙期昌書房。
趙期昌自然是連連道謝,一口一定。
朱應奎提筆,給趙期昌留下‘學以致用’四字墨寶,錢知府不甘落後,也留下‘文武兼備’四字墨寶,考察完趙期昌的學業,這才回到前院顯得稍微氣派一點的正房用餐。
至於戚繼光,他想留墨寶,也要看時候。平時私下沒關系,剛才那兩位一個是趙期昌師尊,一個是觀禮長者相當於師伯的存在,他有什麽資格?
論名望名望不夠,論資格也非長輩,硬要說上司,朱應奎、錢知府甩他一條街……
前院正房,朱應奎端著一碗乳白色魚湯,飲著,沒有食不語的說法,左右都不是需要客套的人,道:“去歲山東算上田斌夫婦造逆,一共就是四場戰事,而大同鎮更是一年兩叛。俺答、小王子等屢屢寇邊,邊軍也是拆了東墻補西墻,兵力捉襟見肘。聽聞朝廷又有對吐魯番動兵的意思,東南又有佛郎機人鬧事,端的是風雨飄渺,國事不寧。”
錢知府聽了也是一嘆:“東南那邊事情更為覆雜,西夷人裏荷蘭人、佛郎機人、倭寇、海盜、造亂土民,亂的一塌糊塗。”
他家裏的生意,也受了極大的幹擾,世道不寧已經越來越明顯,偏偏皇帝又是涼泵修道的,很多人都在討論大明的國祚問題。
朱應奎又飲一口魚湯,左右看戚繼光與趙期昌,道:“你二人年紀雖小,卻能任大事。今年年底,本官將調任中樞。而此番平亂各衛折損驚人,等本官忙完各衛之事,也就到了調離的時候。只希望你二人心懷天下蒼生,時刻砥礪,莫要自誤。”
“下官、弟子明白。”
朱應奎繼續說:“前朝武宗時期宿將遺留不多,這也是你們的機會。登州衛是一塊磨刀石,希望你二人磨劍十年,他日為國征伐,上報社稷,下安黎民,也給自己謀取一份富貴。莫要自誤,一定要步步走穩,莫要投機取巧。朝廷是大公之地,投機取巧受制於人不說,更無遠大前程可言!”
說著瞪目看向趙期昌:“三郎,你猝然發家,為師最擔心的就是你被奸商以錢財所動,授人以柄,遺禍終身!”
趙期昌拱手:“師尊安心,農為國本,也是人本。弟子缺錢糧,也會取之有道。”
朱應奎緩緩點頭,看向戚繼光:“戚公廉勇一世,戚家門風本官也是看的見摸得著的。戚將軍,令尊的功勳擺在那裏,君父是不會忘記的,朝廷也不會忘記。你守身嚴謹,終有繼承大任的一日。”
戚繼光拱手:“先父教誨入骨,元敬不敢遺忘分毫。”
朱應奎又是一嘆:“唉……就這樣吧,待秋後,我再來這裏看看。”
他實在是很忙,各衛損失那麽大,他要常駐各衛進行安撫,免得軍戶鬧出事情來。嚴峻的形勢擺在面前,那李孟一個小小鹽戶退伍槍手,若不是剿滅的快,極有可能引發糜爛山東上下各處的大戰事。
外虜找麻煩還好說,內部的禍亂最為致命,誰讓百姓身上的擔子那麽重!
朱應奎不是大族出身,更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純粹讀書人,他是隸籍錦衣衛的底層軍戶家庭出身,靠結交劉家兄弟才安穩讀書、考出一番功名,翻身做人的人。
他很清楚,大明朝的根基在衛所軍制敗壞後,底層的百姓,乃至是軍戶,就是極大的隱患所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