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楊家店山民
關燈
小
中
大
九月初八,趙期昌騎馬,劉瘸子駕車,車裏載著慶童和婢女孫孟娘,一行人在劉家旺趕了個早集。兩斤沿途餵馬用的豆子換了一斤足足十個小柿子,就調轉車頭往萊山趕去。
萊山在黃縣南,黃縣在登州城西七十裏。萊山可能大夥不熟悉,王屋山就在這一片。
萊山周邊趙期昌不陌生,他以前從登州步行往來一趟萊山需要三天時間。現在駕著牛車,來回兩日功夫就足夠了。
一路走山路,從龍山東邊進入,抄過龍山南部一直沿著延綿山路,大約天黑時就能抵達萊山。從這條路到楊家店,是一條踩熟了土路,是山民外出趕集的主要道路之一。
楊家店也是集會所在,十日三次,是中左千戶所唯一一個集會所在。但人不多,能在這裏趕集的山民,寧願多走幾十裏路去中所或者劉家旺趕集。
在楊家店趕集,對山民來說價錢不公道。
龍山一帶上月有打柴軍戶喪命虎口,所以沿途也不做停留,趕在晌午前抵達楊家店歇腳。
楊家店也是一個百戶寨,隸屬於中左千戶所。這裏以後會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大辛店。請務必記住這個名字,很重要。
管事百戶不在,留守的是總旗甲長,姓劉,是個矮個黑瘦卻留著大胡子的中年人。
這位劉甲長很是熱情,打發寨裏少年打草餵食牛馬,拉著趙期昌到自家院子裏做客。
這裏已經是大山深處,人煙稀少的地方永遠不要過度高估法律、道德之類的事情。別說現在這種世道,就是後世戈壁荒野裏野游,讓本地人弄死的事情也多了去。
慶童全副武裝,右手提槍左手按著刀柄,耀武揚威緊跟著趙期昌。這一路出來,趙期昌去萊山拜訪朋友是一件事,順帶打獵、放松心情也是一件事。自然,安全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立在平緩山坡的楊家店百戶寨周邊有大片較為平坦的土地,山裏情況就是這樣,平闊地形較大的地方必然有聚落,生存壓力下山民會努力利用每一分地形上的優勢。
這位劉甲長家中條件不錯,院子裏還養著一群到處啄食的雞。站在院子裏俯視周邊田野平地,趙期昌看見各處分布著不下二十來匹馬在悠閑吃草,竟然沒有人看管。
頓時心裏就一緊,在山裏閑散放養馬匹,說明什麽?
說明寨子裏的人有馬戶編制,也有這個依仗、底氣,說明閑散的馬匹在外面沒人敢動!歸根結底就是有底氣,這底氣不言而喻,在山東這地界擺明了人家是黑白通吃。
他以前就沒來過楊家店,他走的是登州、黃縣、萊山路線,是走官路繞圈子的安全路線。這回走的是紅石山、楊家店、萊山路線,是新路線,是山路。
紅石山還有一個官方名字,叫做朱高山。朱高山的範疇更大一點,囊括紅石山,與夾在白石墩、劉家旺之間的幾座丘陵石山。
這位劉甲長招呼自家閨女燒水,跟來的孫孟娘去搭手,趙期昌進入劉家正房,也就是一間稍微氣派一點的土房子。
慶童拄著紅纓槍,另一手叉腰立在門前,勇字盔遮住方正、冷酷的雙眸。那麽一絲不茍站著,反倒惹著劉家十二三的閨女再三回頭偷望。
唔,永遠永遠不要以為山裏的少女就跟白紙一樣,某些事情她們可格外的大膽、主動。
屋裏,趙期昌脫了靴子盤坐在炕上,看著忙碌的劉甲長道:“楊家店占了一個好地方呀,咱在萊山那邊混了近三年,各處村落能有楊家店這種地利的,十中無一,甚是難得。”
“三爺有眼界,說到底楊家店這裏還是老祖宗爭氣。再說了,這地方不好也不會設立軍寨。”
劉甲長拿著竹筒過來,將有年頭的茶葉小心翼翼抖入茶碗,兩副白瓷紅梅壽字茶碗擺在炕桌上,劉甲長又端來一盤還沒曬好的紅棗坐在炕邊說著:“三爺的名聲,小老兒在這山溝溝裏也聽說過。旁的咱不說,光三爺能拉扯兩個幼弟活在城裏,就憑這份本事,就讓山裏不少漢子羞愧。”
趙期昌接住棗咬一口嚼著,笑道:“老兄過譽了,還是衛裏人照顧,不然我趙三何德何能能在城裏立足?”
府城的看不起縣城的,縣城裏的看不起鄉下的,鄉裏街上的還看不起外圍的更看不起村裏的,村裏的還看不起山裏的。
從居追境上來說,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條存在於血脈裏奮鬥目標。稍稍有點野心本事的,就會順著這個階梯奮鬥。
活在城裏的百姓,基本上與活在山裏的山民不會有什麽交結,在婚姻方面更為顯著。
“三爺謙虛了,就說三爺那本事、心性、膽量,我楊家店三百餘戶千來漢子,又有幾個能幹的來三爺的活計?”
劉甲長伸出手掌擺著,滿是老繭,尤其是虎口、拇指、食指的繭子,稍顯粗大的食指骨節在趙期昌視線中晃著,這劉甲長的本事,恐怕當個甲長真的是屈才了。
趙期昌只是抿嘴低頭笑笑稍顯自得,擡頭看著劉甲長斂去笑容:“今日咱入山,劉老哥如此熱情,委實讓咱想不明白。都是衛裏吃刀口飯的,老哥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劉甲長笑容更甚咧著嘴大黃牙,伸出大拇指:“三爺爽快,小老兒也就不繞圈子了。是這樣的,聽說衛裏進行城東開荒大計,這是造福子孫的功德大事!”
緩緩斂去笑容,劉甲長也收腿盤坐在炕上,頭半垂著:“三爺也知山裏漢子苦,田地貧瘠不養活人,要麽餓死要麽走出去,再要麽幹見不得光的營生。我楊家店出去的漢子,多跟著陳三爺吃飯。如今世道不好,陳三爺那裏各處有漢子投奔,也不差我楊家店的人。”
趙期昌端起茶碗吹了吹,水霧彌漫點著頭,應景一句毫無意義:“世道的確不好,聽五哥說江湖上的飯也越發的不好吃。”
劉甲長點著頭,左臂指著屋內道:“山裏人刨山吃飯,三爺也見著了,小老兒家中空蕩蕩的,渾家領著大丫、兒媳天沒亮就出去采藥,家裏老大外出投軍在淮安府,老二跟著陳三爺做事,老三、老四沒個去處,過幾年一一成家都是破家的大事。”
難道要給自己塞人?
趙期昌不認為自己現在在登州地面有如此大名望,點著頭直接問:“各家有各家的苦,也有各家的活法。劉老哥有話一並說,可是有用得著我趙三的地方?”
擡頭訕笑,劉甲長道:“小老兒也聽了衛裏人言語,知道三爺家中為難,也知道三爺不便。若是三爺瞧得上我楊家店的漢子,願意給我楊家店漢子一條活路,我楊家店的漢子,以後就聽三爺的話。”
山裏有山裏的規矩,可山裏產出就那麽點,必須走出去部分人才能養活剩下的人。走出山裏,就不能講山裏的規矩,要適應外頭的規矩,衛裏的規矩。
還是瞅上自家手裏握著的那大批還未開墾的荒地處置權,趙期昌努嘴揚揚下巴:“仔細說說。”
“唉,三爺吃棗。”
遞來過去一把棗,劉甲長看著趙期昌,雙目閃亮甚有神采:“衛裏各家與三爺要土,無非是花錢買土自家開墾。再多的錢也有花完的一日,可土地是年年有產出的搖錢樹。這道理小老兒懂的,我楊家店要錢沒有,有的只剩下人。若是三爺不嫌棄,我楊家店出去的漢子幫著三爺開墾,地還是三爺的,只求三爺許可我楊家店世代租種。”
趙期昌名下的荒地現在除了白石墩外,還有八角嘴、劉家旺這兩塊。不算低矮丘陵中不方便統計的山田,平地上目前能開出八十頃左右,名義上這八十頃的實打實的地皮只是三十頃。
這還不算劉家旺以東,灤河口以西這名義上的五十頃,這五十頃完全開墾後,足足能有二百頃。要知道,這片區域特指官道兩側,還沒算南部山區。南部山區一直沒有規劃轄區,也能開出不少山田。
有一點很簡單的計算方式擺在面前,那就是長寬各一裏的平地,就有五頃地。一裏三百六十步、一百八十丈,名義上的土地趙期昌也只是派人初步步測,只會多不會少!
他現在連白石墩開發都有心無力,更別說十倍於白石墩的土地。
劉甲長的這話趙期昌不奇怪,嚼著棗緩緩說:“你們中左所的於家,與我有仇想來各處也是知道這事的。於家就開出劉老哥這樣的條件,他家出人幫著開田,田地歸我趙家,於家交租子。”
劉甲長雙眸盯著趙期昌笑道:“這事小老兒也聽說了,於家是一成五的租子。我楊家店這邊,願意給三爺兩成的租子。”
趙期昌笑笑:“容我在想想,這事咱也要與大房、張家那邊談談,非是一人所能定的事情。”
“這是應該的,若是三爺瞧得起我楊家寨,就請給個準話,小老兒這裏也好早做準備。”
兩成租子實在是太低了,因為這是衛裏不報備的軍田,縣衙門想管礙於衛裏也管不到的地盤。給衙門繳稅,說是兩成,各種雜稅下來接近四成。
只要趙期昌點頭,楊家店的人每年只需要給趙期昌兩成租子再無他們什麽事。中左千戶所在衛裏攤派的又是屯軍差事,沒有征發徭役的說法。
所以楊家店走出去的軍餘種地,繳給趙期昌兩成租子後,連衛裏的徭役都可以不做。這種待遇已經是頂好的了,只是相對於其他平頭百姓而言。
趙期昌總感覺自己不點頭,這老混蛋會在山裏給自己長點教訓。謀財害命說不上,安排山匪再來一次仗義出手之類的自導自演戲碼,不是難度多高的東西。
“於家那邊就是白給錢,咱也不會要。楊家店不同於於家,兩成租子咱可以接受。楊家店這邊,咱最多撥出二十頃地,都是兩成的租子。但有個條件,一頃地出一丁,農閑時在我那裏操訓,戰時充任輔軍、幫閑。若是能吃苦耐勞的,咱能收到家中,管吃管住管一輩子生老病死。”
他家家生子的待遇也在衛裏流傳開了,雖然每天都要幹活,可架不住三頓飯管飽。對於幹活,這年頭人不抗拒。生存的壓力能讓每個人喜歡幹活,只要能活下去,更別說幹活後,能吃飽肚子還能解決婚姻大事。
更難得的是趙期昌不逼著下面人做完不成的事情,分派的差事不為難人,能讓下面人喘口氣;答應的三餐管飽更是一頓不少,所以他的名聲非常好。
否則多壓榨下面人一點提高效率,少給一頓飯降低支出,一增一減完全是兩種局面。
劉甲長不認為一頃地出一丁是麻煩,反倒是好事。農閑時找不到工作,那就只能坐吃山空。在趙期昌那裏操訓,有事情幹能練一身本事不說,還能蹭飯,等於是福利!
有些不甘心道:“二十頃,少了點……”
巨大的觀念差距擺在這裏,趙期昌認為逼著佃戶出丁已經很過分了,可他體會不了山民的艱難。衛裏的破落戶敢跟趙期昌講條件,山裏的人可沒那麽多要求,他們要求的更少,更容易滿足。
趙期昌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在土地承包開發的路子上走多遠,走出一條多恐怖的路子。一條讓他只能一直走下去,停步就必死無疑的路。一條他走通,其他地主絕對會死絕的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萊山在黃縣南,黃縣在登州城西七十裏。萊山可能大夥不熟悉,王屋山就在這一片。
萊山周邊趙期昌不陌生,他以前從登州步行往來一趟萊山需要三天時間。現在駕著牛車,來回兩日功夫就足夠了。
一路走山路,從龍山東邊進入,抄過龍山南部一直沿著延綿山路,大約天黑時就能抵達萊山。從這條路到楊家店,是一條踩熟了土路,是山民外出趕集的主要道路之一。
楊家店也是集會所在,十日三次,是中左千戶所唯一一個集會所在。但人不多,能在這裏趕集的山民,寧願多走幾十裏路去中所或者劉家旺趕集。
在楊家店趕集,對山民來說價錢不公道。
龍山一帶上月有打柴軍戶喪命虎口,所以沿途也不做停留,趕在晌午前抵達楊家店歇腳。
楊家店也是一個百戶寨,隸屬於中左千戶所。這裏以後會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大辛店。請務必記住這個名字,很重要。
管事百戶不在,留守的是總旗甲長,姓劉,是個矮個黑瘦卻留著大胡子的中年人。
這位劉甲長很是熱情,打發寨裏少年打草餵食牛馬,拉著趙期昌到自家院子裏做客。
這裏已經是大山深處,人煙稀少的地方永遠不要過度高估法律、道德之類的事情。別說現在這種世道,就是後世戈壁荒野裏野游,讓本地人弄死的事情也多了去。
慶童全副武裝,右手提槍左手按著刀柄,耀武揚威緊跟著趙期昌。這一路出來,趙期昌去萊山拜訪朋友是一件事,順帶打獵、放松心情也是一件事。自然,安全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立在平緩山坡的楊家店百戶寨周邊有大片較為平坦的土地,山裏情況就是這樣,平闊地形較大的地方必然有聚落,生存壓力下山民會努力利用每一分地形上的優勢。
這位劉甲長家中條件不錯,院子裏還養著一群到處啄食的雞。站在院子裏俯視周邊田野平地,趙期昌看見各處分布著不下二十來匹馬在悠閑吃草,竟然沒有人看管。
頓時心裏就一緊,在山裏閑散放養馬匹,說明什麽?
說明寨子裏的人有馬戶編制,也有這個依仗、底氣,說明閑散的馬匹在外面沒人敢動!歸根結底就是有底氣,這底氣不言而喻,在山東這地界擺明了人家是黑白通吃。
他以前就沒來過楊家店,他走的是登州、黃縣、萊山路線,是走官路繞圈子的安全路線。這回走的是紅石山、楊家店、萊山路線,是新路線,是山路。
紅石山還有一個官方名字,叫做朱高山。朱高山的範疇更大一點,囊括紅石山,與夾在白石墩、劉家旺之間的幾座丘陵石山。
這位劉甲長招呼自家閨女燒水,跟來的孫孟娘去搭手,趙期昌進入劉家正房,也就是一間稍微氣派一點的土房子。
慶童拄著紅纓槍,另一手叉腰立在門前,勇字盔遮住方正、冷酷的雙眸。那麽一絲不茍站著,反倒惹著劉家十二三的閨女再三回頭偷望。
唔,永遠永遠不要以為山裏的少女就跟白紙一樣,某些事情她們可格外的大膽、主動。
屋裏,趙期昌脫了靴子盤坐在炕上,看著忙碌的劉甲長道:“楊家店占了一個好地方呀,咱在萊山那邊混了近三年,各處村落能有楊家店這種地利的,十中無一,甚是難得。”
“三爺有眼界,說到底楊家店這裏還是老祖宗爭氣。再說了,這地方不好也不會設立軍寨。”
劉甲長拿著竹筒過來,將有年頭的茶葉小心翼翼抖入茶碗,兩副白瓷紅梅壽字茶碗擺在炕桌上,劉甲長又端來一盤還沒曬好的紅棗坐在炕邊說著:“三爺的名聲,小老兒在這山溝溝裏也聽說過。旁的咱不說,光三爺能拉扯兩個幼弟活在城裏,就憑這份本事,就讓山裏不少漢子羞愧。”
趙期昌接住棗咬一口嚼著,笑道:“老兄過譽了,還是衛裏人照顧,不然我趙三何德何能能在城裏立足?”
府城的看不起縣城的,縣城裏的看不起鄉下的,鄉裏街上的還看不起外圍的更看不起村裏的,村裏的還看不起山裏的。
從居追境上來說,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條存在於血脈裏奮鬥目標。稍稍有點野心本事的,就會順著這個階梯奮鬥。
活在城裏的百姓,基本上與活在山裏的山民不會有什麽交結,在婚姻方面更為顯著。
“三爺謙虛了,就說三爺那本事、心性、膽量,我楊家店三百餘戶千來漢子,又有幾個能幹的來三爺的活計?”
劉甲長伸出手掌擺著,滿是老繭,尤其是虎口、拇指、食指的繭子,稍顯粗大的食指骨節在趙期昌視線中晃著,這劉甲長的本事,恐怕當個甲長真的是屈才了。
趙期昌只是抿嘴低頭笑笑稍顯自得,擡頭看著劉甲長斂去笑容:“今日咱入山,劉老哥如此熱情,委實讓咱想不明白。都是衛裏吃刀口飯的,老哥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劉甲長笑容更甚咧著嘴大黃牙,伸出大拇指:“三爺爽快,小老兒也就不繞圈子了。是這樣的,聽說衛裏進行城東開荒大計,這是造福子孫的功德大事!”
緩緩斂去笑容,劉甲長也收腿盤坐在炕上,頭半垂著:“三爺也知山裏漢子苦,田地貧瘠不養活人,要麽餓死要麽走出去,再要麽幹見不得光的營生。我楊家店出去的漢子,多跟著陳三爺吃飯。如今世道不好,陳三爺那裏各處有漢子投奔,也不差我楊家店的人。”
趙期昌端起茶碗吹了吹,水霧彌漫點著頭,應景一句毫無意義:“世道的確不好,聽五哥說江湖上的飯也越發的不好吃。”
劉甲長點著頭,左臂指著屋內道:“山裏人刨山吃飯,三爺也見著了,小老兒家中空蕩蕩的,渾家領著大丫、兒媳天沒亮就出去采藥,家裏老大外出投軍在淮安府,老二跟著陳三爺做事,老三、老四沒個去處,過幾年一一成家都是破家的大事。”
難道要給自己塞人?
趙期昌不認為自己現在在登州地面有如此大名望,點著頭直接問:“各家有各家的苦,也有各家的活法。劉老哥有話一並說,可是有用得著我趙三的地方?”
擡頭訕笑,劉甲長道:“小老兒也聽了衛裏人言語,知道三爺家中為難,也知道三爺不便。若是三爺瞧得上我楊家店的漢子,願意給我楊家店漢子一條活路,我楊家店的漢子,以後就聽三爺的話。”
山裏有山裏的規矩,可山裏產出就那麽點,必須走出去部分人才能養活剩下的人。走出山裏,就不能講山裏的規矩,要適應外頭的規矩,衛裏的規矩。
還是瞅上自家手裏握著的那大批還未開墾的荒地處置權,趙期昌努嘴揚揚下巴:“仔細說說。”
“唉,三爺吃棗。”
遞來過去一把棗,劉甲長看著趙期昌,雙目閃亮甚有神采:“衛裏各家與三爺要土,無非是花錢買土自家開墾。再多的錢也有花完的一日,可土地是年年有產出的搖錢樹。這道理小老兒懂的,我楊家店要錢沒有,有的只剩下人。若是三爺不嫌棄,我楊家店出去的漢子幫著三爺開墾,地還是三爺的,只求三爺許可我楊家店世代租種。”
趙期昌名下的荒地現在除了白石墩外,還有八角嘴、劉家旺這兩塊。不算低矮丘陵中不方便統計的山田,平地上目前能開出八十頃左右,名義上這八十頃的實打實的地皮只是三十頃。
這還不算劉家旺以東,灤河口以西這名義上的五十頃,這五十頃完全開墾後,足足能有二百頃。要知道,這片區域特指官道兩側,還沒算南部山區。南部山區一直沒有規劃轄區,也能開出不少山田。
有一點很簡單的計算方式擺在面前,那就是長寬各一裏的平地,就有五頃地。一裏三百六十步、一百八十丈,名義上的土地趙期昌也只是派人初步步測,只會多不會少!
他現在連白石墩開發都有心無力,更別說十倍於白石墩的土地。
劉甲長的這話趙期昌不奇怪,嚼著棗緩緩說:“你們中左所的於家,與我有仇想來各處也是知道這事的。於家就開出劉老哥這樣的條件,他家出人幫著開田,田地歸我趙家,於家交租子。”
劉甲長雙眸盯著趙期昌笑道:“這事小老兒也聽說了,於家是一成五的租子。我楊家店這邊,願意給三爺兩成的租子。”
趙期昌笑笑:“容我在想想,這事咱也要與大房、張家那邊談談,非是一人所能定的事情。”
“這是應該的,若是三爺瞧得起我楊家寨,就請給個準話,小老兒這裏也好早做準備。”
兩成租子實在是太低了,因為這是衛裏不報備的軍田,縣衙門想管礙於衛裏也管不到的地盤。給衙門繳稅,說是兩成,各種雜稅下來接近四成。
只要趙期昌點頭,楊家店的人每年只需要給趙期昌兩成租子再無他們什麽事。中左千戶所在衛裏攤派的又是屯軍差事,沒有征發徭役的說法。
所以楊家店走出去的軍餘種地,繳給趙期昌兩成租子後,連衛裏的徭役都可以不做。這種待遇已經是頂好的了,只是相對於其他平頭百姓而言。
趙期昌總感覺自己不點頭,這老混蛋會在山裏給自己長點教訓。謀財害命說不上,安排山匪再來一次仗義出手之類的自導自演戲碼,不是難度多高的東西。
“於家那邊就是白給錢,咱也不會要。楊家店不同於於家,兩成租子咱可以接受。楊家店這邊,咱最多撥出二十頃地,都是兩成的租子。但有個條件,一頃地出一丁,農閑時在我那裏操訓,戰時充任輔軍、幫閑。若是能吃苦耐勞的,咱能收到家中,管吃管住管一輩子生老病死。”
他家家生子的待遇也在衛裏流傳開了,雖然每天都要幹活,可架不住三頓飯管飽。對於幹活,這年頭人不抗拒。生存的壓力能讓每個人喜歡幹活,只要能活下去,更別說幹活後,能吃飽肚子還能解決婚姻大事。
更難得的是趙期昌不逼著下面人做完不成的事情,分派的差事不為難人,能讓下面人喘口氣;答應的三餐管飽更是一頓不少,所以他的名聲非常好。
否則多壓榨下面人一點提高效率,少給一頓飯降低支出,一增一減完全是兩種局面。
劉甲長不認為一頃地出一丁是麻煩,反倒是好事。農閑時找不到工作,那就只能坐吃山空。在趙期昌那裏操訓,有事情幹能練一身本事不說,還能蹭飯,等於是福利!
有些不甘心道:“二十頃,少了點……”
巨大的觀念差距擺在這裏,趙期昌認為逼著佃戶出丁已經很過分了,可他體會不了山民的艱難。衛裏的破落戶敢跟趙期昌講條件,山裏的人可沒那麽多要求,他們要求的更少,更容易滿足。
趙期昌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在土地承包開發的路子上走多遠,走出一條多恐怖的路子。一條讓他只能一直走下去,停步就必死無疑的路。一條他走通,其他地主絕對會死絕的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