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的劇情就是在這樣一個異常貼近現實的世界中展開的。 (2)
關燈
小
中
大
一種更深層次的聯系,這種聯系可以讓人在死亡的瞬間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魔網,此後,可以讓智腦為自己準備一個克隆體以承載上傳的意識,從而實現覆活。但是每次上傳對於意識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傷害,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意識大約只能支持三次上傳,之後就只能無奈的消散了。據說智腦有辦法可以增強一個人的意識強度,能夠支持更多次的上傳,只是這樣做需要消耗海量的精神力,只有功勳卓著的戰士才有資格享受這樣的待遇。
用玩家們的話說就是:玩家可以覆活,只是死時身上物品裝備和身體強化全部清空,而且每個賬號只能覆活三次,消耗完次數就只能刪號重來。可以用功勳點兌換額外覆活次數,不過很貴,非絕頂高手支付不起。
在這樣的設定下,每一次死亡對於玩家來說都是極為慘痛的經歷,刪號重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幾乎都是家常便飯。好在功勳點在現實裏也可以用來提高福利等級,而且不會像游戲裏一樣因為刪號而清空,大約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才會忍受游戲中那如家常便飯般的死亡。
只是忍受終究也只是忍受,真實的游戲世界也讓死亡的感覺變得異常真實,而覆活和重新建號也只是讓人有了更多的死亡次數,積累更多的死亡經驗而已。
被口器咬死、被骨刃刺死;被雷獸將下半身踩成肉泥,痛苦的掙紮良久之後方才死去;被困在削成人棍的失控機甲中無法脫離,在發動機過載的高溫炙烤中逐漸熟透;被寄生孢子麻痹了神經之後,等待著全身血肉逐漸潰爛而死;□□擾腦蟲和臨時魔網之間的精神沖擊餘波卷入,意識崩潰而死;被腦蟲突破精神防壁,控制身體殺向戰友,受炮火轟擊而死;被蟲子們咬斷手腳生擒之後,帶回母巢當做蟲糧,零碎的一口口咬死……
每一次的死亡,都是那麽的慘、那麽的疼。
無數次這樣被蟲族殺死之後,誰還能笑著面對蟲子們呢?
在這樣的群體心理作用下,在發現了蟲族的母星火星之後,覆仇反攻的呼喊,很自然的成為了游戲內外人們的主流意願。
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面對一個比地底和水下還要陌生得多的環境,那就是——外太空。
作者有話要說: 連更以謝天下第二彈
☆、間幕三
這個獨一無二史無前例的、由三大智腦共同設計傾力打造、並動用聯合網絡超過一半的計算資源全力運作的推衍現實游戲,它的名字一直為人所詬病:發生在這麽一個小小的地球上的局部戰爭,也配得上“銀河英雄傳說”之名嗎?
直到第二篇章開啟,才算是初步緩解了人們心中的疑惑,因為游戲的世界裏出現了第二顆星球。
我們一直知道蟲族有一個最高指揮者,也一直以為就是那只在第一篇章落幕的最後時刻被推倒的那只母蟲。但實際上,直到第二篇章展開之後我們才發現,那只母蟲也不過只是真正蟲族主宰的一個□□。真正的主宰,位於游戲世界新出現的星球——火星上,那是一個完全被蟲族掌控的星球,那是一個與人類迥然不同的智慧文明。
是的,文明。
在第一篇章裏,蟲族的身份是敵人,是反派,是野蠻的侵略者,是文明的毀滅者。但在第二篇章開場動畫的解說中,我們愕然發現,那只是我們從人類這樣的狹小視角中得到的片面印象而已。
以第三智腦的名義,蟲族是一個與人類文明地位完全對等的,未知、神秘而獨立的智慧文明。蟲族的所有行為,在這個前提下,都逐漸有了更新穎、更全面、更合理的解釋:
對於人類那剛剛開始仰望星空的稚嫩文明來說,外太空是一個無比陌生的環境。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即使是地底抑或水下,那也只是這個房子裏那些非居住用空間,就像鍋爐、下水道或者通風管,終究還是我們的家的一部分。
但是外太空不同,對於人類來說,那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家門。面對這樣的初次體驗,面對如此空曠而貧瘠的空間,人們以往的一切經驗都變得無所適從。
改造機甲曾經有一個盛行一時的分支流派,那就是放棄隨機駕駛員,用遠程操縱的方式控制機甲或者其他武器裝備。
機甲為什麽一定要配駕駛艙呢?限於駕駛員的身體承受能力,機甲就無法做出一些過於劇烈的機動動作,以這樣降低技術指標作為代價,隨機駕駛員究竟能為機甲作戰帶來什麽好處呢?
如果是早期的機甲,駕駛員還需要用自己的感官來體察戰場環境的細微變化,這樣的配置或許還有些道理。但現在,完善的精神信號傳感技術,只需要通過各種傳感器來收集數據,甚至連機身微妙的震顫都可以完美的呈現,在這樣的技術條件下,在駕駛艙裏還是在後方遙控,有什麽區別呢?
因此,相當多的技術宅選擇了這個遙控武裝分支。重量更輕載彈量更大,更靈活機動還不需要太在意自身安全,必要時還可以化身自爆炸彈,只要能夠保證戰場電磁通訊環境,並忍受微不足道的操作延遲,遠程操縱的無人機甲武裝,戰鬥力明明是遠高於有駕駛員的機甲的。
其實也不僅限於改造機甲流,人體改造流也有制造肉體傀儡身外化身玩角色扮演的,生物機械流也有增加遠程控制端口玩即時戰略的。想要在靈活應對的同時保障自身安全,遙控武裝是一種在各式技術宅中都相當流行的思路。
但很可惜,在外太空這個思路不再適用。
在大氣層中,空氣阻力、氣流擾動,乃至高速運動下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熱,都是限制速度的枷鎖屏障。將戰鬥單位的速度拉高到超過某個界限之後,就是很不經濟的——那是只有一去不回的子彈、導彈、激光束才會做的事。
但在空曠的太空中,維持速度是沒有任何損耗的,只有改變速度——數值或者方向——才會消耗能量,因此,只要不考慮減速回程,外太空飛行器可以持續的、幾乎無限的加速。
理論上,外太空飛行器的速度至少要超過第一宇宙速度,那就是每秒7.9公裏.但這只是母艦、空間站甚至探測衛星的速度下限,真正的作戰單位速度必然遠高於此,依航行目標的不同,幾十上百公裏的秒速,即使是作為初涉太空的人類文明,也可以輕松做到的。
在這種前提下,戰場的前線後方之類的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在地面戰場,有各種障礙物遮掩,很少會發生幾十上百公裏尺度上的戰鬥,甚至地表曲率直接決定了,達到一定距離就一定處在視野之外,無法直接發動攻擊。
但在空曠的太空中,即使是上萬公裏,那也是能輕易被直接看見或者用探測器觀察到的,完全算不上是安全的大後方。
毫無遮掩的躲在距離交戰地點幾百上千公裏的地方玩遙控,那和身處第一線沒有任何區別,敵人可以在最多幾分鐘之內將你納入攻擊範圍。
但再遠也就失去遙控的意義了。
遠程操控,無論是電磁信號還是精神信號,其傳輸速度終究是要受限於光速的,三百公裏,信息延遲下限就是一毫秒千分之一秒,三千公裏就是百分之一秒,三萬公裏就是十分之一秒。而即使是千分之一秒,在百公裏秒速下的偏差範圍,就已經足以讓遠程操控失去及時準確的特質。
因此,這種戰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除非是在安全的太空堡壘要塞附近,或者地勢覆雜的小行星帶,否則,遙控武裝就失去了“在靈活應對的同時保障操控者安全”這樣的存在價值。在太空中,要麽,進入駕駛艙中親自操作,要麽,交給機械智能自主判斷。
人體改造流派的一個重要賣點,就是可以讓戰士擁有近乎本能的、自由釋放和隨意操控魔法乃至能量的能力。
但在貧瘠的太空中,這是做不到的。
魔法,乃至一切高等能量反應現象,根據哈利波特開創的理論,都是由精神力量引導環境中的能量微生物、以特定的振動頻率構成特定的幾何結構,從而引發的宏觀能量現象。就好像,無數微小的基本粒子聚合起來,才能引發肉眼可見的宏觀物理現象。
如果沒有足夠的基本粒子,宏觀物質自然無從談起;類似的,如果沒有了足夠的能量微生物,絕大多數魔法現象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地球上當然彌漫著豐富的能量微生物,但其分布也並不均勻,在一些環境覆雜極端的地點存在著能量微生物濃度過高或是過低的情況,這兩種地區被我們稱為魔法狂暴區域和死魔法區。在前一類地點最好不要施展魔法,因為產生的能量反應是隨機、暴烈和無法控制的,而在後一類地點,放心你是完全無法釋放魔法的。
而外太空,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死魔法區,在那個連基本粒子都幾乎沒有的真空領域,當然是不存在能量微生物的——那裏簡直連能量都沒有。
在這樣的環境裏,除了純粹的精神魔法,以及消耗自身儲備的少量能量微生物之外,原本魔武雙修的強者們,似乎就只能轉職筋肉戰士了。
生物機械流派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可以充分而廣泛的利用環境資源,在短時間內制造海量的戰鬥單位。
但在貧瘠的太空中,這也是做不到的。
即使是地面上最荒涼的沙漠,那裏缺乏的也只是有機物而已,無機物和礦物質依然是極大豐富的,只要略微調整生物機械的食譜,就能輕松生存大量繁殖。
具備這樣的能力,讓蟲族和生物機械部隊幾乎完全沒有後勤的概念,需要的一切資源都可以就地籌措,直接從環境中提取;出現損傷故障自己愈合維修,無法恢覆的主動降解成資源供其他單位使用。部隊的某種消耗性資源瀕臨枯竭,進而等待後方大本營運送補給,這種後勤行為是完全不會出現的——蟲子們只會派出更多的戰鬥部隊。
這種曾經令人類耳目一新的戰鬥方式,可以把絕大多數戰場環境變成自己的主場,從某種意義上講,當真是一種完美的戰法。
但在太空中,那裏甚至連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都少的可憐,生物體光是維持組成自身的物質不要散逸就竭盡全力了,根本談不上利用環境資源。
即使是精通生物技術的蟲族,也只是將休眠的母蟲送入太空,跨越漫長的距離來到地球後才蘇醒,想要在真空中做出什麽覆雜的戰術動作,就算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極其不經濟的。
這裏除了星光什麽都沒有,不管是旅行還是打仗,請自帶幹糧。
可以適應絕大多數環境的物種,是不是會對環境支持這種事情產生慣性依賴,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進而喪失主動適應那些極少數極端環境的動力呢?
姑且不論蟲族主宰的情況,游戲第二篇章初期,那些在肅清星球內蟲族戰役中大放異彩的生物機械流技術宅們,似乎無法迅速適應外太空的嚴酷,一心想著直接突襲蟲族母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只知道出產一些被戲稱為“太空郵包”的休眠母蟲,而完全放棄了設計能夠執行外太空作戰任務的生物機械。當然我們知道,那個時期發射的上百萬的“太空郵包”全都一去不回,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完全都是笑話。
科學技術的進步,從微觀上看或許是離散的。一次誤打誤撞的實驗事故,某位天才大師的靈光一閃,都可能帶來某項技術或者理論上的重大突破,進而帶動相關領域,在短時間內讓文明的生產力水平上一個臺階。
但從宏觀上來看,科技的發展卻應當是連續的、一步一個腳印的。不在一個技術時代積攢下足夠的根基和底蘊,即使偶然的出現了少許突破,也不可能讓文明整體進入下一個科技層次。
就比如以基因編程為核心的生物機械技術——傳說中的外星科技,盡管連同第三智腦一起被打包嫁接了過來,但人類文明還是花了幾十年時間才算是大體消化。
而且即使這樣,生物科技也並沒有給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帶來的開創性的進步,提升幅度甚至比不上哈利波特建立的魔法理論體系;魔網讓人類文明進入了魔法紀元,但生物技術帶給文明的只是更繁榮,而不是更先進。
借助外力的人們取得的都是些查漏補缺性質的成果,並不是把原本做不到的事情變成能夠做到了,而只是把原本做起來很困難的事情變得更輕松更經濟更有效率,但該做不到的事情,我們還是做不到。
比如跨越地球與火星之間那上億公裏的距離。
在第二篇章初期、反攻火星的籌備過程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呼聲:要求開放超光速技術。空間躍遷,或者至少超光速通訊,這些在科幻小說中支撐起星際文明存在基礎的東西。
只有這些技術出現,“銀河英雄傳說”才算得上名副其實,人們才能更早欣賞到幻想中那波瀾壯闊的星際戰爭。
當然,在承擔推衍現實任務的游戲世界,這種非分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類距離星際級別文明還有好幾個技術世代的差距。
指望一步登天那是幻想和白日夢,科學技術和文明等級的進步,需要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實現。其中可能出現偉大導師引領的技術革命,或者幸運的繼承其他文明的技術遺產,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必須長時間的在黑暗中摸索,習慣於經歷失敗、挫折和反覆——這才是科學研究的常態。
早在二十世紀中葉,人類文明就已經有了載人航天技術,並曾多次登上月球。
但在兩個世紀後的現代,人類的對外太空探索卻幾乎沒有什麽新的進展。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十一世紀初的兩大陣營對抗,消耗了人們太多的資源與精力;魔法紀元來臨之際,近在眼前的新奇領域,吸引力似乎也遠遠大過了遙遠的外太空;等到魔法科學逐漸成熟,魔網浩劫又不期而至;浩劫之後,智腦們也更專註於改革人類文明的內部體制,直到今天,人們才在游戲的引導下,真正的再一次開始仰望星空。
這些原因當然是客觀存在的,但這依然無法解釋我心中的某些疑惑:即使再怎麽原地踏步,為什麽這兩百多年,我們連恒星系內的相鄰行星,都沒有真正了解過?
第二次冷戰之前成功升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進入軌道傳回照片之後才被發現,主鏡磨制形狀出現了錯誤,導致獲得的圖像品質還不如地面觀測,之後的幾次試圖更換部件的太空維護工作也告失敗,因為冷戰的關系哈勃望遠鏡最終宣告廢棄;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幾臺發射年代各不相同的太空望遠鏡和行星探測器,因為各種人為錯誤、或者遭遇諸如微型隕石、太陽磁暴之類的不可抗力,而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直到近幾年,我們才得到了金星和火星表面的高分辨率圖像,並從中確認了生命的存在痕跡。這種令人振奮的發現如果能夠早上一個世紀,或許人類早就踏上了比鄰的行星,但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仿佛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拖延人類文明探索宇宙的腳步。
當然,從更廣的範圍來看,這或許也是一種平衡。短短兩個多世紀,既然有多次不自然的技術突破領域開創,那麽用一些其他方向上的停滯,來拉平最終的統計結果,貌似也是合理的設想。
只不過,主持操作這個平衡的,又會是誰呢?
呵呵,以上大概只是我的被害妄想,不必當真。但人類文明在外太空技術發展的遲緩的確是客觀事實,
好在對手並不比我們好到哪裏去。
至少我們能夠搭建軌道空間站和太空母巢,拼湊出不管實戰效果如何、至少看上去很像那麽回事的太空艦隊,跨越地球與火星之間幾億公裏距離,最多也只需要花上大半個月的時間。
而蟲族,沒有太空作戰單位,沒有衛星,沒有空間站,一開始似乎連防守母星近地軌道空間的意識都沒有。
但這其實並沒有什麽本質上的不同,人類文明和蟲族文明對於浩瀚的星空來說,都是蹣跚學步的新生兒。隔著幾億公裏的距離互相攻擊,就好像嬰兒爬下育嬰床、爬出家門、爬過馬路、爬進對方的房間、找另一個嬰兒打架一樣,無論行為還是動機,都是如此荒謬。
我大概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那批人。
這是一場覆仇戰爭,戰略目標是滅絕蟲族。但人類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哪怕核彈洗地也是一樣——面對蟲族文明,人類能夠拿出來的那些殺氣騰騰的武器,就好像嬰兒的攻擊一般綿軟無力。
而且,就算換了蟲族自己來,估計也一樣做不到。
在人類的科幻小說中,曾經有過這樣推己及人的猜想:文明的戰爭能力都應當是攻強守弱的,自己是防不住自己的最強攻擊的。以此為前提,人們還得到了名為“黑暗森林”的推論:星際間的智慧文明都如同森林裏的獵人,小心的隱藏自己,卻會在發現其他人的第一時間向對方開槍,因為他們防不住對面隨時有可能射過來的子彈。(三體)
但蟲族文明卻是一個反例,它的守強於攻。
掌控了整個生態圈的生物機械技術,讓文明的防禦…至少是回覆能力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極限。
對蟲子的屠殺速度,趕不上蟲子們的繁殖速度;對蟲子生存環境的破壞,趕不上蟲子們對新環境的適應速度;對蟲族母蟲的定點清除,趕不上主宰意識的轉移速度。
哪怕真的用核彈將整個星球洗過一遍,那對於人類來說如同末日浩劫一般的核冬天和致命的輻射,在蟲族看來依然是生命的樂土。
除非能將整個星球的環境改造成生命禁區,否則,人類的那點攻擊,就權當是給蟲族母星運送物質能量補給了。
更何況,作為一個智慧文明的蟲族,也是有著優異的學習能力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用玩家們的話說就是:玩家可以覆活,只是死時身上物品裝備和身體強化全部清空,而且每個賬號只能覆活三次,消耗完次數就只能刪號重來。可以用功勳點兌換額外覆活次數,不過很貴,非絕頂高手支付不起。
在這樣的設定下,每一次死亡對於玩家來說都是極為慘痛的經歷,刪號重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幾乎都是家常便飯。好在功勳點在現實裏也可以用來提高福利等級,而且不會像游戲裏一樣因為刪號而清空,大約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才會忍受游戲中那如家常便飯般的死亡。
只是忍受終究也只是忍受,真實的游戲世界也讓死亡的感覺變得異常真實,而覆活和重新建號也只是讓人有了更多的死亡次數,積累更多的死亡經驗而已。
被口器咬死、被骨刃刺死;被雷獸將下半身踩成肉泥,痛苦的掙紮良久之後方才死去;被困在削成人棍的失控機甲中無法脫離,在發動機過載的高溫炙烤中逐漸熟透;被寄生孢子麻痹了神經之後,等待著全身血肉逐漸潰爛而死;□□擾腦蟲和臨時魔網之間的精神沖擊餘波卷入,意識崩潰而死;被腦蟲突破精神防壁,控制身體殺向戰友,受炮火轟擊而死;被蟲子們咬斷手腳生擒之後,帶回母巢當做蟲糧,零碎的一口口咬死……
每一次的死亡,都是那麽的慘、那麽的疼。
無數次這樣被蟲族殺死之後,誰還能笑著面對蟲子們呢?
在這樣的群體心理作用下,在發現了蟲族的母星火星之後,覆仇反攻的呼喊,很自然的成為了游戲內外人們的主流意願。
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面對一個比地底和水下還要陌生得多的環境,那就是——外太空。
作者有話要說: 連更以謝天下第二彈
☆、間幕三
這個獨一無二史無前例的、由三大智腦共同設計傾力打造、並動用聯合網絡超過一半的計算資源全力運作的推衍現實游戲,它的名字一直為人所詬病:發生在這麽一個小小的地球上的局部戰爭,也配得上“銀河英雄傳說”之名嗎?
直到第二篇章開啟,才算是初步緩解了人們心中的疑惑,因為游戲的世界裏出現了第二顆星球。
我們一直知道蟲族有一個最高指揮者,也一直以為就是那只在第一篇章落幕的最後時刻被推倒的那只母蟲。但實際上,直到第二篇章展開之後我們才發現,那只母蟲也不過只是真正蟲族主宰的一個□□。真正的主宰,位於游戲世界新出現的星球——火星上,那是一個完全被蟲族掌控的星球,那是一個與人類迥然不同的智慧文明。
是的,文明。
在第一篇章裏,蟲族的身份是敵人,是反派,是野蠻的侵略者,是文明的毀滅者。但在第二篇章開場動畫的解說中,我們愕然發現,那只是我們從人類這樣的狹小視角中得到的片面印象而已。
以第三智腦的名義,蟲族是一個與人類文明地位完全對等的,未知、神秘而獨立的智慧文明。蟲族的所有行為,在這個前提下,都逐漸有了更新穎、更全面、更合理的解釋:
對於人類那剛剛開始仰望星空的稚嫩文明來說,外太空是一個無比陌生的環境。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即使是地底抑或水下,那也只是這個房子裏那些非居住用空間,就像鍋爐、下水道或者通風管,終究還是我們的家的一部分。
但是外太空不同,對於人類來說,那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家門。面對這樣的初次體驗,面對如此空曠而貧瘠的空間,人們以往的一切經驗都變得無所適從。
改造機甲曾經有一個盛行一時的分支流派,那就是放棄隨機駕駛員,用遠程操縱的方式控制機甲或者其他武器裝備。
機甲為什麽一定要配駕駛艙呢?限於駕駛員的身體承受能力,機甲就無法做出一些過於劇烈的機動動作,以這樣降低技術指標作為代價,隨機駕駛員究竟能為機甲作戰帶來什麽好處呢?
如果是早期的機甲,駕駛員還需要用自己的感官來體察戰場環境的細微變化,這樣的配置或許還有些道理。但現在,完善的精神信號傳感技術,只需要通過各種傳感器來收集數據,甚至連機身微妙的震顫都可以完美的呈現,在這樣的技術條件下,在駕駛艙裏還是在後方遙控,有什麽區別呢?
因此,相當多的技術宅選擇了這個遙控武裝分支。重量更輕載彈量更大,更靈活機動還不需要太在意自身安全,必要時還可以化身自爆炸彈,只要能夠保證戰場電磁通訊環境,並忍受微不足道的操作延遲,遠程操縱的無人機甲武裝,戰鬥力明明是遠高於有駕駛員的機甲的。
其實也不僅限於改造機甲流,人體改造流也有制造肉體傀儡身外化身玩角色扮演的,生物機械流也有增加遠程控制端口玩即時戰略的。想要在靈活應對的同時保障自身安全,遙控武裝是一種在各式技術宅中都相當流行的思路。
但很可惜,在外太空這個思路不再適用。
在大氣層中,空氣阻力、氣流擾動,乃至高速運動下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熱,都是限制速度的枷鎖屏障。將戰鬥單位的速度拉高到超過某個界限之後,就是很不經濟的——那是只有一去不回的子彈、導彈、激光束才會做的事。
但在空曠的太空中,維持速度是沒有任何損耗的,只有改變速度——數值或者方向——才會消耗能量,因此,只要不考慮減速回程,外太空飛行器可以持續的、幾乎無限的加速。
理論上,外太空飛行器的速度至少要超過第一宇宙速度,那就是每秒7.9公裏.但這只是母艦、空間站甚至探測衛星的速度下限,真正的作戰單位速度必然遠高於此,依航行目標的不同,幾十上百公裏的秒速,即使是作為初涉太空的人類文明,也可以輕松做到的。
在這種前提下,戰場的前線後方之類的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在地面戰場,有各種障礙物遮掩,很少會發生幾十上百公裏尺度上的戰鬥,甚至地表曲率直接決定了,達到一定距離就一定處在視野之外,無法直接發動攻擊。
但在空曠的太空中,即使是上萬公裏,那也是能輕易被直接看見或者用探測器觀察到的,完全算不上是安全的大後方。
毫無遮掩的躲在距離交戰地點幾百上千公裏的地方玩遙控,那和身處第一線沒有任何區別,敵人可以在最多幾分鐘之內將你納入攻擊範圍。
但再遠也就失去遙控的意義了。
遠程操控,無論是電磁信號還是精神信號,其傳輸速度終究是要受限於光速的,三百公裏,信息延遲下限就是一毫秒千分之一秒,三千公裏就是百分之一秒,三萬公裏就是十分之一秒。而即使是千分之一秒,在百公裏秒速下的偏差範圍,就已經足以讓遠程操控失去及時準確的特質。
因此,這種戰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除非是在安全的太空堡壘要塞附近,或者地勢覆雜的小行星帶,否則,遙控武裝就失去了“在靈活應對的同時保障操控者安全”這樣的存在價值。在太空中,要麽,進入駕駛艙中親自操作,要麽,交給機械智能自主判斷。
人體改造流派的一個重要賣點,就是可以讓戰士擁有近乎本能的、自由釋放和隨意操控魔法乃至能量的能力。
但在貧瘠的太空中,這是做不到的。
魔法,乃至一切高等能量反應現象,根據哈利波特開創的理論,都是由精神力量引導環境中的能量微生物、以特定的振動頻率構成特定的幾何結構,從而引發的宏觀能量現象。就好像,無數微小的基本粒子聚合起來,才能引發肉眼可見的宏觀物理現象。
如果沒有足夠的基本粒子,宏觀物質自然無從談起;類似的,如果沒有了足夠的能量微生物,絕大多數魔法現象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地球上當然彌漫著豐富的能量微生物,但其分布也並不均勻,在一些環境覆雜極端的地點存在著能量微生物濃度過高或是過低的情況,這兩種地區被我們稱為魔法狂暴區域和死魔法區。在前一類地點最好不要施展魔法,因為產生的能量反應是隨機、暴烈和無法控制的,而在後一類地點,放心你是完全無法釋放魔法的。
而外太空,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死魔法區,在那個連基本粒子都幾乎沒有的真空領域,當然是不存在能量微生物的——那裏簡直連能量都沒有。
在這樣的環境裏,除了純粹的精神魔法,以及消耗自身儲備的少量能量微生物之外,原本魔武雙修的強者們,似乎就只能轉職筋肉戰士了。
生物機械流派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可以充分而廣泛的利用環境資源,在短時間內制造海量的戰鬥單位。
但在貧瘠的太空中,這也是做不到的。
即使是地面上最荒涼的沙漠,那裏缺乏的也只是有機物而已,無機物和礦物質依然是極大豐富的,只要略微調整生物機械的食譜,就能輕松生存大量繁殖。
具備這樣的能力,讓蟲族和生物機械部隊幾乎完全沒有後勤的概念,需要的一切資源都可以就地籌措,直接從環境中提取;出現損傷故障自己愈合維修,無法恢覆的主動降解成資源供其他單位使用。部隊的某種消耗性資源瀕臨枯竭,進而等待後方大本營運送補給,這種後勤行為是完全不會出現的——蟲子們只會派出更多的戰鬥部隊。
這種曾經令人類耳目一新的戰鬥方式,可以把絕大多數戰場環境變成自己的主場,從某種意義上講,當真是一種完美的戰法。
但在太空中,那裏甚至連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都少的可憐,生物體光是維持組成自身的物質不要散逸就竭盡全力了,根本談不上利用環境資源。
即使是精通生物技術的蟲族,也只是將休眠的母蟲送入太空,跨越漫長的距離來到地球後才蘇醒,想要在真空中做出什麽覆雜的戰術動作,就算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極其不經濟的。
這裏除了星光什麽都沒有,不管是旅行還是打仗,請自帶幹糧。
可以適應絕大多數環境的物種,是不是會對環境支持這種事情產生慣性依賴,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進而喪失主動適應那些極少數極端環境的動力呢?
姑且不論蟲族主宰的情況,游戲第二篇章初期,那些在肅清星球內蟲族戰役中大放異彩的生物機械流技術宅們,似乎無法迅速適應外太空的嚴酷,一心想著直接突襲蟲族母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只知道出產一些被戲稱為“太空郵包”的休眠母蟲,而完全放棄了設計能夠執行外太空作戰任務的生物機械。當然我們知道,那個時期發射的上百萬的“太空郵包”全都一去不回,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完全都是笑話。
科學技術的進步,從微觀上看或許是離散的。一次誤打誤撞的實驗事故,某位天才大師的靈光一閃,都可能帶來某項技術或者理論上的重大突破,進而帶動相關領域,在短時間內讓文明的生產力水平上一個臺階。
但從宏觀上來看,科技的發展卻應當是連續的、一步一個腳印的。不在一個技術時代積攢下足夠的根基和底蘊,即使偶然的出現了少許突破,也不可能讓文明整體進入下一個科技層次。
就比如以基因編程為核心的生物機械技術——傳說中的外星科技,盡管連同第三智腦一起被打包嫁接了過來,但人類文明還是花了幾十年時間才算是大體消化。
而且即使這樣,生物科技也並沒有給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帶來的開創性的進步,提升幅度甚至比不上哈利波特建立的魔法理論體系;魔網讓人類文明進入了魔法紀元,但生物技術帶給文明的只是更繁榮,而不是更先進。
借助外力的人們取得的都是些查漏補缺性質的成果,並不是把原本做不到的事情變成能夠做到了,而只是把原本做起來很困難的事情變得更輕松更經濟更有效率,但該做不到的事情,我們還是做不到。
比如跨越地球與火星之間那上億公裏的距離。
在第二篇章初期、反攻火星的籌備過程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呼聲:要求開放超光速技術。空間躍遷,或者至少超光速通訊,這些在科幻小說中支撐起星際文明存在基礎的東西。
只有這些技術出現,“銀河英雄傳說”才算得上名副其實,人們才能更早欣賞到幻想中那波瀾壯闊的星際戰爭。
當然,在承擔推衍現實任務的游戲世界,這種非分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類距離星際級別文明還有好幾個技術世代的差距。
指望一步登天那是幻想和白日夢,科學技術和文明等級的進步,需要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實現。其中可能出現偉大導師引領的技術革命,或者幸運的繼承其他文明的技術遺產,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必須長時間的在黑暗中摸索,習慣於經歷失敗、挫折和反覆——這才是科學研究的常態。
早在二十世紀中葉,人類文明就已經有了載人航天技術,並曾多次登上月球。
但在兩個世紀後的現代,人類的對外太空探索卻幾乎沒有什麽新的進展。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十一世紀初的兩大陣營對抗,消耗了人們太多的資源與精力;魔法紀元來臨之際,近在眼前的新奇領域,吸引力似乎也遠遠大過了遙遠的外太空;等到魔法科學逐漸成熟,魔網浩劫又不期而至;浩劫之後,智腦們也更專註於改革人類文明的內部體制,直到今天,人們才在游戲的引導下,真正的再一次開始仰望星空。
這些原因當然是客觀存在的,但這依然無法解釋我心中的某些疑惑:即使再怎麽原地踏步,為什麽這兩百多年,我們連恒星系內的相鄰行星,都沒有真正了解過?
第二次冷戰之前成功升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進入軌道傳回照片之後才被發現,主鏡磨制形狀出現了錯誤,導致獲得的圖像品質還不如地面觀測,之後的幾次試圖更換部件的太空維護工作也告失敗,因為冷戰的關系哈勃望遠鏡最終宣告廢棄;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幾臺發射年代各不相同的太空望遠鏡和行星探測器,因為各種人為錯誤、或者遭遇諸如微型隕石、太陽磁暴之類的不可抗力,而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直到近幾年,我們才得到了金星和火星表面的高分辨率圖像,並從中確認了生命的存在痕跡。這種令人振奮的發現如果能夠早上一個世紀,或許人類早就踏上了比鄰的行星,但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仿佛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拖延人類文明探索宇宙的腳步。
當然,從更廣的範圍來看,這或許也是一種平衡。短短兩個多世紀,既然有多次不自然的技術突破領域開創,那麽用一些其他方向上的停滯,來拉平最終的統計結果,貌似也是合理的設想。
只不過,主持操作這個平衡的,又會是誰呢?
呵呵,以上大概只是我的被害妄想,不必當真。但人類文明在外太空技術發展的遲緩的確是客觀事實,
好在對手並不比我們好到哪裏去。
至少我們能夠搭建軌道空間站和太空母巢,拼湊出不管實戰效果如何、至少看上去很像那麽回事的太空艦隊,跨越地球與火星之間幾億公裏距離,最多也只需要花上大半個月的時間。
而蟲族,沒有太空作戰單位,沒有衛星,沒有空間站,一開始似乎連防守母星近地軌道空間的意識都沒有。
但這其實並沒有什麽本質上的不同,人類文明和蟲族文明對於浩瀚的星空來說,都是蹣跚學步的新生兒。隔著幾億公裏的距離互相攻擊,就好像嬰兒爬下育嬰床、爬出家門、爬過馬路、爬進對方的房間、找另一個嬰兒打架一樣,無論行為還是動機,都是如此荒謬。
我大概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那批人。
這是一場覆仇戰爭,戰略目標是滅絕蟲族。但人類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哪怕核彈洗地也是一樣——面對蟲族文明,人類能夠拿出來的那些殺氣騰騰的武器,就好像嬰兒的攻擊一般綿軟無力。
而且,就算換了蟲族自己來,估計也一樣做不到。
在人類的科幻小說中,曾經有過這樣推己及人的猜想:文明的戰爭能力都應當是攻強守弱的,自己是防不住自己的最強攻擊的。以此為前提,人們還得到了名為“黑暗森林”的推論:星際間的智慧文明都如同森林裏的獵人,小心的隱藏自己,卻會在發現其他人的第一時間向對方開槍,因為他們防不住對面隨時有可能射過來的子彈。(三體)
但蟲族文明卻是一個反例,它的守強於攻。
掌控了整個生態圈的生物機械技術,讓文明的防禦…至少是回覆能力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極限。
對蟲子的屠殺速度,趕不上蟲子們的繁殖速度;對蟲子生存環境的破壞,趕不上蟲子們對新環境的適應速度;對蟲族母蟲的定點清除,趕不上主宰意識的轉移速度。
哪怕真的用核彈將整個星球洗過一遍,那對於人類來說如同末日浩劫一般的核冬天和致命的輻射,在蟲族看來依然是生命的樂土。
除非能將整個星球的環境改造成生命禁區,否則,人類的那點攻擊,就權當是給蟲族母星運送物質能量補給了。
更何況,作為一個智慧文明的蟲族,也是有著優異的學習能力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