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六十二章 和離第四十天。

關燈
曹家, 愁雲慘霧

曹威到家後,就徑直進了書房,和家裏人也沒一聲交待, 他讓小廝將幕僚請來, 接著便是一陣長籲短嘆,“誒, 悔不聽當初先生之言,方有今日之禍啊。”他先前怎麽就跟鬼迷了心竅似的呢?

幕僚靜靜地聽著, 並未多言。

“走到這一步, 我已無路可走, 先生可有什麽教我?”曹威隨口一問, 其實對他的答案並未期待。他活不了了,活著也是遭人恥笑。

幕僚看出他心存了死志, 有心勸他兩句,可他又一副不想多言的樣子,便有些躊躇。

就在這時, 曹夫人來了。

看到曹夫人,幕僚松了一口氣, 曹夫人聰慧, 來此的目的應該和他想勸說曹大人的想法一致。

果然, 在退出去之時, 他聽到曹夫人對曹大人說, “慢著, 你不能死。”

曹威覺得感動, 想不到臨到這關頭,會是他夫人來勸他惜命,真應了那句話, 少年夫妻老來伴,還是老妻心疼他,舍不得他死。

想到這段時間,他為了庶女數次訓斥老妻,他就一陣愧疚和後悔。

曹夫人道,“你老糊塗了,家裏被你害了一次就罷了,你還想再連累妻小嗎?不管你是為了你所謂的一世清名也好,還是為了面子也罷,自裁的念頭都給我打住。”要是他死能解決掉他惹出來的麻煩,曹夫人真恨不得他去死一死的。

曹威:為何???這話不像是舍不得他死的樣子。

“你一死倒是痛快了,但你想過沒有,今日是滎陽縣主下聘之日,不宜見血。你這一死,豈不是觸她黴頭?皇上對她的看重你並非不知,你觸滎陽縣主的黴頭就是找皇上不痛快。皇上不痛快了,曹家上下能痛快嗎?”豬腦子!

好像還真是這樣?曹威跌坐在地,滿嘴苦澀,連死都要挑日子,不能隨意,苦哇。

而且,他今日不死,以後都不能自裁了。可身為禦史,若連以死諫言都不敢,日後豈不是要夾著尾巴做人?

曹夫人沒理會他,前些日子他瘋魔的時候,自己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苦口婆心勸了又勸,他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時至今日,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了,後悔又有什麽用?

“還有你那庶出的女兒,我會打發她嫁出去,人我已經看好了,揚州人士,家中獨子,身上有舉人功名,家境尚可,就是婆母嚴厲些。”

曹威遲疑了下,還是點了點頭。

曹夫人冷哼一聲,那就是個禍害,心大著呢,丈夫若非信了她的鬼話,何至有今日之禍?這樣的禍害就得找個厲害的婆母才能制得住她,不然不知道還會惹出什麽禍事來呢。嫁到外地去,沒個三五年的,別想回京。

事件的餘韻在發酵,官宦之家,一家子總會有聰明人來點醒這些犯錯者。

無獨有偶,在各家明面上都平息下來時,丁春蘭家人讓她大哥親自將她送回陶家了。

丁大哥還好聲好氣地和妹夫陶運道歉,這次的事,他們都錯了,妹夫是對的。他們已經教訓過丁春蘭了,她以後不會再對他朝堂上的事指手劃腳了。

陶運看妻子這次是吃到教訓了,岳家姿態也擺得很正,便點了點頭,算是揭過了此事。

那麽多大臣因聯名逼迫皇上選秀一事丟官去職,他們不敢也不能怨恨皇上,但這氣又不能憋著。換句話說,他們需要一個出氣筒。

還有就是,三妃幸運,聯名上書沒被皇上的追責,但他們的家人就不那麽幸運了。

一時間,無數大臣對寫秘信那人咬牙切齒恨之入骨。若非那封秘信,他們又怎會自以為拿捏住皇上的把柄,瘋了一樣作死?

寫信之人,並非秘不可查,早在德妃收到秘信之時,就隱約有所猜測是向淑瀾所為。

面對那麽多被害得慘兮兮的大臣,德妃可不會幫她隱瞞。

眾大臣在查明確實是她所為之後,他們的報覆,讓向淑瀾在皇覺寺的日子更難熬了,還有向家,凡是有差事的子弟都被牽連,府中一片愁雲慘霧。

不過那是之後的事了。

這會嘛,禦史臺監察百官,對於他們識趣沒有在這當口鬧出人命這點,景熙帝還算比較滿意。

高通忍不住對沈繁花說道,“你倆這回配合得真好。”

“那是。”沈繁花大言不慚地接受了自家舅舅的讚美,他們這次男女混合雙打是真打的不錯。

這些大臣的想法她也猜到一二,一開始建議選秀,無非是想讓女兒入宮。皇上拒絕後,他們縱然心有不甘,也漸漸偃旗息鼓了。

真正讓他們心生憤怒及死灰覆燃的是那封秘信,好哇,原來皇上不同意選秀的原因竟是和她沈繁花有一腿?既然皇上不是不想要女人,憑什麽他們不能分一杯羹?而她的身份又比較覆雜,皇帝的侄女、臣子之前妻、和離之婦,在他們看來,皇上這是要當昏君啊。這些原因糾結一塊,加上有人在暗中點火,自然就燎原起來了。

原先他們理直氣壯,即使被革職被罷黜,他們依然覺得自己做的事是對的。

只是這些人沒想到,鬧到最後,她沈繁花竟然坐產招夫,並且已經付出行動前去下聘了。那麽他們聯名上書態度強硬地請求選秀的前提便不成立了,便成為了逼迫帝王的逆臣!這讓他們很不能接受。

這是一個思想盲區,誰也想不到堂堂一帝王,那麽不講究,竟然甘願入贅。

吉時到的時候,景熙帝出現了,他帶著面具,和他‘親叔叔’一起接了聘禮。

景熙帝的新身份是外地人,父母雙亡,有個親叔叔送他入京說親。

下完聘家去後,臨分開前,三舅高通忍不住道,“他委屈了,你以後對人家好點。”這裏的他指的是誰不言而喻。一個帝王做到這一步,真的不容易。

沈繁花自然乖乖點頭,後來把這話和帝熙帝一學,他也趁機提了某些要求,總之沈繁花那晚真是割地賠款,後悔極了提那麽一嘴。

琥珀珠內

“666,厲害還是你家閨女厲害。”許鍇砸吧著嘴道。

“沈兄,她身上有了真龍的氣息,不懼怕幽冥之氣了,我能給她托夢嗎?”陳家老祖問沈清。

沈清沈吟了一會道,“隨你。”托夢給她,需要耗費功德的。

許鍇聞言大驚,“老陳,這不劃算。我們自己也能托夢給不孝子啊,不聽話,多揍幾次,不信不管用。”

陳家老祖得了沈清的話,轉身飄走,懶得管他。

許鍇站在一旁,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的,看著自己為數不多的功德,咬了咬牙,他是堅決不會將功德花在那不孝子身上的,哼!

這會,時間已經到了正月底。

東海那邊送了一批鹽回京,整整一百車。隨之而來的,還有南昭賠償的糧食金銀玉石隊伍。

兩支隊伍一前一後入京。

隨著這兩支隊伍入京,京城,乃至整個大周都漸漸被帶得火熱起來。一切皆源於朝廷售賣的新鹽。

新鹽有兩種,一種是大粒鹽,一種是細白鹽。

大粒鹽很大顆,像玉石般晶瑩剔透。

細白鹽,顧名思義,又細又白,粒粒均勻,比沙子還細。

老百姓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鹽時,眼睛都看直了。

這批鹽一回到京城,只留了四分之一在京城,其餘的,皆被分散到了其他州郡。

京城的二十五車鹽,經過官方討論之後,其中十車分給了貴族閥門,畢竟去年年末的時候,他們也大手筆地捐贈了軍糧。

剩下的十五車,則交由官方出售。

消息一傳出,官鹽經營處,立即人頭攢動,無數百姓蜂擁而來。

“快快,官家那邊出來了一批新鹽,價格很便宜,快去搶啊,晚了就沒有了。”

“別擠別擠,鹽很多,大大的有,大家別擔心買不到啊!”

案臺處,一缸缸的新鹽排成一排排,擺在地上。

有一隊官差分兩隊立在兩旁,維護著秩序。

老百姓們自發地排好隊,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往前瞅。

“這等雪白的細鹽,看著比上等的青鹽還要好呢。”

“是呢,也不知道這新鹽法是怎麽制的鹽。”

“不管它是怎麽制的,俺聽說,以後咱們就吃這種鹽喱。”

緊接著,差爺搬來兩張長案,分別放在一左一右兩邊,長案上一處寫著售鹽處,另一處則寫著兌換處。

售鹽處很好理解,但這兌換處,老百姓就不太明白了。

不過通過官方說明,他們很快就明白了。原來朝廷體諒百姓們日子難捱,先前給朝廷捐過軍糧的,可以到兌換處那邊排隊,根據去年捐糧的多寡,可以兌換等量的糧食或者折合成一定量的新鹽。

眾人聞言,羨慕極了,不就是捐了一次糧嗎?這都得了多少好處了?冬天那會的火炕,這會,他們還能從朝廷這裏領回等量的糧食,或者折合成細白鹽或者大粒鹽。即使只是等量的糧食,那也很劃算啊,這時節的糧食每一斤比去歲冬天的時候還要貴上幾文呢。算下來,還是他們賺了。

下次,等下次國家有難時,他們再也不會袖手旁觀了!無數老百姓暗暗發誓。

站在兌換處排隊的人讓人羨慕,但售鹽處這邊排隊的人更多。

老百姓們對大粒鹽情有獨鐘,細白鹽雖然也喜歡,卻覺得它更像是貴族用的。

老百姓們的想法沒錯,細白鹽更受貴族們的喜愛。

還有許多老百姓鹽一買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捏了一點點放進嘴裏,全是鹹味,沒有一點點澀意,“好鹽啊好鹽。”

關鍵是價格不貴,比之前的鹽還要便宜了五分之一,他們都吃得起。

一位老人家捧著鹽罐子,老淚縱橫,都是兵荒馬亂的年代過來的,什麽苦都吃過,他記得最嚴重的一次,是他們家整整一個月主只吃了有三頓有鹽有味的食物。

又有一個買好鹽的老爺子,牽著自家孫子慢悠悠地家去。一路上,還能聽到爺孫倆的悠閑的對話。

“爺爺,以後我們都吃這種鹽嗎?”

“是的,朝廷說了,有人貢獻了最新的制鹽法給皇上,有了這最新的制鹽法,我們以後就不用吃鹵鹽,改吃這種大粒鹽了。”

“這人是誰呀?怎麽這麽好。”

“是的,這人是個大好人。”

官鹽經營處,斜對面是一家酒樓,二樓廂房裏,幾位匈奴大漢站在窗口旁默默地註視著這一幕。

“王爺,這大周的老百姓也太幸福了吧?”大周皇帝竟然讓底下的老百姓們吃這麽好的鹽,他們匈奴王庭的貴族吃的鹽連大粒鹽都比不上呢。

匈奴侍衛的聲音裏難掩羨慕嫉妒。

站在最前頭的匈奴王爺沒有說話。

鹽,也是他們此次出使的任務之一。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馬鞍和馬蹄鐵,但後者只能暗訪,若是能帶回一些技藝精湛的工匠就好了。

大周和南昭這一戰,在叢林作戰時,馬鞍和馬蹄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大周謹慎,每每打掃戰場,都會將馬鞍和馬蹄鐵回收,有些難帶回去的,他們寧願砍掉受傷的馬兒的馬腿也要將馬蹄鐵帶回。

他們匈奴得知大周有這兩樣利器,還真的多虧了南昭。

南昭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才拿到了兩副馬鞍和馬蹄鐵。

為了交好他們匈奴,南昭送了一副給他們。

這次打仗,大周的強硬讓大食國和匈奴都為之側目,韓丹也是兩股戰戰,生怕哪天大周一個不高興,揮兵東進打他們。

而他們匈奴,也有自己的擔心和一些別的想法。

只是他沒想到,剛到京城的他們,竟然遇上了大周向老百姓售賣新鹽。想必這大粒鹽就是大周和娜琪國做交易時用的鹽了,只是沒想到他們大周竟然還有更好的細白鹽。

大周真是深藏不露啊。

目前只希望那個人真的能夠幫助匈奴王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