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2章 俱為一體

關燈
王元姬的祖父王朗對她評價很高,認為“興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為男矣”。如果只希望她做皇後,就不用可惜她不是男子,可見走宮內路線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以魏晉之交的情況,無論王元姬願不願意,她都做不了司馬宣王,時代環境沒有給她施展發揮的空間,所以關鍵不在於願不願,而是能不能。

王瑯的處境和王元姬時已經有了很大不同,皇權暗弱衰微,門閥共分天下,第一代當軸士族瑯邪王氏和繼之當軸的潁川庾氏正處於權力爭奪期,王氏可用的棋子不多,又不願拱手放權,各方面的條件都已經備齊,是一旦錯過等不到第二次的絕佳時機,而王瑯為了這個機會已經準備了多年。

她心裏很清楚,這時候她現在要表現的不是謙遜和隱忍,而是十四歲一回國就能制衡權臣,二十四歲讓晉國重歸霸主地位的晉周式的天才,或是十七歲功冠全軍,十九歲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式的天幸。

“彼可取而代也。”

“大丈夫當如是。”

有了在蘇峻之亂中的表現打底,這樣的發言不僅不會被認為狂妄,反而會被認為是她天命在我的自然流露,是她身上吸引人追隨的個人魅力的一部分。王家之前揚名天下的幾人,王戎、王衍、王敦、王導,無不都是這樣少年乃至幼年時代就特立獨行,處眾人之中如同珠玉處於瓦礫間的類型。

王家太了解真正的天才是什麽樣了,對於該如何給天才造勢也經驗豐富。

果然王悅對她有大逆不道嫌疑的話語不以為怪,反倒面露欣賞之色,回身將窗戶關上:“山山的意思,我聽明白了,不過這話現在還只能關起門來說,不適合傳出家門。”

這就是分寸的把握了,王家在這一點上的判斷力完全可以相信。

王瑯輕輕點頭,問:“宴會什麽時候開始,我們是不是要早點去?”

王悅道:“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

王瑯不由一怔:“何時開始的?”

越晚到宴會的人地位越高,像她這樣的小輩是要早點到場的。

王悅答:“給你描完眉的時候。”

他說話向來溫和有致,音徵合度,讓人不知不覺忘記外物,全神貫註聽他說話:“阿父方才也已經去了。”

王瑯愈加愕然:“連丞相都到了?那我們還不去豈非太過失禮。”

她再坐不住,趕緊從南邊下榻。

王悅微微一笑,按住她的肩,為她將衣服整理平順,聲音依然不疾不徐,帶著世家子天生的從容氣度:“阿父命我領山山赴宴,而山山把我留到現在,所以我們現在過去。”

“……”

今日是她第一次正式參加獨屬於士人們的雅集活動,赴宴時間的早晚可以視為王家決意推重她的力度,王導竟然把這份權力下放給了他的長子王悅,完全信賴他的判斷,說明王悅在王家的地位比她原先以為的更為重要,已經是王家實質上的主事人之一,從他平日裏溫和近人的態度真看不出來。

王瑯心中對這位兄長有了另一層認識,表面上收斂起多餘神情,拿出晉人推崇的平靜:“有勞兄長帶路。”

司徒府用於會見外客的前廳有時也會用來內集子侄,王瑯參加過幾次,對地方並不陌生。

此刻廳中與王家內集子侄時差別不大,人數還更少些。王瑯一眼掃去,除了坐在主位上的王導,左右兩列加起來不過五張席位,其中就包括王瑯在東郡見過的廬江人何充,以及謝真石的弟弟謝尚。

他已經來建康了啊。

王瑯眉梢微擡,向他揚起一個笑容。

然後就聽到謝尚身邊的年輕士人倒吸了一口氣,湊過去對謝尚小聲道:“她在對我笑呢。”

王瑯收起笑容。

謝尚大約也是無語,隔了一下才委婉道:“司徒府酒醉人,彥道且少飲些。”

兩人說話聲音低,只有王瑯耳力好,隔了十幾步也聽得一清二楚,王悅徑直帶她走到王導面前見禮:“與琳瑯說話,不知不覺誤了時間,還請阿父見諒。”

王導笑道:“我和你阿母每次見琳瑯都舍不得放人走,何況是你呢。”

他如今年愈五十,痼疾纏身,但看上去精神和氣色都很好,仿佛只有四十多歲。王悅走到他身邊以後,他更是整個人都愉快和暢起來,對王瑯說話時目光溫煦,態度親善,令室外的春風吹拂到室內。

王悅身上那種讓人想要親近的氣質就是繼承自他啊。

王瑯在心裏感慨,又聽他道:“在座都是年輕俊彥,適合相互認識,不要因為我在場而有所拘束。琳瑯自幼不凡,卻不能讓世人相見,我內心一直深以為憾,這次上天有意成就她的功名,消除這份遺憾,所以特地介紹給大家。長豫既是兄長,人又晚至,就勞累一些為琳瑯介紹吧。”

王悅應道:“固所願也,哪裏會勞累。”

便為王瑯一一介紹在座眾人。離主位最近的是給事黃門侍郎何充,他和王悅都是五品官,但地位上比王悅的中書侍郎更高一些,不在司徒府屬官之列,只因與王導親近,又在東郡與王瑯有過交往,特地前來參加這次集會。

何充對面是太原人王濛、王述,兩人都因為出身世家太原王氏而被王導征辟為屬官,王濛擔任司徒掾,王述擔任中兵屬,年齡均不過二十出頭。

兩人之下是被謝尚稱為彥道的陳郡人袁耽,蘇峻之亂中留在建康,被王導任命為參軍,說服蘇峻部將路永放走王導以及王導的長子、次子一起離開石頭城投奔西軍。謝尚則不用王悅介紹,王瑯已十分了解。

情況大抵與王悅昨日所言相符,王導設宴邀請的均是與王家走得較近的年輕人。王濛、袁耽、謝尚都有不拘小節、率性放達的名聲,不會因為與女子同席而覺得受到侮辱。何充倒是性格偏向嚴正,但他與王瑯在禦亭相識,親眼見過她治軍事親,對她十分欣賞,王述則生性沈靜寡言,一般不太表達自己的看法,於是宴會繼續向下進行。

王瑯其實已經準備好會受到冷遇或者刁難,卻沒料到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仿佛席間多了一個女子並沒有值得奇怪之處。

她看著太原王氏的王濛轉動麈尾,開始娓娓清談,同時搜尋記憶,發現這幾人雖然年輕,但除了似乎早卒的袁耽,其餘四人日後不是當世名士,就身居要職,可見王導識人真的很準,選人也很花費了一番心思。

除此以外,她不可避免地註意到,晉人對風貌姿容的追求確實比任何朝代都強烈,在座竟連一個容貌中上的沒有,全是看著就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的類型,又以王濛、謝尚兩人最為出眾,一個軒軒韶舉,一個佚蕩艷麗,共同平分了窗外的春色。

晉人的清談通常是主持者出一個題目,參加之人根據題目發揮自己的理解,各自做出幾百言的闡釋。他人如果對闡釋的內容有所疑問或反對,則等對方闡釋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雙方展開辯難。

王瑯聽了一會兒就發現這種清談不唯獨考驗學識,闡釋者的風姿儀態、語音語調、辯論技巧都很重要,一旦說得長了或是探討到深奧處,只聽一次很難立刻掌握對方的意思,尋到破綻,即使道理並不盡善盡美,也可能勝過對手,和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以及諸侯王國使臣之間的辯論有點相像。

這樣的清談當然是很消耗腦力的,一輪講完,眾人都有些疲憊,侍奉在側的婢女上前為眾人添酒添茶。

王悅看了看廳外,轉頭看向王瑯,忽然對她一笑。

王瑯:“?”

便聽他對王導道:“在座雖然都青春年少,長久清談還是不美,不如略作休憩。我記得幾年前阿螭剛學擊劍,洋洋得意四處炫耀,被琳瑯隨手用傘柄連續三次擊中要害,於是知道琳瑯那時就在劍術上有所造詣,今日能否給大家舞一段劍,振作精神呢?”

阿螭是王導次子王恬的小名。王恬生得俊美,但才能不襯相貌,少時喜好舞刀弄棒做豪俠夢,性格還特別傲慢,王導看到長子王悅就高興,看到次子王恬就生氣。

但不管怎麽說,他都是王導的兒子,王悅的弟弟。王瑯教訓他的時候沒想那麽多,教訓完也無事發生風平浪靜,以為是他要面子把事情瞞下了,後來不打不相識,關系莫名其妙變好,更把事情忘在腦後。

此時當著眾人的面,尤其是丞相王導的面被翻出這段黑歷史,王瑯不由大為窘迫,從臉頰到耳根都泛起紅色。

席間卻不覺得她的做法有什麽問題,反倒認為這才是少年揚名者應有的事跡,何充當即撫掌鼓動:

“正是。阮步兵自謂少習擊劍,「英風截雲霓,超世發奇聲」,可惜我生得太晚,不曾得見前賢風姿。琳瑯在禦亭揚鞭策馬,神氣揚揚,觀者無不踴躍振奮。今日若能見識琳瑯舞劍,想必足慰平生遺憾。”

其餘幾人也都望向王瑯,目光裏流露出好奇期待之色。

士人宴飲時相互彈琴鼓瑟,高歌起舞都是尋常事,僅以座中人論,謝尚第一次到丞相府拜謁就應王導的邀請跳了一段鴝鵒舞,滿座傾想,王濛與劉惔同席而坐,喝痛快了徑直離座起舞,被劉惔讚美為有竹林七賢之一向秀的率性。

稍前一點的時代,魏文帝曹丕與奮威將軍鄧展談論擊劍,酒酣耳熱,兩人便拿著正在吃的甘蔗當做長劍,下殿比試劍術,擊劍完又回到坐席談論剛才的劍術,一坐盡歡。陳思王曹植初得名士邯鄲淳,大喜過望,自己先去沐浴傅粉,繼而到邯鄲淳面前把胡舞五椎鍛、跳丸、擊劍都表演了一遍,展示自己的多才多藝。

總而言之,舞劍助興這件事從情理上沒有問題,唯一奇怪之處在於皇帝尚未到場,王悅怎麽就做出了這樣的邀請。

王瑯按下窘迫,不解地看了王悅一眼,王悅微笑回視,只是眼神裏帶了一絲頑皮。

王瑯畢竟在王家生活了這麽多年,一瞬之間福至心靈,讀懂了他的意思:

“在皇帝面前獻藝多俗套,王家絕不會做,士子之間心靈相接的欣賞才是士林喜愛的佳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