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27章 一個擁抱

關燈
“教皇死了?”得到召見的道爾頓問。

“任期不到一年吧。”女王一邊說,  一邊在道爾頓的陪同下穿過回廊。“看來教會的手藝並沒有失傳。”

——謀殺教皇,也算得上是一項傳統了。

怎麽說呢,教廷權力最大的時候,  折騰起世俗君主毫不手軟,  但那些穿紅衣服[1]的對他們自己的“父親”也見不得多麽手下留情。教皇更疊的速度比國王只快不慢,迄今為止任期最長的教皇也堪堪三十年,最短的只有兩天——後者被稱為“兩日教皇”,  平均任期七年。公元九世紀以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教皇更換的速度頻繁到受邀參加教皇典禮的王公諸侯還來不及離開教皇國,  就不得不又折返回去參加新一任教皇的典禮。

明面上死於世俗國王手中的只有三位,剩下的大多是被教會自己弄死的。

……從這個程度來看,  被稱為天下信徒的父親的教皇,  可真是有一堆好“孝子”。

“比其他的前任,他死得可真不是時候。”

道爾頓毫無敬意地說。

“的確不是時候,  ”女王說,  “他太過強勢也太過迫切了。他自己倒算得上一位‘聖人’,但教會不需要一位真正的聖人來做教宗。不過,倒也可以理解……”女王嘆了口氣,  “羅蘭和魯特給他太多壓力了。”

魯特帝國是第一個尊奉新神派為國教的帝國,堂皇地將自己的君主加冕為與教皇同起同坐的“皇帝”。而教會原本以為能夠操控的羅蘭帝國,  在她執政之後也在迅速地掙脫控制。去年神判之後,  羅蘭國內的宗教之爭大體上平息,教會的爪牙被狠狠地拔掉了。

如果教會接下來能有一位軟弱點,無能點,不要那麽偏激的教皇,那麽教皇國也還能與羅蘭和魯特和稀泥更久一點。

偏偏,  羅蘭女王給日益腐朽的教皇國送去了一位手段強硬的“聖人”。

聖特勒夫斯二世是個……過於偏激的聰明人。

他當初被迫離開聖城的那麽長時間裏,流浪在外,親眼目睹了教會的許多弊病,從贖罪券到修士們的墮落,也看到了世俗君主們對教會的日漸輕慢,以及這種輕慢背後隱藏著的武力威脅。正因為如此,他就任教皇後,才會以強硬的手段推行“回歸聖潔”運動,要求教士恪守清貞節儉,倡導苦修。

“他太迫切進行改革了,危機深重是一方面,羅蘭的壓力也是一方面。”

聖特勒夫斯二世看到教會腐朽必然走向滅亡的危機,與此同時,緊鄰著教皇國的羅蘭卻出現了一位有神跡作為標志的君主,並且這位君主在普通人心中有著寬容,仁慈和悲憫等等美德,與教會形成了可怕的對比。

聖特勒夫斯二世足夠敏銳,也足夠關切教會的未來,而這一切變成了沈重的壓力背負在他肩膀上。

因為他不知道,什麽時候,羅蘭帝國就會像魯特帝國一樣,進攻聖城,逼迫教會承認他們的君主為皇帝。等到那時候,教會的威嚴也就徹底不覆存在了。

“他急於遏制羅蘭的覆興,為此不惜以可敬的魄力與樞機主教們對抗。”

最終也因此而死。

有些事情,無法急於求成,哪怕它的確迫在眉睫。就像一株參天大樹,你知道它正在朽敗,正在走向死亡,但它根系龐雜,枝葉眾多。你看它慢慢死去,也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但,聖特勒夫斯二世的歸潔運動太過徹底,他貿然地揭露了主教們墮落的那一面,在將他們逼離自己的同時,也將教會這顆大樹腐朽的根莖砍斷。

於是大樹轟然倒塌。

“當然,”女王轉過一個拐角,陽光被長廊檐角分開,光和影一起落到她臉上,“他更多的是在賭。”

賭天國之海的那場決戰。

雅格、自有商業城市聯盟、魯特和羅蘭之間的戰爭糾紛,在背後是教皇不遺餘力地推動。天國之海大決戰的結局,決定著接下來的世界走向。聖特勒夫斯二世在賭,賭羅蘭和魯特會在海戰中潰敗。那麽,他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時機。

“他在賭,羅蘭何嘗不是在賭?”女王說,“萬幸,我們贏了。”

“然而您做的事情,和他沒有什麽區別。”

道爾頓忽然說。

都是在亂世裏被時間壓迫著,以最激越的手段來挽救即將傾覆的大廈,賭上生死也賭上榮譽。

他的手指不由得蜷曲起來,寒意一點點地滲透。她是在說聖特勒夫斯二世的死,他卻看到了假如……那最不幸的可能裏,她的結局。

女王的手突然被人拉住了,隨即青年長而瘦削的影子便覆了下來。

黑發軍官緊緊地抱住同樣年輕的銀發女王,覆蓋著有力肌肉的手臂環過女性纖細的腰肢。那是一個擁抱,一個求證另一個人仍然存在的擁抱,後怕著也熾熱著,帶著把自己整個地燃燒起般的溫度。

“您會一直這麽贏下去。”

他在她耳邊說。

是祈求。

也是許諾。

1558年10月。

這是十六世紀中葉,世界形勢最錯綜覆雜,也最變幻莫測的一年。

所有國家都疲於戰爭,阿黛爾大帝通過上半年的天國之海大決戰的勝利,宣告了羅蘭強國地位的重建,贏得了她“天佑之王”的稱號。異教徒與神的戰爭再次打響,繼中世紀以來,精神世界出現了第二次震動:聖特勒夫斯二世離奇死亡,樞機們棄聖城而逃,異教徒與魔鬼再次占領了神在人間的宮殿,萬民悲戚。

次月,羅蘭女王履行受膏者的職責,率領軍隊前去收覆聖城。

…………………………

後世人流傳的故事裏,總喜歡刻意放大具有戲劇性的情節。

比如,為了突出教皇聖特勒夫斯二世被謀殺後,聖城淪陷後的影響,十六世紀以後的詩人和學者們,總把後面教皇國的處境寫得無比淒慘,把人們對此的反應寫得無比激烈。可事實上,當時的人早就習慣了隔三差五換一位新教皇,至於聖城被劫掠那也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還是世俗君主們自己幹的呢。

而聖城淪陷後,教皇國的情況其實也沒有那麽糟糕,遠稱不上一潰千裏。

恰恰相反,比起西烏勒人進攻聖城前,情況要好多了。

因為一個人。

羅德裏大主教。

——他攔截並扣押了絕大部分逃離的樞機主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