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也是個理,尤其是錢老大一家這樣的, 在家鄉得罪了人, 田都給人占了, 是回不了鄉下的。城裏沒有自己的房子,更是難活——城裏平民是不少, 可是南城北城的一般人活的,還真不如自己府裏的奴才。
不知道剛才李年想歪了的張翠花,告訴李年,還是要試探一下錢老大的意思,還有他對自己兒子的前程,有沒有什麽想頭。不然一邊給自己當著奴才,一邊盼著自己兒子出人頭地,自己這個主子也不好當不是。
用到前程兩個字,那可就不是鋪子裏學個夥計或是當個學徒能用得到的,李年不由悄悄打量了張翠花一眼, 難道自己剛才沒想錯?
張翠花聽到陳嬤嬤抱著迎春過來了,揮手讓李年退下,要看自己閨女, 又讓李年心裏疑惑起來:主子只有一個女兒, 將來老了膝下無人摔盆打幡,說不定還真是動了心思?
好在張翠花滿眼都是迎春這個小丫頭, 沒註意到李年的神情有異。小姑娘已經五個月了,翻身的技能很熟練,一被放到榻上, 小屁股一歪,小腿一蹬,小胳膊一擺,就把自己翻了個個。
光翻過來不算,她還努力用胳膊撐著前半身,擡起小腦袋,沖著張翠花笑了起來,粉嫩的嘴唇咧開,露出同樣粉嫩的牙床,是個標準的無齒笑容,配上彎彎的眉眼,還有眼裏無限的依賴,讓張翠花覺得自己給賈赦的那一瓶修覆液,終於不用再心疼了。
全當是還了他給了自己這個天使的情。
張翠花對外宣稱帶女守孝,明面上自不會出門。除了養包子,哪兒還有事做?天天與小包子一起玩的結果就是,迎春對她比陳嬤嬤更加依賴,沒養成有奶便是娘的性子,這不,見到張翠花的頭一件事就是賣萌,用笑容勾引著張翠花去抱她。
跟迎春玩了一會兒,張翠花問在旁邊湊趣的陳嬤嬤:“你來府裏多長時間了?”
陳嬤嬤聽了一楞,還是老實的回答:“已經一個半月了。”
記得還真是清楚呢。張翠花心裏明白陳嬤嬤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這也是人之常情。因向陳嬤嬤道:“後天你去找李年,就說我說的,讓他帶你回去看看孩子。”
陳嬤嬤的臉一下子白了:“太太,我不想孩子,不用回去看。”
張翠花知道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笑了一下:“怎麽能不想呢,我一會兒不見迎春,都怕她餓著凍著了。”
陳嬤嬤更快的向張翠花表白:“請太太放心,我一定好生照顧姑娘,萬不敢讓姑娘有一點兒閃失。求太太別攆我回去,我要是回去了,家裏,家裏人就都得餓死了。”
“只是讓你回去看看孩子好不好,並不是攆你回去。你這些日子照顧姑娘盡心我都看在眼裏了,不然也不會讓你回去看孩子。”張翠花給陳嬤嬤吃了一顆定心丸。
陳嬤嬤那個千恩萬謝,讓張翠花覺得自己拆散人家母子真是不人道。可是該囑咐的還得囑咐:“你回了家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心裏得有點兒數。若是說了不該說的,別說不讓你再照顧姑娘,就是定銀也要追回來的。”
陳嬤嬤又連連保證,回房後哄著迎春睡下後,把自己領到的兩個月月例拿出來數了又數。主家不是苛刻的人,每個月給自己的月例都是月頭就發,一個月一兩銀子,兩個月下來就是二兩,自己家裏一年也剩不下這麽多。
還有當初的十兩定銀呢,有那十兩主家完全可以買一個陳嬤嬤回來。聽說太太是怕人市上的陳嬤嬤不幹凈,這才選了自己。這樣好的主家,自己哪好意思不好生照顧姑娘?
看看已經睡得香甜的迎春,陳嬤嬤的心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第二日照顧起來卻更精心,生怕自己表現出一點怠慢來,回不去家是該得的,主家不再用自己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呢。
李年則是晚飯前來給張翠花回話的:“錢老大的兒子書讀的好,錢老大不舍得讓他兒子也賣身。想著府裏的月例不少,他們一家三口都有月例,只供他兒子一個人,還是供的起的。”
“那說沒說等著他兒子考中了,他們一家子怎麽辦?”沒聽說兒子做了官,老子娘還給人做奴才的。
李年心裏也覺得錢老大太不知足,開口也沒有什麽好話:“還不是想著主子心善,到時在主子跟前哭一哭求一求,再贖身出去。”
這算盤打的好。張翠花心裏冷笑了一下,合著自己看起來那麽象冤大頭,先借著自己的銀子供出舉人進士來改了門楣,到時再借著拿自己銀子供出來的舉人進士身份,壓著自己不得不連身價銀子都不要,直接放人?!
就算早有預料,還是不由不讓人生氣。張翠花向著李年道:“去把錢老大叫來。”
李年就了一聲去叫人,張翠花這裏也在整理著自己的思路。不用問,錢老大敢抱這樣的小心思,是看著自己只是一個女人,身後又不象有靠山的樣子,盼著自己兒子中了功名有了官身,就算是自己不想放人,也只能吞下這口惡氣。
自己連左右下任皇帝的事都做了幾次,榮國府裏賈母與王夫人都折騰得沒興趣再折騰了,還能連個奴才都拿捏不住?
升米恩鬥米仇,現在不把規矩立好了,說不得到時候錢老大的兒子真做了官,還覺得自己這個曾經買過他父母的主家,是個汙點,要如賈雨村對會門子一樣,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呢。
錢老大跟著李年來到正堂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張翠花陰沈的臉。他小心的向張翠花請了安後,張翠花也沒跟他講什麽先禮後兵那套,開門見山的問:“錢老大,從你們一家子進了府,可有覺得受虧待之處?”
錢老大連連否認,嘴裏說著感激太太給了自己一家子活路的話。張翠花似乎聽進去了,臉上的神情好了些:“沒有虧待你們的地方便好。我聽說你兒子的病已經治得差不多了,想聽聽你是個什麽打算。”
自己的打算?錢老大已經向李年說過自己兒子病治得差不多了,總不能還拿治病搪塞,老臉上就現出猶豫來:“奴才只有這一個兒子,自然是想著他好。”
“想著兒子好呀。”張翠花平淡的來了一句:“那你一家子贖身銀子可準備好了?”
贖身銀子?錢老大有些不解的看向張翠花:“太太,奴才一家子沒想贖身。”府裏有吃有喝有衣裳月例發,自己還是個二管事,媳婦也做了管事娘子,丫頭是服侍太太的,贖身後上哪兒找這麽好的事由去。
“你想著為兒子好,竟不想贖身?”張翠花一臉不解的看著錢老大,然後才轉頭看向李年:“我沒記錯的話,朝庭裏是不是有一條,“凡出身不正,如門子、長隨、小馬、驛遞、馬夫、皂隸、馬快、步快、鹽快、禁卒、仵作、弓兵之子孫,均不準應試。”錢老大即賣身為奴,他的兒子也不能科舉了吧。”
李年都聽呆了,他只覺得錢老大行事不地道,有借雞生蛋的嫌疑,沒想到主子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軟肋,做人奴才的,可不就是長隨一流嗎,兒子還想科舉,做夢!
錢老大也呆住了,他原只是種地的,地被人奪去指望的就是兒子將來科舉出人頭地。現在告訴他說兒子連科舉都不能了,那一家子還有什麽指望?
李年上前一步,面向著張翠花,實際是向錢老大解釋著:“也不是說完全不能科舉,只要報官改業後,經過四世,親支沒有再從賤業的,還是能科舉的。要不奴才自己也有兩個兒子,還能不早早替他們贖身,讓他們好生讀書,好圖個光宗耀祖。”
張翠花便定定的看向錢老大:“你可聽明白了,不妨回去跟你家裏人商量一下,念在咱們主仆一場,現在贖身我讓李年去官府走動一下,消了你曾賣身的底子。”
錢老大木木的給張翠花行了個禮,僵著身子回下人房去與媳婦商量去了。李年還有些不解:“主子今天就告訴錢老大他兒子不能科舉,不怕打草驚蛇嗎?”
怕?為什麽要怕?錢老大一家三口的身契都在自己手裏呢,他那個兒子想科舉就得老老實實聽自己的安排,不然別說科舉,一個欺瞞出身的罪名足夠讓他們一家子去菜市口團聚了。
“這人望高本沒錯,可是自己望高卻把別人都當成了傻子,就有些過了。”
“是,還是主子心善,不然等錢老大的兒子去應試的時候被官府查出來,那才是一輩子都毀了。”李年心裏對自家主子佩服的五體投地,再不敢起一絲別的念頭——主子看事總是出人意表,別看自己比主子年紀大些,可行事還差得遠呢。
第二日張翠花叫李年的媳婦過來與自己一起照顧迎春,李年則帶著陳嬤嬤一起回家去看孩子,一來是讓陳嬤嬤早去早回別誤了給迎春餵奶,二來也是讓陳嬤嬤時刻記著自己現在的身份,別有的沒的都說出去。
等李年帶著陳嬤嬤再回來,陳嬤嬤直接上來給張翠花磕頭,表達了全家人對張翠花的感謝。對此張翠花只表示知道了,她現在等的是錢家人。
錢家人是四口人一起來到正堂的,也是一齊給張翠花跪下的。開口的不是錢老大,而是他那個據說很會讀書的兒子。錢家兒子二十來歲的年紀,身材很是文弱,很有讀書人的樣子,完全沒有農家出身的模樣。
只這模樣已經讓張翠花不喜了,心裏也有了決斷。
錢家的兒子很會說話,先是代表自己全家,感謝了張翠花在錢家最危難的時候,救了全家人的命,讓自己一家人不必骨肉分離,也給了自己新生的希望。
對此張翠花只是擺了擺手,告訴他不過是你情我願的事兒,自己那時需要人手,錢老大幾個不過正好符合自己的要求。談不上救他們於危難,她自己沒有那麽高尚。
錢家的兒子沒想到這世界上還有不願意聽好話的人,在家裏想好的措詞就有些說不下去了。總算是讀過書,還有幾分急智,他又說起雖然張翠花施恩不望報,可是錢家人不能知恩不報。
張翠花已經有些不耐,只是想著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才又告訴錢家的兒子,自己剛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買人只是自己要用人,不是想著給誰施恩。要是錢家兒子只有這些話,那一家子大可該做什麽去做什麽。
錢家兒子的臉色都快綠了,不是說這個女人已經死了丈夫,也沒有什麽靠山嗎,怎麽不明白自己若是讀書考了功名,對她這個前主人只有好處,也可做她的靠山?
報著這樣的希望,錢家兒子自以為隱晦的表達了自己一旦讀書有成,不管張翠花當初買人之舉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都會竭盡全力的報答張翠花的恩情。
如此直白的話,並沒有讓張翠花的表情好上一分,她直接告訴錢家兒子,科舉不是他想考就能考的,那得看張翠花的心情如何。
錢家兒子敗下陣來,錢老大家的出場了,她用的是一哭二鬧的招數,哭著想抱住張翠花的大腿,直接被張翠花不掩飾的給踹開了:“來了府裏這麽長時間,竟然還不知道規矩。你當這是你們村子裏,凡事哭鬧一下,別人怕你鬧騰就過去了?”有這本事,別人搶你們家田地的時候怎麽不鬧?
錢老大算是看出來,自己一家子已經讓主子厭棄了。他向張翠花磕了個頭,道:“奴才知道,自己的小算計主子已經知道了,可是奴才這份為了子孫的私心,還請主子成全。”
這就是句人話了,張翠花沒為難錢老大,直接讓李年拿出一張借據來。錢家兒子識字,看了借據上頭銀子的數目,比自己父母與妹妹的身價銀子多出五兩,帶些不忿的質問起張翠花來。
張翠花都讓他給氣樂了:“你父母妹子在我這裏吃住不花銀子,還是衣裳鋪蓋不花銀子?他們沒得月例,你的病是怎麽治好的?”真當自己是開善堂的呢?
張翠花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買人是為了用,不是什麽看到不平之事仗義疏財,錢家兒子想道德綁架都找不到借口,只好把借據遞給錢老大。
不想張翠花要的就是錢家兒子簽這份借據——借據上頭借銀的原因寫得清楚著呢,一旦錢家逃走不想還銀,到時錢家兒子考不□□名出不了頭還罷,一出頭憑借據就能讓他重新落到塵埃裏。別想著借官身向張翠花報覆。
見錢家兒子不想簽,李年看不下去了:“錢公子,當日你父母為了讓你能治病,不惜帶著你妹子自賣自身。現在也是為了你的前程,不得不離了這麽好的主家。你若是不簽,就算是將來還了銀子,這官府可還是能查到你父母賣過身之事的。”
真當你不簽借據,就拿你沒法子了?想科舉,就得主子點頭,自己才會上官府走動,消了錢老大賣過身為過奴的痕跡。不然真當錢老大與自己共事幾天,自己就能為他們一家子得罪主了?
錢家兒子聽懂了,不情不願的簽下借據之後,竟向著張翠花抱了抱拳:“孫太太大恩,錢某沒齒難忘。異日但有所成,必當厚報。”
張翠花知道他說的孫太太就是自己——當初辦戶籍的時候,自然讓人用了假名——面不改色的接下他這句話:“我也知道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所以才肯連身價銀子都借給你。”我知道你在威脅我,可是我不怕。
錢家兒子一下子噎得說不出話來,錢老大帶著媳婦與女兒給張翠花磕了個頭,就出門收拾自己的東西去了。等他們都走了,李年才小心的問:
“主子,奴才看錢老大的兒子不是個心胸開闊的,就這麽放他們一家子走了,會不會?”來日真做了官,回來報覆你?府裏可是一個男丁都沒有,到時候誰給太太姑娘撐腰呢。
“那就等著他做了官再說。”張翠花不以為意。
不是張翠花托大,這錢家的兒子學問如何不知道,可這做人的品性連賈雨村都不如。別忘了,賈雨村想著起覆舊官,還得通過林如海走榮國府的門路呢,就憑錢家兒子想做官?
張翠花看死了他這輩子都別想!
這世上有沒有農家子弟考中進士的,有,每科都有。可是那些考中科舉的農家子弟,無一不是心性堅韌、有擔當之人。錢家兒子占哪一樣?
出了事父母與妹子一起賣身,他心安理得的在醫館裏治病,治好了病又想著借著自己的銀子去讀書科舉。所求不成就開口威脅,跟心性堅韌、有擔當哪樣沾邊?
不用跟張翠花說錢家兒子學問好,說不定一考便中的話。錢老大才識幾個字,明顯就是舉全家之力在供這個所謂會讀書的兒子。
家學即不淵源,那書就是跟別人讀的,鄉下開私塾的人,自己考中秀才就頂了天了——中了舉的人,便可收人投靠田發家致富,或是直接給做官的人做幕僚、師爺,誰還稀罕做私塾先生。
而錢家田地輕易被人奪去,可見本身沒有什麽人脈,給錢家兒子做先生的人,或是與錢家兒子沒有什麽情誼,或是自己也沒有什麽人脈,不然總該替自己的學生出出頭才對。
可是並沒有。
可見錢家兒子就是一沒人脈,二無錢財,三無真才實學的三無產品,這樣的人也能出頭的話,讓他出頭的人或是皇帝,張翠花不介意給他一把火。
李年見主子如此篤定,也就不再操沒用的心了,他有別的事與張翠花商量:“主子看,咱們是不是得去請個帳房。”以前主子沒拿出產業來,只府裏人的吃喝帳,自己還能勉強對付的過來。現在這麽多的產業,還是自己來記帳的話,主子放心他自己心裏都沒底。
“是呀,本來想看看錢老大是不是真心想在府裏呆著,再讓他兒子管著咱們府裏的帳目。誰知道竟是個養不熟的白眼兒狼。”張翠花也覺得有點兒遺憾。
這也是她自己當初太想當然了,覺得錢老大是農人出身,總該有些質樸的品行。誰知道質樸沒有,有的只是小精明小算計。
李年聽了也只能心裏感嘆錢老大沒福氣,不然主子手裏這麽多的產業,做了帳房先生這工銀還能少了?工銀是實實在在的,科舉出頭總是虛無縹緲——天下讀書人何其多,三年只有不到三百個人能考中進士,就是中了進士沒有銀子打點也選不到官,哪有一家子不愁吃喝來的實在。
現在錢老大一家手裏還有這一個月的月例銀子,吃喝暫時是不愁的,可是住的地方已經開始讓人犯愁了。即不再是府裏的奴才,當然得交回府裏分的房子。
可是出了府才知道,別說租房子的銀子他們出起來費勁,就算好不容易在南城找了個房子,連個做保的人都找不到,誰肯把房子租給他們?
東求西告,一家子總算找了個大車店落了腳,不得不為日後的生計想辦法了。不管是錢老大還是他媳婦,出門幾趟找的工,不是工錢低就是活計累,總比不上在張翠花那裏。
錢家兒子也不是沒有出門想辦法,可是他連個功名都沒有,想給人當帳房都沒人肯用。想想自己離開前對張翠花放下的豪言壯語,錢家兒子終於知道孫太太為什麽敢當著自己說出,她知道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了。
人家知道他這個窮少年,翻不起大浪來。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張翠花這裏打發走錢老大一家後,仍是得另招帳房。好要京裏什麽都缺,沒飯吃的人不缺。不兩日,李年已經帶回一個久試不第的老秀才。
四十來歲的老秀才,在京裏委實有些尷尬:京中不比鄉野,秀才的功名想給人做西席都沒人要,去鋪子裏記帳自己又覺得出頭露面有辱斯文,一家子窮的快喝不上粥了。
機緣巧合之下,聽說這宅子要聘帳房,為了活命只好放下面皮,厚顏向李年自薦。李年細細打聽了他一家子的情況,還悄悄讓人盯了他們家兩日,果見這秀才家快到飯時,便有一個小子抱著小包袱去當鋪,才信了秀才的話。
張翠花已經聽李年說過這位老秀才的事兒,交談幾句發現是個犟澀古板之人,當即拍板聘了——古板的人好呀,有歲數還古板的人更好呀,這樣的人不會輕易改了習慣,記起帳來一定丁是丁卯是卯,不會做假帳欺騙自己。
有了帳房,又重新買了個十來歲的丫頭,仍叫鳴柳,與拂柳兩個服侍自己,張翠花就以為自己的日子算是徹底定定下來了。逗逗孩子、想想吃什麽就是一天,只盼著李年出去打聽些八卦回來說說,給生活增加一點兒調劑。
幾世都是上位者的張翠花真不知道,普通百姓對高門望族、豪門恩怨是如此熱衷打聽與傳播。李年每天都能帶來新鮮的話題,不是定國公府現任家主寵愛哪個小妾愛用哪家的布料,就是謹親王側妃陪房的表弟搶了誰家的姑娘。
話題內容之廣泛、傳播之及時,完全可以忽略西城傳到東城的距離,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在消息傳播並不通暢的古代。不過張翠花覺得李年的工作態度十分值得肯定,很痛快的給他增加了月例。
現在門前簡單懸掛著個“孫宅”匾額的府裏,奴仆的月例並不比普通小官兒家的少,單是李年一個人的月例,足可以讓一個四口平民之家生活的很富足了。
這讓李年打聽起八卦來更加賣力,還自己暗暗記下了主子聽到各府八卦時的神情,對張翠花感興趣的那幾家的事兒,他打聽的分外精心。
於是表情管理還有待提高的張翠花就發現,四王八公這段時間作死的頻率的點兒高,李年帶回來的大部分都是他們各府的傳聞。
算算時間,應該是義忠親王也就是現在的太子壞事的時候了,張翠花又覺得很正常——哲人都說過,欲使其滅亡,必使其瘋狂嘛。四王八公大部分都是支持太子的,現在進行最後的狂歡好象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本應該沖在最前面的榮國府,這次卻十分沈寂,讓張翠花分外不解。直到李年一日說起榮國府外的錦衣衛已經撤了,張翠花才想起自己忘了那府一直被皇帝圍著,想作死都沒有時間。
“沒聽說錦衣衛為什麽圍了他們府上,又為什麽撤了?”張翠花表現出應有的驚訝。
李年一笑:“主子貴人多忘事,前頭奴才不是說過,他們府裏老太太偏心二老爺,竟指使奴才謀害朝庭命官,所以聖人才命錦衣衛圍了要整肅風紀嘛。現在查出來那府的二老爺不光跟著老太太作惡,還以從五品之身居國公府正院,以榮國府當家人的身份與人往來。聖人下令奪了二老爺的官職,去了老太太的誥命,命大老爺搬回正院,那個二老爺打回原籍,永世不得入京呢。”
自己竟然幫了賈赦這麽大的忙?張翠花心裏的些惋惜,賈政打回原籍,榮國府只剩下賈赦一房的人,賈母又沒了誥命,那日後還有什麽戲可看。
見張翠花面露惋惜之色,李年小心道:“主子可是覺得那府的二老爺……”
張翠花狠狠點頭:“榮國府也是開國老臣之後,聽說他們府二老爺的官職還是榮國公去世前求來的,就這麽被奪了,實在可惜。還有榮國公夫人,那可是超品誥命。”
李年臉上露出一絲神秘來:“主子心軟才這麽想,卻不知道不少百姓還覺得,聖人若不是看在去世的榮國公面子上,才不會這麽輕饒了那兩個人呢。”
張翠花這有些疑惑起來:“都奪了誥命去了官,不輕了。”
“人家可都說了,他們府裏的大老爺,本來那毒婦跟惡弟被打得就剩下一口氣吊著了,誰知道大老爺一位死去的如夫人有情有義,特意向閻王爺求了仙藥,一夜之間大老爺就行走如飛了。”
“那位如夫人不光救了大老爺,還懲罰了老太太跟二太太,當眾說出大老爺不是老太太親生的。唉,可惜那個毒婦手段太過高明,連去世的榮國公都瞞住了。”
“聖人念著去了的榮國公有救駕之恩,沒定那對黑了心的母子死罪,還讓大老爺繼續供養著那個毒婦,太便宜他們了。不然除了大老爺一房,其他人按律都該斬首呢。”李年說的興起,嘴角起了白沫而不乘虛而自知。
張翠花輕輕別過頭去,心裏暗暗吐槽,皇帝哪裏是念著榮國府的救駕之恩才留賈母一條命,分明是想用賈母來牽制著賈赦呢。
吐槽完讓李年下去休息,張翠花憂傷的抱著已經會呀呀答話的迎春問:“閻王爺那裏不該是鬼藥嗎,哪兒來的仙藥?”
迎春揮著胖得如小肉包子一樣的拳頭,沖著張翠花呀呀兩聲,仿佛告訴她,人家閻王爺也是神仙,不是鬼。
哪怕掌管地獄的閻王本是神仙,這世上還是不缺心懷鬼胎的人。這日張翠花正抱著迎春看天上南飛的大雁,二門上來報:“太太,門口有位京外時灌庵的尼姑,要給太太請安。”
時間過的太久,張翠花要想一想才明白是那位替自己做中間人辦戶籍的主持。只是自己與她不是一錘子買賣嗎,她來給自己請個什麽安?
本欲不見,想到那主持看來是個有心的,竟把自己住處給記清楚了,不如看看她想做什麽,免得她所求不遂,再把自己藏身之處傳揚出去,又是麻煩。於是張翠花讓人把主持帶到了正房,還客氣的上了茶水點心。
“早該來給太太請安,只是小庵離城太遠,往來不易,還請太太恕罪。”主持頌過佛號之後,很是客氣的向張翠花道擾。
張翠花也是面上帶笑:“正是呢,當日我就說,你那庵太偏了些。”這樣的時候,主動的那個人就落了下風,還不如靜觀其變的好。
主持見張翠花不大兜搭自己,有些惱火又有些心虛:“是,好在貧尼在京裏也識得幾位太太,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走動一二。想著太太這裏也該走動一下才好。”別以為京城就是你的地盤了,咱們也不是一個人不認識。
好個還識得幾位太太,好個這個時節都會走動一二,這是告訴自己,她的主顧不是自己一個,每年這個時候都要來收一波銀子嗎?張翠花心裏冷笑了一下。
當初為了盡快少了身份的困擾,不得已才找了這個老尼姑,現在看來還是匆忙了些。不過張翠花也沒有多後悔,那時她出次府都不容易,外頭的人更是一個都不認識,不是試探出這個老尼姑慣做這樣的事兒,還真是不知道該找誰辦呢。
就是這尼姑的心有些貪了。大家本是銀貨兩清的買賣,她非得以為拿了別人的把柄,想著每年都來收一次銀子,是篤定這些人有把柄在她手上,不敢對她怎麽樣嗎?
不過這京城裏悄悄辦戶籍的人挺多呀,就是不知道都是些什麽人。張翠花強壓下向主持打聽八卦的心思,笑問:“你庵裏香火可好?”
主持聽張翠花終於說到香火上來,臉上笑的一盆火似的:“正是庵裏香火不旺,裏頭大大小小全指著貧尼得口飯吃,貧尼才不得不憂心。”
“現在已經到了秋收的時節,今年天時還好,村子裏的人都不謝神嗎?”張翠花對老尼姑的說法表示疑惑。
主持臉上的笑就是一滯,很快恢覆如初:“村子裏的鄉野村夫,就是謝神也不過供只雞,添十文的香油錢。比不得太太們虔誠。”
也是,人家是做慣了上百兩銀子大買賣的人,怎麽能看得上村夫們幾個銅子的香火錢。張翠花很上道的點頭,又問京裏各位太太每年都供奉多少香火,有沒有什麽效驗。
說起這個來尼姑又是眉飛色舞,某太太每年常例是多少,某太太除了常例外還不時齋僧等等,說個不休。等她說的口幹,張翠花閑閑問一句:“主持覺得我每年應該如何供奉菩薩?”
主持讓她說的心花都開了:“太太說笑了,供奉菩薩只憑本心,哪裏能由貧尼說多道少的。貧尼知道。京裏太太們都是好臉面的,若是太太怕供奉的少了失了面子,每年只供奉五十兩便好。”這是年年可以收的銀子,要的太多了翻了臉也不好。
每年五十兩,還真是不客氣呢。張翠花冷冷一笑:“主持也看到了,現在我們府裏只我一個女人撐著,又是稅又是賦的,一年剩不剩得下五十兩都說不定。這可著實讓人有些為難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知道剛才李年想歪了的張翠花,告訴李年,還是要試探一下錢老大的意思,還有他對自己兒子的前程,有沒有什麽想頭。不然一邊給自己當著奴才,一邊盼著自己兒子出人頭地,自己這個主子也不好當不是。
用到前程兩個字,那可就不是鋪子裏學個夥計或是當個學徒能用得到的,李年不由悄悄打量了張翠花一眼, 難道自己剛才沒想錯?
張翠花聽到陳嬤嬤抱著迎春過來了,揮手讓李年退下,要看自己閨女, 又讓李年心裏疑惑起來:主子只有一個女兒, 將來老了膝下無人摔盆打幡,說不定還真是動了心思?
好在張翠花滿眼都是迎春這個小丫頭, 沒註意到李年的神情有異。小姑娘已經五個月了,翻身的技能很熟練,一被放到榻上, 小屁股一歪,小腿一蹬,小胳膊一擺,就把自己翻了個個。
光翻過來不算,她還努力用胳膊撐著前半身,擡起小腦袋,沖著張翠花笑了起來,粉嫩的嘴唇咧開,露出同樣粉嫩的牙床,是個標準的無齒笑容,配上彎彎的眉眼,還有眼裏無限的依賴,讓張翠花覺得自己給賈赦的那一瓶修覆液,終於不用再心疼了。
全當是還了他給了自己這個天使的情。
張翠花對外宣稱帶女守孝,明面上自不會出門。除了養包子,哪兒還有事做?天天與小包子一起玩的結果就是,迎春對她比陳嬤嬤更加依賴,沒養成有奶便是娘的性子,這不,見到張翠花的頭一件事就是賣萌,用笑容勾引著張翠花去抱她。
跟迎春玩了一會兒,張翠花問在旁邊湊趣的陳嬤嬤:“你來府裏多長時間了?”
陳嬤嬤聽了一楞,還是老實的回答:“已經一個半月了。”
記得還真是清楚呢。張翠花心裏明白陳嬤嬤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這也是人之常情。因向陳嬤嬤道:“後天你去找李年,就說我說的,讓他帶你回去看看孩子。”
陳嬤嬤的臉一下子白了:“太太,我不想孩子,不用回去看。”
張翠花知道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笑了一下:“怎麽能不想呢,我一會兒不見迎春,都怕她餓著凍著了。”
陳嬤嬤更快的向張翠花表白:“請太太放心,我一定好生照顧姑娘,萬不敢讓姑娘有一點兒閃失。求太太別攆我回去,我要是回去了,家裏,家裏人就都得餓死了。”
“只是讓你回去看看孩子好不好,並不是攆你回去。你這些日子照顧姑娘盡心我都看在眼裏了,不然也不會讓你回去看孩子。”張翠花給陳嬤嬤吃了一顆定心丸。
陳嬤嬤那個千恩萬謝,讓張翠花覺得自己拆散人家母子真是不人道。可是該囑咐的還得囑咐:“你回了家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心裏得有點兒數。若是說了不該說的,別說不讓你再照顧姑娘,就是定銀也要追回來的。”
陳嬤嬤又連連保證,回房後哄著迎春睡下後,把自己領到的兩個月月例拿出來數了又數。主家不是苛刻的人,每個月給自己的月例都是月頭就發,一個月一兩銀子,兩個月下來就是二兩,自己家裏一年也剩不下這麽多。
還有當初的十兩定銀呢,有那十兩主家完全可以買一個陳嬤嬤回來。聽說太太是怕人市上的陳嬤嬤不幹凈,這才選了自己。這樣好的主家,自己哪好意思不好生照顧姑娘?
看看已經睡得香甜的迎春,陳嬤嬤的心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第二日照顧起來卻更精心,生怕自己表現出一點怠慢來,回不去家是該得的,主家不再用自己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呢。
李年則是晚飯前來給張翠花回話的:“錢老大的兒子書讀的好,錢老大不舍得讓他兒子也賣身。想著府裏的月例不少,他們一家三口都有月例,只供他兒子一個人,還是供的起的。”
“那說沒說等著他兒子考中了,他們一家子怎麽辦?”沒聽說兒子做了官,老子娘還給人做奴才的。
李年心裏也覺得錢老大太不知足,開口也沒有什麽好話:“還不是想著主子心善,到時在主子跟前哭一哭求一求,再贖身出去。”
這算盤打的好。張翠花心裏冷笑了一下,合著自己看起來那麽象冤大頭,先借著自己的銀子供出舉人進士來改了門楣,到時再借著拿自己銀子供出來的舉人進士身份,壓著自己不得不連身價銀子都不要,直接放人?!
就算早有預料,還是不由不讓人生氣。張翠花向著李年道:“去把錢老大叫來。”
李年就了一聲去叫人,張翠花這裏也在整理著自己的思路。不用問,錢老大敢抱這樣的小心思,是看著自己只是一個女人,身後又不象有靠山的樣子,盼著自己兒子中了功名有了官身,就算是自己不想放人,也只能吞下這口惡氣。
自己連左右下任皇帝的事都做了幾次,榮國府裏賈母與王夫人都折騰得沒興趣再折騰了,還能連個奴才都拿捏不住?
升米恩鬥米仇,現在不把規矩立好了,說不得到時候錢老大的兒子真做了官,還覺得自己這個曾經買過他父母的主家,是個汙點,要如賈雨村對會門子一樣,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呢。
錢老大跟著李年來到正堂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張翠花陰沈的臉。他小心的向張翠花請了安後,張翠花也沒跟他講什麽先禮後兵那套,開門見山的問:“錢老大,從你們一家子進了府,可有覺得受虧待之處?”
錢老大連連否認,嘴裏說著感激太太給了自己一家子活路的話。張翠花似乎聽進去了,臉上的神情好了些:“沒有虧待你們的地方便好。我聽說你兒子的病已經治得差不多了,想聽聽你是個什麽打算。”
自己的打算?錢老大已經向李年說過自己兒子病治得差不多了,總不能還拿治病搪塞,老臉上就現出猶豫來:“奴才只有這一個兒子,自然是想著他好。”
“想著兒子好呀。”張翠花平淡的來了一句:“那你一家子贖身銀子可準備好了?”
贖身銀子?錢老大有些不解的看向張翠花:“太太,奴才一家子沒想贖身。”府裏有吃有喝有衣裳月例發,自己還是個二管事,媳婦也做了管事娘子,丫頭是服侍太太的,贖身後上哪兒找這麽好的事由去。
“你想著為兒子好,竟不想贖身?”張翠花一臉不解的看著錢老大,然後才轉頭看向李年:“我沒記錯的話,朝庭裏是不是有一條,“凡出身不正,如門子、長隨、小馬、驛遞、馬夫、皂隸、馬快、步快、鹽快、禁卒、仵作、弓兵之子孫,均不準應試。”錢老大即賣身為奴,他的兒子也不能科舉了吧。”
李年都聽呆了,他只覺得錢老大行事不地道,有借雞生蛋的嫌疑,沒想到主子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軟肋,做人奴才的,可不就是長隨一流嗎,兒子還想科舉,做夢!
錢老大也呆住了,他原只是種地的,地被人奪去指望的就是兒子將來科舉出人頭地。現在告訴他說兒子連科舉都不能了,那一家子還有什麽指望?
李年上前一步,面向著張翠花,實際是向錢老大解釋著:“也不是說完全不能科舉,只要報官改業後,經過四世,親支沒有再從賤業的,還是能科舉的。要不奴才自己也有兩個兒子,還能不早早替他們贖身,讓他們好生讀書,好圖個光宗耀祖。”
張翠花便定定的看向錢老大:“你可聽明白了,不妨回去跟你家裏人商量一下,念在咱們主仆一場,現在贖身我讓李年去官府走動一下,消了你曾賣身的底子。”
錢老大木木的給張翠花行了個禮,僵著身子回下人房去與媳婦商量去了。李年還有些不解:“主子今天就告訴錢老大他兒子不能科舉,不怕打草驚蛇嗎?”
怕?為什麽要怕?錢老大一家三口的身契都在自己手裏呢,他那個兒子想科舉就得老老實實聽自己的安排,不然別說科舉,一個欺瞞出身的罪名足夠讓他們一家子去菜市口團聚了。
“這人望高本沒錯,可是自己望高卻把別人都當成了傻子,就有些過了。”
“是,還是主子心善,不然等錢老大的兒子去應試的時候被官府查出來,那才是一輩子都毀了。”李年心裏對自家主子佩服的五體投地,再不敢起一絲別的念頭——主子看事總是出人意表,別看自己比主子年紀大些,可行事還差得遠呢。
第二日張翠花叫李年的媳婦過來與自己一起照顧迎春,李年則帶著陳嬤嬤一起回家去看孩子,一來是讓陳嬤嬤早去早回別誤了給迎春餵奶,二來也是讓陳嬤嬤時刻記著自己現在的身份,別有的沒的都說出去。
等李年帶著陳嬤嬤再回來,陳嬤嬤直接上來給張翠花磕頭,表達了全家人對張翠花的感謝。對此張翠花只表示知道了,她現在等的是錢家人。
錢家人是四口人一起來到正堂的,也是一齊給張翠花跪下的。開口的不是錢老大,而是他那個據說很會讀書的兒子。錢家兒子二十來歲的年紀,身材很是文弱,很有讀書人的樣子,完全沒有農家出身的模樣。
只這模樣已經讓張翠花不喜了,心裏也有了決斷。
錢家的兒子很會說話,先是代表自己全家,感謝了張翠花在錢家最危難的時候,救了全家人的命,讓自己一家人不必骨肉分離,也給了自己新生的希望。
對此張翠花只是擺了擺手,告訴他不過是你情我願的事兒,自己那時需要人手,錢老大幾個不過正好符合自己的要求。談不上救他們於危難,她自己沒有那麽高尚。
錢家的兒子沒想到這世界上還有不願意聽好話的人,在家裏想好的措詞就有些說不下去了。總算是讀過書,還有幾分急智,他又說起雖然張翠花施恩不望報,可是錢家人不能知恩不報。
張翠花已經有些不耐,只是想著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才又告訴錢家的兒子,自己剛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買人只是自己要用人,不是想著給誰施恩。要是錢家兒子只有這些話,那一家子大可該做什麽去做什麽。
錢家兒子的臉色都快綠了,不是說這個女人已經死了丈夫,也沒有什麽靠山嗎,怎麽不明白自己若是讀書考了功名,對她這個前主人只有好處,也可做她的靠山?
報著這樣的希望,錢家兒子自以為隱晦的表達了自己一旦讀書有成,不管張翠花當初買人之舉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都會竭盡全力的報答張翠花的恩情。
如此直白的話,並沒有讓張翠花的表情好上一分,她直接告訴錢家兒子,科舉不是他想考就能考的,那得看張翠花的心情如何。
錢家兒子敗下陣來,錢老大家的出場了,她用的是一哭二鬧的招數,哭著想抱住張翠花的大腿,直接被張翠花不掩飾的給踹開了:“來了府裏這麽長時間,竟然還不知道規矩。你當這是你們村子裏,凡事哭鬧一下,別人怕你鬧騰就過去了?”有這本事,別人搶你們家田地的時候怎麽不鬧?
錢老大算是看出來,自己一家子已經讓主子厭棄了。他向張翠花磕了個頭,道:“奴才知道,自己的小算計主子已經知道了,可是奴才這份為了子孫的私心,還請主子成全。”
這就是句人話了,張翠花沒為難錢老大,直接讓李年拿出一張借據來。錢家兒子識字,看了借據上頭銀子的數目,比自己父母與妹妹的身價銀子多出五兩,帶些不忿的質問起張翠花來。
張翠花都讓他給氣樂了:“你父母妹子在我這裏吃住不花銀子,還是衣裳鋪蓋不花銀子?他們沒得月例,你的病是怎麽治好的?”真當自己是開善堂的呢?
張翠花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買人是為了用,不是什麽看到不平之事仗義疏財,錢家兒子想道德綁架都找不到借口,只好把借據遞給錢老大。
不想張翠花要的就是錢家兒子簽這份借據——借據上頭借銀的原因寫得清楚著呢,一旦錢家逃走不想還銀,到時錢家兒子考不□□名出不了頭還罷,一出頭憑借據就能讓他重新落到塵埃裏。別想著借官身向張翠花報覆。
見錢家兒子不想簽,李年看不下去了:“錢公子,當日你父母為了讓你能治病,不惜帶著你妹子自賣自身。現在也是為了你的前程,不得不離了這麽好的主家。你若是不簽,就算是將來還了銀子,這官府可還是能查到你父母賣過身之事的。”
真當你不簽借據,就拿你沒法子了?想科舉,就得主子點頭,自己才會上官府走動,消了錢老大賣過身為過奴的痕跡。不然真當錢老大與自己共事幾天,自己就能為他們一家子得罪主了?
錢家兒子聽懂了,不情不願的簽下借據之後,竟向著張翠花抱了抱拳:“孫太太大恩,錢某沒齒難忘。異日但有所成,必當厚報。”
張翠花知道他說的孫太太就是自己——當初辦戶籍的時候,自然讓人用了假名——面不改色的接下他這句話:“我也知道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所以才肯連身價銀子都借給你。”我知道你在威脅我,可是我不怕。
錢家兒子一下子噎得說不出話來,錢老大帶著媳婦與女兒給張翠花磕了個頭,就出門收拾自己的東西去了。等他們都走了,李年才小心的問:
“主子,奴才看錢老大的兒子不是個心胸開闊的,就這麽放他們一家子走了,會不會?”來日真做了官,回來報覆你?府裏可是一個男丁都沒有,到時候誰給太太姑娘撐腰呢。
“那就等著他做了官再說。”張翠花不以為意。
不是張翠花托大,這錢家的兒子學問如何不知道,可這做人的品性連賈雨村都不如。別忘了,賈雨村想著起覆舊官,還得通過林如海走榮國府的門路呢,就憑錢家兒子想做官?
張翠花看死了他這輩子都別想!
這世上有沒有農家子弟考中進士的,有,每科都有。可是那些考中科舉的農家子弟,無一不是心性堅韌、有擔當之人。錢家兒子占哪一樣?
出了事父母與妹子一起賣身,他心安理得的在醫館裏治病,治好了病又想著借著自己的銀子去讀書科舉。所求不成就開口威脅,跟心性堅韌、有擔當哪樣沾邊?
不用跟張翠花說錢家兒子學問好,說不定一考便中的話。錢老大才識幾個字,明顯就是舉全家之力在供這個所謂會讀書的兒子。
家學即不淵源,那書就是跟別人讀的,鄉下開私塾的人,自己考中秀才就頂了天了——中了舉的人,便可收人投靠田發家致富,或是直接給做官的人做幕僚、師爺,誰還稀罕做私塾先生。
而錢家田地輕易被人奪去,可見本身沒有什麽人脈,給錢家兒子做先生的人,或是與錢家兒子沒有什麽情誼,或是自己也沒有什麽人脈,不然總該替自己的學生出出頭才對。
可是並沒有。
可見錢家兒子就是一沒人脈,二無錢財,三無真才實學的三無產品,這樣的人也能出頭的話,讓他出頭的人或是皇帝,張翠花不介意給他一把火。
李年見主子如此篤定,也就不再操沒用的心了,他有別的事與張翠花商量:“主子看,咱們是不是得去請個帳房。”以前主子沒拿出產業來,只府裏人的吃喝帳,自己還能勉強對付的過來。現在這麽多的產業,還是自己來記帳的話,主子放心他自己心裏都沒底。
“是呀,本來想看看錢老大是不是真心想在府裏呆著,再讓他兒子管著咱們府裏的帳目。誰知道竟是個養不熟的白眼兒狼。”張翠花也覺得有點兒遺憾。
這也是她自己當初太想當然了,覺得錢老大是農人出身,總該有些質樸的品行。誰知道質樸沒有,有的只是小精明小算計。
李年聽了也只能心裏感嘆錢老大沒福氣,不然主子手裏這麽多的產業,做了帳房先生這工銀還能少了?工銀是實實在在的,科舉出頭總是虛無縹緲——天下讀書人何其多,三年只有不到三百個人能考中進士,就是中了進士沒有銀子打點也選不到官,哪有一家子不愁吃喝來的實在。
現在錢老大一家手裏還有這一個月的月例銀子,吃喝暫時是不愁的,可是住的地方已經開始讓人犯愁了。即不再是府裏的奴才,當然得交回府裏分的房子。
可是出了府才知道,別說租房子的銀子他們出起來費勁,就算好不容易在南城找了個房子,連個做保的人都找不到,誰肯把房子租給他們?
東求西告,一家子總算找了個大車店落了腳,不得不為日後的生計想辦法了。不管是錢老大還是他媳婦,出門幾趟找的工,不是工錢低就是活計累,總比不上在張翠花那裏。
錢家兒子也不是沒有出門想辦法,可是他連個功名都沒有,想給人當帳房都沒人肯用。想想自己離開前對張翠花放下的豪言壯語,錢家兒子終於知道孫太太為什麽敢當著自己說出,她知道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了。
人家知道他這個窮少年,翻不起大浪來。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張翠花這裏打發走錢老大一家後,仍是得另招帳房。好要京裏什麽都缺,沒飯吃的人不缺。不兩日,李年已經帶回一個久試不第的老秀才。
四十來歲的老秀才,在京裏委實有些尷尬:京中不比鄉野,秀才的功名想給人做西席都沒人要,去鋪子裏記帳自己又覺得出頭露面有辱斯文,一家子窮的快喝不上粥了。
機緣巧合之下,聽說這宅子要聘帳房,為了活命只好放下面皮,厚顏向李年自薦。李年細細打聽了他一家子的情況,還悄悄讓人盯了他們家兩日,果見這秀才家快到飯時,便有一個小子抱著小包袱去當鋪,才信了秀才的話。
張翠花已經聽李年說過這位老秀才的事兒,交談幾句發現是個犟澀古板之人,當即拍板聘了——古板的人好呀,有歲數還古板的人更好呀,這樣的人不會輕易改了習慣,記起帳來一定丁是丁卯是卯,不會做假帳欺騙自己。
有了帳房,又重新買了個十來歲的丫頭,仍叫鳴柳,與拂柳兩個服侍自己,張翠花就以為自己的日子算是徹底定定下來了。逗逗孩子、想想吃什麽就是一天,只盼著李年出去打聽些八卦回來說說,給生活增加一點兒調劑。
幾世都是上位者的張翠花真不知道,普通百姓對高門望族、豪門恩怨是如此熱衷打聽與傳播。李年每天都能帶來新鮮的話題,不是定國公府現任家主寵愛哪個小妾愛用哪家的布料,就是謹親王側妃陪房的表弟搶了誰家的姑娘。
話題內容之廣泛、傳播之及時,完全可以忽略西城傳到東城的距離,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在消息傳播並不通暢的古代。不過張翠花覺得李年的工作態度十分值得肯定,很痛快的給他增加了月例。
現在門前簡單懸掛著個“孫宅”匾額的府裏,奴仆的月例並不比普通小官兒家的少,單是李年一個人的月例,足可以讓一個四口平民之家生活的很富足了。
這讓李年打聽起八卦來更加賣力,還自己暗暗記下了主子聽到各府八卦時的神情,對張翠花感興趣的那幾家的事兒,他打聽的分外精心。
於是表情管理還有待提高的張翠花就發現,四王八公這段時間作死的頻率的點兒高,李年帶回來的大部分都是他們各府的傳聞。
算算時間,應該是義忠親王也就是現在的太子壞事的時候了,張翠花又覺得很正常——哲人都說過,欲使其滅亡,必使其瘋狂嘛。四王八公大部分都是支持太子的,現在進行最後的狂歡好象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本應該沖在最前面的榮國府,這次卻十分沈寂,讓張翠花分外不解。直到李年一日說起榮國府外的錦衣衛已經撤了,張翠花才想起自己忘了那府一直被皇帝圍著,想作死都沒有時間。
“沒聽說錦衣衛為什麽圍了他們府上,又為什麽撤了?”張翠花表現出應有的驚訝。
李年一笑:“主子貴人多忘事,前頭奴才不是說過,他們府裏老太太偏心二老爺,竟指使奴才謀害朝庭命官,所以聖人才命錦衣衛圍了要整肅風紀嘛。現在查出來那府的二老爺不光跟著老太太作惡,還以從五品之身居國公府正院,以榮國府當家人的身份與人往來。聖人下令奪了二老爺的官職,去了老太太的誥命,命大老爺搬回正院,那個二老爺打回原籍,永世不得入京呢。”
自己竟然幫了賈赦這麽大的忙?張翠花心裏的些惋惜,賈政打回原籍,榮國府只剩下賈赦一房的人,賈母又沒了誥命,那日後還有什麽戲可看。
見張翠花面露惋惜之色,李年小心道:“主子可是覺得那府的二老爺……”
張翠花狠狠點頭:“榮國府也是開國老臣之後,聽說他們府二老爺的官職還是榮國公去世前求來的,就這麽被奪了,實在可惜。還有榮國公夫人,那可是超品誥命。”
李年臉上露出一絲神秘來:“主子心軟才這麽想,卻不知道不少百姓還覺得,聖人若不是看在去世的榮國公面子上,才不會這麽輕饒了那兩個人呢。”
張翠花這有些疑惑起來:“都奪了誥命去了官,不輕了。”
“人家可都說了,他們府裏的大老爺,本來那毒婦跟惡弟被打得就剩下一口氣吊著了,誰知道大老爺一位死去的如夫人有情有義,特意向閻王爺求了仙藥,一夜之間大老爺就行走如飛了。”
“那位如夫人不光救了大老爺,還懲罰了老太太跟二太太,當眾說出大老爺不是老太太親生的。唉,可惜那個毒婦手段太過高明,連去世的榮國公都瞞住了。”
“聖人念著去了的榮國公有救駕之恩,沒定那對黑了心的母子死罪,還讓大老爺繼續供養著那個毒婦,太便宜他們了。不然除了大老爺一房,其他人按律都該斬首呢。”李年說的興起,嘴角起了白沫而不乘虛而自知。
張翠花輕輕別過頭去,心裏暗暗吐槽,皇帝哪裏是念著榮國府的救駕之恩才留賈母一條命,分明是想用賈母來牽制著賈赦呢。
吐槽完讓李年下去休息,張翠花憂傷的抱著已經會呀呀答話的迎春問:“閻王爺那裏不該是鬼藥嗎,哪兒來的仙藥?”
迎春揮著胖得如小肉包子一樣的拳頭,沖著張翠花呀呀兩聲,仿佛告訴她,人家閻王爺也是神仙,不是鬼。
哪怕掌管地獄的閻王本是神仙,這世上還是不缺心懷鬼胎的人。這日張翠花正抱著迎春看天上南飛的大雁,二門上來報:“太太,門口有位京外時灌庵的尼姑,要給太太請安。”
時間過的太久,張翠花要想一想才明白是那位替自己做中間人辦戶籍的主持。只是自己與她不是一錘子買賣嗎,她來給自己請個什麽安?
本欲不見,想到那主持看來是個有心的,竟把自己住處給記清楚了,不如看看她想做什麽,免得她所求不遂,再把自己藏身之處傳揚出去,又是麻煩。於是張翠花讓人把主持帶到了正房,還客氣的上了茶水點心。
“早該來給太太請安,只是小庵離城太遠,往來不易,還請太太恕罪。”主持頌過佛號之後,很是客氣的向張翠花道擾。
張翠花也是面上帶笑:“正是呢,當日我就說,你那庵太偏了些。”這樣的時候,主動的那個人就落了下風,還不如靜觀其變的好。
主持見張翠花不大兜搭自己,有些惱火又有些心虛:“是,好在貧尼在京裏也識得幾位太太,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走動一二。想著太太這裏也該走動一下才好。”別以為京城就是你的地盤了,咱們也不是一個人不認識。
好個還識得幾位太太,好個這個時節都會走動一二,這是告訴自己,她的主顧不是自己一個,每年這個時候都要來收一波銀子嗎?張翠花心裏冷笑了一下。
當初為了盡快少了身份的困擾,不得已才找了這個老尼姑,現在看來還是匆忙了些。不過張翠花也沒有多後悔,那時她出次府都不容易,外頭的人更是一個都不認識,不是試探出這個老尼姑慣做這樣的事兒,還真是不知道該找誰辦呢。
就是這尼姑的心有些貪了。大家本是銀貨兩清的買賣,她非得以為拿了別人的把柄,想著每年都來收一次銀子,是篤定這些人有把柄在她手上,不敢對她怎麽樣嗎?
不過這京城裏悄悄辦戶籍的人挺多呀,就是不知道都是些什麽人。張翠花強壓下向主持打聽八卦的心思,笑問:“你庵裏香火可好?”
主持聽張翠花終於說到香火上來,臉上笑的一盆火似的:“正是庵裏香火不旺,裏頭大大小小全指著貧尼得口飯吃,貧尼才不得不憂心。”
“現在已經到了秋收的時節,今年天時還好,村子裏的人都不謝神嗎?”張翠花對老尼姑的說法表示疑惑。
主持臉上的笑就是一滯,很快恢覆如初:“村子裏的鄉野村夫,就是謝神也不過供只雞,添十文的香油錢。比不得太太們虔誠。”
也是,人家是做慣了上百兩銀子大買賣的人,怎麽能看得上村夫們幾個銅子的香火錢。張翠花很上道的點頭,又問京裏各位太太每年都供奉多少香火,有沒有什麽效驗。
說起這個來尼姑又是眉飛色舞,某太太每年常例是多少,某太太除了常例外還不時齋僧等等,說個不休。等她說的口幹,張翠花閑閑問一句:“主持覺得我每年應該如何供奉菩薩?”
主持讓她說的心花都開了:“太太說笑了,供奉菩薩只憑本心,哪裏能由貧尼說多道少的。貧尼知道。京裏太太們都是好臉面的,若是太太怕供奉的少了失了面子,每年只供奉五十兩便好。”這是年年可以收的銀子,要的太多了翻了臉也不好。
每年五十兩,還真是不客氣呢。張翠花冷冷一笑:“主持也看到了,現在我們府裏只我一個女人撐著,又是稅又是賦的,一年剩不剩得下五十兩都說不定。這可著實讓人有些為難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